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把他逼到绝路美文
有一次,我和朋友讨论“怎么做才算是重视与家人的关系”,结论是:绝不能把对方逼到得说谎的地步。
比如双亲对孩子唠叨个没完,命令孩子一下做功课,一下做别的,最后孩子明明没做却谎称已经做了。如果以一般的价值观来评判,命令小孩做功课的双亲是对的,撒谎的小孩是不对的,可我觉得就算双亲的理由再正当,做法还是不恰当。同样,若丈夫对妻子说谎,有错的人并不只限于说谎的丈夫,妻子是不是非得把丈夫逼到说谎不可的地步呢?妻子是不是提出了过分的要求?在责怪对方之前,妻子可以先冷静地检讨一下自己。
很久以前,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做一个大型企划案。发起人是他,他邀请我时说:“我们一起努力吧!”我被他的热情感染,便加入了。然而在方案开始一年后,他突然说要退出。那时我们已经一起做了很多事,正准备要大展身手。我十分诧异,像是自己爬到了高处却被人搬走了梯子,有种被背叛的感觉。我一直以来的努力到底算什么啊?到了这种时候才说要退出,接下来我一个人该怎么办才好?各种情绪在我心中翻涌。当然,他跟我解释了他要抽身的理由,比如对健康的考虑和对工作的不安。然而他的理由我全都无法接受,因为那些问题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我当时的反应是:现在还提这种事干吗?我希望你告诉我真正的理由!
我有追问真相的权利吧?实际上,我确实考虑了一整晚要不要这么做。第二天早上,我得出的结论是——不要逼他了。我和他一起想出了很多点子,做出了许多决定,两个人都对那个企划案投入了许多热情,但如果要问我是否百分之百地了解他,答案并不是肯定的,我所认识的“他”大概只是他的一小部分而已。若他有许多事无法对我说,自然有不方便说的苦衷,如果我们两人之间的缘分是靠那小小的百分之几的交集,那么我必须要好好珍惜,同时也得尊重那些我所不知道的部分。这么一想,我能做的只有接受他的决定。
我回复“我知道了”,然后了结了这件事。不过,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我想我应该还是会选择不把对方逼到绝路吧。
第二篇:反思 永远不把要学生逼到墙角
学习《永远不把要学生逼到墙角》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该如何去应对摩擦和冲突?对于教师,假如我们具有更高的教育敏感性,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或许就能及时发现某些异常,化解矛盾;过去我们认定为有效的、普遍的做法,在今天的学生身上,都不一定是奏效的。
林仁刚是包头二中做了33年班主任的教师,他是如何应对的呢?
——永远不要把学生逼到墙角
“除了传统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之外,我觉得教师身上应该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绝不是溺爱,更不应该是纵容,而是一种为学生着想的深远的塑造,一份不容辜负的责任。”
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给予学生的呵护、关照、关心、关怀。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为此,在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才能造就感情丰富的人,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才能切实做到以爱育人。
教师的工作复杂而艰辛。我们所面对的是有生命,有头脑的学生,所以有时我们的真心付出在短期内未必能得到收获。而此时,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没有足够的耐心,则很难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
“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优秀的教师正是凭着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包容学生,用无私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感化学生。这些优秀的教师把教育看成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把教育当成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而我仅仅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往往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创造力。在学习了林仁刚的《永远不把要学生逼到墙角》后,我再次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加深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将把它当成一个无比光荣,无比神圣的事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向他们一样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第三篇:不把自己逼上绝路,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不把自己逼上绝路,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他如所有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大学毕业后,他进了一家外贸公司,做了一名高级职员。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收入高,体面,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对于这份工作,他自己也十分满意。本打算就这么一直干下去,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到了月末领取薪水,再奋斗几年,混个部门经理,然后买房、买车、成家、生儿育女,一切按部就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美好的愿望随着一场金融风暴的到来而烟消云散。2006年,美国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向衰退,国际贸易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他所在的公司也厄运难逃,订单开始大幅度减少。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裁员。他作为公司的一个新人,既无社会背景,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自然被列入了第一批被裁人员的名单。
失去了安稳的工作,他感觉自己的天空仿佛一下子坍塌了。接下来,他开始四处找工作,不幸的是,所到之处,不是别人看不上他,就是他瞧不上别人。忙活了好一阵子,工作依然没有着落,而他身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他很可能会流落街头。那段时间,他郁闷到了极点,一边继续寻找工作,一边在网上写小说,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
儿时,他最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故事,而他们所讲的大部分是鬼故事。他天生胆小,最怕妖魔鬼怪,尽管每次他都被吓得哇哇直叫,却无法抗拒那些故事的诱惑,于是经常缠着爷爷、奶奶给他讲故事。渐渐地,他喜欢上了鬼故事,尤其是盗墓题材的故事。儿时的记忆唤起了他心中的梦想,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坐在家里写网络小说。一方面让那些鬼故事给活得不太轻松的人们带来一丝快乐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换取一些稿酬,以维持生计。
他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将自己逼上绝路。他既没有写作的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大学学的又是电子商务和网络编程,跟文学一点都不沾边。一个门外汉想吃文学这碗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弄不好就把自己大好的青春耽搁了。面对重重压力,他没有退缩,而是认真地准备着相关的资料,计划写一部灵异探险类盗墓小说,取名为《盗墓笔记》。
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其作品被加印了一次又一次。
他就是南派三叔徐磊。他以15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二位,成为中国当代炙手可热的作家。
南派三叔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惧怕困境。虽然困境会让人产生压力,但是对于人而言,困境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会人生存,使人的脊梁比一般人要硬。只有将自己逼上绝路,你才会全力以赴,从中找到新的出路。所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希望常常隐藏在绝望中,山穷水尽之后,必是柳暗花明。
艰难背后,地狱背后,或许就是天堂。
第四篇:逼到角落中的人性美文
英国有一档热门竞猜节目叫《金球赛》,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平分或偷走(SplitorSteal)”。也就是当答题轮结束后,两名选手需要决定累积奖金(数额有时会高达10万英镑以上)如何分配。
奖金分配的规则是这样的:两位选手需分别暗自进行二选一:“平分”或“偷走”。如果双方均选择平分,累积奖金就会在两人之间平分;如果一人选择平分,另一个人选择偷走,那么选择偷走的人可得全部奖金,而另一人空手而归;如果两名选手均选择偷走,那么两人均分文不得。
在作选择时,两个选手可以有30秒时间面对面地交谈,谈论自己打算如何选择。
选手在简短的谈话中,都想让对方相信,选择偷走这件事自己想都没想过,因为这样会遭到数十万电视观众的唾骂,让他们背负难以洗刷的骂名,然而很多选手信誓旦旦的话音刚落,他们就选择偷走。
这档节目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看到了很多节目以外的东西。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曾研究过三年共287期节目,他发现,年轻人大多不会选择“平分”,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未满30岁的参赛者。虽然在这个节目中承诺是博弈论中所谓的“空话”,但是如果有人明确承诺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他这么做的概率将高出30%。
在对话环节中,尽管两人都声称打定主意要选平分,但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是在对话过程中一边揣摩对方的心思,一边做出自己的决定。
人类准确判断情感的本领,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厉害。早在人类认知能力进化的初期,从他人面部识别情感的能力就形成了。若是看不出别人是否喜欢或厌恶自己,我们的繁殖机会大受影响,社交能力也会受限。识别对方心思这种能力,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正因为如此,在“平分或偷走”节目中,完美骗过对方的概率很低,这导致双方的选择项会趋同。
這个节目最经典的一幕是在尼克和易卜拉欣两个选手中产生的,我们还能够在网上轻易找到这段视频。当时他们的奖金总额有13600英镑,在两人简短商量时,尼克斩钉截铁地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一定会选择偷走,但是我保证,节目结束后,我会和你平分奖金。
易卜拉欣大为恼火地说:为什么不选择平分呢?如果我也选择偷走,大家半毛钱也拿不到。
主持人也从没听到这样的言论,不由插话说:这种承诺并没有得到节目组的授权,节目也不会对此作出保证。
尼克态度坚定,易卜拉欣显然非常生气,他愤怒地问尼克:“你的脑子究竟长在哪里?”尼克却笑笑地指了指自己的头。
当主持人催促两人作出最终选择时,易卜拉欣好像极度怀疑尼克的承诺,突然间放弃了他之前选择的那个球,而是拿起了另一个。
谜底揭晓了,全场的观众都看到了结果:两人都选择了“平分”!易卜拉欣惊讶地看着尼克,场下掌声一片。
尼克在这里玩了一点博弈论的小技巧——“边缘政策”,尼克的策略是故意创造风险(对方可能一分也拿不到),把对方逼到角落,从而迫使对方遵从你的意愿。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有一档名为《广播实验室》的节目,专门为这期的《金球赛》制作了一档节目。
主持人问易卜拉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易卜拉欣坦诚地回答说,我当时其实打算选择偷走,但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
主持人提醒说,你在节目中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大致意思是你的父亲曾经告诉你,一个男人说话应该算数。
易卜拉欣回答说:“哦,那句话啊,事实上,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我只是觉得这段话会很感人。”
人性真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东西。
第五篇:他的情感美文
翻过这座山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了,他这样说道。他,时而幽默时而严厉,强大的自尊心导致了他阴晴不定的个性,泛黄的烟斗数落着逝去的岁月,一缕缕烟丝从烟斗上端植入,点燃,最后烟飞云散。强烈的二氧化氮弥漫着整个空间,安静的气息使人窒息,我凝视着他的眼睛。他说:“等你再大一点就懂了”。
后来我真的在他的襁褓中长大了,他说:“你该出去闯荡闯荡了”,当他把房门关上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感觉缺失了些什么,眺望着天空,真的翻过这座山就可以到达我想要去的地方吗?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不敢敲开房门向他索取答案,似乎我真的很怕他,他那么庞大,那么强壮,黝黑黑的皮肤,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痕迹刮破了他原本就不和蔼的脸颊,仿佛多了几分威严。
现在我已经翻出了那座山,带着你送我的闯荡,翻出了那座,你告诉我只有越过它,就可以去我想要去的地方。可是,我发现他欺骗了我。无论我怎么行走,都走不到我想要去的地方。我疲惫的坐着山顶,呆呆的看着他,泛黄的烟斗咬的有些憔悴。
烟斗,你是否跟我一样在寻找他说:“翻过这座山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