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

时间:2019-05-15 10:5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

第一篇: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第一国际(条件、成立、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思想知识]

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能力训练]

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分析得出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教法建议

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努力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活、教透。

教具准备

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相关联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册书中,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1848年欧洲革命,那么它们同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一国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讲授新课】

一、第一国际(板书)

1.第一国际产生的条件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页第一部分的小字内容,使学生得知如此众多的工人斗争,形式多样,遍布几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日益要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加强国际合作。

在此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为工人阶级运动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活动,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同时在火热的国际斗争中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奠定了基础。

2.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年9月为支援波兰人民起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大会,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委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一致同意建立国际工人组织,即后来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3.第一国际的作用

第一国际成立后,成为各国工人运动斗争的领导中心,它不仅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指出:第一国际把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这一光辉的顶点就是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二、巴黎公社(板书)

1.背景

1870年夏,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9月色当一战,法军惨败,消息传到巴黎,人民愤怒至极,发动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所窃取

2.经过

①从3月18日革命到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18日清晨,政府军偷袭巴黎的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起义开始了(请同学们观察《夺回大炮》图,并阅读相关的小字内容,感受战斗的场面,体会巴黎人民的战斗热情和彻底的革命精神)。3月18日革命迫使资产阶级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型

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革命首创精神,创造了巨大的业绩。

②公社措施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简要概括措施内容,但应着重启发学生从措施中理解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这些措施体现了公社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因此,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3.失败(保卫公社的战斗)

5月21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中,巴黎公社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这首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的歌曲,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投身革命的号角。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今天的我们能从当时巴黎人民身上学习到什么?同时,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为何失败了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巴黎公社的历史功勋永载史册,光耀万丈。

【巩固小结】(让学生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巴黎公社是用革命的动力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后建立起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结果虽然失败了,它的精神和气概永远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正如马克思所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作业: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板书设计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二、巴黎公社(1871年)

①条件 ①背景

②成立 ②经过

③作用 ③失败

④意义

第二篇: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示例之一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材分析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五六十年代工业迅猛发展,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马克思总结革命经验并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在这期间写成《资本论》。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带有国际性的特点。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标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一国际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并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19世纪工人运动发展的高峰和总结。它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历次工人斗争的经验,把以往要求建立“社会共和国”的主张发展为夺取政权,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机构。公社的创举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1871年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的战斗。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马克思创立的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②马克思主义是吸取前人科学成果又在工人阶级斗争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③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精神。

3.能力培养:①通过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讨论“巴黎公社为什么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教学方法 讲述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阅读目录,导入新课)(从《世界历史》第二册的目录上看分为两部分:世界近代史部分(续),1~7课;世界现代史部分,8~23课。根据每课的标题可以把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分别找出有关的课)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第一国际(板书)

1.成立的历史条件(板书)

提问: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回答略)1848年革命被镇压后各国的工人运动陷入低潮。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德美等国的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使用机器的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马克思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请同学们分析马克思的预言有什么根据?(归纳小结)第一,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第二,由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更加贫困。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也在发展,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又重新高涨起来。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在理论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马克思夜以继日地研究、写作,写出了光辉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60年代,各国工人组织日益要求联合起来,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条件成熟了。

2.第一国际的成立(板书)

1864年9月28日,为声援波兰人民起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不久这个组织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这就是“第一国际”。马克思应邀出席了大会,并被选入领导机关,成为总委员会的成员。马克思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在《成立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在《临时章程》中马克思又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一国际从政治纲领到组织原则都是马克思制定的,可以说马克思创建了第一国际。以后第一国际的每一次大会选举出的总委员会,几乎所有的重要文件都是马克思写成的。可以说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马克思以他超凡的斗争艺术团结了欧洲各国的工人阶级与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做斗争,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3.第一国际的斗争及历史意义(板书)

第一国际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斗争,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国际积极支援英国缝纫工人的罢工,支援巴黎铜匠的罢工以及其它国家工人的斗争。国际的威望不断提高。各国工人纷纷要求加入国际。到1870年国际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支部。工人运动广泛开展。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正如列宁所说:“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逐渐为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对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久巴黎工人阶级建立了巴黎公社,开始了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二、巴黎公社(板书)

1.1871年3月18日革命(板书)

3月18日革命是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为什么起来革命并且取得了胜利?这要联系到法国当时的特殊环境。提问:1870年法国发生了什么战争?其结果如何?(回答略)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在色当惨败并投降。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第二帝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掌握了政权。这时普法战争还在继续发展。普鲁士军队在俘虏了十万法军后长驱直入法国境内。9月19日普军包围了巴黎。在强敌围城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巴黎,工人、学生、市民武装起来建立了194个国民自卫军工人营,大约有30万人。这支部队是革命的军队。军官是选举产生的。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许多领导人被选为指挥官。巴黎工人阶级掌握了武装,这使资产阶级政府非常仇视和恐惧。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尽快扼杀革命,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向围城的普军妥协投降。用签订割地赔款的屈辱和约来换取普军的支持,全力镇压工人。

为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1871年3月18日凌晨,反动政府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奋起反抗,起义爆发了。(指导学生看插图和小字课文)。大敌当前镇压人民、卖国投降是不得人心的。政府军中的一些士兵也倒戈参加了起义。国民自卫军夺回大炮乘胜追击,一直攻入市中心占领市政厅。反动政府的政客们和平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富商、宪兵、警察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奔到郊区的凡尔赛。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板书)

3月18日革命的胜利使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掌握了政权。国民自卫军宣布政权将由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掌管。几天后巴黎人民开始了隆重的选举活动。当选的86名公社委员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月28日,在盛大的群众集会上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指导学生看插图和小字课文)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课文叙述的公社的哪些措施可以说明它具有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归纳小结)

根据政治课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国家机器主要由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我们来看看巴黎公社的国家机器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以确定它的阶级属性。首先,公社委员是由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担任的,摧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代之以公社委员会。公社废除了旧军队,取缔了旧警察,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司法机构和审判制度。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新的公安机关和司法制度。使国家机器成为无产阶级镇压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工具。第二,在社会经济方面,公社实行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经济措施,以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和教育状况。特别是公社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这项措施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第三,公社高举国际主义的旗帜,拆毁了万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把万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显示出无产阶级广阔的胸怀。这些革命措施显示出巴黎无产阶级革命首创精神,是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为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第一次的伟大尝试。

3.保卫公社的战斗(板书)

正当巴黎城里革命人民轰轰烈烈建立新生活的同时,逃到城外凡尔赛的资产阶级政府时刻伺机反扑。他们竭力拼凑反革命武装,加紧对巴黎城的围攻。为了取得普鲁士的支持,反动政府与之正式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和约,换回了被普鲁士俘虏的十万反动军队。到5月21日反动军队在奸细的指引下从城西南的圣·克卢门攻入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指导学生看插图和课文)

为了保卫巴黎,公社儿女浴血奋战。他们把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建筑物,每一道墙壁都变成阵地,把一切能够利用的东西都拿来修筑街垒,日夜同敌人进行殊死决战。27日夜间梭蒙高地被敌人占领。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在贝尔拉雪兹神甫公墓和超过自己人数20多倍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到28日晚,敌人攻占了公墓。最后的147名公社战士退至墓地的一堵墙边,血战到底,全部壮烈牺牲。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

1871年3.18革命开始,3月28日公社成立,到5月28日被血腥镇压,一共72天。时间虽短,但巴黎无产阶级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战斗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板书)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却永存人间。有一首响彻全球的无产阶级战歌就是公社英雄鲍狄埃在公社失败后写成的。这首歌是什么?(答国际歌)巴黎公社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讨论老师小结)

首先,公社的斗争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第二,公社是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为后继的革命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锐利思想武器。公社的英雄业绩永远铭记在世界革命人民心中。

(布置作业,略)

(北医附中 金秀玲)

第三篇:第23课 巴黎公社

第23课 巴黎公社

【课标要求】

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普法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

2、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

3、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

3、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教学,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3、通过学习巴黎公社,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4、通过《国际歌》的教学,认识《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重点难点】

重点: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难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巴黎公社和国际歌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方法】

讲述法、历史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多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录像剪辑片段,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录像中这首悲壮、激昂的乐曲叫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过渡)为什么将《国际歌》作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主题曲?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境下创作出来的?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首著名乐曲诞生的深刻历史背景。(课件出示本课课题)

学习新课:(教师引导过渡)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课件出示第一标题)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课件显示)(教师过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是巴黎人民在一场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课件出示第一小标题)1、3月18日革命(课件显示)(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思考:3•18革命发生的背景,然后师学生共同分析归纳)

(教师概述背景一)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发动了王朝战争。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竭力阻挠德意志的统一。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1870年9月2日,法军在色当一战中惨败,皇帝和将军及官兵10.4万人都作了战俘(学生观看142页法王求和图)。马克思在评论色当惨败时写到:“1870年法国的灾祸在近代世界史中是无与伦比的事。它表明:官方的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法国、统治阶级及其寄生虫的法国是一具腐烂的尸体。”法军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初,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新政府——国防政府。这是背景之一。

⑴普法战争法军惨败(课件出示)教师设问过渡)新的国防政府面对外敌当前,对内对外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巴黎人民人民又是如何反映的?(教师概述背景二)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推行投降卖国政策,不借任何代价向普军投降,缔结了卖国和约、割地赔款。当普鲁士军队进逼巴黎城下时,巴黎人民纷纷武装起来,扩充国民自卫军,决心用武力保卫巴黎。但资产阶级政府对内扼杀革命,准备用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学生个别朗读144页政府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的小字内容后,教师继续叙述)1871年3月18日凌晨、资产阶级政府军偷袭巴黎的蒙马特尔和梭蒙两个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再次起义开始了。这是背景之二。

⑵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解除人民武装,国家危在旦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起义情况)巴黎人民3•18起义是在什么时候?(1871年3月18日)因此这场革命称为3月18日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如何呢?(国民自卫军攻入市区,反动政府逃往凡尔赛。起义者占领市政厅,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教师谈话过渡)巴黎人民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呢?(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的成立(课件出示)(教师概述巴黎公社成立盛况)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掌握了政权,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国民自卫军宣布,政权将由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掌管。3月下旬,公社举行选举,当选的公社委员中,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其中,有瓦尔兰、弗兰克尔等著名的活动家。(指导观看《巴黎公社的成立》图,请学生描述公社成立的情况)据公社的一位历史学家记载的公社成立情景,他写道: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搭了一个大讲台,身着红绸、被红旗衬托着的“共和”女神雕像耸立在那里俯瞰着游行队伍。巨大红三角旗在屋顶飘扬着。……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公社的大炮象巨雷似地震撼着整个沿河街。喧哗声突然停止,……公社委员们披着十字形红色授带登上讲台。兰维埃讲话说:现在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接着,宣布了当选人的名单,鼓声震天,参加游行的20万人同声唱起了《马赛曲》。兰维埃喊出:“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了。”……所有的人都在欢呼,眼睛里闪着泪花。……巴黎人的心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这位史学家的描述使我们如临其境,感受到那伟大时刻的光荣和自豪。(教师启发提问)同以往的革命相比,这次革命建立的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请大家归纳公社采取的一系革命措施来说明。(过度谈话)正当巴黎公社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逃亡凡尔赛的资产阶级政府竭力拼凑反革命武装,伺机反扑。4月初,凡尔赛军队发动进攻。巴黎人民奋起抗敌。5月10日,凡尔赛政府和德国正式签订和约。德国释放了10万法国战俘,加强了凡尔赛的军事力量。5月21日,凡尔赛军队从巴黎西南方向闯进了巴黎,巴黎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巴黎巷战开始了。巴黎的每条街巷、每所楼房都成为激战的阵地。公社的儿女们坚守街垒,浴血奋战,保卫巴黎的每一寸士地。从5月21日到28日的一周里,数以万计的公社社员被反动派屠杀了。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五月流血周”。

二、“五月流血周”(课件出示)

全体同学结合145页巴黎公社社员在拉雪兹神甫公墓被枪杀图,阅读145—146小字描写战斗到最后的内容,小声播放国际歌,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巴黎公社社员的革命精神。(教师深情的独白)这悲壮的场面表现的又是什么精神,这是彻底革命的精神。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的确,“公社社员墙”铜牌上的字是“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多少年来,人们常在这里集会。悼念巴黎公社烈士或举行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教师补充)公社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巴黎,巴黎变成了凡尔赛反动军队屠杀革命者的大屠场。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战士气壮山河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永远激励着巴黎人民。公社社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在震撼世界的“五月流血周”中,同敌人英勇作战,巴黎公社失败后,他隐藏在一个朋友家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满怀悲痛地创作了振奋人心的诗篇《国际歌》歌词,表达了无产阶级永不屈服,一定要最后消灭世界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气壮山河的誓言。

三、《国际歌》的诞生(课件出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国际歌》歌词,理解“英特耐雄纳尔”的含义是国际共产主义的意思

1888年6月16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将歌词谱上雄浑悲壮的乐曲,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无产阶级要胜利全靠自己。

(教师补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不久,这首歌在一次工人集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党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法国代表团入场时就唱着《国际歌》。《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的旋律和歌词受到世界各地工人的喜爱,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国际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国际歌》的中文歌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是由郑振铎翻译的。《国际歌》是伟大的巴黎公社的产物,是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艺术总结,是巴黎公社思想传播的艺术形式。

(学生齐读的巴黎公社历史意义并理解)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课堂总结:学生起立高唱《国际歌》。【课堂小结】

巴黎公社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2.法军在色当战役中惨败3.巴黎人民发动起义4.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政权性质巴黎公社的建立1.梯也尔反动武装疯狂反扑“五月流血周”2.“五月流血周”3.巴黎公社的历史贡献1.欧仁·鲍狄埃、比尔·狄盖特创作《国际歌》2.《国际歌》的主要内容3.《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巩固练习: 《国际歌》的诞生1、1871年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诞生。1871年5月21日,巴黎工人为了保卫自己的政权,与凡尔赛军队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殊死搏斗,史称“

”。

2、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国际歌》的公社委员是()A.欧仁•鲍狄埃 B.欧文 C.马克思 D.恩格斯

3、学生分组讨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教师给出如下参考答案:。A、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巴黎公社寡不敌众。B、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孤军奋战;没有乘胜追击,给敌人可乘之机。C、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的结果

第四篇:第1课教案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该亚的传说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镜内最早的古猿——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有关南方古猿生活的时间及所在的大洲等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说明南方古猿处在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将南方古猿与元谋人进行比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较早生活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提问: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怒会制造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随着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现代人产生了。

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人类随着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逐渐到从未涉足的地域生活。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又相对隔绝,主要的种族逐渐形成。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人类学者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思考课中题:“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在学生会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思考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学生看书了解了三大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后,提问:美洲的黑人是怎么来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并指出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二、母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无法单独生存,只能维持群体的生活。特点:是以母系的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加深学生的印象。思考课后温故知新习题,认识原始农业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2.该亚的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了解该亚的故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神话。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整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特点:以父系的血缘为纽带;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财富增多,出现私有财产。2.厄瑞斯忒的传说

要求学生看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教师总结指出,今天的人们一方面是根据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是依靠神化传说对原始社会进行研究探索的。小结巩固

归纳本课的基础知识,从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等认识到劳动、生产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从人种的形成、原始农业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课后探究

上网查找有关人类起源的知识。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金字塔 古巴比伦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城邦出现和奴隶制小国的建立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②指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③组织学生探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亚非文明古国的有关历史。②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亚非古国灿烂神奇的文明。

③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指导他们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学生的团对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使学生认识到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通过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法典保护奴隶主利益的实质,也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③通过学习“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为巩固奴隶主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服务的,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软件。教学建议

本课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借此并运用多媒体软件,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一问一答,一问多答,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些内容。新课教学

提问: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些国家吗?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指出各国的位置,指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要求学生看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古代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各个文明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那里到处是五谷不生的荒野、沙地,终年雨量稀少。然而,发源于苏丹的湖泊、汇集着沿途雨水奔涌而来的尼罗河改变了这一切。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后来这里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古代埃及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产生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2.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形成 公元前3100年形成,首都孟斐斯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提问:①为什么叫“金字塔”?②为什么古埃及的国王热衷于即位后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并要将陵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③你知道哪些有关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知识?④金字塔的修建有何历史影响?

指出:修建金字塔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加剧了古埃及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国力。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它们之间为争夺奴隶、土地不断战争。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公元前18世纪,首都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特点:是历史上以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古巴比伦王国长期处于混乱和分裂状态,国家并不巩固,约公元前16世纪早期被外族所灭。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2.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提问: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有什么影响? 指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中国 小结巩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到五六千年前,亚洲、非洲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古国,主要有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了解了它们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和建立统一王国的时间。这些文明礼貌古国在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 爱琴文明的兴起 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伯里克利当政时的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 布匿战争与罗马的扩张 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通过识读《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等图,增强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后的畅想天地题“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在“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识读地图,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两目的学习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讲述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故事、布匿战争的故事,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探讨扩张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③通过“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到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奴隶起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重点难点

重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 难点:布匿战争和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古代亚非文明是在哪些地区发生的?分别产生了哪些文明古国?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与古代亚非文明不同的是,它的发现问题不是在大河流域,而是以海洋为中心。新课教学

一、爱琴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2.爱琴文明

提问:①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②爱琴文明的起止时期、先后的中心分别是什么?③爱琴文明为什么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④说一说爱琴文明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指出: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公元前12世纪衰落,历时约800年。古希腊爱琴文明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古代希腊人辛勤创作的结晶,更是希腊奴隶们辛劳的见证。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的繁荣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学生思考:①雅典是什么阶级专政的城邦?②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改革后的雅典社会是否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呢?③雅典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居于领导地位?

指出:梭伦改革只是雅典民主政治众多发展里程碑中的一个,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当属伯里克利当政时。伯里克利当政时,雅典处于全盛时期。2.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归纳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伯里克利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的民主。但是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当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时,在意大利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思考:①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属于什么政体形式?②罗马何时称霸地中海?它是怎样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的? 2.“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思考: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有何影响?

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的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小结巩固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罗马共和国经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从而也使国内的危机爆发,共和国衰落,进入帝国时代。

第五篇: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会运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知识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看本课引言,本课引言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孔子讲学图》体现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风采。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同时,孔子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将图画和文字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子”与“夫子”称呼的由来。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见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和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孔子和儒学(1)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学思之窗】中的孔子像。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

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子的思想,接着介绍了荀子的思想。

(1)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2)荀子的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所以说荀子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他的礼义学说是直接从孔子的思想中脱胎而来。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影响。儒学的兴起和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儒学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改造。儒学已经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了。

[布置作业] 本课讲学稿

[教后记]:

下载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的......

    -第1课-巴黎和会-教案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理解......

    第1课《小伙伴》教案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 第1课小伙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形,头部透视规律,指导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

    开学第1课教案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

    第1课 小草和大树

    第1课 小草和大树 九龙学校李新娥 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2、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3、在相互......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内容标准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

    初二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学习导航

    初二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学习导航 班级:姓名:学号:等次:【学习目标】 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中英《南京条约》; 2、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爆发与虎......

    第1课 《初识LOGO》 教案

    第1课 《初识LOGO》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启动、退出LOGO系统;学习使用“HT”、“ST”、“CS”命令。 2.通过交流、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 3.在完成任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