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2017-2018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四年级数学检测共有5大题,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概念问题分析。
1、注重双基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计算、画图、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考查。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4、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概况及问题分析。下面对测试情况做以具体的分析:
(一)、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7),(10)小题,多数学生对添加括号不是很清楚。比大小没有掌握方法。
(二)、判断题部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4)、(6)三小题都属概念问题。
(三)、.计算中的简便运算的问题很多,有一部分学生对简便计算还没弄清楚。
(四)动手操作:少部分学生对作垂线和平行线方法以及量角器使用方法欠缺。
(五)、解决问题部分:错误率最高的是第(1)、(5)题,少部分学生对三把椅子换一张桌子不会换。还有部分学生需要提高计算能力。
三、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概念不清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欠缺
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太少,体验不深,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因而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使用学习工具的方法不正确、不熟练。
2、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是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不认真,读题不完整,做错顺序,抄错题,这类情况导致很多同学无谓失分。
4、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单一,不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缺乏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建议: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可以准确把握教材。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继续加强双基的训练。
1、注意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在一道题中包含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单元的知识点,往往错一步就会导致连环错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总之,把这次出现的问题,带到平时的工作中,让学生以后少出错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篇:小学科学四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期末质量分析
本次小学科学考试范围: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考试时间:2013年6月27日。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个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满分100分。从总体情况看,学生对本期知识掌握的较好,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现象解释和问答,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现象解释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知识,试题出的好。
2.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二、试卷总体情况
1.人平均分不太高,学生之间差异很大。(高分100,低分28分)2.优秀率不高,而且高分不是很多 3.班级中不及格的人数较少。原因分析: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综合监测,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度,学生负担突然加大。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课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加之后进生把科学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十分不好。导致上课不认真,1
知识没掌握。
3.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学生虽然会讲了,但是却不会写。有些题目甚至做过很多次的还是记不住。
三、试卷具体分析
1.填空题失分较多。
反思:学生平时掌握的不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很多题目错字出现较多,而且答案不完整。
2.选择题、判断题失分较少。
反思:考试题目都是经常出现的题目,试卷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3.现象解释题,失分不是很多,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回答不完整。
反思:由于四年级这次考试的实验,在书本中有,在课堂上我也讲到过,还演示过。大部分学生印象比较深,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出现了答案和问题是两回事的现象,而且语言表述不规范。
四、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部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或者做得不是很成功,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或者完全不知道.致使考试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的情况.
五、合理化建议及措施
1.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给教师一定的空间。让教师有时间钻研业务,有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及时地给自己充电。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4.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5.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木梓小学四年级科学2013年6月30日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黄庄小学
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面对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感受到一点点喜悦外,感到更多的是不足。为了更好的调控自己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年级进行了试卷分析。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考试结果情况:
五年级共有48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平均分是68分;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38%。
三、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
此题共有17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第二大题: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6题,大部分学生选c,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区别掌握不够,需加强练习。
第三大题:操作题。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此题学生做的非常好。
第四大题:计算。
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
第五大题:看图计算。
这个题考察学生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看条形图计算,另一个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学生做的还不错,但是有个别学生忘记加小括号了。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
本题分五个小题。随着五年级考题题量的增多,部分学生解题速度和节奏没能跟上;另一方面,班里部分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不强,吃不准已知和所求的联系,没有一个好的审题和思维习惯导致列不对算式出错。另外有些学生算式列对,但计算是硬伤,老是算错!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练习提高。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应用题,如:第5题,有些学生认为谁跑的全程的分数值越大,谁跑的越慢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把时间和路程的分数值混淆了,实际上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跑的路程越多谁跑的就越快。主要原因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认真看清题目,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面的试卷分析及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我将采取下面的改进措施: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教”“善思”“实干”的工作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的更好。
2018/2/3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我班有学生72名,这次期末考试的总分是5493.5。:平均分77.37分,及格率97%,优秀率58%。最高分99分,最低分8分。从这些数据来看,成绩是比较好,但最高分与最低分悬殊较大。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来看我认为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测试情况:四(3)班有72人,参考率100,总得分5493.5分,平均分77.37分,其中优秀41人,及格63人。总体测试结果良好。
一、填空题。
第1、2、3、7、8题正确率较高。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如第4、5、6题。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判断。如第6题:学生对题目理解不透。
二、判断题,该题是得分比率最高的一题,6小题最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出现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盲目判断,如第5小问:“用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这个角变为90度”,没有细想就打了“V”。
三、选择题。
本题考查了学生有角度、画线、梯形画高、数学广角等,其中1、2、3、6题得分率稍高,4、5、6、8失分较重。说明学生理解不足。
四、计算题。
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
1、口算题主要错误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如:600÷4=15、250×30=750、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
五、画一画,量一量。
第1小题画平行线和垂线大都能画好,只是垂直常常忘记加上直角符号。第2小画平行四边形,错误较多,可以看出缺乏多练。
六、解决问题。
第1、2、3、7题错误较少,对这题的解题方法都已掌握。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第4题,很多学生没做对,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第6题也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根本不能理解题意。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
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xxx
2013年元月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吕亭中心小学张神奇
一、试卷类型及特点
本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六部分。他们的特点:填空题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判断题重点是易混淆的概念,选择题主要是概念的比较与区分,计算题主要是基本的计算技能,动手操作主要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二、学生答题情况:
填空题正确里94%,填空题正确率94%,选择题86%,计算题98%,动手操作90%。及格率87%,优秀率63%。
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题学生做的较好,易混淆概念、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做的一般。判断题做的较差,主要原因是基本概念学生掌握的较好,基本计算技能学生大多具备。平时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易混概念掌握的不够。
三、存在问题
1.易混概念的比较与辨别能力较差。
2.判断、图形拼组等较欠缺。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强化学生的概念与比较教学。尽快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概念的判断、图形拼组要多练习。
3.教生活中的数学,进一步提高生活中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