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语码转换初探论文
【摘要】本文是在多年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基础上总结出了师生语码转换的特点。通过语码转换使学生在深入探索学科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了学科双语教学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语码转换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与国外一些国家为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共处和避免国家分裂等的需要不同,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拓宽外语习得环境。把学习者培养成既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又具有非常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语码转换及其类型
1.1 语码转换
Hudson[1]指出,人们之所以用“语码转换”而不是“语言转换”在于“语码”更中性化,它既可以指语言也可以指各种语言变体、方言等。Ronald Wardhaugh[2]在《社会语言学入门》中关于语码的论述比较全面,他把语码解释为“一种语言或语言的变体(variety)”。即语码既可以用来指某一种语言,又可以指某种方言、文体语言,甚至可以指洋泾浜语和人们为了保密起见私下里设置的密码语言。Hamers & Blanc(2000)认为[3],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同一次对话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交替使用,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策略。双语者为了达到交际效果的最佳化,经常会调用自己所能及的全部语言,只要形式和功能对等即可。在双语教育开展较早的欧美国家和双语现象较突出的港台地区研究较多,国内在外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的也比较多,但把语码转换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就较少。研究学科内容教学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规律和理想模式对于促进学生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习得两个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1.2 语码转换类型
Poplack[4]总结出了语码转换的三种类型,(1)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例如,“让我们先来Review上一次课所学过的内容”。(2)句间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crystal and amorphous? 我们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3)附加语转换(Tag Switching), 例如,“Lever law is just used in two phase region,是不是,同学们?”据Cook[5]认为,双语者一般在谈话中句内转换占84%,句间转换占10%,附加语转换占6%。由此可见,语码转换中,句内转换的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句间转换。教师的语码转换特点
2.1 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由于文化的差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文化所赋予的内涵。一种文化之中的词语和信息可能和另一种文化中的词语和信息并不完全对应,甚至缺乏任何对等成分。此时,教师就应起到文化桥梁的作用,适当采用语码转换来弥补文化空白,有效利用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来传达文化信息[6]。如,The teacher also delivered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sidelines of his class/教师在课堂期间也传授了实践知识。在英语中动作同时发生时也常常用 on the sidelines of 来表达,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别直译过来汉语又很难理解,这时需要教师搭起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桥梁。
2.2 解释与翻译
解释词义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同义词、反义词、语素意义,也可以采用类比法或情境法。但当遇到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如上方法可能都会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这种涉及文化背景的词义解释翻译时,语码转换有助于清晰地传递信息。与汉语的表达方式相反,英文的特点就是先结果、后说明产生其结果的原因或条件,翻译时必须要体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在讲到虎克定律的定义时有如下一句英文:The extension of a spring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he load added to it as long as this load does not exceed the elastic limit。虽然英文中表示前提条件的从句as long as this load does not exceed the elastic limit在主句The extension of a spring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he load added to it之后,翻译时要按汉语习惯先译出产生其结果的条件从句“只要所加载荷限制在弹性范围内”,再翻译其主句“弹簧的延伸长度与其所加的载荷成正比”。
2.3 以目的语讲述后用母语重复其内容
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其理解所学内容。通常教师在介绍新知识时先用目的语叙述一段词组或一句话,然后再用母语进行重复,以达到讲解内容的最有效传递。教师可以针对授课内容的难度选择全段或全句重复,也可以针对重点信息进行部分重复,由此使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更准确明了。可以说一部分内容用两种语言轮换呈现,既实现了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又实现了外语语言目标。当然没有必要进行句句重复以免使授课效率下降,造成学科损伤,但我们在双语教学中提倡适当的重复重点,以确保知识的准确传递,并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2.4 词语转换
用于转换词语的语码转换通常是双语课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教师可以用母语提请学生注意新话题或新知识点的导入。另外,教师从正式的教学语言转为较为亲切的语言时,也会采取母语进行提示。或当教师提问某个学生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避免学生对问题有所误解,教师也通常会进行词语转换。例如,“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晶体 and 非晶体? 这样,学生们既使不懂“晶体”与“非晶体”的英文写法,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2.5 准确传递目的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准确传递目的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是教师由目的语向母语进行转换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师对前面的目的语陈述提供一个母语的解说或提供一些补充信息来帮助学生对前面的讲解内容进行较准确的理解。例如,我们讲“机械性能”时,对应“机械”的英文词义有engine, machine, mechanical;对应“性能”的有capability, performance, property, 但准确表达“机械性能”的英文词义只有“mechanical property”。即教师需要从多种近义词中指出能够表达该学科特点的最恰当词义并传授给学生。
2.6 艺术性管理课堂
教师会在有些时候有意识地使用语码转换以获得某种特殊的效果,如在对话中用另一种语码回应对方以强调观点上的分歧,或者表示幽默、讽刺。在同一语句中突然转换语码可以获得某种戏剧性的效果。例如,当课堂上一对学生小声唠嗑时,教师可以面带笑容地说“你们能不能大点声说话, let all of us share your interesting story”。这种突然的语码转换不仅警示了课堂小声说话的学生,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7 松弛紧张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用目的语讲解较为枯燥的专业内容,而用母语举例、讲解有趣的背景知识或适当的幽默和调侃,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语码转换特点
在第二语言输人的心理过程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试图采用某种方法以解决这些特定的语言困难,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策略”。一些研究者将“策略”分为“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输出时经常会自觉采取一些辅助性策略,使学习与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语码转换是一种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语言学家的认同[6]。目前的课堂观察表明学生采用语码转换具有如下目的:
3.1 填补外语语言空白
填补外语语言空白是学生进行语码转换的重要语用动机。当一种语言的词汇知识和表达能力不能满足交际需求时,说话人会转而求助于自己更熟悉的语码形式,以保持会话状态并避免交际的中断,重述用目的语未能表达清楚的信息或观点,解释用目的语不能够解说清楚的真实意图,以避免误解,从而将自己从困惑、窘迫中解脱出来。目前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与本民族同学进行交谈时,总是倾向于使用最不需要努力来完成交际任务的以频繁语码转换为特点的最低能量输出方式进行交谈,而且这种交谈方式可以达到内容的准确传递与沟通。
3.2 提高语言准确性
双语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够自信,因而担心涉及逻辑、数理方面的精彩观点无法用目标语讲得透彻、明了,因而采取更加稳妥、安全的办法,即使用母语流畅地表达。这有时会使学生失去用目的语进行表达观点的机会,但却使信息更准确、完善地传递,因而也不失为一种过渡性双语教学的语言策略。
3.3 与会话者保持同步
交际的参与者、交际场合和交际话题三大基本因素对语码转换具有制约作用,各个因素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课堂教学环境中,作为交际参与者的学生通常会在与教师或同学对话的过程中,为适应对方、交际场景和交际话题而适当采取语码转换。
总之,针对实际双语课堂教学,该不该使用母语、使用多少母语、什么时候、怎样利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在非语言课程上进行双语教学,要强调本着以传授学科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根本。只强调其中一方都是偏离了学科双语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在学科双语教学中运用好语码转换这个有利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Hudson R 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 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3] Hamers J.F.and Blanc Michel H.A, Bilinguality and Bilingualis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Birdge, 2000.[4] Poplack S.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ode-switching [A].Durand, R.ed.Latin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behavior[C].Norwood, NJ: Ablex
[5] Cook V.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1,(57): 402-423.[6] 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68-82.
第二篇:语码转换运用论文
摘 要: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分为情景型、喻意型和会话型三类。个人的语码选择和转换这一策略主要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动机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社会因素;主观动机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是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它通常发生在双语者或多语者中,即随着具体的语境,持双语或多语者在说话时会面临着选择一种合适的语码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或需要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码,或使用两种语码的混合码,这就是我们要谈的语码转换。(许朝阳,1999:55)许多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语码的构成,有的关注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其所发生的语境。本文拟从社会因素和个人主观动机两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的动机。
一 语码转换的概念及类型
语码(code)是指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语言形式,可以是一种语言或它们的变体形式。语码转换是语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实际需要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曲晶,孙芙蓉,2007:148)即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语言接触。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开始说一种语言后根据场景,中途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在一句话中夹杂、交替地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是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不会改变其话题。据此,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三类:喻意型(metaphorical)即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一种在正常状态下仅用一种情景的变体被用于不同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另一种气氛,达到引起注意或强调的目的;会话型(conversational)即是说话者在一个句子内部进行语码转换,有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转换多次,转换过程中不发生情景变化,也不会导致话题发生变化;情景型(situational)由于改变话题及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RAHudson,2000:100)
二 语码转换动机的回顾
上文已述,语码转换是指持双语或多中语言的个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场景及自己交际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换而言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随社会领域或角色的变化而发生的从一种语码转为另一种语码的情况,称之为语码转换。(郭熙,2004:195)对于社会语言学来说,由于语言的作用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语码也相应的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作为社会团体的个人,在社会语言集团所使用的语言是不会仅局限于一种语码,即不会是静止、毫无变化的,个人总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交际场景的转变而不断进行语码转换,以达到具体交际的需要。
一般而言,说话者的动机是选择语码和进行语码转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动机进行了研究。如Myers-Scotten(1993)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语码转换的动机应该以说话者为中心。Giles和powesland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言语顺应论”即从心理学角度来揭示语码转换中注重交际的互动作用、强调交际的协商性质,(李淑华,2007:99)以此来理解个人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从而揭示其内在的动机。此外,国内学者如于国栋在分析Verschueren的语用的顺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的动机是:顺应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和心理动机(mental motivation)三个方面。(牛忠光,2006:90)综合前人对语码转化的动机的研究可以推知,语码转换的动机受社会因素和主观个人动机因素这两方面的影响。
三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 社会因素
个体的人是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言语行为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个体的人在语境的作用下会考虑到社会因素而从事语码转换,达到表达交流的目的。所以人们在交流中,就会遇到必须选择一种恰当的语码情况,但就语码转换而言,因其表现为较复杂而微妙的社会行为,所以人们对语码的选择会受到社会因素这个外在动机的影响。
(1)社会领域的影响
语码的选择受到社会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而言,一种语码与另一种语码发生冲突的程度并不是很严重;但在有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各式问题的产生。例如,课间休息时,两个同学用上海话在交谈,这时迎面遇到了老师,他们都改用普通话向老师问好。再如,两个学生在用汉语交谈,在路上他们碰到了外教,这是他们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向外教问好。这种以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语码转换是很自然的。但是因语码转换造成的冲突也是存在的如:在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有一个情景反映了这一冲突:主角金三顺会说韩语和法语,她的男友的朋友只会英语,当两个人在一起谈话时,两人只能个说个的,加之有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了一些冲突。
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说明了社会生活中因区域的不同而产生语码的影响。如:我国以普通话为标准语言,是各地相互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但是各地仍然有方言的存在。前者用于工作,学习或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进行交流时使用;而后者用于家庭内部、朋友亲人之间等。典型的例子是新疆的图瓦人属新疆蒙古族的特殊语言群体,因图瓦语使用人口少,图瓦人长期杂居于阿勒泰地区的蒙古人和哈萨克人中,所以对外交际多用蒙古语和哈萨克语,而在家庭内部使用图瓦语。(高莉琴,2003:18)
(2)社会角色变化的需要
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与其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即人在这个社会的网络中,在不同的场景中需扮演一定的角色,才能与他人交往,产生联系。(郭熙,2004:199-200)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兄妹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商户与客户的关系、师生关系等。所以因各式关系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角色中所使用的语码也会有所不同。如:在家庭内部,妈妈爸爸对儿女说话时多采用很直接,有些命令的话语,但当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父母多数会使用温柔、亲切的语言来交谈。此外在实际的交往中由于说话者之间的地位或关系,立场的不同,会通过语码的转换来表明双方的亲疏关系。如在肯尼亚内罗毕,大部分人同时掌握英语和斯瓦希利语。英语用语正式场合,斯瓦希利语用于比较随便的日常场合。下面是用英语和斯瓦希利语的售票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通过他们之间的语码转换,可以看出因角色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售票员:到哪儿去?(斯瓦希利语)
乘客:我想到邮局去。(斯瓦希利语)
售票员:从这儿到邮局要五毛钱。(斯瓦希利语)(乘客给了售票员一快钱。)
售票员:等一会儿给你找钱。(斯瓦希利语)(过了几分钟)
乘客:给我找钱啊。(斯瓦希利语)
售票员:甭着急,我就给你钱。(斯瓦希利语)(又过了一会,汽车快到邮局站了,乘客有点生气。)
乘客:我快到站了。(英语)
售票员:你以为我要你的钱吗?(英语)(王德春,2000:272)
这段对话中,交谈双方多数时间用的是具有随意、亲切的斯瓦希利语,目的是为了强调亲密和谐的民族群体关系;可是后来乘客一直没有能够拿到钱,所以采用了在正式场合下使用的具有疏远功能的英语,以提醒对方注意其社会距离,这时,乘客已经不在强调民族的亲密团结的关系。而当售票员听到对方用很正式的英语时,已明白对方的意图,所以也以这种互动疏远的语言代码转换来回答。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因为说话者选择不同的语言或进行不同的语码转换时,是能够传递人际角色关系的疏密信息。主观动机
在言语交谈过程中,说话者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因素所决定的;交际双方为满足自身的主观动机的需要也会进行相应的语码转换。王德春等人(2000)认为“交际者的感情、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与社会语境的诸项客观特征,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实际言语交际中言语的建构和理解”。因此,交际者的主观动机对语码转换的产生和使用都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1)强调、突出内容的功能
双语者或多语者在具体的社会言语的交往中,有时进行的语码选择和转换,其目的是为了强调、突出或说明某个问题/事情。一般而言,只有在双方可以理解和熟悉交谈中的语言,并能懂得其中的语码转换,这时语码选择和转换才会发生。如在教室,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在大声的交谈,声音很是嘈杂。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一声惊叫声,坐前排的同学忙问后面的同学:
甲:怎么了?
乙:Don’t look at me,it’s not me.Not me.该例子中,甲用中文问乙怎么了?乙知道甲的意思是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在惊叫?等。但乙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那个发出惊叫的人以及为了表达一点点幽默,采用语码转换,用英语来加强和突出其说话的内容。再如,两个好朋友在聊天。
甲:Anyway,if you have some information,please send me a email.乙:什么?
甲:Email,邮件。
乙:哦,好的e-mail。
此例子中,双方在谈论联系方式,甲说E-mail,乙没有反应过来,所以甲就进行了语码转换,用汉语重复,以强调突显邮件,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2)语言优势原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民族、国家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语言成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林素容,2005:54)其中英语的使用较为广泛,让人们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能否用英语交流是一种“时尚”。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人们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就会显示出比别人更有明显的优越性。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在外企工作的职员常在日常会话中夹杂着英语,不停地进行语码转换;其目的一方面是担心听者听不懂,另一方面是为了表达的便利因为对一些字词(不知用中文如何表达),认为用语码转换的语言会表述地精致些,以此来拔高自己的权威性的主观动机。如:
甲;你的材料是从哪里找的?
乙:是从Internet上download的。
甲:哦,那我可以copy你的吗?
乙:Definitely not!
再如,那些留学归来的人也常常是在一句话里夹杂着英语单词:“你pass 你的holiday很happily吗?”这句话是语码混用(code-mixing)的现象,显示了留学生用英语来彰显自己的留学背景、经历;还说明了他们想通过用英语来拔高自己的权威及其形象的目的。造成这些语码转换频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语码选择和转换(许朝阳,1999:55)并且在主观动机上也造成了对某种语码的推崇和对其他语码的偏见。很显然,英语凭借英语国家在世界的地位凸显了它的优势地位,所以人们认为操英语就是有地位、有身份的表现,这样上文那些语码转换的频繁使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总之,语码转换和人的主观动机即表现语言优势原则关系密切。
(3)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
人们在交谈过程中,通过语码转换来亲近或疏远对方,这也就是由人的主观动机中的语言靠拢或偏离因素导致的语码转换。(边旭,2005:129)表现在具体的交际场景中是一方因另一方语码的转换而进行的语码调整。例如:一个学生找老师问英语考试的成绩,开始他用普通话与老师说话,后来发现老师和他是老乡,就改用方言,老师也随之用了方言。这是以语言靠拢为主观动机的语码转换。再如:你到老乡开的杂货店买东西,开始你们都用家乡话相互问候、交谈;接着他就用普通话问你要买些什么,老乡的转变是暗示你:老乡是老乡,买东西是要付钱的。这是语码偏离原则,同时也说明了说话者的言语选择对当时语境公认的关系状态所要求的言语选择的有意偏离。(王德春,2000:275)
四 结束语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交往中使用的策略和手段,其背后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动机;当然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语码转换也是人们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文中说明了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个人动机受到社会因素和话语使用者的主观动机等制约;此外,对个人语码的转换的研究也表现了人们对不同语言的态度,这对双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朝阳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与心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2):55
[2] 曲晶,孙芙蓉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J]现代教育科学,2007(3):148
[3] Ron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guistics(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0
[4]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95,199-200
[5] Myers-Scotten CMSocial Motivation for Code-swit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3
[6] 李淑华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语言文学),2007(3):99
[7] 牛忠光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5):90
[8] 高莉琴新疆语言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3(1):18
[9] 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2-275
[10] 林素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
[11] 边旭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几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29
第三篇: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范文
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摘要:在日常双语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频率、目的语使用的准确性和流畅度等,会直接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也是重要的研究元素。在我国,汉英双语教学方兴未艾,研究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特别是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认识其特点、规律和效果,有助于客观认识我国现阶段汉英双语教学现状,并为其走向、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语码转换;汉英双语教学;案例分析
语码(code)和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语码可指一种语言,也可指一种语言变体或方言,语码转换则指说话人从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到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变换使用。[1] 在国外,语码转换研究始于上世纪20 年代,到60 年代,此研究有较快的发展。在我国,语码转换研究则更加滞后,1987 年才开始出现介绍西方语码转换的文章,到90 年代,此研究逐渐升温,并在2006 年达到高潮。[2] 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常双语交际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对二语或外语教学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则研究甚少,而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中的语码转换研究还几乎无人涉足。然而,语码转换又是反映双语教学阶段性特征、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充分认识日常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无疑对我国汉英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常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
(一)类型
日常交际中的语码转换主要有四种类型,即词内转换(intra-word switching)、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反问转换(tag-switching)和句际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词内转换指的是在一个单词内使用两种语言,这类转换多发生在两种语言都是拼音文字(phonetic writing)的双语交际中,如shoppa,说话人从前半部分的英语单词shop 转换到后半部分的旁遮普语(Punjabi)的复数后缀pa。[3] 这类转换在汉英转换中不多见,因为汉语是拼音文字,一个音节中的音素不能独立出来构成词素。但汉英双语者有将某一英语词素附加在汉字后的转换现象,如“书s”(shūz),“三本书”就说成了“三本书z”;句内转换指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之内的转换,如“一块cake”、“Eating sandwich 是他的嗜好.”;反问转换是句内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前半句是一种语言,反问句就转到另一种语言,如“It’s a nice day,hana?”、“When he entered the room,她正在梳头.”;句际转换发生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如“I take the great honor to make known to all the plan for the English Culture Festival.首届英语文化节将与2008 年12 月26 日开幕!”
(二)功能 1. 交流的捷径
在日常交际中,操双语的人有时很难在另一种语言找到合适的词、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估计对方很难听懂其意,就常进行这样的转换。
(1)Jason: Look!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hese days? You’d better shaozheteng(少折腾)!
Durf: Ok,我不zheteng 了。
“少折腾”是我国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词语,虽只有三个字,但蕴含的意义却很丰富,只能在具体的上下文才能体会其意。而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也很难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以上对话是在两个懂得一些汉语的英语人之间进行的,在这样一个汉英交际情景中,发话人从英语转到汉语,既符合当时的语境,又能让听话人一下就能听辨这个流行词而明白其意。从听话人的回答来看,他不仅听懂了,而且还巧妙地重复了一次,用得恰到好处。由此可见,这样的转换是清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2. 避免尴尬
在单语交际中,有些语言太直白,会使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感到尴尬或羞涩而说不出口。为了避免或减轻这样的尴尬或羞涩,转用另一种语言是双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2)丈夫:披上大衣,外面太冷了。妻子:I love you.
(3)同事1:你在哪儿买的这件underpants?同事2:在南坪步行街一个小商店。
例(2)中,妻子用另一种语言曲线表达了心中的爱意和甜美,减少了直接用汉语产生的直白。例(3)中,说话人觉得直接用“内裤”有些说不出口,于是用了underpants,好像拐了一个弯儿,没有那么尴尬。3. 易释歧义
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语系上,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family);从形态上,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方块文字(square characters)。因此,在意义表达上,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和优势,也各有缺点。有时,汉语用很简洁的一、两个词就能表达清楚的意义,英语则要用很长的文字描述,反之则相反。
(4)除了英语,他不会其他外语。
除了英语,他还会西班牙语。在汉语里,“除了”在音、形上完全一样,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即“所说的不计算在内”和“在什么之外,还有别的”。[4] 如果对学习汉语的英语人解释其意,只需转用except 和besides 两个词,既言简意赅,又一清二楚。因此,在双语环境中,这样的转换是非常有效的。4. 避晦省时
在双语交流中,当碰到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和行话时,说话人常转用另一种语言,使晦涩难懂的意思既一目了然,又节省时间。
(5)Doctor:According to your symptom,I’d better add some tablets of paracetamol. Patient:Parace„? Doctor:Paracetamol. Patient:„?
Doctor:Acetaminophen. Patient:Acetamin„?
Doctor:That is 扑热息痛。Patient:哦,就是扑热息痛!
这一对话发生在英国的一家医院,医生是英国人,但懂一点点汉语,患者是在英国居住不久的华侨。当医生意识到这位母语是汉语的患者听不懂药品的通用名“paracetamol”时,改用了商品名“acetaminophen”,但当患者仍不能明白时,医生就用他蹩脚的汉语说出了“扑热息痛”,患者立刻就明白了,起到了避晦省时的作用,效果立竿见影。5. 幽默风趣
在轻松、自由的双语交际中,双方常常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使说话幽默风趣、开心快活,也显示出说话人之间同行、同龄、同群体等的近密关系。(6)我有本book 要buy。他早就disappear 了。这样的转换在学英语专业的人群中是很常见的,听话人往往报以会心、忍俊不禁的一笑。在日益开放、多元文化的社会,各国这样的双语现象比比皆是,成为多元 文化的又一个特征。
二、汉英双语教学及语码转换
双语教学指的是在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化学、物理等),使用除母语之外的至少一种外语(也称目的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的使用比例呈母语多、外语少,到外语多、母语少,再到全外语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规律。在我国,英语是第一大外语,汉外双语教学自然从汉英双语教学开始。汉英双语教学的目标,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终极目标是培养既懂专业、又懂专业英语的双语人才,过程目标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构成,具体为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学科目标是指一堂课要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语言目标则指围绕学科目标而设定的英语词汇、句子等目标,两个目标综述为教师能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能用英语学习、掌握、表述这些知识和技能。汉英语码转换的频
率、英语使用的多少及流畅程度等直接关系、影响汉英双语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在我国,汉英双语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课堂上语码转换情况如何?围绕学科教学目标,师生英语使用如下的案例分析可从一个侧面回答这些问题。
三、汉英双语教学中语码转换案例分析
(一)案例及分析原则简述
案例研究是教育科研方法中的一种,是通过对单一对象的研究寻求教育规律性的研究方法。[5] 我国汉英双语教学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案例研究对认识现阶段双语教学现状、寻求双语教学规律、探索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汉英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要随堂听课寻找分析样本很不容易。本案例源自2007 年全国双语研究中心和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一节小学数学双语课,任课教师是长春树勋小学数学教师金岚,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本课主题是solve division problems。[6] 为了将录像声音文件转记为文字文本,并确保听记的准确性,我们制定了三条原则:1)原样保持原则:当遇到语法、用词等错误时,不做任何修改,如“Six multiply by 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所以,以下分析中呈现的都是原始句。2)断句原则:如果两个单词在语流中停顿时间很短或几乎没有停顿时,就断在一句里,如“Ok,now,look at the sea.” 句中的“ok”和“now”。有时虽是两句话,但因意义关联太紧密,也算在一个大句里,如:“Six multiply by eight is forty-eight,一共有48 个长方形。再用forty-eight rectangles in all divided by eight is six,就能摆出six sun.”。3)标点使用原则:如果一个句子以英语开头,句末就用英语句号“.”,反之就用汉语句号“。”;如遇较长时间的思考、停顿、间隙、等待、小组讨论、听不清等,就分别用英、汉省略号“„”、“„„”示之。由此得到414 个句子,每个句子按在课堂上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以下编号例句均源自此转记文本)。根据语码转换分析的需要,分别列出三个表格,表1为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总表,表2 为全英句表,表3 为内和句间语码转换表。[7]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严格遵循 了这样的原则,但是我们的听记和统计仍难免有遗漏和 不准确的地方。
(二)转换情况分析 1. 转换类型
由于词内转换在汉英双语交际中本来就不多见,再加上本堂课上未出现反问句,因此,本堂课中师生语码转换的类型只出现了句内转换和句际转换两种,如:(7)Sentence 67: 有一个机器人有one circle and six rectangle。(8)Sentence 282:It’s wrong. Why?
Sentence 283:因为,那里是12 块糖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例(7)属句内转换,例(8)属句际转换。2. 转换原因或动机
本案例中的语码转换有从英语到汉语和从汉语到英语两个方向,教师和学生都在进行着转换。但在汉英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师语码转换的主导地位特别突出,是完全主动的。因此,下面主要就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和动机进行分析。由于未与任课教师就转换的原因或动机进行交流,下面的分析是根据课堂语境对其原因或动机的推断。以此,其主要原因或动机有四种,前两种是从英语到汉语,后两种是从汉语到英语。1)无意重复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提问时,教师先用英语说了一遍,后用汉语重复了一遍。(9)Sentence 156:Can you? 能吗?
(10)Sentence 218: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更喜欢哪一种? 像“Can you?”、“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这样的句子是在英语课上教师用得多、学生听得熟的语言,完全是在学生的理解范围,没有必要翻译成汉语,教师此时的转换可能是在等待学生反应或回答时的无意重复。2)保障理解
在双语课堂教学两个目标中,学科目标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本堂课中,教师从英语转到汉语主要是在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上,是为了确保学生对学科知识要点的理解,如:(11)Sentences 112-115:
T: Six multiply by eight is forty-eight,一共有48 个长方形。再用forty-eight rectangles in all divided by eightis six,就能摆出six sun. T: Are you clear? S: Yes.
T: 那么这是分步算式,综合算式呢?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和 知识点,此时转到汉语,不仅省时省力,重要的是不用生疏难懂的英语表述和解释,使关键点的思考和理解一步到位,保证学科目标的实现。3)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英语课上听得滚瓜烂熟、几乎能脱口而出的语言,如Very good、Think it over、You,please、Yes or no、What else 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使用这些语言的机会,又创造了双语教学的英语大环境,为双语教学语言目标的完成起到了支撑、顺接的作用。4)完成语言目标
如前所述,语言目标指围绕教授学科知识、传授学科技能所需和要求掌握的目的语,主要包括词汇、短语或句型等。本堂课的学科目标是在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除法应用题,围绕这一目标所确立的语言目标自然就是关于除法的词汇、短语、句型等。在保证学科目标完成的前提下,教师不时从汉语切换到英语,并反复使用了multiply,multiplied by,division,divide,divide„equally into„,How many„in all?等。可见,教师从汉语转换
到英语,是为了完成语言目标,从而也为下一次课的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三)教学效果分析(下转第26 页)本案例师生间的语码转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较强的双语学习意识
我国汉英双语教学,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由零进展到零星,从实验性发展到逐步实施。在那些实施了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经历了一个从零概念到尝鲜,从实验性到常态性的双语学习过程。本案例中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语码转换影响下,也自如地进行着转换,用双语表达对学习内容的理解。(12)Sentences 92-94 S: 用6 乘以8 等于48 个。Forty-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 S: 再用forty-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 S: 48 除以8 等于6.(13)Sentences 295-296:
T: Divide twelve candies equally into three groups. S: Twelve divide by four is three. 是把12 块糖果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3 个。从上述两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双语学习意识,双语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这样的意识和习惯是顺利实施双语教学、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2. 有较强的用双语思维的能力
如前所述,本案例共有414 句,全英句235 句,句内转换句51 句,两者相加为286 句,占总句数的69%,在这286 句中,约120 多句是直接用于数学问题的。这说明,在这样一堂数学双语课中,全英句和转换句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这从数量上表明,学生英、汉思维几乎各占一半,英语思维还略占优势。
上面例(12)中,学生由汉语“用6 乘以8 等于48个”直接过渡到英语“Forty 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再由句内转换句“ 再用forty-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six”,转用母语“48 除以8 等于6”。学生的转换非常自如,其数学双语思维好像达到了无缝对接的程度。(14)Sentence 119 T: Ok,you,please!
S: Six multiply by 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
例(13)和(14)显示,如果教师在用英语讲解和表达时,学生不假思索地也用英语在思考和表达!这充分表明,学生的思路是清晰的,转换是自如、恰当、有效的,他们的双语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
3. 有较强的用目的语表达的能力 如前所述,本堂课的学科目标是在已学的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除法应用题。学生在学习除法应用题时,不但完全能够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维、陈述乘除法问题,而且有时教师都未说英语,他们却不由自主地转用英语表达!例(12)第92 句是很好的例子,当学生用汉语说了“用6 乘以8 等于48 个”后,马上转换用英语表述“Forty-eight divided by eight is six.”,而且,后者是前者的逆运算!这反映出学生不凡的目的语表达能力,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四、结语
通过对语码转换的简要梳理和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要实现双语教学的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语码转换是重要的研究元素。第二,认识语码换在汉英双语教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循序渐进地增加目的语使用、培养学生用语思维的意识和
能力、保证每堂课双重目标的实现的有效途径是语码转换研究的重要任务。第三,数学是学科性非常强的学科,要在这一学科实施双语教学难度非常大。但本案例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双语教学和学生的双语学习是有效的,且效果略高于起步阶段水平。因此,数学双语教学是可行的。第四,只有实施了双语教学的地区,学生才有机会走进双语教学课堂,才有机会接受双语教育。第五,只有双语学生才有语码转换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用双语思维,才能用双语学习学科知识。第六,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科学施教,学生双语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是能够培养起来的,学科的双重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第七,只有完成每堂课的双重目标,才能完成为国家输送既懂专业、又懂专业英语的双语人才的终极目标。参考文献: [1] Jack Richards,John Platt & Heidi Weber. 刘润清等译.朗读曼语言学词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50.
[2] 陈立平.双语社团语码转换研究----以常州话-普通话语码转换为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1.
[3] Tom McAuther. Oxford Concise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32.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Z].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91.[5] 陶琼.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99.
[6] 金岚.小学数学全国“十一五”双语课题学科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观摩课[CD]双语学习研究中心、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电视台联合录制. 2007.4. [7] 欧卫红等. 双语教学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1-165.
全国
第四篇: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的英汉语码转换
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的英汉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 由一种语言或变体变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情形,并探讨其教学功能。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是在综合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作出的语言选择。本文从外语教学理论入手,分析英语课堂教师使用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并根据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其教学功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英汉语码转换情形分析
我们分析英语课堂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形,但是不包括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只好借助于汉语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况。
1.1 当意欲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时
Krashen的语言输入说认为,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内化(Krashen 1985)。Krashen提出了“i+1” 的概念,也就是说,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被学生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具有挑战性。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用英语输入的信息远远高出学生可接受的水平,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为了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教师除了选用较为简单的英语词语和句型外,还应适当地穿插汉语。
1.2 当意欲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时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由于语言思维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种语言中,那么当两种语言发生接触时,教师常会借助语码转换清晰地比较两种思想和概念。有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类似概念的词语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大多数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这些情况下,教师要想向学生解释清楚类似概念,往往须要借助语码转换来实现。
1.3 当意欲改变师生距离时
语言是一种能动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是人们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在语码转换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语言靠拢(convergence)和语言偏离(divergence)。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来解释这些情况(Giles 1979)。语言靠拢是指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以便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表示自己的亲和倾向。语言偏离是指使自己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与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不同,表示自己具有权势或者自己不愿向对方的权势靠拢,让对方尊重自己。
我们经常会看到英语教师们在课上用英语给学生授课,课下他们则可能选择用汉语和学生闲聊。教师选择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在用汉语和学生闲聊的过程中,他们突然又改用英语,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想与学生过分地靠近。当教师想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或社会距离时,采用英汉语码转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1.4 当意欲吸引学生注意力时
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一般可以指在同一次交际行为或同一次言语行为中,人们使用不止一种语言的现象(Poplack1988)。在很大可能的程度上,语码转换可以被认为是双语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码转换本身就是一种交际策略,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策略”(Grosjean 1982:148),可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这种交际目的很可能是通过其他的交际策略实现不了的, 或者即使可以勉强实现, 也不一定能取得同样的交际效果。
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
Verschueren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 且在不同的意识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 1999:55-56)。一般来说,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的英
汉语言转换使用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Castellotti and Moore 1997),具有一定的教学功能。
2.1 解释强调的功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因听不懂英语而造成信息理解障碍时,常常使用同义语码转换,即同一语言信息在用原码表达后,接着又用他码重复一次,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例如,在比较supplant 和supersede 两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说,supplant suggests taking the place of, often by means viewed as unjustified, and the process may be immediate or gradual.Supplant 意指“取而代之”,常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以取代,其过程可以是立即见效的或是逐渐的。Supersede indicates that a substitution occurs because the new thing is better, more modern or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ld.在以上的例子中,教师用英语比较supplant 和supersede 两个词语差异时,中间插入了一句汉语,于是发生了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按照上文的阐述,它既是句间语码转换,又是同义语码转换,是对前一句英语意思的汉语解释。前一句英语因语言结构复杂而使其表达的信息难于理解,不仅有分词结构作定语,而且有词语suggest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等语法难点,还有take the place of, view…as 等词组;此外,unjustified, gradual 也属于偏难词汇。以上语言难点的同时出现,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的使用就起到了解释强调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加工输入的语言信息,进一步加深对目标语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实施教学计划。
2.2 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其名著《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人们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语言形式的分布及其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他还指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是学习者的最大障碍”(Lado 1957:2)。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就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弥补英汉语言差异,减轻语言差异对学习者造成的负担,有效地避免语言的负迁移。
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汉标识语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以举例说,Wet paint,油漆未干;No entry,不准入内;This day only,当日有效。通过教师的英汉语码转换,学生们准确理解了英语偏爱用名词而汉语偏爱用动词的倾向。在不能用英语完全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的某一个概念或独有的特点的情况下,教师常常会采用语码转换的策略。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用英语表达时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话语的意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3 拉近师生距离的功能
“由于语言和语码总是和一定的地点、群体、活动或功能相联系,因而语码转换就成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互动过程中生成他们的社交世界的意义的资源之一,可以用来表明情感和亲和。”(Verschueren 1999:119)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除了信息性地使用语码转换外,教师还常常情感性地使用语码转换。例如,当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时,教师会说,No pains, not gains,In Chinese, we also know 书山有路勤为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说,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师生情感,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走向成功。语码转换的使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成功地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快语言学习的进程。
2.4调节课堂气氛的功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获得可理解的目标语输入的重要地方,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产出性技能培养的重要地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障碍几乎始终存在于教与学之间。假如教师在课上自始至终用目标语传授知识,即使学生能全部接受,有时也难免会因过度紧张而感到疲劳,因长时间使用一种语言而感到单调。过度紧张的气氛也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会借助于英汉语码转换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用英语表述某事的重要性时,突然插入了“那是相当重要”这句汉语,并且还惟妙惟肖地模仿明星的语气,就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感到情趣盎然,他们就会饶有兴致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适度使用,不仅能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的焦虑感和疲劳感,而且还能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论
Fishman指出,双语者对所讲的某种语言的选择,是由参与者、情景和话题等外在因素所决定的(Fishman 1965)。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也是综合考虑了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所作出的语言选择。当欲表达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改变师生距离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意愿时,教师往往借助语码转换,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可以准确传递信息,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必须坚持目标语(英语)优先的原则,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目标语输入,母语(汉语)的使用起补充的作用,要适时适度。如果教师选择使用母语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就失去了目标语的输入机会。过分地依赖母语,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如果教师过多地使用母语来表达有意义的信息,学生就不会有深入理解目标语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Castellotti, V.and Moore, D.Alterner pour apprendre, alterner pour enseigner, de nouveaux enjeux pourla classe de langue [J].Etudes de Linguistique Appliquee, 1997(108).Fishman, J.A.Who Speaks What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J].La Linguistique, 1965(2).Giles, H.and Smith, P.Accommodation Theory: Optimal Levels of Convergence [A].In H.Files and R.St.Clair(eds.).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C].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9.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 1985.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Poplack, S.Contrasting Patterns of Codeswitching in Two Communities[A].In M.Heller(ed.).Code-swit-ching: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88.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第五篇:谈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江绍聪(广西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英石小学)作为教学活动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已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正反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研究者。
一、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体现了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同时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方向。以往我国的课程目标仅仅关注认知性的目标,教师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结果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而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建构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可见,在新课程目标指导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两个转变: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
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教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展的过程。特别是现在,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科技竞争已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且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
(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病。所谓重结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强调重视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真正经历“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师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课程结构教给学生知识,重记忆,轻理解,脱离学生现实生活(革命传统教育),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鼓励被动的学习方式和采用划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其自身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课改和教材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发展,主体性得到张扬。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容易从校外资源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将不断下降,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要的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即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融洽、和谐、1
善意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教师由单纯的教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以往我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纲和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准则,完成了大纲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的学校和学生适应性。国家统一管理核心课程、基本课程设置及其标准;地方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及地域特点设计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以及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学校则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灵活生动地开设选修课、特色课及课外活动。正因为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存在且在包括课程发展在内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展现,因此“教师即研究者”可见,新基教体制的变化,使教师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材也在发生变化。其权威地位被打破,从教学唯一依据转变为教学的依据之一,从不容置疑的知识权威转变为仅供参考的知识载体;教材内容从分化、封闭、固定转变为综合、开放、变化;教材形式从统一转变为多样,一方面是正规的教材形式多样,另一方面是其它的知识载体和文化产品也可能被当成教材;教材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情感、能力等的综合体。教材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筛选、开发为学生所需的教材,使教师由课程教材的盲目信仰者角色转换为自主驾驭的角色。为此,教师应更新观念,寻找失落的课程意识,应视自己为课程实施活动的应用,成为研究者。
(作者电话:***;信箱:jsc3318690@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9期,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