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把作文写长
怎样把作文写长
要想把作文写长,非常简单,我就先从记叙文来说吧。
记叙文就是记一个人或事,也就是把你看到人或者事讲给别人听。一般来说,你要把一个人一件讲清楚,讲得有味道,有意思,600字、800字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可为什么许多中小学生总是“凑”不够字数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弄明白记叙文该最基本的写法。
首先要弄清楚记叙文的要素。所谓要素,就是不能缺少的东西,你对人讲一件事,讲一个人,一般来说,都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点,没有这六点,人物、事情就不容易讲清楚,这六点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要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这六要素就是树的枝干。你画一棵树,只要把枝干画出来了,谁见了都会说这是棵树。你写一篇记叙文,把这六要素写出来了,谁见都会说这是一篇记叙文,也就达到记叙文一般的标准了。想一想,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可用几个字来表达,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不能用那么少的字表达了,少了往往不清楚。坚守着把事情说清楚这一原则,去写起因、经过、结果,不知不觉就能达到600字或800字了。这就是把记叙文写长的第一个办法:围绕着六要素作文。
其次,要充分运用记叙文写作的各种手法。写作文,无论怎么写,都离不开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这几种手法,如果能在写作文时运用好这些手法,文章就很容易写长,也很容易写好。就拿吃饭这简单的一件事来说吧。你说,昨天中午,妈妈做了一桌子菜,我们一家吃得很高兴――这就是叙述。你再说,那些菜颜色鲜艳,香气四溢,一看到我就禁不住流口水,赶快坐下,端起饭碗,拼命往自己碗里挟菜,爸爸看到了,说:“别抢,没人和你争!”可他也是大筷子小筷子往自己碗里挟――这就是描写。你又说,我真是太幸福了!――这就是抒情。你又说,天下没有白来的幸福,香甜的饭菜,也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为做这顿饭,妈妈买菜、洗菜、炒菜,用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特别是炒菜时,我看到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这就是议论。这样几个手法都运用了,吃饭这一件简单的事,就很形象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文章也有趣味,有了思想。再比如你写的春运的火车站那篇作文。你可以叙述说:春运时火车站是什么样子?昨天,爸爸带我到火车站去看。也可以描写,诸如,一进火车站,就见长长的车辆挤到路上,好长时间都动不了一步;卖票大厅里更是人挤人、人挨人,有一个扛着包袱,那包袱却压着四五个脑袋上,让这四五个人“帮”他扛着……像这样表现挤的细节你可以写出好多个;你也可以抒情:谋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你也可以议论,人为什么会挤在这里呢?就是为了过年时和家人团聚。远行千里,心系家人,对于长年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再没有比与家人团聚更幸福的事情了。这样运用了多种手法,你文章也就活泼有意思了。当然,作文时,并不是非得把这些手法都要用上,而是根据你写作的题材,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手法。但对于记叙文来说,叙述、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抒情、议论要以叙述、描写为基础,有感而发,在篇幅上不能超过叙述和描写。如果六要素是你所画树的枝干,那么这些手法的运用就是那树上的细枝碎叶,你把枝干画出来了,谁见了都会说这是棵树,你画出了枝叶,人们就能辨别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了,你的记叙文不仅可以长起起来,还可以美起来,也就进入好作文的序列了。
第三,要煽动想象的翅膀,调动思维的力量,充分运用烘托、对比等作文技巧。写一件事,写一个人,直接去描写,有时会显得很单薄,这时,就需要你煽动想象的翅膀,调动思维的力量,运用烘托、对比技巧。什么是烘托?就是你要写一个好人,就先写另外一个或一群好人,然后说你要写的这个好人比那一个或一群好人更好;就你要写一件有趣的事,先写一件有趣的事,然后再说你写的那件事比这个更有趣。简单地说,烘托就是用好的东西衬托更好的东西,用坏的东西衬托更坏的东西。什么是对比,就是要写个好人,写写个坏人,两个对比,显出好人好来。写一件事,先写相反一件事,两件对比,显出你要所写的那件事的特点来。像《倚天奢龙记》,在写谢逊夺奢龙刀那一段里,写了海沙派如何厉害,在大江上称雄,又写天鹰教一个程坛主凭一柄链子锤就将海沙派收拾得灰溜溜的,又写了谢逊一人将那么一群人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可就是没奈何得了张翠山。这里就是运用了一个又一个烘托技巧,海沙派烘托天鹰教,天鹰教烘托谢逊,谢逊又烘托武当派张翠山。这样一路写来,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越看越觉得后面的人物本领高。《倚天奢龙记》整本小说都是建立在一个大的对比上。这对比的两个人就是张翠山与张无忌父子,张翠山身为名门正派,娶了天鹰教坛主作媳妇,处于名门正派和“邪教”之间,他采用了自杀的处理办法来解决矛盾,这是一个反面的错误的处事手法。后来他儿子张无忌,面临同样的情况,名门正派的武当派是他父亲的派,师祖还教他武功,而他却当了“邪教”的教主,又和敌人蒙古王爷娘姑娘谈恋爱,但他处理的办法正和他父亲相反,消除双方的隔膜,联合起来,一起去推翻蒙古帝国。这就是正反对比。呵呵,上次我举了武侠小说的例子,看你感兴趣,这次又举了这例子,突然想起,这些小说你大概没看过。好,咱还是拿你的作文来说这个问题吧。你写火车站的拥挤,如果你先写路上看到车辆怎么顺畅通行,街心公园里的人怎么闲适,再写火车站的拥挤,那就是用了正反对比;你写你曾经见过的最拥挤的情况,再说春运的火车站比你以前看到的拥挤更拥挤,那就是用烘托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树的枝干,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是枝叶,那么烘托和对比就是那棵树旁边的山水、房屋、花丛,有了烘托和对比,你作文这幅“画”,才更完美。烘托和对比,是作文的两个最基本技巧,你可以在学习与作文中间慢慢体会。
平时注意观察细节 加强描写 把事情写得具体 生动 注意环境 天气 动作 景物
比如你要说:一个小女孩在冬天,出来卖火柴,她很冷。
可以变成: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脚走在大街上,她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无情的北风摧残着她,她又冷又饿,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打着冷颤。这就变长了。
第二篇:小学生初中生如何把作文写长
小学生初中生如何把作文写长
A、关于长与短的概念问题
首先大家都要明确一点:不是长文章就是好文章。包括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内都要明确这一点。其次大家要明确的是:学生练习写文章有一个过程,先把文章写长,再把文章写短。即先放胆写,想到什么写什么,以我手写我心;然后再考虑作文如何写短,写精。第三个要明确的是,我们的同学们文章写不长,并不是说文章写得很精,二者之间不是一个概念。
B、关于作文写不长的原因
一是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以及阅读的记忆与积累不够,没有内容可写;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联想与想象能力有限,拿到题目后不能够很快/很充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事实上,联想与想象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思维方式。
C、关于作文如何具体详细
首先是掌握作文思维技巧,有两种方式,一是连续思维,由A到B,由B到C,由C到D,……;要注意在不跑题的范围内联想与想象。二是发辐射思维,由A到B/C/D……。其次是要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法则:包括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每个事物之间要从这三个方向去进行联想与想象。
这样的话,作文的内容就会很充分了。
D、要注意的问题
语言表述成文时,要注意从具体详细的罗列内容中,依照:真/新/合题的标准进行选择。请参考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
祝你成功!
第一步:想。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同学们可以在画脑图的过程中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
第二步:选。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
第三步:写。根据完善的脑图进行写作,要一气呵成,不可因其他事情(比如字不会写)而中断思路。
第四步:修。修改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对前面写作活动的一种反思。就这样,一篇作文就诞生了。
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能直观地看出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各内容之间的中心立意点……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
第三篇:怎样把年终总结写活
怎样把年终总结写活
2017-11-23 党建网微平台
写好年终总结,先要明确3个问题。
明确定位:你给谁写?
对内写工作总结也许是你写给直属领导,也许是你帮领导写总结材料给更上一级领导看; 对外写工作总结,也许是给主管部门,也许是给外部专家,也许是给服务的客户。这些场合对工作总结的要求、文风、素材、框架区别都很大。
明确类型:你写哪种?
仅仅知道工作汇报的对象还不够,还得了解自己汇报的类型。
在内部汇报建议按基层、中层、高层分类考虑,基层往往侧重搜集材料,中层往往侧重提炼思路,高层往往侧重提出愿景,这些就决定了你写汇报的基调和选材必须有差异。基层写年终总结多是汇报自己的岗位工作。但中层写总结就要有更高的要求,仅仅会记流水账还不够,还得会归纳提炼,提出自己处室未来一年的工作思路。至于高层做总结,更多是强调战略规划,对高层而言,好总结不是比谁写得多,而是比谁看得远。3
明确目的:为何要写?
即便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总结,在不同的场合,写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如果是年终盘点,你可能更多需要总结一年的得失,为明年做好规划。如果是项目总结,你可能需要预判风险,想一想万一风险来临你可以向哪里寻求应对之策。如果是新年规划,你的目标要得到保障,你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在哪里可以争取。
聪明的人不会仅仅在工作总结里总结,而是会通过汇报的机会争取资源,毕竟,工作总结是制度规定里面允许你和上级领导沟通的一种重要途径。
明确了上面三个问题,年终总结就可以着手开始写了。怎么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列出大事件,写出好标题
将一年所发生的所有大事件列出来。2
对于业绩和数据,你的分析更重要
这个时候又会用到第1点提到的大事件。你可以更进一步,将今年的业绩或数据和去年同期的进行比较,形成趋势图进行深入分析。3
谈自己的不足以及来年的改善
总结必须谈自己的不足,必须谈明年如何改善,没有反省的总结,不叫真正的总结,没有改善计划的总结,就是虚假的总结。4
谈明年的目标规划
一年过去了,有问题、有收获,更重要的是明年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明年你的打算、你的方向、你的目标。5
记得最后感谢领导与同事
总结,不能只谈自己的业绩,还要感谢那些支持你取得这些成绩和成长的领导和同事。
最后,年终总结的禁忌有哪些?
首先,“头重脚轻”。这类总结,对于一年的工作可谓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以至于总结的前半部分内容黑压压一片,篇幅明显大过下半部分内容。
第二,“平铺直叙”。这类总结,对于一年的工作按照条目分段来写,某个时期干的什么工作和取得了什么成绩,像是一本“流水账”。
第三,“没有亮点”。这类总结,只是在总结成绩,没有经验、措施、成果及影响的总结。
第四,“缺乏分析”。这类总结,只是总结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没有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只是提困难,没有建设性的意见。
(据“老笔头”微信公众号)
第四篇:怎样把句子写生动)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 “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A.明喻:甲(本体)像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象……似的、如同……一般等等。
例如:(1)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暗喻: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为等等。例如:(1)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
C.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例如:(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
情等。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如: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如: 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
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如: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三、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四、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五、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六、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这种病毒并不可怕。(改反问句)难道这种病毒可怕吗?
难道刘翔不是世界冠军吗?(改陈述句)刘翔是世界冠军。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草原人民热情好客。(改反问句)难道草原人民不热情好客吗?
第五篇:第一课 怎样把物件写细致
第一课
怎样把物件写细致(样章)
出场人物:胖老师 上课地点:二年级教室 讲课内容:
题目:怎样把物品写细致
一、解题:
胖老师:要把一样事物描写细致啊,首先要知道描写细致的标准是啥。一件事物要描写细致,就要抓色彩,抓样子,抓形态,就像画画一样,要画得像。(100字左右,要一句话说明白,简洁明了。)
二、课堂导入:
1、举例:(举例是引导孩子来模仿,起到引路的作用。)
描写西瓜
西瓜圆圆的和皮球一样大小。西瓜先是淡绿色,然后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光滑的墨绿色。没有熟的西瓜,瓜肉是淡白色的,熟透的西瓜鲜红鲜红。你想知道西瓜熟了没有,用手指弹一弹,发出“砰砰”的响声,就知道西瓜已熟了。用刀切开它,可以看见那鲜红的瓜肉,里面一颗籽也没有,还没有吃到嘴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你咬一口,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冷冻过的西瓜更清甜无比,比那刚买的还要好吃,冰凉凉的,真是夏天解暑的好水果。西瓜不但瓜肉好吃,瓜皮也好吃,去掉绿皮,剩下白色的部分,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再炒,真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先写西瓜的颜色,再写闻到西瓜的味道,最后写西瓜吃到嘴里的感觉。(举例,起到引导,举例的作用。300字左右)
2、情景导入:(100——150字,这个地方一般是设置情景,引发情感。一定要交待明白,但语言不要太多。可运用对话式。给编辑留下可供绘画的素材)
胖老师:同学们,请睁大你的双眼,看看这是什么水果?观察一样事物,首先观察它的形状、颜色,闻一闻有没有味道。我们周边的很多事物,都各具形态,姿态万千,我们今天重点把西瓜描写细致。
陈国强:哇塞,又有水果吃了,太好了。王美人:不要吃,老师是拿来给我们讲课用的。包包大人:一个西瓜有什么好写的? 马思仲:胖老师有办法的。
(对话要风趣,有意思,围绕主题引导小孩子来看的。150字到200字)
3、学法指导: 引导观察: 胖老师: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你手里的这个橄榄吧。
瞧,它椭圆形的身材,个头不大,一看就不是“北方大汉”。身子上面还有个小蒂,好像一个绿色的水晶球。皮肤表面滑溜溜的,嫩嫩的,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身披绿色的紧身纱裙。赶紧把鼻子伸到它身边,闻一闻吧,嗯,没啥味道。皱着眉头,张开大嘴,咬一口,呀,甜甜的,我好像来到了百花园,甜滋滋的味道立即从鼻子钻到了胃里,馋死人了。胖老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陈国强:这小东西长得像扁扁的小核桃。王美人:有一股清香。包包大人:一定很甜 马思仲:我吃过,是酸的。胖老师讲授:
观察一样事物,先观察形状,再描写颜色,再写味道。一般按这样的顺序: 1.看大小 2.看高矮 3.看宽窄 4.看厚薄 5.看深浅 6.看粗细或长短
7、看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8、闻(尝)味道(酸甜苦辣咸)
胖老师:你看这个小东西扁扁的,像什么? 陈国强:这小东西长得像扁扁的小核桃。王美人:像个大枣核。胖老师:放到鼻子下闻一下
王美入:一股清香的味道,仿佛来到花园里,到处是盛开的鲜花。
胖老师:大家咬一口,尝一下是什么样的味道?
包包大人:妈呀,怎么会是这样的味道,又酸又涩,不能吃,不能吃。
马思仲:我早已知道。
胖老师总结:我们看了外表,闻了气味,摸了形状,尝了味道,知道了橄榄的大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写作文就需要抓住事物最基本的特征来进行描写。(总结最基本写作规律100字左右,言简意骇,能说明就行)
4、寻规找律:
形状:看看,椭圆的身体那么结实;细心观察,顶部与底部都稍稍往里凹;近处看,像是小小的葡萄,只是葡萄没有俺这么高大的身材;
色彩:瞧瞧,淡绿色的底色上还镶嵌着深绿色的条纹。瞧瞧我身上穿的这件绿色的衣衫,肯定是今年夏天最最流行的时装了,好时髦的姑娘们,赶快买一件回家吧。
味道: “我肚子呱呱直叫,拿去橄榄,咔嚓咬了一口,哇!不吃不知道,味道好及了,酸酸的,甜甜的,沙沙的,还流出汁水来。” “触”到的感觉:触觉就是指用身体部位接触要观察的物体。例如:“抚摸着它,硬硬的,表面很不光滑,像一个个小沟壑似的„„”
感受:最后观察完了以后,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喜爱、厌恶还是感动的心情表达清楚。例如:流口水了吧,看着同伴们一一被挑选去,我也很想快点为大家做出贡献。记住,以后来水果店,一定记得要把我带回家哟!
胖老师总结:下面我们把把一样事物描写细致的规律,总结成一个公式:细致=形状+比喻+色彩+比喻+味道+比喻+触觉+比喻+感受。根据这个公式,既可以全面描写出事物的形状、色彩、味道、触觉等特征,又可以根据事物的突出特征,(如橄榄重在味道)进行重点细致描写,一举两得。
5、课堂练习:
(1)事物形状小练习:事物的形状,就是一种事物长的什么样。
方法一:事物的具体部位+形状+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把甲事物比方成事物。例如,那红苹果真像个红灯笼。)
(例)橄榄的肚子,圆滚滚的,好像两个鸡蛋合在了一起似的。
(练习题)仿造例1写出你手里橄榄“身上”某个部位的形状来:
(2)事物颜色小练习:
方法:事物的具体部位+颜色+比喻。
(例)橄榄的边是浅绿色的,中间的身子是深绿色的,好像一位身穿绿色衣裳的小胖乌龟。
(练习题)我手里的橄榄皮儿是()色的,好像().(3)事物味道小练习
方法:事物+味道+比喻
(例)那橄榄甜甜的,还透着一股香气,仿佛刚才王母娘娘后花园里的摘出来的香牡丹,香得我口水直流。
(练习题)我尝了尝橄榄肉,呀,酸酸的,好像()。
(4)事触觉小练习(这里的触感,是手、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触摸、碰撞事物的感觉。)
方法:事物的具体部位+触觉+比喻
(例)手摸一下,那橄榄的皮儿,一点儿也不光滑,像一个个小山沟似的„„”
(练习题)我也轻轻摸一下那橄榄皮,(),仿佛()。
(片段练习)根据老师提示的方法,把你手里的橄榄描写一下吧。
(例)虽然我的皮肤,摸起来不是很光滑,但我的形象也很美呀,看看,椭圆的身体那么结实;顶部与底部都稍稍往里凹;近处看,像是葡萄,只是葡萄没有俺这么高大的身材;不仅形状好,我的颜色更是独特!瞧瞧,淡绿色的底色上还镶嵌着深绿色的条纹。我的味道嘛,尝一口,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好像一湾甘泉从甜美的果肉中“涌”出来。再尝一口,那么清脆,那么可口,那么香甜。
6、训练点拓展:
我们学会了怎样细致描写橄榄,其实,我们描写其他的事物,也可以参照这个方法呀。比如:观察文具、玩具、小型工具及小型工艺品,观察动物、植物的外部形态等静物,都可以运用这个公式:形状+色彩+味道+感觉+感受,把它描写细致。只是呀,观察他们的顺序要注意一下哟。观察文具、玩具、小型工具及小型工艺品,一般按从它们的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观察。观察植物,往往先看它整个的模样、大小,再看平时是什么样?风吹起来是什么样?然后再深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最后再看整个看。观察动物外形,先观察这动物总的形状怎样,然后再从头、眼、耳、鼻、口、牙、羽毛,到上下肢、爪子、尾巴等部分的顺序依次观察。而观察事物活动与发展过程中的行动状态,则主要就注意时间的变化,要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弄清楚“先怎么样,后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三、写作指导: 凤头、猪肚、豹尾
胖老师:面对一枚橄榄,怎样来写呢? 开头→具体特点→结尾
1、凤头(开头怎样写):交代所观察事物的名称和来历。第一人称介绍:大家好!我就是你心目中甜美的水果---橄榄啊!你们一定很喜欢我吧!
描写阳光开头:灿烂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了桌子上。那枚小小的橄榄,正躺在桌子上,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2、猪肚(中间要写具体):多角度详细的介绍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着重描写橄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外貌特点,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特点,展开想象,把橄榄特点描写活。
学会描写橄榄的具体特点:眼看、耳听、手摸、嘴尝,鼻闻。(1)用明亮的眼睛观察它的形态。例如:看看,椭圆的身体那么结实;细心观察,顶部与底部都稍稍往里凹;近处看,像是小小的葡萄,只是葡萄没有俺这么高大的身材;远处看,好像是一只鼓着腮帮子正在生气地小绿青蛙。(2)认真观察橄榄的颜色。例如:淡绿色的底色上还镶嵌着深绿色的条纹。瞧瞧我身上穿的这件绿色的衣衫,肯定是今年夏天最最流行的时装了,好时髦的姑娘们,赶快买一件回家吧。运用恰当的比喻,会把颜色描写得更加形象。
(3)动静结合去描写。静态的橄榄主要抓住橄榄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等。如果只描写静态的橄榄,显得一点生气都没有,加入动态的描写,就能把橄榄描写得生动活泼。例如: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好像一湾甘泉从甜美的果肉中“涌”出来。看来,人们要把我当成奶牛了,马上就要伸出手来,在我身上挤出牛奶来了。
(4)描写橄榄的声音。“咕噜噜„„”胖嘟嘟的橄榄,在桌子上打了一个滚儿,好像在“呵呵„„”地笑呢。
3、豹尾(结尾怎样写):抒发思想感情,表达心里感受,赞美一下所观察的事物。
建议式结尾:流口水了吧,看着同伴们一一被挑选去,我也很想快点为大家做出贡献。记住,以后来水果店,一定记得要把我带回家哟!
疑问式结尾:怎么样,这香甜可口的橄榄,你还要尝一个吗?
四、潼林百宝箱:
1、优美词语:(词语不要太多,跟本课有关)描写色泽的词语: 绿油油
白里透红
晶莹透亮 描写形状的词语: 饱满
肥硕
圆乎乎
滑溜溜
描写香味的词语: 芬芳
可口
爽口
香甜
2、佳句靓句:
(两句。一定跟本课有关。)
1、瞧,它椭圆形的身材,苗条亭立,秀气超然。身子上面还有绿色的个小底把,好像一个绿色的水晶球。(2、皮肤表面滑溜溜的,嫩嫩的,尝一口,哇,甜滋滋的,还有一股香气,迅速弥漫开。
(还可以加别的素材。跟橄榄有关的,写作会用上的)
3、题目快车
胖老师:同学们,你们想给自己的文章起什么样的题目呢?看看下面的题目,是否可以用作你们文章的题目呢?
1。神秘的水果
2。远道而来的水果
3。青涩的橄榄
4。我给它起名字的水果
5。美味的橄榄 同学们赶快坐上思维的飞船,想想更好的题目吧!
五、例文引路:
橄榄的自我介绍
东港市孤山镇潼林作文二年班
刘晓梦
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心目中甜美的水果---橄榄啊!(第一人称写橄榄,引人入胜。)
我的模样嘛,反正我觉得有个性!看看,椭圆的身体那么结实;细心观察,顶部与底部都稍稍往里凹;近处看,像是小小的葡萄,只是葡萄没有俺这么高大的身材;远处看,好像是一只鼓着腮帮子正在生气地小绿青蛙。不仅形状好,我的颜色更是独特!瞧瞧,淡绿色的底色上还镶嵌着深绿色的条纹。我的味道嘛,尝一口,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好像一湾甘泉从甜美的果肉中“涌”出来。再尝一口,那么清脆,那么可口,那么香甜。
(观察体验橄榄的形状、颜色、味道、触感,把橄榄的特点一一描写出来。)
流口水了吧,记住,以后来水果店,一定记得要把我带回家哟!(结尾向读者提出好的建议,真切自然。)
六、另类思维:
一枚小小的橄榄
二年级
黄茵
灿烂的阳光,照在桌子上那枚小小的橄榄身上。
(描写阳光开头,给人以美感。)
瞧,它椭圆形的身材,个头不大,一看就不是“北方大汉”。身子上面还有个小底把,好像一个绿色的水晶球。皮肤表面滑溜溜的,嫩嫩的,咬一口,呀,一股甜甜的味道,立即从鼻子钻到了胃里,馋死人了。这甜甜的味道,好像是一池娇艳的荷花,竞相开放,随着轻柔的夏风,弥漫着醉人的芬芳。它的中间,还有一个小核,不愧是葡萄的“亲戚”,里外的模样差不多。把这个小核,扔到地上,肯定会有小猫、小狗扑过来,当球玩儿。
(橄榄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具体特点,通过认真观察、品尝,一一描写出来。)
真是一枚有趣的橄榄,给我们带来了甜甜的快乐。(结尾的感慨,油然而生。)
胖老师点评:小作者把这只橄榄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具体特点,通过认真观察、品尝,细致描绘出来。根据橄榄的这些特点,作者还展开优美丰富的想象,把橄榄的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七、本课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形状、颜色、味道、触感等)来认识橄榄,其实写作文也是这样,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
八、写后讲评:
1、善于从小处着手,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进行细致描写。同学们在描写橄榄形状的时候,要进行描写。怎样抓住事物形状特点,细致描绘呢。
我们就拿描写橄榄的形状来举例:
(1)物体+部位+形状+比喻。例如:它身子上面还有个小底把,好像一个圆圆的绿色水晶球。
(2)位置+物体+形状。例如:桌子上躺着一枚绿色的橄榄,拖着一个椭圆的身子,仿佛一个胖娃娃。(3)物体部位+形状1+物体部位+形状2。例如:它脑袋圆圆的,活像一个绿色的乒乓球;肚子圆滚滚的,好像猪八戒挺着个大肚子似的。
2、我们除了根据橄榄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比喻外,还可以想象一个和橄榄有关的小故事,来突出橄榄的特点。比如:花果山的一个猴子,听说这的橄榄好吃,晚上偷偷跑下山,来到我们这的市场上偷橄榄吃。最后还是被孙悟空发现了,拿着金箍棒,“啪啪”把它的猴屁股都打红了。可孙悟空也喜欢上了这美味可口的橄榄,“俺花果山可没有这么好吃的水果,”拿了两元钱,买了两个,带回花果山,自己慢慢品尝。看来这橄榄是够馋人的了,要是猪八戒知道了,那还不和孙悟空抢着吃呀!
3、先想后写很重要。
不少同学写作文,拿起笔来就开始写,这就不符合写作文的“构思规律”了。作文好像盖一所房子,首先要把房子的构造设计好、画好,然后再“按图索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构造,挖地基、盖房子,就是鲁班祖师爷来了,也不敢能边垒墙边想:我这个房子应该怎么盖哪!这个墙往哪边垒好呢?你的作文就是一所小房子,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就是房子的骨架,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就是房子盖、房身子、房子根儿,你平时读书、写日记就是积累出美观实用的石头、砖头、瓦块,读书、写日记积累的材料质量越高,你盖的房子越美、越细腻、档次越高。今天作文的构思:首先要想好,我要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一个什么思想情感(主题),比如:我喜欢橄榄。要表达美这个主题,我选择什么材料来表达。啊,我选择今天在课堂上亲自品尝酸甜可口的橄榄这个事实来表达。因为是我亲口品尝的呀,当然就有说服力了啊。材料选好了,首先把材料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不仅形式上美观,而且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然后按照老师上面的提示,把开头、中间、结尾写好,(材料的“恰当运用”),当然,重点是中间部分,要围绕好主题,把突出主题的细节刻画精美、完美。好了,一篇佳作完成,一所漂亮的房子盖成功了!
4、字迹不工整,卷面不干净。有些同学写字歪歪斜斜,上下左右不对称,不美观,不工整;写作时心不静,爱讲话、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写作只有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才能写好。要学会入静,静生一切。
十二、课后练习:观察一种水果,如:柠檬、樱桃、苹果等,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心觉六方面把它描写出来。三百个字以上;语句通顺,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