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 孙思邈--------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
--------清.杭世骏--------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医述》--------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营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 扁鹊 见《医述》--------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 孙思邈--------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
--------清.杭世骏--------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医述》--------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上医医人,中医医病,下医害命?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推荐】中医名言集锦
中医, 集锦, 名言, 高明, 祛邪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
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
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quot;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
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春捂秋冻,无病无痛。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quot;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quot;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quot;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quot;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quot;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quot;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
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
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
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 扁鹊 见《医述》--------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
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
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
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lt;<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
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質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應脈,當思其病;脈不應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病,當思其藥。
--------清.杭世駿--------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明.李榳《醫學入門》--------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醫方集解》--------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學入門》--------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述》--------衛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述》--------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中国医学名言名句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擨气
第二篇: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中医必背经典语录
?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 百病挟痰
?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百病生于气
?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久病先针足三里
?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气顺则津
?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 四善清痰喘之热。
?
? 散火之标也。
?
?
? 则不必用肉桂。
?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 加入芦根、石斛。
?
?
?
?
? 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
?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 益阴而暑自退。
?
?
? 败竭,火不归源也。
?
?
?
?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
?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
?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 笑不休.
?
?
?
?
?
?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六淫之速,莫过风、火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大医精诚
?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 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瘕者,聚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 百病多因痰作崇。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第三篇: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 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 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11.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 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
—《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
—《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欲求南风,先开北牖。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 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 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 编》
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 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 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 26 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清.杭世骏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上医医人,中医医病,下医害命?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
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第四篇: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
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
发表者:赵东奇 1270人已访问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中医经典用语: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夏月麻黄”:香薷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将军”:大黄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血中之气药”:川芎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风药中之润剂” 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第五篇: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
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3.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4.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5.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6.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同上)
7.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8.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清.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医述》--------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
不应病,当思其药。
--------清.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
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医述》--------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
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
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上医医人,中医医病,下医害命?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推荐】中医名言集锦 中医, 集锦, 名言, 高明, 祛邪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
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quot;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
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
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春捂秋冻,无病无痛。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
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
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quot;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quot;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quot;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quot;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quot;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quot;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
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
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
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 扁鹊 见《医述》--------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
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
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
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
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lt;<针灸
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質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應脈,當思其病;脈不應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病,當思其藥。--------清.杭世駿--------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明.李榳《醫學入門》--------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醫方集解》--------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學入門》--------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述》--------衛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述》--------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中国医学名言名句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