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名言

时间:2019-05-15 10: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童的名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童的名言》。

第一篇:苏童的名言

1.小说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来自于生活当中一个虚幻的记忆,这个记忆本身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形成了一部小说,原形也是这样,所谓生活当中的原形不原形,有时候给你提供了一个艺术源泉冲动,本身是怎么样不重要。

2.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

3.名气就像路上拾到了一只钱包,拾到了当然好,但是你总不能因为这个意外之财不走路吧?

4.电影可以说是一种甜蜜的诱惑,我一直用一个比喻,我是电影的远房亲戚,走动正常,但不走动更正常。

5.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不思考,上帝就笑得更厉害了。那还不如把人类变成一片原始森林,改善地球环境。思考不一定带来幸福,可能带来的是怀疑和痛苦,但是怀疑过后才又确定,痛苦过后才可能获得解放。

6.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7.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8.不红不紫是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

9.箫有七孔,一个孔是一份情调,缀起来就特别优美,也特别感伤,吹箫人就需要这两种感情。

10.女人是多么奇怪啊,女人能把别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11.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

12.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13.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4.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

15.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第二篇:苏童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学 院:年 级: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苏童小说之香椿树街少年典型形

象分析》

文学院 07级 汉语言文学 贾辰 20073237 徐昭晖

2011 年4 月 25 日

摘要

苏童,原名童中贵。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青年作家,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类似《百年孤独》中的城街一样的,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椿树街世界。毫无疑问,在这条“城北地带”的小街上,有着作家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长廊,那就是他的少年系列。

苏童的这这类人物形象浩如烟海,本论文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讨论的主要是以香椿树街上的少年为代表的游走在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典型少年形象。这部分主要分析这些少年的性格,生活的环境及其对他们的影响,及他们惊人的结局与人性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存在主义哲学下的此类形象的生存价值与意义。这部分重点研究这些男性的生存困境,他们悲剧的命运与自身的关系,及他们神话般的结局。第三部分主要写苏童创作这些少年形象的独特意蕴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这篇论文通过对苏童小说男性代表人物的分析,望能够开辟出一条对苏童研究的新途径,在研究这位优秀当代作家的过程中,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苏童;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少年形象生存意义;少年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I

Abstract

Su Tong, formerly known as Tong Zhonggui.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 unique young writer, his pen, there is a strange lik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in the Shing same, as we are familiar with Toon Tree Street world.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this zone north of the city the little street, with well-designed characters writers promenade, it is his young family and the;Pink world.Su Tongs characters these two vast, this paper analyze three aspects.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main street is a juvenile toon tree walk, represented by the edg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juvenile image.This part of the juvenile;s person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m, and their amaz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come and humanity.The second part of the southern town full of wet gas,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the plight of these women to survive their own tragic fate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ir fabulous ending.The third part of Su Tong creative writing these characters and their links with their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This paper the novel by Su Tong, the analysis of two representatives, hope to open up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on Su Tong, the best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the study proces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m.Key words

Su Tong;Toon Tree Street;juvenile image;Pink image;Literary History

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1 1.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少年.....................................................................................................1

1.1少年典型形象的集体忧郁.........................................................................................2 1.2少年生活环境及对其影响.........................................................................................3 1.3少年的结局...............................................................................错误!未定义书签。2.香椿树街少年典型在存在主义哲学下生存价值与意义.................................................4

2.1香椿树街少年典型的存在状态.................................................................................4 2.2香椿树街少年的独特生存价值.................................................................................5 3.香椿树街少年的独特魅力.................................................................................................5

3.1 独特的少年典型创作由来........................................................................................6 3.2 少年典型给人们的启示............................................................................................6 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前言

苏童的小说如其人一样,充满传奇.正如他本人在《一份自传》中所描绘的那样,小年夜出生的他被母亲诞在木盆里,而其母亲正要去上夜班。童年苏童就生活在潮湿的苏州,直到离开苏州,坐上开往京城的火车上大学。家乡给予苏童内敛的性格,而他的创作也深深地烙上南国潮湿温绵的基调。苏童为人们所知,不外乎是因为由他的《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此前苏童同马原,余华一起,掀起中国先锋小说实验的小高潮。此后,苏还写了相当一部分新历史小说,与刘震云等成为此类小说代表作家。

对于苏童小说的研究,大多注重他的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以及其小说意象的研究上,而单就香椿树街这一条街上的人物形象系列研究却少之又少。但正如苏童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他最自怜的故事都发生在香椿树街,而这些故事都与他自己的生命有关。香椿树街的故事是苏童小说的一种标志,因此,这条街上的人物形象便具有了非凡的意义。[1]他们与苏童的童年乃至其生命深处的灵魂息息相关。无论是《城北地带》中的时而冷漠时而热血的少年,还是《像天使一样美丽》中的神经质而又苍白美丽的女孩,我们都可以透过他们几乎透明的皮肤,看见隐藏在其中的隐秘性格与仿佛触手可及的他们的命运。

苏童的香椿树系列小说结局往往是悲剧,里面的主人公如同提线木偶般,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形象的悲剧命运?导致他们不幸的结局又与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的命运呢?这就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香椿树街少年的性格,环境对其影响,以及他们惊人相似的悲剧结局与人性的关系的研究,对这条小街上的少年形象的生存困境,悲剧命运及他们神话似地结局进行研究,从而总结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探讨这类小说与作者之间的隐秘关系。

1.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少年

从苏州小城到北京,苏童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蜕变,可以说正是这个时候他的文学才华开始乍现光芒。但不能为我们忽略的是,童年的江南小镇给了苏童无数的记忆珍宝,最终呈献给我们以香椿树街为代表的系列小说.从某种意义来说,香椿树街不是作者虚构的,而是隐藏在苏童灵魂深处的童年印象.在作家笔下的这条香椿树街上,首先出现了一批少年,他们游走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有着共同的标志—那就是“苏童式的悲伤”。即每一个少年都有着苦难的生活背景,令人尴尬的处境,苏童无处不实践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映照下的故事设计,给人巨大的宿命感.可以这么说,这类作品中,我们至今尚未看到苏童一篇欢乐的作品,从早期的《石码头》一直到近期的《罂粟之家》,苏童都

[2]是忧伤的,当然也是美丽,大约可以用凄艳去概括。

也许是受到早期先锋小说思维的影响,苏童的这类少年都受到一种神秘力量的指引,最终走向死亡。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却又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正像作家本人热爱自己家乡的那座城一样。我们能看见的如《城北地带》中的李达生,《回力牌球鞋》中的陶,甚至那个《小莫》中的无赖少年,都作为苏童少年梦的一部分游走在他的笔下。那么,这群城市与乡村边缘的少年们都有哪些共同性格特征,他们的生活环境如何,他们的命运有为何如此相似,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局呢?下面将通过三方面详细分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析这类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

1.1 少年典型形象的集体忧郁

在这条街上,无论多么荒诞不经的故事都有可能发生。而这条街上的少年们,无论家庭,外貌,甚至人缘的好坏有多大差别,但是他们的性格和命运都似乎由一根线上牵着一样,有着惊人的类似与雷同。他们都有着江南少年的忧郁,不论如何,即使是某件事情使他们得到荣誉,也无法摆脱忧郁.如少年小拐短暂的兴奋过后,脑海中也只剩下更大的虚无感。而更多时候,他们的得到的,只有孤独,惶惑,屈辱,甚至死亡。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惊人相似的性格。首先,因为家庭因素。让我们看看苏童是如何描写《城北地带》中的李达生的家庭背景的。

从少年时代开始,达生从母亲滕凤那里得到过无数次的提醒,是你害死了你父亲,是你把这个家弄到了现在这步田地,腾凤以前温软懦弱的性格在丧夫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在一些阴郁的令人伤情的天气里,腾凤用扫帚柄追打着儿子,嘴里哭诉着他的悲苦…………有时候达生也用一种鄙夷的口气回敬倚门而泣的母亲,你这个神经病.你是个疯子。①

达生父亲的死原本是一场意外,由少年父亲粗暴的性格导致.却阴差阳错的被少年承担,于是少年达生的性格因家庭因素变成了我们熟知的一类少年性格:冷漠,孤独,义气,当然,也有鲁莽与冲动。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达生,对母亲的抱怨不以为然,对家庭应负的责任意识甚微,就连耍蛇人是否就是自己的外公也不感兴趣。母亲怨妇似的唠叨以及父亲莽撞的性格使这个少年从小就沉默寡言,他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周围的环境以及与朋友的友情上。甚至与母亲为敌的邻居的儿子叙德,由于与他的伙伴关系,达生都可以不顾母亲的训斥,与之交好。作者在文中多次像这样暗示到:

达生的誓言给红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时不知道达生所说的半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到半年以后才见分晓?直到后来达生的名字终于被整个城市的少年广泛传颂,打鱼弄的红海扳指一算,距离达生的半年时限还绰绰有余,因此红海认为达生提前实现了他的誓言,而香椿树街的少年们在他的呼唤声中,终于冒出了一条真正的汉子。②

苏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李达生会成为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可是,到了结局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结局,那就是少年的死亡。只有看到最后,我们才会看到作家的用意,仿佛是对我们无情的嘲弄:你们都错了。少年的性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冷漠,孤独,甚至残忍,都因为其无法摆脱的宿命。源于他自童年就深埋的家庭阴影。正如研究苏童的人所说的,苏童能看透这些少年的本性上的命运—宿命—它与生俱来,无法由个人加以改变。而如果再往深剖析这类少年的性格,则不同于鲁迅等启蒙主义写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挖掘,苏童注重的是少年身上的宿命性。[3]

让我们再来看一种导致这类少年产生此类的性格与周围生存环境的紧张关系.翻开苏童的小说,我们可以看见这样几篇小说:《训子记》,《回力牌球鞋》,《肉联厂的春天》等等。在这类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少年往往处在一个令其感到不适的环境中。他们或因为周围的人们对其婚姻的嘲弄而恼火:或因朋友对自己的新鞋而导致友情的裂痕而神经质:又或因领导的爱才而走不出“困”住自己的单位。。总之,人际关系的紧张导致了这类少年的后天性格变得粗暴,多疑,神经质。让我们看看《肉联厂的春天》里,少年金桥本热衷于外交,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家,他有理想,有追求,有美丽懂事有能干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的女朋友。可是却阴差阳错的分进了一家肉联厂,整日与猪肉和终日抱怨的工厂女工为伍。命运仿佛就在这一刻与他开起了玩笑,先是调工作失败,接着是与工厂的女同事们格格不入,然后爱他的女朋友伤心失望,与之分手,就连到了最后,金桥最欣赏的肉联厂厂长,与他关在冷冻室里,到了生命的最后似乎也没有与之得到心灵的契合。如果说少年金桥似乎太过于倒霉,不如说他周围的人际关系似乎都不利于他,仿佛他周围所有人都与之为敌。苏童这样的安排在他的小说中比比皆是。他的香椿树街的少年们永远都不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永远比不上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他们缺乏睿智,没有耐心,最终又受命运的摆布。[4]

而《回力牌球鞋》中的陶,因为当时罕见的一双球鞋,导致友情的破灭,甚至自己也受伤进了医院。人际关系的紧张使少年们的性格由明朗变得阴郁,并从此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而分析以上因素,最终导致少年性格类型化的还是隐含的作者的用意:无法摆脱的宿命。《训子记》中的小马性格刚烈,本已同妻子离婚,却又莫名奇妙的喝妻子倒卖的假酒而死:《肉联厂的春天》里金桥本想与厂长好好沟通调出肉联厂,最终却离奇的与厂长冻死在冰库里;《回力牌球鞋》中的少年陶,只因一双球鞋,与好友决裂,而且莫名其妙受了重伤进了医院。。。以上种种实际上都是导致香椿树街的少年忧郁性格的成因.归根到底,就是人物的宿命,一种神秘的无法言说的力量。

1.2少年生活环境及对其影响

香椿树街并不是一条普通的街,它不像一般江南小城那样婉转,清丽。恰恰相反,它的骨子里带有的更多的似乎是北方人的彪悍与血性。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首先,让我们看看这条街的自然环境。在苏童的代表作《城北地带》中,对香椿树街有着专门的注解:

香椿树街上其实没有一棵香椿树,这条诗意匮乏的城北小街唯一盛产的花卉就是夜繁花,而人们通常把这种花的花名理解为夜饭花,夜饭花的名字或许更贴近香椿树街嘈杂庸碌的现实。③

就是这样的一条街,位于城北地带的街,树立着三个大烟囱,布满炭黑与水泥的微粒的香椿树街,它虽然是江南小街,却并不宁静。它充满噪音,布满灰尘,即使苍蝇在垃圾箱旁久久盘旋,对于午睡的人来说也是催眠之音。就是这样的环境,培养出了我们熟悉的香椿树街少年,夏天的炎热,小街的拥挤,脏乱,使李达生们烦躁,混乱,急于干出所谓的大事情。于是,在燥热,脏乱的条件下,李达生可以单独一人去单挑一群人;叙德可以与有夫之妇发生关系:红旗可以对纯洁的少女下手。。一切都与这种环境不动声色的配合着,作家把这条街当成了他梦想的整个世界,而少年们只能在此做无意义的挣扎。

再来看这条街的社会环境:

沈庭方不偏不倚的评点也代表了香椿树街的公众看法,类似的邻里**往往在不偏不倚的舆论裁决中结束,没有绝对的胜方和负方,公正之绳本身也是模糊和溃烂的,就像街上随意拉起的晾衣绳,或者就像化工厂从香椿树街凌空高架的那根输油管道,人们每天从此经过却易于忽略它们的存在。④

这就是香椿树街的人们处事的方式,他们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于对事对人冷漠而无原则。太过有责任感或太有原则,在这里都被视为异类。由此,这些少年的性格由来便有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1.3少年的结局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拥有着苏童的影子。南方的少年,在北上的经历过后,冷静的审视南方的人情风俗,在纸上刻画下我们熟悉的形象。客观的观察,是苏童洞悉了南方的阴郁,冷漠,以及神秘。少年本身的性格就是悲剧,从一开始就如步入暮年一般死气沉沉,最终走向死亡或受伤(心灵多于肉体)。如《灰呢绒鸭舌帽》中的小柯,其爷爷将一顶帽子传给其父亲,而老柯如着魔般戴着这顶祖传的帽子,到其弥留之际又神秘的把帽子传给了小柯。苏童的小说从来不缺乏神秘气息,少年的惊人相似的结局背后有着作者对人性的洞悉。苏童的特色之一就是关注人性深层的黑暗。少年们的冷酷与邪恶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表现出来的,即使在他的枫杨树系列小说中也有体现(如《米》)中的[5]五龙),于是更具有了骇人心魄的深度。

然而,苏童不同于其他作家,他塑造的香椿树街的少年们,并不像十七年时期的小说中的人物,这些少年的表现不足以作为评价他们好坏的标准。他们的性格是隐晦的,不明朗的。苏童在这里并不是在宣传传统的因果报应,而是在试图解释一些日常生活背后深层的奥秘。但我们仔细读过苏童的小说后,又发现这些少年残酷结局背后并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苏童和我们开了一个黑色幽默,生活本身实际就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有着我们无法说明的道理。就如曹禺的《雷雨》一样,命运本身就可以解释人物的结局。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在文学史所见的新历史与新写实小说,他们打破以往战争小说的束缚,用生活本身说明了生活。

如果试图分析少年的结局,我想,来自这些人物灵魂深处的人性也许或多或少能解释一些。让我们看看一篇叫《训子记》的小说。其中有一段这样描绘青年马骏:

可是邻居就是不提马俊在外面干的事,他们知道马俊最恨搬弄是非的人,弄不好是要挨巴掌的。他们都习惯了说马俊好话,有的老妇人看见马恒大,重复的还是多少年的一句话,老马你有福气,马俊虽说脾气不好,可他是个大孝子呀。⑤

马俊人虽然粗暴,但我们通过上面的文字,能看出这是一个内心正直的人,即使他动手打了自己的妻子,瞒着父亲做陪酒员,但就人性而言这还是一个注重情义的好男儿。于是,当我们看见小说的结局,人物的死亡便不会惊讶了。因为要帮自己的前妻卖酒而意外死于酒精中毒,这对马俊来说不失为一种讽刺,而仔细思考过后又会觉得人物的这种结局实际上合情合理,它与人性有关,与生活本身有关,也可以说是作者与我们开的玩笑。

2.香椿树街少年典型在存在主义哲学下生存价值与意义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独立而又特别的存在,如果将之与鲁迅之后的小说人物比较,会发现作家不仅描绘出其童年视角,而且还有其深层的内涵。我们知道,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上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特别的,无重复的,即人都是单一而独特的个体。而存在的状态都表现为孤独,痛苦,绝望,乃至死亡。人只有存在,才能进而通过活动来获得自身的意义。而存在又具有多重选择性,人要做出选择,并对其负责。存在也不能还原为理性,理性在理解存在面前无能为力。苏童的香椿树街少年典型通过存在主义哲学理论的解读,有着独特的生存价值与意义。

2.1香椿树街少年典型的存在状态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高于其意义,而人的存在状态又是孤独,痛苦,绝望,最终死亡。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香椿树街的少年,我们可以发现,香椿树街的少年典型的生存状态大多惊人相似:生活无聊,被伙伴排挤,孤独,最终死亡。比如《城北地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带》中的李达生,父亲因他的缘故意外早逝,母亲又不懂得如何安慰他的心灵,这个少年变得敏感多疑,长大后也因自己的孤僻与对朋友的误会,而陷入存在主义哲学中人的那种精神状态,生活对于他从来没有美好的价值与意义。充满的只有无意义的单调与匮乏。活着的人似乎都无法了解他,而死去的人似乎才真正是他的伙伴。让我们来看一段文本:

达生记得在梦中他他的意识依然清醒,他知道那是美琪的幽灵,他冲着幽灵说,别过来,我不是红旗,我是李达生。可是幽灵美琪湿漉漉的身体总是轻盈的贴近他,她的美丽哀伤的眼睛总是默默的睇视他,然后便是那些该死的小水珠一滴滴地从她的黑发,绿裙以及指尖滴落,滴在达生所有敏感的青春荡漾的肌肤上。⑥ 美琪作为游荡在香椿树街的幽魂,本身就象征了死亡,而李达生不止一次的梦见她,并且恰逢达生与好兄弟叙德关系紧张,而自己有即将面对与临街少年单挑的境地,实际实际上作家已经向我们暗示了少年即将死亡的生存状态。李达生的死本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将临街少年的话当做玩笑,如果他可以凑足人数去拼命,如果他打架那天被其他人看见并及时被阻止。。。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都是自己的选择,李达生的存在方式实际上都是他一手造成的:破碎的家庭,孤立的社交关系,以及最终的死亡。苏童通过笔下的人物刻画,与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观念不谋而合。

2.2香椿树街少年的独特生存价值

很多作家都刻画过系列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鲁镇病态的看客系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自由恬淡的人们等等形象。苏童笔下的也自有其特别之处。仔细阅读,香椿树街的少年典型形象仿佛各具特色,可是却又有着共同的特征:同样的充满矛盾,冷漠转而热络,结局宿命又引人深思。香椿树街的人物大多并不起眼,他们不是帝王将相,也非达官贵人,但就是这样一些平头百姓,也上演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小莫,李达生,金桥。。。这些人物都扮演了亦正亦邪的角色,谁也不是大恶大善的角色,拥有的只是知道了其结局后长长地叹息。

如果说他们结局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特别的,就不得不说他们性格的特别之处。苏童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先锋小说作家出身的他,作品充满了因果轮回,宿命与无常。他无意批判谁,说明什么道理。他只执着于讲述故事,从人自身的矛盾出发,在还给你无法解释又引人深思的结局,这结局又能照应前面,环环相扣,令人感叹。而如果用存在主义哲学来分析,我们知道,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萨特曾有一篇出名的日记体长篇小说《恶心》,里面的青年历史学家深感周围环境的荒诞与无意义,于是千方百计避免与周围人事发生接触,否则就会感到恶心。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性,认为人不能屈从于社会赋予他的既定角色,否则就会变为物,丧失了自我的尊严与价值。而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尊重他人的存在。苏童笔下的香椿树街少年正是这种理论很好的一个阐释:他们不同于以往的作品中的少年形象,与周围环境脱轨,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生活,即使最终得不到想要的自由,也要用自身的毁灭去反抗。

香椿树街少年典型的独特生存价值就在于他们很好的阐释了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并给了我们鲜明的形象更好的理解这种理论,同时,由于这类人物形象的性格纯粹性,以及作家的想象与对于人物的理想,这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很难遇见,但其存在主义哲学下的生存价值却在当代文坛闪耀其光芒。

3.香椿树街少年典型的独特魅力

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的少年形象看似平凡琐碎,却是当代文学史上无法复制的一批珍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贵“文物”,他们在作家尝试了种种文学实验后,返璞归真,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般,鲜活形象,又能说明深刻的道理,甚至有着无法解释的表象。在文学史上,如果说苏童是个大家,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作为当代文学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现状,苏童无疑是一个善于讲故事从而吸引读者进入他的世界的作家。他的笔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姓走卒,包罗万象。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苏童即使写的是大人物,也用普通人视角去描写其心理行动,从而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空间。而他的香椿树街少年形象则更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3.1独特的少年典型创作由来

童年生活在江南小乡,苏童比其他人更有理由去描画这条神奇的街,无论是街上的一花一草,还是那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苏童如画家般胸有成竹,因为这些都是他所熟悉的,并加之其虚构想象,香椿树街便浮现在我们眼前。香椿树街的人们结局不明朗,并不代表苏童的心理是阴暗的。相反,苏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而少了许多常见的浮夸,因而显得残酷而血腥。在一篇叫《永远的寻找》的苏童访谈录中,苏童说他割舍不了那些“街头少年”的小说,为此还不过瘾般写出了《城北地带》这样总结性的小说。[6]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苏童的香椿树系列中的人物固然源于自己生活的那座江南小城,但也融入了作者的想象与虚构,当然,也有他自己的梦想。我们看他的《城北地带》时,就会浮现出一群稚嫩却敢想敢为的热血少年;读《小莫》,我们会诧异于小莫的无赖与放荡:而翻阅《肉联厂的春天》,也会感慨于金桥的无奈与宿命的结局。。。这就是苏童,一个外表文雅却又最会创造故事的作家,人物就是他的世界,完成着他心中的梦想,并为他带来了好运,使之为我们熟知。但熟悉苏童的家庭背景后,我们知道,父母工作繁忙,生活困乏,家中姊妹众多,使苏童的生命与性格中多少留下对于童年的阴影与对家乡复杂的情感,加之上文我们对于存在主义哲学与苏童创作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少年形象的悲剧意蕴多少得到说明。

3.2少年典型给人们的启示

从鲁迅起,评判国民劣根性的文章便比比皆是,再看二十年代开始,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问题小说等更是层出不穷。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后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刚刚解冻便又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新历史,新写实小说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先锋作家们更是通过文体与叙事的创新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这之中,就有苏童的身影。香椿树街是苏的一个创作高峰,它扬弃了早前先锋小说的一些弊病,加入更多写实的手法,好的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这条街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香椿树街人物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你可以将之与枫杨树系列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并会找出其中的共通之处。作为枫杨树街代表作的《米》,五龙形象仿佛香椿树街的少年一夜长大,这似乎可以看作苏童梦想的升华。在《苏童创作自述》一文中,苏童这样诉说香椿树街的由来:童年的生活孤独而寂寞,贫穷使作家沉默寡言,而其生活的那条城北小街自然就被虚构成了“香椿树街”。只因童年的梦遥远而又清晰,再写那里的人和事就显得别梦依稀了。苏童的香椿树街系列来源于童年生活经历,但使之为人们注意的却是故事里内含的荒诞与深刻。不懂苏童的人都觉得他写的东西有些危言耸听,不合逻辑。也许是先锋小说家的背景,这个现实生活中不甚张扬的人心中也许住着一个鬼斧神工的世界。他懂得生活本身的荒诞与无解,因此也就无意再写一些意识形态的文字,而是真正的写人,写他们的事,写他们的心,写他们的欢恼,写他们最后的结局,尽管那结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苏童。他是讲故事的大师,讲出了人间大多的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道理:那些自私的,残忍的,绝望的,宿命的,然而善良的,仁义的,英勇的。过好与过坏的人都与香椿树街无缘。这条街还给你人的最真实一面,没有伪装,想象的梦幻,最终却让人明白很多。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结论

八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出现让我们认识了苏童,一位青年得名的江南作家。他并没有止步于这类小说的创作,随后的新历史小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作家惊人的蜕变。用心灵写作,专注人自身情感,尽管时代的痕迹变淡,仍然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品味人生。而对于其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乃至女性题材作品的研究,又太过频繁,对于其香椿树小说系列的专项研究却寥寥无几。香椿树街小说是苏童的一种情结,它表现了苏的少年情怀,一种对于人性的关照。

通过对香椿树街人物典型形象的分析,以及通过对他的创作意图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关照,苏童独有的悲剧价值观,可以发现这条街的少年形象的特别,苏童通过香椿树小说中人物的刻画,试图找到不同以往的全新思路,他不再像描写先锋小说是那样令人困惑无解,而开始人性化,细腻地写男人女人,这在香椿树街系列中都得到完美的体现。如《城北地带》中的少年形象,作家使之人性许多,即使最终的结局还是无法令人理解,但我们还是能看出苏童的匠心独运。而苏童对人性解读而无解,这是作家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苏童为当代文学中年轻的一份子,他描写故事,诉说人物,他的香椿树街人物形象早已构成一个世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与联想。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注释

①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城北地带>》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3

②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城北地带>》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123

③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城北地带>》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3

④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城北地带>》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9

⑤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训子记>》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248

⑥苏童 《苏童作品精编——<城北地带>》 漓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P121

参考文献

[1]吴凤华编.纸上的美女-苏童随笔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12..

[2]汪政.互补的青年意识-与苏童有关的或无关的[J].读书.1989,7-8.[3]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2,2.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4] 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2,2.[5]摩罗.逃遁与陷落-苏童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8.2.[6]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花城。.96.1.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致谢

时光荏苒,大学四年即将过去,岁月如朱自清先生所写的那样,如指缝中的水般,匆匆流过。而自上大学起,我就对苏童的小说深感兴趣,毕业的来临,使我有机会提起笔来,诉说对这位青年作家的敬仰。苏童笔下人物甚多,而香椿树少年系列则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的脑海,亦或是当代文坛熠熠生辉。

当代文坛名家济济,即使与苏同时出名的作家也人数甚多。而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作家,苏童写出了自己心中那个独特的童年世界,即使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同样能过感同身受。这也是我能写下此论文的动力所在。

写此论文期间,我的导师徐昭晖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她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为我提供了很多思路与灵感。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在此,我要对她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与朋友的支持与鼓励。

2011 年 4 月 25日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1]吴凤华编.纸上的美女-苏童随笔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12..

[2]汪政.互补的青年意识-与苏童有关的或无关的[J].读书.1989,7-8.[3]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2,2.[4] 葛红兵.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J].社会科学.2002,2.[5]摩罗.逃遁与陷落-苏童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8.2.[6]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花城。.96.1.香椿树街的少年形象分析

第三篇:苏童《米》读后感

花费了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苏童的长篇小说《米》,苏童的作品我接触的不多,以前也只读过他的《河岸》,还是冲着《河岸》这本书的名气去读的,因为它好像获得了很重要的文学奖,至于是什么奖,我也忘得差不多了。至于《米》却是因为去年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过这本书的名字,因为简短的一个米字,让我的好奇心不断的膨胀,但是却一直没有心情,不太想读,前天去图书馆转悠,突发兴致,有了读一读它的愿望,索性就拿来读了。

这几天,天气一直阴暗,读了《米》,心情更加阴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但是说实话,我看的不是太懂,亦或是压根就没看懂。我感觉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五龙的一场梦幻之旅。五龙,一个因为洪水淹没了家乡逼迫的无法生存的乡下年轻人,不得不来城市来寻找他梦想中的场景与生活。

故事从他是爬在运煤的火车上开始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到城市的,在半途中他决定下车,于是,他留在了这个记载着他余下的全部岁月的地方——瓦罐街。瓦罐街,米店,米店俩女儿,六爷,阿保,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他的一生都在嫉恨,他的一生都在仇恨中度过,虽然他也曾有过快乐,但是我相信这快乐不是发自内心的。米是他最喜爱的东西,因为对土地的眷恋,因为对事物的渴求,他的一生中似乎只有米才是他最信任的,他觉得才是最可靠的。

这本书充斥着欲望,衰败,“一个充斥着压抑,变态,疯狂,原始,欲望,丑陋,肮脏的世界在你面前展现让你无从逃避,这就是我的感受。。”这是看完《米》后我在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我想在多的语言,我也无法描绘了,权且用这一句话概括吧。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整部长篇充满着可阅读的快感,且不乏深层的寓意。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总之,《米》是苏童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小说。这段话是你在网上搜《米》读后感里最经常出现的一段话,但是这段话真的写的很好,很简短扼要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文学意义与历史价值。

第四篇:苏童妻妾成群读后感

苏童妻妾成群读后感

看完了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心是复杂的。比起以往看得任意一本小说还要复杂。我一时候觉得自己看出来了很多东西,有许多的话要说。但有时我觉得我什么也没看出来,没有什么感情要表达的。毕竟我所涉及相似情节的题材小说太多太多了。像汪曾祺的《受戒》《大卓记事》像冯骥才的《神鞭》三四个女人,围着一个老男人,像一些藤蔓缠着一棵濒临枯萎的树在有限的空间里互相绞杀以争取一些稀薄的空气。最终在厮杀中,一些成了封建制度,男权社会的帮凶,残害同性。一些沦为了牺牲品,或疯癫,或魂归他乡。

《妻妾成群》与众多题材所不同的是,主人公颂莲的命运悲剧,不单纯是制度造成的,还有她的性格左右。颂莲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受过高等教育,但意识里却摆脱不了封建旧思想的影响。在父亲割脉死在家中的水池后,她没有恐惧,仍在水池里梳洗头发以冷静来思考出路。但继母要她在嫁人和做工间选择,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嫁给有钱人做妾,以继续她的富贵生活。除了时代,没有人强迫她,是她只愿走进旧式封建家庭的。颂莲一开始就深谙妻妾争斗的道理,所以她通过床上的热情与机敏来博取陈佐千的宠爱或试图生子来巩固地位。但她又是矛盾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她,骨子里有着读书人的孤傲和清高。她老想把自己和其他的太太区别开,显示自己的不同。但在陈佐千和下人眼里,她没什么不同,都是性工具。所以她活的痛苦。时常想死。在飞浦说她与其他人不同时,她觉得安慰。活在那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她不是没有想过突围,但她把希望寄托在怯懦的飞浦身上,注定失败。所以当理想破灭,加上梅珊的死,她一时候承受不起,就疯了。硬生生地沦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妻妾成群》不是没有不是没有试图冲破封建枷锁的勇士,梅珊就是一个。她是个戏子,却是性情中人。她试图冲破枷锁,即便是是也要香消玉殒。却在与医生幽会时被捉住,最后被沉了井,一如她所唱的“叹红颜薄命生前生就,啼花泣月暗里添愁”可惜她却不能死得清清朗朗。

觉得《妻妾成群》里情节安排最妙的是雁儿。在封建制制度普恶里,最值得玩味的是雁儿的恶。丫环命太太梦的雁儿,受尽压迫,也有人性恶,天生会看人下菜。她用粗略恶毒的方式诅咒主人,执着又愚昧。即便被严惩,她宁愿忍受最不堪的耻辱和非人的待遇,她也不愿离开可能实现她梦想的陈府。种种的人性恶体现了女性生存环境的艰难,人性被扭曲。命运悲剧也是必然的。

《妻妾成群》中那一口藤蔓缠绕的“死人井”是贯穿全文的意象。那口井是陈府人忌讳莫深的地方,颂莲却固执地喜爱那地方的清幽。在那压抑她的陈府,只有在井水映出的像才能感觉到自己仅剩的一点灵魂。井一开始就被描绘得布满死亡气息,而腐败的陈府一样压得人无法喘息。让新宠的颂莲也感受到死亡挥之不去。她的灵魂被幻觉的手拉着无处可逃。似乎一开始就昭示她的命运。注定被那黑暗腐臭的井,也就是那吃人的封建制度吞噬。

苏童用平静,清丽的语言来写《妻妾成群》颂莲“浮在怅然之上,悲哀之下”的命运。通过写她折射出女性在封建制度和男权社会下命运的悲哀。在封建制度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休取自由,来不断昭示男性的生殖力。而女性就只能去衣服,破了就遗弃,那些不愿穿的,就藏在柜子任其发霉。

文章结尾让我深刻,第二年春天,陈府又娶了五姨太太文竹,文竹初进府时,常看到一女人在井边说话,问是谁?下人告诉她是之前的四姨太,脑子有毛病,大家还给她复述说,我不跳,我不跳,颂莲说她不跳井。故事又回转,那一口井一天没被推翻,女人的命运还在悲剧式循环,争斗,残害,人性扭曲还在继续。

第五篇:苏童的《米》读后感6篇

【篇一:读苏童的《米》有感】

“它是一个巨大的圈套,诱惑你自投罗网。为了一把米,为了一文钱,为了一次欢情,人们从铁道和江边码头涌向这里,那些可怜的人努力寻找人间天堂,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五龙”

“柴生悲伤的摇着头,现在他深深的意识到人的嘴和唾沫是有灵性的,也是有毒的,有时一句恶毒的玩笑也会应验,成为真正的现实。”

“城市是一块巨大的被装饰过的墓地。那么多人,分别死于凶杀,疾病,暴躁和悲伤的情绪以及日本士兵的刺刀和枪弹。”

“世界在时间的消逝中一如既往,而我变得日渐衰弱苍老,正在与死亡的黑手做拉锯式的角力。”

“每逢一个孽子出世,天就会下雨,每逢一个孽子死去,天就会重新放晴。”

读过小说,感受可以说是万千,以上文字是小说中的语句,这些都是作家对于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的写照,这部作品中写出了一个由乡下逃荒入城市的五龙,他卑微,对于米的特殊情感,在小说中他变态的心理,还有做法,都是进入城市后被人侮辱残害的结果,他没有亲人,对于妻子,孩子没有爱,有的就是仇恨,就是报仇的心理。虽然他得到了米店,但他不满足,还是一种变态的方式对待家人,日本人的介入,抱玉对他的仇恨,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没有一点慈爱,能亲手打断自己儿子的腿,致残,他的儿孙几乎都是在他的戕害下变成了“精神病”者,最后因纵欲而得病,对于城市他向往过,体验过,痛恨过,他期待回到农村的家乡,在回家的路上躺倒在米粒里,终于实现了梦想,死在火车上,死在异地他乡,死在了自己手中……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应,透过小说,看到了社会,也了解了作家的写作风格,《城北地带》也是一样的悲剧,悲剧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深刻。

环境决定人物的命运,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五龙这样的人,说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魔鬼,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害人者,扭曲的社会,扭曲的人性,社会环境,看来真的影响人生,而且是决定的。

【篇二:苏童《米》读后感

湘潭这鬼地方天气真让人捉摸不定。前天37度的高温,昨天突然降到十几度,今天气温有所回升,又可以穿短短的夏装了。

今天在图书馆泡了一天,看完了苏童的小说《米》,感觉很悲凉,这是一不让人不寒而栗让人心情冷却到极点的人生悲剧。

五龙可谓是一个扭曲的变态的人物,让人既可怜同情又让人感到憎恶可恨,特别是她对待女人的凶恶变态,残暴与无情。他似乎对一切的女人都是无情的,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不要脸,都是婊x。

他唯对米情有独钟,对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没有感情,包括自己的妻儿。他的眼神中总是闪动着杀人的凶光,胸中总是燃着仇恨的怒火,而只有大米能让他欣慰让他稍微平静。可能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灾荒之年,他被饥饿,被黑势力吓怕了,触动了他强烈的自尊心,以致他心狠手辣,心灵扭曲,杀人如麻。

命硬的五龙,最后真的败在一个婊x的石榴裙下,染上了性病,众叛亲离,又遭到抱玉暗算,受尽欺辱,最后成为一个无可是处的废人。

他在异乡临死前,只求能够衣锦还乡,实现自己的誓言,找回自尊和荣耀,但是他没有摆脱厄运的惩罚,死在回乡的列车上。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演绎自己悲剧的故事。织云十四岁就被地头蛇开了苞,被玩弄六年,又被丢垃圾似的丢掉,后与阿保私通,又嫁于五龙,受尽折磨,后来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做了六年的“六姨太”,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最终在一次火灾中丧生,这可能对她也是一种解脱。

绮云是织云的妹妹,从心底里就瞧不起织云,她认为织云只会勾引男人,风骚淫x。她是一个勤俭能干,会持家,守身如玉,处事干净利索的女强人形象,但是她没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她操劳一生,没有管教好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受尽丈夫欺辱,被儿子气得发疯,她的一生也是凄苦悲惨的。

【篇三:苏童米读后感作文

花费了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苏童的长篇小说《米》,苏童的作品我接触的不多,以前也只读过他的《河岸》,还是冲着《河岸》这本书的名气去读的,因为它好像获得了很重要的文学奖,至于是什么奖,我也忘得差不多了。至于《米》却是因为去年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过这本书的名字,因为简短的一个米字,让我的好奇心不断的膨胀,但是却一直没有心情,不太想读,前天去图书馆转悠,突发兴致,有了读一读它的愿望,索性就拿来读了。

这几天,天气一直阴暗,读了《米》,心情更加阴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但是说实话,我看的不是太懂,亦或是压根就没看懂。我感觉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五龙的一场梦幻之旅。五龙,一个因为洪水淹没了家乡逼迫的无法生存的乡下年轻人,不得不来城市来寻找他梦想中的场景与生活。

故事从他是爬在运煤的火车上开始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到城市的,在半途中他决定下车,于是,他留在了这个记载着他余下的全部岁月的地方——瓦罐街。瓦罐街,米店,米店俩女儿,六爷,阿保,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他的一生都在嫉恨,他的一生都在仇恨中度过,虽然他也曾有过快乐,但是我相信这快乐不是发自内心的。米是他最喜爱的东西,因为对土地的眷恋,因为对事物的渴求,他的一生中似乎只有米才是他最信任的,他觉得才是最可靠的。

这本书充斥着欲望,衰败,“一个充斥着压抑,变态,疯狂,原始,欲望,丑陋,肮脏的世界在你面前展现让你无从逃避,这就是我的感受。”这是看完《米》后我在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我想在多的语言,我也无法描绘了,权且用这一句话概括吧。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整部长篇充满着可阅读的快感,且不乏深层的寓意。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总之,《米》是苏童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小说。这段话是你在网上搜《米》读后感里最经常出现的一段话,但是这段话真的写的很好,很简短扼要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文学意义与历史价值。

【篇四:苏童米读后感】

苏童在自序中曾写道:“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与毁灭的故事。”我读完作品的最初感受是书中没有正面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丑恶与仇恨的化身,所有的人都是人生的失败者。

五龙因家乡枫杨树发大水坐火车逃难到了瓦匠街。当他流落在码头上,因讨饭被逼着叫码头会上的人“爹”时,他的心中可能就会想到: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生活得自在如意,就必须比这帮禽兽更加恶毒凶狠。

因为喜欢米的味道,五龙来到了大鸿记米店做这里的伙计。初到城里的五龙应该是善良的,他看到码头上死人也会害怕,但是后来,他内心的仇恨与日益膨胀的欲望使他变得无情又心狠手辣。

五龙,阿保,织云因乌龙给六爷的一封信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阿保因信而做江中冤魂;织云因信惨遭六爷抛弃;五龙因信得以和织云结婚,而后平步青云,做了大鸿记米店的老板,成为一方权势。

五龙对大米的热爱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在他贫穷之时,在他还是个米店伙计时,他每顿饭都把饭碗舔的干干净净,从不浪费一粒米,这个习惯跟随他一生。他一直以为,大米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东西,他喜欢嚼生米,喜欢赤身裸体躺在米剁之中。他对大米的情感甚至超过了家人。对绮云来说,毫无亲情与爱情可言;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未曾表现出一丝的爱怜。他甚至喜欢将米塞进妓女的下身,这种变态的情感让我难以置信。

书中的五龙,虽然他有很多的怪癖,很残忍,但他至少是真实的,如果不那样他就会饿死街头。他是在饥饿与仇恨中产生的,他卑鄙但并不可耻。我同情他但并不赞成他。

织云在瓦匠街名声很不好,她十五岁时就做了“比皇帝还有钱有势的”的六爷的姘头,她放荡不羁,成了街坊邻居和妹妹冷嘲热讽的对象。而我认为织云是可怜的,她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那点虚荣吗?她如果不屈服于六爷,那么父亲冯老板与大鸿米记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说织云风流不检点,但我觉得她只是用一个软弱的女人仅能有的方式来使整个家庭幸福。她错就错在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天真的以为六爷会给她一个名分,她从没有想过要靠自己来改变这一切,缺乏主动性。

除此之外,织云同妹妹绮云相比,更富有同情心,更加天真善良。当流浪汉五龙来到米店做伙计时,是织云让他多吃饭,不嫌弃他;冬天到了,还给五龙买鞋子。织云对五龙的关心与帮助可能也是后来五龙放抱玉一马的原因。

妹妹绮云最有希望成为正义的化身,可她的性格仍是变异扭曲的。她憎恶污浊却不同情善良。她把姐姐看成魔鬼,厌恶五龙,可最终还是和五龙结合,几乎生活了一辈子,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世界在一种混乱的秩序下一如既往的存在,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与爱情,有的只是欲望与仇恨。

五龙曾说过:“我靠什么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这是我做人最好的资本。”可是,五龙最后又拥有了什么呢?在自己拼搏到最辉煌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死在米堆中。临死时他才明白:“这就是城市,它是一个巨大的圈套,诱惑你自投罗网。为了一把米,为了一文钱,为了一次欢情,人们从铁道和江边码头涌向这里,这些可怜的人努力寻找人间天堂,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这是五龙对城市的彻悟,是他自省后一种绝望的叫喊!他用毕生精力买了三千亩地,两车大米,他设计的衣锦还乡的场面,给了他乡村人格极大的满足,可他却回不去了。

作品中出现“枫杨树故乡”,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是五龙怀念的地方,是一片存在着真善美的地方,是五龙人性的故乡。

五龙的行为都是令人发指的,可是这都是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的更好。联想当今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从五龙身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不管境遇有多么难堪,都不能丢弃人性的真善美与人间的温情,因为唯有真情才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东西。

【篇五:长篇小说《米》读后感】

一本《苏童精选集》让我真正领略了作家苏童枫杨树系列作品的历史意味。小说《罂x之家》、《米》就是两部典型的历史叙事模块小说,但作者并非叙述历史,而是展开大篇幅虚构与想象,将人内心最底层的感触不留情面的挖掘出土,让人不知是悲还是怜,是怒还是哀怨。

二、三十年代那部历史色彩的长河,就这样一点一滴清晰地铭刻于读者心迹,历史滚动的浩瀚波澜,在内心留下了触手可及的淤斑,一个个悲喜大人物、小人物在作者诙谐的言语间都让人无法彻底开怀大笑。

长篇小说《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五龙出生在二十年代枫杨树乡村,洪水带来的灾难逼迫他流离失所,他随着一辆运煤火车颠簸了两天两夜,不经意间来到了一座城市。城市,也只不过是冷漠、没有人味儿的缩写词。夜宿瓦匠街街头的五龙,因饥饿难耐寻物充饥,受尽吕公馆流氓阿宝侮辱,被逼磕头叫“爹”。后来被米店冯老板收留做工,讲好只管吃饭,而工钱分文不给。五龙兴奋地答应了。米店老板见五龙身强力壮,干活特别卖力因而沾沾自喜。不久后,五龙渐渐学会找理由讨要工钱,无奈的冯老板只好勉强答应。

冯老板20岁的大女儿织云是瓦匠街最引人注目的女孩儿,吕公馆无恶不作的六爷看上其美色,仅用一件貂皮大衣就钓到受虚荣心驱使的织云,二人暗地私通。但五龙又亲眼目睹夜里阿宝启窗潜入织云房中,后织云怀孕。冯老板带着大女儿织云和小女绮云找到吕公馆,妄想织云嫁入吕公馆做五姨太,惨遭拒绝。

为报复阿宝,五龙找写字先生给吕公馆六爷写密信,泄漏阿宝与织云私通之事。纸包不住火,冯老板万般无奈只好将织云嫁给五龙,五龙小人物得志,甚喜。然而新婚日收到六爷礼物——吕公馆六爷将阿宝生殖器全盘取出“赠予”织云,阿宝被六爷抛掷护城河喂鱼。

五龙随着地位被抬高,各种欲望猛烈滋长着,同时毫无避讳彰显着自己的卑劣行为。猥亵绮云,然美梦不成。冯老板见五龙为人刁钻凶恶,已知是祸患上身,买通黑道,明吩咐五龙外出接米,实陷害五龙。五龙脚部挨了一枪,夺命逃出。他对冯老板说,黑道的嫌出钱少,只够用来打一枪的,这才放了他。然而,冯老板终因身体不支又患上中风,临死用尽全身气力挖瞎五龙左眼而与世长辞。

读到此处,似乎冥冥中感受到冯老板看似体弱,实际心狠手辣的奸计小人,运用的办法也算是以毒攻毒,非你死就是我活,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读者不禁深呼吸一口气,释放一种意外惊讶的心情,惊讶于旧时的中国到处散发着人吃人的现象。

织云分娩后的婴儿,被听说孩子长得像自己的六爷抢走,织云无奈只好忍气吞声投奔六爷,却想不到五姨太的角色早已有人,自己只好做了六姨太,同时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人人都骂织云,然而,她为甚么这样贱,却令读者心生怜悯之余,又多了无限愤慨。这一切的苦难唆使意志不坚的正常人变得x贱,这份x贱深深体会了旧势利下市侩小人物任人宰割的悲哀下场。

织云走后,琦云早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将会惨到何种地步……她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咬牙与五龙生活下去。然而,自己指望不上任何人帮忙,为了继承祖业,让父亲留下的米店继续营运,她独自挑起米店生意。后生下两男一女,女孩儿最后在米垛里窒息而死,成了比她年长的哥哥米生报仇心驱使下的悲剧女孩儿。

此时的五龙越加张狂,黑道势力强大,杀人不眨眼,在家往死里折磨琦云,每次在释放完自己的欲望后,就将女人的子宫装满米粒……他逛妓院惨遭性病折磨,浑身生疮,瘙痒无比,整日浸泡米醋缸中,溃烂整个下身。

五龙又设计雷轰吕公馆。后来,日本侵略军南下,织云之子抱玉最后做了日本军翻译,成了日军走狗,他为报家仇亲手将五龙抓走,让他受尽人间一切酷刑,最后用尖锐金属物戳瞎了五龙唯一的右眼,一下,两下,三下,抱玉期待的声音,“不是呻吟,是一声凄厉而悠长的呐喊。”——这条恶棍变态狂,就这样遍体鳞伤回到家中,就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还试图运一个火车皮的米回自己无数次回想起来的枫杨树乡村显摆自己诺大的势力,然而,他死在了火车上,就连唯一让他感到欣慰却显赫一时、满口的纯金假牙也被他的儿子活生生扳落下来……五龙的儿子米生,趴在米堆里拼命寻找五龙购买下枫杨树乡村土地的地契,五龙似乎也感觉到了亲情阴险的人间冷暖,地契最终没有再现,然而,曾经亲自决定拔掉自己的牙齿而改镶的纯金假牙,放在那个空荡荡的铁匣里随火车的颠簸发出哐啷声。

最后,冯家米店似乎只剩下一直自尊自爱、性格坚强的琦云,但是面对黑暗的旧世道深深的迫害,她却又有无耐的眼泪陪伴,隐隐之中,因为坚强她似乎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情成为了我们唯一值得欣慰的旧时女性,然而,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整篇小说读后让人无法抑制矛盾、波澜起伏的心,心里涌现出无数的假如:假如五龙知趣得到了织云,本该好好珍惜,拥有了诺大的米店生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假如织云自重,洁身自爱,怎样还会落得低贱的下场?假如织云为自己同胞妹妹着想不要离开,何患琦云苦难最终不见天日?假如贫穷是在无限正义和刚强的基础上产生的,或者悲剧会少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坎坷让人受尽,然而一切原因要囿于那个世俗的年代,那个吃人的旧势力,金钱和各种无可告人的私欲会轻而易举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最终堕落成魔鬼!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无知的灵魂在你争我夺的现实面前找不到人性的定位,失去的理智,扭曲的面容在漫漫长夜间扮演了鬼的姿态,毫无休止地恐吓生灵,索取那黑炭般所谓的欲望。

【篇六:苏童的《米》读后感】

最近,看了采访苏童的一篇杂文,苏童在谈到他的一部小说《妻妾成群》时,特别的说明,这是他没有想到获得成功的作品,倒是张艺谋成全了这部小说的登峰造极,苏童很风趣的说,当年电影上映时,他的租来的房屋正好就在电影院的旁边,巩俐的巨幅海报,正好对着他的窗户,每天上下班都会从那幅巨幅海报下经过,而他的感觉是,我过我的生活,电影不关我的事。

为人低调,苏童的做人风格可见一斑

苏童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州人,自幼叛逆,性格腼腆,自己说,本来生活的道路有两种选择,文和武,但由于哥哥自由好斗,自己也就变得内向了。

对于苏童的作品我基本没有看过,唯一有印象的是那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故事讲述了一个封闭的高宅大院内,每天上演的女人们的故事,确切的说,那是一部女人的书,由于张艺谋出色的导演才华,使得电影带动了小说的热销,而我,也是在那时,才知道中国有一个作家叫苏童。

我在想,这么一个出色的,作品丰厚的,有着这么多人生阅历的作家,一定是个年过半百,满脸沧桑的老人,想不到,在他的新书《花繁千寻》看到的他的照片,却是一派的温文儒雅,江南小生的味道。

恰巧元旦逢雪,我有时间读了他的小说《米》,更惊叹于他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残酷和卑劣,可以说,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都无法正常呼吸,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无不在每时每刻纠缠着你的心。

从枫杨树村逃难出来的农民五龙随着一辆货车来到了城里,寒冬腊月,他的行囊内只有一小把糙米,在码头,已经饿了三天的他为了填饱肚子,被码头帮六爷手下的打手阿保嘲弄,他违心的喊了阿保一声爹,在大鸿米店门口,他被好心的大鸿米店的冯老板收留做了伙计,冯老板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绮云,为人正派,而小女儿织云,是码头帮六爷的小姘,却又和六爷手下的大手阿保有私情,五龙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他在街边求写信先生写了一封信,把织云和阿保的奸x告诉了六爷,阿保三天后,死于非命。

织云怀孕了,为了遮人耳目,冯老板希望五龙能娶织云,织云和五龙终于结婚了,但织云心里还是只想着做六爷的姨太太,一天,她上街,看到了六爷,六爷看着她挺着肚子,对她说,如果孩子生下来像我,我接走,同时你就是我的六姨太。

织云怀孕期间,冯老板看出了五龙的野心,他决定暗中除掉五龙,他假派五龙去外地收米,暗中却买通了船匪,取五龙的性命,但无奈给的银两太少,而最终败露,船匪只取了五龙一个脚趾,五龙知道了一切,他恨死了冯老板。

织云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六爷上门来,生生夺走了孩子,不久,织云收拾细软,也搬到了六爷家,恰在这时,冯老板中风,瘫在了床上,家里家外,全靠绮云一人忙活,冯老板临死之前,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绮云,而对于五龙,他是无能为力,却在烟气之前,抓瞎了五龙的一只眼睛,这才撒手人寰。

绮云嫁给了五龙,生了三个孩子,小女儿小碗,大儿子米生和二儿子柴生,米店生意红火,绮云的日子也过的很顺畅,但织云却在六爷那受尽了屈辱,儿子抱玉虽然是自己亲生,却不能常见,所谓的六姨太,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五龙知道,抱玉并非织云和六爷的孩子,而是和阿保的孩子,出于嫉恨,他放火烧了六爷的庄园,可惜,织云在大火中丧生,六爷带着抱玉逃去了上海。

米生10岁时,因为私自拿了绮云的首饰去当铺换糖吃,被小碗发现告诉了绮云,米生非常的嫉恨,小小年纪,却心生歹毒,他在米仓以捉迷藏的名义,捂死了小碗,因为害怕又私自出逃,在码头被五龙找回后,为了给米生一个大的教训,五龙用木棒敲折了米生的一条好腿。

六爷在上海的一次黑帮争斗中丧命,五龙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因为烧毁六爷的房子而威震一方,成为了码头帮的黑帮首领,米生和柴生长大了。米生娶了卖花女雪巧,而柴生娶了棺材铺的女儿乃芳。

六爷死后,抱玉来看望绮云,绮云发现,他对自己的母亲织云几乎一无所知,心生悲切,为了给抱玉留个念想,她把织云死后手上带的翡翠戒指送给了抱玉留作纪念,哪想到抱玉了雪巧,又将翡翠手镯送给了雪巧,在米仓,两人偷情,被柴生发现,柴生终日赌博,正为赌资发愁,威胁雪巧如不给钱,就告发,雪巧将抱玉送给的翡翠手镯给了柴生,事态败露,绮云非常生气,她苦苦相逼雪巧,致使雪巧走投无路,在全家的饭锅里放入砒霜后,逃去了上海。

雪巧逃往了上海,去投奔抱玉,却被抱玉卖到了妓院,沦落成了风尘女。

五龙在外x妓,染上了性病,恰巧这时,乃芳怀孕要生,五龙让柴生带乃芳回娘家生,却不料,回到娘家的乃芳,赶上了日本人的杀人比赛,惨死在刺刀下。

抱玉回来了,他了日本人的翻译官,一天夜晚,他带着日本人来到了大鸿米店,拖走了病中的五龙,在审讯室,他扎瞎了五龙的另一只眼睛。

五龙背遗弃在了荒野,被人发现,并没有毙命。

逃过一劫的五龙,用全部的积蓄买下了枫杨树村的三千亩地,这是他的土地情结,他幻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家乡,父老乡亲会在村口热烈的迎接他,他从那里出来,而余生也会回归到那里。

五龙弥留之际,要回枫杨树村,柴生陪他做火车回乡,车上,是五龙带回的满满一车皮的白花花的大米,而五龙躺在米上,已经奄奄一息,柴生追问五龙他的家产在哪里,五龙说,在米垛里,柴生终于在米垛里找到了藏钱的盒子,却发现,盒子里跟本没有钱,而是装了满满的一盒米,五龙在对枫杨树村的思念中,无奈的死去。

小说的结尾,以米收场,前后呼应,非常的圆满,读罢,让人感觉心情压抑,有无法诉说的哀伤如鲠在喉。五龙从枫杨树村出来,带着米的情结,多年后,又在回乡途中,无奈的死去,满满一节车皮的白米,成了他最好的殉葬品。

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了电影《大鸿米店》,却成了禁片,这是由于,导演在全片中只照重表现了性的概念,而忽略了人的因素,由于没有真正表现出小说中的内涵,而最终失败。

下载苏童的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童的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童的妻妾成群读后感

    【篇一:《妻妾成群》读后感】苏童的《妻妾成群》从书架上翻到,我一阵惊喜。大学时就听老师同学们提过,却如今才接触到,真有相见恨晚之感。小说从颂莲一顶小轿被抬入陈家开始,十九......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使命|新批评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使命|新批评 『 文学 点亮生活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们记住一篇小说,记住的通常是一个故事,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甚至是小说的某一个场景,很少有人去牢......

    论苏童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

    论苏童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 摘要:苏童的语言极富魅力,本文选取苏童小说中的语句,从五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奥秘:对细节细致如画的描述、隐藏于冷静表述背后的情感、语言超......

    苏童妻妾成群高中生优秀读后感1200字

    看完了苏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心是复杂的。比起以往看得任意一本小说还要复杂。我一时候觉得自己看出来了很多东西,有许多的话要说。但有时我觉得我什么也没看出来,没有什么感......

    浅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

    浅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一种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构成的小说文体新形式在中国一个接一个的登上文坛,从一开始的“先锋实验小说”到所谓的“返璞归真”,......

    苏童北大演讲 小说、电影与音乐剧漫谈

    小说、电影与音乐剧漫谈 苏童 周映辰:五月底《妻妾成群》的音乐剧要在百讲上映,《妻妾成群》发生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先欢迎今天的嘉宾,格非、苏童、欧阳江河、陈晓明、李......

    名言

    名言 1、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2、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3、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4、不管是白昼......

    名言

    人生格言--追求追求幸运的人应该是行李越轻越好。凡是追逐不依靠自身而依赖外界方能获得幸福的人,命运总是和他作对的。者: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著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