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析短文写作指导
赏析短文写作指导
• 第一、先明白命题的考核目的,然后准确、全面、透彻地解读文本。抓住关键句,进行思路分析。
• 第二、赏析短文的表述:文章结构要完整,一般采用“总说——分说——总结”的结构。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 ”和“评”相结合。• 第三、适当地运用鉴赏的常用术语。• 第四、表达要准确、简洁。
写作赏析短文的专业术语(一)主题思想:
立意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主旨深远,意蕴丰富;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意境深远.(二)构思技巧:
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文章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作品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体裁、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判别。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
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
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
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来看,常用术语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形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
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三)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2.表现手法:比兴,联想和想象,象征, 烘托,对比,渲染,用典,讽喻.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四)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 简洁洗练, 含而不露, 简笔勾勒,浓墨重彩, 体物入微, 穷形尽相, 诗情画意,富有哲理, 耐人寻味, 形神兼备, 语言浅近明白如话, 言简意丰, 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 辛辣讽刺, 准确精当, 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 留有空白, 情韵悠长,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把握赏析短文的写作方法,规范答题格式 ㈠、标题 基本要求: ①使用题目给定的标题
②格式:正标题空四个格子,副标题另起一行,空六个格子 ㈡、领起段写作要求: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正标题是观点,副标题是写作角度)②做出总体评价 基本格式:
(1)赏析“主题思想及其表现”的常用格式:
a、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项链》通过描写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b、……是《……》的主题.
例: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的主题思想. ②赏析艺术手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手法+表达效果)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摹景色形象生动,表达感情细腻入微。(《鲜明的比喻—— 艺术手法简析》领起段)③构思技巧:
a、……是《……》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
例:以时间、地点、情感为线索,三线并进,娓娓道来,是《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b、《……》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 例:《在山阴道上》一文在谋篇布局上最大的特点是文章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文章条理清晰,布局精巧。(《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㈢、主体部分基本要求:
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 ②边叙边议. 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 ④适当提段. ㈣、总结段 基本要求: ①再现观点
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例:a.总之,《在山阴道上》一文以时间、地点、情感三条线索,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使情感升华,主题深化。(《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总结段)b.总而言之,《荷塘月色》一文运用鲜明的比喻,既形象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传达了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范文引路:
怎一个妙字了得(正标题是观点,是写作的小的切入点)——赏析《登泰山记》的艺术手法(副标题是写作角度)《登泰山记》一文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领起段: 手法+表达效果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②做出总体评价)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评)例如,先用“其级七千有余”(叙)暗暗点出泰山的雄伟(析),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叙)从侧面烘托泰山的高峻(析)。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叙)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析)。
本文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也各具特点。(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叙).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析).“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叙),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析).“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叙),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析)。(主体部分: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②边叙边议.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④适当提段.)总之,本文巧妙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真乃怎一个妙字了得。(总结段:①再现观点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文章的写作技巧为设喻说理,借拔牙写剿匪,特别指官匪,生动 形象。作者自己口中的那些虫牙,不但不能为自己的身体服务,反而危害自己的身体,根本没有替作者造福的能力。作者非但不能通缉他们,还要袒护他们,但他们却仍要与作者作对。这巧妙的隐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当时官员的腐败无能。不为民为国造福,反而危害人民,危害国家。而人民还要在他们的苛政之下生活,还要送东西孝敬他们。
作者起先反对在口中剿匪,认为自己要有文王之德,而后受到了劝告,要剿匪;事成后,全无痛苦,还装了十来根方方正正的假牙。这隐喻;贪官污吏被满门抄斩后,换上一批尽职尽责的官员,为人民造福。通篇采用设喻说理,暗喻当时的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十分有趣。
本文语言幽默、诙谐。把拔牙比作剿匪,把牙齿拔光就是要把国土上的官匪肃清。作者没有一本正经地讲述自己的主题,而是从自身出发,从牙齿出发。庄严之中也带着一点小俏皮。作者形象地揭露出一些官位处于国家栋梁之位,被人民滋养,却危害国家;不为人民造福,却残害人民。本文的语言让读者欣赏的同时,也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可读完后,却能使读者陷入沉思。
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讽刺了那些官匪,对待他们千万不可采取隐忍、孝敬的态度,对官匪的仁慈是不对的,对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兴兵伐纣,替天行道。
第二篇:赏析短文写作指导
赏析短文写作指导
从2005年开始,中考湖南卷(语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结合所学课文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很有必要。
一、范文引路:
怎一个妙字了得(正标题是观点,是写作的小的切入点)——赏析《登泰山记》的艺术手法(副标题是写作角度)
《登泰山记》一文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领起段:手法+表达效果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②作出总体评价)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评 例如,先用“其级七千有余” 叙 暗暗点出泰山的雄伟 析,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 叙从侧面烘托泰山的高峻 析。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 叙 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析。
本文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也各具特点。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叙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析“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叙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析“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叙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析。(主体部分: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②边叙边议.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④适当提段.)
总之,本文巧妙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真乃怎一个妙字了得。(总结段:①再现观点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
二、指导格式
把握赏析短文的写作方法,规范答题格式 ㈠、标题 基本要求: ①使用题目给定的标题
②格式:正标题空四个格子,副标题另起一行,空六个格子
㈡、领起段 写作要求: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正标题是观点,副标题是写作角度)②作出总体评价 基本格式:
(1)赏析“主题思想及其表现”的常用格式:
a、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项链》通过描写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b、„„是《„„》的主题.
例: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的主题思想. ②赏析艺术手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手法+表达效果)
例:朱自请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摹景色形象生动,表达感情细腻入微。(《鲜明的比喻——<荷塘月色>艺术手法简析》领起段)③构思技巧:
a、„„是《„„》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
例:以时间、地点、情感为线索,三线并进,娓娓道来,是《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b、《„„》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 例:《在山阴道上》一文在谋篇布局上最大的特点是文章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文章条理清晰,布局精巧。(《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㈢、主体部分 基本要求:
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
②边叙边议. 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
④适当提段. ㈣、总结段 基本要求: ①再现观点
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
例:a.总之,《在山阴道上》一文以时间、地点、情感三条线索,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使情感升华,主题深化。(《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总结段)b.总而言之,《荷塘月色》一文运用鲜明的比喻,既形象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传达了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三、掌握术语
掌握一些写作赏析短文的专业术语,提高赏析的准确性
(一)主题思想:
立意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主旨深远,意韵丰富;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意境深远.
(二)构思技巧:
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文章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作品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体裁、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判别。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 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
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
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看,常用术语有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行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
(三)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2.表现手法:比兴,联想和想象,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用典,讽喻.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
(四)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四、参考例文
悠悠“故乡”情,绵绵“故乡”景
——赏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本文深情地讲述着一个极富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故乡”的故事,严肃而轻松地描写了回来路上山阴道间的朴实自然的景色,人与景的交融,颜色的温和,色彩的光明是本文景物描写的最大特色。
首先从人与景的交融方面来说,作者独具匠心,游览故乡的心情是激动却又平静的,于是乎“静静的黄昏”“滑着”给人一种祥和之感,“戴着毡帽的农民”“放牛的牧童”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其次是颜色与色彩,“开着红花,黄花的表草地”“澄碧的小河”等温和的色彩搭配更突出了“和谐”;最重要的一点是将人与物结合,将动与静结合,如“牧童从牛角间爬下,牛万般温顺地驯服着”一种朴实自然毫无尘世玷污过的清纯在景色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充实而又不繁琐,恰到好处。
总之,将作者的真情实感真实自然地流露在写景之中,巧妙运用点面结合,动静相对及颜色的合理搭配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古美的山阴道图。
评语:作者紧扣山阴暮色图景,从人与景的和谐统一,色彩的和谐搭配,动景静景的自然结合等三方面细腻地评析了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景特色,叙析评浑然一体,恰到好处。语言雅致、简洁,标题的拟定,行文结构的安排都显示出作者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评为满分卷,记16分。(2006年中考湖南语文阅卷组标竿文章)明暗两线交错成文
——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在山阴道上》一文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在谋篇布局上,文章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文章条理清晰,布局精巧。
首先,文章以我游绍兴的过程为主线,以地点的切换布局全文。由在汽车上所见之景入笔,开始游程。“中午到了绍兴城”后踏上了“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再从鲁迅先生幼年所住的“古老朴素的房屋”到“青草萋萋”的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著名的山阴道”,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跟着作者游曳在这和平、美好的绍兴古城,尽享其美的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气息。
其次,文章从鲁迅先生的作品及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为暗线,与明线交错成章。从“故乡”起笔,写游历过程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添入“好的故事”,这一条线索不仅使文章更有层次,也更有助于主旨的表达,加深文章的深度。
明暗两线的自然交错,使文章一气呵成,相映生辉!
评点:该段赏析文字,对赏析要点之一把握准确,分析深入,评价相当中肯,叙析评巧妙结合,且能以流畅、优美、略显文采的语言,简洁地加以表达。评为满分卷,记16分。(2006年中考湖南语文阅卷组标竿文章)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本文在谋篇布局上可谓匠心独运,以时间、地点、情感为线索,三线并进,娓娓道来,是本文一大亮点。
从“初升的红日”,到“中午到了绍兴城”。到“时间已经不早”,最后“电灯通风”,交待清楚,安排合理。
从家中,到行进途中,再到绍兴城,百草园、三味书屋、归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张旅游地图,所经之处似乎亲身体验。
从“故乡”吸引着我,到“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再到“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再到“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最后“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作者思想感情起起伏伏,引领读者走入他的精神世界,引人入胜。
再者,本文首尾呼应,又不同于一般的照应,写早晨“天气沉沉”,而写晚上“电灯通明”,烘托作者对自由与和平的永存的美好祝福,用心良苦。
总之,本文以时间、地点、情感三条线索,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使情感升华,主题深化。
评语:用独到眼光发现“三线并进”的布局结构,切合文本实际;叙述简明,分析中肯,评价到位,三者结合巧妙;赏析用语贴切雅致,灵动多变。评为满分卷,记16分。(2006年中考湖南语文阅卷组标竿文章)一曲由衷的赞歌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主题思想 及表现
这是一篇文化色彩浓郁的散文.对岳麓书院读书人的由衷的敬佩和对岳麓书院的颂扬是本文的主题思想.首先,作者是通过直接描写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佩之情的.如文章第五段“他们胸怀大志,充满自信,对待自己和对待社会十分清醒,一开始就抱准了‘学以致用’的信条”等句子,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先贤的敬佩显得情真意切.而第八段中,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楚之地之所以英才荟萃,湖湘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不能不说有岳麓书院的功.”则直接赞扬了岳麓书院的贡献.其次,作者还通过引用典故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佩.如第一段中引用“饮马池”的典故,第十段中引用“朱张会讲”典故,既赞扬了朱熹、张栻等先贤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也流露出对那些千里求学的学子的无比敬意.
洪烛的《那些遥远的读书人》为岳麓书院以及来此求学的读书人由衷地谱写了一曲赞歌!
纵横驰骋 万流归宗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构思技巧
《那些遥远的读书人》一文在构思上独巨匠心:既联想丰富、思接千载,又收放自如,形散神聚,体现出纵横驰骋而万流归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联想丰富.作者一接近岳麓书院,就想的想到了那些先行者,接着又想到王夫之、魏源、曾国藩等从书院走出的人,想到《聊斋志异》里的落魄书生,想到他们读书的目的„„堪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二是形散神聚.文章虽然涉及的历史人物很多,写到的内容也不少,有远足求学的,有远足交流的,有拒做高官的„„但这一切都是以岳麓书院为聚焦点,以作者对岳麓书院的读书人由衷的敬佩和对岳麓书院的颂扬为主线组织在一起的.文章无论是记叙、议论还是抒情,也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没有精心的构思,再好的材料也建不成漂亮的房子.本文之所以如此精美,正得益于作者以上的巧妙构思。
五、课堂演练
学生阅读《在山阴道上》和《那些遥远的读书人》后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六、文章赏析(16分)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第三篇:“赏析短文”的写作(讲义)
“赏析短文”的写作(网友来稿)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4-07
朱天仁
《湖南省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补充说明(语文)》中对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的题型和赋分作了重大调整,现将该题型的调整情况和我们的第一次指导材料上传,与同仁交流。
《考纲(补充)》题型示例:
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8、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2分)
答:(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不超过10个字)
19、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不超过12个字)
20、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6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试析《报秋》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报秋》的艺术手法赏析。
(3)谈谈《报秋》的构思技巧。
“赏析短文”写作提示:
写好“赏析短文”的关键是对赏析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所以在写作前要认真读懂文章,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然后在选择评论的方面作深入思考。
赏析短文常采取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是指对文章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括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即评论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的一种总的看法,也就是所写赏析短文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结论)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所以在写赏析短文时,在注意叙、析、评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以边叙(引用、复述)边议(分析)的方式较多,而评价常常是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或者通过分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来。为了论述的清晰和方便可以把总论点(评价)分解为若干分论点进行阐述。
“赏析短文”要紧扣所给题目来写,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一个方面(或主题、或艺术特点、或结构技巧、或语言特色等)来进行赏析,我们就只能紧扣一个方面来写,不要面面俱到,纠缠在一起。赏析的对象是所给定的文章,因此在有限的字数内,不要把给定文章以外的东西过多地牵扯进来,更不能脱离“赏析”去谈“理”抒“情”。“赏析短文”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不是做一个简答题,因此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譬如所写文章要有简明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赏析短文”要求语言准确、精练,力求有文采。范文示例(为便于指导,范文字数有增加)
参透红尘返自然
——试析《报秋》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难得的就是一份恬淡,一份自然的心绪。宗璞先生《报秋》一文,揭示了他的心路历程,可谓“参透红尘返自然”。
这一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玉簪花的开放,让先生感觉到时光飞逝,先是“一惊,随即怅然”;其次是玉簪花顽强的生命力,给先生以强烈的感受,尤其是此花“不要人照料”,“不挑地方,不拣土壤”,“随便种种”,就“蓬勃生长”,花香浓郁,而先生在这
一、两年中,却“总在不安和焦虑中”;最后是兄长寄词,让先生感悟到“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要心中领取,便是逍遥”。
这一历程十分明晰,玉簪花仿佛是作者的参照物,它顺应大自然,自在生长,活得那么精彩,那么生机勃勃。而作者自身呢?感叹时光飞逝,感叹秋来无获。由此,作者感悟到“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至此,文章的主题也就豁然开朗了,就是:只要把握而今,把握现在,过去何必叹息,未来也不必伤感,这样也就是“领取生活”,内心自然就恬然自足,悠然自得了。
还是渊明说得好,“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把握了今天、现在,也说把握了生活。
(长沙县一中星沙校区高三语文组 执笔:邱群丰)
谈谈《报秋》的构思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宗璞先生的《报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文章看起来很散,实际上全文分成“报秋”和“知秋”两大部分,又互相勾连,层层铺垫,很好地体现了托物言志的感悟式文章的特点。
前六段写“报秋”,扣住一个“感”字。文章开篇写我看见平簪花“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先是一惊,随即怅然。此句领起下文。我为什么一“惊”呢?原来“这花一开,没几天就是立秋”。作者在点题的同时,也巧妙地设下伏笔,让读者去揣摩:“我”为什么“怅然”呢?然后2至4段,文章极力状写玉簪花给人的深刻印象:开在百花凋零的初秋的玉簪花,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第2段概述之后,3、4两段作者分别写种太阳花和种玉簪花的经历,“连死不了都种死了”,得玉簪花却“蓬勃生长”。于对比中进一步突出“这花的生命力极强”。也只有这种“生命力极强的花”,才会在夏末秋初让满园飘香,才会让人警醒“秋来了”。所以第5段就写玉簪花的芳香醒脑,并再次点题。
当然,面对这生命力极强的玉簪花,在清醒的过程中,作者自会观照自身: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这让人:“不安”和“焦虑”,这好下正是我“怅然”的原因。至此,读者的疑惑自然消除,而整个第一部分也就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后三段写“知秋”,突出一个“悟”字。在吟咏朱敦儒的词的过程中“我”理解了“领取而今现在”的内涵:人生要积极进取,面对现实,及时把握自己的命运和方向。像玉簪花一样,尽管不是开在姹紫嫣红的春天,也在极力展示自己的生命,“不挑地方,不拣土 壤”,“点缀夏末秋初的景致”,这也正是前文不惜笔墨写玉簪花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至此,“怅然”悄悄消逝,人生的真谛自然悟出,于是在结尾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的主旨:“领取自己那一份”,“领取生活”。
总之,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优美散文。
(长沙县一中直机关星沙校区高三语文组 执笔:朱新庆)
《报秋》的艺术手法赏析
《报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对比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时光飞快地向季节之“秋”流逝的过程中,本该干许多事情,但“我却什么都来不及干”,以至于时光流到人生之“秋”这个“收获”的季节,本该有所“收获”,但“我”却“两手空空”。这是第一比。这一层对比既是对时光易逝而自己一事无情的惋惜,又是对人生该有所作为的期待。
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这是第二比。这层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报秋的玉簪花不择环境,具的极强的生命力,总是保持洁净,飘送芳香;而“我”却处在“懒洋洋”、“总是不安和焦虑”的精神状态中。这是第三比。这一层对比使“我”悟出人应该像玉簪花那样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朱敦儒对生活的态度是“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作者却从玉簪花的身上悟出“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要主动地“领取生活”,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第四比。这一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指出了处在完全不同于朱敦儒所处时代与环境的人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以上四层对比,层层推进。作者正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结构文章,彰显主旨。
(星沙校区高三语文组 执笔:朱天仁)
《报秋》的艺术手法赏析
《报秋》篇幅不长,但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亦如秋日里的玉簪花,飘散着浓郁的芳香。
玉簪花开是作者悟生活、悟人生的起点,并由此展开了花与花、花与人、人与人的对比。经过春夏的孕育,报秋花开“圆鼓鼓”,而一年一年过去了,人生也到了该收获的“秋季”,“我”却“两手空空”;玉簪花不同于“死不了”等其它花,生命力极强,蓬勃生长,芳香四溢,而“我”却“懒洋洋”,“总是焦虑与不安”。花与人的不同,引起了作者的思考,悟出了与朱敦儒不同的生活态度。正是这些对比,提起层层思索。这“对比”的手法运用得好。
作品既描写了花开之景,又直抒自我感慨之情,再引用古诗作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全篇有景有情有思,有物有我有诗,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这“立体”的手法运用得好。
文章一开头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为什么“一惊”?作者紧接着作了回答。为什么“怅然”?作者却不马上回答了,设一个悬念,之后却铺开笔墨写玉簪花,直至第6段才作出回答。解掉了这个“悬念”,作者又出人意料一问“怪谁呢”,出人意料一答“很难回答”。到底作者会不会答?怎么答?又起一“悬念”。作者也好像真的不回答 了,居然腾出手来写兄长寄来的古诗。而又正是这诗引出了作者的回答,水到渠成收束全文。这“跌宕”的手法运用得好。
读了此等美文,我们难道不为之一醉,亦为之一醒?
(星沙校区高三语文组 执笔:朱天仁)
评评学生作文:
《报秋》艺术手法赏析
《报秋》不事铺张,不事雕绘,却让平凡的玉簪花张显出非凡的魅力,让人从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出非凡的境界,引人赞赏,引人深思。
我认为其最大有特点是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开篇“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人与花对比,突出了玉簪花之“报秋”;接着写“连死不了都死了”,“玉簪花却不同蓬勃生长”,通过玉簪花与死不了生长习性的对比,突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生活向下看,工作向下比”;“有些植物……会藏着小活物”,“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以凸显出玉簪花的高洁;将玉簪花香和其它各种花香作对比,更突出香昧之独特,突出其“报秋”之特点。玉簪花集如此多之特点于一身,难怪作者在秋天的万千景物中独选玉簪花“报秋”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笔锋一转,由花入人,由花入生活,再引用兄长所寄《西江月》,由此引出“领取而今现在”,“领取生活”,引起人们关于生活境界的思考,以小见大,让主题鲜明,思想更深刻。前文还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圆鼓鼓的棒槌”“探出头来”,“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让玉簪花形象更鲜明具体,让玉簪花精神更突出。
没有华丽词藻,亦无豪言壮语,平凡文字,简单手法,却将人引入悠然自得的境界,确实值得学习,值得品味。
试析《报秋》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报秋》以其质朴的语言,奈(注:错别字)人寻味的哲理将作者对我生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对院子里玉簪花开花的描写,点出了时光已逝这一主题,通过对玉簪花生活习性信功效的介绍,寄寓了一种品质,一种“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的精神。后文由花到诗,将主题升华为领取生活这一层面。全文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围绕生活这一主题,由浅入深,环环连扣,而发人深思。
《报秋》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光的飞逝容不得我们驻足,而生活也不停地向前赶着,拥有一份谦让,拥的一份奉献,就像玉簪花一样,有着一种玉簪花的精神,我们就能在飞逝的时间里获得充实,在悠然自得的境界里获得逍遥,也就能领取生活。
《报秋》的构思技巧浅析
作者写《报秋》主要意图是表现玉簪花的五种特点:
1、顽强的生命力;
2、独立性 强;
3、高洁的品质;
4、秋的报信者;
5、它的香味有多种的作用。
首先,作者由长夏的闷热可使人精神委靡这一生活现象谈起,接着通过作者意外发现玉簪花的精神抖擞,生机勃勃,引出玉簪花,并通过对比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
然后,作者对玉簪花的易成活的有关事实作出了叙述,从而体现了玉簪花生命力极强的特性,由此还引出了玉簪花的谦让品性。除此之外,作者进一步说明了玉簪花的药用价值。再综上找提出作者的主旨:“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
接着,作者从种太阳花的亲身经历引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比死不了的草的还要强的结论,进而巩固了玉簪花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一特点。
再接着,作者说玉簪花不要人照料,这说明玉簪花具有极强的独立性,紧接着又写了玉簪花亭亭玉立的状态,再加上玉簪花不容虫豸近身的特点,充分说明了玉簪花具有高洁的品质,玉簪花的香味除有吓退虫豸的功能之外,还有帮助人们提神醒脑的作用,这是其它花不上有的。同时香气也使玉簪花成为了秋的报信者。
最后,人者将目标转向自己,先是觉得自己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并不停地焦虑与不安,但后来作者引出《西江月》一词并巧妙的把玉簪花的精神及特点联系其中,这是通过作者对词中“领取而今现在”的深刻理解做到的,这同时引发了读者的深思。顿时使用权人们明白了“只要心中领取便得逍遥”。作者的结构十分严谨,以物喻人,构思独到,再加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全文连成一体。
作者邮箱: rongzht_009@sina.com
第四篇:感悟类短文写作指导
现代文阅读中感悟类短文写作指导
执教者:五三中学 张铮
一、学情分析:
近几年,感悟鉴赏类短文写作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试题,这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属开放性试题,所占的分值也较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这类短文的写作也是颇为头疼的事。可以发现:现在我们的学生平时阅读量比较少,尤其在各科的压力下,课外阅读更成了一种奢望。缺少阅读,就缺少感悟,也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何况,他们本身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欠缺。如今,这类题型在平时各类测试卷中也屡见不鲜,但学生碰到这类试题就不知如何入手,如何组织语言,有的学生将鉴赏点评和感受感想混淆;有的没有结合文章内容,思路混乱;有的对观点的表述不明确;有的常常以叙代议,不擅长说理;还有的讲道理时东拉西扯,毫无重点层次。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执教的《现代文阅读中感悟类短文写作指导》主要是针对中考中可能会出现的作品感悟类试题而作的指导性学习,一方面对学生前次练习中所写的感悟类短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中的不足;也及时总结究竟该如何写好这类短文的要点。另一方面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领悟,为中考感悟鉴赏类短文写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感悟类短文的几种常见错误,掌握如何写好感悟类短文。
(2)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类短文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总结归纳感悟类短文写作的注意点,学习集中而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
难点:在感受文本、领悟生活的同时,以简洁顺畅的语言,有条理地呈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谈你对“感悟”这个词的理解。
感悟能力是语文阅读的核心,是衡量我们同学语文素养的方法之一。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在平时阅读积累中培养这种能力,不仅要会写这类短文,而且要写好这类短文。这堂课就借上节语文课我们进行的测试卷中出现的此类试题,针对同学们所写的内容,一起来学习该如何写好这类短文。
(说明:这样的导入既能提醒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要注意培养感悟的能力,又自然引入对练习的讲评。)
(二)、掌握答题方法
1、审清题意
朗读题干,明确答题要点。
(说明:以练习为例,直接明了地让学生明白拿到题目应该从何入手,首先做好审题。)
2、避免错误
下发学生上次所写的短文,选择典型错误的几篇及优秀的习作让学生先自读,点评分析不足之处,再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几种典型错误或不足。
(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所写的作品往往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难于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但又往往乐意去纠别人的错,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大家一起来寻找症结所在,可能会得到更多发现,甚至是一些比较容易忽视的小问题。)
3、明确要求
那么我们怎么来避免在自己的写作中出现此类问题呢?结合优秀文章的阅读,思考究竟如何构思好这样一篇短短的80字短文呢?
(说明:在归纳了问题所在之后再来总结写作注意点,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也有一定参照基础,通过学生再次思考总结,会更明确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80字是一个限定,同时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考验,既要力求短文内容的丰富,又要兼顾到篇幅,此时清晰的答题步骤和思路就很重要,一定要对短文的结构、详略有安排。)
(三)课堂实践
1、阅读语段
阅读练习材料《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所写的一篇短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他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相信学生们通过阅读也一定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亲的无私、包容、坚强也一定会感动学生,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灯。)
2、口头交流
由学生口述阅读文章之后的感受,用简单的语句谈谈领悟。
(说明:简单的交流能为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在口述过程中又能进一步强调答题的要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实践写作
学生当场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课堂练笔意在对本堂课教学重点进行巩固强化,通过对另外的篇目的阅读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交流习作
分别选取写作能力有参差的学生的习作,结合写作要点,简单作点评分析。
(当堂的习作最能检查学生对于写作要点的掌握程度,通过几篇习作的简短点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牢固掌握答题的要点。)
(四)布置家作
再次阅读文章《西风胡杨》,从写作手法、结构线索、材料的详略、景物的描写、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任一角度进行鉴赏,写一篇80字左右短文。
(说明:在课堂上已经训练了感悟类短文的写作,课后的作业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鉴赏评价出发来写作,为之后的现代文鉴赏评价类短文写作指导打下基础。)
第五篇:古诗词鉴赏短文写作指导
古诗词鉴赏短文写作指导
一、诗歌鉴赏之五步赏析法
示例: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第一步,简单交待写作背景)诗的大意是:今夜鄜州上空一轮明月,妻子在闺房只能独自观看。遥想我那稚气的孩子,还未必懂得怀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妻子久久凝望,夜雾湿润了她散发幽香的如云鬓发;银色月波泄在她的玉臂上,一片寒光。什么时候能和她一起依偎在窗纱旁,月光把咱俩的泪痕双双照干?(第二步,简单翻译诗歌)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其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将妻子月光下的风神雾态描摹的如此旖旎动人,语丽而情悲,真是化工之笔。(第三步,简单赏析表达技巧)诗歌表达了诗人身陷贼中思念家人的凄苦心情,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第 四步,总结感情主旨)诗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第五步,简单评价诗歌)
这五步个步骤为诗词赏析性短文的基本结构,不一定每步都有,如我们对背景不熟悉就可以没有第一步,但一般需有二、三、四步。
二、诗歌鉴赏之分联赏析法
示例: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李儋是诗人的好友,两人常以诗酬唱。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第一步,总评全诗)首联言与友人离别后时间过的太快,以“去年”、“今日”之花事同而人事异兴叹,便于下文之接、转。颔联概括一年来不如意的境况,告诉对方自己情绪十分低落,“茫茫”、“黯黯”,用叠字词极富迷惘与苦闷的感情色彩。颈联就宦游异乡生发感慨,对上文悲事多难料、诉愁来独眠作一解释,表示那都是病 怀更添乡愁与失职总生愧意惹出的。两联层层承接,脉络清晰,结构稳重。尾联则一转而结到期待重逢,从彼我双方措词,益见性情之厚。(第二步,逐联赏析)全诗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以个人遭际感人。(第三步,总结评价)
这种诗歌鉴赏分联赏析法,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重点在第二步,逐联赏析,赏析应既有对本联的理解,又有对字词、意境、表达技巧等的鉴赏。开头或结尾要点明诗歌的感情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