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严是自己给的美文
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因为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8年,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即将进入北京。梅校长选择离去,他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当时台湾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120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子,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
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比起嗟来之物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尊严的理解过于世俗化、物质化,以致将一个人的尊严等同于金钱和权力。当一个人擁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我们就觉得这个人活得有尊严,反之则没有尊严。这样看待尊严,是亵渎了尊严。尊严不是靠外在的金钱和权力累积起来的,尊严只能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来自慎独精神。说白了,尊严压根儿就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它只可能来自一个人的灵魂。
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不名一文,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同样在《庄子》里,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愁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毫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愁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靠金钱和权势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种尊重一定不会持久。真正保险的,是给自己一种靠道德自律赢得的尊严。一旦这种尊严感树立起来,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第二篇:留一点尊严给自己
留一点尊严给自己
初三四班韩歌
阳光弥漫的早晨,空气不怎么清新,夹杂着几分刺鼻的气味,我提着早点回家,远远地望到一个乞丐,不觉眉头紧锁,忆起......星星忽闪着眼睛,调皮的看着散步的我,我冲它笑笑。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闯入我的视线,“乞丐吗”我想着,他却转身进入一个小胡同,显然是没有看到我,我不自觉地跟去,到了胡同口才回过神来,我努力抑制着自己不要叫出来,可是,我看到了什么!?
那个男人正将大把大把的钱塞进他那昂贵的钱包,也早已换了一身干净崭新的衣服,只是还有个可怜的发套,我再也抑制不住了,朝他吼到:“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你是个骗子!大骗子!你明明这么年轻,可以做好多事啊,为什么这么折磨自己,骗人很好玩吗!?留一点尊严给自己不行吗!?”我看见他抖了一下,随即冲我这儿跑来,刚才的勇气顿失,我只是愤恨的看了他一眼,慌张的跑开了,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这么激动!我遇到乞丐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看到他们我都很痛心,很想帮帮他们,我一直天真的以为他们真的是有困难,不然又怎么会来乞讨呢!尽管爸爸妈妈告诉过我,他们是骗人的,可我一直坚信着,而且每次都说别把别人想的太坏了!
可如今呢,我亲手揭穿了这个“华丽”的谎言,我又拿什么来反驳呢!我亲手打破了我的善心,不,是他,是他利用了别人的善心,那个毫无尊严的男人!
现在的这个早晨,这个又有个乞丐的早晨,我犹豫着,该逃避吗?我走到他面前,保留着自己仅有的童真,递给他钱,认真的说道:希望你是真的,不然,请留一点尊严给自己。”说完,华丽转身。
我只看到,他一怔......教师点评: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对这个社会现象的看法。文中人物心理的刻画,环境描写的烘托,细节的处理较为恰当,是值得一读的文章。指导教师:杜秋梅
第三篇:自己给自己幸福美文
一天,一个老禅师来到一个渡口边,渡口上连着一条绳索,下面是一只孤零零的小船,随着水波轻轻地摇晃着。
禅师上了船,正准备拉绳索时,身后跑来一个脏兮兮的叫花子,一跃跳上了船。
禅师却赶紧走下船。坐在岸边的石块上。
叫花子疑惑地问:“何必这样呢?你不渡我,我来渡你不行吗?”
禅师平静地说:“我不渡你。也不要你渡。我要自渡。”
那叫花子听得懵懵懂懂,不屑地看了一眼禅师,哼着小曲,得意洋洋地走了,嘴里还嘟囔着“有人渡你还不要,还偏要自渡,真傻。”
叫花子一边走一边不住地回头看看坐在原地闭目养神的禅师,他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又拉着船绳回来。说:“你这个老和尚啊,脾气怎么这样古怪呢?偏偏不与我同渡过河,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老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自己,不要妄想别人来照顾你,这是没有绝对保障的。自己靠自己,最可靠。因此,我不会渡你,你也不用渡我,我自己渡就行了。”
听完禅师的话,叫花子终于恍然大悟。
他马上跪在禅师的面前,感激地说:“大师的指点我铭记在心,我一定好好从头开始,不会辜负您,也不会辜负我自己的。从今以后我要自渡,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几个春秋过去了。
一天,一位气宇轩昂的施主来到老禅师跟前。
二话没说就跪下了。
禅师微启双目,静静地说:“你就是当年的那个叫花子吧?”
施主说:“正是,受您点化之后,我经过几年的努力,先是到一个裁缝店里当小伙计,后来自己开了个店,现在已经是镇上有名的裁缝店老板,富甲一方了。我这次来,就是来报答您的,我带了一百两黄金,希望能让您的生活不再这么清苦……”
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佛不要报答,我也不要报答。你如果真有诚心,就在渡口处修建一座石桥吧。”不久,河上就架起了一座彩虹似的石拱桥。
第四篇:给自己的掌声美文
公元一世纪时期的罗马,作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在大众中传播,会在礼堂里面对听众高声朗读自己的作品,这是构成古罗马文化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让大众了解自己作品的一个主要途径。当时,有文化的罗马人都成了写作狂,他们非常乐于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称赞。对于一些文化修养欠缺的罗马人来说,要得到赞扬可能不太容易,他们就花钱从市场上雇人来鼓掌,告诉他们文章的妙语在哪里,并且在鼓掌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手势。对穷作家来说,只能厚着脸皮,请富裕的朋友借给自己几个奴隶或者门客,花些小钱,也一样能听到稀稀拉拉的掌声,穷作家同样会非常高兴。
有一些作家也会在家里举行一些小型朗读活动,让那些熟悉的私友来欣赏自己的新作。这些听众总是固定的一小部分人,如家人、朋友、其他作家、客户等有一定文学品位并有评判作品能力的人。和公众朗读一样,这种私人范围内的朗读同样可以提高作家的知名度。
作家之间的相互欣赏成了朗诵会上的一项任务,因为每个人既是听众又是朗诵者。对于这样的小型朗读聚会,古罗马时期的散文作家、演说家小普林尼提出过这样的建议:“给那些比你强、不如你、和你一样的人都要鼓掌。”他随后解释说,给比你强的人鼓掌是因为如果你认为他们不配得到掌声,那你自己也不配得到;给不如你的人鼓掌是因为如果他们是优秀的,那说明你更为优秀;给和你一样的人鼓掌是因为,那是你在给自己鼓掌。
所以,当你希望获得别人的掌声的时候,你要先想到给别人以掌声。
第五篇:给自己加满水美文
一艘大型货船突然遇到可怕的风暴。老船长果断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船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里面灌水只会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水手嘟嚷。但看到船长严厉的脸色,还是照做了。
随着船一寸一寸下沉,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万吨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负重时,是最安全的,空船才是最危险的。”
在某山区的著名景点,有一段路被称为“鬼谷”。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每到此地,导游都要叫游客们适当背点或扛点东西,游客不理解,导游解释道:“这里发生过的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都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却从来没有人出事。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安全。”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胸怀大志,又身背沉甸甸责任感的人,才能从风雨中坚定地走过“鬼谷”。而那些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