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0:5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心理健康师资建设较为薄弱,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且人数不足,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自2008年起,90后大学生开始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90后的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个性张扬、乐于表现、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同时也具有学习、就业压力、自我调适能力不强等因素造成心理负担过大,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大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建设。

1.有利于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采取恰当的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能力,传授心理调适方法的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目前从学生生源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危机,因此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存在自卑的心理倾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少生活的历练。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看,目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学校教师“半路改行”者甚多(不是学的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等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配备不够。因此,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不仅可以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新鲜“血液”,也为有效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健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良性发展的要素完备状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发展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地补充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各种培训,可以提高现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三是在立足于前两点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可以为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正确的导向。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把外者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加以内化,形成指导自己行为方式的思想理论,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如有的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配备和经费投入,也有的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采取的方式、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导致学生普遍反感。因此,加强师资建设显得非常必要,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的现状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心理科学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不仅开始开设相关课程,而且开始设置相关的专职教育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建设滞后

师资力量建设落后与两个因素有主要关系,一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心理教育上达不到平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其专职教师的配备比例直接反应出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笔者在长沙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田野调查的资料显示,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是近几年来成立起来的,有的学校则是人数配置不够,每一个系都缺少心理健康专员老师,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院人数13000多人,设有一个院级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两名专职心理疏导人员,从全院学生总人数来看,专业心理疏导人员人数配置还是相对较少。二是与学生的重视程度有关。许多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另外,师资建设滞后不仅体现在人员数量不够,而且还体现在缺少正规专业教师,多数教师与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之间存在差距。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激励机制偏少,忽视了人文关怀等非物质激励,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在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就少,因而影响职称评定,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众所周知,大学心理健康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价值认同,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后,90后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要群体,90后群体与80后相比,又存在自身显著的特点,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各方面的自制力缺乏,使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复杂程度增加,因此对大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就是大学心理健康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有欠缺,缺乏对教学工作的钻研与投入,往往难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学校方面来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等专业化成长的措施缺乏完整的体系,或者是体系发展不完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公费学习、培训、交流、督导较少,职业发展前景和晋升机会均不容乐观。”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存在自身的工作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等心理,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的压力,教育的对象不断发生变化,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而学校对这方面的支持又显得滞后,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激发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3.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根据田野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教育理念缺乏创新,在校园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开展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二是开展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三是辅导员一般兼任心理健康教师,要给大学生上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课程。对这些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教育内容上,为了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往往采用现实中发生的心理极度扭曲或者以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案例为例(如复旦投毒案),这种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产生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学生在对身边的同学产生过度警觉,影响和谐同学关系的构建。教学方式上,以传统讲授式为主,学生提不起兴趣,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真诚的交流与分享,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主动性,课堂效果应当更好。因此,目前由于教育理念缺乏创新,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因不愿意被动接受,而产生抵触的情绪时有发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极容易产生消极应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建设路径探讨

总上所述,影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外在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等;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原因。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入手:

1.外部建设路径

首先,高校管理层需要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摈弃旧有思维模式的过程,转而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思想观点,以此来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需要高校管理层的理念创新,具体体现:一是高校管理层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对其进行补救。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起来,有的学校把这门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实效性不强,高校必须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要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建设的投入。二是形成全员教育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校员工的共同参与,即全员参与。”基于此理念的基础上,高校有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发挥每个教师都能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积极转变旧有的师生观,能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学会倾听学生,积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由过去的矫治性教育模式向预防性教育模式转变。其次,高校管理层需要实践创新。任何理论最终都要回归到实践中。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归跟到底还在于实践创新。一是要改变心理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再挂在其他部门之下,应当成立专属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建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教研室。据田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大都是辅导员兼上,且理论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室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大对该课程的研究与投入。二是对于心理健康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还必须具备心理诊断、咨询、个别指导和课堂教学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技能。因此,高校应不断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三是加大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奖励机制建设,要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手段,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去掉职业倦怠。

2.自我建设路径

教师的自我建设,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的努力归根到底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当做好几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修养”就是指一个人在知识、道德、态度、人格(包括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养成的一定素质。加强自我修养的提升,一是要提升人格魅力。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师良好的仪表修养,规范、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修养,阳光健康的心态。”教师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可以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知识的渊博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注意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掌握本领域前沿的知识点,要加强业务钻研,掌握必要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技能,能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学习压力。三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四是要学会反思。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复制给学生,而是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和吸纳,教师需要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决策以及教学结果所进行的分析,教师要通过不断思考,在复杂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和找到教育的真谛。其次,积极促成课堂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教师多采用讲授法,注重对知识的讲授,学生较为被动的接受,大多数学生觉得课程枯燥,具有明显的抵触心理,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灌输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积极促成课程改革。一是大学心理健康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实际,明晰课程目的。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通过接触这门课程,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学会疏导不良情绪,遇到问题时能敢于求助。二是要结合实际,确定教学内容,改变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理论性教强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重点关注问题:恋爱问题、情绪管理、珍爱人生、就业问题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注重体验教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包括课堂讲授、互动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体训练、素质拓展和心理主题班会等方式。”四是课程考核方式应创新。要从目前的考察学生单纯的知识掌握程度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的目的。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冲过硝烟弥散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给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誉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与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恋爱的启发,但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关键字:爱情、恋爱观、心理健康、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恋爱观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冲过硝烟弥散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给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誉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与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恋爱的启发,但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一、何为恋爱观

拉罗福什科尔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读过爱情字眼的话,就不会堕入情网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先行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爱情归根结底,也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不必将爱情描述得如何神秘,如何圣洁。仔细道来,爱情是男女双方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以及共同的生活理想的基础上,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由衷的倾慕,同时,双方都渴望与对方结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归根结底,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人类对于恋爱这一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看法、观点,就是恋爱观。爱情是人类繁衍生息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不论对个人,还是整体人类而言,它都是弥足珍贵,举足轻重的。我认为恋爱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同时又应清醒的认识到:虽然爱情是一个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正确地树立这一认识前提,我们才能建立正确恋爱观。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感觉和情绪本身就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由此看来,爱情的每一个作用很伟大,每一个作用都是对人生的最大慰藉!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全发挥出来,或者说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含有这四种作用。所以,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史!

二、不同的恋爱观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魅力恒久的人生课题。在人类发展史上,许多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与爱情有关的:我国的《诗经》、《楚辞》,希腊的史诗,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基督教的《圣经》中对爱情都有相当精彩而感人的描述。《诗经》首篇《关睢》即描述一名男子追求女子的恋爱过程。而莎翁笔下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除了文艺作品对爱情的描写,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也对爱情有着不一般的看法。黑格尔认为:爱情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她不止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爱情不过是性本能的一种表达或升华。而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美貌”、“性欲”和“好感”这三种印象或情感结合而发生的。这些笔者所罗列的对于爱情的阐述,距离爱情的本质依然还有一些差距。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建立在男女性爱基础上的感情之所以是爱情,是由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所以,所谓爱情,不单单是由人类的生理需要的冲动而互相需要,更重要的是,爱情是基于双方志趣的投契以及心灵的相通。这些,前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受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等等所制约。总而言之,爱情是男女双方在一定的客观的物质基础以及双方所共有的生活理想上,在双方心里所形成的对对方最真诚的倾慕,并且,双方都因为这倾慕而强烈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在两性之间的崇高的感情。与友情相比较,爱情还有两性之间那生物性方面的吸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异性相吸。而爱情与好感的不同,就在于爱情是根植于男女双方的社会属性的基础上的。而好感却通常都只是单纯的感觉。

综上所述,关于爱情观,我们可以从它丰富的内涵中归结出四个要素:

一、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情感。这是爱情的中心部分,它往往表现为灵与肉相融而为一体的强烈感情;

三、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苊,也是爱情的理智向导;

四、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以上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三、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众多的大学生恋爱中,不同的理想、信念、思想、人生观和心理素质,形成了不同的恋爱类型。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恋爱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慰藉型、友情型、理想型、志趣型、功利型、情欲型。可见,学生需要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所谓恋爱观是指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恋爱观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关系和道德关系的产物,是具有阶级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提倡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

大学生在进入恋爱状态前,就应该懂得,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在社会生活中,人具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个人对家庭、父母、孩子、朋友和爱侣的责任。第二方面的责任属于私人生活的性质,是社会干预最为微弱的生活领域,是主要依靠道德的修养和自觉的责任感来维持的。正因为如此,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形象。大学生一旦进入爱的王国,就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此外,大学生还要注意提高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大学生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波折等种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其中失恋是最严重的一种挫折。如果个体的承受能力较强,就能比较好地给予应付,如果所受到的挫折超过承受能力而得不到合理的情绪疏导,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提高爱情挫折承受力的方式之一是学习对挫折的“问题定向性应付”,即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应付挫折。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爱情虽然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提高爱情挫折承受能力的方式之二是学习对挫折的“情绪定向性应付”,即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如,应用合理化效应、让情感升华等防卫机制。所谓合理化效应即“酸葡萄效应”,指对某些不能改变的挫折在认知上给予调整,将挫折归为对方的不是。升华是将挫折所产生的愤怒情绪、仇恨和敌意、自责或愧恨等消极情绪,都作一种积极的处理,将它们作一种高尚的表达。当爱情受挫后,要用理智来驾驭感情,摆脱或消除烦恼和痛苦的思绪,在新的追求中确认而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即在爱情受挫后,应该冷静地客观地分析一下原因,进而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思想水平。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能战胜挫折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由于大学生还未走出社会,因此,这阶段的爱情会明显地表现为如柏拉图之恋般的不需顾虑物质基础。但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爱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只有正确树立这一意识,才能更好掌控爱情之舟。与些同时,大学生的爱情的特殊性又表现在,大学时候正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锻炼生存技能的特殊时期。因此,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不能将大学的重要任务——求知,抛开,而应当正确地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相信你会得到一份美好的爱情!

参考文献:

[1]白山

《恋爱心理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

[2]原田玲仁(日本)《每天读一点恋爱心理学》[3]弗罗曼(美国)《爱的艺术》 [4]百度百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勇敢向前,做最强的自己

摘要:作为九零后的我们已经走进大学的校门,在社会家庭等的影响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越来越暴漏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对我们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学会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更加坚信自己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功之路。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做自己

正文: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成功感到自豪,更应该感谢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这才是健康的心理。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特别是我们大学生,现在的我们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很容易形成自私、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造成了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无法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之中,无法与自己的同学、室友很好相处。另外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能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总是逃避,更甚者会因为这些挫折而一蹶不振,走极端。大学生阶段是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我将就我个人情况以及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具体意义。

一、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因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⑴生活适应问题; ⑵学业问题; ⑶情绪情感问题; ⑷人际关系问题; ⑸人格与性教育问题;

三、个人心理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有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许是受常规思维的影响,我也觉得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学习了这门课后,我对这件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主要是存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进入大学后,要学习专业知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我们在理解和吸收上会越来越吃力,心情也会越来越烦躁,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我们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这就涉及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很容易冲动。还有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尔虞我诈,极度的不信任。因此,我们要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真心待人。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己,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己,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外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四、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1、集体宿舍心理分析:大学是一个聚集四方学子的大家庭,刚进大学的我们懵懵懂懂,面对新的人,新的环境,首先,我们要融入的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集体宿舍。对于我们,宿舍就是一个小家。我们大部分都是首次离家、首次离开父母的身边,首次聚首是在我们的宿舍,由此我们各自的小家就慢慢形成了。

以我们自身出发,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凝聚点不在班级,而在我们的宿舍。我们的时间几乎同步,课余交流也局限于我们各自宿舍的小团体。进而显现出非常多的问题:慢慢的我们宿舍核心越来越浓重,各种各样的不满抱怨在各自宿舍积聚升温。

面对这类问题,我们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的组织一些出游活动,平时宿舍与宿舍之间的同学们可以相互间多走动,我们各自积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进而加强班级同学的交流与联系,加强班级的凝集力,团结同学,凝聚班级力量,进而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2、消费心理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自主消费成为主要模式,然而自主理财能力却有待提高,消费目标不明确,生活消费不计划,日常的消费观越来越模糊。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多方面影响社会、家庭甚至老师和同学。

联系我们自身的消费观而言,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消费观念来引导我们自主消费,自主理财,生活节俭,不挥霍浪费,不相互攀比,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塑造优秀的大学生形象。

3、恋爱心理分析:步入大学,许多的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并不是恋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以及是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否正确选择恋爱时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因人而异的。处理的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关键取决于自己,而学校则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4、就业心理分析:当今时代就业的压力非常紧张,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同学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目前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同学由于不能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同学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

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面对“就业大众”的趋势,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长远、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求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为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我们更应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也确实具备这种能力,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理,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自信的迈向未来的生活。

五、总结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也都经历着各种苦难和困惑。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每一天都在经历着新的经历,所以挫折在所难免。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难以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人无完人,要勇敢的面对现实,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各有志,虽然我们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也应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成长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但一些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所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对我们而言是受益匪浅的,总之,保持一个乐观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勇敢的承担,我们一定会做自己的主人,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幸福人生。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 吕建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心理辅导》主编 苏巧荣 苏林雁 浙江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教程》主编 王贵林 陈洵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的课程眼看着就要接近了尾声,吴老师关于心理健康的解读也让我感受颇多。刚学这门课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么要开设这门课呢,在我看来,大多数人的心理应该都是健康的。但是经过了几周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因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进步,目前大学生一般都处于18—24周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又是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时期,一旦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做出过激的行为,无论是对自身、家庭、社会都是一个损失。比如最近安医大杀人事件,就是由于大学生 心理不健康造成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值得关注和思考。学校加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所以无论我们心理健康与否,我们都应该认真去对待这门课。

刚学这门课时,老师就对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什么是不健康做了解释,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老师在这里不但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心里不健康,还让我们对亚健康做了了解,关于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心理不健康呢,这个是多方面的,在上课之余,我也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光明日报》2009年5月25日报道: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播报,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3.6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另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以成为辍学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调查显示,26.5%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历史高峰,其中北京为23起。这些数据都是有不少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会心理不健康呢,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90后”大学生的优势与缺陷。对于优势,现代大学生主要表现在:

1、自我意识强烈

2、思想开放独立

3、竞争意识突出

4、富有创新精神。对于缺陷有以下几点

1、心理素质较弱,耐挫能力差

2、情感波动大,易受环境影响

3、网络依赖性大,分辨良莠能力弱

4、依赖心理较强,独立生活能力弱

5、以个人中心明显,缺乏感恩心理。这些都是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在我看来,这些心理缺陷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而不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缺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出现适应性问题、学业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和求职问题、人格问题网络沉迷问题等。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无论我们是否有心理问题,问题是多是少,都要有一个自我维护策略,而维护无论对谁来讲,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形成对心理健康的科学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已深入各行各业,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已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心理障碍。但对于那些整天在学校里混日子,只想着考试不挂科的学生来讲就另当别论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少抱怨多理解,因为心里健康与人的主观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站在一个同样的位置,一个人看到阴影,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往往可以看到阳光。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压力,只要我们能够愉快的接受压力,承受压力,压力是有益无害的,它能够激发人的免疫力,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他能挖掘出我们的潜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悲哀,不嘲笑,不怨天尤人,而只是理解。”这是我们应付生活压力的一副良药,也正是我能够处理学习压力和生活的关系,才使得我能够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走到现在。我国古代圣人老子说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也是很重要的,正确的评估自己是保持自尊不和自信,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最有力的武器。在大学

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伴随着各种情绪,如快乐、高兴、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而持续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紧张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我们可以通过运动、谈话聊天、音乐等,还可以选择走进大自然,或者以某种合理的宣泄,美好的想象来实现。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来讲,我认为无非是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在学习上,我们要学会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养成合理的生活节奏。是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要注意科学用脑,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劳逸结合。其实,疲劳是我们大学生的普遍现象,疲劳时,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相应部位会产生保护性抑制,如果我们还要勉强学习,不仅效率底下,而且会对我们大脑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生活上的问题,我们 往往可以求助朋友、老师或家人。我们要乐于交往,宽以待人,协调关系,这样当我们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别人才愿意帮助我们,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交往可使人多知,友情可使人欢悦。除了和他人交往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之外,我们还可以培养积极兴趣,丰富学习生活。正常人都要娱乐和变换兴趣,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使紧张、刻板的生活得到调剂,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其实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心理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当我们实在有什么心理障碍时,我们也可以像我们的老师或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个别心理问题。总而言之,我们都要培养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吴老师的课也快结束了,无论我们的心理是否有问题,我想我们都将学有所获,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正确的面对,正如吴老师所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今后的路还有很长,只要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想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 要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趋于更高的水平,然而,各种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教育难、医疗难、就业难等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所有问题的面对者,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受到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冲击,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作为一个心理危机高发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大学生的身心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及国家“全民教育”口号的提出,我国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人数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伴着高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据2004年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年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4以上,同时,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这个数字不容乐观。这也是各种大学频繁出现休学、退学现象以及现如今大学生中暴力、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源所在。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 岁之间,心理学上称此年龄段为“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时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准时情绪稳定和心情愉悦。包括: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反应的情境相符合。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室进行的选择、决定与之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地目的性;能随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并言而有信,而不是盲目行动、畏惧困难、顽强执拗。

四是人格完善。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忍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而那时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二自卑;能接纳自己,自尊、自强、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地方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体需要,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应具有与年龄及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全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意识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级,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彼即此的关系。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来源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栋梁,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继“马加爵事件”后,大学生暴力及自杀事件发生的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88起

[2],平均每半年发生近18起。大学生本作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事件发生率呢?

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学业上的压力

结束完高考,结束完多年的繁重学习生活,在亲戚朋友的“完美校园”观念的熏陶下,每一位学生都带着无限的憧憬踏入大学的校门。然而,半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曾经是老师嘴上长挂着的“优等生”,而如今却是门门红灯的挂科生。来自学业上的前后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失落感,容易拿自己现在的成绩与中学时代作比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感,从而导致大学生走向抑郁。

(二)来自人际上的压力

大学校园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他们存在着不同的语言习惯、风俗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等。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娇生惯养,在家倍受家长的保护和呵护,当独自面临大学校园各色的人际关系时,他们无从着手,只能步步退缩,直至不与人交往,最终造成孤僻。

(三)来自家庭期望的落差

作为一名大学生,家庭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然而,大学是一个人才筛选的中介,不论你曾经有多么地优秀,当你在同你一样优秀的人群中时,你不再金鸡独立,而是平平凡凡,甚至可能更沉默,这就使大学生自身和家庭在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距离感,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来自恋爱上的压力

大学生,一个刚跨入成年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存在一种心灵上的孤独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呵护。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恋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甜蜜的爱情是幸福的,但当他们遭遇失恋时,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就容易冲动并走向极端,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中自杀和谋杀事件的发生。

(五)来自择业、就业上的压力

大学,是阶段性求学路上的一个抉择点,它是学校与社会的过渡。临近毕业,大学生面临着选择职业和就业的压力,他们中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他们就业难。而恰恰就是这种难就业的现象,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对自己的前途产生迷惘,在压力的综合下,就易走向极端。

三、对如何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去注意这一特殊群体,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坦然面对生活。对于如何处理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不仅要抓好专业知识上的教育工作,而且也要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不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同时,在心理上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高校要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但往往自己沉浸在其中并不会去注意。学校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可以设立各级关注体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及早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家庭配合关注学生

家庭对学生来说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要做好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并及时留意孩子出现的异常,与学校做好配合,早发现、早纠正,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锻炼

大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自己身体上的锻炼,同时,可以在大学期间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和实践,使自己的身心均得到锻炼,使自己具备更好的承压和抗压的能力,来达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目的。

(五)社会为大学生减压

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跨入社会的新群体,他们可以为社会的建设添加新的活力,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摘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心理健康标准 百度知道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研究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如何让大学生活更健康有意义 学院:林学院 班级:园林091班 姓名:武海英 学号:20摘要: 1、 由大学遗憾体的风行反思如何让大学生活更健康有意义 2、 关于学习:一、树立远大目标。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摘要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社会,知己知彼仍然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我也不例外。起初我很迷茫,很懵懂。而且寂寞无助。等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根据所学个性理论分析你的个性及形成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带有本人的特点,而且这些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还会以某些形式固定下来,使这些特点带有经常、稳定的性质。如某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姓名: 学号:20100201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级四班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五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模板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及启示(宋体三号) (仿宋小四,要注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如:电信学院 多媒体班 张 娟 2013XXX 摘要:(楷体小四加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学习学会学习学习,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讨论和关心的话题。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一生就注定与学习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更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