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和密度教案(本站推荐)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个,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学生实验用具:每2人1个1厘米3的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答:米
3、分米
3、厘米3。
教师出示1分米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观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体积的单位:米
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
3教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诉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铁。提问:由生活经验知道哪个质量大?
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板书:第三节 密度)
二、密度的概念
1、演示实验:研究同一种物质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用天平称小铁块的质量,将右盘所用每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告诉学生,请学生算出小铁块的质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内。
(2)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量出该铁块的长、宽、厚分别为4、00厘米、3、00厘米和1、00厘米,请学生算出它的体积,填入表格中。
(3)用天平称大铁块的质量。重复步骤(1)。
(4)测大铁块的体积,与步骤(2)相同。
2、师生分析实验表格,引出密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看表格,得到下面的结论。
(1)铁块的体积增大2倍,它的质量也增大2倍,可见铁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铁块1与铁块2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同理可得:松木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也成正比;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也是一定的。
(3)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值与铁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板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注意:(1)单位体积就是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
提问:课本练习2。
三、密度的公式
提问:知道物体的质量和总体积,如何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答:由密度定义知道,算出这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讲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教师指出:要注意:
(1)ρ的写法、读法。
(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提问:课本练习3。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格式。
四、密度的单位
(1)单位的组成提问:由例题看出:密度的单位由哪些单位组成?
答: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讲解:如质量单位用千克,体积单位必须用米3,密度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质量单位用克,体积单位必须用厘米3,密度单位就是克/厘米3。
提问:(1)克/厘米3读作什么?(2)克/厘米3与千克/米3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3、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1千克/米3=1×103克/ 106厘米3=10—3克/厘米3,1克/厘米3=1×10—3千克/10—6米3=103千克/米3)
提问:课本例题中铁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指出: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不同的单位,数字不一样,可见,写物质密度时一定要写出具体的单位。
请二位学生上黑板完成课本练习1,其余人在笔记本上完成。
四、复习小结,巩固新课
(四)说明
设计思想
本节课刚开始让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及换算,认识1厘米3和1分米3物体的大小,有利于分化密度的计算及密度的单位教学中的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密度的概念。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密度的兴趣,要做好实验研究“同一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有什么规律?”该实验在知识顺序上承接了前面学过的质量和天平的使用,为后面学习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应用打下了基础。该实验最好让学生自己做,条件不具备的学生可由教师演示、学生读实验数据的方法完成该实验。
教法建议
一、密度的概念
1、实验:研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如让学生完成该实验,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铁块1与铁块
2、松木块1与松木块2的体积,学生只要用天平测出这些物体的质量,就可以较快地完成实验。
如本实验所用小铁块的体积与上节课小铁块的体积相同,可以直接将上节课测出的小铁块质量的数据填入本实验的表格中。
2、密度概念要注意的问题
给出密度概念后,要让学生注意下面的二个问题:
(1)单位体积的意义。
(2)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跟所取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密度的公式
得到密度的公式后,要引导学生注意下面三点:
(1)密度符号ρ的写法和读法,指出ρ和英词字母P写法不同。
(2)由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所以,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让其推导得到:
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也大。
②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较小。
三、密度的计算
密度单位是个组合单位,教学中要讲清以计算密度引出单位的过程;突出复合单位的意义;可通过复习速度单位的读法,让学生学会密度单位的读法、写法;通过板书使学生明确“克/厘米3”与“千克/米3”之间的关系,知道克/厘米3是较大的单位,从而懂得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不同的单位时数值不同。
第二篇:质量和密度概念
质量和密度
一、基本知识:
1. 质量:的多少叫质量。物理量符号。
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所以说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单位符号。
常用单位换算:1吨=千克=克=毫克(进率是千进制)
3.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天平和天平。
4、托盘天平原理:利用杠杆的条件制成的。
天平的两步调节:(1)把天平放在上,使底盘水平;
(2)将游码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
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6、密度: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理量密度的符号是密度公式是国际单位制中m表示,单位;V表示,单位;ρ表示,单位是;ρ的常用单位还有kg/dm3和g/cm3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题目中没有特别说明就不要考虑下面的说法: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对于气体,它的密度还跟压强有关系。压强变大时,气体密度通常变小;压强变小时,密度变大。)
9、水的密度ρ水kg/m3,读作水的密度是
意思是。
ρ水= 1×103 kg /m33
ρ铁=7.9 g/cm3 =kg /m3 3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m,用V,就可据公式:
(2)求质量:(3)求体积:
第三篇: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范文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5、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6、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难点:密度的概念。
[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3、单位:kg、g、mg
4、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 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公式:ρ=m/v
4、单位:kg /m3、g /cm3
5、物理意义:
天平:
1、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
2、使用: a、测固体质量 b、测液体质量 c、特殊测量 a、测固体密度 b、测液体密度
计算: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4、密度计算 [复习内容]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质量的测量】
(1)直接测量质量: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如:铁、铜、木、蜡块等。
(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 先测量m器。② 再测量m总。③ 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
【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二、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测质量算体积。
[例题解析]
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
例2: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 量是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3 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 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A.58.2克 B.57.3克 C 58.8克 D.58.4克
分析与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盘内砝码质量为50g+5g+2g-57g。确定游码指示的刻度值要弄清两点:其一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其二,观察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应当看其从0到游码左端所对准的数。从图中可见:此题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为0.2克,游码左端与1.4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57g+1.4克=58.4克,选项D正确。
点评: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练习巩固]
1、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 一枚大头针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D 一只羊
2、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11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6分)(1)图 17中,天平(已处于平衡状态)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__g,图18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__mL,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一)1、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5)、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 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④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 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O.9×1护kg/m3变成1.O×103kg/m3,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3、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复习内容
(二)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1、密度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原理:ρ=m/V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1)测固体的密度
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 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那么固体的体积(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③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密度。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如图1B所示,则,③用公式 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㈠ 原理:ρ=m/V ㈡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锝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3、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可以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第四篇:质量和密度说课
质量和密度说课
赵永刚
《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在这一章里要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这两种仪器测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章内容的特点是定量的测量性实验较多和定量的计算较多,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教给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的传授,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对本章复习采用了3课时的复习思路。第一课时复习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相关的物理量;理解测密度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等。第二课时重点训练密度的相关测量,以及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溢杯法” 的相关知识(由于测量密度在中考中是一重点内容,故拿出一节课进行复习)。
第三节重点复习密度的有关计算,并进行分类总结。上玩着节课后,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应该做到。第一:在上课特别是复习课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寻找突破点。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上都有收获。我这节课的授课模式,我是按照我校的“杨思教学模式”并进行了适当的改正。通过上课我认为复习课很可能上成新授课或习题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这一段时间在复习时运用了“杨思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应该复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怎样做。后由学生讨论自学,然后教师训练,训练后学生订正,然后当堂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向考试一样紧张。我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这一模式,但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是很好。第二:因为我们这里这一级初三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在我校复习时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根据以前我上课的经验也是在上课时往往眼高手低,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这样一来课堂上的训练量就显得有点少。第三上这节课时因为怕这些学生不适应只以教学模式,所以当堂作业进行的不是很好。只是在课堂上让做完的举手后我进行了矫正,后进行集体矫正。总的来说我感觉这一节课上的并不是十分成功,因为我对田镇初中的学生的学情不是十分了解,设计的题目通过上课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题目的难度不够。再就是因为设计思路不是十分清晰只是想尽力的囊括这一章的所有内容,所以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深度、广度都不够。相关题目的拓展也不够。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我觉得我的教学思路、授课模式都得改了。但教学中是重视能力还是重视知识?我感到比较困惑。对于制试点的检测出什么样的题目才是适应新课改的好题?我也感到困惑。对于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才是最好的?希望这些困惑都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得到解决。„„
第五篇:密度与质量
密度与质量
公式::ρ=m/v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单位主单位:千克/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4、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5、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6、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 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m/v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对绝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水的反常膨胀:水在0-4℃时反常膨胀(热缩冷胀)4℃密度最大。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1.利用密度:物体的密度等于材料的密度是实心,小于材料的密度是空心。
2.利用体积:用物体的质量除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材料的体积(实心体积),若和物体的体积相等是实心,小于物体的体积是空心的。
3.利用质量:假设物体时实心的,用物体的体积乘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质量,这个值和物体的质量相等是实心的的,大于物体的质量是空心的测试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
———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2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正方体铜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块铜块改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
A 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 不能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
C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
D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煤油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
A 煤油
B 水
C 盐水
D 一样高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ρ/3M
B ρ/3M/3
CρM
D ρM/3
通常说的“木头比铁轻”是指木头的__________ 比铁小
10.一块金属质量是15.8kg体积是2×10-3m3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将金属切去2/3则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