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者寻找方法失败者寻找借口
成功者寻找方法失败者寻找借口
成功的人总是问自己如何才能变成可能,这是在寻找方法,而不是寻找借口。成功者是善于寻找方法的人,而失败者往往是善于寻找借口的人。
1、借口是通向地狱的桥梁,是自杀的毒药
做事情千万不要总是盯着“我们的借口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完成”,而应该盯在实际的效果上。
2、我以为 我认为 本来„
汇报工作的时候千万别说“我认为怎么样”、“本来怎么样”、“但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只有结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功者的素质,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功者的素质
案例分析:
唐骏,198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唐骏领导下的微软(中国),在销售方面,是微软全球惟一一个连续6个月(2002年7月到2003年1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微软中国2003财年(2002年的7月到2003年6/30)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2004年2月,唐骏从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的位置上退休并获“荣誉总裁”称号,不久后出任盛大网络总裁。2008年,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2009年9月9日,唐骏以个人名义宣布加盟金和软件,并成为金和软件公司的董事成员和首席顾问。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国十大科技人物、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最有价值职业经理人等殊荣。
唐骏的成功是有原因的,唐骏刚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微软的开发模式是:先开发Windows的英文版,之后再开发其它国的多国语言版。所以,Windows英文版推出来九个月之后,才会推出其它国家的语言版本,如果把Windows英文版变成中文版,不是单纯的一个汉化的问题,因此,很多员工都抱怨,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拿出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的唐骏也是进入微软时间不长,他每天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拿出了一个几万行的程序,能够保证同时开发多国语言版。为此微软公司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唐骏的这个方案进行论证,最后终于论证通过,原先的三百人团队,最后缩减为50人,这50个人的领导就是唐骏,所以说“虽然是做程序员,但是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程序员,你还可以为你的老板和公司着想,并不是找到问题就万事大吉”。
问题的解决者唐骏说“虽然是做程序员,但是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程序员,你还可以为你的老板和公司着想。但并不是找到问题就万事大吉,任何公司从来不缺挑刺儿的人。因为你看到的问题,可能已有不少人早就抱怨过了!所以你与其就这么跑去找老板反而于事无补,还不如调查研究后,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这才是上策。只有指出核心问题又能拿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信任。” 每个公司都不缺少夸夸其谈的人,一个方法胜于无数个借口,唐骏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到微软中华区的CEO,他缔造了微软帝国的神话。他把别人用来抱怨的时间用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得到老板的赏识和信任。这就告诉我们:凡事只要敢想,肯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4、一个方法胜于无数个借口
案例分析:
温州在早些年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整个行业当中也充满了欺骗,充满了恶意竞争,没有信誉等等。有个小伙子叫小张,他所在的公司在与别人合作时,这个客户恶意欠了20万,公司多次派人追讨无果,最后让小张去讨要。小张去后,每天就跟在这个老板旁边,不温不火,早上八点钟准时到他的办公室门口,跟他一块儿进办公室,给他端茶倒水墩地,帮助他卖产品,帮着介绍送货,从不抱怨饿干。后来,这位老板终于没辙了,给他开了一张20万的支票,但小张拿着支票到银行后发现,这个账户中只有十九万九千九百块钱,因为存款与支票差100元,小张并不能取出现金,小张最终想到,先将自己的100元钱存入这个账户,然后取走了20万。
第二篇: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原因(模版)
销售不出业绩?80%的原因居然就是这四个
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的销售人员让人看了觉得心疼,因为他们终日在街头忙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是奇怪的事就是不见有多钱进帐,不见业绩因为自己的汗水而增加,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只好依然天天没有效率的忙碌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他们身边有几个专门偷他们时间效率的时间贼,而这些聪明的小偷只要趁你一不小心的时后,他们就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你用来创造财富的时间偷走了!
如果有一个小偷将你家的财物偷走,而这个小偷也被你抓住了,你会如何处置他呢?想一想,一个小偷只是偷走你现在的财物,而时间的小偷则是偷走你未来所有的财富,哪一个小偷才真正需要你最严厉的惩罚,另外再想一想如果你现在已经知道是哪几个偷时间的小偷,你会如何去对待他呢?
1、拖延,不断的拖延!
基本上拖延是一种”不愿意去面对”的逃避方式,这就像我知道要还钱给别人,但是还是拖到最后一天才还,因为我不想面对钱要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事实。暑假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完成,因为我不想去面对写作业很烦人的事实。
应该要给客户的电话拖了又拖,因为我不想去面对可能来的拒绝,或是客户的抱怨,或是客户直接了当的说:我不需要!
要打还是不打电话,挣扎的时间浪费了几分钟,到了客户门口,要进去拜访不进去拜访,挣扎的时间又浪费了几分钟,明天再打这通电话吧!明天再去拜访这个客户吧!终于本来只是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马上就变成了浪费好几天的时间了!
犹豫,挣扎,不愿意面对造成了拖延,拖延了时间,财富也就跟随着流逝的时间从你的身边悄悄的离开了!
2、无意义的拜访
每一次客户的拜访都要做计划,要为销售成功做准备,不是只要有拜访就会有机会,这样的拜访只会增加挫折的机会,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挫折就会常常来自于自己的准备失当,而不是来自于客户了!
要问自己每一次的客户拜访是接近了客户一步还是远离了客户一步,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准备好,客户也感受不到你的用心,不了解你此次拜访的主题,客户为什么要花时间与你会话呢?所以检查一下自己在我们每天的工作内容中有多少是属于这些无意义的拜访。
a.客户时间是否预约了,出门拜访前是否再次确认时间
b.工具是否备齐,要什么没什么只会浪费你和客户的时间
c.此次拜访的目的是什么?要收集的客户信息有哪些?主目标是谁?
d.拜访的区域是否规划好,时间要花在与客户沟通上而不是花在交通上。
记得,不是只要有工作就会有效果,蒙着头蒙着眼睛也是工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工作也是工作,无意义的拜访越多任务作的效率就会越差,成功销售来自于每一个小关键的掌握,你掌握好了吗?
3、一问三不知
我常常会接触到一些没有在事前做好专业知识上准备的销售人员,这些人不但没有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也没有最基本回答问题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是创建客户与你之间信赖感的桥梁,而这信赖感则是发挥工作效率的最佳武器。
嫌货才是买货人,会提出问题的客户常常才是对商品具有兴趣的人,满足这些人的消费安全感,才能促成成交,你的知识越专业就越能够缩短客户考虑的时间,相反的成交时间就会拖的很长,甚至是花了大把的时间仍然无法完成成交,所以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如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客户的时间。
4、生理的疲惫
一个没有朝气的销售人员每一天都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因为活力与热情是一场愉快的访谈过程中的超级润滑剂,所以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疲惫的身体会造成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应对上的反应力变差,两眼无神,气色不好,打哈欠,口臭,这些都会在客户的心目中留下不被尊重,极差的印象。因此在你注意自己的业绩的同时,也要多花一些精神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充分的休息。
有些年轻的业务从业人员很容易仗着自己年轻的本钱,任意挥霍,诸不知很多小小的影响力已经慢慢的开始发挥,在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没有花不完的本钱,当本钱花的差不多时,他已经在你的销售生涯中生成了无可弥补的影响!
一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如果不是用在赚钱上,那么就是用在花钱上,如何能够提高自己时间使用上的效率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要让时间无声无息的从身边流走而且不留痕迹,所以马上从现在开始,把这几个偷走我们时间的时间贼一一抓住并且好好的给予最严厉的审判,让他终生消失!
【值得你谨记】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四个字:学习不够!
第三篇:《没有借口》的读后感—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其实这本书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就推荐我们要好好看一看,但因为我一直比较喜欢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著作,对于这种理性读本,显得有点不屑,所以直到现在还没真正读过,聆听了辅导员的教诲后,我兴致勃勃的到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但初次感觉就是这本书很薄,对于读贯了厚厚大本,觉得辅导员可能对它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但我还是怀着怀疑的态度慢慢地读完了它,《没有借口》的读后感—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请允许我对这本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可以分别用五句话来概括,“我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军人的生命属于国家,但他的名誉却掌握在自己手里,生命可以失去,但他的荣誉却不能失去,更不能放弃。
“没有借口’---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失败者寻找借口,成功者寻找方法,它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能,尽一切智力和体力去完成任务。
“不是作战,而是获胜”---每个西点学员逢事必抱必胜的信心,执着追求完美。
“绝不说谎、欺骗或偷盗”---这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人格标准。
“责任、荣誉、国家”----为了国家,我们要肩担起责任,放弃一切荣誉!
单从书名—没有借口,感觉它有一种强硬冷漠不近人情的意味,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点军校学员面对学长长官问话时那四个“标准答案“---Yes,Sir(报告长官,是);No,Sir(报告长官,不是);No excuse,(报告长官,没有借口);I donnot know,Sir(报告长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回答。他们秉承着就是没有借口,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点军人不断地前进着,读后感《《没有借口》的读后感—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在我们一生中,不应该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的改变都没有丝毫的作用,不如仔细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该怎样做,人非圣贤,漫漫人生难免有遭遇挫折的时候,站起来,拍拍手,重新踏上征途,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呢?情已至此,话何以堪?怜人惜物,感慨自身,自我提笔入学,求学之路,太过于平坦,没有荆草拦道,也很少玩石绊脚,一路走来,平淡而自然。
本来自自然然的大学之路,却因一次小挫折而在我的内心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久久不能消去。踏入大学校门,我就对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做好了基本的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着,但就因为一次“补考”,把我精心的规划打的一团糟,而我之前为之所付出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当我知道这个结果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查着,希望奇迹会出现,希望是自己看错了,但事实胜于雄辩,我补考了!整个暑假我每天都沉浸在工作的汗水中,希望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它却与日俱增!
我一直在抱怨自己,一直在寻找理由,但看了理查德的《没有借口>,我想了很多,我知道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失败了不是寻找失败的理由,而是要找出没有成功的方法!
虽然这次挫折对我打击很大,因为它,我很多的付出都得从头来过,很多的收获都得原地踏步,但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为了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我会坚持秉着“没有借口”的人生理念,勇敢地向前迈进。
谨以此记,与各友人互勉,慰藉美好大学的那一点残缺吧!
第四篇: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理由
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理由
韩毅
现在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苦苦拼搏。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有的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却离梦想越来越远。当每个人都怀揣希望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时,我相信,我们的憧憬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呢?在这句“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理由”能告诉我们答案:成功和失败看起来似乎天壤之别,但促成它们形成的原因,也许就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小小的习惯,比如:常常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而寻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理由”这句话给我最大的启迪。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甚至于自己的智商。其实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你对现存的状况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你不在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需要做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成功。
做为企业员工,我们首先要有责任心,为工作负责,为企业负责。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领导批评我们,处分我们,我们心里总是不服气,认为那不是自己的原因,至少不全是自己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肯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承担责任,想方设法的去把事情做好,那将
得到什么呢?企业会因我们把事情解决了重视我们,奖励我们,让我们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成就。
成功者找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思维惯性与工作习惯。当我们面对问题或苦难时,只要我们积极的去寻求方法解决,不推脱,勇于负责,习惯也就悄然形成了。工作时,我们的大脑总是按照惯性搜索最近使用与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显的条件反射。借口,就像是毒药,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与温水煮青蛙的韧性,也有着铜墙铁壁似的顽固性,正是因循了人类思维的这种特性,肆无忌惮,以致于让许多人都成了它的阶下囚。主动找方法,也是如此,只要你长期以往,那成功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
第五篇:许多人会在失败后寻找借口
许多人会在失败后寻找借口,这经常是和工作中没有全力以赴地去争取成功相联系的,特别是当事情原本可以做得很好却没有做好的时候,人们为了掩饰虚荣心,总是喜欢拿各种理由搪塞。其实每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都有很丰富的内涵,只是我们不愿意说出来,或者是从潜意识里我们就排斥它们。优秀的人才从来不会给自己任何推拖失败的借口,他们会去努力地完成任务,会在事先做好计划,会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全力以赴地排除困难,不言放弃。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方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
永安火电厂亿力灰渣公司 林薇
二00六年八月二十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员。其实每一行都有它的艰难困苦,其发展道路都是坎坷曲折的,都会遇到烦琐复杂的问题。只有养成了乐观向上的习惯,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所处的困境,才能使自己和其所在的组织得以健康成长。《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推向企业的管理读本,更多的是告诉员工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积极找方法的人,才能弥补领导的不足,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主动找方法的人永远是职场的明星,他们在单位创造着主要的效益,是今日单位最器重的员工,是明日单位的领导乃至领袖。一个一流的员工,应该是奉行这样的理念: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理念,也是一个更具建设性创造性的理念。该书不仅强化了员工不找借口的重要性,更帮助大家面对问题时如何去找方法、如何找到有效的方法,并把问题变为机会。它一步步教人们怎样克服对于问题的恐惧,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比如找准“标靶”、类型思考、巧妙转移问题等,不仅从心理上藐视问题,以方法克敌制胜,而且还能最终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否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这一点,对他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这一点也是一流人才的核心的素质。任何单位任何岗位的员工,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中创造连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奇迹。我们应该信奉“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找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只会加倍失败,只有去找方法才会有成功。那么我们为何不选择找方法呢?
看过《方法总比问题多》之后,让人茅塞顿开,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想与大家分享下我的一点体会。
一、增强自信心,突破“畏难”情绪。要端正认识: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只有消极等待不作为,问题才会越积越多。有人说问题象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更有伟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企业面临困难之时,作为企业员工的我们,要树立“厂兴我荣”的观念,在为实现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而努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推去脱。因为企业生产任务、利润指标的完成,关系着企业下一步乃至今后的发展,而企业今后的发展也与企业员工生存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员工应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具备了这种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全力以赴,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三、开动脑筋想办法。《方法总比问题多》一方面是认识论,另一方面是方法论,两者同样重要。为什么面临同样的问题,有的人很快就能解决,有的人却迟迟解决不了呢?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一是多读细读象《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样的难得的好书,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精髓。二是平时注意观察和倾听,虚心学习、借鉴身边同事关于解决问题的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多沟通,加强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广交朋友,从中获取信息。四是多总结归纳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与教训,注意积累解决问题的好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四、学会分析问题。作为一个好的员工,当发现问题时应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问题不能分析,也就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根本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进行了正确分析,才能根据工作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将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五、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问题一大堆,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顺序问题,不但涉及方法和技巧,而且决定效率和效果。关键是要抓主要矛盾,先解决事关全局、责任重大、非常着急的问题,再解决相对重要和着急的问题,推而广之。有的问题解决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有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顺便就把其他一个或一些小问题解决了。所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剪不断,理还乱”。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被问题吓倒,也不能被问题埋住,而是要提纲挈领,游刃有余。
六、学会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如今许多职业活动,特别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越来越需要创造性。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办法,就要求一个创新性的思维行动。也就是说我们对待一个问题,在进行正确分析的情况下,要以创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更有利于社会或者单位的发展,那么解决问题的效果也许就会更好。
总而言之,只要大家记住:方法总比问题多,并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去认真积累方法、积极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得多,遇到问题解决起来效率就会高得多,效果就会好得多。忽然间,我想起常说的一句老外的口头禅:NO PROBLEM,是的,NO PROBLEM!
海 边 读 书
永安火电厂卫生所李清花
八月初,到平潭海边度假,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临行前整理行李,在放满日常用品、泳衣和滑板的背包里搁进一本书——《方法总比问题多》。其实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个大概,在每日工作的间隙看的,只是在那种情形下看这样一本所谓“励志”、“方法学”内容的书完全是一种旁观的心态,或者说是一种消遣,如同平时看的小说流于情节而疏于思考。所以希望自己能在相对放松和毫无旁骛的情况下深入细致地读一读这本摆在书店畅销书架上的好书,以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多一些精神上的收获。
清晨,刚刚经历过台风洗礼的海边,天被洗刷得愈发湛蓝,纯白的云朵漂浮其中,静谧而安详。曾经因“格美”来临而狂呼滥啸的大海也一改其暴烈脾性,如同被驯服的野马恢复了乖顺正轻轻梳理着鬃毛。绵柔的细纱、清凉的海水、习习的海风、冉冉升起的太阳,营造一种宁静与轻松,最是读书好时候!我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任海水轻抚双脚,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翻开膝上这本红皮书。
一、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书中举了诸多事例,大人物如华人首富李嘉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小人物如公司职员、新毕业大学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无非是他们勤于找方法、善于找方法、敢于想办法。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他们在失败的结果中寻求借口逃避,在制造借口的过程中品尝失败的苦果。联想到自己也是如此。当年,我从高校毕业分配到我厂,作为一名医学临床专业学生分配到厂矿医院在其他同学的眼里,我是“不幸”的,我也曾抱怨命运的不济,埋怨厂矿医院病人不多、病种太少、自己进步太慢……在日复一日中我开始懈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当我看到同学们专业有成时,却又借口生活的繁琐、条件的限制、工作的繁杂。直到一位学兄对我说:“生活的乐趣在于不断的寻求机会、寻求方法,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这为学兄现在是某IT企业华东片区的老总,过去他只是广告公司的一名美工,再以前是班级里的“差生”。我开始反省自身的不足,寻找突破自我的方法。没有足够多的病人,我可以多看名医的案例;没有上级医生的指导,我可以利用网络与专家交流;没有公派学习的条件,我可以自费去听教授的讲课……几年下来,有更多的病人肯定我的医术,在我出差在外时会有病人电话预约他们的复诊。这些对我已是莫大的欣慰,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成功。
二、战胜对问题的畏惧
“这件事太难了”,“我无法办到”,“我已经尽力了,没有办法了”,我也常常说这样的话,突出的一件事就是学英语。从小到大,英语就像一座大山,而我则是一只弱小的蚂蚁,仰望大山时总是叹为观止,一次次鼓起勇气的冲锋均以落荒而败告终。书上说“世界上没有天大的问题,只有不够努力造成的失败和遗憾。”书上还说“我们之所以说„没有可能‟,仅仅是由于我们把自己捆绑住了。”是的,在每次拿起英语课本的时候,我已在内心捆绑住了行动的脚步,潜意识里觉得要攻克“英语”这座大山几乎没有可能,是“天大的问题”。所以直到现在我的英语还停留在“哑巴”英语和“借助字典阅读”的水平,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英语本身的难度而在于内心的畏难情绪。
三、让问题迎刃而解,把问题变为机会。
从心理上解除了对问题的恐惧,在精神上加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念,之后,就是要怎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通过前两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碰到问题之后一味抱怨,寻求借口是无用的,只有积极地寻求方法才是改变现状的不二法门。找出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靠勇气、毅力,更依靠智慧、经验。我的护士长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社会上混”的人因打架斗殴手臂被砍送进医院,经医生缝合处理后被送到观察室抗炎治疗,由于护士同时照顾多个病人无法第一时间为他挂瓶,他和他的哥们为此在观察室内吵闹砸物,年轻医生和护士见此架势不敢靠前,只好电话叫来护士长救急。护士长到后,首先向此人道歉并亲自为他挂瓶,接着对他们毁物吵闹所造成的影响予严厉批评。结果此人不仅老实接受治疗,第二天还给医院赔礼道歉。试想当时护士长叫来保安或警察,势必造成矛盾的激化和事态的恶化。事后护士长说:“其实我也很害怕他们会蛮不讲理,动手伤人,但我相信有理有节地处理问题总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洒在书本上的阳光也已炫目。在边看边想中书翻到了底页,抬头看在烈日下嬉戏玩耍的孩子,心想:这样一本书,何止对工作、学习有益,对生活的启示同样不少;何止对成人有用,对孩子未来的成事依旧有帮助。因此,好书不应只是看一时,而是要随时看的!
有感方法总比问题多
永安火电厂 俞贤明
人的一生,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谁也逃不了,可以说人生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度过的。生活中的坎坎坷坷需要步步跨越,工作中拧成的团团乱麻需要时时理顺。一个人要想成事,都必须面临许多难题的考验,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技巧和什么心态去面对。如果你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理性主动去解决问题,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局面,就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光明的前程。如果你是用一种消极的心态,惰性被动去解决问题,就会在命运的漩涡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命运将百般捉弄你,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和郁闷。因此,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善于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才是职场的明星,才是企业最器重的员工,因为只有积极找方法才能最好地出效益;只有积极找方法才能使工作得以进展;只有积极找方法才能弥补领导不足,他们往往是人群中最有份量和最能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成为领导们令眼看待的“人物”。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可见,桥和船是过河的关键,也就是说,方法是完成任务的金钥匙,当然,他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事倍功半。而怎样的方法才是我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如何寻找到它呢?这过程或者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或者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亦可能是曲径
通幽、或是那通往罗马的大道明晰地摆在面前。笔者以为,善于发现问题、调
查研究问题、分析主要问题和富有创新精神是其中的关键。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厨子,从事饮食行业工作,八十年代末,他被某大型企业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调入,在企业职工食堂当厨师,当时企业的出发点仅仅是调个厨师来换换职工的口味。这位朋友上岗后,首先是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去发现问题。问题是认识之始,是科学创造、理论创新的起点,在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主观任意产生的,而有其客观的依据。一个真正有意义的问题的提出,绝不是面壁虚构所能做到的。需要去“多想”,也就是说要多开动脑筋。基于这个出发点,他发现了就餐职工对食堂的伙食意见,不仅仅是口味差,而且品种少,还不是兵头将尾的他,就主动提出增加菜肴品种和炖罐汤供应的想法,当时正值夏季,没想到一道“鸭子炖冬瓜”,消暑又解渴,大受职工欢迎。由于增加了菜肴品种,提高了菜肴口味,改善了职工伙食,就餐职工对食堂的意见大大减少,得到大家的好评和认可,他很快就受到领导赏识,三个月后,从一个厨师,跨越组长、班长的职务直接提为食堂司务长。这是他打的第一场漂亮仗。“民以食为天”,在企业里“只要把食堂工作做好了,企业的后勤工作就完成了70%”。而食堂工作看似简单,一日三餐周而复始,繁琐单调,每天和锅、碗、瓢、盘打交道。但是,俗话说“一种米吃百号人”千把人的食堂,各人的口味不同,饮食的喜好不同,要做到大多数就餐职工满意,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事,因此,简单中带有极大的挑战,如何用这锅、碗,瓢、盘演奏成五味调和的“美丽乐章”,使食堂工作成为企业和谐的助推器?这是摆在刚上任的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从哲学的角度讲,问题与矛盾是相互联结的,“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这点可以从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示例的“战争”问题深刻感受:“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成了战争的总体,推动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的问题。”从这一视角出发,面对食堂的现状,他明白需要改进的有服务态度、花色品种、食品卫生等许多问题。他开始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毛泽东曾形象地把调查比喻为“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并得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而具体问题是动态的,并且有主要与非主要之分,寻找凌驾于各个问题之上制高点,是重中之重。这时候“想问题”就帮助他从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在经过认真的听取各方意见,他对问题进行了细致地疏理和分析,终于找到了一切矛盾的汇集处:“上倒班员工的伙食问题”。由于倒班员工是生产一线的主要生产者,工作辛苦且长期上夜班,他们时常感到食欲不振,胃口不开,对饮食要求也就相应较高。这是个 “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穴位,解决了它,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关键点找到了,但解决问题的措施还需要创新。创新基于个人的思想火花和专业素质,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把每餐送车间倒班员工的菜肴品种从原来的八种增加到十三种;并按照倒班排班表合理安排菜谱;将送倒班人员的夜餐点心,从食堂煮完挑担到现场供应的模式,改为在车间现场专门开个夜餐点心排档由员工现点现炒、现煮的方式。这些有创意、有实效的举措,换得了许多会心的笑容,当员工们吃着可口的夜餐点心时,他们笑了。分管厂领导也因半夜三更投诉夜餐的电话销声匿迹,他也笑了。在这笑的声符中,善于应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的他也得到了企业的回报:短短的三年连续调资两次,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在组织的培养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们开始议论:
“这人肯定有天线,要不然才调来三年又入党又升职又加薪”。其实不然,他只
是找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将问题转变为机遇的人!
方法贯穿于理论,是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方法,才能掌握理论的要旨。研究回答重大实际问题,关系着企业发展,也是科学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在新的时期,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建设“三个文明“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应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必能成为企业
下一颗“明星”,使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比翼齐飞、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