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1:0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篇: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预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五阅读并记录、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3(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 植

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仙人掌的根很发达, 它的叶是针状, 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 所以它能够 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六布置作业

1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 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自已的。

3、教师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2)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3一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五课外作业

1通过学习, 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进行饲养并将你伺养小动物的情況记录下来, 看看你能不蚀 能发现一些小动物的习性.六教后反思: 略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首“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靠、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朴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三、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讲:田野里有很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価。(课本13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2让学生讨论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四、练习:

1、蔷薇花丛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请岀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

2、请你写岀其他食物链:

——————————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治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综合治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熟悉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参看书14面的池塘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仿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假如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注意天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四拓展天地:全班举办一次“生态瓶会展” 介绍他们设计、制作的生态瓶,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标。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看到的现象。【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索: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中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一样的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把实验前后生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并记录,再得岀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意见,最后得岀确结论。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提示: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四、课外作业:

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

2.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定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外形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引言:

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也很陌生.我们知道它是怎样传播的吗?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现代科扙技中哪些应用?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奇妙旳光的世界吧!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的影子?(可认让同学和演示)2)师生共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哪些?,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人造光源如电灯和自然光源如阳光、电光等。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2)我们再通过下面实验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和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过程, 得到下面3点:

1、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本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影子的特点:1

1、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有关。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2.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

1、热光源如发光的电灯、太阳。

2、冷光源如萤火虫发出光。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反思: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物体的颜色深吸热就多,物体的颜色浅吸收的热少

师生同做对比实验(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实验并记录结果)

2、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实验目的:在阳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太阳光垂直的物体哪斤升温快?

2、学生实验方法,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看哪升温快。

3、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纸袋摆放的情况 刚开始的温度 和太阳光垂直

三、分析我们获得的信息:

1、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课本38页图)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1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2刻度值是多少 3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四、本节小结: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00字]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第二单元: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街小学北校区 乔R 第三单元:浙江省上虞市实验小学 章兴波 第四单元:湖北省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 余 涛

2008年2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液体的热胀冷缩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热是怎样传递的

传热比赛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时间在流逝

太阳钟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机械摆钟

摆的研究

做一个钟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证明地球在自转

谁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

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

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教学后记: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后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

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4、造一艘小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

教学后记:

5、浮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

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 牛顿)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板书设计: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后记: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教学后记: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后记: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

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

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

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

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

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001)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明白阳光,自己和影子的关系。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方面:能够连续观察,并运用多种方法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能突现学生对影子认识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知道完整的科学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我定位为:让学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明白阳光,自己和影子的关系,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建构起自己的科学认知体系。

三、教法分析: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硬性讲授给学生。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我意义建构而获得。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景及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这种情境和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探究,开启自己的思维来建构学习科学的框架,建立科学的知识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画影子,引出问题

1、人在太阳下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2、让学生将自己对影子的想法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让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二、探究影子形成的原因

1、在学校院墙旁边,学生跑步,玩“找影子的游戏”。

2、学生交流出现了什么现象。

3、学生将现象进行记录。

4、“画影子”的活动,画出同学在阳光下的影子轮廓。

5、教师引导学生将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6、学生根据实验过程重新画影子。

三、认识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1、带领学生在这一天的几个时间段里在同一个位置画影子。

2、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找出影子变化的规律。

四、学生学习评价

1、学生判断对错。

2、画出下列物体的影子。

3、对学生认识影子的情况进行评估。

2.太阳钟(002)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3.昼夜交替(003)预习目标

1.认识昼夜变化的成因

2.能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3.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教师课前归纳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说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认识。

一、预习提纲

1.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天,那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题:

每天都有白天和黑夜,这种现象与()有关。

被太阳光照射的地方为(),不能被太阳光照射的地方为()。

到底是()原因引起地球上昼夜变化的。

2.1)太阳每天是东升西落,画出太阳在空中的移动路线。

2)把画好的路线图展示出来。

3)讲评 题: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朝()方向转动。实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形成。实验仪器: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要求:用不同的方式做实验。(例如:地球动,手电筒不动;手电筒动,地球仪不动;两个都动)

实验注意:手电筒照射的距离。还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固定点。

互相讨论你是怎样做的实验,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做好记录)题:

地球仪向那个方向转动? 知道了地球仪的转动方向,那我们做一个游戏:一个人从你的左边出现,又在你的右边消失,又在你的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3.白天为昼,黑天为夜,昼夜的交界线在什么地方?

某地从黑暗中转向明亮处,该地为(),反之从明亮处到黑暗处为()。题:

当地球仪转动时,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黄昏?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当()是白天时,()是黑夜,()是清晨,()是黄昏。

4.地球自转用时为23时56分4秒为一周,是一个恒星日,大约是一天。

5.人们为计算不同国家当地的时间,把地球按纬度共分24个时区,从东经7.5度开始每15度为一个时区,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早一个小时,相邻的两个时区西边七点时,东边是8点。东边的那个时区正好比西边的时区晚一天。中国北京我东八区。

6.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中国与美国相差-16小时;与德国相差-7;与澳大利亚相差2小时)

7.昼夜交替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如果不是,那对于地球的运动,前人都有哪些说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二、巩固练习

1.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2.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呢?()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4、看 月 亮(004)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科学知识: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能够实事求是的观察;

意识到如实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给月亮的形状排序,了解其成因及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坚持给月亮记日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

教师——记录纸、月相盒、多媒体课件

分组——记录纸、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

3、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显出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提示:(1)多准备一些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在纸上画出一个虚线的圆。

(2)学生分组活动,尽可能画出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月相,越多越好。

2、小组汇报

3、让学生给画出的月相排序。

(提示按时间先后排,会是怎样的排法呢?)学生讨论后,演示汇报。(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活动二:连续观察月相,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坚持每天晚上给月亮记日记。提示:(1)讨论要记哪些内容?怎样记录?(画图)

(2)内容除了画出月相外,还应该包括观察日期(尤其是农历日期)、时间、天气状况。(3)记录在书后P65-66页上

(4)强调要有足够的耐心,是一项长期作业。记录完以后再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此处要等后面记录结果出来后再继续完成!)板书设计

4、看 月 亮

学生板书月相的排列顺序(两种情况)

(通过以后的观察以后再确定哪一种是对的以及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005)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2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大量关于夜行动物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6点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3)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5)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2、夜对人的影响

(1)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图:你认识他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变化。(5)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

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调查。(6)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4、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

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三、拓展作业

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00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

(2)探究光在空气中是直线行进的。

(3)认识小孔成像,通过做小孔成像实验感受光学世界的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 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3.关键:

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对比实验。⑵教师给以语言或图片提示。

三、教学准备

不锈钢卷尺(或大的钢球)、暗盒、带孔的卡片、可弯折塑料饮料吸管、细直铁丝、激光笔、喷壶、玻璃水槽、手持照明灯(或大手电筒)、铁架台、蜡烛、高锰酸钾颗粒、水、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学生要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时间 共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㈠ 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1.(师生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后)出示点燃的蜡烛谈话:每位同学都可以看见烛光,说明光行进的方向是向哪的?(之后出示“闪闪发光”的不锈钢卷尺)继续谈话:它们都在发光,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除了强弱大小等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2.学生讲述见解:蜡烛本身发光。钢珠本身不发光。

3.教师将不锈钢卷尺放进暗盒里,请两个学生观察,确认不锈钢卷尺不是自己发光的。4.教师讲述:像点燃的蜡烛这样,会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锈钢卷尺本身不发光,就不是光源。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5.学生举例,后教师出示光源的辨析题,学生对光源进行判断,说明理由。

6.(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鼓励后)出示手电筒、铁架台,将铁架台的铁杆立于手电筒和黑板之间,谈话:请根据光源(当然还没有打开)和铁杆的位置画出铁杆的影子在黑板上的位置。7.学生分组交流后,学生3人同时上前分别画出铁杆影子的位置,并回答“为什么要把影子画在这里”。

8.学生讲述理由。(教师提示:可以从光行进的路线角度考虑。)9.教师提出问题:光是直线行进的吗? 10.学生猜测。

㈡ 设计方法,搜集证据

1.谈话:我们需要证实我们的想法。你认为可以使用哪些科学方法寻找证据。(之后教师出示三种方法:一是从生活中找出光是直线行进的实例,二是使用观察的方法,三是对比实验验证。)

2.照镜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07)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 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008)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 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 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 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3.研究透视(009)教学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教学过程:

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4.七色光(010)教学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教学过程: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011)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学会制作简易开关,接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4、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难点:将连通的电路转化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1、课件演示“宜园”夜景

让学生说说宜园的灯美不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谈话:你知道这些美丽的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呢?如果给你小电珠,你会接亮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电路”,老师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能懂得这么多的彩灯是怎么接亮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认识简单电路

(1)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提问:

你知道接亮小电珠需要哪些材料?

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导线、小电珠组成,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些材料。课件逐一演示介绍电池、导线和小电珠。

电池:是给小电珠供电的,它有正极(+)和负极(-)两端。

导线:它外表有一层橡胶外皮,中间是铜芯,使用时要把外面的橡胶剥去,它靠中间的铜芯传送电池的电。

小电珠:从外表看不到它里面的构造,如果把它剖开会看到里面的灯丝连接着上、下两个接触点。如果有电流过灯丝,小电珠就发亮了。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做一项实践活动,请看实验要求。(2)实践活动

(一)①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每人用1节电池,1个小电珠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珠接亮。②学生实验活动。③填写实验报告

(一)④全班交流。

请接亮小电珠的同学说说是怎么连接的。让学生到黑板上用图片摆一摆,再连一连。

⑤归纳方法 课件出示连接方法:连接小电珠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电珠才会发亮。

2、认识其他电器、电路连接方法:(1)教师演示 除了小电珠外,我们家里还有许多用电器,例如:小喇叭、小电机等,他们是怎样连接的呢!教师出示生日卡片,并让生日卡片中的喇叭发出声音,简单介绍卡片中喇叭的电路连接(投影)

(2)实践活动

(二)①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在刚才接亮小电珠的电路中,如果换掉小电珠,给你一个小电机,你会把它接到电路中,使小电机转动吗?(请同桌2人合作完成)②学生实践活动。③汇报活动结果。说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它的连接和小电珠的连接电路相同吗?

④课件出示小结:其它用电器的电路连接和小电珠是一样。

3、认识开关的作用

(1)提问:你有办法让小电机停下来吗?

当学生提出,把导线断开,用开关等方法后,老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出示小电扇,如果把小电机做成小电风扇,用时让它转,不用时让它停,用什么方法最方便?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开关呢?先把导线断开,让小电机停下来。下面老师介绍制作简易开关的方法,认真看清制作过程,待会我们要学着做哦!(2)制作简单开关

①课件演示制作开关过程。②实践活动

(三)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用一块木板,两枚图钉,两根导线,两人合作做一个开关。③学生制作。

(3)实践活动

(四)①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a、把制作的开关接入电路中,并控制小电机的转与停。b、把小电机换成小电珠,并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c、完成实验报告

(二)②学生实验。

③请你说开关有什么作用?

小结:开关能方便地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

三、回顾总结,巩固新知

四、拓展新知,课件延伸

1、老师展示自制简单红绿灯。

这是老师自制的简单红绿灯,并能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

2、布置课后制作。

所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请大家看书32页,请同学们课后准备材料,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或其他电控小玩具,比一比谁制作的好!

五、板书设计:(略)

2.导体和绝缘体(012)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

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

2、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愿意改进安全用电方面的不足。教学过程设计

一、对问题进行预测,交流验证做法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导电吗? 2.学生发表见解,并说明依据。

3.讲述:刚才,同学们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了预测,并说明了其导电的依据,但我们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的结果还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物体是否导电?

4.学生分组交流。

5.交流验证做法,全班达成一致。

二、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验证

1.讲述:每个小组要利用电路材料设计一个“物体导电检验器”,同时要设计一张实验记录单,记录你们的验证过程。记录单的形式不限,但记录单上至少可以让别人看出:你们组设计的“物体导电检测器”的电路图、对物体能否导电的预测、检验结果、最终结论等。2.学生分组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适当指点。3.全班交流、评价验证方案,选取最佳方案。4.修改完善各自的方案。

5.选取电路元件和检验材料,结合方案验证物体能否导电,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预测和验证的结果。

三、交流验证结果

1.学生汇报对物体导电性的验证结果。(汇报内容:①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不容易导电的材料有哪些?②验证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或问题)

2.学生反思和交流:为什么检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有不同?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分组操作:逐渐增加电池的节数,再检测不导电的物体——浓盐水。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试验”(先用学生制作的检测器检测人体是否导电,然后,教师提供验电球,让学生再检测人体的导电性)。5.学生谈试验后的想法。

6.讲述:①物体导不导电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②导体和绝缘体概念。

四、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及安全使用

1.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和绝缘体?它们有什么用? 2.学生观察与辨认:废旧电路板及元件、电料和工具上的导体和绝缘体。3.学生就如何安全使用电器、电料和工具进行交流。(对学生树立安全使用电器的观念很重要。)

五、课后延伸活动

生活中,湿木头是容易导电的物体,但在我们的检测中却不容易导电,请你(最好和你的家长合作)研究:湿木头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导电,将研究报告上交给科学老师。(提示:使用简单材料,不要用220v市电进行实验)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013)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上课时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看看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

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研究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3.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

4.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5.让学生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

6.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7.学生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2.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2.学生找出判断正确与否的原因所在。

3.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体会和验证后的反思。4.教师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4.研究磁铁(014)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想)2.教师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

3.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有吸铁石吸着)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讲述: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2)学生汇报:环形磁铁

(3)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

(4)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学生辨认。2.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种形状的磁铁,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呢?(2)学生汇报:磁铁会吸铁。

(3)谈话:磁铁还有哪些性质?你们想研究吗?(想)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回形针和装了一些水的烧杯,你们想怎样研究?(小组内交流)(4)学生分小组探究,做好记录。(记录在书后“活动记录”上)(5)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物体能吸铁。(记录在“活动记录”上)(6)教师出示:指南针。(向学生介绍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磁铁和指南针都有一样的性质。)

(7)提问:那么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学生思考、议论)

(8)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下面我们悬挂法来验证一下。(9)学生小组内探究。(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10)汇报: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记录在“活动记录”上)(11)再问: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汇报)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4.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我们来猜一猜这块条形磁铁和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学生猜测)(2)点拨:要想知道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3)学生小组内交流。

(4)汇报:比吸回形针的数量;比吸铁的距离远近。(5)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6)汇报交流。

三、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5.电磁铁(015)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师准备: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 学生准备:电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作电磁铁

(出示一包大头针与牙签的混合物)

1.教师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3.学生尝试制作并验证电磁铁吸铁。

4.教师提示:如果切断电流,会怎样?学生猜想并验证。5.小结: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

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统计各小组吸上大头针的数量后,提问: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大头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做出假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你们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果,得出结论。

三、研究电磁铁的两极

1.谈话: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有吗?(学生做出假设)2.怎样判断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3.学生实验判断、汇报结果。

4.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5.学生互相观察,找出原因。教师可以让各组重新验证一下。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学生根据经验谈。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 4.学生畅所欲言。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016)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接近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2.肺和呼吸(017)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进肺部了。

(3)另外,在操作过呼吸模型以后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呼吸的两种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体会在这些过程中身体内部各器官的相互协调和作用。

7.探究“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的小组活动。(略)这一小组的汇报活动放到下一节研究循环问题的过程中,以指导学生把人的呼吸与循环很好地结合起来看待与分析。

三、总结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哪些认识与你原来的观点是不同的?

2.阅读教材P52(上)介绍“人的呼吸”的一段话。

3.心脏和血液循环(018)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的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的。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吗?

2.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

3.借助于听诊器听一听自己有力的心跳。

二、寻找身体各个部位的脉搏

1.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2.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些部位感受到“脉”的搏动?

交流后让学生自己感受颈动脉、股动脉、手腕动脉等处脉的搏动。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测量,我们知道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为什 么脉和心脏会同时搏动?

4.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研究人的血液循环

1.谈话: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心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2.分组解剖猪的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

3.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

4.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5.小结。

四、巩固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自我检测:在图中填写出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名称。(P80)

3.讨论:运动时,为什么呼吸和心脏的跳动会同时加快呢?

(1)学生交流。

(2)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科学活动记录本”上。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 释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19)

一、直接进行新课

1.指导学生知道解释是怎么回事。

(1)讲述: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2)学生回答。(教师不作判断)

(3)提问: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脚印,看过之后,你是怎样想的?(4)学生回答。(教师同样不作判断)

(5)提问:这是三年级一位同学的油菜生长记录表,你有什么想法?(6)讲述:看到这三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2.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腐烂苹果)(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3)学生汇报。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学生反应)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 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 认为还应该怎样做?(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3.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实验。(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要对刚才这些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还需要这

方面的资料。老师建议同学们回家后查找一下关于纸遇到水会怎样的这方面的资料,有 了资料、有了证据以后,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时(020)

1.指导学生认识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

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人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解释 的? “通过反射光看到东西”这一结论现在已经被我们接受了,那么在这个结论得出之 前,人们对“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呢?(教师出示课件。)

(2)提问:看了这个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学生回答。

(4)提问:你知道日心说、板块说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吗?(5)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6)讲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某些现象的结论,是科 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2.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分布于众。

(1)谈话:怎么知道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呢?(2)学生汇报。

(3)提问: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呢?(4)学生讨论、汇报。

(5)讲述:看来,我们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 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组织学生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飞机,详细写下制作的步骤,然后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照他人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有什么感受?(2)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活动。(3)成果展示。(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看来,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还需要表达清楚,而如何进行表

达,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用清楚的表达,告诉别 人你更多的科学发现。

2.建立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21)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

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 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 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 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 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 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 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 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

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 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 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022)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 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3-04-27 00: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2、种子发芽实验

(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

第五篇:科学教案(五年级上)

1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2、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观测影子、画影子、玩影子游戏

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前半节课安排在室外,后半节课回到室内进行。㈠课堂组织,导入

1、带领学生到操场,提出活动要求,提醒注意安全。

2、导入:今天我们没带东西,到这儿研究什么呢?猜猜看。看看身边,有什么?(影子)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影子。

先请大家做一个事情,找一个物体,用粉笔在地上描画出它的影子,也可以画自己的影子,但注意要连脚一起画上,并在影子旁边标上时间。

学生分组描画,教师巡视,指导。㈡交流学生已了解的内容,进行猜测 对于影子,你了解吗? 学生发言、交流。

刚才我们画的影子,会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猜测的对吗?我们去看看,并把现在这个物体的影子用粉笔再重画一下。再过一会儿,你们认为影子会有什么变化?能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预先画出来吗?小组讨论一下,试试看。

㈢影子游戏

大家对影子这么了解,能不能利用影子玩一些游戏呢?

马上大家就自己分组玩游戏,注意,虽然说是“玩”,但要玩出水平,比比谁在玩中有新的发现。

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游戏活动结束,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有什么新的发现。㈣重画物体影子,验证假设

不错,在游戏中大家还能有这么多的发现。那刚才我们画的影子,现在怎样了,看看,与大家预先画的吻合吗?猜测对吗?

学生观察,汇报、交流。㈤整队,回教室 ㈥质疑、交流

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影子,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试着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留着课后自己研究或下几节课研究。大家有没有想过,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思考、交流。

那今天我们所画的影子在不断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原因? 学生解答。㈦想像,绘画影子

看来大家对影子已经有很多了解了,刚才画影子是描出来的,下面能不能就根据物体,画出它的影子?影子画在哪边?那除了画影子,还要标出什么?(光的方向)

学生自己绘画。组织展示,互相评价。㈧课后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阳光下的影子,看看还有什么发现,也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

2.太阳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太阳钟:a.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c.学生回答 d.教师小结

2.探究日晷原理

a.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c.探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汇报

3.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3.昼夜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对地心说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知道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2.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以回答和解决有关昼夜交替成因的问题。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三.教学准备:地球仪、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1.比较两幅图片的异同。引发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2.介绍科学史。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 3.模拟昼夜的成因。

实验:(1)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明暗的变化,并想一想,太阳绕行一周,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2)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思考:地球自转一周需多长时间。

4.对昼夜成因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找出当中国是夜晚时,哪些国家是白天?(那些与中国地理位置相反的国家的昼夜变化与中国相反)

5.解释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秦皇岛地处东部,乌鲁木齐地处西部,当地球围绕太阳由西向东旋转时,秦皇岛先看到日出。6.探究时差对人的影响。

(二)课外拓展:自制地球仪。

(三)活动反思: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2.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4、看月亮

一.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

能在模拟环境下观察月相变化情况,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即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在课后能连续一个月实地观察月相,并用一定方式记录月相变化。2.愿意观察月亮的变化,意识到坚持性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性。

能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情况。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在模拟环境下会观察月相变化,描述月相变化

情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排球、投影机、卡片(每片上写有不同农历日期)。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1.认识月亮的基本情况。

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呢?

学生交流

(2)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

阅读后交流:你知道了月亮的哪些基本情况? 2.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观察学生画的月亮。(2)学生交流,作出评价。

(3)组内按照时间给月亮“排好队”,汇报原因。(4)讲述:月相的定义。3.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

(1)讲述:场地中央排球代表“月亮”,投影仪的光代表“太阳光”,周围卡纸上的时间代表阴历日期。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才能观察到完整的月相变化。学生汇报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环境中观察月相变化,并记录下来。(4)巡视,指出可能出现的错误:顺序、角度的错误。4.交流观察所得。

(1)汇报交流 :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及其变化规律。(2)在观察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课后拓展:

我们要实际观察月相变化,要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什么时间观察?

(三)活动反思:月相的周期变化是(一个月)

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不出现月亮)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活动,有的适合夜间活动。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2.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找到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能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3.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二.教学重点、难点:能解释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准备: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的资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揭题。

(二)活动探究:

1.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观察:第65页的插图。

发现: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性变化一样。了解花钟。

2.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说说你的解释。

(2)调查猫、刺猬、蛾、猩猩、猫头鹰、刺猬等动物是夜间或昼间活动。

(3)交流:你能想出办法知道蜗牛、蚂蚁、土鳖是白天还是晚上活动。

(三)课外拓展:

选择一些典型的夜间活动的动物来讨论,了解是什么决定他们的活动时间。

(四)活动反思: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早晨—下午)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夜晚)

2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2.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3.感受到光学世界的奥秘和神奇。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并能解释原因。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诗朗诵。学生朗诵,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那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光源。

(1)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观察书中的插图,想想为什么选这四种光源?他们有什么代表性?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月球及金星等行星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

(2)讨论:书本P14 2.光是怎样行进的。

(1)提问:光是怎样行进的?

(2)观察:看P15的三幅图,推测光的传播路线,并画出路线图。

(3)实验: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3.小孔成像实验。

(1)介绍两千多年前墨子的发现,并指导他们的制作小孔成像盒。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汇报:蜡烛的火焰能透过小孔成倒像。

(三)活动反思:光是怎样行进的?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2.照镜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潜望镜成像的原理作出合理的解释。尝试制作望远镜、万花筒。

3.能够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三.教学准备:平面镜、硬板纸、彩色碎纸屑、勺子。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照镜子是同学们非常熟悉又感兴趣的活动,你们照镜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

(二)活动探究:

1.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影象。(1)讨论、汇报。

(2)讲述:皮球可以在墙壁上反弹光线也可以在物体表面反弹,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3)讨论: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反射的光是人发出的吗?

2.制作万花筒,尝试解释其中的原理。

3.玩镜子反光的游戏,使他们认识到镜子有及强的反光能力。4.制作潜望镜。

(1)讨论:我们通过潜望镜怎么会看见东西的?路线是怎样传递的?(2)制作潜望镜。5.照曲面镜。

(1)推测:把镜面弯曲,会照出什么样的像?观察。(2)观察不锈钢汤勺。

(三)活动反思: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具有及强的反光能力?总结特征

(四)课外拓展:制作一个不用回头就看见身后景物的潜望镜,画出原理图。

(五)活动反思: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3.研究透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2.学会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

3.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把水滴、水柱、水碟放在有字的纸片上,你发现了什么?揭题。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凸透镜。

(1)观察,用手摸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作用?(2)讲述: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它有聚光和放大的作用。2.凸透镜的成像实验。

(1)调节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怎样才会出现清晰的象?(2)学生实验、讨论、汇报。

(3)总结:放大镜的作用:放大、聚光、成像。3.凸透镜的应用。

学生讨论:哪些地方可以看见凸透镜?

介绍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蜡烛相当与景物,屏幕相当于底片。

照相机的镜头不是一个单独的凸透镜,而是一组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凸透镜的作用了吗?

(四)课外拓展:1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之处。2.查阅望远镜的历史。

4.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实验。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2.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三.教学准备:三棱镜、喷壶、彩笔、陀螺、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见过彩虹吗?他有几种颜色组成的/你知道怎样制造彩虹?

(二)活动探究:

1.制造彩虹,背对太阳喷雾。2.认识太阳光是有七种色光构成的。(1)指导学生做日光的色散实验。分组实验:

A.用三棱镜 B平面镜、水、卡片 C观察光盘(2)汇报: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3)提问:是谁最早发现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3.简介科学史。

4.怎样证明日光是有七色光构成的。

学生讨论实验:用放大镜或三棱镜将还原成白光。5.讨论: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

演示实验:将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分别能看到什么光?

引导发现:不同颜色的纸张,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6.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图案,看看有什么变化? 7.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实验,发现什么,说明什么?(1)学生实验:先混合两种色光,最后将三种色光混合。

(2)讨论,总结:将三种色光混合才可合成白色,这就是光的三原色。

(三)课外拓展:继续研究光与色彩的关系。

3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认识一些常用的电路符号,能够画出简单的闭合电路图。2.能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会画简易电路图,能够用语言、符号、图示等来描述组装的电路。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价值。二.教学难点、重点:

让学生在组装手电筒的过程中去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三.教学准备:

手电筒、导线、电池、开关、灯泡、胶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举例说说。

(二)活动探究: 1.让灯泡亮起来。

(1)提问: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

(2)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灯泡亮起来。

(3)绘制电路图,指导认识电路符号。2.制作简易手电筒。

(1)学生分组讨论:手电筒亮起来要哪些条件?

(2)学生操作,认识一个闭合电路的组成条件。3.组装电路。

(1)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

(2)学生操作,使电路能够亮起来。4.认识不同的电路。

(1)组装32页中的两种不同的电路。

(2)提问:你能用电路符号画出这两种电路的电路图吗?

(3)比较这两种电路图,说说想法。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怎样使灯泡亮起来?

(四)课外拓展:完成第32页的动手(2)

2.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他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能设计方案验证;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

3.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感受到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三.教学准备:

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胶带纸、组装电路的材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物体都能导电吗?

(二)活动探究:

1.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

(1)让学生自己设计如何进行验证,该注意哪些问题?

(2)关于水的导电性能,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

(3)用验电球做人体导电游戏,思考:验电球为什么能发光?

(4)提问: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特点是什么?

(5)总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及作用。

(1)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导体和绝缘体?分别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汇报。

(3)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使用导体和绝缘体?其他材料行吗?

(三)活动反思:你怎样判断出是导体和绝缘体。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知道解秘的方法。2.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的电路,能利用简单的图形整理检测结果。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解秘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三.教学准备:暗箱、电池、灯泡、导线。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见的电路,有办法画出他的电路图吗?

(二)活动探究:

1.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的电路。

(1)学生观察暗箱判断暗箱的电路连接,设计验证的方案。

(2)学生用检测器检测暗箱。2.活动记录的整理和交流汇报。

(1)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

(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验证的一些想法和依据。

(三)活动反思: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研究磁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性质,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知道磁铁磁力的大小的测量方法。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性的性质,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能利用表格、数据等形式说明磁力大小变化的研究结果,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解释。3.意识到磁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得好处,乐于探究,善于发现。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磁力的大小,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三.教学准备:各种磁铁、天平、杯子、垫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对磁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将对磁铁进行探究,更全面的了解磁铁。

(二)活动探究: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

(2)出示磁铁。让学生知道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2.研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1)利用磁铁学生展开活动。

(2)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3)了解指南针。验证磁铁也可以指示南北方向。3.制作磁铁和磁铁玩具。

(1)学生根据磁铁性质来完成操作。

(2)汇报: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4.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磁铁,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5.探究如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问:同学们,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大小一样吗?

(2)交流:用什么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学生活动。

6.测出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1)谈话:隔着东西以后,磁铁磁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

(2)学生发表意见,展开活动。

(3)学生完成书中的表格。

(三)活动反思: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磁铁/

5.电磁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绕的圈数有关,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及应用。

2.能制作电磁铁,能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索。能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3.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二.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教学准备:

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指南针、回行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和磁,今天学习认识电磁铁。

(二)活动探究: 1.制作电磁铁。

游戏:接通电源吸铁,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讨论:永久磁铁和电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谁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较多?观察这些装置的特点。

2.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提出假设,分组实验。

(2)总结: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

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3.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磁铁的两极,那电磁铁是否也具有两极呢?

(2)学生讨论怎样验证。影响两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电池连接的位置变化而导致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绕线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改变。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外拓展:电与磁的转换。

4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跳之间的关系,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2.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运动后、运动结束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会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

3.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三.教学准备: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追问:同什么时候相比,呼吸和心跳加速了呢?

(二)活动探究:

1.测量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

(1)讲解:测量方法。

(2)学生之间相互展开测量,并填写记录。2.测量运动结束时呼吸和脉搏的次数。3.测量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4.分析比较三次测量的数据。

(1)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个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分析比较自己采集的数据,寻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讨论汇报:人运动后,呼吸和脉搏跳动都增加了,休息之后两者都要减少,并逐步恢复到静坐是的频率。

5.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1)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讨论,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3)学生交流汇报。

(三)活动反思: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肺和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知道身体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2.会做石灰水和气体的混合实验;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3.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三.教学准备;石灰水、塑料袋、吸管、烧杯等。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二)活动探究:

1.做石灰水实验,认识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

(1)学生实验:

A.塑料袋搜集一些空气,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什么变化? B.塑料袋搜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什么变化?

(2)教师指导:石灰水有这样的性质,当遇到二氧化碳时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3)提问:A 我们呼出的主要是什么气体?

B 我们吸入的主要是空气中的哪些成分?

(4)比较实验:燃烧的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但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则不能燃烧。(氧气被人体吸收)

(5)讲解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听心脏跳动的声音,寻找身体的哪些部位有脉搏。

(1)提问:我们的心脏为什么总是不停的跳动?心脏跳动时是什么样?

(2)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提问;在你的身上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

(4)小组内相互找一找。

(5)提问:心脏跳动和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6)安排活动:边听心脏的跳动,边摸脉搏,看看之间有什么联系? 3.认识呼吸和血液循环。

(1)提问: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我们身体哪个器官进行交换?(肺)

血液在我们人体内怎样进行循环呢?

(2)指导阅读P53的资料。

肺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三)活动反思:

1.通过学习,你对呼吸和血液循环知道些什么? 2.运动时,为什么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3.心脏和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肺活量的含义及其大小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疾病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和心脏。

2.会通过对肺活量大小的比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不同。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3.意识到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并能意识到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并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三.教学准备: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为什么参加体育锻时有的人轻松,有的人却总是气喘吁吁?

(二)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1)讲解肺活量的含义。

(2)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3)比较:把肺活量大的同学和肺活量小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

(4)讨论:A 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B 怎样才能使肺活量增加,使心脏跳动更有力/ 2.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1)提问:除了参加体育锻炼外,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三)活动反思;

我们的哪些行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破坏。

(四)课外拓展;设计制作人们戒烟小报。

5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解释,如何解释,能对某些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知道解释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知道解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价值。

2.能对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能对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会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的解释更合理。

3.意识到解释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解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价值。三.教学准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释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会解释。

(二)活动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解释。

(1)出示图片,问:这只猫在干什么?学生手拿一块毛巾时,脸部的表情有什么变化?雪地上动物的脚印为什么两行变成一行?

(2)学生交流。

(3)小结:对于一种现象,只要你作出合理的解释,你的解释就是科学合理的,并没有哪一种正确,哪一种不正确,这仅仅是一种假设性解释。

2.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1)学生交流P59页的内容。

(2)小结:1—4为事实,5为解释。3.引导学生理解怎样使解释更合理。

(1)实践活动:用水彩笔在过滤纸上画一朵小花,蘸湿手指尖轻轻触摸花中心,对看到的现象作出解释。

(2)提问;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3)学生讨论,举例历史上科学家的解释。

(4)尝试解释一些著名的科学现象。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和他人交流。

(1)提问;你的解释合理吗?那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与众?

(2)学生交流。

(三)活动反思:

做一个纸飞机,详细记下做的步骤,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他的步骤做纸飞机。

2.建立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学会做一个简单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

2.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学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的方法、作用。3.体会做成模型后的乐趣。意识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做一个简单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的方法、作用。三.教学准备:三球仪、细胞模型、九大行星图。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科学家怎样解释板块说的?

2.科学家解释板块是不可能把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搬来搬去,他们是怎样来解释的?

(二)活动探究:

1.“黑盒子”里面是什么结构。

(1)了解科学家用模型解释其观点的事例。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细胞模型、九大行星图,任选一种介绍,说说他们的作用,你根据模型懂得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用图画模型解释现象的方法。

(1)实验:通过滚珠的运动来猜测障碍物的位置。

(2)讨论研究: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障碍物的位置,可用什么方法确定? 1.密封纸同里的秘密。

(1)教师出示一个大纸筒,有四个可以拉出的绳头,随意拉动哪一根,其他的绳头都会缩进筒里。

(2)学生画出结构图。

(3)学生制作。

(三)课外拓展:做一个肘关节模型。

下载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 四 周第 1 课时授课时间:2012 年 3月 19 日星期 一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2014---2015第二学期) 年级: 五(1)、(2)班 科任: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象,以及相......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单元 神奇的机械 一、什么叫机械 教学内容:什么叫机械教学时间: 年月 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

    五年级科学教案[最终版]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