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0:3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

第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到教育技术领域,并逐渐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高职的教学改革更具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从新的认识论角度出发,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和师生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念和见解,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石之一,它对高职的教学改革所起的作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领域,它的培养目标和生源都决定它的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的特殊性,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指导下,研究高职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建构主义的理论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概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建构主义古宁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也就是说,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极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了解,同时原有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可以推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组或重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恰好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二)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殊领域,它属于“高级的知识获得”及“专家知识获得”阶段,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使学生获得一定专业技能,让学生在被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主动把这些知识信息重新加工、创新,从而形成自己专业技能。另外,高职学生录取的分数较低,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由此可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主动建构知识,对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改革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学模式应倡导“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有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几个过程,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个性差异、兴趣、动机等特点,安排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等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的思想。教师所扮演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教师创设灵活的学习情境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探索钻研、进行知识的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正是高职教学改革所要,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研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后进行的实训课程,本课程的直接目标是设计一副冲压模具,包括模具的总装图、零件图,要求设计正确、合理,所绘图纸符合制图要求,设计中有一定的创新。实际上是通过设计,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协作、讨论、完成冲压模具设计知识的建构,它将对《机械制图》、《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等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创新,建构自己设计冲压模具的知识体系,从而掌握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程序、了解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以下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一)确定课程设计的任务

冲压模具的设计最简单的是单工序模设计,而多工序的复合模的设计和级进模的设计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实现从简单模具设计的知识建构到复杂模具设计的知识建构的认知过程,为此在确定学生冲压模具的课程设计任务时选择两个工序以上的模具设计,并根据此要求拟定与一定工程背景相类似的设计任务书。(二)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相互合作,从而建立新的认知和经验的过程。为此教学上采用“分组设计,一组一个任务”的形式,组和组的设计的任务有共同的之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安排如下:分组一分发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一学生了解设计内容一在创设的情境下进行模具设计的构思一确定合理设计方案一完成模具图样的设计一设计答辩一修改、提交模具设计的一套图样。

1、分组。根据班级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进行分组,每组好、中、差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这样在组内进行设计协作讨论时,有利于学生在协作、讨论后进行知识建构和重组,也有利于的学生认识到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在创设的情境进行模具设计的构思。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程设计,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的创设是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现有基础而设计的,《冲压模具的课程设计》就是要学生设计出一副模具,因而创设的情境分两部分,一是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实物——模具拆装实训室中的模具或模具模型,学生对实物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样学生就会自然的去研究模具的结构,寻找和自己设计任务相似的模具或模具分解体的模具,对自己要设计的模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无论基础好的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都会积极思考自己的课题,构思所要设计模具的结构。二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复习教材。学生在了解实物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合理的用技术语言表达模具设计的思想呢?还要能有一定的创新?这不仅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有关,还与学生利用知识库(图书馆)的能力有关,图书馆有很多的参考书、模具设计手册和模具图册等等,学生根据出现的问题去查阅资料、探索钻研,进行模具设计和创新。

3、确定合理设计方案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模具结构设计的构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案,每组学生再进行方案的讨论,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形成较为合理的方案,在此阶段,学生将会不断提出问题,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每个学生都将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构,每组可有多个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4、完成模具图样的设计

每组学生对确定的较优方案进行分工协作,完成模具结构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形成模具的设计图样。此过程要求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协作,完成模具图样的设计。

5、设计答辩

每组学生讲解较为合理的模具设计的方案及设计出的模具图样,全班的同学和老师都可以进行提问,通过设计答辩,不仅学生能有兴趣,积极参与,而且学生能了解模具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的能力。

6、修改、提交模具设计的一套图样。

学生在设计答辩后,对模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提交一份比较完普的模具设计图样。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对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的评价,它不是单独的,而是系统性的。也就是考虑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对每一部分的只是建构都进行评价,即在真实的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不仅会使学生意识到他应该担负起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责任,也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表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和能力建构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采用正确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将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第二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校排球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排球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排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尝试改革,提高排球教学效率,促进高校排球教学较好发展。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高校 排球教学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排球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学教育思想;如何将排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排球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是我国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高校排球教学进行研究,期望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使高校排球教学摆脱传统不利的因素,实现高校排球教学的改革,提高排球教学效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一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突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因素或四大属性。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是整个活动过程的中心;强调“情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支持学生的“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育新课程的三大支撑理论之一.它的提出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较大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不再是教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化了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主义师生观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而高校大学生已趋于成熟,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世界观也已形成。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进行学习,更容易使其进入学习状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排球教学存在不利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排球教学还没有完全从早期苏联教学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排球运动普及与提高、健身性与竞技性两种对立统一的、并存的基本形态中.忽视了学校排球“普及”与“健身性”的教学特征:忽视了教学主体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忽视了排球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排球文化的丰富内涵。排球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而且.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又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长期以来.排球教学中一直沿用“技能教学法”。把排球教学的重点紧紧盯在排球技术的传授上,以致于每一堂课学生们都在简单模仿,盲目生硬地完成教学运动。例如在教给学生传、垫球的技术时。常常是讲授完动作技术要领与示范后把学生分成几组对练或自由练习,让学生们存一遍又一遍简单枯燥的模仿练习中消耗掉宝贵的时问。这种用技术教技术、为技术教技术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损害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活动,它需要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结合,需要个人熟练的技巧、灵活的思维.也需要整个集体积极的配合。因此.排球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引导学生去思考,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排球运动的规律和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课教学中的应用

5.1转移了教与学的“重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着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认知、分析、比较、理解和解释学习内容的过程就是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教育的重心在于引导式、启发式的教,但更在于学习者自主性的学。我国长期以来的排球教学与之恰好持相反观点,教学模式拘泥于早期苏联教学学习方法。人们往往认为,看一个排球练习者的技术好与坏.主要看教师的水准。这样,就把人为的因素加了进来,而把教学模式和方法置于末端.导致排球课教学侧重点错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重视“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也就是说重视学习的环境,重视学习的交流与协作,所以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排球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5.2明确了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学生则没有主动选择项目、运动时间、教学方法的权利,教师教什么技能,学生跟着学什么技能,这种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束缚了学生自由活泼的精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既非直接来自主体,也非直接来自客体。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其他人来代替。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学习者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肯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无可替代作用的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环境的缔造者与维护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活动中的高级合作者。我们在排球教学活动中,如何摆正教师自身位置,清醒地认识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点非常重要。让排球教师或教练放下权威的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排球知识与技能,这首先需要向其明晰认知学习心理过程.让其了解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并非盲目、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只有当教师或教练明白了知识建构原理.才能真正从以往的至高无上的教学权威的高位上走下来,走进学生,切切实实地为习学习者营造适宜的学习空间,做协助建构学生排球知识技能体系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排球课教师和学生在角色上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3建构了新的知识体系

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高校学生而言,不仅仅只是书本上那些一成不变的文字或教师生硬的讲解示范.更应是能解决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工具。知识的建构需要其利用原有的经验和知识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布鲁纳曾强调指出.唯有凭借解决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方法。这种实践越积累.就越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对他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效的。我们不能把排球学习者视作为对排球概念、规律的一无所知,没有一点想法的学生。实际上,由于学生年龄和经历的不同,在从前或现在的日常生活经历中.已经或多或少地积累了排球相关知识和经验.产生个人富有个性的排球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去学习排球技法和知识,排球教师和教练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和知识的存在,应该在清晰把握所教学生排球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加以利用。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这样会加深学生对排球的理解,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教学模式中的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排球教学要求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高校排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这一要求努力促进排球教学的有效改革。

5.4.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

创设情境,即在教师教授之前向学生出示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给予学生对将要教授内容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达到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4.2在教师指导下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

在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将在对讲授的内容的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指导其对所讲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把老师讲解指导后对技术的新感受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交互活动,同化所讲授的内容,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

5.4.3教学过程中小组的合作式学习

继在创设情境之后学生对新学内容有了一定感受,就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一般以“5人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示范指导性讲解后,由各小组长带领练习,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其达到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再认识和巩固。

5.4.4教学过程中个人自主练习

在教师或各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再以个体为单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消化、吸收、巩固、掌握,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

5.4.5在变换练习条件中尝试实践创新

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项群性思考。而且有效的学习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是具体的环境下掌握的,学生能按一定要求完成某个练习之后,要增其难度,变换项目、场地背景条件,让学生在新情境之下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结束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也是目前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源泉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发展呈现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趋势。在排球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中,要特别注重对新理论的吸收和利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对社会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既尊重肯定,又大胆超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在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导高校排球教学,促进高校排球教学不断发展。

第三篇:翻转课堂模式下高职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主要从制作恰当的钢琴教学课件,注重钢琴教学中互动式模式以及丰富与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钢琴教学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重要的载体,将学习资料制作为相关的视频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而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接收并学习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中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与教师或者是同学之间进行谈论,从而完成课堂教学,而在高职钢琴教学中,通过开展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钢琴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一、制作恰当的钢琴教学课件

在翻转课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对学生所学习内容的安排,只有教师将每一堂钢琴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科学设计,才能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掌握相关的钢琴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学习表,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任务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然后教师收集学生所填写的学习表,最后在课堂里集中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例如,在学习钢琴的伴奏和和声相关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将和声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其中学习方法的指导是:由于钢琴中存在大小调在导音方面的不同,所以“反功能”下行二度是禁用,而需要对和弦运用进行分解,其中一项是平行五八度,而在保持钢琴中的内声部指法的统一,从而便于学生学习与弹奏,在实际的练习中,需要对分解和弦的织体适度地运用技巧如平行五八度等,当学生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之后,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就可以填写在疑难问题解答这一栏中,而教师则通过收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在课堂中重点解答,从而使学生能有目的性地参与钢琴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钢琴理论知识,这对提高他们的钢琴演奏水平也有重要作用。

二、注重钢琴教学中互动式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将学生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调动起来,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才能有计划性地学习相关的钢琴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根据学生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原则,使学生自身所具有的钢琴知识综合起来,促进其在自主学习小组中获得钢琴知识的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制作钢琴相关知识的学习课件时,给学生提供恰当的练习指导,最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分配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表演,然后教师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调动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这样方式使钢琴课堂能够在互动中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实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互动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这样的测验,可以为下一次课堂安排恰当的学习任务。通过翻转课堂中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更加自主、互动学习钢琴知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可以弥补自身在其他方面所具有的缺点,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模式中学习,学生能够更加自觉与自主地学习钢琴。

三、丰富与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

在高职钢琴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完善钢琴教学的资源,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学习资源作为指导,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钢琴的教学资源建设,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要定时总结收集与整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便于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促使学生不断地克服这些难题,取得良好的学习学习效果。第二个方面是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微课形式将一些重难点知识通过这一形式教授给学生。由于微课实际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集中所有的精力将钢琴的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钢琴的学习中机能是其中的一个难点,从最初学习钢琴开始,所有过程中都需要贯穿克服机能性的困难,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五指的范围灵活、均匀以及五指内颤音,大指迅捷、匀称以及平稳转弯,小于八度非连续性组合双音的规则,八度支撑、连续以及跳跃,有力、跳跃以及深沉的和弦,还有一些连续性组合的规则双音如三度、双音六度等。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将钢琴中所存在的一些特殊困难,例如各种音程在结构中的高度以及准确之间远距离的大跳、重复音、双颤音、长颤音、双音刮奏等,再者就是学习钢琴中要重视处理复调困难,在刚开始接触钢琴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然后需要逐渐地重视手法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一只手就可以清晰地演奏两种以上的声部技术。这些技能一方面,要教师给予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地掌握这些技能。综上所述,在高职钢琴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钢琴中的重难点知识,这也离不开教师对钢琴学习资源的不断完善,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对钢琴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钢琴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逐步提高钢琴的相关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伟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钢琴教学分析[J].音乐时空,2015

[2]徐佳莹.浅谈高职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

第四篇: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工程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益启示,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教学的落脚点,具体包括: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中预设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在工程实践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由于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单纯依靠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用教育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运行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以本科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讨论。

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理学的诸多学习理论中,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实现这一模式的路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崇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组织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选择学习材料要关注其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推动学习进程,要带动学生自己引导自己、自己评价自己、学会怎样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无法由他人代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三方面的观点,首先,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学习的基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习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前者是学生把外界环境的新信息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后者是学生针对新环境中的信息,调整和改造原有的认识结构,因此,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结构的数量扩充和质的提升。再次,协作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应摆脱传统习惯下学生孤立学、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应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二、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实践教学的启示

启示之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独立,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最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始终把握尊重学生的价值这一根本底线。本科专业学生应强化工程能力训练,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最终充分发挥作用,人的价值就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必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构建系统的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启示之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两个方面的原理均揭示,只有学生正确了解所学内容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紧密衔接,紧扣本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同时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启示之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其已有的经验相结合,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和教学内容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倡导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提倡情境教学,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这些原理的相关启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实践课程的设置要采取顶端设计方式,采用总揽体验、分项训练和综合实践等形式,形成总体一分项一总体的格局。二是实验室建设要尽可能体现工程场景,使用真实的工具和对象,以工程中真实的任务训练学生。

启示之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不同理解,可以通过学习者的相互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在“做”中学,自己评价自己,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顾问,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因此在工程实践课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教师以启发、演示、提供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地进行探索,鼓励学生交流,与教师进行互动。

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人才成长所必经的发展阶段,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宜设置五级层次,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认识性实习、操作技能性实训、工程能力单项训练、工程能力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第四层、第五层体现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由高一级能力培养向低一级能力培养提出需求,由低向高逐级提供保障。这样的设计思路对学生可以产生两个效应,一是形成训练课程有意义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解决了“有什么用”的问题;二是理解了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为知识能力的逐级构建打下基础,解决了每一项课程“为什么学的问题。

2.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中预设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

目前国内各高校广泛使用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是成套的实验箱、实验台,具有外型美观、便于操作和保管的优点,但结构的封闭性、功能的固定性、实验的程式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些成套设备在设计上过分强调外观和便捷,元器件基本密封在漂亮的面板下,学生用过之后对相关器件认识仍然不透彻,面对独立的器件并不真正知道如何使用。学生在使用成套设备做实验时,主要是完成插接线的联结工作,即使不同的实验方案,也只需要学生把一根插接线从这个插孔置换到另一个插孔。因此,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严重不足,这样的设备不能提供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实验室的建设应始终保持一个理念,就是注重以真实的工程元件和典型的对象设立工程实践环境。以工程背景的最小单元为实践教学的部件,形成独立存在又能任意组合的积木式设备模块,来克服成套实验设备的缺陷。它以开放的形式面向学生,使学生如同进入商品超市一样可以自主选择最小功能模块,单元模块的巧妙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系统搭建、系统调试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各具特色的思想和设计得以实现,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搭建广阔的舞台。搭积木式的实验设备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唤醒其主体意识,激发个性设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实践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在工程实践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按照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五个层次,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推进。新生入校时通过举办专业思想讲座、参观实验实训中心、在短学期内开设专业认识实习等形式,使学生对专业的工程背景、职业岗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以及专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初步了解,从而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各层次项目有概括性理解。在操作技能性实训、工程能力单项训练、工程能力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均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它包括预热、引发、探索步骤。

在预热环节,教师将学生引入_定的问题情境,讲清任务并提供所必需的工具、器件和材料;在引发环节,教师讲解,做部分演示或提供成果模板;在探索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相互讨论,向教师咨询。在各类课程设计教学中,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生独自或划分小组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和答辩,培养分析、动手、协助和表达能力。在开展工程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引入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认证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如学生在完成工厂电气设备维修技能实训后,可以申请参加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认证考核,以及维修电工作业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在PLC与组态软件综合设计课程中,将教师横向课题“燃气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内容纳入课程,训练学生在真实的项目驱动下遵循设计流程,完成设计任务,得到实际锻炼。

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和工程实践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条主线,积极吸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保持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将会极大地提升工程实践教学水平,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五篇:高职院校蒙汉双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该蒙汉语并重,以蒙汉兼通为教育目的,在教学中,注重蒙汉互通,相互转换能力的培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外的双语教育模式,并与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阐明了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该采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教育模式;双语教育;双语教学;互通式教材

一、引言

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但为了使得各民族能够更加融合,团结奋进,也必须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中加入汉语教育,使得两种语言共同发展,学生既具备民族语言的能力,也拥有汉语能力,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实施双语教育,促使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

二、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模式

这里所说的双语教育,指的是促使学生既了解第一语言,也会运用第二语言,在这样的形式下来接受教育。分析其教学意义,双语教学所涵盖的范围,比双语教育更加广泛,这是实现双语教育的最好方式。此外,其还包括了双语教学方法,以及非双语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后发现,采取这样的形式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比起过渡式方法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够更强。然而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学生的母语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不能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该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内蒙古地区的学生。

三、针对内蒙古地区的双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双语教学应注重、加强基础教育。内蒙古地区的语言教育中,关于大专院校的教学是重点。因为学生在大学时期,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实验后发现,在学生的幼儿时期,便要开始实施双语方面的教育。到了中学的时候,更是对学生进行塑造的重点时期。这个时期,必须要树立学生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思想,因此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陈旧的思想,将重点放在中学时期和小学时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计划,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中学和小学时期打好了基础,才能促使双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若是到了大学再实施双语教育,那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笔者看来,要使得大专院校的双语教育更好的开展和进行,就必须在中学和小学时期便打好基础。第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教材。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教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选择好的教材,使得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在笔者看来,蒙古地区的双语教育教材在大学这个阶段,可以尽量使用关于该民族的优秀语言材料,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语言的特色和风格,另外也要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汉语材料,汉语和蒙语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语言,形成自豪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思想,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蒙古地区大中院校的双语教材,开始必须要使得富有特色的蒙语占大多数,之后逐渐转变为汉语占大多数,以及两种语言的译文占相同比例。在这个过程里,也需要增加一些语法、语音还有翻译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促使汉语和蒙语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参照。不仅如此,也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在其中加入关于专业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参考书都需要依照教材来设定,使得教学能够获得相应的指导。所编撰和使用的教材,也必须得到相关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审核。第三,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科技手段。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涌现出了很多先进技术和设备,比如网络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很多地区在教育的时候,都采用了这些先进设备。所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也要用到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语言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同时也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西部贫困地区使用这些设备和仪器,能够减少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异,为当地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第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内蒙古地区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当地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都在于如何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笔者看来,除了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改进教学方式以外,另外也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使得双语教师接受一定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权威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来制定。而且考试的结果还要和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挂钩,这才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提高教师的双语应用能力、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非常复杂,涉及的面也广,必须要长期开展和进行。因此,教师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政府也要进行扶持,这样才有利于当地语言教育的进行和实施。同时,开展双语教学,也能够促进民族和民族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为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3]刘红,熊丽萍.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下载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型后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琴演奏、即兴伴奏、边弹边唱等是从事音乐教学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

    模拟项目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必要手段,也是各级教学部门的重要职责。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做好质量保障监督工作,应构建合适的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设计论文

    导语: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课程设计论文

    一般教学在正式授课前都会设计课程设计,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课程设计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课程设计论文1摘要:自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以来,我国较多高校已引入CDIO教......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少一点惯性,多一点个性 ――小学档案袋评定应用初探 绍兴县实验小学 金洪芳 成长记录袋,英文单词是portfolio,国外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设计实施办法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设计实施办法 按照《***二级教学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办法(修订)》等规定要求,在贯彻总院关于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特制......

    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倡导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而实际上,由于实训教学环节的缺乏,报关......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策略教学研究论文(大全五篇)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近些年相关的研究不断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不同于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学制、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