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之演示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演示教学法运用较多,它能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界面,直接引领学生们进入学习的重点。演示教学法在课堂中有其优势之处,但也存在局限性。
一、演示教学法的优势
1.直观形象,为教学铺路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幻灯片动画放映效果》一课时,运用演示教学法。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PPT中为艺术字、图片、文本、表格等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课时为一节课。从课堂目标和课时要求可知,学生要在40 分钟之内学会幻灯片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我先制作了一张连贯前几节课内容的《成语故事集》幻灯片,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融会在《成语故事集》里。教学过程中演示《成语故事集》PPT,请学生感受幻灯片动画。演示过程中,学生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哇塞,这么好玩!”“字会转圈圈,还会翻跟斗。”“老师,你是怎么弄得呀?快点告诉我。”学生们的兴趣在演示过程中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再次用演示法教学幻灯片对象的设置步骤。学生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是如何把这些对象变得动起来的。演示之后,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开始了探索之旅。
2.方便高效,提升课堂效率
演示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教师主要任务是:
(1)传授必要的预备知识,唤醒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求知欲望;
(2)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
(3)通过解释、启发或说明,调控学生的认识过程。
演示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在教学省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认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这一节课的内容复杂,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对教学知识进行扩充。在复习旧知识环节,我用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演示了几张PPT,这几张PPT 都是学生们在往年的学习中曾经见过的,学生们感觉很熟悉,纷纷说:“郑老师,这些PPT 以前都见过了,怎么今天又放给我们看?”我继续出示课题:电子出版物、自动化系统、智能卡的应用,进行下一步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间断地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用几张旧PPT 复习了旧知识,再利用演示法讲授新知,在教学环节与知识的连接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画龙点晴的作用。
3.规范操作,收效事半功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学生要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则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辨别对错的能力相对比较差,而演示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因此,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非常注意操作的方法,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许多学生眼里,教师就是范本,教师做的一定是对的。在这样的信任下,教师一定要规范演示,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从小就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学会保存文件,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文件夹,文件都只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除了可以改变自己文件夹中的文件以外,不能随意改动他人的文件夹。在教学保存路径时,使用演示法进行教学,学生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如何建立和管理属于自己的文件夹。经过学习,学生非常自觉地养成了建立、整理、规范文件的习惯,为学生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演示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演示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用不当也会产生缺陷:一是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二是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三是演示法长时间在一节课中使用,容易引起学生视听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四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对演示设备运用要得心应手才能发挥演示教学的效能。
信息技术课演示法教学附带了大量的可操作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无论运用多么高科技的教学设备与手段,都不可忽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也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才能乐学、会学、学会,课堂才真正能活起来,信息技术课才会真正成为学生们展示智慧的舞台。
第二篇:高中地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法的构建策略,即小组合作,创新学生学习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多元化
高中地理的教学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学习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处于比较落后的灌输式状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推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中地理教学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单
一、枯燥。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不能对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更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会逐渐改变传统单
一、单调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等多模式的运用,使高中地理教学形式多样而灵活。
(二)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
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学习的主体,而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方能不断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高中地理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形式。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思维和习惯长期受到压制,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元化教学法,不断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增强,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地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法的构建策略
(一)小组合作,创新学生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合作项目的选择一定要科学。既然学习的项目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那必然应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因此,在合作项目的选择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其项目的合作意义,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开展合作学习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尽可能避免组内人数过多无法管理,也要避免人数过少而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高中地理课堂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具有更多优势。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而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模式,难以让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和传统意义的教学手段不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能将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季风气候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气流的形成展现给学生,这种形式往往能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又一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微视频、图片或音频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思维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利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对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中单一化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挑战,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迎合了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陶亮.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8):88-89.[2]韩永东.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优化举措[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6):104-105.
第三篇:铅球课堂动作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铅球,作为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比起其他项目动作复杂,技术性要求更高。它不仅看起来“不够文雅”,而且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危险性较大,因而在教学实施中难度很大。对此,积极变革铅球教学,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对铅球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调整铅球课堂动作教学的顺序入手,以逆向教学法和双侧性迁移教学法来创新铅球教学。
关键词:铅球;课堂动作教学;教学法;创新
传统的铅球教学往往偏重于技术动作,教学方式以反复讲解,不断训练为主,略显刻板,稍欠变通。教学中教师也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习、模仿,练习枯燥的讲解,单调的训练致使学生身心俱疲,逐渐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对铅球课的兴趣便消磨殆尽。对此,我们需要对铅球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研究。
1.铅球课堂动作教学新方法概念探析
1.1 逆向教学法。
逆向教学法就是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先后顺序,将整个技术分解为几个前后有序的动作,从后面的动作开始,由后往前依次逆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双侧性迁移教学法。
1.2.1 双侧性迁移。心理学家Ammos(1958)将双侧性迁移定义为:个体利用一侧肢体(优势侧肢体)学习某一特定运动技能之后,其对侧肢体(弱势侧肢体)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或执行同一特定运动技能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身体一侧学会了做某个动作,另一侧由于动作技能的迁移,同样的动作也就很容易学会。
1.2.2 双侧性迁移教学。双侧性迁移教学就是指在体育动作和技能的教学中,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为重点,使其在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能对技能进行身体左右两侧的相互迁移,以巩固所学技能,提高运动成绩。
2.铅球教学的新方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2.1 逆向教学法与顺序教学法的比较。“逆向教学法”的应用广泛,不仅体现在完整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分解动作的某几个动作教学之中。从反向学习的程序上看,“逆向教学法”有如下特点:从心理上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消除恐惧,利于提升学生技术动作练习中支配身体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满足学习需求,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重点技术的重复出现,保证了课堂动作学习的时间和次数;教学中既重整体,又重个体:整个技术教学特别注重各个分解动作的有机衔接,有助于技术动作的完整掌握,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评价和指导,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序教学法”从学习滑步开始,过度重视“低重心、大幅度”而忽视了蹬转技术的有机结合,容易导致“掉肘”或“臀部后坐”等错误的产生。因而往往造成学生无法完成练习和提高技术质量。尽管如此,顺序教学法也有其特定的价值。利用顺序教学法,学生能对所学动作的先后顺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至于在练习过程中产生遗忘或动作顺序错乱。
2.2 双侧迁移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传统的体育课堂呈现三重三轻的情况。教师重学生身体锻炼,轻思维能力培养,多注重学生成绩,忽略学生情感,依赖“标准动作”的模仿,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学生学习方法死板,没有创造力。为完成教学任务,严格控制课堂教学,致使学生主动性及创造性的缺乏。双侧迁移教学法摆脱了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在学生进行铅球运动前,必须保证先充分理解该运动,之后再将动作技术身体两侧相互迁移化。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运动技术,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只需做好指引者的工作,在一旁进行适时指导,保证学生技术动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尤其在学生遇到瓶颈时给予适当引导,给学生充分自由学习创造的机会。
3.铅球课堂动作教学创新方法的应用实践
3.1 铅球课堂动作的逆向教学。
铅球投掷过程中技术动作连接紧密,身体各部位协调性要求高。通过“逆向教学法”进行铅球投掷技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动作。步骤一:最后用力和身体平衡教学。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当滑步结束,左脚积极着地的一刹那,右膝和右脚向投掷方向蹬转,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这时被扭紧和拉长的腰、背、髋部的大肌肉群收缩,使上体迅速向投掷方向抬起。左臂由胸前向左上方牵引,使肩带肌肉拉长,身体左侧对着投掷方向,上体向右侧倾斜,左肩高于右肩,铅球处于较低部位,形成推球前的最佳姿势。在两腿继续用力蹬地时,右肩前送,右臂迅速用力将球推出。此时两腿的蹬直、右臂的推球和抬头后仰是同时进行的。铅球快离手时,手腕手指向外拨球。铅球离手后,两腿弯曲或交换,降低重心,维持身体平衡。步骤二:滑步技术教学。滑步是使铅球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为最后用力创造条件。滑步前先做一两次预摆。预摆时,左腿自然弯曲,大腿用力向后上方摆起,右腿伸直,脚跟提起,前脚掌或全脚掌支撑体重,同时上体前屈,左臂微屈前伸,略微低头,两眼看前下方。左腿摆到一定高度,上体达到最大前屈时,回收左腿,同时右腿逐渐弯曲。当左腿回收靠近右腿时,臀部后移,左腿大腿向投掷方向摆出,右腿用力蹬伸。由于左腿的摆动和右腿的蹬地,产生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的合力。右脚蹬离地面后,迅速拉收小腿,并向内转动,用前脚掌着地,落在圆圈中心附近,与投掷方向约成130度角。同时左脚积极下落,以前脚掌内侧落于左侧抵趾板处,两脚落地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滑步时,左臂保持内扣,不使左肩转向投掷方向,头部保持向右后方的姿势。滑步技术动作练习方法:斜坡练习法。如利用上坡学习纠正由于蹬伸腿蹬地不充分而出现的臀部后坐;利用下坡练习和纠正因摆动腿落地不积极而导致滑步结束后的动作停顿。结合原地持球练习,反复体验蹬转技术结合;采用“发现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重要性,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动作示范,使之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橡皮筋牵引练习。将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橡皮筋的中部挂在练习者的踝关节处,练习者站在投掷圈后沿,借用橡皮筋助力作用,可增加学生蹬地滑步的距离,缩短滑步结束时两脚间距离;)或将橡皮筋一端套在练习者的手腕上,另一端由帮助者牵拉控制,可阻止练习者上体过早抬起和转体,致使铅球在出手前,使身体保持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步骤三:完整技术动作教学。在完整技术练习中,可按学生运动能力进行同质分组或合作型分组教学,采用分组练习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各组练习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实心球代替铅球,逐渐过渡到铅球,铅球的重量应逐渐增加,以减少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采用教学比赛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练习趣味。
3.2铅球课堂动作的双侧迁移教学。
双侧迁移教学法可以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以及学习运动技能的初级阶段使用。比较常见的背向滑步铅球技术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动作比较复杂且差异性大,就适合使用双侧迁移教学法。从技术动作练习的角度,可将双侧迁移教学过程共分三步:第一步以右侧身体练习为主,当学生大致掌握了动作技术后就进行下一步;第二步以身体左侧练习为主,将右侧动作技术迁移至左侧,重复练习直至左侧动作技能操作习惯并达到熟练掌握;第三步再恢复到以右侧练习为主。这时身体右侧的练习相对于第一步来说有质的飞跃。从技术动作掌握的角度,以背向滑步技术教学为例,教学过程可分为学习过程、掌握过程以及提高过程。学习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可以初步的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一技术的理念,建立起完整的理念体系;掌握过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大概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这项技术,但是在训练方面要采用上述教学过程的三步,实现左右两侧动作技能的相互迁移;最后的提高阶段,初步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不足,向指导教师请教,完善个人技术,进而提升运动成绩。
4.总结
鉴于铅球教学的实施难度以及学生的态度,对铅球课堂动作的教学法进行创新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新方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剖析新教学法的优势,并积极应用于铅球教学的课堂实践,有助于铅球教学效果的提升及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扬安,李成癑.“逆向教学法”在中学田径投掷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田径,2015(3).
[2]赖焕春.论双侧性迁移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傅美仙.普通高校铅球教学过程中使用动作技能双侧迁移教法的效果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4]车继成.青少年铅球技术教学法探讨[J].民营科技,2014(4).
[5]朱飞.“逆向教学法”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对比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6]姜智豪.逆向教学法—在高校田径铅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国际化和交流网络化的大时代趋势的发展,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主体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教育大国,我国小学生必须能够灵活掌握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有关教育部门要结合自身国情,把游戏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小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把握学生的内心深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关键词:游戏教学;信息技术;现状;应用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模式,古板的教学模式早已经让学生厌烦,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传统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施行多年,但是简单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国际化全球化,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教育部门应该与小学学校联手,探索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模式,利用游戏教学的生动性、模块性,把游戏教学发挥到最大化,采取多元化教学,从根本上避免以往的教授模式,让学生人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完成自身的信息技术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1小学信息教育的现状
小学教育一直是学生教育时代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开始,信息科技的大步前进使得我们更要注重小学信息教育的质量,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眼光越来越超前,精神世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使得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内心对课堂教育的需求。单纯的老师授课模式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十分的枯燥,学生不乐于学习电脑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课下也做不到积极复习。总体来看,我国的小学信息教育水平低下,质量较低。
2游戏教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一般采取死记硬背,让小学生时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烦躁,导致效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应用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师对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就要在信息课程上教会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贪玩是孩子本性,游戏教学模式正好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的浓厚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活跃课堂的教育气氛,让学生乐于听讲,主动学习,牢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实践。以往的教学过多强调被迫式学习,学生无奈的接受着知识,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我国小学生学习的记忆能力普遍低下。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性,从课堂教学到课下作业都充满着自主性,让学生再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信息技术,一举两得。让游戏教学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让小学生从内心热爱学习,积极的学习,自发的提高学习的水平,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游戏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内容学习和操作技能巩固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理解所讲内容,快乐记忆。其次,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3.1结合讲课内容,实现快乐记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小学生更加喜欢课堂教育,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学生的快乐记忆。例如,老师在讲授“键盘和鼠标的应用”时,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不爱学习,学习兴趣低等问题,通过让学生展开“疯狂汽车”的游戏比赛,通过游戏让小学生熟悉键盘、鼠标的操作方法,这样小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在游戏的同时也就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具体操作,实现了快乐记忆,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游戏叫法的时候,必须要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快乐记忆,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3.2方便布置课后作业,巩固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技术作业一直都是小学教师的难题,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大大影响着作业质量。游戏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多交流,多分享的学习氛围,让信息技术真正的感染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学习的新模式充满着多元化的气息,让学生自发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对信息技术充满着兴趣与热爱,从而自发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在布置课下作业的同时,布置游戏作业,这样小学生就有兴趣完成作业,实现对自身知识技能的巩固。例如,老师在讲述“电脑系统操作”的事后可以通过布置课下的“五子棋”等益智类游戏,让学生熟悉电脑操作要求,在娱乐的同时,实现自己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掌握。
4总结
游戏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业的完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信息技术知识充满期待和好奇。总之,游戏教学模式,改变了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波,李勇.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新课程小学》.2015年9期.
[2]杨开涛.奏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交响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32期.
[3]张攀峰,寻素华,吉丽晓.“智能学伴”在小学游戏化学习社区中的情感交互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10期.
[4]杨薇.将游戏活动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6期.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课堂演示实验
教学论文
谈新课改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
西华县东夏镇二中:袁建新 2012年3月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无不和各种实验密切相关,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紧贴教材内容,授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由教师亲手操作的直观性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本节的教学效果,影响至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作用非常重大,本人从事物理教学多年,就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效果,浅谈几点看法。
1、充分理解实验内容,掌握实验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要正确、无误,熟练、自如,对实验过程的突发情况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因此,要做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彻底熟悉实验内容,步骤,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甚至必要是还要学习、掌握该实验的相关知识。
2、充分做好实验器材上的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功与否,我们设想:一节演示实验准备的不充足,上课前才让实验员从仪器室取回器材,各器材的情况只凭往年的记忆有所了解,匆匆赶往教室,临时拼凑,对出现的情况又缺乏子解,结果,一旦出现与实验数据不符合,看不到的现象,就会很难对付,再临时找这找那,把一节课的时间就白白的给浪费掉了。因此,下课前,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必须提前取出,熟悉了解各种器材的性能,以免出现误差。
3、上课前必须把该实验重做一遍。有一些教师总以为这个实验年年做,凭往年的记忆是有把握做好的,没有必要提前再做一遍。殊不知物理学中的好多实验,其实验的效果、现象、数据的正确得出受当时的天气的阴睛、气压的高低、电网电压的高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做摩擦起电,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金箔张开的实验时,就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天气睛朗,艳阳高照,空气又非常干燥,该实验的效果就会非常的好,反之,实验中出现的效果就会非常差,甚至会看不到。另外,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的提前做了之后就全心中有数,该改进的就改进,该注意的就注意,这样做就做到胸有成竹,对该实验的成功就会有十分的把握了。
4课堂演示实验的操作要熟练、自如,提高能见度,得到正确的数据和实验现象。演示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操作的某一些实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教师操作不紧凑,失误多,就不会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验也做得非常成功,但教室后边的及边角的学生看不到,看不清,这也地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实验所需器材要尽可能的提高能见度,教师做实验时要在后面或侧在一边,不要挡一的视线,条件许可时,可拿到学生中间展示给消学生看或派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情况报告给全体学生。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让他们认真观察实验中的重要细节,防止看热闹现象的发生。有个别学生对上实验课很感兴趣,觉得好玩,只是一味地看,既不思考,也不认真观察,结果什么也未得到。
6、实验结束后,要提醒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现象的原因,启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个别甚至是部分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认为结束了,不做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考虑,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向某一方面引导,提醒,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上所谈,乃本人从事物理教学多年的经验之谈,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西华县东夏二中:袁建新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