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伪存真,使教学游戏活动主体化》读后感1700字
《纲要》中强调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07年教育部也专门发文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严禁实施小学化倾向教育。日前,教育部又规定幼儿园不准教授小学内容。从这些文件、规定中都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开展活动。诚然,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课题,也成了幼教领域的一个标志性词语。也许是游戏这一名称出现使用得太频繁,太常见,可能很少引发大家对它的深入思考。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需要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幼儿的自由游戏,也叫本体游戏(在这里不做展开);另一种是把游戏活动的要素渗透到非游戏活动中,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比如我们开展的一些规则游戏(教学游戏)就属于这种途径。教学游戏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幼儿参与教师设计与结构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主体化。那么。如何把游戏活动的主体精神与社会文化内容的教学因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也就是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好的游戏呢?近日,我园开展了全园性的游戏活动业务比武,从而引发了我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思考,使我再次梳理了对幼儿园教学游戏的认识与思考。
首先,选用的游戏因素具有年龄适宜性
不同性质的游戏因素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游戏因素具有不同的年龄适宜性。如,小班的幼儿还处在空间探索敏感期,他们喜欢躲藏游戏,“找小猫”便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角色扮演一般比较适合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班孩子的竞争意识不断萌芽,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便能激起他们的活动欲望和激情。如果选用的游戏因素不恰当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例如,小班的幼儿还不具有协商合作的意识与技能,要是把合作性的任务迁移到小班的游戏情景中去,则是不恰当。
第二,选用的游戏因素与内容相匹配
选用什么样的游戏因素与形式还应当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匹配问题。这个匹配问题包括很多元素,有游戏的玩法、游戏场景的布置、游戏空间的利用、游戏语言的运用等等。如,小班孩子在躲猫猫时,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室环境来展开这一游戏,孩子们自然加深了对环境的认识和情感,还给幼儿提供了正确描述方位的语言学习机会。游戏“形与质”的和谐统一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但游戏的因素运用不合理,不考虑游戏因素与教学因素的有机结合,只是用游戏因素去刺激和吸引幼儿,只会使幼儿处于激动和兴奋状态之中,强化的是幼儿对外加驱力的依赖而不能真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也会导致教学游戏的庸俗化。
第三,游戏任务的难度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
任何教学游戏都包含着一定的“任务”或“课题”,好的教学游戏应当与幼儿已有的经验之间形成“合适的距离”,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能够对幼儿构成一定的挑战,体现教学促进与引导发展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游戏任务难易不适宜的现象。例如,让小班的幼儿做小司机,听到音乐响起便开动,音乐停止停下不动,这种游戏任务对于小班第二学期的幼儿来说过于简单。因此,游戏的快乐并不仅仅在于“玩”,而在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产生成功感体验。游戏如果太难或太容易都不会使幼儿产生游戏性体验。
第四,游戏过程要有幼儿心理上的参与
教学游戏要考虑每个幼儿参与游戏的可能性,好的游戏要能够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要让每个幼儿有充分游戏的机会。可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会请坐得好的幼儿先来玩游戏,把游戏作为惯用的奖励听话者的“法宝”,所以教师总会先请部分幼儿游戏;又由于场景、角色分配、道具准备上的不充分,好多幼儿不得不成了游戏的旁观者。游戏过程不仅需要幼儿身体的参与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参与,因此,教师不仅要合理编制、设计游戏,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本人的教态,对游戏活动表现出来的热情与参与程度,都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最后,给幼儿自己判断活动情况的机会
游戏过程中的学习活动特点是自我探索、自我建构与自我反馈。好的游戏应当反应这一特点,能让幼儿对自己的活动情况和结果进行自我判断,而不是教师来当裁判或来诊断。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对游戏保持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其获得成就感。例如,在传球比赛游戏中,由于其中一组的几个幼儿没有理解游戏规则,引发座位的混乱,使得传球游戏不能顺利进行,最后不能获胜。教师利用观看游戏现场的录像,引导这组幼儿自我发现错误的症结所在,最后通过组内成员的商量、讨论,一起理清了游戏规则,顺利进行了传球游戏,转败为胜,幼儿深刻体验到了自我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幼儿成为了游戏的主人。
第二篇:教学游戏使英语课堂趣味化
教学游戏使英语课堂趣味化
石河子第一中学 外语组 孙洁
引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 所做的事情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求知。同样的道理,学生要是对英语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好奇心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自发地去学习。因此,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 需要短小课堂游戏的理由
教师备课时,通常首先计划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如:一项语法知识,语法练习或朗读课文等。但是当主要讲授的内容准备就绪时,你确信(希望如此)其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趣之后,或许你会觉得仍然需要补充一些其他内容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流畅。或许你需要,例如:
1.每堂课开始时的快速“热身”活动以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讲授新课之前简短的单词复习法。
3.紧张的学习和精神高度集中之后让精神放松的小插曲。4.为课堂内容或情绪的转换做准备的简短适应性活动。
5.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小游戏。
除日常备课之外,你会发现这些活动在非例行工作中也非常适用,例如:当你为其他老师代课,需要一些简捷,易准备的内容;为英语俱乐部或英语晚会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帮助一些新生彼此熟悉;或有效地利用不期而遇的剩余时间等。二 如何用游戏激发英语课堂气氛
趣味活动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也具有学习功能。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游戏与学习的切合点,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统一起来。在趣味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纪律,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方式,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要将游戏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将学习内容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中,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活动设计
英语课是高效快节奏的,在游戏的设计上必须从整体考虑,而且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个别学生经过努力之后也能够成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的趣味。在设计游戏时,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在活动时要强调小组合作,注意组内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个人职责。
(2)加强知识性、创新性、娱乐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开
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举动,了解他们的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倦怠程度。如果学生对所进行的活动丧失了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停止活动或者考虑换另一种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应尽可能地编成不同的类似活动,以免产生厌倦感。
(3)设计趣味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技能范围,同时渗透着启发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介绍活动规则后,有时要给予示范,因为有时适当的示范比长篇大论的话要来得有效得多。
(4)趣味活动必须有现实意义,与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善于贴近生活,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着手,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点前后融会贯通。
(5)趣味活动前,教师应做必要的准备。教师应先示范或协助同学示范,这样可以在一开始就避免混乱,使活动井然有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需从旁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切不可中途改变规则。课堂教学结束时,应将趣味活动延伸到课外,如布置抄写、默写等作业,调动学生兴趣
2.介绍几种英语教学游戏
逢七过:将全班按纵行分成若干组,教师任意指定一个学生开始说one,然后依次让第二个说two,第三个说three …说到seven,seventeen…或七的倍数(如fourteen, twenty-one等)
时,就不报数而用拍手代替,并且在拍手时说一个刚学过的比较难记的单词,如contribution等,若拍手时报了数,或者报错了数字,就被罚下去,并换一个单词,游戏重新开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英语单词,还可以复习单词,这个游戏除了可以分组竞赛外,还可以在全班进行。
歌曲听力和阅读:把歌词给学生,里面空出一些地方让学生填。可以每十个词留一个空,或选择一些你想让他们注意的更有用的含有词法或语法内容的地方(在一首两到三分钟的歌内)。学生们两人一组来填,连续放几遍直到他们完成。
跑默课文: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前的墙上贴有一段课文或一篇作文范文,并给每组发一张白纸。游戏开始时,每组成员轮流记一句话,回到座位上写下来,看哪个组记得对,速度快,既到达复习课文,又练了拼写,同时还可以对课文或范文内容提问,让学生根据所写的东西回答问题。
无序的句子:从课本中选出一句话,打乱顺序后,写在黑板上:“early the I week to during have to go sleep.”学生们重新组织句子,并把原句写下来。“I have to sleep early during the week.”或“During the week I have to go to sleep early.”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给出一系列类似的句子,运用这种形式复习一项语法知识。
总之,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
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也只有培养了兴趣,开发了情趣,从中才能获得乐趣,也希望我们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在新课改下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我,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进步。
第三篇: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在一些地区,越来越难的小学入学测试打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学方式。围绕升学指挥棒,幼儿园教育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大量讲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如要求学龄前儿童会背多少唐诗,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位的加减法等。有的幼儿园用教会孩子多少学科知识来扩大知名度,而家长也多以孩子识了多少字或会多少算术题来评判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其实,这些家长和幼儿园都走入了误区。
那么,幼儿园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也就是让儿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如今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容易造成一些孩子对事冷漠无情、霸道、自私、任性、懦弱、自理能力差,只要求别人关心他,为他服务。而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极为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使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这给幼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对幼儿园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树人先树己”。幼儿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处起表率作用,使孩子在日常小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与一日活动之中。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故事、诗歌等培养孩子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懂礼貌、讲卫生、爱劳动、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在常识教学中,通过让孩子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认识国旗、国徽、少数民族等,培养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不怕困难、遵守规则、坚强等良好品德。注重为幼儿找生活中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榜样形象激励他们。当一个人在心目中树立了崇拜的偶像,他就可以找到自己与偶像之间的差距,给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加对生活的热情、激情和活力。注意家园联系,取得家长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使家园教育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鼓励孩子大胆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同成人相比,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那么,怎样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和突破;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教学就僵化就停滞了。试想,倘若施教者观念陈旧、方法保守、手段落后,又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其次,应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如一位教师在讲《司马光砸缸》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司马光是通过砸缸把小朋友救出来,用其它方法也可以把小朋友救出来,比如“去喊大人”“找凳子拉”“把缸推倒”等都可以。老师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能在最短时间把小朋友救出来,孩子们通过讨论明白了:“去喊大人”“找凳子拉”时间来不及,“把缸推倒”力量达不到。讨论结果是用砸缸的方法能用最快的速度救出落水的小朋友。由此看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国际人,扩展他们的胸襟与视野,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这些都给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国际化绝不是放弃自己,近日在三之三双语幼儿园教学成果发表会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文化的巧妙融合。
添加评论 幼儿园到底该教孩子什么?或许,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人问这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幼儿园。”
“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
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专家观点
多关注孩子情感和习惯培养
“过早教给幼儿知识,如同一把剪刀,将孩子想像的翅膀剪掉,使他们由天鹅变成了家鸭失去了天空,得到了池塘。”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曲虹打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她说,幼儿教育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孩子将来要为此付出很高的成本。
幼教专家孙毅表示,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致力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等,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
第四篇:游戏化教学
研究背景与意义
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游戏自身的魅力与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游戏化教学起源于娱教理念,是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所服务的,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游戏的情境性、趣味性、竞争性等将教育游戏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设计并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两者针对的主要对象存在差别,教育游戏针对的对象范围较广,主要针对社会大众,喜欢教育游戏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游戏的使用对象,而游戏教学主要依托于学校,主要针对的是全体学生。
其次,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育游戏的玩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是游戏教学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它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教育游戏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软件的开发一般有专门的软件开发人员设计并开发。而游戏教学一般是由教师来策划并加以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学习论,.游戏化学习理论(桑新民)情境认知理论3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获取知识,课程的内容也应具有层次性与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师生的互动性,游戏化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且越来越受到专家与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对教育游戏及小学数学的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对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做了相关的论证,并对如何将游戏很好的引入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包含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游戏,以此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新的途径,并对游戏教学如何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做了详细的阐述
研究现状
教育游戏的雏形源于早期bowman对电视游戏的研究,随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将电视游戏应用于教育中,认为电视游戏有助于教学,并且研究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从而使电视游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因此,将游戏教学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一方 面是为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即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研究,争取为今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将游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五篇:游戏化教学
月29日,我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贻芳报告厅,听了幼教专家许卓娅教授关于“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彩报告。报告分两大块——现场教学活动和各大幼儿园精彩讲座,为期共三天,听完这三天的活动和讲座以后,使我深受启发,受益颇深。
本次讲座许卓娅教授给我们明确的讲授了什么是音乐、音乐的类型、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等等,通过她的讲授,以及12节现场音乐活动,再结合我们平时的工作,就会发现诸多的问题所在,使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幼儿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我们最注重的是什么。
孩子在学习音乐活动时我们一般只注重他们的结果,只要孩子最终学会了这首歌、这个舞蹈就行了。而忽略了过程,那什么是过程,就是应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会做人,做学问,做事情,追求并获取的成长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应与幼儿的游戏结合起来。平时,我们只注重了传授,而且传授的是没有创新的老游戏,例如《猫和老鼠》,我们一直都在用传统方法学习唱歌,孩子们对它们已失去了浓厚的兴趣,而许老师给我们现场互动的猫抓老鼠音乐游戏,使老师们个个都积极参与,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应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二、幼儿游戏化音乐中的游戏如何来创编
如何来创编幼儿音乐游戏,这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困惑,我们以前在游戏创编上存在诸多问题。在选音乐游戏时,局限性太强。总想孩子应该运用儿歌音乐较好,其实,节奏感较强,幽默风趣的流行音乐仍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创编游戏动作易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动作较难,只注重了动作的优美,而缺少来源于孩子生活中的动作,例如孩子的拍脸、挠头、说话交流等都可以成为游戏中的动作,这些动作幽默风趣,孩子易做,他们就会特别感兴趣,特别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我们可以运用适当的重复动作来降低难度,使他们很快掌握,提高对游戏的兴趣。创编游戏时,孩子参与创编的机会太少,使孩子的自主表现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不够,例如在玩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时,老师对幼儿示范好老鹰、小鸡动作,讲解游戏方法,幼儿照做就行了,如果我们让孩子来模仿老鹰和小鸡的动作,进行创编,我想孩子会更有兴趣。
三、教师人格的魅力对孩子进行游戏化音乐教学的影响。许教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她对工作的热情,对音乐的感受,在游戏中那种自我陶醉、自我大胆表现,那种忘我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位教师,使大家积极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快乐。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那位放音响的师傅,每一节活动,当孩子们跟着老师在游戏、做动作时,他在音响室里模仿的可开心啦!我想大人如此,那孩子一定会更感兴趣。这就是老师的魅力,一种超越自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