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时间:2019-05-15 10:5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第一篇: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摘要:本文就选择性课改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观点阐述。在职业教育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课程的重设,专业教学内容向专门化、精细化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对较自由。因此,作者通过分析提出,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及信息化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选择性课改;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会带来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尤其在职业教育中,信息化教学对各个专业及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会带来新的挑战。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及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现代化工具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信息化教学对比传统教学来看,它扩展和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范围,提升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还有指导、计划、统筹、评价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内化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信息化教学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也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坚固的基础理论。

二、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教学改革突破了时空限制、思维限制和教师角色的改变,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带来挑战。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传授知识技能,而是要做好知识的引导,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环境中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如何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动力,如何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何开展校本教材及课程的研修,如何善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创新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同时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行为也提高到了一定的要求:善用技术、善用资源、善用设问、善用教法、善于评价、善于沟通、善于入群等。目前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教学改革主要有视频微课、翻转课堂等。“微课”是指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小型课体。视频载体主要记录教师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展现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方法。“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也是教学重点或难点的重要呈现,它主要包含与该教学主题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课件、练习测评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教学组织关系和独特的呈现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鲜明的资源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不是传统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设、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而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创新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拓展。翻转课堂一般被称为“反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前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引、微课、课本、学习任务等学习资源,学生按照学习指引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也可通过平台记录下不懂的地方和问题反馈给教师;课内成为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通过学习的平台统计出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给出评价,并整理学生需要解决但又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由教师创设活动情境(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解决、教师答疑)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随后教师再通过课堂练习测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可再布置拓展练习,提升知识,深化课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所以“翻转课堂”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与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课堂,创新思维,让学习内化自身的需要,构建知识结构。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的授课知识。并且课堂和教师的角色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自主探究。

三、如何做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教育思想的信息化,从班级批量化的教育到信息化、小班化、个性化、人本化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校要创建各种分布式的、超链接的、多媒体化的、智能化的、开放性的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库,使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实训室、阅览室等全面网络化、智能化,学校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最优化;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水平;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努力构建信息化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及知识的学习、掌握、评价等进行教学模式过程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提高各种应用于教学软件、硬件的信息化技术含量;教育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学校要创设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合理化、美化的信息化环境。

四、新一轮选择性课程改革给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来可能

新一轮的选择性课程教学改革给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分层、走班、自由选课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自由选择性课程会带来课程的丰富性,课程内容更细化、专门化。分层教学,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自由选择性课程会带来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可能,同时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及课程专业特点提供一定自由选择课程。那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课程整合的能力,课程的丰富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班化教学及课程整合都给信息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和带来了可能性。尤其是一些微课视频,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上网学习“微课”来完成,它需要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自觉性。那么选择性课程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为课前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小班化的教学为翻转课堂的课内问题探讨及小组讨论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信息化应用的可能。丰富的课程资源及课程整合,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空间是自由的,我们完全可以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校本课程。尤其在职业教育中,课程改革带来课程的重设,专业教学内容向专门化、细化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对较自由,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及信息化手段来实现。

五、职业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求就业与升学并轨,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发展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一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学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相应的学分。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信息化,以下方法或许可以值得一试。第一,网络自学模式,如艺术欣赏课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利用网上现有的资源,如名家名画欣赏,教师对课程进行前期的重整,开通网络课程,利用网上的视频资源如艺术家的简介及艺术特点介绍、名画赏析等,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行观看视频,完成相应的作业,教师对其作业进行网上批改,在线评价完成课程教学,使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第二,课前自主学习,实现翻转课堂的可能,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微信,或开发相应的课程网站,如美术手工教学,建设网络课程,将每一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制作成视频教学,并设置一定问题,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技能知识,再在课内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一定考评,解决较难的技术问题,最后通过课堂作业(技能训练)掌握技能知识,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评价反馈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自己的作业评价结果,了解作业的不足地方,教师同时上传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欣赏,形成一定的图片库,日积月累,会形成强大的课程资源库。第三,建立课程网络电子书,教师可以根据现有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课程内容重组,将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及知识掌握的难易进行编辑,将课程内容按照学时进行编排,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含义,基本技能讲解,技能应用要点,操作步骤,问题解释,作业内容,评价标准,如美术手工的卷纸造型,包括卷纸的含义及特点,卷纸的方法及要点,卷纸的变形方法,卷纸的造型技巧,图片赏析,作业内容,作业评价等。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电子书,掌握知识技能,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教师在课内对学生的作业过程进行指导。当然,课程网络电子书相对教学技能较简单的课程内容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能很好地进行。第四,游戏闯关模式,游戏闯关是根据游戏的特点,设置关卡或作业题(技能题),学生通过打游戏的形式,层层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每一关卡上设置一定的知识内容及技能要点,让学生通过自学模式。每一关设置一定的评价及奖励机制,通过一关游戏拿到一定奖励积分,当学生遇到问题无法突破时,可以寻求帮助,或求助于教师及同学,整个学期下来能把游戏打通关了,就表示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获取相应的学分。当然游戏闯关模式更适合技能性较强的项目技能学习课程。当然,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尤其是课程前期的准备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就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教师在驾驭各种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上不能够完全具备,或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预备不足或课堂随机应变能力稍逊时,就有可能无法很好地掌控课堂的进展和出现的局面,这也会给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带来困难。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直接提供教学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自主学习探索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控制支配的地位明显地降低了,学生探索性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则更加广阔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失去以往的教学权威地位,在这个丰富的环境中,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难于预见的问题,教师有能力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信息化教学会带来信息资源的丰富、教学资源的整合,信息量、知识量增大,各种环境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实现个别化教学的可能,并且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发展。但是信息化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有些学校可能难以实现。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求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不断更新和升级、维护,学校的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有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学校无法全都具备购置必要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即使有些学校能够购置目前流行的全部现代化设备,具备上网的条件,但要能够支付起每月的网络信息费,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此外,先进的教学设备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要求也较高,一些学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每位教师都可以自如地驾驭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这些都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施行带了阻碍。

参考文献:

[1]范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8).[2]高铁栓.试论信息化教学模式[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3]贾小云,刘海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比较[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

第二篇:职业教育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教学改革论文

首饰CAD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提要本文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手段、重视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对首饰CAD课程进行探索和实践,以达到更好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现代首饰人才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首饰CAD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发展有特色高等职业教育道路是坚持“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法则。改革开放以来,番禺在中央指导方针与地方政策相结合的扶植下,创建了以珠宝首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链模式。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具有行业优势的支柱产业,有“中国的维琴察”之称。庞大的珠宝首饰市场必然带来对珠宝首饰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这也正好给高职教育带来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契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于2005年正式成立,地处广州番禺,与沙湾珠宝产业园毗邻而居,与市桥大罗塘、小平工业区也相隔不远。为了迎合番禺珠宝产业发展,为各珠宝公司输送人才,学院开设了珠宝首饰工艺、首饰设计、珠宝鉴定与营销专

业。首饰CAD课程是首饰设计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首饰设计三视图和电脑制图的空间想象能力,熟悉首饰设计图和电脑绘图的转换技巧。本着“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原则,经过几年教授这门课程所碰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慢慢总结发现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还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通过自己摸索和同本教研组共同开发下,将首饰CAD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一、明确课程目标,采取多手段结合教学方式

首饰CAD课程属于电脑软件课,包含了计算机技术、设计美学、首饰工艺的综合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计开设64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践37学时。在最初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也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老师在台上教,学生在下面学。按照课本的顺序首先讲解首饰CAD的基础部分,认识各个功能键以及其基本操作,然后再接着讲解首饰CAD版图绘制范例。在辅导课堂练习时间以及课下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在讲解各个基本功能键的时候,由于没有制作范例的配合练习使学生觉得学习很茫然,只是知道功能键的名称与作用,但是不清楚运用到范例当中应该怎样去灵活应变,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基本功能键练习时产生消极懈怠情绪,本来留有一堂课的练习时间却草草摆弄十几分钟就开始做其他工作了。而到了讲后面范例时,原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都应该在此时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前面功能键讲解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仅记不清范例中涉及到功能

键的作用,甚至连其名称都已经忘光了,即便还有学生记得也不懂得该采用哪几个功能键去制作范例,显得无从下手,焦急与无奈又不同程度地抵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一门课教下来,总是出现学着前面忘了后面和同一个操作键要反反复复讲很多遍还是记不住的情况,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些情况,经过反复的改革和探讨,对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调整。

1、一一对应,有的放矢。在讲解顺序上做了些调整,不再按照课本的顺序从前置后按部就班的来讲。在备课的时间,通过认真研究课本,把基本功能键与范例一一分析,总结各个范例都用到了哪几个功能键,每个范例主要是针对哪些功能键设置的,然后把用到相同功能键的范例结合到一起,在课堂上先讲解主要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然后讲解此功能键所对应的范例,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如课本范例5与范例11,运用的主要功能键都是双导轨多切面,但是如果按照正常的课程进度两个范例之间相隔大概3个星期,这种分散式的排列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反而使得学生第一个范例还没记得牢固就进入到另一个教学环节讲解另外的功能键了,3个星期之后再学习类似的范例老师就要多花时间再讲解一次双导轨多切面的应用,既浪费了时间又使学生吃得不透、记得不牢,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改革教学之后,就把双导轨多切面的基本功能键以及设计到此功能键的所有范例都放在一起讲解。这样短期反复讲解练习的方法会让学生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熟练掌握,符合艾宾浩斯记忆

曲线的规律。

2、学会预习,事半功倍。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真正能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课堂上才翻开要讲的那一部分。最初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秉承惯例老师在台上将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讲解一遍,边讲边做,做完再给学生留出时间练习进行课堂辅导答疑。但是,在课堂答疑的时候经常发现学生在听完老师示范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自我练习的角色中,总是要自己再看一下范例的步骤才开始练习。因为课前没有预习,所以对今天要学习的范例完全不熟悉,不知道今天的重点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对哪些地方存在疑问,那么刚才老师讲解的作用就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就改变教学顺序,课堂的前20分钟到半个小时时间先给学生自我预习,先将要讲范例的重点与难点稍加提示,然后让学生先试着自己按照课本上的步骤来练习。通过这种方式的改变,不仅能让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在稍后的老师讲解中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自我动手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此过程中,老师能惊喜的发现有少部分学生通过提示和开导居然可以自己将范例制作出来,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上台演示,查漏补缺。经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改善。但

是通过一次提问某一学生,却发现效果原来没有达到预想中那么好。许多学生以为已经学会了这一范例,在台下自己的机位上做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被叫上讲台演示,也许是因为紧张的缘故,也许是因为个别地方还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问题就会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这是学生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也是老师在台下不容易察觉的事情。那么,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弄懂每个范例,也为了培养学生在台上的表达能力,除了老师在台上演示,台下答疑解难之外,每一个范例的自由练习时间结束后,老师都会点名叫上几个学生来教师机上演示给大家看,通过投影展示台上学生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既锻炼了台上学生,又可以让台下在座学生通过观察查漏补缺,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上台演示人员的选择上也会充分考虑,会叫上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及会每次都点不同的学生,尽量做到每一个人都有上台演示的机会。

4、培养“助手”,拉近距离。老师在跟学生答疑解惑的时候都采取温和亲切的态度,细心地、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个步骤。但是,即便这样还是会发现有个别学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问题老师对学生讲解了一遍,但学生还是没有完全明白,在老师询问时又因为碍于面子或其他原因不再询问,明明没有弄懂却说已经明白了;或者有些内向文静的女生可能天生与老师有距离感,使得她不敢向老师提问。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除了更加细心耐心态度温和之外,还采取培养“助手”的方式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

懂。这些“助手”当然是从本班学得比较快,掌握得比较牢固的学生当中选拔。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在教授软件课程中,总是会有些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很快就能学会一个范例,那么把这些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帮助”老师辅导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原来那些不好意思提问的学生也会很乐于提出他们的疑问,而且通过对别人的讲解也能更加巩固先进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5、综合知识,扩大视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总是希望能给学生灌输更多更新的知识,尤其像是软件课程,更要跟得上更新的速度。那么除了讲述教材上的基本功能键与范例之外,老师在平时备课的时间里也要注意搜集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与范例添加到课堂学习中来,能扩大学生视野,达到灵活运用软件的目的。

二、构建教学体系,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

首饰设计教研组在其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和修改课程设置,力求做到与办学宗旨相契合,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以达到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划分,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每门课程都设置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1、调整专业基础课。改变原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各自为政”的情况,将传统的素描、色彩进行改革,注重结构的塑造,重装饰重创意。将三大构成统一整合为设计构成,侧重色彩与立体构成。又增加了图案设计与图形创意等基础课程。总体来说,基础课就是为

了以后的专业主干课程服务,真正做到有目的的“打基础”。

2、贯通专业主干课。首饰CAD与首饰设计概论两门课程应该算是首饰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注意将这两门课程相连接,使得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如引导学生将首饰设计概论课上所设计的手绘稿运用在首饰CAD课上,用软件将自己所画的款式制作出来,使得学生学习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作品,进而找出在平面手绘稿中所较难发现的问题。

3、加强专业选修课。为了能让首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首饰的造型,在学习首饰设计专业课的同时也开设了相关的首饰工艺课程。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在首饰CAD课堂上所做的作品连接快速成型机制作出蜡模,进而做成成品。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从纸上到电脑里再变成实物,学生的兴奋与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三、依托专业特色,建立合理的考试模式

合理的考评模式是衡量学生这门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首饰CAD课程属于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日常的课堂教学时间中都有大量的练习作业,为了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在最终的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需要占一部分比重。经过再三考虑,将总成绩(100%)分为考试成绩(50%)与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又包括平时练习成绩(40%)与课堂考勤(10%)两部分。为了能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产业接轨,为今后就业条件增加“筹码”,学院很早就实行“以证代考”政策,引进中、高级“珠宝计算机绘图员”考试。首饰

CAD课程结束后学生直接参加珠宝计算机绘图员考试,考试合格颁发相应证书。

四、与相关企业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本着“培养生产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学院与本地多家珠宝首饰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课程进行期间聘请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将最新最专业的知识带入课堂。另外,还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相关部门,使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在第五个学期末,学院就会安排学生到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五、结语

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培养新型首饰设计人才就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障教学与市场需求融为一体,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昶.实施专业教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2]王昶,袁军平.首饰制作工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3]李治军.我国内地发展高职珠宝教育的思考[J].论坛·教育,2006.3.[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汪诚强.高职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3.

第三篇: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1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

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施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精力,同时还能在第一时间为企业传递会计信息,使企业的领导者能够做出精确的决策。在过去的这几年中,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现代会计电算化人才还比较缺乏,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通过采取文献研究、调查分析法、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深入研究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背景下电算化专业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同时以此为基准,采取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为职业学校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中职 教学 课程 改革序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基于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明显,教学的发展不平衡,和国外的很多高校教育相比较存在很多的短板。对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的职业教育起步的相对比较早、层次较多同时教学水平很高,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优化改进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还建立了适合本地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我国职教界多年来也进行了一系列职教课程改革活动。然而我国职教课程发展在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然而,就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课程内容、结构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生产实际、学生发展需要,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认可度。因此,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是当前的迫切需求。

1.1.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进行贯彻落实,通过探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丰富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为职业学校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要时刻保持以服务大众为首要宗旨、引领就业为基准、提升自身能力为教育核心,同时再结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师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岗位和终身发展需要。因此本课题研究能够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调查分析法、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基准采取文献搜索以及资料分析的方式,对国际上已经存在的科研成果进行检索,对刚刚出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解,最后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2)调查分析法:以座谈、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3)案例研究:通过职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列,进行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随笔,提升理论,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本人展了面向在校生及往届毕业生的有效问卷调查工作,另外,还利用访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老师等调查活动。希望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现代企业公司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以便在教学中更好针对这些需求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对市场方面的调查得知当前的就业市场对中职会计方面人才的需求情况。当今的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就业存在三个层次:初、中、高级电算化人才。因此对于这些中职院校来说,应当着重的培养初级电算化人才,之后才向中级电算化人才方面发展。主要的技能表现在:

1、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够较为熟练的对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进行使用;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软件维护方面能够熟悉,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编程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如今的巨大社会需求面前,面对着日益竞争的市场,在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同时,还应当继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素质能力较强

一个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仅仅需要保持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这个方面主要表现在职业操守;人际交往;企业管理方面等。当代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职教观念陈旧,职教文件学习落后

学校和教研室对新教学理念,新职教文件重视度程度和学习力度不够,很多学校职教观念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没有跟上现代企业和地方公司对新电算化人才需求的教学步伐。

3.2 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缺乏长期的专业建设规划

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由于职业教育很多学校生源不够稳定,每年招生人数不一样且情况复杂。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家长对孩子的定位不够明确。而且学生能力参次不齐,造成职业学校每个学期的培养目标都不一样。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制订专业建设规划。

3.3 专业课程改革不够深入,教学手段不够多样话。

教学手段、教学新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不够。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新兴的课程应当基于计算机应用学、系统开发学以及会计学等相关学科来设立。当前很多学校仅仅只是在平时传统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上多增加一些关于证书课程的内容。但是他们依然没有能够熟练的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专业要领进行贯通,暂时还不能较为完整以及熟练的对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进行相关操作。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不够深入,课程体系不够合理,缺乏主干课程标准,缺乏实训课程计划。

3.4 师资队伍不够合理,师资力量不足且知识结构单一

在职业教育中,很多学校在电算化方面缺乏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教师们的教研积极性及教研水平不够高;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不够高;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及水平不够高,大多自认为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会计电算化本身的特性导致了这门课的老师应当熟练的记得会计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现在电算化课程的教师,有的为原来教计算机或教会计课程的教师。因此,师资知识结构单一是造成教学水平不够的重要原因。

3.5 教材没有连续性,内容陈旧

学习会计电算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过程,需要学习的教材应当保持贯穿性。除此之外,当前的学校里面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相对比较老。例如很多学生所学习的电算化课程都是五六年前的软件,而且部分课程都没有教材;一些人基于财务软件的操作手册实现对电算化教材的取代;另一些人使用当地财政部门所编制的电算化的培训资料作为电算化的教材。3.6 实训教学环节薄弱,针对性不强

当前一些职业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为核心,而对于上机的操作也都是基于一些和会计有关的学习型的软件,这些软件在企业中早已被淘汰,因此缺少一些网络版的实训教程。那么最后学生也只是对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粗浅的了解,至于怎样去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维护等操作都比较陌生。专业教学条件不够,实训条件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有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基于以上对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建立良好的职业电算化人才培养,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4.1 更新职教教育教学观念

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思想,对政府新颁发的财经法政策进行学习,完成对动态开放课堂的建立。同时,学校也应当在规定的时期对在校教师进行组织培训、学习教师文件和新理念。着重对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理解和渗透,基于服务、就业、技能等方面为着力点,加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通过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的方向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目的,自觉把新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融汇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为教育教学改革打牢思想基础。

4.2 制订专业建设规划

基于学校中的基本状况,应当在学校中建立一个会计电算化的委员会,来对电算化的普及应用推波助澜,同时制订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这样在教学任务实施时,更有方向和抓手,不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现象。

4.3 构建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探索

课程设置要适应职业教学模式要求和学生特点,要建立以“就业为先,技能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实现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就是为了能够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会计人才数量的以及质量的满足,二是能够为相关的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三是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在素质方面得以提升。

4.3.1 建立阶段实践和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

(1)阶段实践课程。指的就是学生在进行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初级会计等相关的基础课程采取分部学习的过程。对于这些实际的操作训练都是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之后进行的,同时还需要老师加以辅助,同时配备专门的实训教材。

(2)综合实践课程。在会计基本流程实训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实训,其一是手工会计实训;其二就是电算化流程实训。而手工会计实训中同样还有基础会计实训以及复杂业务实训。所谓的基础会计实训指的就是当基础课程上完之后所进行的实训,这里的实训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先从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写开始,然后登帐、总账,最后就是对基本业务的会计报表进行编制。在进行复杂业务综合实训时,应当是当财务会计的课程已经完全结束之后,进而对企业中的会计环境进行模拟,对于会计中的复杂业务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电算化的会计流程主要是从对帐套的设立之初开始的,然后通过账务初始、财务管理、期末处理等,最后实现对会计报表的编制。

4.3.2 构建“内外结合、三层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虽然职业教育生源普遍不是很好,但在进来的学生中基础又各不相同,相差能有一两百分,加上对专业学习适应能力不同,在学习上又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需求。这点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来实现。对一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可适当选修一些较深的专业课程,而对一些程度较低的学生,则主要以学习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为主要目标。

4.4 课程的开发和整合探索

强化对核心课程的优化,因此核心课程应当包含对会计的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扩展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的训练。对于会计核心课程的改善和优化,首先应当基于职业技能方面的着重培训,关键就是职业态度的养成,采取多拿证、多考证,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统统的纳入到普通的教学当中去。课程的开发和整合要考虑:专业相关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可以适当的采取对职业基础以及实现教学的时间进行增加,这样能够实现对职业基础能力以及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协调。适当增加职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学时,提高职业基础能力和实践教学比例。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生源主要是参加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加上突然由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要为以后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练就过硬的会计操作技能,《基础会计》课程开设要占用一个学年。其他课程的设置基本集中在第二学年,这也是会计专业课程开设门数不能过多的原因。

4.5 教材的改革与调整

对于教材的征用方面,应当本着专业培养目标为主导方向,尽可能的使用财政部所规定的教材,能够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教材一旦被选用之后不能进行更改,使其保持一定的贯通性,便于未来的学习。在会计实训课程建设方面,通常是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可以鼓励、支持教师大胆创新,组织教师自编教学所需的配套实验、实训教材或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如果条件成熟了就能直接转化为教材进行出版。基于核心课程建设方面的内容,通过实训准则和考核基准为主,来对学生的技术以及职业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再对会计专业考试内容为辅,实现对本专业教材的编写。

4.6 开发精品课程,构建共享资源

注重课程目标的针对性,基于专业课为主导方向,同时讲究对精品课程的安排。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已潜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在对课程的建设当中,应当基于对课程的优化为标准,强化对课程资源库的设立,进而完成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不局限于课堂。

4.7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使老师站在知识的前沿;通过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中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以及职称选拔,建设一只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当前电算化人才的短缺,当前应当对教师采取系统全面的教学培训。学校应当把一些承担教学方面的老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去磨练,然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到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转中去,根据兼职的方式来实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专业带头人以及一些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标准进行制定,改善以及优化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以及素质高尚的优秀师资人才。

4.8 加强实训项目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条件

基于“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理念,通过在本校之前原有的校内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基于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构架进行强化的原则上,采取合理有效的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规划,同时建立更多个有关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和当前的行业背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会计专业的建设和校内外的实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多校内外的实训内容、体系、考核等相关的教学系统,以此来满足对于实习生岗位的需求。

4.9 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探索

通过对之前书面理论方面考试的改进,进而实现多多元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这将会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为背景的对电算化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构建的规范,同时这也展现出当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摸索,强化多实践教学的考核和组织,最后结合实践课程所采取的评分标准以及现场测试方式,实现对《会计实务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制定。对于课程评价不只是单单的评价老师,其中还包含对用人单位、学生、专家等进行综合评价。而评价标准所表现出的多元化也是基于复杂的评价体系方面进行建立的,任何一次的评价和测试都应当满足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而且要把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和相关证书进行结合,这样就能使评价更加的体现出其职业的导向性。

4.10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师资源,提升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应积极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申请配备足够且适用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建成了运行流畅的校园网络,建立数字化资源库、课件库、试题库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中被普及开来,一大部分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校通过信息化方式来进行讲授。结束语 强化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内容,严格依照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通过强化服务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参照社会整体需求,实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同时还要依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原则来对会计方面的人才进行选拔,同时注重对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的影响,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标准,怎样对当代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所有高校应当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课程改革和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但是,惟有改革创新中职教育才有活力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梁毅炜 主编 《会计电算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4-01 [2]吴峥 主编 《会计基础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03-01 [3]王家申,刘芹英 编《财会岗位基本技能》机械出版社 2014-01-01 [4]张卿 编 《小企业会计实训》机械出版社 2014-01-01 [5]傅锡原 主编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机械出版社 2-13-07-01 《基础会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2-01 [7]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编 《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2013-4-1 [8]中国职业教育史,谢长法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04-01 [9]职业教育公平研究,李延平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5-01 [10]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作者(德)葛洛曼 等主编,石伟平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1

第四篇: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林学与园艺学院

园艺121班

古丽巴哈尔汗•托合提热杰普

123231112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2 1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1.1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2 2 存在的问题分析......................................3 3 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系构建”..........................3 3.1 “体系构建”迫在眉睫...........................3 参考文献..............................................5

现代职业教育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层次提升,更要重点关注其“现代性”。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是要关心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符合中国国情、关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实现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现代性”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性

前言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包括经常讲到的中职、高职学校教育和各种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7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因此成为当前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界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各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院校、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一起也在进行职业教育各层次衔接试点工作;有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方面的研究文章近几年来也逐渐增多。但纵观各类试点工作和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体系构建”的关注点重在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而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性”关注不多,实践得更少,这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体系构建”务必体现“现代性”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才能科学地发展。

1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时期,尤其是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后,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在校生人数已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45%,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免费入学;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虽然中高等职业教育还在协调发展过程中,但改革的思路

已经更加明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地区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各级政府和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中高等职业教育也从发展期稳步踏入内涵建设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已被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目前正处于进一步试点和规划建设过程中。[3]

2存在的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持续发展的桎梏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观念依然顽固,职业教育始终走不出“二流教育”的泥潭。虽然国家重视,但无论从政策执行和政府投入来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差距巨大,职业教育地位“边缘化”不断放大。[4]其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还亟待加强,育人质量也需要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实做强,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发挥其实质性作用;[5]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欠缺,而是定位不明,简单的企业锻炼不能酿就“双师”,受政策和资金的限制,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企业人才又难以引进,职业教育更缺乏一种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锻炼成长的机制。另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还不尽合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仅限于中职和高职专科设计的职业教育难以实现层次提升和职普教共融,更谈不上实现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差距明显,城市和农村更不在一个发展层面,新型城镇化导致的城乡接合部的流动人口难以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公平在职业教育上难以得到切实体现。

3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系构建”

3.1 “体系构建”迫在眉睫

职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助推其科学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体系构建”至关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更层次的高技能人才支撑;保证公民享有职业教育的权利是社

会公平的具体体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层次提升和职普教共融,满足各类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合理需求;从境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完善发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6]由于近年来生源骤减、招生形势和办学现实导致很多学校出现生存和发展危机,创办高职本科层次教育,既能满足学生教育层次提升需求,又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有步骤地让高职院校升格还是政策引导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不管选择哪一种形式,层次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关于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7).[2]汪亚明.试论高职教育的尴尬处境及未来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3]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4]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六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黄立志,李名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局限、创新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7]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8]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J].学术月刊,2003(8).[9]王啸.论全球化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定位[J].全球教育展望,2010(8).jp14034570.

第五篇:现代职业教育与改革实践论文

摘要:

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整体认识、定位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就业的关系,提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21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服务对象和机制正由计划经济型向市场驱动型、需求满足型、就业导向型转变,由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现场实作、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考核向促进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操作技能为核心、以优良品德为灵魂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谐发展转变。

一、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认识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根本、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观。

1.强调几个创新

即创新职业教育的理念;创新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创新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学生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具。

2.推进三个方面的提高

即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得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行业联系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二、职业教育的定位

职业教育应突出应用性的职教特色,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职业内容日新月异,而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传统的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一生需要,职业教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或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或服务,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三、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关系

行业、企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不可分,企业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场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办学方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企业的可靠保障,行业的参与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系、联合办学,逐渐形成校企互动双赢的合作机制。

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着力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以大纲为依据,而是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引领学生用一定的知识去获取技能。学生对自己的满意,不再是考试的分数,也不只是教师的褒誉,而是技能的日渐熟练、用人单位的看重。

五、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岗位能力标准为教育和培训的主线;形成产学研结合及弹性学习机制;建立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平台;强调双师素质教师保障、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最优化的课程体系保障、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保障;狠抓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

2.职业院校要依托各行业建立行业协调委员会

各个行业协调委员会在行业人力资源信息提供,为行业的培训需求、能力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框架、课程结构、学习材料和评估鉴定方法提出建议,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提出提高培养、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和设备,在行业内宣传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政府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教师参与行业联系

广大教师应深切感受到行业联系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国外职教先进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积极深入到行业搜集相关课程开发素材,使开发的教材更加适应岗位能力标准的需要。在与行业联系的同时,教师的行业协调能力和意识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及鉴定更具行业岗位特色,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具职业教育特征。

4.以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明确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能力标准中,突出一个“会做”,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技能的掌握。规范检查提高教学实效性,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鉴定提出过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六、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职业教育改革更具深远影响

下载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现代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及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酒店行业获得较大发展,酒店行业吸引了众多人才且打开了人才缺口,以致现代酒店管理专业成为众多高校中的热门专业。高校现代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中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教......

    卫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目前影响卫生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课堂是推动教育教学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主战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关键词......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综述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综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综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12月2日......

    绿色教育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绿色教育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作者: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3期 编者按: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首批创办的职业学校之一,曾经被评......

    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职业教育发展学习心得 ——机械系模具教研组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

    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青海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学习心得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