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步lǚ()蹒跚 dàn()生 qiáo()首以待 氤yūn()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姹紫嫣红 自愿自艾 奈人寻味 异曲同工
扑溯迷离 人声鼎沸 沧海桑田 金碧辉皇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10分)
(1),关山度若飞。
(2)妇姑荷箪食,。
(3)无情有恨何人觉?。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寒光照铁衣。
(6)足蒸暑土气。
(7)____________,金石为开。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
(9)“荷花”的别称有______ _ _______(两个)
4、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加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2分)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6、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2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青春女孩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青春女孩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青春女孩会自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青春女孩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她招手。
(1)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2)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成几个短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1题。(16分)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 河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摘自《 今晚报》,有删改)
7.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3 分)
答:
8、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3 分)
答:
9、划线句①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3 分)
答:
10、划线句②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分)
11、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4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6题。(12分)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1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2分)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答:
1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3分)
答:
14﹒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15﹒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2分)
答:
16﹒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3分)
答:
〔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
(二)(12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C.狭窄 D.威胁
19.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1.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2.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2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第三部分:作文(共50分)
24.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然而,成功的取得又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这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二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苏科版
一、积累整合:(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u)鸟 鲜(xiǎn)为人知
B、泯(mǐn)然 伫(zhù)立 踌(chóu)躇 气冲斗(dǒu)牛
C、炽(zhì)痛 谰(lán)语 重荷(hé)妇孺(rú)皆知
D、哽咽(yè)磐(pán)石 深邃(suì)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奇趣横声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人声顶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选出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如果我是春雨。
7.综合性学习。(6分)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2分)
(3)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2分)
8.“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6分)
(1)而那过去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鸟向檐上飞,(《山中杂诗》)
(3)《论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9——12题(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即更刮目相待()
(3)父异焉()(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0.翻译以下两个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中哪句话点明方仲永由于不学习导致天赋消失?(2分)
12.【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然而吕蒙跟方仲永的求学结果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⑤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⑥爸爸的花儿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画“ ”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着力表现“我”的成熟与长大,但为什么还写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竟然还在家里嬉戏,好像压根父亲病重与之毫无关系?(2分)
15.试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写“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长大了。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吗?请写出某段情景。(不超过60字)(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风雪中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7.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第①一⑥段的主要内容。(2分)
18.第①段中“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的用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0.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3分)
三、写作实践:(40分)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1.生活中总会有些场景、一些镜头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有一个镜头,让我刻骨铭心”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共24分)
1.C 2.D 3.D 4..A 5.B(每小题2分)
6.示例:吹绿田野里的庄稼(吹走世间的尘埃)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7.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
(1)示例:开展感恩活动,播撒爱心种子。
(2)比如:你知道父亲节吗?父亲节时,你陪父亲过节了吗?你怎样陪父亲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的?……
(3)示例:爸爸,是你使我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是你给我注入无限的精神力量,是你让我看得更高更远。谢谢你,我永远感谢你!
8.(每句1分,共6分)
(1)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云从窗里出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13分)
9.(每小题1分,共4分)
(1)推脱(2)重新(3)对感到诧异(4)通“攀”,牵,拉.(每小题2分,共4分)
(1)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开始宴请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仲永提诗。
(2)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1.(对一问得1分,共2分)
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泯然众人矣
12.(3)①一个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年幼不学,泯然众人(1分)。②启示围绕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来谈。(2分)
(二)(12分)
13.(4分)答:自然环境描写(2分)。侧面烘托爸爸身体不好,不久将要离开人世(2分)。
14.(2分)答: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反衬“我”的长大与成熟,应当挑起家庭的重担。
15.(3分)答:在结构上是末尾点题,总结全文(1分);在内容上是“一语双关”:既写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又暗示“我”长大成人,理应挑起家庭的重担(2分)。
16.(3分)略(意对即可)
(三)(11分)
17.(2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18.(4分)比喻。形象地表明了天气异常寒冷;渲染了严峻、冷酷的氛围;衬托了欧阳老师让同学们在暴风雪中经受困难的考验,锻炼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的良苦用心。
19.(2分)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20.(3分)“略”。(意对即可)
三、写作实践(40分)
A等(30—40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基本上没有错别字,书写认真,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B等(20—29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C等(15—19分):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基本符合习作要求。
D等(14分):不合题意,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错别字多,不符合习作要求。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综合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
dàng yàngjīng yíngguīlǜtián jìngyōu yǎ
()()()()()
pí qìqīngmiâlǐ mào
()()()
2.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3分)情谊(yí)()允许(yǔn)()渲染(xuān)()号召(zhāo)()
膝盖(qī)()
过滤(lǜ)()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先用“”画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4分)
光采夺目()语重心常()
显而意见()
千军一发()
4.填空题。(共11分)
(1)把下面词语中空缺的字补充完整。(4分)
调兵将胆大为高大秀色欲流
(2)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想扶站踏
()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3)把下面句子按原文补充完整。(5分)
①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②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似的微云。
5.用直线恰当地连接。(4分)与朋友交百战不殆知彼知己学而不厌
言而有信
《燕子》
《草原》
袁鹰 鲁迅 郑振铎
近墨者黑《白杨》 老舍
近朱者赤诲人不倦6.默写古诗。《忆江南》。(6分)
《少年闰土》
7.判断题。(5分)
(1)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2)“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句话是比喻句。()
(3)《鲸》一课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田忌赛马》一课是按照“孙膑为田忌出主意第一次赛马田忌赢第二次赛马田忌输”这一顺序记叙的。()
(5)《桃花心木》一课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材。()
8.回忆课文,谈收获。(3分)
学习了《少年闰土》、《丰碑》、《鱼游到了纸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几篇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一篇?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长出()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不管遇到干旱还是(),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1分)
2.在括号里按照原文填空。(2分)
3.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微笑——()软弱——()
4.用语段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3分)
5.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白杨树具有什么精神?(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共17分)
小爬虫的道理
①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②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
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páng)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每次老以失败而告终,()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â)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 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
敏捷
(站起,并在书桌上
起。”
顽强)⑦ 小爬虫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
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⑨ 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⑩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己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xiâ)怠(dài)地奋斗着
1.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为文中画“”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的括号里。(2分)
3.恰当地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3分)
① 如果„„就„„② 只要„„就„„③ 虽然„„但是„„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始料不及
坚持不懈
5.文中第⑥自然段画“”的句子中“东山再起”指的是()。(只填序号)(2分)
A.东边的山再一次起来。
B.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太阳从东边升起。
6.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作者通过描写掉在书桌上的小爬虫,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
dàng yàngjīng yíngguīlǜtián jìngyōu yǎ
(荡漾)(晶莹)(规律)(恬静)(优雅)
pí qìqīng miâlǐmào
(脾气)(轻蔑)(礼貌)
2.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3分)情谊(yí)(×)允许(yǔn)(√)渲染(xuān)(×)号召(zhāo)(×)膝盖(qī)(×)过滤(lǜ)(√)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先用“”画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4分)光采夺目(彩)
显而意见(易)语重心常(长)千军一发(钧)
4.填空题。(共11分)
(1)把下面词语中空缺的字补充完整。(4分)
调兵 遣 将胆大 妄 为高大 挺 秀翠 色欲流
(2)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想扶站踏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3)把下面句子按原文补充完整。(5分)
① 一身 乌黑光亮 的羽毛,一对 俊俏轻快 的翅膀,加上 剪刀 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 的小燕子。
②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轻纱 似的微云。
5.用直线恰当地连接。(4分)
与朋友交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
学而不厌
近朱者赤袁鹰近墨者黑言而有信诲人不倦老舍鲁迅郑振铎
6.默写古诗。《忆江南》。(6分)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7.判断题。(5分)
(1)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2)“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句话是比喻句。(×)
(3)《鲸》一课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田忌赛马》一课是按照“孙膑为田忌出主意第一次赛马田忌赢第二次赛马田忌输”这一顺序记叙的。(×)
(5)《桃花心木》一课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材。(√)
8.回忆课文,谈收获。(3分)
学习了《少年闰土》、《丰碑》、《鱼游到了纸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几篇课
文后,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一篇?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我印象最深的是《丰碑》一课,主人公军需处长是个尽职尽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1分)
2.在括号里按照原文填空。(2分)
3.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微笑——(严肃)软弱——(坚强)
4.用语段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3分)
不管„„总„„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交警叔叔总是坚守着岗位。
5.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白杨树具有什么精神?(2分)
答:我体会出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二是坚强不动摇。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共17分)
小爬虫的道理
①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②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páng)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虽然)每次老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â)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 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
敏捷
(迅速)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站起,并在书桌上
起。”
顽强
(坚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⑦ 小爬虫
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⑨ 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⑩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己;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xiâ)怠(dài)地奋斗着。(!)
1.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为文中画“”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的括号里。(2分)
3.恰当地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3分)
① 如果„„就„„② 只要„„就„„③ 虽然„„但是„„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始料不及 指当初没有料想到。
坚持不懈 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5.文中第⑥自然段画“ B)。(只填序号)(2分)
A.东边的山再一次起来。
B.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太阳从东边升起。
6.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作者通过描写掉在书桌上的小爬虫,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答:说明了一个人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懈怠地去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4分,这部分共有八道题,1—6题为基础题,7、8两题稍微活点,考查同学们对所学课文内容是否真正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这部分内容虽然是阅读,但属于基础题,第5小问应落在白杨树的精神上,如果答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就错了。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
这部分内容属于能力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以字、音、词语,理解词语和句意几个不同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点落在最后一题上,要把道理讲清。
第四篇: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时间:10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huǒyàn zhàngpãng dǎrǎo jiǎojiàn()()()()chōngjǐng chānfú
ránshāo()()()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粽(zîng zhîng)坠(zuì zhuì)镰(lián nián)懦(luî nuî)症(zhân zhâng)侦(zhēn zhēng)徊(huái huí)魔(mï mú)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2分)
重要(yào)要(yāo)求 兴(xīng)奋 兴(xīng)旺 .
四、找出错别字并更正。(3分)
夜暮降临()妙趣恒生()毫不忧豫()联妹演出()五采斑斓()纯真毫爽()
五、组词。(3分)
例:掷()
鉴()
携()
腾()
租()
俯()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大悟 若即()
蔚然()人迹()素不()
()不安
七、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2、我坐在田边,感到非常失望()。..
3、那阳光强烈(柔和)得近乎粗鲁。()....
八、选词填空。(6分)安慰 安排 安定
1、搬家那天全家人忙活了好久才()下来。
2、这次考试小红没考好,老师来()了她。
3、搞卫生了,卫生委员()我们组去扫操坪。
灵感 灵性 灵活
4、小猴子很()地爬上了树。
5、马是有()的动物,它知道主人的意图。
6、看着窗外的雨丝,他突然来了(),写了一篇文章。
九、加标点。(3分)
随即,邓世昌对全舰官兵庄严地说:“ 我们从军卫国,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的事,无非是一死报国而已!”
十、按要求写句子。(2分)
1、改成拟人句。
小溪的水哗哗地向东流去。
2、改反问句。
大象的节目表演得很精彩。
十一、修改病句。(2分)
1、奶奶常给我们讲她过去的往事。(重复罗嗦)
2、到处丢纸屑的人,是一种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搭配不当)
十二、造句。(6分)徘徊: 勉强:
三三两两:每天早晨,校园外的小路上三三两两地走着前来上学的同学。
十三、把句子排列通顺。(5分)
()一到家,我便找村上的小朋友去玩。
()狗剩说:“玩猫捉老鼠!”大家高兴地点了点头。()我找来了马小虎、狗剩、拴柱、光山他们几个。()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回农村去看望奶奶。()我们商量着到底玩什么游戏。
十四、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2、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
十四、阅读。(16分)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种着小.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满了一大片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候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①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呢!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②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蝗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挻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是多么顽强!”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挻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诗句写得多好啊!是的,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尤其: 乐而忘返:
2、写出划线句子用的修辞手法。(4分)①
②
3、短文把小草和()、()进行了对比。(2分)
4、在原文中用“∥”把它按总—分—总划分为三段。(2分)
5、找出你觉得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十五、作文。(30分)
要求:父母、老师乃至社会都关心爱护着我们,我们是否需要学会关心别人呢?我们应该怎么学会关心别人呢?请以“我学会了关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字数400字左右。
第五篇: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时间:10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huǒyàn zhàngpãng dǎrǎo jiǎojiàn(火焰)(帐篷)(打扰)(矫健)chōngjǐng chānfú
ránshāo(憧憬)(搀扶)(燃烧)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粽(zîng zhîng)坠(zuì zhuì)镰(lián nián)懦(luî nuî)症(zhân zhâng)侦(zhēn zhēng)徊(huái huí)魔(mï mú)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2分)
重要(yào)要(yāo)求 兴(xīng)奋 兴(xīng)旺 .
四、找出错别字并更正。(3分)
夜暮降临(幕)妙趣恒生(横)毫不忧豫(犹)联妹演出(袂)五采斑斓(彩)纯真毫爽(豪)
五、组词。(3分)
例:掷(投掷)
鉴(鉴赏)
携(携带)
腾(腾飞)
租(出租)
俯(俯视)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恍然)大悟 若即(若离)
蔚然(成风)人迹(罕至)素不(相识)
(惴惴)不安
七、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喧闹)。..
2、我坐在田边,感到非常失望(希望)。..
3、那阳光强烈(柔和)得近乎粗鲁。(温柔)....
八、选词填空。(6分)安慰 安排 安定
1、搬家那天全家人忙活了好久才(安定)下来。
2、这次考试小红没考好,老师来(安慰)了她。
3、搞卫生了,卫生委员(安排)我们组去扫操坪。
灵感 灵性 灵活
4、小猴子很(灵活)地爬上了树。
5、马是有(灵性)的动物,它知道主人的意图。
6、看着窗外的雨丝,他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一篇文章。
九、加标点。(3分)
随即,邓世昌对全舰官兵庄严地说:“ 我们从军卫国,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的事,无非是一死报国而已!”
十、按要求写句子。(2分)
1、改成拟人句。
小溪的水哗哗地向东流去。例:小溪的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
小溪的水哗哗地向东飞奔而去。
2、改反问句。
大象的节目表演得很精彩。例:难道大象的节目表演得不精彩吗?
十一、修改病句。(2分)
1、奶奶常给我们讲她过去的往事。(重复罗嗦)
奶奶常给我们讲她过去的事。或者:奶奶常给我们讲她的往事。
2、到处丢纸屑的人,是一种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搭配不当)
到处丢纸屑,是一种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十二、造句。(6分)
徘徊:小明上学迟到了,他一直在教室外徘徊,不敢进去。勉强:我们不要勉强别人做任何事。
三三两两:每天早晨,校园外的小路上三三两两地走着前来上学的同学。
十三、把句子排列通顺。(5分)
(2)一到家,我便找村上的小朋友去玩。
(5)狗剩说:“玩猫捉老鼠!”大家高兴地点了点头。(3)我找来了马小虎、狗剩、拴柱、光山他们几个。(1)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回农村去看望奶奶。(4)我们商量着到底玩什么游戏。
十四、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
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十四、阅读。(16分)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种着小.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满了一大片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候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①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呢!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②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蝗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挻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是多么顽强!”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挻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诗句写得多好啊!是的,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尤其:特别
乐而忘返: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
2、写出划线句子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 比喻(拟人)
② 拟人
3、短文把小草和(鲜花)、(白杨)进行了对比。(2分)
4、在原文中用“∥”把它按总—分—总划分为三段。(2分)
5、找出你觉得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挻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 我是多么顽强!”
十五、作文。(30分)
要求:父母、老师乃至社会都关心爱护着我们,我们是否需要学会关心别人呢?我们应该怎么学会关心别人呢?请以“我学会了关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