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感散文:厦门印象之一
走到菽庄花园的时候游人稀少,于是顺利的买了门票入园。乍进到窄小的院门会有在苏州园林的恍惚感,总觉得这么个园子想来也应该是小巧而精致的吧。拿了本宣传手册,看了简介才知道菽庄这两个字是出自于园主林尔嘉的字“叔臧”的谐音,花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部分,补山园借鉴了苏州园林的特色,有十二洞天的经典景点,也有亭台楼阁的精巧雅致;臧海园,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味,有海在园中,园在海上的错觉。看看介绍大致有了了解,也能更有针对性的游览。绕过院门照例又看到了粗壮的老榕树,飘拂的长胡须还有上面绑着的红丝线,只是向右看了一眼,也就是那么一眼,像电影画面定格一般,突然觉得有种天空海阔、心胸豁然开朗的爽快感。那开阔的海面,那巨大的礁石,那曲曲折折的桥面,那吸引着你呼吸的壮观和雄浑,让我们不禁加快了欣喜的脚步。女儿欢叫着:妈妈,快看,大海啊!我心头雀跃着:是啊,大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庭院建筑中,总会有一道影壁,有的在大门外,有的在大门内,既有屏障和装饰的作用,也有风水因素的考量,而这里的影壁却像美人头上厚重的面纱,一揭开却有夺人呼吸的美,是别有洞天的存在,实在妙,藏海园,名副其实啊。
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藏海园是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窄的一个小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颇有层次,视野宽广的海上花园。这在中国的任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公园都无法领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这是菽庄花园最秀人的地方”。不得不感慨先人的智慧啊。你看,树木苍翠葱郁、礁石庞然坚挺、海中亭台飘然杳立、四十四桥移步换景、海面随风轻轻漾开,真真是一副极佳的山水画,大有人在画中走,画与人相随的错觉。我一直有个狭隘的想法,也许古代的地主豪绅,近代的民族资本家(当然这些都是指那些有文化的人),他们财富的累积虽然不见得干净,有民脂民膏的成分在,但是他们的品味的高端、雅致却是值得我们膜拜的,这在遗留下来的各处园林中展露无遗。
我们每个人都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许多对美景的依恋。偶然瞥见硕大的礁石上站着个身着白裙的女孩子,任风吹着裙摆、吹乱了长发,转过头来扬着唇角轻笑,似乎在等着友人替她抓拍,只是那灿烂的笑颜仿似瞬间点亮了有点潮闷的空气,虽然远观颜值不辨,但那一回眸竟有些许仙子的感觉,看来景色确实为入目的人增资添色啊。我们转过因林先生的生辰而得名的四十四桥,绕过海中的小亭子,一路拾阶而上。略有青苔的石阶蜿蜒着通向山上的钢琴博物馆,据说这是由林先生的听涛轩改造的,红瓦的拱形顶,精致的小房子,占领着这样一个制高点,听水声潺潺或涛声汹涌,意境实在是美。想来林先生也应该是个极会享受的人。路上照旧见到了年份不浅的大榕树,有的甚至扎根在大石头旁,引得妈妈连连称奇。
钢琴博物馆有两个展馆,一馆和二馆,里面陈列的都是有历史意义或珍藏价值的钢琴,估计其收藏价值是个天文数字,我们略略看了一下,却也为之震撼,大开眼界,以前只知道黑白键的现代钢琴,来到了钢琴的故乡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丰富的种类。因为都对乐器知之甚少,所以对那些或造型古朴或外观奇特的钢琴都是只远观而不敢近前亵渎,生怕自己或孩子的言行不适而扰乱了博物馆里的气场。馆内禁止拍照禁止大声交谈,标有免费讲解的时间表,不过孩子的耐心有限,好容易等到免费讲解的时间,仅仅听了一小段就出来了。一馆门口耸立着捐赠者胡友义先生的雕像,我们出馆后又郑重来到雕像前再次瞻仰了这位人如其名、义薄云天的老人。
对藏海园印象太深,以至于补山园都提不起什么兴致。照旧是假山、亭台、楼阁、人工湖,不过站在最高的亭子上,以鹭江为背景,倒是拍出了不错的风景照。在十二洞天逗留了一段时间,那些小石头堆砌的假山像迷宫一样,对女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她一会窜到这边,一会又叫着“妈妈,你来追我啊”绕到另一个门洞的假山后面,玩的不亦乐乎。假山里面阴暗潮湿,生有青苔,我生怕她一不小心滑倒了,于是就拉着她从假山上一层层绕下来。走过亭台楼阁又看到了入园口的大榕树,女儿也学别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问她在干什么,还非得神秘兮兮凑到我耳边:我在许愿呢。
转了一下午有些渴了,趁着妈妈给我们买冷饮的时间,我和女儿围着一个光秃秃开红花的树绕圈圈,女儿在树下捡了一个红色的花问我:妈妈,这又是什么树?我还是歉疚地笑:不知道。不过,你可以去问问小店里的人哦。小姑娘刚开始说不敢,禁不住我的鼓励,于是跑过去问店里的售货员:叔叔,外面的那棵开红花的树是什么啊?因为腼腆声音太小,人家没回应,我又帮着问了一嗓子,门口坐着聊天的一群当地人说:这是英雄树,红色的是木棉花。小丫头听了又嗒嗒地跑到我身边:妈妈,原来这是英雄树啊。肖想了那么久的木棉花原来是这么艳丽啊。还没来得及多回味,女儿又像发现新大陆的说:你们快看啊,沙滩,我要去挖沙子。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要跑到矮小的围墙那边。问过保安,才知道沙滩是在菽庄花园外面的,想去就要先出园。虽然还对藏海园恋恋不舍,可看看女儿期待的小眼神就拉着她出园奔向了沙滩。
第二篇:朦胧印象情感散文
记忆非常玄妙,有时候蓦然回首的一眼,匆匆而过的一瞬,却能让人刻骨铭心,忆之如昨日。而生命中灵魂深处的记忆,朦朦胧胧。好似亲身经历,又似乎是梦中回忆。我谓之朦胧印象。
朦胧印象之雾,我对雾的第一个印象是建立在在母亲的背上。那应当是深秋的一个早上,土路边的小草上挂着一层淡淡的白霜。母亲背着我走在流动的雾气中,我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房子,只有屋檐在浓雾中时隐时现,耳畔远方公鸡的打鸣声隐隐的传来。此情此景中我第一次产生了美的感悟,自此以后我就对雾情有独钟。我最喜欢在似雨似雾的天气中行走,放松心情,看不真切也不在乎前方,由着心去行走,如同我以后的人生……
朦胧印象之阳光中的雨---雪化水,小时候,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水帘洞令我神往。一个冬日的早上,当站在屋门内的我睁开迷糊的双眼,印入眼中的不仅有明媚的阳光还有那漫天、顺着屋檐而下的水幕。那一刻仿若时空扭转,花果山中水帘洞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我惊奇的跑出屋外,满世界的滴答声,阳光照在白雪上,温暖让雪复活还原为水肆意的欢呼着。我来回的穿过水幕,乐此不疲,一边是天空下灿烂夺目的阳光一边是屋内的阴郁冰冷。小时候只觉得好玩,现在想来此情此景犹如人的心情及命运---快乐和悲伤、天堂和地狱都在这一线之间,多去阳光的一面就多一点快乐和幸福。
朦胧印象之歌声,“九时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这是我朦胧记忆里,听到的第一首歌,似真似幻。我不记得在哪第一次听到的这首歌,仅仅也只记得这一句歌词,后来的岁月中我也不曾考证这首歌的出处和演唱者。但每当我听见这首歌,我的脑海中都会产生这样一副景象:一条笔直的长江,江面不是十分宽广,江水平缓微微流动,江的两侧,陡峭而不失俊秀的崇山绵延远方层层叠叠,透过淡淡的白雾,远方的江面上一艘扁舟正随水而去。以前觉得哪扁舟中一定是满满的乡愁,冥冥中现在的我,知道哪扁舟中承载的是对我生命中两位给我关爱、温暖和感动却有离我而逝去的亲人的无尽思念……
朦胧印象之年画,马上又要过年了,记得小时候过年对联和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年画的内容有伟人像、花卉、美女图片、自然景观……总之五花八门,不胜凡举。对联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只有字儿大这个概念,但年画却通过双眼给我留下了朦胧的印象,在家中墙上出现过的众多年画中,有一副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哪是一“汪”碧绿无垠的竹海,清风摇曳,竹影婆娑,一条幽静小道像一条小河流淌在其中,每当站在画前我都如同灵魂出窍,仿若自己行走于这碧海之中,头顶是略显苍凉的天空,目之所至是重叠笔直的翠竹,脚下踩着发黄的落叶还有耳畔清风掠过竹叶发出的莎莎声……以前我留恋的是它的美景,现在我迷恋的是它的意境如同我的心境:孤独,时刻充斥着一丝暗淡,对前路的憧憬和担忧,但始终怀着一颗宁静的心行走在漫漫人生路上。
朦胧印象之儿时乐趣,印象中小时候的我也像现在一样瘦瘦的,但身体却很健康。即使是感冒一年也难得得上一次,所以在大人们的心中我是个皮实的孩子,这也使得父母放心的任由我肆意的疯玩。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的时候,我会挎着一个小布袋漫山遍野的采摘各种野菜(蕨菜、春天芽之类)或折上一束野樱桃花、映山红在女生面前显摆,实在无聊时还会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中抓上几只蜜蜂对女生进行恐吓。夏天我会赤着脚丫,露着被太阳晒的黑黑的脊背出没于池塘、沟渠之中捉鱼摸虾亦或在一个酷热难耐的午后顶着一片荷叶手持一根木棍对从高高的柳树上跌落的毛毛虫进行疯狂的“屠杀”直至“血流成河”才罢休。
到了秋天就更幸福了不仅有的吃,还有的玩。满山的野果都是我的囊中之物急待我的探索,板栗、杨桃、柿子、山楂、野核桃……(流口水中)总之和学校课本中说的一样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啊。一进入冬天就期盼着下雪,过年,我也会由一个淘气的小毛孩短暂的变为一个不耻下问的乖乖仔逢人便问为什么还不下雪?还有多少天过年啊?…现在想想这些快乐都是在一个阳光璀璨午后离我远去的,那天父亲的手臂被磨面的机器打折了。自此以后他的消沉和自卑也也感染了我,我想要是以后我要是有小孩的话我不一定给他锦衣玉食,但一定会给他一个快乐、积极、具有书香之气的生活环境,我想那才是他最需要的。
第三篇:情感散文故乡印象
对于70年代的人们来说,过去的贫苦生活一直是心中难以摆脱的情感纠葛。记得我读小学时穿的衣服都是二个姐姐扔下的旧衣服,好在我的母亲是裁缝虽是旧了些却也能改出一番新颖式样来,还不至于穿出去让别人笑话我男不男女不女。我的书包是由碎布头凑起来缝制而成的,那些布头是父亲替别人裁剪衣服积攒下来的边边角角。不过那倒成了一种标志,让学校的同学们和老师都知道我家有人做裁缝。逢年过节或秋收时父母也会给孩子们做衣服,但他们只会从姐姐那里排起,我在家里是老三自然每次都排不上。因此我一直盼望着她们的衣服变小,但每次父母替他们做衣服时又总是故意做的大一些,好让孩子们多穿几年。
夏天到了,孩子们偎依在母亲跟前缠着要做一件白衬衫,央求半天母亲说夏热炎炎穿差一点不要紧只要凉爽一些就好,要不等到冬天给你做一件棉衣吧!孩子们等啊盼啊,终于等到白雪飘飘天气转寒,可是父亲又对孩子们说不管衣服怎样破旧穿着能暖和就行。看着孩子们失望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母亲便讲起火龙袍的故事,说过去有一财主家的长工没有棉衣,冬天仅穿着一件破旧褴褛的衣衫。财主搞不明白为何长工在天寒地冻的旷野间干活而不觉得寒冷呢?于是问长工,长工说他这件衣服是祖传的火龙袍......这个故事我听了好几年,它也陪伴我越过好几个冬天。直到我读初一时我才穿上一件家里单独为我做的棉衣。
故乡的生活虽为清贫却很温馨,幼年的我常于夏夜的社场间听老人们唱民间小调,那些曲调委婉柔和总能将人们劳作的疲惫拉进一个可以心情愉悦的天地。老街上有一个叫王武成的老头就特别会唱,他能唱出的曲目很多,有十劝郎,摘石榴,手扶栏杆等。我相信故乡的村民之所以终日辛劳还能活得惬意快乐与这些小调大体有着某种牵连,虽然歌曲中描述的都只是理想与期盼,但却能在这些村民的心中埋下一颗颗情感种子。不难看出这样的歌声一代代传下去,一代代唱下去,必定会让这里村民的心中存下这样一些歌,他们在劳动之余哼吟着歌曲自然就会忘记劳作的辛劳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我家住在西场队的老街,顺着街道向北走就到了围河,围河上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桥,记得桥南边不远就是这个王老头家,那时许多孩子总会往他隔壁吴嫂家跑,因为她家有一间磨坊。这个吴嫂也会唱小调,但是她唱的小调凄凉哀怨不如王老头委婉动听。这个王老头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个头还是面貌总是与众不同,至于特别在哪里我倒也说不清楚。现在想起来或许是当年我没有见过他穿过火龙袍的缘故吧。他的老婆我倒是很怕的,乡村妇女大都端庄沉稳,而她却每天嘻嘻哈哈口无遮拦,老街上的村民们都很害怕她。我曾在《磨坊》一文中写过“张大娘家砖砌房,锅砍他妈会打场,吴嫂只在磨前转,上街下县贺四娘。”锅砍他妈就是指王老头老婆,她和张大娘吴嫂都是邻居。生产队长勤大爷总是说乡村孩子起的名字不是叫什么军就是叫什么国的,她却很奇怪把儿子叫什么锅砍子,害的我每次上工点名总叫得别扭。其实不仅他儿子的名字古怪还有王老头家的来历街坊也不清楚。
我认识王老头是在卢集饭店,这个饭店影象对我来说尤为深刻,它的开始时间要比我出生的年代还要早,我之所以对它的印象比较深主要是饭店的旁边就是卢集商店,我爷爷就在那个商店里上班。饭店中有一部分职工都是老街的村民,他们见到我总是特别的客气,那倒不是我爷爷与他们有多么熟,而是因为我父亲是支书的缘由。饭店的门脸不大,院子倒是不小,院中有很多的酱油缸,染料池,也有一个与吴嫂家差不多大的磨坊,只是这个磨坊要比吴嫂家那个要繁忙的多,因为附近的村民常常来这里磨面碓臼。这个饭店是卢集大队的公有财产,除了领导人是村干部以外其他都是老街的村民,那时间疯三娘负责做豆腐,张建才负责染料坊,亮二爷负责烧菜,只有王老头一人主做面食。他早上炸油条晚间炸馓子,至于中午就是蒸懒龙卷子的时间了。
我经常跑到哪里偷看他蒸卷子,雪白的面团按进一个木制磨具内,再由他熟练的手轻巧一翻就把面剂放到笼屉上,那个木制磨具约二尺来长,中间有一道道横隔,卷子蒸好时在表面都会留下一个个方格,记得每一方格要卖二毛钱。像我们自已家做的卷子一般都用连根倒面,就是未出麸皮的面,那种面做成的卷子吃起来口感粗糙。因此母亲偶尔也会让我到王老头那里买上几段改善一下生活。而当我每一次去买时他都会从卷子的一头切给我,因为卷子的两头没有方格整体上显得要稍大一些,他也知道我的父亲是支书。
大队饭店这些师傅有固定工资,自然家庭条件就很优越。王武成穿着蓝咔叽中山装棉袄,这种服装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王武成看到村民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衫时,也会嘲讽的讲起火龙袍故事,但他讲的和我母亲有所不同,母亲说的火龙袍故事情节主要突出衣衫单薄的长工是靠智慧战胜财主的。而王武成却倾向于财主上了长工的当,换上长工的火龙袍在野外被冻死的情景。
记得故乡是81年分产到户,当时我家分来的土地约有十几亩,逢麦口稻市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要全家上阵,孩子们干活不踏实,干累了总是偷奸耍滑。即使当时流行的口号总是说劳动最光荣,但我们这些孩子们还是疑惑,为什么这些光荣的人们每天汗流浃背而生活还那样贫困呢?是的,直到今天我们仍旧还能听到那些赞叹劳动人民的优美词章,可是当这些劳动者们看到城里的生活繁华舒适时,他们质朴憨厚的心中依旧还会升起一个个疑问。这些农村人文化水平基本上都不高,他们的衣服褴褛满面风尘,仅仅为刚刚分到土地有了可以支配的财产就欣喜若狂。由此他们开始起早摸黑的苦干盼望着早一点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看到他们自家的粮囤越来越高他们显得既得意忘形又可伶兮兮。城里终究是城里,农村当然还是农村,最终他们还是找不到可以向城里人显耀的东西,唯一值得称颂的还是他们那种淳朴敦厚的情怀与健壮豁达的人格。
第四篇:学者散文印象
夫子自道 秀才文章
———学者散文印象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司文者将文学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体,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骑兵马踏长城入主中原后将国人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一样,文学被人为地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明末清初始畏首缩脚步入社会为世人逐渐接受的小说,农民起义般摇身成为高居庙堂之上乘肥衣轻的新贵尊宠,上升为文学之“显学”,大有雄文一出天下呼,一章钦点走江湖的壮观场面;诗歌以其正统的皇亲贵胄出身,世代为文人雅士之“儒冠”,也前有八十年代十亿文人九亿诗,后有“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互翻卫生球眼珠,不时掀起波澜,如因与李唐皇族同姓而尊宠为国教的道教,于一朝一代万众瞩目扬显一时;戏剧作为以人物和事件为主干的文学样式,由于与媒体的联姻,由十字街头走进千家万户,牵动无数人含嗔隐悲、载沉载浮的目光。只有散文,四十年来如家道中落由小姐沦为侍奉缙绅的丫头,被冷落一旁,视为可有可无,人人可拈而为之一蹴而就的雕虫小技,文学的副产品,副刊中的副刊,在报角旮旯处对隅而泣。
其实,若从血根上寻起,世上最早诞生的文体是散文。与诗歌同,也有着高贵的血统。言为心声,正如我们今天用三四流的语言讲演,用五六流的散文谈话一样,昔者古人的思考、交流、对话就是中国散文的滥觞。先秦诸子援笔著述,用宏文抒其志远,中国最早的散文就诞生了。其起始就站在群山之巅,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其源头活水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秦汉以降,中国散文进入极盛期,秦汉风骨历为世人称道,单一部《史记》足可傲视百代余韵流长。魏晋六朝,散文在士的“啸”声中自由而高蹈,呈现生命元气的酣畅淋漓,另一方面也缠进偶四骈六的纤足中去,成为精雕细琢的艺品。至唐代而蔚为大观,如长江之水千曲百回之后蓄势而发,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一洗六朝秾丽脂粉之气。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技术时代有宋王朝的散文演变成一唱三叹的十字街头平民的浅吟低唱。明清美品则每况愈下,已无气象万千之辽阔恢宏,而成为美人头饰,案头清供,成为世人把玩欣赏的形而下之器,柔媚无骨的小摆设。新文化运动的狂风暴雨开启了中华散文的新纪元,在白话文取文言文而代之之后,白话散文成为与小说、诗歌并驾齐驱的比秀玉枝。诸大师的深耕细犁、广种薄收,使鲁迅的犀利老辣,周作人的平淡、厚实与苦涩,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丰富与悠闲,胡适之的渊博、典雅,梁实秋的幽默、清楚,徐志摩的“浓得化不开“,朱自清的朴素、腴厚,何其芳的妩媚、精致,使20世纪初再现先秦诸子的元气淋漓、多元多姿、血脉贲张、激荡充盈,造就了一个既可以与古代散文相媲美又可为后世典范的散文繁荣期,使“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之后,散文之脉在时光中不紧不迫地跳动着,当时光之辇行至九十年代初时,身材瘦削单薄、流了多年青汤鼻涕的“家中小妹”在疏忽中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顾盼生姿,逗引得整条街上邻家阿郎都侧目而视,心旌摇荡,成为热目的中心,毒视的焦点。中国现代散文可以说在整体上呈现了两头高(“五四”至二三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中间低的马鞍形状。
八十年代后散文的极大繁荣是散文文体的自身特质与当下社会的社会需求互动共振的结果。世界各民族的散文都发端于史传散文和哲理散文,与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及文化性格的形成大体同步。在近代,则成为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先驱们用以引导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载体。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历史哲学相绾结化合的思辩性,在审美变革中的先驱性与八十年代空前宽松的文化环境,国门乍开西方思潮蜂涌而至的“热眼向洋”,对中国文化劫后余生的深度反思,对五六十年代抒情散文一统天下的反拨相匹,促进了散文文体意识的全面复苏、觉醒。而市场化商业社会的扯天而来,报刊杂志千枝万枝梨花竞开的社会需求,转型期的特定时代背景,又给热衷于制造中心话语者一块纵横弛骋、纵情狂欢的阵地,进一步刺激了脸颊布满亢奋的红潮的联欢者。使沦为丑小鸭多年羞于见人的散文,一夜之间上升为充斥大报小刊的千字名淑贵媛,大有小藩蔚为大邦瞩为太太沙龙主客之势。
但扑天盖地嘈嘈切切杂谈而至的千字小姐们意满志得,左顾右盼之色仍掩饰不了知识准备不足所带来的题材的单一,胸襟的逼仄,文笔的稚嫩,如仓促之间用萝卜青菜速配而成的快餐,菜简味淡,乏善可陈,食之无味,用之即弃,如屑木投水,仅荡起细若游丝的牛毛波纹,旋即归于平静。无大快朵颐、心眼踯躅、余香满口和辗转反侧、梦寐思服之意。然而在这千枝万枝之中,却有一朵秀出群芳,喷吐异香,如宫廷大餐之别于千篇一律的盒饭,使食客们流连往返,默然称许。其操刀主厨者多为大学、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其已在各自专学领域内取得骄人成就,为一门学科或流派的权威诠释者,散文只是其著书立说授业解惑之余偶有所感的即兴之作。他们大都受过正统的学院式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章典籍中浸淫了几十载,拥有扎实的学业基础。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后弈,怒触不周之山的共工,与日竞走北饮大泽的夸父等这些原始民族的气根蛰伏其血液中,使他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中华文化精神的凝聚者。他们中诸多横涉大洋,在欧风美雨中俯仰涵泳,直接接受了西方文化原著型的知识,从《尼伯龙根指环》、《圣经.旧约》中沐浴过西方文化光泽的照耀。如果说中国大陆在五十——七十年代一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当代文化脱节造成两个巨大的断裂带,那么这些学人正是这段断裂带的修补者,是中国文化的真正传人。他们在锤炼秦汉风骨,沐浴欧风美雨,与古今大贤大哲对话,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深耕细犁、辛勤耕耘、各领风骚的同时,也往来鸿儒,羽扇纶巾,行云流水般舒展自如地煮字蒸文,与这种文学上的极致文体做智力搏弈。他们借鉴、整合了二十世纪及其前溯的整个人类的智慧成果,在文化的丹炉中历炼,佐以历史的沉思、哲学的思辩、宗教的悲悯、人文的情怀,而至披沙沥金,炼蜜为丸,在世纪末向世人奉献出一道五光十色、历久弥香的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这道美味珍馐被称为学者散文。
学者散文是学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与散文这样一个特殊文体天作地合联姻衍生出来的绝色后裔。散文这种文体是一种“易学难工”的文体,是文学发达的极致。散文之散,看似宽泛,无论宇宙洪荒,韩潮苏海,举凡花鸟虫鱼,清风明月,一己之得,一时之绪,仰观相于天,俯察法于地,一沙一世界,半叶见人性,皆可入吾彀中,心与之游,陶然忘记,命笔为文。但散却极不易文,最能体现为文者的综合素养。一章短文,字里行间不经意便把作者的才情学识、品质个性、气质风范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同时,如走钢丝,其捉笔危险性极大。东施效颦、盲人摸象、削足适履者,提笔便露出思想的浅薄、感情的孱弱、知识的苍白。其又是最可经营的文体,尤为学问精深、中西横贯的学者所钟爱,与其作智力的角逐,以点化自然,融入思考,提升思想。其或庄或谐,或拙或朴,或如黄连芒刺,或如蜜汁柑贤,或俯仰放达,或玲珑剔透,或浩荡江海一泻千里,或如山间小溪清流潺,或发乎情止乎礼,或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言炎炎,小言澹澹,如高僧谈禅,伯乐相马,庖丁解牛,非身怀绝技游刃有余者不敢束襟一试。
学者散文,首先是一种夫子自道的散文。人世间非寒窗十载、问学十年、自成体系的白鹿洞主或岳麓掌门不敢自称夫子。其才高八斗,学识渊博,非一般花拳绣腿、皮相之学者可附其骥尾、望其项背。其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博大精深的国学底蕴,游心于物外,不为外物所羁的自由心镜,使其属文举重若轻,单指扛鼎,运斤成风。特殊的学术氛围环境又使其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地过滤思想,不温不火地舒展思绪,深文周纳地谋局布筹,字斟句酌地锤词炼句,充满“通”“识”之慧。思想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质量。最能体现夫子才学者,莫如在几十载中西文化知识中小叩大鸣、舌灿莲花、咳唾珠玉的“真人”钱钟书。钱氏之智慧学识,在当代学人中尚无出其右者,无论其集八国文字,化几千部古章典籍,旨在打通古今中西文、史、哲之学的《管锥篇》,就其困居孤岛的涂鸦之作《围城》及《写在人生边上》,从遣词运句用典得心应手,谈笑风生间挥洒成章,鞭策切中肯綮,给人以惬意的美感,就让我们领略到一位学贯中西、融大千于鹅管的大师风采。单表方鸿渐之名典出《周易》之“渐”卦,示踟蹰不定犹豫不决之意,“鸿”喻水鸟之进退失据暗喻主人公之种种不可预测的人生际遇,而《易》之句“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的六项变项,揭示了“人之生世若遭抛掷”的人生命运和处境,则暗合《围城》之结局,其深文大意令我辈抚书叹为观止。《写在人生边上》作为问学之余的补白和眉批,更令我们领略到一位文化大师中外逢源、古今无隔、着手成春的风采。自道之言,是心有情而形于言,是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有机融合,又颇具真情实趣。其一改夫子坐拥书城,正襟危坐的导师面孔,而为谈笑风生、人淡如菊的和蔼长者。其行走在历史、文化、人生之间,或借物抒怀,或借题发挥,或隔山打牛,力透纸背,颇具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闪现其性情一面。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书趣文丛”,已出六集,颇受读者青睐。出版社眼光稳、准、“毒”,他们请了一大批学贯中西在其领域各领风骚的方家现身说法,谈古论今,谈人生,谈读书,将形而上的思想形而下地放归大化芸芸众生的谈笑风生中,性之所至,信笔成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录了众多个体生命所思所感。邓云乡谈北京胡同,扬之水谈读二十四史心得及《诗经》名物,辛丰年谈音乐,金克木谈人生„„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先生在其《剑桥与海德堡》一书中,以其切身体会,从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这两所古色古香的大学集“言教、身教、心教”于一体的独特的教育体制和办学理念,如一位在历史、文化、教育中漫步的香客,悟出了这两所大学的精髓所在。舒芜先生在《串味读书》自序中语,集自己几十年学识对所读之书所“串味”之诵,“读着这个,想着那个,有时往往会有微末的会心,欣然一笑,倒也是一种愉悦,或许是专精研究时不太享受到的。觉得不应该独享时,便写一点出来,公诸同好,这往往不是书的正味儿,而是串味了,不是从书中来的,而是从书与书之间无书之处来的”。这瓮牖剩墨,犹如导演客串演员,交响乐中的过门独奏,往往令人感受到其人的另一面。刘小枫对人性深度的展现,周国平对尼采哲学的体认,梁治平对法律文化的解释,都令人爱不释卷。其或为热眼看洋,或反弹琵琶,或谈玄说地,深入浅出,明心见性,洋溢着生命的大愉悦。其出经入典,广征博引,如聆听法师说禅,高僧言诗,高屋建瓴,挥洒之间,花开花落,俪白风清,豁然开朗。
现代散文是现代语体的白话文,其“易学难工”的特性,使它区别于以情节为盾牌的小说,以意象音韵为支撑的诗歌,以对话行动为表现的戏剧。使学者反求诸己,凭借文学语言本身的特性,行文追求典雅,构思注意缜密,叙述旨达开合自如的天然律动。这就要求为文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智慧和娴熟灵动的驾驭文字的功夫。而掌握了文史哲之“通”和中国人文智慧之“识”两件法宝的学者教授,恰是得心应手最合适的人选。其表现形态大致有二:一是追求典雅繷丽,句句用典字字留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流光溢彩,美仑美奂,不自觉间展现其精致的文化品质,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架构。余光中最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余氏之文体现了他与生俱来的丰富的诗人气质和学者风采:左手诗,右手散文,兼及评论、翻译,可谓文坛通才、鬼才,其才、学、识,直追“五四”先贤,自成风格,独领风采。无论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节奏气韵,起承转合,如“夏云多奇峰”,极尽跳荡跌宕之能事,思奇采丽,顾盼生姿,娇媚撩人,笔酣墨饱,铺张扬力,具有排山倒海之汉魏大赋的气势。熔学识、智慧、才情秀集于身,体现其学贯中西的背景和诗家性情,从其身上可看到中国现代散文徐志摩、何其芳、苏雪林的流风余韵。其二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为文章至境,非有几十年文功及慧心高妙之人难臻此境。这构成了中国散文最重要的谱系。如溯源寻根,可划出这样一条线索,从章太炎、刘师培至周作人至俞平伯、废名至张中行、金克木。张中行大气晚成,是中国散文界仍健在的几大家之翘楚。这可能与其长期编辑教育课本及佛学刊物有关。其积学之厚,腹笥之富,直追乃师,文风也几近知堂老人,文自九十年代初风靡士林。张中老行文喜用纯白如水的语言娓娓道来,水到渠成,某些看似闲笔,细咂却是书中骨架,中有龙虎匿身。其文结构疏密有致,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舒卷开合自如,从中可看出文章简洁明快,闳约及婉转深厚的特质,使人惊讶仓颉造字的神奇功效,竟能如此简单而又极具穿透力。其引经据典精当,深入浅出,如春风化雨,化合力极强,而又飘逸妩媚、流动无碍同时不失诙谐风趣,显示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文字修养及几千年秦汉风骨唐风宋月濡化出的谦谦君子之风。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造归平淡,臻达质而实崎,矍而实腴的境地。张中老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记得我初嫁之时,中行老手书其旧作“客至酒盈缸,诗来月半窗,春风如有意,吹梦到吴江”为贺,字里行间暗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而中行老人极瘦高,面颊带光,如深山得道之老剑师,有云在空中水在瓶的妙致禅境。海外学人柳存仁教授文风也极硬朗,其文颇似六朝文士,感情明净温厚,理智清澈通达,气象冲和旷逸,文辞渊雅流美,表达上却意蕴宏阔,笔力遒劲。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修齐治平”的责任,追求“内圣外王”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这些教授、学者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光大者。故其属文,始终站在较高的视角上,所思所想,所圈所点,均是关乎历史、哲学、人文等形而上之道。他们吐纳了源源流长几千载的中华文化成果,以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切体认,使其思想钙化、沉淀于骨骼之中,而附丽朗显于文字之上,作出独立的思考和解答。在作形而上思的同时,其又负重前行,以“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担当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身体力行,视己为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刘梦溪先生的文集《传统的误读》,是可以做为枕边书的一类。梦溪先生书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切体察和诘问,充满了对中国文化清醒的深度认识。如其在书中对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地位的质疑,对“五四”文化的反省,对中国现代学术及其传统的梳理和阐释,以及与余英时、杜维明、陈方正等诸学人关于文化与社会的重建、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等问题的对谈,高屋建瓴,直达文化根柢,给人刮骨疗毒之感。而梦溪先生“铁肩担道义”,历时数载编辑了35卷册3000万言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自筹资金创办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汉学》两本高味学刊,从古今中外立体地对中国文化深研、探究、阐扬,十几年如一日,令海内外学界瞩目,遽然动容,肃然起敬。掀起当代中国散文第一个高峰的余秋雨先生,其文,特别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两书,使我们对学者散文有了更直观化的认识。余秋雨教授辞去院长之职,背负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沉重十字架,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大地上行走着,从塞北秋风到春雨江南,从西北敦煌到天涯海角的柳侯祠,再到南洋垒垒的无名丛冢,作历史的泼墨,生命悲凉的大写意,以自己的心灵去拥抱中国文化,将文化思考的智性和诗性的激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历史、文化、人生融为一体。他关注形而上的重大问题,关注人们习焉不察的危急,对其作冷静、清醒、激情、立体、多维、深度的思考,高标见世,内蕴厚重,境界宏开,笔尖流出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士人的心灵史,由小到大,由浅及深,由个体灵魂的张扬到整体精神的反思,充满沧桑之美,使鲁迅以降骨质松软思想贫血的散文重又燃烧、丰盈、厚重。余氏散文跨越了文学的、文艺的,走向了宏大的文化,赋予中华散文大文化的质地。其文约而旨远,极具杀伤力。穿黄色T恤衫,双手叉腰,歪着脑袋,一脸茫然和“审苦”地站在莎翁故居前的王小波,则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轻松中的无奈和沉重。他难能可贵地将智识和幽默的荒谬逻辑绾结为一体,开辟了一条深邃和佯谬结合起来的境界。他似一个古怪的精灵,嘲弄现实中一切愚昧、荒诞、无知和媚俗,让你会心微笑、低首偷笑、哑然失笑、抚掌大笑,最后是无言地苦笑。他文本后背中渗出的苦涩和寒气,让我们感到莫名地忧郁和伤感,只是这位自由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北大陈平原、钱理群、严家炎等教授,或埋首专学,关注社会,被称为“北大的良心”;或教研著书,编辑同仁刊物《学人》,率青年学子重走“五四”之路,以唤起他们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深度再认识。钱理群先生对周氏兄弟的研究,严家炎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乐黛云先生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谢冕先生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都成就斐然。平原君的学术随笔集《学者的人间情怀》,呈现了一个学者对其职业道德、社会功能、操作技术以及精神追求的认真思考和反省。做为含英咀华、沉潜数载、精炼而成的“晶品”,反映了90年代中国学者的心路历程,真正体现了学者的现世关怀。最近,我的书桌上又多了几本学者的随笔集: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秦晖的《问题与主义》、徐友渔的《自由的言说》、谢泳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王元化先生主编的学人文丛。如果说诸学人书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关于人类文明及前途的前瞻性的思考及阐述,其精粹博大的思想和优美、平民化的笔调相结合,追求“形而中”的表达,使理性、逻辑的学术,智性、激情的贴近民间。在篇幅上则力求浓缩,删芟枝蔓,在语言上虚词漓藻,期于至当,充满力度,如刀与剑的搏击,雷与电的交战,尖锐激烈,充满振耳发聩的声音和撼天动地的力量,那么这种学在民间的努力则更令人瞩目尊敬。当然,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开列出长长的名字:季羡林、施蛰存、杨降、黄裳、宗璞、王蒙、汪晖、张承志、陈思和、、南帆以及较年轻的林贤治、伍立杨、祝勇等„„
对于散文,大陆散文大家柯灵这样表述:“寸牍片纸,却足以熔铸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性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
对于散文,香港学人董桥这样表述:“散文须学、须知、须情,合之乃得Alfred Nerth Whitehead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
对于散文,台岛的余光中这样理解,其“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面对这种散文,我们好象变成歌德的艾克尔曼,或是伶听约翰生博士的鲍斯威尔”。“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屑的甜味,釜型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象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杰出得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光”。
从钱钟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高居云端、俯看众生的上帝的影子,从张中行身上我们看到躬耕桃花源、悠然见南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陶潜的影子,从余光中身上我们看到了手持铁檀铜板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的影子,从刘梦溪陈平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和《观察》时期独立特行的自由主义者储安平的影子„„
这些,当是对学者散文的最佳诠释和概括。
第五篇:散文时间印象
1.生活总能沉淀一些东西,我们都要在过去的生活之上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昨日的种种总要善于记录。于是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下开年来的第一篇日志,送给我的2XX。
近一年来,很少写字,因为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灵魂。一直被各种各种消极包围,仿佛城市里到处充满不安。
有时觉得生活甚为卑微,而后开始与其对峙。也许它不解我为何内心如此敏感。只是不愿太伪善,做不想做的。
2.遇见过很多人,她们都是生命里的光,偶尔在黑暗的尽头里会有怀念。长久以来的平静和遗忘,再次被回忆时,仿佛是什么防备被击碎,波澜起伏。
去年过年回家,家里有的老人已经不在,有童年的玩伴结婚生子,他们将会有另一种生活。
时间就是如此伟大。它创造出一切,也将会毁灭一切。以一种绵长而缓慢的形式,我们毫无知觉。
那么今天,我希望所有人都幸福。
3.送同学去外地的前几天。我们又聊到了高中的校园生活,格外兴奋。那些美好时光,虽多次提及,但却未有厌烦。日复一日,丝毫未减。
今年以来是工作两年来最为努力的一年,忙碌却充实。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晰的看到自己未来的路。为了目标,可以没日没夜,不觉疲惫。因为心在路上。就像那些冲破芽苞的生命,在等待被重塑。
温暖柔软的四月,我醉在了这个初春里。
4.朋友评论我的日志说,生活的苦乐感触,不是每个人都精于捕捉并有心落成文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淡然而向上。
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些必然触情的东西在里面,那是青春。但那些琐碎的生活片段也让积极向上的东西溢于字间,成为主调。
喜欢用直白朴实的文字,纪念那些教会自己成长的人。我常对朋友们讲,对身边人要多去给予,多去爱。
5.现在的窗外已是静寂一片,城市也未散尽白日的喧嚣。有陌生的零星灯火。有匆忙回家的行人。有最后一班空荡的公交车飞驰在无人的街上。
一切都是这样地真实安静。像是幻象。但终会归于虚无。
因此,我的祝福,你的快乐。你我昨夜安静的等待和今日明亮的时光。也将会沉没于这黑夜里,成为过去。曾留恋什么,不曾留恋什么,都已不重要。
于是,我写下它。用文字记录过往。然后,将它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