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经中的60条哲理
佛经哲理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
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
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
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
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
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
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
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
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
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
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
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
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
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
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
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
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
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
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
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四
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四
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四
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四
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四
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四
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四
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四
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五
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五
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五
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五
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五
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五
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五
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五
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五
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五
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六
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第二篇:佛经中的经典句子(350句)
佛经中的经典句子(35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2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2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5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4.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57.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6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65.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66.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6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70.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jnv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71.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72.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7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74.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75.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则供正觉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珍妙庄严具奉献诸如来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超踰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76.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7.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78.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7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0.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8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83.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8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8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8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89.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90.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91.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2.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93.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9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9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98.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9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0.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0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102.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104.钟离祖师戒淫歌
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折却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今恳世人听忠告,好色来前避欲速。他女原非尔花烛,他妻原非尔眷属。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尔若魂销无把握,但想一误入地狱。尔若欲火难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10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106.狂心若歇,歇即菩提。107.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08.紫柏大师龙蛇戒淫歌 君不见,龙与蛇,本无常!龙若有欲即为蛇,蛇能无欲鳞虫王!世人所欲固虽多,饮食男女为大屙!若以饮食较男女,男女又为欲之戈!汉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强悍。一火咸阳心不悲,虞姬别时情何软? 淮阴功高尚忍诛,戚姬临决苦踌躇。能将欲海轻掀倒,自古人间几丈夫? 西施不知是何物,倾城倾国无多力。当时若使留於越,越霸诸侯亦未必!又不见!五百仙人善驭云,去来空际尽超群,才听宫女一声曲,神力俱遭欲火焚!苏子卿,持汉节,吞毡啖雪命欲绝,死生朝夕不可保,胡妇生儿犹所悦!欲之难断有若是,难断能断须男子!男子断欲尚多难,妇人失节何足耻? 言虽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是男是女能断欲,诚为世上真豪杰!扶人伦,整世道,苟非豪杰宁堪造? 饶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断欲终颠倒!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臭皮袋上巧庄严,相看莫不称为妙? 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蕴攒为心,若以四四观身心,何处寻? 烦恼海岂有边,龙蛇出没足云烟,人欲关头雷雨深,等闲换骨阿谁先!109.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110.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111.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112.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13.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114.光中极尊,佛中之王。115.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11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117.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118.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119.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12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2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22.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123.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不需要。需不需要我们修行得道--不需要。到底需要什么呢? 不管男女老少,善人恶人,君子小人,十恶不赦,没念过佛的人,不管念得好不好,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没有什么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
124.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125.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8.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129.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13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131.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132.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133.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13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135.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136.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137.大乘经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注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东西全部包括进去。138.印光大师说念佛的人应该“死尽偷心”,什么叫死尽偷心?“哎呀,光念佛怕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搞搞别的?是不是还要读读经、参参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大宝给你,你还嫌不够,这儿偷一点,那儿偷一点,这不是偷心吗?让这个偷心彻底死掉,完全仰靠阿弥陀佛,这样才能老实念佛。
139.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阿弥陀佛」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你想想,一切诸佛是不是都是无量觉,他要不叫无量觉,他怎么成佛?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他要不成无量觉,他就不能成佛。所以他要念他自性阿弥陀,念他自性无量觉,证得自性无量觉,他就圆满成佛了。所以才晓得,诸佛是念阿弥陀佛而成佛的。
140.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净无烦恼。141.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142.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14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144.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145.是心作佛,是心是佛。146.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147.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48.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149.一切法从心想生。
150.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15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152.离一切诸相,即一切诸佛。
153.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154.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155.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156.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157.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158.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159.净空法语: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 160.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161.劝修行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颜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16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163.好了歌作者:跛足道人(曹雪芹)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164.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165.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166.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167.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168.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169.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70.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171.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172.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173.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174.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175.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176.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177.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178.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179.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180.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18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182.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183.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
184.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185.弥勒菩萨的《劝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上敬爹娘,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186.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187.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18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18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9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191.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9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93.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19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95.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196.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97.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198.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大海深一十亿十六百万由旬、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馀。设若有人唸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199.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200.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201.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202.鲜血淋漓味足珍一样苦痛冤难伸设身处地替他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203.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204.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05.《楞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206.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207.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208.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209.吕纯阳戒杀诗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210.寿光禅师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211.人在牢狱终日愁欷是以物命而为儿戏聆此哀音凄入心脾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212.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刺骨穿肠于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213.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214.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黄泉途路险,失脚恐难脱。215.戒杀诗明?陶周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216.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217.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
218.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219.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220.弥勒菩萨戒杀诗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221.庆寿戒杀黄彼岸
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222.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223.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依报随着正报转 22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25.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226.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22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2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229.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230.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231.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麼是大神咒,什麼是无上咒,什麼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232.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菩萨。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咒语。
233.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234.《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235.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236.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237.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238.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239.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240.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当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241.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242.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243.见性是功,平等是德。24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245.一切法得成于忍。
24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24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248.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249.五念无虑福无边,私心杂念是罪愆 250.莫道地狱无人见,人间便是大地狱。
251.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252.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253.所谓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
254.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
255.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著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 256.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257.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258.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259.也就是,这个人啊,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佛才告诉他这个法门。如果他成佛的机缘还没到,佛告诉他这个法门也没有用,因为他不是成佛的材料。
260.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261.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262.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263.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264.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大王。假使复以象车百乘,载大秦国种种珍宝。及其女人身佩璎珞。数亦满百持用布施。犹故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复置是事。若使大王供养、恭敬恒河沙等无量众生。不如一往娑罗双树到如来所诚心听法。” 265.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266.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267.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268.《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269.《往生礼赞》云: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270.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271.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272.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
273.这地方的因果就不是普通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样的因果,确实连法身大士不知道的都很多。如果法身大士都知道的话,华严会上又何必要劳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因果的确很多菩萨不知道,如果菩萨知道了,他不会走很多冤枉路,他一生就成佛了,决定成佛。菩萨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就是对于这个因果还不知道,还不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他这一生还是成不了佛,还是不能到西方去。
274.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成佛了,这在极乐世界,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他发心帮助我们。给我们说只要具足信,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就是“菩提心”,再加上“一向专念”,就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忙就帮上了。
275.极乐世界好!好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好处,无量寿!有无量的寿命,那你一生当中当然能成就,能证得佛的境界!第二个好处,一往生极乐世界,就圆证菩提,经上讲的圆证三不退。“三不退” 是指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指初果须陀洹,见惑断尽了,位才不退,绝对不堕三恶道。行不退是指证到阿罗汉果,思惑也断尽了。念不退,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虽然证得了三种不退,但没有圆呀!圆证三不退是谁?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已经证得正等正觉,差一个“无上”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一到西方世界,那种受用,那种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觉菩萨一样,谁相信?所以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可是,这个是事实,佛决不会妄语,所以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276.《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27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在念佛,这个法门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心要,就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宗旨之所在,也就是一切诸佛的目的,就是弘扬念佛、劝导念佛。「菩萨万行之司南」,就是说菩萨广行六度万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念佛就可达到菩萨六度万行、自利利人的目的。
278.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279.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280.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
281.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282.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283.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284.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285.地狱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286.六字洪名更能破地狱。
287.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288.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289.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290.《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291.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心才真正清净,才不染著。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才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坏掉了。我们心里装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不装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292.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每个众生,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心就觉悟了。
293.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294.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295.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296.病从哪里来的?心想生。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胡思乱想,生理组织排列发生了障碍。心要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里面组织排列一切正常,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他怎么会生病呢? 297.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298.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299.所以要改一切命,根源就在这个”轻贱众生“要治这个轻贱病,就要恭敬孝顺众生--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轻贱,我还有哪一个众生不轻贱?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不恭敬孝顺,我可能孝顺哪一个众生? 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301.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302.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303.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304.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305.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
30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307.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必有原因。30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09.算了吧、不要紧、会过去的
310.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311.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312.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313.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314.慧剑歌
柳为营兮花作寨,绝世佳人称主帅。酒兵日夜苦相争,又有笙歌增气概。杀人妙算是风流,斩将奇谋有恩爱。任他举鼎拔山雄,但与交锋无不败。力战筵前气血衰,洞房叠媾神精惫。连年累月不解兵,管教性命从兹坏。劝君修德立城池,不淫不纵守关隘。一朝修得慧剑成,诛尽酒魔与粉黛。
315.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316.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世人恣情耽色,动曰因缘,非也。业境相随,互为流转,夙生魔障未消,还来亏损其德尔。
317.日轮渐渐短,光阴一何促。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常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相见论修道,更莫著淫欲。淫欲暂时情,长劫入地狱。纵令得出来,异形人不识。或时成四足,或是总无足。可惜好人身,变作丑头畜。今日预报告,行行须努力。318.休夸年少趁风流,强走轮回贩骨头。不信试临明镜看,面皮底下是骷髅。
319.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320.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底平等,则大地平正。321.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322.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323.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324.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325.诸佛大事者,所为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326.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327.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328.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329.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330.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331.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若使菩萨有所得着,则非菩萨,是名凡夫。
332.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盘名常。
333.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 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334.发上等愿,享下等福。335.人到无求品自高。
336.复次善男子。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如是业缘如来觉证。是故我说以因缘故而诸法生。以因缘故而诸法灭。若离因缘则无业报。如是等事如来觉知。
337.复次善男子。又有一法如来觉证。何等一法。所谓诸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缘。如是等法如来觉证。
338.复次善男子。我亦复说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等事如来觉证。又善男子。诸法性相一味解脱。如是等事如来觉证。善男子。如是解脱一味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339.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我们台湾的同胞过年的期间,你看许多寺院庵堂,拜万佛忏,拜万佛;拜千佛是三千佛。拜千佛,拜万佛,实在讲佛是无量无边,不知道漏掉多少。十方佛,恒河沙数,你才拜一万尊,你想想看你漏掉的有多少。怎样才能够叫一尊佛都不漏呢?念阿弥陀佛,一尊也不漏。这个事实,知道的人不多。为什么说我们念一尊佛阿弥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诸佛都念到了呢?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一切诸佛都念到了。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所以我们念这部经,这部经的经题底下就有了,《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念这一部经,一切诸佛都护念,岂不是统统都念到了吗?所以拜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都拜到了,一个也不漏。这个真是大喜事啊。340.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341.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今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今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义。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含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生。阿罗汉果。此四句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342.世尊曰。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生。颠倒业本。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故堕卵生鱼鸟之类。贪高为鸟。见人高飞。谋深为鱼。逢人潜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生。人与人畜类。本分贪淫。为人坚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三者湿生。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湿生烂蛆厕虫蠛蠓之类。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变异。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堕化生蜕壳飞行蛾虫之类。佛告文殊师利。六道四生。惟人最贵。惟人最灵。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就。人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坠地狱。有德为神。有道成圣。入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临命终时。随业受报。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343.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王舍城。
世尊曰。心喻舍。性喻王。清净斋戒喻城墙。六根喻六部宰辅。六尘喻六贼强梁。六识喻六门出入。五欲喻五道穽坑。见闻觉知喻住国四相。同佐性土一体家邦。性王一出。坐于心舍。常共六臣四相同理国政。若性王有道。不顺私情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体天行道。死者无怨。如此刑政。能令在外戒墙坚固。六门警慎。六贼不起。在内六臣清政。四相体公。不敢作弊。内外一如。性土大平。若性王无道。听谗纳佞。背公向私。赏罚不平。上下相乖。在内六臣相背。四相作弊。在外六门不关。六贼乱起。攻破戒墙。入自家邦。劫自功德。福尽法无。身心落泊。便受沉沦。是故治世有法。治心有理。不公不行。不正不立。直交内外一如。上下无失。君臣道合。心性圆明。体用一致。性土君民。同乐太平。故名王舍城也。344.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的本名!其他一切佛的名号是别名。阿弥陀佛是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佛。
345.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呀,法界藏身是诸佛之王呀,所以名号换句话来说,是具足着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所有的功德。我们要认识这一点,我们才知道,我们每天念的这句名号是多么地不寻常呀,多么地沉甸甸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法报化三身,乃至佛的果地上所有的功德,都在这六个字里面。它是无尽的宝藏呀!那么我们每一声去念这句名号,都是开采这个宝藏呀!我们能把六字洪名的宝藏完全开显出来,我们也就成佛了,万德洪名,名具万德。
346.我们大家大概多数都是修的净土法门,有人问:“十方佛很多,为什么你们只念阿弥陀佛?”我想有不少同修都曾经被人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专念阿弥陀佛?要知道,佛是很多,但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菩萨、罗汉,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都说得很清楚,这是从理上讲。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法界藏身,这诸位读经的话都会念到过;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能现能变、真心自性的本名,本来的名号。
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四个字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如果把它的意思翻译出来,实在讲并没有困难。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无量智、无量觉。你们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智、不是无量觉?佛佛道同。
所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了,不要一个一个念。念其他的名号是念别名,念这个是念本名;本名不变,别名千变万化。为什么--别名是随众生机缘而建立的。
譬如释迦牟尼佛这是别名,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佛到这个世界来教化众生要契机,这个世界众生需要什么,你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对自己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对人家、对一切众生没有慈悲心。佛就抓到教化娑婆世界众生,这两椿事情是教学的宗旨,是课程的中心。所以就提出释迦,释迦翻作能仁,就是我能够仁慈,用仁慈对待别人,别名;牟尼翻作清净。就是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教学用的别名。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别的世界去作佛教化众生,别的世界众生跟我们情况不一样,他要换名字,他不能用释迦牟尼。
但是阿弥陀佛是本名,无论到哪个世界,无论在什么地区,对什么样的众生,决定不变。不但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念阿弥陀佛,你们在《弥陀经》,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十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念阿弥陀佛,道理在此地。
这是一个解说,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名号殊胜,它是一切佛的本名,一切佛名号都是别名。佛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这是帮助无量无边苦难众生。
347.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诸位要知道。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348.前面蕅益大师跟我们说过,他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的这段经文。可见得蕅益大师说这个话真的是有根据。而我们天天念《阿弥陀经》,有很多人《阿弥陀经》念得滚瓜烂熟,假如碰到一个人问你:“释迦牟尼佛修什么法门成佛的?”你就呆着,不知道!哪里晓得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法门,就在《弥陀经》这一句。可见得,我们天天念经,有口无心,这样重要的一桩事情居然马虎过去了,没有留意到。如果你真正留意到,我相信其它所有宗派法门你都不要修了。为什么?不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方法成佛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方法成佛的。我不修这个方法,我还会修别的方法,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还搞其它的法门,把净土法门摆在旁边?对它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诸佛是怎么成佛的。349.蕅益大师真的对我们有大恩德!他要不跟我们点破,说老实话,《弥陀经》我也念了几十年,不知道,不晓得佛是怎么成佛的。到这个地方,才真是恍然大悟。等觉菩萨用这个方法成佛,大家相信,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用这个方法也一样成佛,就摇头了,不相信。这是道理没搞清楚,事实真相不明白。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万缘放下,真的放下了,其它的什么都不搞了。古来有许多真正彻底明了的人,他在一生修行当中所表现的,就是一卷《阿弥陀经》,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其它的都舍弃了。
350.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总持法门。念其它佛名号,漏掉了许多,年阿弥陀佛则没有漏掉一个,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念到了。
351.一句阿弥陀佛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所说的一切法门统统都包括了,一条也不漏。不但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这一句阿弥陀佛也都包括了。
352.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353.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 幻师以幻术于四衢道中化作男女像兵众共鬪战 皆共相侵害其事非真实我今观生死如幻无有异 如人于梦中造作种种事以其无真实觉已无所见 谛观于我见惟是阴入界无有真实体但从颠倒生 譬如水中月可见不可捉法性同水月其实无去来 亦如热时炎见有动摇相或见是河池而无有真实 诸法皆如炎其性无所有但从颠倒生毕竟无有我 我本为女身而从颠倒生今观男子身皆空无所有 若有能知空不应分别生则于见中空身证无罣碍 是佛境界力复从宿福生亦修现前法得离女人身 若有诸女人欲成男子身当发菩提心所愿便成就 354.散乱心念佛可以往生吗? 居士:“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大安法师: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思是我们所执持的阿弥陀佛名号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水里,便能澄清浊水。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浑浊散乱污染的心中,我们的心念亦法尔自然地趋近佛心,因为佛号即是实相,即是阿弥陀佛的心,所以我们的心也一定会像阿弥陀佛那样,具有他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广大心、光明心,这就是凡心不得不佛,说明这个名号就有像清水珠那样的功能作用。“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憨山大师《费闲歌》中说的话。这个偈子意谓:如果不具备信愿,只是口头上去念弥陀名号,也没有信愿求往生的心,那么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不能感通佛力,就不能带业横超往生净土,所以才称作“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具足信愿持名,虽然内心还有散乱,但也绝对是能往生的,不是喊破喉咙也枉然的。所以这个偈子大家不要随便乱用,不要断章取义,要把前面两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信愿持名,虽然散乱,绝对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只是口念,当然就不能往生,这时候可以说是枉然。这里应当辩识清楚,不可颟顸自昧。
第三篇:佛经中经典人生哲理
佛經中經典人生哲理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毀滅人只要句話,培植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駡你的人是誰?如果有條瘋狗咬你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嗎? 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永遠不要浪費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起。當有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活著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多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那樣是你的。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種很大的損失。
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懲罰。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種佈施。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種無形的佈施。
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點。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要瞭解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說句謊話,要編造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世界上沒有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個不被批評的。
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白白的過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樣。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個人。沈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擁有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切。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零零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定會後悔的地方上。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學佛第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業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每種創傷,都是種成熟。
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你不要直不滿人家,你應該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第四篇:佛经感想
岁月黯淡了青春的容颜,阅历书写着人生的答卷,时间沉淀了淡泊的心田,我们与 过去丝丝相连……一些简单的语句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对于爱情,个人有个人的理 解,个人有个人的评判.爱情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昨日黄花?还是今宵 心碎的缠绵?走过了相爱的季节,谁都无法漠视缤纷的落红.寂寞的转身,挥挥手, 不说离愁,只想把一切都带走.可生活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却总是定格着美丽的瞬 间,遗忘有时真的很难.喜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文字简单,道理肤浅,却流露 着真情实感.再回首,梦已远,我们是否懂得了淡定从容…… 前生 500 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 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 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已远 走,灯火阑珊处,遗恨空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动人的诗句里,谁 为你吟唱着擦肩而过的痛……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爱情未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必都是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即使没有任何承诺,心依旧被抓得紧紧的.生命里, 总会有份感情让你欲语还休;生命里,总会有些人让你感叹天凉好个秋.夕阳西下, 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虽然没有一句情语,可他们却用行动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 谐老”的童话.情到深处无怨尤,悲无泪,笑无声,此情有谁懂…… 一切皆为虚幻,旖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结局凄美,才格外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忠贞不二.是故事,是传说,却寄 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实虚幻的爱情往往都是绚丽的,因为距离遥远而 无法触及.心底的痛在蔓延,情感在蔓延,期待长相厮守的愿望也在蔓延,无法拥 有却成就了永久的思念……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道理可讲,只是前生的缘分幻 化成今世的牵绊,平静的生活被扰乱,无法用理智束缚情感.不断地挣扎,却又不 断地沉沦.千帆尽过才终于懂得,其实爱情真的不可说,放在心里的东西永远都是 最美的.砰然的心动,掩藏的寂寞,悄悄地一个人诉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 想的是两个概念,是指眼睛 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 可是即使再漂亮的女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找一个真爱你的人,一起优雅地变 老,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手心里的宝.一起拥抱着朝阳,一起欣赏着落日, 一起沐浴着风风雨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或许喧嚣过后,所有的东西归于平静,包括爱情.一份心灵的守望,不计较得失,不期 待拥有,如清风,似明月,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又何许强求.生命里的美, 需要用心去解读.曾经偶遇的路口,一抹淡淡的微笑,追忆着年华似水的镜头.风 儿轻轻地吹,云儿悠悠地走,往事如烟,是谁为谁而停留……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 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 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 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 物的本质。4.一切皆为虚幻。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8.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 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第五篇:佛经名言
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经名言
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4、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5、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1、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1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2、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6、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42、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4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9、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5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5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9、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6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6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65、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6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7、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68、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6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71、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7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73、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74、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7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