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经济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经济学》。

第一篇: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本科)第一章至第七章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答: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需求和三个问题密切相关:

第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第二,第二,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第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答: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答: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有两种,一个是替代效应,一个是规模效应。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销售额下降,产出量减少,因而企业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答:生产技术的假设、组织目标的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5、试分析安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需求。

答: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工资相等。

公式:MPL·P =W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6、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

7、非盈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一在市场工资率相同的情况下,非营利性企业比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二非营利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比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更平坦。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6)对外开放程度、(7)相应的市场环境、(8)政府政策等。

9、试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答: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是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第二章课后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答案: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讲,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讲,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力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分析劳动力供给通常有哪些假设。

答案:

一、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该假设认为劳动者在做出有关供给决策时,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效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市场性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二是劳动力供给主体从余暇时间中获得的。

二、市场环境的假设。

三、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

3、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一个是社会学性质的因素,即结婚、育儿、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程度、就业观念等;另一个是经济学性质的因素,即工资与资产的状况、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雇用习惯等。

4、何谓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答案: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所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替代效应:在个人实现相同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改变其时间分配结构,必定由于工资率的变化所引起。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这就是替代效应。

5、何谓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无差异曲线?

答案: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线。

6、个人劳动力供给受到哪些约束?

7、描述个人的、家庭的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答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他表明,在某一工资率水平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上,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妻子的就业会受到丈夫是收入和家属构成、子女年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的影响。(1)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低。(2)本人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高。如果劳动力市场疲软,会因丈夫事业等原因导致基本收入下降,同事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也下降。月到这种情况,如果(1)的效果强,随着丈夫的收入减少,妻子为弥补收入不足增加劳动力参与率,所以劳动力供给量增加。相反,如果(2)的效果强,则随着妻子工资下降,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给量也减少。

所谓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

8、哪些人口因素对劳动力总供给产生影响?

答案: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力供给的总量首先受到人口总量的制约,进而受到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的制约。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构成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力人口群体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人口总量的一部分,该部分人口数量与全部人口的数量关系十分密切。假定人口总体的年龄构成不变,劳动适龄人口中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构成也不变,则劳动力人口与人口总量成正比关系。(1)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2)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9、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答案: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认可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教育制度和教育供给规模、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工资水平、个人非劳动收入、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状况、其他因素。

第三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古典均衡的概念?

答案: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在均衡状态下,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

2、如何理解现代均衡的含义?

答案: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3、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几种类型?

答案: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三种类型。

(一)供大于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大于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状态。这种类型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

(二)供不应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小于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状态。这种类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企业和社会扩大生产时难以找到充足的求业人员。

(三)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供求均衡的标志是:(1)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2)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4、分析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形成的原因。

答案: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所谓均衡工资就是在此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处于量的相等状态,高于这一工资水平,劳动力的供给欲望会变得十分强烈,市场的劳动力供给量会有明显的增加。

5、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有哪些影响。

答案:

(一)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充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三)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均衡的破坏也可能是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造成的,供求双方的变化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在同向变化时又有变化幅度相同与相异两种情况,在变化幅度相异时,还有劳动力需求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力供给变化幅度,以及劳动力供给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力需求变化幅度两种情况。

6、为什么说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

答案:主要有三个原因:(1)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因为人们的消费已达到一定水平,要退回去习惯一种更低的生活水平是很困难的。工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2)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

(3)由于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调节。

7、试分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现象。答案:劳动力短缺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处于长边,劳动力供给处于短边,劳动力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这种情形也可以称为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短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从劳动力需求方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行政机构,在帕金森定律的支配下,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是冲动,而这种扩大规模的冲动就引起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冲动,劳动力需求冲动表现在企业在向上级单位争取用工指标的行动中,使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长边的位置。

劳动力过剩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是短边,劳动力供给是长边,劳动力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劳动力过剩又称为劳动力过度供给。

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这种滞存发生在企业内部,就是隐性失业;发生在企业外部,就是显性失业。引起隐性失业的原因有:(1)预算软约束下劳动投入数量冲动引起的工资率大于劳动边际生产率;(2)企业追求规模增长引起的劳动囤积;(3)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互补劳动力的盲目流入;(4)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已经富余的劳动力存量不能改变;(5)企业目标由规模增长向人均收入最大化转移,劳动力需求急剧不降,不仅低于追求规模增长的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也低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劳动力需求量。

8、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1)组织的稳定。(2)组织的惰性。(3)组织调整的成本。

9、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答案: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1)员工一般享有较多的在职培训,这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大,从而引起企业用人政策的变化,即企业不轻易解雇员工。(2)过去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很激烈,现在与过去相比,则已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3)从历史上看,社会意识形态对西方劳动制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规则。(1)人事、劳动管理上的规则。(2)工资、劳动报酬管理上的规则。(3)教育、培训的规则。(4)劳动关系的规则。

(四)雇用调整。

第四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劳动力时间有哪些类型?

不同的劳动时间分别对劳动力的供求有什么影响?

答案:劳动时间有出勤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公休时间、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即使人们的时间资源总量一定,即使法定劳动时间一致,但有的人乐于超时工作,有的人乐于身兼数职,有的人又乐于从事零星的工作。总之,人们的实际劳动时间并不像上述假定的那样规则。即使人们的劳动时间供给量一定,但由于人们在劳动时间内努力、勤奋的程度不同,事实上每个人在劳动时间内所提供的有效劳动时间也是不同的。凡此种种都必将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试述劳动时间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答案:劳动时间的特征与功能:

(一)劳动时间的特征

1、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

2、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和用人单位计发劳动报酬的时间。

3、实际劳动时间与从事有关活动所花费时间的总和。

(二)劳动时间的功能

1、计量功能。

2、指示功能。

3、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

4、人际交往功能。

3、试分析劳动时间与劳动投入量的关系。

答案: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而劳动投入量是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是存量,一定时间内的总劳动时间是流量。既然产量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流量,与此相应的劳动投入量应该是以“人员·时间”为单位的流量。

4、试从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角度,分析劳动时间的主要差异。

答案:如果劳动时间不同,为达到一定产量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也会随之变化。按经济学的说法,企业为了完成生产而决定的劳动投入量,并不是指雇用了多少劳动者,即不是指以人员为单位的劳动量,而是指劳动者人数乘以劳动时间,也就是以“人员·时间”为单位的劳动服务量。

5、试分析弹性劳动时间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对经济造成的重要因素:首先是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二)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产品增多。

(三)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节约能源

(四)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扩大就业。

(五)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六)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就是对经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1、随着加班补贴率的提高,劳动时间和劳动者人数的替代程度。

2、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力需求增加,这会给工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缩短劳动时间不仅使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也有可能增加。这是由于一直因劳动时间过长而放弃就业的人们也开始选择就业。劳动力的供需双方发生变化后,工资会受到什么影响?

3、如果工资率一定,缩短劳动时间会使单个劳动者的收入减少,但如果劳动者人数增加,则整体受雇者的收入有可能增加。

4、即使受雇者收入一定,缩短劳动时间也会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扩大吗?

5、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6、投资的变化会影响到市场利率,但其影响程度如何?

7、加班补贴率的提高,一方面向上移动产品的供给曲线,通过消费和投资、出口的变化,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

第五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何为生命周期?近几十年来其变化趋势如何?

答案:本书所说的生命周期系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因此也可能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生育年龄在延后,平均寿命在延长,生命周期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与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平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也延长了许多人参与市场性劳动的时间。

2、影响就业与就学选择决策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人们接受教育活动最终要与参加有酬的社会劳动联系在一起,接受学历教育的活动总有终结之日,接下来便是就业。学历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学入学率的增加在经济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可能更快,但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能保持增加的态势。在经济和高等教育调整期,大学入学率还有可能下降,这意味着就业年龄前移。把大学教育当作消费看时,与其他消费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人们参与大学教育的愿望造成影响。

3、家庭生产函数与婚姻、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家庭生产函数能够说明由于技术创新和工资率的变化,家务劳动与市场性劳动的分工是如何变化的,即该函数能够说明劳动力供给、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的变化。在自然经济的大家族主义时代,家庭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问题的重要内容。

总体上来说,婚姻是不能依当事人个人意愿来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大家庭主义的观念逐渐淡漠,婚姻的决策逐渐成为当事人个人的事情。对个人而言,婚姻的经济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首先,由于婚姻所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两人的平均生活费用与独身一人时期相比可能有所下降。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两性在家庭内外的生产率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在经济不发达时期,孩子作为消费主体的同时,更易被当作未来承担生产活动的主体而受到强调,当作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种投资的对象而被认同,或者被期望为家业的继承和发展的人才。如果把子女作为投资品加以考虑,那么应该期望将来能够从子女处行到满意的收入;而作为消费品去认识,拥有子女能够提高父母的满足度。拥有子女的费用则是养育子女所需费用和养育子女耗费时间的机会成本之和。

4、左右当事者做出就业与否、转换工作与否、退休与否的经济性动机是什么?

答案:人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兴趣之外,就是工资、劳动时间、劳保福利等雇用(劳动)条件。此时考虑的劳动条件不仅是当时的状态,还包括未来是什么样子,即准备去就业的企业将来会怎么样,自己升职、升薪的可能性等。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结合工资的四大职能正确阐述工资的二重性?

答案:工资职能即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作用。一般说来,工资具有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和效益职能。从工资的四大职能分析可见,工资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价。雇主支付的工资是一种资本投入,是为了能雇用劳动者,获得劳动者的使用权进行生产劳动,获取收益。所以,工资的投入就是投入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没有工资的投入,就谈不上活劳动的投入,更谈不上创造价值。工资是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一端工资是投入,是活劳动,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在另一端则是收入,是劳动报酬,是生活必需品。正因为工资具有两重性,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才得以结合,生产才得以进行。有投入就有产出,投资者便能获得预期收益;有收入就可以换取消费品,劳动者的劳动力才能延续。

2、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与均衡价格工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何在?

答案:如果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起先产量会递增,但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工人,就使每个工人平均分摊到的工具设备减少,从而使每一单位劳动力的产品要比原来减少,因而追加的新工人的劳动生产力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最低。克拉克把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叫做边际生产力。

均衡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劳动供给价格逐渐上升的初期,供给量会逐渐增加。但劳动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后,尽管价格还继续提高,劳动的供给量却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供给。这是因为工资高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对货币工资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

3、集体谈判是怎样影响工资生成与变动的?

答案: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的抗衡结果。集体谈判决定工资,表面上看似乎是谈判结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实际上其背后仍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各方都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4、如何正确理解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

答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阐述可归纳如下:

1、板块论。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反块式的结合。

2、过渡论。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过渡性的,是为了防止发生思想混乱而采取的变通策略。

3、融合论。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结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5、按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案:

(一)劳动分红制度。劳动分红制度又称“利润分红”或“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每年年终时,从所获得的利润中按预定的比例提取分红基金,按照员工的劳动成果等条件,以红利形式分配给个人劳动收入。

(二)年薪制。年薪制是指对企业中受聘担任厂长、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特定形式的计时工资。

(三)股票类薪酬制。

(四)劳动股权计划。又称职工股权计划。

第七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决定宏观与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从全国范围来看,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品数量、就业规模、人口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别等。决定微观工资水平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企业外部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政府对宏观工资水平的决策以及物价水平的变动等。企业内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分配形式和企业经济效益三个方面。

2、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作用如何?

答案:

1、对于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的劳动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通过对每一个劳动者提供一份有保障的收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维持社会政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

3、减少社会贫困现象,削弱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维持一定的社会购买力,为生产正常发展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4、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最低工资率是依法强制推行的企业工资最低标准,对总体工资水平有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平均工资的提高,又必然引起最低工资的变动。特别是在进行工资谈判时,政府颁布的最低工资率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3、通货膨胀条件下如何调控实际工资水平?

答案:

(一)实际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工资是以货币量表示的个人消费品数量。

(二)保证实际工资水平的手段。工资指数化是一种制度化手段。工资的非指数化不是一种法定的制度,而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

4、职业间工资差别的成因是什么?

答案:现代经济学一般用职业的非货币(或职业的非金钱)特征来解释为什么相同素质的劳动者之间工资会有差别。也就是说,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的非金钱差异,从而形成职业间工资差别。

1、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

2、风险补偿性工资差别。

3、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

4、补偿性工资差别的确定。

5、洛伦茨曲线的吉尼系数的意义何在? 答案:为了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茨提出了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以发明者命名,称为洛伦茨曲线。

设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则可用a除以(a+b)的商表示分配的均等程度。这个数值称为基尼系数,亦称为洛伦茨系数。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洛伦茨曲线只能从形式上描绘出社会分配的均等程度,却不能准确地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量值。基尼系数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篇: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怎样或者说应当怎样被配置的一门学问。它是回答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的理论。如果说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学问,那么,人们实际上是将劳动经济学视为以研究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主题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不过,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达。

(1)劳动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展经济学的概念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

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见、观点不同)。比较出名的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其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共同观点”,笔者认为,极可能由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观点难以用事实证明。尽管“宏观”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学和气象等的模型,但“宏观”模型是很难用现实去说明是否正确。不可能只是为了证明“宏观”的某个观点是否正确,而去有意识的“调节”、“操作”和干涉经济社会的运行。比如说,不可能为了说明“失业率有多大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而去真的让一些人民失业。这些事情,不单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3)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怎样推了经济学的发展?

学习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逐渐在大脑里建立一整套清晰的概念和范畴,以更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今天的经济生活现实。掌握劳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科学地评估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也将更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4)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3.为什么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就业,失业,人力资本投资这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

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

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

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

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3)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源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同。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设想在一个文盲占比重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较快向城市转移,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从而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来源,使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能更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全民族的素质不断提高。

(4)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采取以下人力资源战略:第一、鼓励和支持普通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与迁移。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差,人口承载能力有限,如果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减少一部分人口,一方面可缓解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加这些劳动者的收入。第二、强化中西部城市的人才极化效应,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所谓人才极化效应,是指人才聚集需要一定条件,不管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吸引和聚集人才。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整体上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无能为力。经验表明,只要集中在一些地方形成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条件,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同样可以吸引和稳定人才。中西部地区应集中力量在一些城市创造能够吸引和聚集人才的条件,逐步形成若干吸引力较强的人才聚集中心,筑巢引风。

古扎努尔

2009110105

09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第三篇:劳动经济学

名词解释:成因: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②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性;③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劳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⑷隐性失业: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和。⑸其他类型失业:①季节性失业;②技术性失业;③自愿失业。自愿失业:因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统计性歧视理论P307了解 非自愿失业:因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形成数量限制情形下发生的失业,统计性歧视: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是特征作为雇用标准而产生的歧视。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P295-P297了解 工资刚性:指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可能性或工资向下变动的弹性非常低。⑴年龄;⑵家庭;⑶教育;⑷流动的距离;⑸失业率;⑹职业许可制度;⑺环境; 劳动分红制:指企业每年年终时,从所获得的利润中按预定比例提取分红基金,按照员工劳动成果⑻工会;⑼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⑽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等条件,以红利形式分配给个人的劳动收入。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年薪制:指对企业中受聘担任厂长、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特定形式的计时工资。⑴各级正规教育;⑵职业技术培训;⑶健康保健;⑷人员的地区流动。工资水平:指在单位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⑴投资收益的广泛性;⑵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⑶投资收益的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率,是由最低工资制度所指定的单位时间最低工资数额,或称工资标准的方面性。下限。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⑴集体协商制度;⑵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制度;⑶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经劳动负效用:劳动环境恶劣,给劳动者带来精神、健康损失, 这种“非货币损失”需在工资中给予补偿。济决策;⑷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机构;⑸雇员参股制。人力资本: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和知 纯收入效应:个人获得与其本人劳动力供给时间量无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识等。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必定提高。纯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具有一些非经济所引起。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的个 替代效应:当可支配的时间不变,工资率变化时,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余暇时间减人特征引起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少。(劳动时间替代余暇时间)(P76)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劳动时间的功能:⑴计量功能;⑵指示功能;⑶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⑷人际交往能额、力。休息休假制度等,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的交涉力量的抗衡结果,工会起作用收入政策:政府采取的通过控制工资和物价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胀以及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集体谈判决定工资,实际上是各方都要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政 在职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策。企业培训分为:以受益者、承担者角度分析 人力政策: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⑴一般培训:最大受益者是员工,员工承担培训费; 的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⑵特殊培训:企业承担成本,员工承担小部分。劳动关系:指在实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效率合约:一系列至少可以使其中的一方获益而却不使另一方受损的工资和雇佣量组合。劳动力资源的区分(P3):潜在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16)人口的总体;现实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满年龄,但没有参加工作的除外 劳动力市场歧视类型:⑴工资收入歧视;⑵雇用歧视;⑶职业歧视;⑷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利润最大化原理:π=R-C=QP-(Lw+Kr)利润=收入-成本=销量×单价-(劳动投入量×工资+资本投入量×资本价格)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类型: ⑴E=0(垂直),完全无弹性。工资率变化不会对劳动需求产生任何影响; ⑵E<1(陡峭),无弹性。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的升降速率变化不敏感; ⑶E=1(直角双曲线),单位弹性。劳动力需求变动率=工资变动率; ⑷E>1(扁平),有弹性。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变动敏感度较高; ⑸E=∞(水平线),完全有弹性。企业雇用市场能供给的全部劳动力,工资略有上涨却一个也不雇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定义中,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把可变的劳 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 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P20⑴长期:资本劳动力(①等产量线②等成本线)⑵短期:劳动力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⑴正值,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⑵负值,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互补。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P57(8点)⑴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⑵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⑶工资水平;⑷个人非劳动收入; ⑸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⑹社会保障制度;⑺宏观经济状况;⑻其他因素。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P59一级劳动力:男性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 ⑴附加性劳动力参与率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向关系; ⑵悲观性劳动力参与率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指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累积效应:指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助长懒惰、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 不好等弊端,于是进一步感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短缺溢散效应:指某一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引起减产,使以这个工厂的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厂发生原材料短缺。超时工作:指在法定劳动时间以外继续劳动。兼职工作:超时工作的一种。区别:⑴超时:在第一职业的制度工作时间之外,在同一地点为同一雇主提供额外的劳动; ⑵兼职:在第一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⑴计时工资;⑵计件工资。工资职能:P174 ⑴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⑵激励职能;⑶调节职能;⑷效益职能。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 边际生产力论分为:⑴劳动生产力递减;⑵资本生产力递减 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曲线是先升后降。效率工资理论:开辟了工资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工资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作为促进生产率增 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年薪制的主要形式:P192 ⑴基薪加风险收入;⑵年薪加年终奖金;⑶高额风险抵押;⑷借贷购股;⑸期权分配。劳动股权计划:由公司提供一部分股份,或拿出现金,转交给一个专门设立的职工信托基金 会,购进股票。然后,该基金会根据职工的相应工资水平或劳动贡献大小,把这些股票分配给每个职工。工资差别的成因: ⑴产业(企业)间工资差别;⑵劳动者个人间工资差别;⑶职业间工资差别;⑷地区工资差别;⑸年龄间工资差别;⑹性别间工资差别。度量贫富程度采用:恩格尔系数。度量工资和收入分配均等程度通常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P236 ⑴基尼系数=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均等; ⑵基尼系数=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均等。失业类型: ⑴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者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特点:①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②失业期限较短。成因: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②信息是否完善;③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⑵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就业岗位职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特点:①具有明显的群体性;②失业周期较长。成因:①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②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⑶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而形成的。特点:经济周期深度使各周期的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较大普遍性(重工业部门、耐用消费品行业)

第四篇: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1、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及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两种研究方法?

答: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其二: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的、有用、确定、精确地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定义及分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

答: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计算方法: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五类:①供给无弹性②供给有无弹性③单位供给弹性④供给富有弹性⑤供给缺乏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分类:①需求无弹性②需求有无弹性③单位需求弹性④需求富有弹性⑤需求缺乏弹性。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三个阶段及相关分析原理?

答: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所谓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这是因为在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劳动投入不断增加,可以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边际产量增加。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之所以出现边际产量递减,是因为不变的生产要素已接近充分利用,可变的劳动要素对不变的生产要素的利用趋于极限。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此时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潜力用尽,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已经容纳不了过多的可变要素,两者的结合比例已经完全恶化。再增加可变的劳动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是总产量减少。

4、均衡价格的一般原理以及工资形式的分类和相关知识?

答: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

工资形式即劳动的计量和工作支付的方式。分类:⑴基本工资:⑵福利。

5、就业总量的决定原理,失业的概念、类型以及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答: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的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就业量是同时被决定的。

失业: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观察,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分类:①摩擦性失业②技术性失业③结构性失业④季节性失业。

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持续期=所有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无论任何类型的失业,都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影响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其一:事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其二: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其三: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6、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原理?

答: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第二章 劳动法

1、劳动法的概念: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以及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答: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雇员及雇主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四、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德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额概念和特征?

答: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离开这些特征就称不上企业战略。

2、企业环境的结构和特点,经营环境的微观和宏观分析?

答: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按照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密切程度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微观环境指市场和产业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处于微观环境的影响下,宏观环境指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的环境因素,虽然它们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不直接相连,但可以通过微观环境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①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②潜在对手的分析③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④顾客力量的分析⑤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一个行业如果五种力量都很强大,该行业的平均利润将会很低。如果这些力量较弱,该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将会很高,行业吸引力大。另外,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在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掌握五种力量在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对于企业制定有效地战略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①政治法律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技术环境④社会文化环境。

3、企业分析,包括对企业资源状况的分析、企业能力分析和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

4、企业战略的选择,以及各种战略的特点、应用的目的和具体应用方式?

答:企业战略总体战略、一般竞争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总体战略包括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进入战略包括并购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发展战略包括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撤退战略的方式有 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包括新兴行业的战略、成熟行业的战略、衰退行业的战略。

5、科学决策的要求,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答:企业经营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确定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是一个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是否按照科学的思想进行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化决策包括以下几点:①合理的决策标准②有效地信息系统③系统的决策观念④科学的决策程序⑤决策方法科学化。确定型决策的基本特征是指事件的各种自然状态是完全肯定的,而且经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明确结果。决策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微分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是一种随机决策。一般要具备五个条件:①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如最大利润、最低成本、最短投资回收期;②存在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③存在着不以决策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④可测算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⑤可测算楚种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决策方法: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具备风险型决策的前四个条件,但不能根据资料测算各种自然状态的客观概率。这种情形下的最佳方案选择,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概率估计与态度以及他对某决策方案所持的决策标准。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同等概率标准。

6、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的概念及分类,消费者市场分析和组织市场分析?

答: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市场的分类:①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②按照买方的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③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地方市场。

7、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以及上述步骤的具体内容?

答:

8、市场营销策略,其中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答: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1、个体差异的含义,工作满意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员工的知觉和归因的概念,知觉的分类和意义?

2、工作动机的理论,员工学习和行为的管理的原理?

3、工作团队有效性的理论及构成要素,团队的动力因素分析?

4、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概念、原理,心理测验的分类和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

5、心理测量在人力资源管理各大模块中的应用?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2、人力资本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的概念和人力资本投资?

3、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方法、理论体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法,包括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管理开发、环境开发?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5、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员工绩效和技能的开发?

6、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工作岗位研究和人员素质测评?

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五篇:劳动经济学

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人们在面对就业单位时,是选择就业还是不就业。已经有工作,考虑转换工作的人至少已经掌握了自己正在工作着的企业的比较多的信息。如果不能指望对象单位所提供的纯利益超过原单位的纯利益加费用支出的风险溢价,人们是不会自主地作出转换工作决定的。

期望工资总收入:未来各期期望工资收入除以现在的贴现率后得到的数值之和称为期望工资收入现值。

工资刚性: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的可能性或工资向下变动的弹性非常低。效率工资:即企业支付的工资越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按要素分配:即各种报酬取决于各种相应的投入,凭投入取得报酬,投入了什么要素就按一定的标准取得相应的报酬。

工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

洛伦茨曲线:社会收入在全部人群中的分配情况。横轴表示累计家庭户数的百分比,纵轴表示累计收入的百分比。当累计量不断变化时,即可画出从原点(0,0)到纵坐标(1,1)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设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则可用a除以(a+b)的商表示分配的均等程度,即洛伦茨系数。充分就业:出去自愿失业者的其余就业者均充分就业即为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各自的需求发生变化,而使劳动者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

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人力资本投资:凡是有利于形成于增强劳动力素质结构的行为、费用与时间都是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指某些劳动力因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较少获得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以及较好的健康照顾等的机会。

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是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

就业结构:一般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最低劳动标准:包括多方面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和其他劳动条件标准等。最低劳动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简要阐述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克拉克把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叫做边际生产力。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克拉克认为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者说,工资是由投入的最后一个劳动单位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所决定的。

劳动负效应补偿性工资差别的含

义:劳动者的能力相同,贡献也一样,工资应该是无差别的,但事实上往往是存在差别的。这是因为有些职业的劳动环境恶劣,给劳动者带来精神损失、健康损失,这种由于“劳动负效用”造成的“非货币损失”需要在工资中给予补偿,否则就雇佣不到劳动者。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替代关系,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称作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高时,相应的货币工资变动率较低甚至为负,而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的变动率往往较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有哪些?1.各级正规教育2.职业技术培训3.健康保健4.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常见的就业歧视类型?1.工资收入歧视.2就业歧视.3.职业歧视.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物质利益原则的基本内容:

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演变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主要结论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工资差别的变化规律:工业化形成时工资差别扩大;工业化发展时工资差别扩大受到抑制,从而缩小;工业化完成后,工资差别依然存在,但是具有高稳定性。

下载劳动经济学[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经济学[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经济学

    1、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

    劳动经济学

    就业:指到达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失业: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

    劳动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指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比数值。 2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

    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论文题目:论延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城建人力1班 学号姓名:王孝春 11211900112 完成时间: 2013-12-22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填空20×1’ 选择(单选&多选)10×2’ 名词解释5×3’ 简答题4×5’ 分析题3×6’&1×7’ 一. 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1.劳动经济学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理解个人职业发展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导论 概念 1. 劳动 本书所涉及的劳动是狭义的劳动,是指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

    劳动经济学作业

    本学期就是如下两次作业:1请首先根据一般媒体资料或google学术搜索得到的资料,判断目前的中国是否存在农民工回流的事实。请给出你对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判断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