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终极追问美文

时间:2019-05-15 10: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面临终极追问美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面临终极追问美文》。

第一篇:面临终极追问美文

那天,妻子过生日,从不做饭的丈夫决定给妻子炒个菜。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捣乱,妻子赶紧去抱他,手忙脚乱时,把锅从灶台上碰了下来。一大勺滚烫的油溅在孩子下巴上,落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

等孩子上学了,小伙伴常常嘲笑他那道疤;上大学时,他追求女孩,人家也嫌他脸上有一个疤;毕业了,求职时形象很重要,没有单位肯要他。小伙想,如果父母当年细心一些,自己哪会遭遇那么多不公平?他越想越气,毕业后两年里,他都不愿意回家,连电话也不肯打。

其实,父亲比他更难过,因为联系不上儿子,他只好去求助一位心理医生。医生决定帮这位父亲,他费了很大的劲找到了那个小伙,对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父母会有意去伤害自己的孩子,事出偶然,应该理解他们……但小伙始终听不进去。两个人边走边聊,来到郊外一个墓地。

一座又一座坟墓孤寂地站立着,让人感到一丝悲凉。医生忽然想到了什么,问小伙:“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离开了你,你是否愿意让他们带着遗憾来到这里?”小伙愣住了。医生接着说,“即使那时你原谅了父母,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面临终极追问的时候,所有恩怨豁然而解,泪水充满了小伙的双眼。他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叫了一声久违的“爸、妈”。

第二篇: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成都市2015届一诊作文点评)

【作文材料:对话问答式 】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整体面貌及优点】

一、审题:完全偏题的较少,多数学生能基本把握材料内涵作文。较好题目:

《追问终极价值》

《在生命中追追寻寻》

《困惑 追问 行走》

《不断询问 方悟真谛》

《生命,在叩问中深刻》

《人生的意义在于上下求索》

……

二、结构:较为完整清晰,有一定构思行文技巧。

追问终极价值

锦江区学生

人,在漂浮不定的世界中游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人拷问着生命的意义,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

追问终极价值,源于生命的有限,源于对永恒的渴求。面对历尽沧桑的历史,李白发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面对转瞬即逝的人生,王国维流露“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哀伤;面对无限美好的生命,苏东坡寄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许。毫无疑问,人生的有限,岁月的斗转,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格外关注,对自身的价值和使命进行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成为千古不变的哲学命题。

追问终极价值,是对人生的答复。20世纪具象美术大师巴尔蒂斯说:“我从未忘记,我们只是世界的匆匆过客。”不满于无价值的人生似巴尔蒂斯在艺术中叩问生命,发现自我。但困惑却伴随着他的一生,临终前,他说出自己对终极价值的看法:“我不存在。”也许,对于巴尔蒂斯来说,不存在即是他的存在。他不承认他的存在,但他无法阻止自己在世人心中的存在。在追问终级价值的过程中,巴尔蒂斯找到了自己对人生与艺术的理解,他给了自己的人生以答复,尽管这一答复未必能使他感到满意,但在追问的过程中,他已感到安宁和幸福。正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其意义。”

追问终极价值,需要勇气和智慧。《苏菲的世界》中,当苏菲得知自己仅是作家艾伯特给儿子席德创造的故事人物时,她先是悲痛欲绝,随后勇敢地向众人宣布这一消息,并对“被创造”的命运予以反抗,从故事中消失以证明自身的存在。人们在追问终极价值时,毫无疑问会触动自身敏感的神经。这时,需要我们有勇气直面人生,以智慧解答难题。英国哲学家休谟怀疑知觉,勇敢地提出“不可知论”;法国哲学家萨特思索时空,发扬“存在主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打量生命,告诫世人“诗意地栖居”,就连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也谨慎地表示“未知生,焉知死”。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莱布尼茨到弗洛伊德,从冯友兰到李泽厚……先哲们不正是依靠勇气与智慧在追问终级价值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吗?对终极价值的探索,不正是在一遍遍的追问中逐渐丰富的吗?

苏格拉底曾有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乃是我的无知。”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一方面是人的迷茫,一方面是人的探索,追问终级价值不正是最深刻的写照吗?愿古人的智慧与困惑给予现代人启发与力量。

人生的意义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学生

生而为人,就难以像动物一样悠闲。我们总会陷于茫茫的迷雾,穿越层层的荆棘。而始终引领我们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路标,便是人生的意义。

问,是追寻人生的意义的第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问了,他问询人生,问询天地,并立志终生追寻人生的意义。孔子提倡“勤学而好问”,要的就是弟子们多问,问是寻的基础。一位哲学史学者说,当人第一次仰望星空时,他就离知道真理不远了。人区别于动物之处,便是人有好奇心,敢于向天地发问。问人生,方能寻找人生的意义。

寻,当然是追寻人生的意义的主旋律。“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飞蛾扑火般的寻,这种对人生意义的执着乃至于顽固,正是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这就不得不提到文天祥,一个用生命追寻人生意义的人。他考验自己:你的这颗火热的忠心,究竟能否在停止跳动时仍归属大宋?他做到了,不仅他的心,他的骨他的灰,都随着大宋那逝去的江山而去,他扑进烈火,完成了对人生的意义的追寻。人们问,你这样又能怎样?异族统治下的人民需要你这样的人在新政权中替他们说话,烈火焚身又有什么意义?你笑笑,只是不言。你转身投赴那烈火之时,我分明看到了你人生的光辉。寻人生,方能不忘人生的意义。

思,是追寻人生的意义的终结,是乐曲的余音,也可以是新乐章的开始。二战期间,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聚集美国,他们怀着满腔热情研制核弹,以伸张正义为己任。可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们都沉默了,抑郁伴随了他们的后半生,曾经的追求成为了灾厄的大门,他们在反思,反思自己曾经追寻的人生的意义。所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他们中间有的人在失落的反思中郁郁终老,也有人在积极的反思中重塑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思人生,方能自始至终贯彻人生的意义。

一树一草一花一石,在世界上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草木如此,人更应该在人生中寻找自己的意义。只有问人生,寻人生,思人生,才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灯塔。

寻求精神的高地

罗雨菡

生活有时候会平静得像一口枯井,我们总是猝不及防地掉落其中,在长久的无波无澜中,偶然生出一个疑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切入话题)

这是一个被无数人询问过的问题,“梦想、成功、幸福……”人们试图用一切美好的词汇来解答它,却从未得出一个标准答案。而一个老师这样回答自己的学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引述材料)

当我们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便越来越多地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每一次询问,都是一次对自己的审视,一次灵魂的重生。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虽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却比其他一切事物都要高贵的多;虽生得低矮,精神却是向上的。我们不断追问自己,在一次又一次询问中完善自己,来寻求人生的意义精神的高地。(言明观点)

喜欢三毛的一句话:“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人生总要有许多支撑,许多追求。少年的理想,青春的恋情,事业和友谊,许许多多,然而大多数人只是这大千世界里偏居一隅的小角色,用自己的苍白平淡衬托他人的华丽绚烂。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让自己的精神不断向上,在任何境遇里保持灵魂的高贵。陶渊明官场失意,隐于山林,难道他心中就再没有入仕的愿望吗?只是他为了保持灵魂的高洁,选择了不在官场中沉沦,在田园山水间寻得精神的高地。(阐述原因)

寻求精神的高地,需要持久的毅力和一颗耐住寂寞的心。任何自我完善的过程都是艰难并且永无止境的,纵使没有人能够达到完美,然而我们仍可以一直追求完美。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2 或许就能明白一个人在一个小小的地方精神的升华,在看似平淡的生活里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自己和世界有新的认识。正如七堇年写道:“人应当忍于希望的诱惑,活得像河流一般绵延而深情,静静的穿过悲伤的茫茫平野,欣悦的深深山谷,穿过生命中那些漫无止境的孤独与寒冷。”(列出举措)

人生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旅行,在黑暗中人生的意义是光明,在光明中人生的意义是前进的方向,我们都不知道生活的潮水会不会上涨,但我们要前行,去寻求人生的意义精神的高地。(深化主题)

三、内容: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多数学生写的议论文,能围绕观点选择材料。如《问一问人生意义》的课文材料运用。

问一问人生意义

川师附中学生

人生有什么意义?老师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诚然如此,人生路上,问一问人生的意义,才能找到人生意义。

少年时,问一问人生意义。

少年毛泽东登上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发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询问,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他们的人生有何意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这便是他人生的意义!

少年王勃登上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听渔舟唱晚,赏雁阵惊寒,发出“奉宣室以何年”的询问,文才出众的少年郎,他的人生有何意义?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助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便是他人生的意义。少年时问一问人生的意义,才能找到装满抱负与坚持的意义锦囊。中年时,问一问人生的意义。史铁生推着轮椅走进地坛,叹命运之悲苦,求人生之意义。生活因残疾而蒙上了苦难的阴影,人生也仿佛找不到一个出口,他对着地坛询问,我的人生有何意义。

坚韧,面对,这便是他人生的意义,他找到人生的意义,才有了史铁生和《我与地坛》。鲁迅在黑夜中睁开明亮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丑与恶;冷漠与凉薄;无奈与自私,发出“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的询问,嫉恶如仇的医学生,他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以纸为矛,以笔为剑,痛斥这丑恶的社会!这便是他人生的意义。中年时,问一问人生的意义,才能找到装满勇气与责任的意义锦囊。老年时,问一问人生的意义。

白居易独生火炉旁,看窗外阴沉的天气,想着人生的意义。官场沉浮数十年,起升降贬也不知多少次,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今后有什么意义呢?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钦一杯无?”恬淡,闲适,这便是他人生的意义。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看亭外的千古江山,舞榭歌台,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询问,垂暮老去的将军,他的人生有何意义。

依旧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一前身后名”啊,这便是他的人生意义。老年时,问一问人生意义,才能找到装满恬淡与效忠最后的决心的意义锦囊。人生路上,不断问一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四、语言表达,思辨高度体现一定的规范化和训练痕迹,体现出写作的个性与特色。

叩问心灵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学生

“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在这个信仰容易溃散的年代,华灯掩映下,是彻夜的孤独与空虚。

于是我们叩问心灵,“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也许就是我们头顶的深邃的星空。

叩问心灵。我看见屈原走来,在涛声中,在丛英间,在绵延的汨罗江畔。“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这是他叩问心灵的声音。“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这是屈原之于贾生的昭示,是贾谊叩问心灵的声音,是愤懑,是不甘,更是一曲跨越时代的高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那头和这头,而在于天与地,在于那些不断叩击心灵的声音,在于恒守的初心。所以,我们头顶的夜空有星辰闪耀,能照亮黑暗,也指明前路。

叩问心灵。人生是一场枯燥的旅行,正如西西弗斯一次一次将巨石推往山顶,又看着它一次次从山顶滑落。人生注定会有枯燥,但当西西弗斯在其荒诞的生命中,发现巨石动态的美感时,我们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在反复与枯燥间,发现美妙,学会感恩生活,于是在人生的枯槁中,开出自己的花。也正因如此,当我们彷徨在这片大地上时,我们仰望,发现星空的奥秘。

叩问心灵。曼德拉曾说:“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重新升起。”人生的意义,不是生命的永恒,因为这毕竟是荒诞的。它大概在于,一种别样的生命姿态。于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芸草一般的钱绣芸一世凄苦守候,终化作一尊石像,守望天一阁。这是一种执着,更是一世凄苦叩问心灵的历程。因而,我们头顶的星空不会有漆黑的一天。

叩问心灵,初心曾改?叩问心灵,是否埋怨过命运的不公?叩问心灵,所谓永恒终究是什么?当我们生命寂灭时,是否有能再度升起的东西?生命无止息,之所以历史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而那昭示道德律的星空,却亘古不灭,不正源于人类不断的叩问心灵,贯穿一生,又贯穿世世代代。这是一种延续,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方面。叩问心灵,初心犹在,这是德;叩问心灵,不曾怨怼,这是美;叩问心灵,追寻未止,这便是永恒。于是我们守德前行,寻找人世的美丽,开出永恒的花朵。

“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一千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叩问心灵,难为皓月千里,但作萤光一点,一千年后的夜,你我犹在。【如何规避作文低分风险?】

1.注意不套作。

2.审题立意不偏离。

3.杜绝抄袭,认真为文。纯抄袭零分。4.避免字数严重不足。5.忌结构混乱不清

6.注意规范行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7.态度放端正。忌卖萌傲娇,画蛇添足,无视规则、挑衅阅卷老师;内容忌愤世嫉俗,自我、矫情、偏激 【写作“六问”】

审题立意时三问:

 1.我的审题完全符合题意吗?能否解释整个材料?

 2.我提出的观点有无漏洞?什么理由能够支持我的观点?  3.有哪些素材可以支持我的论述以完成800字? 写作过程中还要三问:  我有没有偏离题意?  我注意了随时扣题吗?  我的立意是否正向积极?

第三篇:《追问》心得体会

读《追问》心得体会

韩晓雯

在《追问》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每个人都并未真正意识到内心的问题症结。他们总是在躲避着自我思想中隐秘的黑暗面,追问不到内心的真实。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以访谈对象第一人称来讲述的。他们讲述的内容中,包括大量的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事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而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供谈资的生动事实,而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认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自己早期是怎样奋斗的,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化,自己从何时因何故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简单是一个个的案例,而是一次次人生。就好像在《人民的名义》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展现了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李达康曾经在金山县副县长任上差点仕途终结,高小琴曾经是普普通通的渔家女孩,高育良曾经是儒雅刚正的法学教授,祁同伟曾经是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得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这是《追问》中的一句话。

腐败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政权存废的天大问题,也是天大难题。不用追述过于久远的历史,就说如今在台湾成为在野党的国民党,曾几何时,在中国大陆可谓“一手好牌”占尽天时地利,最后却因其自身腐败不堪收拾民心丧尽而仓皇辞庙退守东南一隅。易劳逸先生有《失败的种子》一书,倾力探究其间根由。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百废待兴,激情昂扬,起初奉行“一边倒”政策,腐败虽然不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却引起一代开国者的高度惊觉反复警醒,李自成的教训,“赶考”永远在路上,响鼓重锤,而反腐手段也堪称凌厉果决,身份尊贵如刘青山张子善的饮弹毙命命丧黄泉就是明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腐败问题之积重难返之愈演愈烈之甚嚣尘上之触目惊心,几乎有大势如斯无力回天之叹,不是有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的论调颇为流行吗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之大举措之严对形势估计之严峻扳倒大人物之众多社会震动之深远。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他们是或蹩脚或高超的演员他们真的有过理想信念吗他们有着怎样的主观动机飞蛾赴火又有着怎样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群体的内心深处最为幽微隐秘的暗角究竟蛰伏着怎样的“藏地密码”

人生,并不是一场比谁获得利益多的短跑冲刺,它更像一场注重过程的马拉松。选择了做党和人民的干部,更需要在这场比赛中追问自己的理想信念,校对好自己的行进方向,胜过欲望,跑得过诱惑,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篇:追问读后感

追问读后感

(一)“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得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这是丁捷,一位纪委书记、同时是一位作家,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追问》中的一句话。

在《追问》故事中,风雅殇里的文化厅长,拥有一双识别文物的火眼金睛,具有良好的文化行情修养。在职期间对下属疯狂造假、坑害艺术收藏者、破坏文化市场规则视而不见。他用最会做事情敢于做事情的人,可他却忽略了底线,正如他所说的,艺术品不能等同于工艺品。只是觉得现在的艺术界需要这样赚钱,否则包括他在内的艺术家会永远穷下去。他既需要良好的修养高大的精神,又无法掩饰自己本是世间大多数的俗物。空有一双好目光,实际何谈修养。

而这名落马官员的手下有一员干将“大张”,利用政府信用,与民间文物骗子合作成立文化公司,坑蒙收藏者。后来,“大张”又借用文化厅下面的一个招待所,因经营不善亟需改革之机,接盘这一座老楼,并进行全面改造。“大张看中这烂旅馆,其实是怀有巨大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宾馆虽然烂,但历史悠久,又属于文化系统自己的场所,几十年来,多少书画家在此作画写字,楼道甚至房间里,都挂满了省内几代名家的书画作品,陈旧破烂的镜框里,装的可都是大有价值的宝贝啊。大张通过改造大楼,改变格局,顺理成章地把这些无人统计过的作品收了起来,有的直接贪污,三件原先挂在大厅最显眼位置的作品,就复制,重新装裱,放在仓库里,等待哪一天有人过问,可以对付一下。他估摸着,等到这些老场所的老同志纷纷退休了,进棺材了,包括我们这些人,也都快退了,历史永远成为历史。时间一长,谁还惦记这些?这本来就没有登记,没有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过。一本糊涂账,谁能说得清呢。”这是《风雅殇》中,那位落马官员的叙述。当然,他依旧认为,自己并未亲身参与到下属的犯罪行为之中。丁捷本身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他说,自己太了解其中的门道了。“很多文化官员不作为,甚至自己参与在里面,书中我写得还是比较客气的。实际上,他肯定是捞着好处了,没有好处,能这样纵容吗?!”.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建设,就是不断提高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在新时期驾驭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党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克服弱点和不足的能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建设除了组织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建设和作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同志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聚和社会精神财富日益丰富的时代面前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腐败,惩治腐败,打击腐败是新时期全面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民族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反腐败,首先要反对思想意识上的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者的基础任务。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境界,是一切动作行为的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我们历来都重视党的思想意识建设。从1926年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1933年《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从1942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到“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讲话,从1952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到新时期的“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三讲”教育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都是党的建设在思想意识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思想意识建设,还要加强全党同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民族个性、展示民族魅力的舞台。是凝聚民族的胶合剂。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频繁。西方一些腐化消极思想观念也随机涌进了国门,这对我们党内的那些盲目崇洋媚外的人巨大冲击,最终成了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修养,他们根本不懂得民族文化,以致分不清什么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哪些是民族文化的糟粕。哪些应该科学借鉴、为我所用,哪些该坚决抵制、抛弃。

反腐败,其次要加强党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保证。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最终原因。治标还必须治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和社会法治的不断完善,对各种腐败给予了沉重打击,取得了反腐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当然,反腐败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等腐败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也不可能几个人讲几句话就见效”.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是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做到“权为民所用”决不能以权谋利、谋益。只有真正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防止腐败,才能真下做到“防范于未然”.反腐败,最后要坚决打击、惩治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邓小平强调:“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对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历惩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从而取信于民。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消极产物,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党内的腐败现象,才不会因党内的腐败而失去对党的信心,才不会失去社会主义信念。打击惩治党内的各种腐败,充分体现了党敢于面对错误,正视自身缺点和不足的伟大勇气。腐败是党内的一颗毒瘤,只有坚决打击惩治腐败,铲除腐败毒瘤,才能保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党在新时期的核心领导地位。打击惩治腐败要注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提出了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及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新要求,其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成效之巨、评价之高都是空前的。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进展新成效,凝聚起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华民族更加出彩的磅礴之力!(榆林销售公司质价管理部部长 杨永)

追问读后感

(二)来自心灵的拷问

《追问》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由江苏省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丁捷先生根据自身和同行们多年的工作积累素材,撰写的一部访谈式纪实文学。通过撷取八位高官落马的典型案例,讲述了为官者被腐蚀的心路历程,从党的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内心世界的演变,给党员干部以洪钟大吕般的深刻警示。

初读《追问》,最大的感受是震撼--震撼源自书中列举的种种不为普通人所知的官场黑幕。随之而来的是沉重--沉重出于对这些曾为“天之骄子”的堕落和迷失的叹惋。正如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本书的“序”中对《追问》的评价: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是一部与所谓“落马者”正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书中的一位位党的干部,身居高位。就能力而言,都不是平庸之辈,曾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多名中管和省管高级领导干部的真实经历,大都曾是颇为耀眼的成功人士,也几乎都因为反腐风暴而受到党纪处分,成为阶下囚。这些人堕落的原因各不相同,走过的路也因人而异,但其根源,无不是认为自身的付出和所获得回报不对等。在物质、利益和清廉、公正的抉择中,他们选择了与魔鬼的交易,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换取所谓的体面生活,最终走上腐败的道路,站在了道德和法律的审判台,接受人民与历史的鞭挞。

这些曾经的“弄潮儿”,曾经的“社会中坚”、“国家栋梁”,最初或是军转干部,或是政企职员,或是出身农村的教师,与普普通通的民众一样,有着对自己生存现状的焦虑,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作为生存在基层的小人物,也曾在各自的岗位上,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但在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理性被吞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抛到九霄云外,为自身谋利的私念膨胀放大,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实力、权力、人脉,满足骨子里对功利的向往,上演了一幕幕形形色色的“变形记”--曾经的部厅要员,为了弥补年轻时对一份感情的遗憾,沉溺女色,从细小的缺口开始腐坏;以往的改革干将,因当年被势利之人刁难,反而产生对权力滥用的病态渴望;恪守清廉大半辈子的老干部,临近退休之时,侥幸心理在作祟,开始疯狂敛财,没能坚守最后一班岗,最终晚节不保。从这些落马干部的忏悔中可以看到,他们在滑向犯罪深渊的第一步时,无不是内心深处出了问题——有的是丢掉了理想信念,沉溺于追逐名利之中,对腐败失去了“免疫力”;有的是经不住美色的诱惑,以拥有娇妻美妾为荣,沉沦在声色犬马之中;有的是自认为看到了太多的社会阴暗面,窥破红尘,对社会主义前途丢掉了信心。这些落马官员,都曾经历了从最初的摇摆纠结,到不知不觉中沦陷,再到最终的肆无忌惮的摄取、不择手段的钻营、有恃无恐的贪婪,造成内心的失衡,最终导致人性的扭曲,直到被彻底击垮,才开始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

最为可怕的是,这些官员中很多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从言语中显露出那种对所犯错误的平淡心态:他们认为自己贡献大,享受高人一等的奢华生活合情合理;他们认为拥有三妻四妾,只是为了平复感情创伤,追求浪漫,而不是道德沦丧;在他们心里,几百万是个小数目,所犯的罪过与别人相比还不算严重。在他们感叹个人对抗环境太难,把自身的失控归结于外界的影响的时候,没有真正认识到,不能清理内心的污浊,才是他们走向失败的种子。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正常人的标准和尺度。(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权力和地位让他们自认为成为新的阶层、高高在上的“贵族”.把奋斗时的艰辛付出,创业时的拼搏奉献,作为了谋取私利、满足私欲的资本和借口。可以说,他们还没有真正反省到哪里错了。他们,仍然需要在肉体承受牢狱的惩罚之后,还要用时间来醒悟内心的黑暗,接受心灵的审判。对他们来说,身陷囹圄,是对人性的挽救,是自身罪孽的解脱,是对灵魂的救赎。

《追问》记录了一幕幕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深埋在个人内心沟壑里的欲望种子,滋生蔓延,成长为腐蚀道德操行的毒草。在面对金钱的腐蚀,美色的诱惑时,腐败分子无所不用其极。在利与害的漩涡里,他们的内心经受着魔鬼的低语。“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得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这句话,既是作者丁捷对这些官员人生歧途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在位者的警诫与忠告。

一步错终身悔,一念差万千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次选择都导引着人走上不同的道路,得到不同的结果。做官先做人,做人首要正,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外界的诱因时,找到自身行为的准则。而身为党员干部,更需要每一个人时刻审视内心,修正自我,在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锻炼中保持初心,在工作实践和斗争磨砺中坚定理想,以坚不可摧的政治信念和党性,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人生就像是一场与自身的欲望、自身的“恶”赛跑的马拉松。当你选择了党员身份,走上了干部岗位,就应当恪守本心,不忘初心,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焦裕禄、孔繁森等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为楷模,在人性、党性这场比赛中拷问自己的理想信念,校对好自己的行进方向,胜过欲望,跑过诱惑,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榆林销售公司党总支副书记 裴同军)

追问读后感

(三)灵魂的拷问

文/止止壶天

编者著:丁捷

出版社: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4月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社会热议的时候,一部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口述体反腐纪实文学《追问》也开始在书店悄悄热销。著名作家二月河高度评价说:“《追问》是当下一部难得一见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更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是一部与所谓‘落败者’正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是一部融入其中、摒弃说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更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

本书作者丁捷是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同时也是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在书中介绍了创作《追问》的由来:“从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提供的633个案例中,我遴选出28个以上地厅级与省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最后成功与他们接触,与其中的13人面对面长时间交谈,获得了数十万字关于他们人生道路、心灵历程和灵魂语言的第一手材料。最后,又从中选择了8位典型,进行深度记述。”作者大胆采用“落败者”第一人称口述的写作手法,让这些五花八门的灵魂、荒诞的人生逻辑、怪诞的精神形态和无常的好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激愤着你的常情,颠覆着你的常识”,令读者惊悚窒息,忍不住拍案而起!

书中的八位讲述者,曾经都是耀眼的部级、厅级高官,像《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无法直立》中的市政协主席(原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风雅殇》中的文化厅副厅长,《最后的华尔兹》中的正部级金融高官,《四海之内》中的交通厅副厅长,《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科教授,《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曲终人散》中的省属国企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他们在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激情洋溢、奋进向上;可一旦拥有了权力,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样,迅速滑向泥潭而不能自拔。典型如《四海之内》中的交通厅副厅长,他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居功自傲,腐败堕落,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在高尔夫球场把杆子挥来挥去,在狐朋狗友之间蹿来蹿去,没当成正厅长就不履行公职,故意与厅长对着干,收到钱财进个人腰包就精神大振,又是签字又是协调,比谁都“勤政”.还有《风雅殇》中的文化厅副厅长,作为一个具有名画家身份、真懂文化行情的主管领导,为了捞取个人钱财,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下属疯狂造假、坑害艺术收藏者、破坏文化市场规则的长期作乱视而不见,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更可悲或说更可怕的是,他们“出事”之后,仍然意识不到自己问题的症结,根本看不清自我,追问不到内心的真实。《最后的华尔兹》中的省部级高官,周旋在两个在他眼里非常出众的女人之间,不仅自己收受巨贿,造成国家金融资本的巨大损失,还多次出手为“聪明绝顶”的老婆和“美丽绝伦”的明星情人谋取巨额不当利益。但他几乎没有为此感到太多的懊悔,甚至认为自己的才华和风雅,完全配得上这一份“风流人生”.《危情记》中的年轻副市长,一人同时拥有三个“家庭”,并跟多名社会女性发生关系,但他自始至终认为自己的这种与女人的关系,是个人魅力引发的风流。作者在采访时忍不住追问:“你始终觉得自己的感情是干净的,没有以图谋不义之财去吸引和供养那些女人,那些女人都是因为你有魅力,爱上你,才死心塌地跟你保持关系,甚至与你偷偷成家,生养子女的,那么我问你,如果不利用你的特权,你能够帮助小乔和她的闺蜜夫妇,找到高薪的工作?能够帮助小凡拉到那么多广告业务?这难道不是利用公权力购买私情,变相贪腐?”他终于低下头,嚅嚅道:“是的,我是个糊涂浑蛋!”

作为一部口述体的纪实文学,作者必须进入讲述者的内心,遵从他们的思维逻辑,反映他们原本的内在形态,以此触摸他们扭曲的真实灵魂。但与此同时,作者在每一章的文前、文后正本清源,进行严厉拷问,发出理性呐喊。在《危情记》中的副市长讲述之后,作者写道:“他的素养中没有健全的道德体系,人格不太稳定,价值观比较模糊,尊耻颠倒,缺少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应有的强大信念,这样的干部早晚要出事。”在与《四海之内》中的副厅长谈话结束后,作者说:“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追问念头,我特别想知道,如果当初他如愿当上厅长,他的那些所谓朋友兄弟,来找他办事,他办不办?事情办了,给他答谢好处,他要不要?难道职务的正副,就能直接导致人生的正负?”作者在《无法直立》一章文后转述那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贪官回答他字条提问的话说:“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人生很可耻,真是生不如死啊!希望年轻的干部,尤其是像我这种小知识分子走上世俗场的人,千万要执守住初心,那点理想,那点人文,那点不畏惧贫困的小清高,是人最宝贵的心灵财富,什么物质财富都无法换到。人生,千万不要做丢西瓜捡芝麻的蠢事。”书中散落着许多警世之语,如:“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怎么能变通呢?颠倒是非,说法再美妙,逆天倒行,没有好下场!”“所有的人都不敢说你一个不字,你离死也就没几步了。”“利益一来,人头攒动;利益一去,曲尽人散;以利结盟,四面楚歌;平平淡淡,天长地久。”这些并非主观臆断的“醒世恒言”,值得深刻记取。

总之,这是一本材料扎实、理性追问的反腐纪实佳作,诚如二月河所说:“听听一位有良知有担当有勇气有血性的作家的真情独白,看看一位有焦虑有不安有感受更有心得的基层纪委书记的如此文本,于人,于己,于公,于私,于家,于国,都是有益的啊。”

第五篇:《追问》读书体会

做人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读反腐小说《追问》有感

收到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后,我认真阅读了作家丁捷写作的反腐力作《追问》。书中涉及十多名中管和省管高及领导干部,所有的人物,大都曾经是颇为耀眼的成功人士,最后都因为违反党纪法规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最终成为阶下囚。他们的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他们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不论是《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中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的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四海之内》中的效能厅事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副厅长,等等,他们都是因为在如何做人这个基本问题上出现了问题,所以没有把握好人生的航向,最终走向深渊或不归路。

《追问》的这些故事中,哪位主角不是身居高位,位高权重,有能力,肯干事,能干事之人?但都在各种欲念驱使下,扭曲了灵魂,恣肆了欲望,扼杀了理智,直至沦为阶下之囚,才幡然醒悟。一个人,不管是不知足,对个人的欲望不加节制和约束,还是不知“不足”,放松了党性修养,最终都会成为欲望的俘虏,蹉跎人生,一败涂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教授有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句话,概括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这里,我想借用裘先生的这句话,来表达本人关于做人的一点思考,那就是做人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人要知足,作为党员干部更要知足。对党员干部来说,知足要做到“三不贪”。一不贪权、二不贪财、三不贪色。不贪权,就是不迷恋权位,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身处低位,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身在高位更需统筹全局,面面俱到,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对领导,对上级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组织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会有硬气,做官才会有正气,工作才会有锐气。不贪财,就是不过分追求物质条件。树立“做官莫贪财,贪财莫做官”的坚定信念,既然成为了一名党员干部,就必须搞清楚依靠谁干事和为了谁干事,“图的是什么”,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信念。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把司法为民、勤政为民、廉政为民作为“想干事、莫贪财”的本质要求,做到时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正的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不贪色,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家庭,对爱人负责,不能掉入美色的陷阱中。细览《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掉入美色的深渊不可自拔,最终换来的是妻离子散,身败名裂,因为重婚罪被判罚后,其内心是何等的悔恨和懊恼。

人要知不足,党员干部更要知不足。所谓知不足,一是指在党性修养上要知不足。要增强律己修身的紧迫感。人都有弱点、有惰性,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天生就是百毒不侵的共产党员;特别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诱惑、腐蚀的考验,受到各种各样的“围猎”。为什么有的人能洁身自好、全身 而退,有的人却身陷囹圄、身败名裂?根本原因在操守、在定力,在反躬自省清理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二是指对待工作要知不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在工作中审视不足,经常总结,对待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职务越高责任越大,不能因为地位的变化提高,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需要站位全局、开阔视野,以更高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对待工作要心无旁骛,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旺盛的精力、创新的姿态、创造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开拓,不断取得工作新业绩。三是指干事创业要知不足。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中充满激情,把工作当成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相反,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就不可能满怀激情地干工作,就会把工作当成负担,整天忙于应付,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要加强学习、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只有不断地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才会有更多的成就感,才能在干事创业中更多的满怀激情、满怀信心。要切实转变作风,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在克难攻坚、推动发展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才能真正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下载面临终极追问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临终极追问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追问幸福

    追问幸福 梅特林克的《青鸟》中,主人公们追求的幸福就是他们心中认为的幸福。作者在结尾处补了一段话:“阳光里,空气的流转中,到处都充满了幸福,你找到了属于你的幸福吗?” 很多人......

    生命的追问

    生命的追问 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们树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更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的重要标准。它就像一面......

    读《追问》有感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党纪国法干什么?-----读《追问》有感《追问》主要讲述了八位具有代表性贪腐官员的故事,描述了他们如何一步一步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肆意妄为的腐败......

    读《追问》有感

    读《追问》有感崔治涛近日,我抽空读了反腐纪实作品《追问》这本书,书中深刻记录了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8个典型事迹,以及他们违纪违法的心灵路程。同时,书中无时无刻地在提醒......

    《追问》读后感800字

    《追问》读后感800字海豹反腐倡廉是每一个国家和政府任何时期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政权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

    读追问有感

    读追问有感(一)拒绝双面人生杨靛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雷厉风行推进反腐败工作,一批大大小小的贪腐官员纷纷落马,老百姓拍手称快。那些倒下的官员自然早已风光不再,可以说......

    终极面试

    《终极面试》十三号剧院即将上演啦!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每个人一生之中总要经过大大小小的几十场面试。面试是给自己机会,扭转生活方向的重要一步,因此,面试者与面试官既要坦诚相......

    终极面试

    1.请用英语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2.假如你被录用了,你准备怎么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与同事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出题思路:情景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