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上标点符号复习
标点符号复习(七上)
一、顿号、逗号、分号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今年的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 □ 工程难 □ 规模大 □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 □ 水啊 □ 树啊 □ 草啊 □ 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 ” 等,就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 □ 文化 □ 卫生 □ 教育和 □ 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如:国内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选修一门外语。5、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就只能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是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 □ 氢弹爆炸 □ 人类卫星的发射 □ 回收 □ 标志着我国科技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 □ 又不能太高 □ 脸要白 □ 又不能太白 □ 要白里透红 □ 又不能太红 □
我国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 □ 办公费用 □ 购书费可见还有多少 □、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 □ 人们用来抒情达意 □ 文字 □ 记语记事 □
天才出于勤分 □ 知识在于积累。
二、问号:、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子不用问号。
如:他什么时候走 □ 坐哪趟车 □ 我都打听清楚了 □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选择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 □ 还是做汽车来呢 □ 还是坐船来呢 □ 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 □ 还是坐飞机来 □、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 □ 该怎么解决呢 □、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同志们 □ ”厂长问。
三、引号、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 □、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 □平字见奇 □ 常字见险 □ 陈字见新 □ 朴字见色 □、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述我说 □ 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四、冒号、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 午门 □ 神武门 □ 东华门 □ 西华门。、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 □ 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 □ 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说 ” 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6、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 “ 维和 ”,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用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参考答案:
顿号、逗号、分号 1。2,,3、、、6、,、。,。、。,。,问号
1。,?。??
4,?
;“。”
“,,”。
3,引号冒号
1:、、、:,:
第二篇:标点符号复习
标点符号复习
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说在前用 : 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说在中间用,“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在结尾用。例子“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 王鹏 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 郭松 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 李六 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改正: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 四组值日。
五、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局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子: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六)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 神武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1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判断对错: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2.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六、叹号的使用
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
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
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
示例:你躺着吧!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
儿。
七、区别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内容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应紧贴被注释的内容之后,正文此处如有标点应置于括号之后。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全句的注释,叫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
练习: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B 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D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现在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送人呢?”
B你去,还是我去?
C“我们用影子,”工程师回答说。D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5语言运用——在句中横线上加标点符号。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① 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 ② 吟咏描绘。原因何在 ③ 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 ④ 夕阳无限好 ⑤ 只是近黄昏⑥的诗句吗 ⑦
6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① 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
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8.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6.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第三篇: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2、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中考内容和目标: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复习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常用的有12 种,分为点号和标号。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点号: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1、句号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
2、问号用一句话的末尾,可表疑问、反问、设问。
3、感叹号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
4、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5、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也用在总结性话语之前。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特别指出的部分、反语、拟声词等。双引号内如果还需用引号则用单引号。
2、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
3、破折号 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4、省略号 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
5、书名号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名、法规、条例等的符号。书名号内还需用书名号的用单书名号。
三、复习特殊用法(口诀)①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句,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②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复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③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④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⑤省略号:省略号后不接“等”;有省不能接它号。
四、题例分析
①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这句应该是“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所以,最后应是先引号再句号)
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就用分号,所以“人们记住了端午”后应是分号)C 京剧雍容华贵,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应用引号,而并非用书名号,就像“丛书”也不能用书名号一样)
3、方法直击
①读清句意,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
②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书名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的特殊用法,能做到正确运用。
2011年中考题主要考的引号、冒号、书名号、逗号、句号、分号的用法。比较分析后发现,各区县的模拟题也普遍考查句号、逗号、问号、引号的用法,且多与冒号、顿号、分号混淆使用,让学生判断。所以,在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时,要对其用法进行归类,做到能掌握,会运用。5.一模题例分析 海淀一模: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近日,由《辅导员》杂志、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主办的“中国百名小学生赴俄罗斯展演”活动在莫斯科拉开帷幕。B.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路就在他脚下延伸。”
(冒号在此时提示下文的作用,并不是引用语言,所以不需要和引号合用)C.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是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D.板桥、院落、月色、炊烟„„这些最平凡的景物,在从乡村出来的作者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诗意,寄寓着人生最悠远的乡愁。顺义一模: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很少有行路人,除了我当前的两个:一个挟着蓝花布的破棉袄,一个拿了席子跟扫帚。B.“咳!”我吃惊地喊道。“这是怎么回事?”
(此题考的是冒号和引号的用法,说话的对象出现在语句的中间时,要用逗号,所以“我吃惊地喊道”的后应该用逗号。)C.“不识来年梦,如何只近山。”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D.《风雨中忆萧红》写得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五、小结:标点符号的考查作为中考的基础专题之一,其用法在复习时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特别是有特殊用法标点,可以记记口诀,加强练习,要做到活学活用。
六、作业:标点符号练习板书:
中考内容和目标: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课后分析: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特殊用法还要熟记,然后通过练习灵活的运用。
第四篇: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小故事:
从前有个人托媒人给自己说媒,每人想将一位相貌不雅的女子说给他。怎见得那女子相貌不雅呢?原来她长了一脸的麻子,又没有头发,脸很黑,脚又大。封建社会妇女连肉体都受到封建礼教的无摧残,从小就得用裹脚布巴足缠成“三寸金莲”,才认为是“美”,不缠脚的大脚女人就被认为是脚大人不巧。
那时男女双方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订婚、结婚,这期间谁也见不到谁。媒人怕将来留下说不清的干系,就把那女子的情况如实地写成字条交给男方,但是他忘记了用标点符号,结果就写成了“麻子没有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巧”。
男方接到字条一看,憧憬美满婚姻的心情,使他将这行无标点符号的文字读成了:“麻子没有,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巧。”认为不错,便同意了这门亲事,而且很快便结了婚。
婚后一见媳妇那长相,大失所望,便找到媒人论理。媒人说:“我当初给你写得清清楚楚的嘛!”男方说:“正是因为有你写的白纸黑字为凭,我才敢说你骗了我呀!”说着掏出那张纸条,递给媒人说:“你自己瞧吧!”不料媒人接过纸条却这样念道:“麻子,没有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巧。”只是对方张口结舌,无言以对。2.你有什么想说吗?指名说。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 》()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5.拿出作业纸,完成练习。
请把下面一段话端正地抄写在方格中: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2)选一名有错误的同学放到投影仪下,指名同学交流并用红笔标出错处。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
A.我们紫微小学创办于1906年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如有学生以“!”结尾,让学生用朗读展示)
B.送去 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 不送去 又怕秦国派兵来打(说说分号的用法)
C.红楼梦 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 不是的(知道书名号还可以用在哪里吗?)
D.1916年9月15日 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 猛进如潮 四个大字(引号除了引用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E.老大娘眼里噙着眼泪说 解放前 大雪封门 地主来逼债 把我赶出家门 住人家的牛棚(省略号除了表示话未说完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1、学生自由答题
2、交流反馈穿插对部分标点作用的理解(实物投影出示 朗读展示)
3、说说做这些题目有些什么经验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结:读句子——知大意——加标点——再读检查
(成对出现的标点写了前半个后不要忘记写后半个。)
4、总结标点符号用法。读一读《标点符号歌》,说一说常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幻灯显示: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名称
符号
一般用法
句号。
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
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 ; 表示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
:
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2、常用在对话前面表示后面的话是引用。
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引号
“”
1、一般都是成对出现。
2、表示引用部分或对话。
3、表示反语、讽刺。
4、表示特定称谓。
书名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括号()表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四、“小试牛刀”,选择正确的答案。
真厉害,看来标点符号的方面的知识都已经大家掌握了,不过能背武功秘笈的不一定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的,让我们来试试看吧!请大家取出“小试牛刀”题,自由练习。
给下面的这段话加标点,把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句末的括号里。
1、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 是水浇得不够 是肥施得不够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 他找到了答案 瓜秧开了花要受粉
()
A. ? ? ? ?,——!B. ?、、?。
C. ?,?,:。
D.,?。——。
2、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A.,。。
B.、、。。
C.。。
D.,;,。
3、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 又名玄鸟 拙燕 越燕 它体态轻捷伶俐 飞行快如流星 常结群横飞田野 在水面掠过 追捕蚊 蝇等害虫 燕群所过之处 蚊蝇为之一扫
()
A. ;、、„„,。、。
B.,、、。,,、。。
C.,、、。、,、,、。。
4、黄山被人们称为 天下第一奇山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为黄山四绝 怪石有的像人 有的像仙 有的状如珍禽异兽 奇松挺立 神采飞扬 张开粗壮有力的臂膀
迎接远方的来客 云海茫茫 置身其中 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温泉久旱不干
久雨不泛 水温常年保持在42℃左右
()
A. 《》。、、、。、、;、、,;、、。B. “”。、、、。,;,,。C. “”,、、、:,;,,。1.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校对。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
(1)通读
(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
(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
(3)加标点
(4)再读
四、骁勇善战
现在我们的功夫练得都不错了,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
一
看书和写字时
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
二 看书一小时后
要休息几分钟
三
字要写大些
要清楚整齐
C、这时
我不禁想起了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
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
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
身子不能动弹
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
利用镜子的反照
继续学习
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
双目失明
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我想了许多许多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
四、八仙过海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看看这位秀才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从前没有标点符号,文章都是连在一起的,某人出外做生意,写一信并寄钱回家: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
其妻不识字,请一识字者帮读,此人一读:
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
还没有读完,其妻已经急晕过去了,幸有一秀才路过,见状忙再看信,将正确的意思读出来,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1.秀才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试一试,标出标点符号。2.校对。
第五篇:六下复习(标点符号)
六下语文复习——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 》()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1、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练一练 A、爸爸问
小明
你刚才干什么去了
借书
小明喝了口水说
我借了好几本
有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等
B、正在这时候
孩子的父亲
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手里拿着一支枪
C、桑娜脸色发白
说
我嘛
缝缝补补
风吼得这么凶
真叫人害怕
2、双引号的用法
1916年9月15日
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
猛进如潮
四个大字(引号除了引用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否定、讽刺。
4、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强调,着重指出)
例如:
1、做人千万别耍“小聪明”。
2、他来到老师身旁,问:“老师,‘凌云壮志’的‘凌’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应用单引号)
3、省略号的用法
⑴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省略号除了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⑵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⑶小明生气地说: “ 我我 再也不理你了。”(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4、破折号的用法(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⑴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表示解释说明)
⑵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表示意思的递进)
⑶小林说:“今天好热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表示意思的转折)⑷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表示声音的延长)
5、练一练:说说下列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练习)
6、说说做这些题目有些什么经验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结:读句子——知大意——加标点——再读检查
(成对出现的标点写了前半个后不要忘记写后半个。)
7、总结标点符号用法。说一说常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名称
符号
一般用法
句号。
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
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
表示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
:
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2、常用在对话前面表示后面的话是引用。
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引号
“”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否定、讽刺。
4、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强调,着重指出
书名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括号
()
表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8、读一读《标点符号歌》
四、“小试牛刀”,练习给一段话加标点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
小河清凌凌的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
镜子
梳妆打扮
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干什么
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无数的小花
红的黄的白的散在草丛中
美丽极了
几只小鸭子在小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
仿佛在告诉我们
春江水暖鸭先知
1、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校对
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
(1)通读
(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
(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3)加标点
(4)再读
五、骁勇善战
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
一
看书和写字时
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
二 看书一小时后
要休息几分钟
三
字要写大些
要清楚整齐
C、这时
我不禁想起了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
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
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
身子不能动弹
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
利用镜子的反照
继续学习
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
双目失明
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我想了许多许多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六、八仙过海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2、学生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