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农村中职“涉农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贵州省罗甸中等职业学校
王中学
农村职业教育不同于城市职业教育,无论在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区位优势或是信息资源上都与城市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省市的农业中专学校与其他类型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建成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步入了新的管理体制,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高等职业学院涉农专业的发展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发展迅猛,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转移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们同时看到,各地农村职业教育非农专业建设形势喜人,涉农专业发展步伐仍然缓慢,有的根本无法开设涉农专业,存在农村职业教育不为农的怪现象。广大“两后生”厌农的思想依旧十分严重,不少职业学校年年招生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园艺等涉农专业,但招生人数和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有的学校甚至招不到生,大量的农村强壮劳动力及“两后生”涌入城市,老弱病残幼留守农村。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以后,为农村职业教育开设涉农专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返乡农民工、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首当其冲成为涉农专业招生的主要对象。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零星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是一张文凭,而是要求其是否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及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职业能力。农村职业学校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招生艰难,导致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虽然职业教育为职业岗位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社会认可,但在人才技能培养最重要的方法即实践教学模式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毕业生所具备的实践应用技能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有很大差距,在教学设备、实验基地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无疑是“黑板上种树、教室里养猪”,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农村急需农业专业人才日益矛盾。因此,探索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多年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实践中,就涉农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提出一些设想,为农村涉农专业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作参考。
一、明确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成了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体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涉农专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更多的是以大田作物、设施园艺和规模化养殖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则遇到的是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我们可以将涉农专业三年的学制设计为不间断的“生产过程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三年制的畜牧兽医专业建立”生产体验—技能培训---综合实践”的教学实践体系,第一学年采取生产体验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第二学年以教学内容为目标重点开展综合实践,第三学年到大型企业进行顶岗实践。这样的模式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把产教结合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生产流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施课程整合,推行生产性实践教学,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程化。农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往往过多地强调本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理论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较大地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优势,整合多重的内容或专业技能,设计真实的任务,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统一,以任务为驱动,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即“教学实用原则”。如畜牧兽医专业,可以将养猪、养羊、养牛、养禽等相似的课程整合为《畜禽生产学》和独立的《综合实训技术》实 践教材,有效整合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生产过程灵活安排教学实践课,使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了解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局部性变为整体性,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目标化,达到以“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技能。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其方式必须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从一些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中,可以采取“学校+学员”、“学校+企业”,即学生可以进入学校实习基地或种养殖企业或相关协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采取“公司+学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以教学实验基地为依托,设立“公司”,公司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计划,选择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生产经营项目,管理上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教师、基地技术人员和学生承担项目的实施,组织上 依托实习基地,实行生产、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学生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2、纳入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专业的课题研究,包括校本教材的编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分析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科研动态,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新的经验。
3、学生到基地、企业或农户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生产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学以致用,磨练意志,提高能力,适应就业岗位,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搭建平台,打造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之大非师之大”,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更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和创业成才的引路人。“双师型”教师一是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实施产教研结合,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二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教师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掌握农业生产科研新技术,积累教学生产实践经验;三是实施课题责任制度,专业课教师与农业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捆绑,把新技术推广的成果和教师的考核成绩、职称评定和效益的分成结合 起来,风险共担,利益同享,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四是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专业课教师负责指导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建立种养殖基地,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确保学生创业成功,教师可从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第二篇:试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注重摸清学生的底数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讲究语言技巧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激励学生。注重让学生多参与多活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向上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默契度。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才能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诱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索知识的的方法并且将方法运用于学习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创造成功的教学模式。当然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要切合学生实际合乎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秩序、节奏和气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严而不死活而有序。3.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念教材就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料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但绝不是教学唯一的凭借。时代在进步教材也随之更新教师的教材观念也要更新。一线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将其作为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加以审视科学地加工教材准确地选用教材。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理念。即使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只要其体现了时代发展符合学生的自身需求能够拓宽他们的就业道路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都可以做教材使用。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参考、提示的功能出现它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式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内容。教师应该注重“用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蓝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跳出课堂书本教学通过更广、更新的知识、技能传授充分挖掘课程的潜能做到真正理解教材敢于超越教材大胆地增删取舍。这样就要求教师应接受新挑战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4.积极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实现课堂主体的互动 传统教育方法的最大弊端是“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制约导致课堂效率很低效果较差。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是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的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教师而言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师往往只把学生当成客体一味地灌输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彼此进行思想交流的权利。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展开教学。如利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同学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认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简单问答这样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眼界死记硬背不复存在了所代替的是自由发挥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启发式教学包括问答方式也包括其他方式方法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学习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笔者近几年在模具专业的教学课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思考、交流。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设疑—质疑—引趣—释疑”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设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专业教学中巧妙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设疑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挖掘问题巧设疑问。如在讲述型腔结构时笔者设置问题“为何小型腔结构都用整体嵌入式而大型腔却偏向采用镶块组装结构”在讲述级进模结构时设置问题“从结构功能上看侧刃定距地级进模只需一个即可但为何一般的模具均采用两个侧刃„„”。实践证明一个好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散发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想象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总之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业教育才能最终肩负起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依据“有效”原则课堂素描wxt205
第三篇:专业实习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实习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装备操作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学校和部队联系最紧密的教学过程,是学员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军事专业学习,对于学员下部队后满足第一任职需要,能否具有部队需要的人才素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和实践,采取了灵活多样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军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为部队培养高质量的合格军事人才,是军校教学的唯一目的[1]。学员在训练期间,能否达到培养目标,成为合格人才,关键在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能否训用结合,以适应部队的需要和发展。
装备操作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学校和部队联系最紧密的教学过程,是学员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军事专业学习。我们在专业教学中,立足本专业,突出专业学习的特色,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训练工作,灵活机动地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强化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专业教学的效果。认真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训练的进度和质量。
1.1 精选初练内容,制定训练计划
教学内容是是教学改革的中心,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学训练工作的重中之重,训练方案是落实训练内容,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2]。在操作维护课程教学中,要根据装备实际,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和需要,精选训练内容,制订训练方案。
1.2 科学分组,解决“三少一多”的矛盾
在历年的训练教学中,都存在着“三少一多”的矛盾,即教员少、装备少、时间少、学员人数多。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将学员科学分组。在训练中,每个小组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这个小集体的人员组成对整个训练效果影响甚大。我们通常将4-6人分为一组,每组至少有一名学习尖子。这样,在训练中,教员可重点抓住“尖子”培养,再让尖子当小教员,帮助其他学员,既解决了教员少学员多的矛盾又提高了训练质量。这样,既克服了装备少、时间少的困难,又使每个项目人人都动手操作,充分利用时间,利用装备,使训练质量大大提高。严肃操作要求,规范训练与考核
操作训练既是技术工作,也是一项训练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任务。所以必须实施科学管理,建立正规的训练管理秩序,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培养学员严谨的工作作风。
2.1 严格规范操作动作和要求
针对以前期班学员在开始训练课时,有对待操作态度不认真,存在得过且过、取笑打闹等现象时常发生的情况。我们在训练课开始前,先给学员讲授详细的操作作风要求和操作动作要求,严格规范操作。然后组织学员观看录制的部队操作录像片,提高对装备操作的感性认识。在学员的实际操作中,要求声音宏亮,动作跑位干净利落、一丝不苟,创造紧张的战斗气氛以此提高学员的战斗精神。
2.2 规范排除故障训练
为了使学员能够掌握一套分析故障原因和部位的基本方法,我们制订了排除故障的规范化程序。整个故障排除严格按照“弄清现象,分析原因,缩小范围,孤立到位,排除彻底”二十字原则实施。学员只有将故障原因、故障部位分析孤立出来后,才能上装备排除故障,从而坚决杜绝了找故障、碰故障、猜故障的现象,培养了学员严谨的操作作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提高训练效果
灵活恰当地应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可使整个训练过程生动活泼,大大增强训练效果。
3.1 加大重点难点内容的训练力度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不仅应在理论教学中反映出来,而且在训练过程中更应突出出来。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我们组织学员操作班组进行多次专门的单项训练,提高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对于一些掌握较慢的学员,则进行个人单项训练和班组内部的“帮、教、学”。
3.2 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热情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关键是要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3]。在教学实践中,教员应在调动学员积极性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引导学员热爱军队,热爱本专业,端正学习动机。为此,我们在训练场上引进竞争机制,组织各操作班组开展比武竞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造出既严格统一要求,又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员有较多机会自主的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把训练工作提高到新台阶。结论
加强专业教学,能使学员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合格的军事人才,适应部队的需要和发展。通过最近几年对专业教学中采取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学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学员下部队后的第一任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慧林,孙志辉,杨俊,张??.我国军校教育理念的回顾与思考[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2]余志惠,邓有训,李琼.士官雷达基础与操作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3).[3]曹兴刚.军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11).[责任编辑:张涛]
第四篇: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刘安鑫张宏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贸易系,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老师在该校特有的“2+1”教学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总结了他们的四点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1”教育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在1999年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市场的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该专业开设之初就被学校确定为校内试点专业,按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特有的“2+1”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该专业在2001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精品专业,2005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现将5年多的教学改革经验作一总结,与大家共勉。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该专业属应用型专业,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进出口业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些课程都是孤立地进行教学,不少学生不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出现了毕业后不会做进出口生意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这些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5年多的教改探索,我认为这一手段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块构成。自1999年以来,学校共向该专业投入150万元资金建立了“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外贸业务手工模拟操作和电子模拟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手工部分是专业教师在实践中搜集的外贸业务单证,并编成《国际贸易配套实验手册》,该手册先给学生示范如何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商检、报关、装运和如何制作单据,然后让学生参照这笔业务练习另10笔外贸业务。电子操作部分是我们自行开发的外贸业务模拟实验系统软件,学生通过该软件可以练习制单。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除校内实验室外,还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立了国营755厂进出口公司、河南环宇海联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的心得有以下三点:
1)实验指导教师是关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课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专业课教师只管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只管实验,二者界限分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理论教学任务,还都承担指导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实验的任务,他们既是理论课教师也是实验指导教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还打破财力、时间的限制,力邀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的外贸处和中国银行国际业务部的工作人员来辅导学生实验,他们白天没时间,我们就把实验时间安排到晚上和周末。校内校外的实验指导教师一块给学生现场答疑,现场评判,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外贸业务,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这样安排实验指导教师是实践逼出来的。但在今天总结时,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和欧洲先进大学的做法竟有相通之处。《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2-3期介绍的比利时DeNayerInstitute学院,就是由理论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助理实验员共同承担所有实验课。具有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和大型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并经培训考核后才有担任实验指导教师的资格。
2)采用真实案例
在搜集实验案例时,我们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不能把写有客户名称地址、传真电话和出口价格、产品规格等涉及商业秘密的合同、信用证给我们,但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企业搜集了十多个真实案例。这样,既保证了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带动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在实验室做着新飞、755厂目前正在做的业务,让正在做这些业务的企业外贸业务员和处理这些业务单据的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实验,效果很好,甚至比到企业一线去实习的效果还好。
3)动员学生到南方实习
由于河南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的程度赶不上沿海城市,内地企业的外贸业务较少,所以我们在保证本地有稳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动员学生到广东、浙江等进出口业务较多的省份实习,既可以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也容易找到就业单位,实现双赢的效果。
2如何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在这四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探索了二点经验:
1)围绕一个案例讲理论
从1999年开始,我们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时围绕河南某电器有限公司出口法国的一笔冰箱业务,从出口合同的签订到履行,将出口的每个环节如何处理单证,需要哪个行政管理机构办证都讲解清楚,使学生对怎么做出口业务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1999级学生毕业后将我们讲的案例带到工作岗位上成为他们处理第一笔业务的参照“样板”,2000级的一些学生将在学校做的案例作业拿到招聘会上,证明自己已掌握了处理外贸单证的技巧。这些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编写教学案例时的最初目标。
2)运用案例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特有的评价、检验、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但目前不少专业课考试的可信度、区分度在不断地下降,甚至有人讽刺说有些考试内容除了考试别无他用。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考试方法没有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命题,题型陈旧,测试方式落后。如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闭卷考试,题目不外乎名词解释、判断和问答题,致使个别学生高分低能,他在考试时知道信用证的概念,但在开始工作时却不认识信用证,更不要说审核和执行信用证了,我们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中,自2000级学生开始进行了考试改革,给的题目就是一个真实的信用证,要求学生根据信用证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和汇票等外贸单据,填写空白的收汇核销单、报关单等外贸单据。考试环境模拟在企业做外贸业务的环境和条件,如题目全是英语,答题要求和实际操作一样也用英语,允许带英文字典,允许看参考书。
3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学生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实务》和《外贸函电》
三门课是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含有大量的英语和单据表格,仅依靠粉笔板书不仅不可能也无法完整地展示教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
2)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直接用英语与外商谈生意的能力,履行进出口合同时需要用英语制单,这就对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时教师不得不用英语讲。以上原因促使我们很早就尝试用双语进行教学。教改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中要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以中文为主,辅以英文版书或英文电子课件;第二,给学生布置英语作业,课程考试时也用英文试卷,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答题。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若机械地追求全英语教学,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必须因材因人施教。
4鼓励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
传统教学教授的知识都是点而不是面,学生到实际中不会综合运用。不少国际贸易实务的学生在校学习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专业课,但学的时候都是孤立地去学,毕业后出现了不会做进出口生意,必须锻炼一段才会独立地做生意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专业课程串起来。经过五年多的探索,我们发现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外销员、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证书考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专业课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年多的探索是艰苦的,许多问题和规律尚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我们相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兰宜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索[J].汕头大学学报1996.04
2.李贵敏《关于“2+1”教育模式的总体框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第五篇:工业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工业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收稿日期:20040403
作者简介:张宏东(1968),男,河南辉县人,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
向: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业外贸。
张宏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系,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本文总结了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特有的“2+1”教学模式的环境中,工业外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四点经验。
关键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1”教育模式;工业外贸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093(2004)03008002
工业外贸专业是我校在1999年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市场的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该专业开设之初就被学校确定为校内试点专业,按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特有的“2+1”教
学模式组织教学,该专业在2001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
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作为该专业的骨干教师、教研室主任,现将5年的教学
改革经验作一总结,与大家共勉。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该专业属应用型专业,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
何做进出口业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但在传统
教育模式下,这些课程都是孤立地进行教学,不少学生不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出现了毕
业后不会做进出口生意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这些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5年教改的探索,我认为这一手段就是通过实
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我校工业外贸专业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块构成。自1999年以来,学校共
向该专业投入150万元资金建立了“工业外贸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外贸业务手工模拟操作
和电子模拟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手工部分是专业教师在实践中搜集的外贸业务单证,并编
成《国际贸易配套实验手册》,该手册重点围绕着河南某电器有限公司与法国某公司的一笔
冰箱出口业务,先给学生示范如何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商检、报关、装运和如何制作
单据,然后让学生参照这笔业务练习另10笔外贸业务。电子操作部分是我们自行开发的外贸
业务模拟实验系统软件,学生通过该软件可以练习制单。我校除校内实验室外,还为工业外
贸专业建立了国营755厂进出口公司、河南环宇海联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新飞电器有
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的心得有以下三点:
1)实验指导教师是关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课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专业课教师只管
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只管实验,二者界限分明。我校工业外贸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理
论教学任务,还都承担指导工业外贸专业学生实验的任务,他们既是理论课教师也是实验指
导教师。我校还打破财力、时间的限制,力邀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的外贸处和中国银行国
际业务部的工作人员来辅导学生实验,他们白天没时间,我们就把实验时间安排到晚上和周末。校内校外的实验指导教师一块给学生现场答疑,现场评判,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外贸业务,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这样安排实验指导教师是实践逼出来的。但在今天总结时,我们发现这种做法
和欧洲先进大学的做法竟有相通之处。《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2-3期介绍的比利时DeN
ayerInstitute学院,就是由理论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助理实验员共同承担
所有实验课。具有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和大型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并经培训考核后才有担任
实验指导教师的资格。
2)采用真实案例
在搜集实验案例时,我们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不能把写有客户名称地址、传真电话和出口
价格、产品规格等涉及商业秘密的合同、信用证给我们,但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企业
搜集了十多个真实案例。这样,既保证了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带动学生的实验兴趣,使
学生在实验室做着新飞、755厂目前正在做的业务,让正在做这些业务的企业外贸业务员和
处理这些业务单据的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实验,效果很好,甚至比到企业一线
去实习的效果还好。
3)动员学生到南方实习
由于河南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的程度赶不上沿海城市,内地企业的外贸业务较少,所以我们
在保证本地有稳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动员学生到广东、浙江等进出口业务较多的省份实习,既可以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也容易找到就业单位,实现双赢的效果。
2如何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工业外贸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在这四年的教学
改革中,我们探索了二点经验:
1)围绕一个案例讲理论
从99年开始,我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时围绕河南某电器有限公司出口法国的一笔冰箱业
务,从出口合同的签订到履行,将出口的每个环节如何处理单证,需要哪个行政管理机构办
证都讲解清楚,使学生对怎么做出口业务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99级不少学生毕业后将我讲的案例带到工作岗位上成为他们处理第一笔业务的参照“样板”,2000级的一些学生将
在学校做的案例作业拿到招聘会上,证明自己已掌握了处理外贸单证的技巧。这些已远远超
出了我们编写教学案例时的最初目标。
2)运用案例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特有的评价、检验、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
所不能替代的,但目前不少专业课考试的可信度、区分度在不断地下降,甚至有人讽刺说有
些考
试内容除了考试别无他用。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考试方法没有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命题,题型陈
旧,测试方式落后。如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闭卷考试,题目不外乎名词解释、判断和问答题,致使个别学生高分低能,他在考试时知道信用证的概念,但在开始工作时却不认识信用证,更不要说审核和执行信用证了,我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中,自2000级学生开始进行了
考试改革,给的题目就是一个真实的信用证,要求学生根据信用证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和
汇票等外贸单据,填写空白的收汇核销单、报关单等外贸单据。考试环境模拟在企业做外贸
业务的环境和条件,如题目全是英语,答题要求和实际操作一样也用英语,允许带英文字典,允许看参考书。
3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工业外贸学生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实务》和《
外贸函电》三门课是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含有大量的英语和单据表格,仅依靠粉笔板书
不仅不可能也无法完整地展示教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工业外贸专业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
2)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工业外贸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直接用英语与外商谈生意的能力,履行进出口合同时需要用
英语制单,这就对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
》时教师不得不用英语讲。以上原因促使我们很早就尝试用双语进行教学。教改的经验告诉
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中要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以中文为主,辅以英文版书或英文电子课件
;第二,给学生布置英语作业,课程考试时也用英文试卷,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答题。我们这
样做的原因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若机械地追求全英语教学,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必须因材因人施教。
四、鼓励学生报考五个证书
传统教学教授的知识都是点而不是面,学生到实际中不会综合运用。不少工业外贸的学生在校学习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专业课,但学的时候都是孤立地去学,毕业后出
现了不会做进出口生意,必须锻炼一段才会独立地做生意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通
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专业课程串起来。经过五年的探索,我们发现有效的手段之一
就是让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证书考试,如外销员、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这五种考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专业课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年的探索是艰苦的,许多问题和规律尚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我相信我们的工业外贸
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会更上一层楼。责任编辑徐虹)
Explorationontheindustryforeigntradeteaching
ZHANG Hong-d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epartment,Henan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Xinxiang4
5300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experiences of the industry
foreign trade major teaching innovationinourcollege′sspecial “2+1”
educati
onprocess.
Keywords:Henan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2+1”
educationprocess;industry foreign trade, teaching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