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高三第六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__试题
新疆初三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2.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3.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
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
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
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4.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8.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9.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10.下列为四位同学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甲: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乙: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丙: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丁: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1.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中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联中的“国敌”是指()。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2.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A.青年学生第一次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充当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1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4.遵义会议以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其理由是遵义会议()。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16.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蝾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7.“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的这段话可以用来研究()。
A.中共“一大”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成立
18.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全国扩大解放区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19.“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A.星火燎原
B.重庆谈判
C.灯塔指引
D.进京赶考
20.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20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借种 借种小说 借种红烧鲫鱼 借种酷匠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时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
请回答:
(1)列举19ll~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3分)
(2)比较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不同点。(4分)(3)比较材料二、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4分)
(4)由材料一到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一
二
材料二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材料中,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6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3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3分)
(4)材料五六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延安毛泽东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来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导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其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1945年8月20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国内背景。(6分)
(3)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6分)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参考答案
1.解析:从地图中“花县”、“金田”、“永安”、“天京”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故该地图可以用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2.解析:由“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可知,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选B项。
答案:B
3.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来解答,题干材料有“清朝县衙”的信息,说明清政府对上海还具有一定的控制权。排除A、B两项。太平天国时期并未占领上海,只是进攻到上海的郊区,因此C项史实错误。
答案:D
4.解析:材料中所说的侵略权益是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附件中规定的。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的能力。“欲加外货进口之税”涉及的是关税主权,“欲管外国流寓之人”涉及的是司法主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解析:本题借助新的材料情景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答案:D
7.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A;所给材料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c;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印材料中的“皇帝倒了”。
答案:D
8.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胡汉民指出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人民对“民国共和”观念的不理解,误认为“清室退位,印天下事大定”,致使中华民国徒有虚名。
答案:C
9.解析:临时参议院执行的是立法权,几乎与临时政府同时成立,表明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C
10.D
11.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加之一战中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故“国敌”应指日本。
答案:D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和比较区分能力。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答案:C
13.解析:从材料中的“国民”、“军阀”、“帝国主义”、“总理遗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答案:A
14.解析: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B
15.解析:“心脏病”、“皮肤病”之说体现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答案:D
16.解析: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诡镯 诡镯左耳听不见 诡镯酷匠网 http://www.xiexiebang.com/book/160/船上进行。
答案:A
17.解析:材科中林伯渠的基本观点是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答案:C
18.A
19.解析:“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分别对应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的召开、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延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故“力挽狂澜”对应重庆谈判是错误的。
答案:B
20.B 21.(1)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彻底反帝、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3)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倡导三民主义。(4)在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纲领的指导下进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革命政策有所调整(纲领赋予了新的内涵)。
22.(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图一二反映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图三四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五六反映无产阶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3.(1)含意: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屠杀政策.这必将激起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反抗。探索:实践上。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思想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日本投降后,全周人民要求和平建国;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3)措施: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真实态度:借谈判的幌子阻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原因:蒋介石还没有作好内战的准备。
24.(1)含意: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屠杀政策.这必将激起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反抗。探索:实践上。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思想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日本投降后,全周人民要求和平建国;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3)措施: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真实态度:借谈判的幌子阻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原因:蒋介石还没有作好内战的准备。
第二篇:新疆初三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测试题
新疆初三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2.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3.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
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
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
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4.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8.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9.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10.下列为四位同学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甲: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乙: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丙: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丁: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1.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中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联中的“国敌”是指()。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2.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A.青年学生第一次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充当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1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4.遵义会议以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其理由是遵义会议()。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16.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蝾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7.“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的这段话可以用来研究()。
A.中共“一大”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成立
18.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全国扩大解放区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19.“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A.星火燎原
B.重庆谈判
C.灯塔指引
D.进京赶考
20.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20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借种 借种小说 借种红烧鲫鱼 借种酷匠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时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
请回答:
(1)列举19ll~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3分)
(2)比较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不同点。(4分)
(3)比较材料二、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4分)
(4)由材料一到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一
二
材料二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材料中,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6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3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3分)
(4)材料五六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延安毛泽东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来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导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其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1945年8月20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国内背景。(6分)
(3)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6分)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参考答案
1.解析:从地图中“花县”、“金田”、“永安”、“天京”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故该地图可以用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2.解析:由“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可知,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选B项。
答案:B
3.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来解答,题干材料有“清朝县衙”的信息,说明清政府对上海还具有一定的控制权。排除A、B两项。太平天国时期并未占领上海,只是进攻到上海的郊区,因此C项史实错误。
答案:D 4.解析:材料中所说的侵略权益是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附件中规定的。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的能力。“欲加外货进口之税”涉及的是关税主权,“欲管外国流寓之人”涉及的是司法主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解析:本题借助新的材料情景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答案:D
7.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A;所给材料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c;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印材料中的“皇帝倒了”。
答案:D
8.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胡汉民指出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人民对“民国共和”观念的不理解,误认为“清室退位,印天下事大定”,致使中华民国徒有虚名。
答案:C
9.解析:临时参议院执行的是立法权,几乎与临时政府同时成立,表明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C
10.D
11.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加之一战中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故“国敌”应指日本。
答案:D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和比较区分能力。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答案:C 13.解析:从材料中的“国民”、“军阀”、“帝国主义”、“总理遗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答案:A
14.解析: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B
15.解析:“心脏病”、“皮肤病”之说体现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答案:D
16.解析: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诡镯 诡镯左耳听不见 诡镯酷匠网 http://www.xiexiebang.com/book/160/船上进行。
答案:A
17.解析:材科中林伯渠的基本观点是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答案:C
18.A
19.解析:“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分别对应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的召开、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延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故“力挽狂澜”对应重庆谈判是错误的。
答案:B
20.B
21.(1)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彻底反帝、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3)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倡导三民主义。(4)在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纲领的指导下进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革命政策有所调整(纲领赋予了新的内涵)。
22.(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图一二反映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图三四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五六反映无产阶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3.(1)含意: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屠杀政策.这必将激起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反抗。探索:实践上。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思想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2)日本投降后,全周人民要求和平建国;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3)措施: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真实态度:借谈判的幌子阻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原因:蒋介石还没有作好内战的准备。
第三篇: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检测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临川高一检测)近代某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A.直接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
B.破坏了中国的航运和贸易主权 D.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封建社会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核心意思为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故选C项。
答案: C 2.(2016·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中华民族的奋起
C.晚清政府的改革
B.西方列强的入侵 D.近代的民主革命
解析: 题干列举了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和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的奋起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排除A项;晚清政府的改革表现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排除C项;近代的民主革命表现在辛亥革命等,排除D项。
答案: B 3.(2016·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 C.淞沪会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枣宜会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后”可以得出不是黄海海战,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B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的日本侵华时期,故C项错误;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的抗战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兰州高一检测)《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千,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这是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紧扣圣库制度具有空想色彩的绝对平均主义,故选C项。
答案: C 5.(2016·上饶高一检测)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解析: 材料中汉族士兵听信谣言,害怕自己会在清政府的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说明士兵的反叛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而是因谣言害怕清政府的清洗,因而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答案: D 6.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可排除A、B、D三项。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会议;但和会在英、美等国操纵下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的决定,这引起了中国外交官的极度愤慨,答案为C项。
答案: C 7.中共“一大”纲领和中心任务的制定,表明()A.中国共产党还未完全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B.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史上首次提出武装斗争 C.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建立起来了 D.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 解析: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中共“一大”纲领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还未完全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A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提出过武装斗争的方式;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B、C、D三项所述均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答案: A 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B.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坚持“城市中心论”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解析: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即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时共产党人没有组织武装进行有效抵抗,致使革命力量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是在土地革命时期。C项八七会议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错误,排除。D项是在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之时,时间不符,排除。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9.(2016·南宁高一检测)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共产党要走()A.城市中心道路 C.统一战线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国共合作道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带领队伍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反映了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B项。
答案: B 10.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B.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解析: 秋收起义不能体现战略转移,故A项错误;井冈山会师只是开辟了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伟大传奇”不符,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的胜利体现了战略转移,和“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解析: 试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战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进行了浴血奋战,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只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答案: C 12.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当时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选C项。A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2分)(2)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主题作了怎样的努力?(10分)(3)这一努力呈现怎样的特点?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8分)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问,结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回答。第(2)问,结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回答。第(3)问,从三个阶级探索真理的内容、依靠的革命力量、结果方面回答。
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2分)(2)努力:①19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10分)(3)特点:①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②各阶级各阶层结成统一战线。③中外反动势力强大,革命呈现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启示:只有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8分)14.(2016·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一上考试)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材料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4分)(3)导致材料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6分)(4)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材料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个“原因”可从“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信息 中得出这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第二个“原因”的解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角度来答。第(2)问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3)问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长征》”可知,该诗歌是描写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一问,迁移红军长征的原因即可,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角度来答。“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第(4)问根据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则是指的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此被推翻。
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6分)(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6分)(4)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
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4分)6
第四篇: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演练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演练 新人教
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江西临川高一检测)近代某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A.直接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B.破坏了中国的航运和贸易主权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D.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核心意思为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故选C项。
答案: C 2.(2016·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中华民族的奋起
C.晚清政府的改革
B.西方列强的入侵 D.近代的民主革命
解析: 题干列举了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和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的奋起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排除A项;晚清政府的改革表现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排除C项;近代的民主革命表现在辛亥革命等,排除D项。
答案: B 3.(2016·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 C.淞沪会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枣宜会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后”可以得出不是黄海海战,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B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的日本侵华时期,故C项错误;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的抗战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甘肃兰州高一检测)《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千,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这是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体现圣库制度具有空想色彩的绝对平均主义,故选C项。
答案: C 5.(2017·江西上饶高一检测)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解析: 材料中汉族士兵听信谣言,害怕自己会在清政府的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说明士兵的反叛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而是因谣言害怕清政府的清洗,因而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答案: D 6.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警察送到各警察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C.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由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可知,启导了人们的觉悟,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B项说法错误,应是工
选B项。
答案: B 10.一位著名的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B.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解析: 秋收起义不能体现战略转移,故A项错误;井冈山会师只是开辟了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伟大传奇”不符,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的胜利体现了战略转移,和“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解析: 试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战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进行了浴血奋战,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只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答案: C 12.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当时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选C项。A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 的是什么?(4分)(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8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个“原因”可从“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信息中得出这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第二个“原因”的解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角度来答。第(2)问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3)问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长征》”可知,该诗歌描写的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一问,迁移红军长征的原因即可,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角度来答。“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
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8分)(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8分)
第五篇:初二第六单元试题
⑥—————————,带月荷锄归
一、按拼音写汉字 ⑦—————————,猎马带禽归。
xiáo()河张 zhuï()朝野 qiān()载⑧晴川历历汉阳树,—————————。初二语文第六单元试题
shà()它风景丘hâ()línxǘn()lîu()空tán()香cāng()俗 pán()龙1îu()空xuān()榭鸣钟击qìng()yù()道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惟妙惟肖
2、shà它风景
3、línxǘn
4、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5、5、cāng俗
三、古诗文默写
1、必做题: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前四句:
2、选做题:从以下8道小题中任选6道作答
①《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②《三峡》中引用的渔者歌中的两句是:
③《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④《渡荆门送别》描绘天边云霞图的句子是
⑤《游山西村》表达事理的名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峡》做题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溯.
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悬泉瀑布,飞速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观潮》做题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吞天沃.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________________
3、则一舸.无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钦食百物皆倍穹.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观潮》中突出了钱塘江潮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