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散文真题阅读练习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
白发上津城 梅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一千八百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一千八百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八十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一千二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12.作者着墨上津城时,写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请概括。(4分)
13.作者把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形容为“老得白发千丈”有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这“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内心世界的?请简析。(6分)
15.文章以作者给上津镇26岁的镇长的回信结尾,回信的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6分)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①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中,他自己的序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②他的一生,是不停的‚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平常的‚平常‛。
③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④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高考资源网
⑤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⑥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⑦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⑧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⑨‚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却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高考资源网
⑩‚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也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⑾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⑿又有一次,他说,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⒀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到河北磁县在解放军监管下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⒁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⒂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我们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12.文章从“平常”落笔,字里行间却洋溢着作者对沈从文“不平常”的崇敬之情。试结合全文,概括分析“平常”与“不平常”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13.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5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3分)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2分)
14.文章第⒁小节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析。(5分)
15.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西宁,望麻了一对大眼睛
杨志军
①公元前121年,西汉名将霍去病领军入驻湟水流域,在土著草顶房的一侧,筑起屯兵之所西平亭。西宁作为城市的历史从此开始。
②这座城市后来让人有了这样的期许:如果你想在一个城市一天之内领略三种以上 的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西宁便是首选。
③西宁把分布在广袤天地间那些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情彩和质量的文化凹凸集纳起来,让它成了一个民族交融、风情粘连的立体浓缩版。城东的伊斯兰文化,浓烈如圣地麦加;城南的藏传佛教文化,原生如古佛临世;城中的儒道文化,坚实如城垣不摧。还有星罗棋布的移民文化和现代文化,使这座城市具有了民族交汇地带人文呈现的所有特征。著名的东关清真大寺是汉式宫殿和阿拉伯寺庙的融合,而脊顶的镏金宝瓶以及鸣经楼上的小经筒却又彰显藏传佛教的经典饰风,这样的组合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西宁有两个大广场,中心广场和新宁广场,大广场就是大舞场,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气势磅礴的千人集体舞,各个民族,男女老少,汇聚在这里狂舞锅庄。锅庄是遍布藏区的藏族圆圈舞,它可以消除疲劳和烦恼,产生爱情和喜乐。现在爱情照样产生,但已经跨越了民族界限,汉藏婚姻以先锋时尚的方式继续演绎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看着他们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你会发现那已经不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藏民穿着汉服,汉民操着藏语,见你一声“乔得冒”(你好),分手一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很多场合都这样,你都分不清谁是谁了。我有一个朋友老家在北京,他总说:“乔得冒您哪。”或者说:“扎西德勒您哪。”说久了,连藏族朋友也学他:“乔得冒您哪。”在藏族地区,汉族才是“少数民族”,因此首先是汉民的藏化.这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必须习惯喝奶茶、吃糌粑,必须遵从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等等,其次才是藏民的汉化,藏民的汉化是一种走向进步的表现,是藏民族自发而必然的趋势。
④由于冬天漫长、夏天短暂,西宁人对绿色的追逐,跟牛羊是一样的,跟鸟儿是一样的,顽强执着得几近疯狂。只要有点树林子就能冒出个茶园,只要有个茶园就能常常爆满。喝茶,吃酒,唱歌,跳舞,城市和人群,在这里诠释出了最本真的意义,那就是不管生存多么忙累、艰难,人都要创造享受,享受附带着忧伤,因为一直不肯放弃的,还有期待。
西宁的佛爷藏里的经,塔尔寺的宝瓶,想烂了肝花花疼烂了心,望麻了一对大眼睛。
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首情歌,西宁人的“大眼睛”望得更远,他们认为“藏里的经”才是值得“想烂”“疼烂”的真经。所以,西宁成了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起始。
⑤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从西宁延伸而去,就像伸出两条结实的臂膀,紧紧搂定了西藏。青藏高原—青海和西藏,因为这两条命脉的存在,使亘古及今的一体联通变得可触可感.它既是整一的地理板块、区域板块、民族板块,又是整一的风情板块、文化板块、经济板块,它在不可分割也从未分割过的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信仰大陆、福音高地。而西宁就是高地的门户,是历辈**喇嘛和****的尊师宗喀巴的诞生地,它发祥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并在一块八宝莲花的福地上,生长出了一棵十万叶片上自然描绘着十万狮子吼佛像的菩提树。六百多年前的西宁人意识到这是震惊世界的奇迹,在奔走相告的激动平息之后,垒起石板,围树造塔,于是有了塔尔寺。
⑥塔尔寺是信仰的灯塔,为的是把众生引向光明与和平、高尚与幸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塔尔寺从来不仅仅是藏族人的圣地,汉族人的心灵也大都有着对它的依附和崇敬。有一次,我拣了一把塔尔寺大金瓦殿前菩提树的叶子,带给一个汉族朋友久病不愈的母亲,告诉她这种树叶有祛除病魔的作用,这在我不过是给她一种心理安慰。但一个月以后,朋友告诉我,自从喝了那些树叶泡的水,母亲的病渐渐好了。我知道这位汉族母亲的心里早就耸立着神奇的塔尔寺,所以塔尔寺的树叶才是灵验的,是和藏族人共同的信仰治好了她的病,而不是我或者树叶。(选自《中国作家网》)1.请简述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看着他们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你会发现那已经不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
(2)在这里诠释出了最本真的意义。
3.文章第⑥段讲了“树叶治病”的故事,简述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结合文意,探究文章以“西宁,望麻了一对大眼睛”为题有哪些妙处。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 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 果然,草药味从此消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
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时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答案
一白发尚津城
12.(4分).①历史悠久
②地理位置重要③民族文化交融 ④饱经战争创伤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在内容上:①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②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
在结构上:①照应题目“白发上津城”; ②引出下文对上津古城历史的叙写,以及对保护上津古城的忧虑。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4.(6分)(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2分)。(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2分),突显出上津古城重要的历史意义,以表达自己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2分)。
15.(6分)①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②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③与前文沉重的忧虑情思照应,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前景的无比憧憬。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平常的沈从文
12【答案】平常:(1)用平常心对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2)用平常心对待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不平常:(1)才能智慧不平常;(2)人格品质不平常;(3)成就影响不平常。
13【答案】运用拟人等方法(1分),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1分),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1分)。
14【答案】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之情(1分);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1分)。
【答案】(1)侧面描写(1分);(2)突出沈从文外表温和,但不盲从、有底线,丰富了人物形象(2分);(3)照应前文有关沈从文“不平常”的叙写,引出下文推断(2分)。15【答案】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1分)
效果:(1)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2分);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2分)。
四西宁,望麻了一对大眼睛
1.【答案】指出了西宁是一个多种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的集聚地,它给人很高的期许;承上启下,承接第①段对西宁的介绍,领起下文对西宁的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叙述描写。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第②段的主要作用从内容上说,指出了西宁是一个多种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的集聚地,它给人很高的期许;从结构上说是承上启下,承接第①段对西宁的介绍,领起下文对西宁的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叙述描写。
【思路点拨】段在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段在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段在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答案】(1)汉藏两民族联姻,让其下一代已经无法分清谁是汉族谁是藏族,精神文化上已成为一体。(2)尽管生存艰难夹杂着忧伤,但也要创造享受,充满期待。【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1)民族融合是表面现象,而血液融合则是内在实质,它用比喻的说法说明汉藏两民族精神文化上已成为一体。(2)“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尽管生存艰难夹杂着忧伤,但也要创造享受,充满期待。【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时:(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对于一些含蓄而复杂的语句,把抓关键词作为突破口,就能正确把握句意。一个句子中常有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理解了这类关键词语,整个句意就容易把握了。(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理解,关涉段意,甚至文意,这就必须借助文章语境加以分析,才能达到理解文句意思的目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理解句意的潜在信息,因此抓住上下文中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句意。(3)结合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来理解。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常会运用反语、双关、避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常表现为象征句、暗示句、影射句、委婉句等,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必须注意结合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句子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3.【答案】突出了“塔尔寺是信仰的灯塔”,它能“把众生引向光明与和平、高尚与幸福”;汉藏两个民族有着共同的信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信息,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理解文段要抓住“塔尔寺的灯塔”的作用,灯塔”的作用在于指明方向,在文中的意思是它能“把众生引向光明与和平、高尚与幸福”。而灯塔的这个用途在汉藏两个民族中是相同的,其含意是汉藏两个民族有着共同的信仰。
【思路点拨】解答故事的用意题时不要脱离故事本身,其基本答题思路是:⑴确定答案的相关语段(或范围),⑵根据内容大致划分层次,⑶根据相关内容概括出故事的象征意义。
4.【答案】点出了写作对象“西宁”,指出了全文的写作内容;“望麻了一双大眼睛”借用民歌,形象生动地表明西宁浓缩了多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表达了西宁人对精神信仰的追求,也体现了作者对西宁的喜爱及其蕴含的文化精髓的敬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及探究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解析】题目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抓题(中心),一个是发题。前者要结合文章内容来作答;后者要结合文意作适当的发挥。
【思路点拨】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①吸引读者关注,②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③文章的线索。解答时可以从上述角度去思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六比邻而居
12.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13.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14.(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15.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第二篇:2017高考语文真题散文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散文专题
一、【新课标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学 科&网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 4.B 5.①有形的各种窗子;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6.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每点2分)【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通过人称的变化来考查。“你”“我”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生视角,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参考答案 4.B 5.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6.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理解句子含意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学#科@网句。长句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学科网&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2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22.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23.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2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参考答案 19.C 20.D 2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
②纯真清澈
③一次次的新生
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22.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
②丰富的精神世界
③未来的发展。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23.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24.A 【解析】
19试题分析:考点解读:所谓“重要词语”,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词语在文中有重要作用: 或反映深层含义 或体现作者观点 或在结构上有独特作用 或有修辞作用 二是通过这个词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试题分析:内容要点的归结包括三个层次:1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2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3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试题分析:重要语句包括:①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②从表达上,要注意文章中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③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④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本内容的概括及文本结构,根据前一问可分析构思特点是选用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人物。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4.试题分析:从近两年考查的情况来看,选择题往往在十一部名著中考查五部,一部编写成一个选择项。可该题中名著考核放置在现代文阅读中,形式是较为新颖。
【考点定位】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学&科.网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学|科网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18.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19.(9分)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参考答案 16.(4分)BE 17.(3分)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18.(5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19.(9分)(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2)学生可以任取一点自由发挥。【解析】
16.试题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这一题首先要明确低答出“合乎题旨”,然后理解“挺拔之姿”在文本中的含义。【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这一题第一问比较简单,问“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这是对竹子形象的分析概括。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这一题回答具有性。【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语文P[2011•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评判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14.“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1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这句话独立成段,显然是大有深意,而且还运用了比喻性的俗语来表达,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黑妮的身份、职业、爱心、工作性质和意义。
【答案】 用意(2分):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理解(4分):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点拨】 解答现代文主观题,要注意把主观题类型化,对其进行归类总结。平时的训练中,老师肯定会为大家讲解散文阅读与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是类型化的,是我们解答新题的基础,要熟练掌握。比如这道题问的是“独句成段”的结构问题,这在平时的阅读中,在老师的讲解中肯定是遇到过的。“独句成段”最基本的目的和用意在于强调突出,借以提示读者。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15.(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这句话出现的语境:黑妮带领我们参观苗寨,参观的过程她是那么地耐心,当苗寨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等待她的到来,为她唱迎客歌时,她则一字一句地教大家绣工技术;后来又去了另一个村寨,黑妮对每一个村寨都很了解。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这句景物描写,显然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它饱含着对主人公的褒扬,真是一箭双雕!
【答案】 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文中句子理解的能力。句子是在我买了四张具有苗绣特色的地图之后出现的,且在眼睛亮了之前着一“素静”,承前而来,意在赞扬黑妮对“针挑土”工作的坚守,而“亮了”则是对工作有了成绩和支持者的欣慰与感激。
【答案】 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暗示“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之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每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这个考点是年年必考内容,也反映一个人阅读散文的最基本的能力。首先要将句子置于全文语境之下来理解,其次要抓住句子所处上下文小语境以及关键词语、修辞手法等。
16.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16.【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句理解的能力。“针挑土”既是题目,又是文章线索,结构上还用与之相关谚语做到首尾呼应,所有这些都为描写黑妮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针挑土”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品格而服务。文章充满了对黑妮“针挑土”式的精神品格的赞美与歌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这道题目的设置非常好,题目要求考生对文章标题做品评鉴赏。这又是前面提到的“把主观题类型化”的突出典型。鉴赏文章标题是常见题型,往往具有概括文章主题、体现人物精神、贯穿文章线索、引发作者感悟等方面的作用。从分值以及文章来看,本题所问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文章主题、人物精神、作者感悟等三个方面。
17.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17.【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道题目虽然还是就“针挑土”设问,但是问的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文中起到的作用”来看,实际上在上一题的“点拨”中已经提到,且与上一问题有所重复,这一问主要涉及文章主题、文章线索;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涉及文章另一个大的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作者明显对黑妮的工作先是有些不理解,后来又理解了,并对此项工作给予支持,还由此生发出一般性的人生感悟。
【答案】 第一问: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①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点拨】 解答这类题目,依然是“把主观题类型化”,同时还要结合文章实际,具体回答所设置的问题。
第三篇: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句子翻译练习二
高考作文真题句子翻译练习
(二)1.我是上个月来到这的并且发现课程都很有趣。但是我在记笔记方面有些困难,且不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
2.我听说学习中心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我真的很渴望得到你的帮助。
我周四上午和周五下午没有课,烦请你告诉我你哪天有空。
3.我是你们报纸的忠实读者。我非常喜欢你们报纸,主要因为以下两点。
4.首先,该报纸包含了国内国外的新闻。通过翻阅,我可以了解到最近一周内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
5.同样吸引我的是名人的成功故事,这能帮助我更好地懂得个人是如何努力工作从而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6.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建议环球视野报纸能够含有一些指导我们学习英语的文章,并且真心希望该报纸更受欢迎。
7.作为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接二连三的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难题的方法。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方法。
8.当我面临难题的时候,我通常选择查阅一些网络上相关的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可以把难题算出来而且能提高我独自攻克难题的能力。
9.然而,当有些超出我能力范围的,我就会向老师同学求助。有时候我也会问爸妈的意见。结果,我在学习方面就会取得稳定的进步。
10.这幅图片给我们展示了:海洋由水滴组成,森林由树木组成,社会有个人组成。它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整体是由许多密切相关的小部分组成。没有任何人或者物质能够单独存在。
11.我们的社会是由许多有着不同品质与性格的人组成的。如果我们想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12.另一方面,既然每个人都与彼此相关,我们就应该为我们的言行负责从而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12.这些书有着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广泛的话题,比如科学、文化与历史。
13.尽管考试高分是评估学生和未来大学录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智慧、情感、健康与生活态度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14.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例子。一些在学校学习顶尖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并不像人们所期盼的那么成功。
15.原因在于来自父母与老师的压力使得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活动。而且,惩罚绝对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6.因此,我建议你采取你朋友的建议。更为重要的是,让她有自己的朋友与社交活动,让她像我们青少年一样犯错。犯错并及时改正也是自我进步的一种方式。
17.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交通方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空气污染与交通堵塞。
18.骑自行车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其一,自行车不消耗汽油且节省能源。其二,自行车不排放废气从而很环保。而且,骑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且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19.因此,让我们通过骑自行车一起承担起建造低碳城市的责任吧。
20.得知你6月26要来参观我们学校这一消息,我非常开心。我写信就是告诉你我们为你所做的安排。
21.上午,在学校礼堂将会有一个论坛,参观者将会与我们学校的学生彼此沟通交流,探讨校园生活与文化差异。
22.中午,我们将邀请你们与我校学生一起在学校餐厅就餐。在那,你们可以品尝饺子、面条以及其他中国美味食物。下午,我们学校的学生将会带领你们一起游览黄河。
23.很明显,没有全社会的帮助,就不会有如今的新学校。正是爱与关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多力量大。只要我们像大家庭一样团结,关心彼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团结就是力量。
24.时间过得真快。你已经在北京学习快两个月了,相信你在此期间一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25.听说那的天气最近很干很热,完全与你的国家不同,你还适应吧? 而且,你曾抱怨饭菜不合你口味,希望都已有所改善。
26.我在收集相关材料和语言使用方面有些困难。如果你能乐于帮我解决这些困难的话,很是感激。
第四篇:高考英语不定式的用法及真题练习
不定式
不定式的用法:不定式的否定形式是在所有的不定式to 前加not
(1)作主语
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往往放在谓语之后,用it作形式主语。
To see is to believe.
眼见为实。
It is right to give up smoking.戒烟是对的。
It is kind of you to come to see me.(2)作宾语
不定式短语作宾语时,如果还带有宾语补足语,往往把不定式宾语放在宾语补足语之后,而用it作形式宾语。
e.g.He wanted to go.
他想走。
I find it interesting to work with him.我发现和他一起工作有趣。
有作形式宾语, 主要有两类动词:
● 谓语动词是make;find;believe;think;feel等时, 常用it作形式宾语
● 谓语动词是表好恶的词, 如: like;dislike;hate;appreciate常用it作形式宾语They made it possible to finish the task in two days.I find it difficult to study English well.I hate it when a person speak with his mouth full.We will appreciate it if you help us.(3)作宾语补足语
He asked me to do the work with him.
他叫我跟他一起做这个工作。
注意:
1)在feel, hear, listen to, look at, notice, observe, see, watch, have,1et, make等词后的补足语中, 不定式不带to。
+ 不定式强调动作的全过程;
+ 现在分词强调动作与宾语之间存在主动关系, 及动作正在进行;
+ 过去分词强调动作与宾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及动作已经完成.如:
I must see my child cross the street.I saw the thief stealing her money.You will see many problems settled in this way.2)但是这些句中如果变成被动结构时,就必须带to。
The boss made Miss White type the letter again.注意: 当这些动词转成被动语态时 必须补充出来.如
Miss White was made to type the letter again.如果对这些动词后的宾语提问, 则照抄
Who(Whom)did the boss make type the letter again?
Who(Whom)would you rather have go with ?
(4)作定语
I have some books for you to read.我有几本书供给你读。
注①:作定语的不定式如果是不及物动词,或者不定式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是不定式动作的地点、工具等,不定式后面须有相应的介词。
e.g.He is looking for a room to live in .
他在找一个房间住。
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无什么可担心的。
Please give me a knife to cut with.
请给我把刀子来切东西。
②: 不定式是否用被动, 不定式作定语与所修饰词之间形成动宾关系, 若句中有不定式的逻辑主语, 不定式用主动;反之用被动.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end ?你有东西要去寄吗?(寄的动作是you发出的)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be sent ? 你有东西要寄吗?(寄的动作不是you发出的, 是别人
帮寄的)
I have something to say.(5)作状语,表示目的、原因、结果或条件。
e.g.I came here to see you.(目的)
We were very excited to hear the news.(原因)
He hurried to the school to find nobody there.(结果)
To look at him,you would like。(条件)
目的状语还可以用in order to或so as to来表示。
e.g.In order to pass the exam,he worked very hard.
为了考试及格,他学习很刻苦。
We ran all the way so as not to be late.
为了别迟到我们一路上跑来的。
注意: 不定式经常和only;never连用, 强调出乎意料的结果或失望的情绪.After that day they were separated, never to see each other again.I hurried to get there , only to find him out.(6)不定式在句中用主动式还是被动式,多数情况下是容易判别的,但有时的确比较复杂,请注意以下几点:
A)不定式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和不定式逻辑上构成主谓关系时,不定式往往用主动形式。
Have you got a key to unlock the door?
B)不定式和它前面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又和该句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时,不定式常用主动形式。
I have got a letter to write.
He needs a room to live in.
C)不定式作表语形容词的状语,和句中的主语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时,不定式多用主动形式,这是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形容词后省去了for one或for people.
e.g.He is hard to talk to.
The book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7)不定式省to的情况
● 在使役动词和感官动词后省to
Don’t let me wait for long.● 不定式动词在介词but,except,besides后面时,如果这些介词之前有行为动词do的各
种形式,那么,这些介词后的不定式不带to,否则要带to。
e.g.She could do nothing but cry.
她只会哭了。
What do you like to do besides swimming?
除游泳外你还喜欢什么?
I have no choice but to go.
我不得不走。
● 当不定式在系动词be后作表语时, 如果主语部分带实义动词do时, 就可以省去toThe only thing I can do is wait for help.What boys like to do most is become businessmen.All we have to do is clean or peel them.What I can do tomorrow is stay at home and sleep all day.(8)不定式的时态
(1)不定式的一般形式所表示的动作,通常与谓语的动作(状态)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或是在它之后发生。
e.g.I saw him go out.我看见他出去了。
(2)如果谓语表示的动作(情况)发生时,不定式表示的动作正在进行,这时不定式就要用进行式。
e.g.I am very glad to be working with you.
很高兴和你一起工作。
He is said to be studying abroad, but I don’t know which country he is studying.(study 与is said同时发生)
(3)如果不定式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要用完成式。
e.g.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He is said to have studied abroad, but I don’t know the country he studied in.(study 发生在is said之前)
Do some exercises
1.Tom should love______________ to the cinema tonight.A.to be takenB.to takeC.being takenD.taking
2.---We usually travel by train ?
---Why not _____________ by boat for a change ?
A.to try travelingB.trying to travel
C.to try and travelD.try traveling
3. I warned my son _____________ after drinking.A.never to driveB.to never drive
C.never drivingD.never drive
4.Wang Tao was made ________________ the dishes for a week as a punishment.A.to washB.washingC.washD.to be washing
5.The boy wanted to swim in the lake, but his mother told him ___________.A.not toB.not to doC.not to do itD.do not to
8.When I handed the report to John, he said that George was the person_____________.A.to sendB.for sending
C.to send it toD.for sending it to
9.The headmaster wanted the new classroom building ______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A.to put upB.to be put up
C.to have been put upD.being put up
10.She made a candle _____________ us light.A.giveB.gaveC.to giveD.given
11.He felt a stone _______________ his back.A.hittingB.hitC.hittedD.to hit
12.In Australia, he made a lot of friends ______________ a very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A.getB.to getC.gettingD.got
13.---What did you mean by saying that ?
---I mean no harm.I only __________________.A.meant helpingB.want to helpC.meant to helpD.want helping
14.She searched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stopped _____________ on a big rock by the side of the
path.A.to have restedB.restingC.to restD.rest
15.The Olympic Games, _____________ in 776 B.C., did not include women players until 1912.A.first playingB.to be first played
C.first playedD.to be first playing
16.The problem _______________ at the meeting tomorrow is very important to all of us.A.discussedB.to discuss
C.being discussedD.to be discussed
17.“Do you have any clothes _______________ today ?” Father asked Mother.A.washingB.to washC.washedD.to be washed
18.He raised his hand _____________ the taxi _______________.A.to have;to stopB.to have;stop
C.having;stoppingD.having;stop
19.He hurried to the station only ______________ the train had left.A.to be toldB.to tellC.tellingD.told
20.I like getting up very early in summer.The morning air is so good______________
A.to be breathedB.to breathe
C.breathingD.being breathed
21.________________the project in time, the staff were working at weekends.A.CompletingB.Having completed
C.To have completedD.To complete
22.The message is very important, so it is supposed _______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A.to be sentB.to send
C.being sentD.sending
23.---The last one ______________ pays the meal.---Agreed!
A.arrivedB.arrivesC.to arriveD.arriving
24.---Excuse me sir, where is Room 301?
---Just a minute.I’ll have Bob ______________ you to your room.A.showB.showsC.to showD.showing
25.It remains ______________ whether Jim’ll be fit enough to play in the finals.A.seenB.to be seenC.seeingD.to see
26.Robert is said ____________ abroad, but I don’t know in which country he.A.have been studyingB.to have been studying
C.have studiedD.to have studied
27.I can’t stand _____________ with Jane in the same office.She just refuses
__________talking while she works.A.working;stoppingB.to work;stopping
C.working;to stopD.to work;to stop
第五篇:高考英语作文真题句子翻译练习一
高考作文真题句子翻译练习
(一)1.我英语学习方面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我觉得记单词很难。另一个是当我讲英语的时候我总是紧张。
2.我真的希望你能给我些如何记新单词的建议。
3.另一个建议是给我们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
4.我坚信在你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取得很大的进步。
5.为了避免这些冲突,我们应该对彼此友好。
6.在如此有竞争力与压力的社会,原谅与忘记也是一种美德。
7.我们应该多沟通交流与换位思考,而不是互相责备。
8.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试着考虑周全。我们必须学会冷静理智地处理冲突。
9.的确,我们的未来由许多事情决定,比如说机遇和他人的帮助。
10.但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与努力起着更为重要的决定。
11.因此,我坚信我们的未来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12.这些书有着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广泛的话题,比如科学、文化与历史。
13.我认为,这些话题非常受我们学生的欢迎。
14.而且,随着课文附有很多漂亮的彩色图片,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
15.即使那些过去讨厌英语的学生也变得对这个科目感兴趣了。
16.然而,有些课文有太多对我们困难的新单词与表达。因为,我建议把他们换成更简单些的。
17.不久以前,我在我们学校举办的英语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在这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英语学习的经验。
18.我觉得参加英语角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在英语角,我可以尽情地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我们的生活和英语学习。结果,我的英语口语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9.写日记是我的爱好。它帮助我不仅使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20.当我正在享受周边的美丽景色时,一些不雅观(不愉悦)的事情映入我的眼帘。
21.一对年轻夫妇在船上边吃边说而且笑得很大声,如同世界上只有他们。
22.更糟糕的是,他们吐痰甚至往湖里扔垃圾,完全无视旁边的标语“禁止扔垃圾”。
23.如果所有游客都像这对夫妇那样往湖里扔垃圾,湖就会被严重污染而且很快变成一个大垃圾箱。
24.我认为在公共场合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居住在更舒适更美好的环境中。
25.我知道你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地方戏剧。
26.我希望这次机会不仅使你开心,而且满足你对中国戏剧的兴趣。
27.我相信你能够知道很多中国喜剧的历史,这更能增加你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知识。
28.正如我们所知,书籍是知识的来源。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
29.我们有很多种类的书籍可以选择去读,例如历史书籍、科学书籍、文学书籍等等。
30.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文学方面的书,尤其是名作家的。
31.一方面,可以帮助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并且开阔我的视野。
32.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我的生活并且提供很大的乐趣。
33.我发现老师们都很有耐心而且很用心。而且,我很享受班级友好的氛围。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一点。我好好学习并且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
34.无论任何时候我有困难,他们都随叫随到。没过多久,我成为了班上的前几名,这极大地增添了我的自信。
35.我的经验告诉我:不是你被给予什么决定了你是谁,而是你如何去利用所给的决定了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