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多重》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都有重量,有的物体重一些,有的物体轻一些,使学生对看不到,听不见的重量能够用手或身体其他的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进一步对“1千克”所代表的实际重量有一个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此外,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各种感知觉也可以相互沟通。如通过听“滴答、滴答”的声音,加深对秒的认识。这个经验在对教学千克的认识中可以借鉴。如在常见的物体中找出一个1千克的东西作为“标准”,借以估测别的物体的重量。这样,就把抽象的数量“一千克”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重一千克的实物。
重视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可体验的数学事实。
第二篇:《有多重》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有多重》这节数学内容时,由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称量过程中,了解称量方法的多样化,掌握千克和克的含义,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恰当选择单位。因而在设计练习时,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千克鸡蛋约()个”,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会一千克,有的同学说:“一千克鸡蛋大约15个”,有的说:“一千克鸡蛋大约20个”对他们的回答:我都予以肯定,这时有个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说:“老师,我认为一千克鸡蛋大约有26个。”这下教师里静悄悄的,同学们把目光一下集中到他身上,我当时也一愣,因为在我想来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2~20个,他突然说出这么多个,真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忙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因为有的鸡蛋大,有的鸡蛋小,特别小的鸡蛋,我想一千克大约有26个。”孩子说得也有道理,我又没有实际调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况存在,这时,我说:“这样,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好好找一找这些资料,明天再来汇报,能找到这样的资料,说明这个答案是对的。”听我这么一说,刚才发言的那个男孩,显得特别高兴,“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天早晨,学生一到校,我急切地等待孩子们的答案,一个说:“我跟妈妈去市场,让卖鸡蛋的阿姨给称鸡蛋,最大的鸡蛋50克,一千克大约20个。”一个说:“我回家查找书,在《世界之最》这本书中我知道最大的鸡蛋重340.2克,同学说的一千克有26个,我没查到。”昨天发言说“一千克鸡蛋约26个”的同学,极其急切地说:“老师,我和妈妈跑了好几个菜市场,终于在一家菜市场的鸡蛋摊上,发现最大的鸡蛋85克,一千克大约12个,最小的鸡蛋有36克,一千克大约26个”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这个男孩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彩。
我想,在这看似小之甚小的事情中,我如果当时一语断定“错”,那将扼杀这些孩子好学探究的积极性,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想到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沉思,我们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凭自己的主观而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因为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会超越老师,出现新颖奇特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捕捉,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第三篇:有多重的教学反思
《有多重》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和了解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内容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缺乏具体认识,因此,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了学生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猜、掂、称等活动方式,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充分体验克与千克的实际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2、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思维的搜索与发散。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将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教学的思想性。
5、整节课以多媒体、教具、学具贯穿——教具、学具的充分应用,使学生的亲身体验到不同质量的物品带来的不同感受,使各种生活场景再现,加强课堂生动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第四篇:《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平远县教育局教研室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教学探究平台,同时也感谢大家的莅临指导。
刚才我为大家上的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27页《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的教学。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真正落实让数学走进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收到了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首先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猜测大象的体重;然后感知并计算周围熟悉物体的质量;最后来计算大象的体重。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学得有兴趣,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重视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思考、分析、讨论1吨有多重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3.注重体验,引导学生分享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通过列举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例子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爱学乐学,意犹未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吨有多重有了较深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学数学带来的乐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课堂调控等方面的不足。请各位领导、同行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进步。谢谢大家!
第五篇:有多重教学反思随笔
《有多重》这节课关键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花生、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没有将操作活动按传统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以自学引导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这样的基本知识,这样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大课堂和课本的工具作用。开始,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学,再独立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在设计时,删减了一些称量食盐、硬币和关系推导等环节,给学生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的确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不足之处是: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