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

时间:2019-05-13 14:1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

第一篇: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

中考物理辅导:密度设计实验题归类

一、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1.天平、砝码、量筒都给的分组实验

例1.用天平、量筒、砝码、水、烧杯、细线、石块,测石块的密度。

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

(2)在量筒中放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石块浸没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

(3)则石块密度为ρ石=m石/v石=m石/(v2-v1)

说明:测石块体积用的方法称“减量法”。

2.只给天平、量筒(或量杯),不给砝码,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沙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

要求:①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

②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在天平一个盘内放量杯,另一个盘内放沙子使天平平衡

(2)在放沙子的盘内放矿石,在量杯内加水直至天平平衡,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水

(3)把量杯取下来放适量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0,把用细线拴好的矿石投入量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1

(4)则由(1)(2)得m石=m水=ρ水V水

由(3)得V石=V1-V0

∴ρ石=m石/V石=ρ水V水/(V1-V0)

说明: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相当于自制天平。

3.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的设计实验

例3.给你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设计一个测一小块金属密度的方案。

步骤:方法一:(1)用天平测出小金属块的质量m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质量m1

(3)将烧杯倾斜到水刚好流不出来,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其中,溢出一部分水,再取出石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5)则ρ=m/V石=m/[(m1-m2)/ρ水]=mρ水/(m1-m2)

注:此法可称为满溢法,满溢的方式还有不同,如:先将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石块放入后不取出,直接用天平测质量,也可计算;再或将烧杯中装满水,将石块放入,再取出,也行,但此

法不如方法一中的“满溢”误差小。

方法二:(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m1

(3)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但不碰杯底,测出此时的总质量m2。

中考物理辅导:密度设计实验题

密度设计实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先掌握一些常见的方法,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将“密度”实验的常见类型总结如下:

一、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1.天平、砝码、量筒都给的分组实验

例1.用天平、量筒、砝码、水、烧杯、细线、石块,测石块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2)在量筒中放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石块浸没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3)则石块密度为ρ石=m石/v石=m石/(v2-v1)说明:测石块体积用的方法称“减量法”。2.只给天平、量筒(或量杯),不给砝码,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沙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①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②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在天平一个盘内放量杯,另一个盘内放沙子使天平平衡(2)在放沙子的盘内放矿石,在量杯内加水直至天平平衡,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水(3)把量杯取下来放适量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0,把用细线拴好的矿石投入量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1(4)则由(1)(2)得m石=m水=ρ水V水由(3)得V石=V1-V0∴ρ石=m石/V石=ρ水V水/(V1-V0)说明: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相当于自制天平。3.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的设计实验

例3.给你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设计一个测一小块金属密度的方案。

步骤:方法一:(1)用天平测出小金属块的质量m(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质量m1

(3)将烧杯倾斜到水刚好流不出来,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其中,溢出一部分水,再取出石块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5)则ρ=m/V石=m/[(m1-m2)/ρ水]=mρ水

/(m1-m2)注:此法可称为满溢法,满溢的方式还有不同,如:先将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石块放入后不取出,直接用天平测质量,也可计算;再或将烧杯中装满水,将石块放入,再取出,也行,但此法不如方法一中的“满溢”误差小。

方法二:(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m1(3)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但不碰杯底,测出此时的总质量m2(4)则ρ=m/V石=m/(m2-m1)/ρ水=mρ水/(m2-m1)说明:此法用的知识点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的特点,即杯底受压力的增加量等于石块受的浮力。这样测出石块浸没但不沉底的质量即为水、杯、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之和,减去原来杯和水的质量,就应为和石块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可得到石块的体积。

二、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方法

例4.给你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金属块,写出测蜡块密度的主要步骤及数学表达式。步骤:(1)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盛适量水,在蜡块下吊着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的位置V1(3)将蜡块也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位置V2(4)则蜡块密度ρ=m/V=m/(V2-V1)说明:以上测蜡块密度的方法称为悬锤法,若题目中给针,则可用针压法,即用针将蜡块压入水中。

三、测液体密度的方法1.给天平、量筒的分组实验。

例5.给你天平、量筒、砝码、盐水、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的质量m1(2)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则ρ=m/V=(m1-m2)/V 说明:以上方法中测质量用的是“减量法”。2.只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测液体密度的设计实验。

例6.给你天平、砝码、烧杯、牛奶和水,设法测出牛奶的密度。步骤:(1)将牛奶倒入

烧杯至满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出加水至满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3)倒出水,测出空烧杯质量m杯(4)则由V水=V奶得(m2-m杯)/ρ水=(m1-m杯)/ρ奶∴ρ奶=(m1-m杯)ρ水/(m2-m杯)以上对密度设计实验做一点简单总结,主要是归归类,实际的实验题会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从题中抽象出该题属哪个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方法。

第二篇:实验设计题

14二模实验设计题汇总(力、光)

海淀:37.探究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简单机械后,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于是

产生了一个想法:用实验室内测量范围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只,由两个滑

轮构成的滑轮组两个(如图23所示),测量质量约为50kg的学生的体重.请你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再补充一些器材(不要再增添滑轮),设计一个能完成他们想法的方案,对方案的要求是:

(1)写出方案中需要补充的器材;

(2)画出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写出关键条件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被测学生体重与测量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顺义:38.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量筒、水。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

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

录表。(5分)

丰台37.小明发现,在一个盛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木块,木块会受到浮力,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

力也增大了,他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容器底部增加的液体压力是否有关系。为此他选择了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底面积已知的大烧杯一个(盛有适量的水)、完全相同的钩码6个、记号笔一支、铁架台一个。

(1)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_________.(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下,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并计入数据表格;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钩码,没入大烧杯中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并计入数据表格;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弹簧测力计下挂不同的钩码,仿照实验③、④再测五组数据,并计入数据表格;

⑥ 根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算出六次实验钩码受到的浮力F浮和容器底部

增加的液体压力F压,并计入数据表格。

请将以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密云:36

即F动k。实验桌上提供了组装好且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2NL动

第36题图

弹簧测力计1个。请你设计实验,证明:kF阻L阻。(5分

石景山:38.(5分)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不同的铝块若干、细线、大烧杯、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昌平:37.下面内容是小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的部分实验报告,请你完成相应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填写数据的表格。

一、实验猜想与假设: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设计实验:

(一)实验器材和装置: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

和F等,如图19所示)

(二)实验步骤:

1.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

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并记录现象。图19 2.3.4.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三)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朝阳:3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足量的水、量杯、系有细线的3个体积不同的不溶于水的物体(其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且物体能放入量杯中)、弹簧测力计。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液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物体浸入液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分)

东城:38.(5分)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0~5N)两个、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细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与F2的方向相同,则F1与 F2的合力F =F1+F2。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门头沟:3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带有溢水口的溢水杯、适量的水、满足实验要求的小桶、体积不同的金属块6个、细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

海淀:37.

(1)方案需要补充的器材有:刻度尺、细绳、硬棒、悬挂滑轮组和硬棒的支架;„„1分

(2)测量方案见示意图。„„„„1分

按示意图组装滑轮组和杠杆,关键条件有:„1分 ①动力臂OA与阻力臂OB的比值LOA/LOB大于20; ②弹簧测力计拉力竖直向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1分

①测量力臂力LOA、LOB,计算LOA/LOB的比值k;

②动滑轮重G动;

③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3)被测学生体重与测量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在杠杆重、细绳重、滑轮与轴摩擦不计情况下有G人=k(5F-G动)„„„1分 顺义:38.实验步骤:(4分)

(1)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桌上。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

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3)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并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4)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2)、(3)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5)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度尺测出此时的水面变化h,并计入数据表格;⑥F浮=G-F和F压=ρ水ghS

实验数据记录表:

密云:36.5分(18个孔,使杠杆水平平衡。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用F阻表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用F动表示; 用M=F阻L阻计算出M的值,用k=F动 L动计算出k值,将M和k记录在表格中。

(2)改变阻力或阻力臂,动力臂可以不变,使杠杆水平平衡。在做五次实验,计算出各次的M和k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石景山:

38、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拴住一个铝块挂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重力G1,并记录。

②在量筒内装适量的水V0,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铝块浸没水中不触底和壁,读出V排

1、F1并记录。

③用另一个铝块挂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重力G2;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铝块浸没水中不触底和壁,读出V排

2、F2并记录。

④仿照歩骤③再做4次并记录;G3—G6、V排3—V排

6、F3—F6.⑤用公式F浮=G-F分别算出F浮1——F浮6并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

昌平:37.实验步骤:(4分)

2.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如图乙),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3.将F板与E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分)

朝阳:38.(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在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0,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体所受重力为G0。

然后将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1,将V0、G、F1、V1的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3)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量杯中水的体积V2,将F2、V2的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4)分别将另两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2)和(3)再做4次实验,将将V0、G、F3-------F6和V3-------V6记录在表格中。1分

(5)根据公式F浮=G-F拉计算出浸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根据公式 V排=V-V0计算出V排1-------V排6,记录在表格中。1分(2东城:38.(5(1)把橡皮筋的下端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细线系住橡皮筋的上端O点,并将细线的两端分别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O端拉到A点,标记A点的位置,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F2记录在表格中;(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O端仍伸长到A点,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中。(4)仿照步骤(2)和步骤(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O端拉到不同的位置B、C、D、E、F点,依次做五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F1、F2和 F。实验数据记录表:

门头沟:实验步骤

①将溢水杯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桶用细线拴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其重力为G桶,并记录在表格中,取下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下;

②取一金属块用细线拴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其重力为G物,将金属块缓慢的浸入溢水杯内与器壁不接触,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当溢水杯的溢水口中不再有水溢出时,取出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总重为G,记录G物、F示、G;

③仿照步骤①②重复5次,并记录实验数据;

④根据G排=G-G桶,F浮=G物-F示分别计算出G排、F浮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记录表格

第三篇:初二物理知识点质量与密度

初二物理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小编整理了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和裨益,关于初二物理知识点质量与密度我们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吧!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测量后能更换地点再测吗?如果真换了该怎么办呢?)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阅读117页)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1克/厘米=1000千克/米。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变化吗?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3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五、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第四篇:密度与质量

密度与质量

公式::ρ=m/v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单位主单位:千克/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4、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5、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6、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怎样测量不规则物体?(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 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m/v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对绝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水的反常膨胀:水在0-4℃时反常膨胀(热缩冷胀)4℃密度最大。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1.利用密度:物体的密度等于材料的密度是实心,小于材料的密度是空心。

2.利用体积:用物体的质量除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材料的体积(实心体积),若和物体的体积相等是实心,小于物体的体积是空心的。

3.利用质量:假设物体时实心的,用物体的体积乘以材料的密度,计算出质量,这个值和物体的质量相等是实心的的,大于物体的质量是空心的测试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

———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2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正方体铜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块铜块改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

A 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 不能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

C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

D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煤油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

A 煤油

B 水

C 盐水

D 一样高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ρ/3M

B ρ/3M/3

CρM

D ρM/3

通常说的“木头比铁轻”是指木头的__________ 比铁小

10.一块金属质量是15.8kg体积是2×10-3m3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将金属切去2/3则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____。

第五篇:质量和密度概念

质量和密度

一、基本知识:

1. 质量:的多少叫质量。物理量符号。

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所以说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单位符号。

常用单位换算:1吨=千克=克=毫克(进率是千进制)

3.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天平和天平。

4、托盘天平原理:利用杠杆的条件制成的。

天平的两步调节:(1)把天平放在上,使底盘水平;

(2)将游码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

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6、密度: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理量密度的符号是密度公式是国际单位制中m表示,单位;V表示,单位;ρ表示,单位是;ρ的常用单位还有kg/dm3和g/cm3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题目中没有特别说明就不要考虑下面的说法: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对于气体,它的密度还跟压强有关系。压强变大时,气体密度通常变小;压强变小时,密度变大。)

9、水的密度ρ水kg/m3,读作水的密度是

意思是。

ρ水= 1×103 kg /m33

ρ铁=7.9 g/cm3 =kg /m3 3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m,用V,就可据公式:

(2)求质量:(3)求体积:

下载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密度质量实验设计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和密度教案(本站推荐)

    (一)教学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

    质量与密度

    旭光中学八年级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熊迹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我国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如......

    关于中考密度实验设计题型的浅析(精选多篇)

    关于中考密度实验设计题型的浅析 有关物质密度测定实验设计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对这类题,同学们却把握不好,所以导致得分很少,甚至不得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 编辑人:袁子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12年广东)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核质子......

    实验设计题1(五篇材料)

    实验设计练习(一)1.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

    初二物理密度精选练习题

    王牌家教中心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计算专项练习题 ※※直接公式: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有一枚金戒指,用量筒测的它的体积为0.24 cm3......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说的密度一节属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内容,它们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初步知识。众所周......

    初二物理《密度》教案(最终定稿)

    密度 - 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