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六年级下册《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一:前言
学会聆听是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它更加注重音乐所具有的特征和特点。鉴赏音乐从听开始,这是人人皆知的一般道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人的音乐能力正是在聆听的引导中被唤醒,如果说音乐离开了听,再美妙的乐章也不复存在,音乐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应从学会聆听入手。
二:教学目标设计
学会聆听是高一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有以下的教学目标:1:建立音乐课堂的常规,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本节课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提出课堂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2:建立良好的听觉习惯,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作品,感受并理解作品的内涵。3:学会审美,学会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聆听声音:
从聆听声音入手,解决两个问题乐音和噪音,简单的说让学生学会辨别什么样的声音是音乐,什么样的声音不是音乐。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声音是自然界的产物,无处不在,闭上眼睛,我们可以听听周围的声音,工地上机器的隆隆声,闹钟的滴答声,夏日的雷声,雨声,冬天的狂风……。这些都是音乐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声音是自然界的产物,音乐不是自然界的而是人为。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二)聆听音乐:
1:欣赏周杰伦的《乱舞春秋》。欣赏这首作品解决两个问题,听和说。设计问题,你们听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运用了非音乐的元素进行创作?作品运用了马蹄声,手机的铃声,奇怪的女声伴唱,说唱等形式,给人一种强烈的群魔乱舞,张牙舞爪之感。歌曲的节奏紧凑,收放自如,特别是场景的描绘,气氛的营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歌曲内涵丰富,动感十足,层次清楚,所有元素的运用,点出了主题《乱舞春秋》。
2:欣赏器乐曲《江河水》。听音乐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音乐曲调低沉,缓慢,让人感到凄凉,悲伤,仿佛让人联想到各种不幸的情景,对往事追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思念。从内心发出无比悲愤,痛苦到极点,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通过以上两首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体验听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要跨入音乐的大门学会聆听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听的基础上,才会有所想,有所感。正像有人说的“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只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
3:为什么要学习音乐?有那些作用?
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和人民的素质。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音乐展示的文化恢弘的气势,记录的是人群喜怒悲欢,音乐寄托的是民族绵绵的情思,铸造的是一方热土的理想与梦幻。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三)课堂小结:
今天是第一节的音乐课,学会聆听,作为开课的序,让同学们简单的了解如何学习音乐,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点基础,给点思路,以便更好地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第二篇: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学会聆听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明白音乐要用心来感受。教学重点:
告诉人们如何通过聆听去召唤生命中美好的东西。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讨论“聆听”
1、板书课题,理解“聆听”的含义。
2、一位哲学家说,一个人应该学会关于聆听,学会聆听他人,聆听自然,聆听生活,甚至包括聆听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心灵感受。
课文中的“我”是怎么聆听的?聆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母亲教“我”听了哪些歌?
(在五六岁的那一年,当惊雷滚滚而来,“我”惊恐万分的时候,母亲教我听暴风雨里的歌声;在观赏瀑布时,母亲又教我聆听自己心中的歌。)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母亲教会我聆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写“我”回忆母亲教我聆听雷阵雨里有“歌曲”的情景和母亲教会我聆听自己心中的歌。)
3、课文还讲了什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总结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吗?(“我”用母亲教我的方法让一个听力很差的小姑娘学会了聆听,让她焕发出生活的自信。)
三、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电闪雷鸣的夜晚给“我”带了恐惧,这恐惧可以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找到这些词句,勾一勾,读一读。
2、后来,“我”不再恐惧,安然进入了梦乡,这是为什么?
3、还有什么声音里也有音乐呢?
4、母亲为什么教我聆听?
(“我”在母亲的熏陶下懂得了聆听的道理——从万物的声音中寻找美好的东西。)
5、读重点句:“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无论是在季节的变换、心脏的波动中,还是在苦与乐的循环中。你不要置身其外,而应当融入其中,那么,你就会汇入这雄壮的节奏里。”体会其中的含义。
(这句话是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蕴藏着音乐,音乐无处不在。要聆听到这些音乐,我们不能置身其外,而要融入其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捕捉。)
感受:(学会聆听,学会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战胜困难,获得力量。)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生道理。
我们知道,聆听,让可怕的雷声、暴风雨变成美妙的竖琴声,让瀑布的水流声中有了微妙的节奏。聆听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到万物的美丽,让自己的生活处处有音乐,还能让一个听力很差的孩子恢复自信。
用心去听,这是我们对聆听的理解。的确,聆听可以让一切声音都变成音乐,让一切事物变得更美好。
1、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我”的绝招是什么?
(“我”让希莉单独听音乐,是为了让她陶醉于美好的音乐中,让她在音乐的陶冶中渐渐地融入到音乐中,让她不仅用耳朵听,更多的是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这样即使听不见也能感受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使用母亲教过的方法效果很好?
3、小结:这就是聆听的美妙之处,她可以让你的人、你的心完全融入到一切美妙的东西中。让你的心中浮现出一切美好的东西。
三、总结全文,启迪学生
1、小结全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叫醒我们的眼睛,叫醒我们的耳朵,叫醒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吧!
2、母亲教我听歌曲这部分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记叙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
从写作来看,从这部分的对话描写中你发现什么独到之处没有?(每个人的语言都分了一段,提示语在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恰当的动作、神态穿插到提示语中,变换提示语的位置等描写丰富语言描写,充分的凸显人物形象,再合理将对话描写在段落中一一罗列,从而改变呆板僵化的语言描写现状,使语言文字摇曳多姿。
3、出示例段:
放学的铃声刚响,杨丁就第一个冲出教室。他担心自己被老师留下来补昨天未完成的作业。然而,怕什么来什么——他才冲出教室,就和老师碰了个面对面。
“站住,作业补完了吗,就想往家跑?” 老师一声断喝,往走廊中间一横,一把抓住了他,一张脸涨得通红,两只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
“还剩几道题,明天早晨——我保证明天早晨一点交给您!” “又想搞拖延战术,不行,坚决不行,你给我马上会教室去!”
“求求你了,老师!” 杨丁见老师不答应,继续软磨硬泡 “今天有NBA球赛,你就放过我,行吗?”
“今天,我就要治治你这个拖拉的毛病,以后,想看球赛,事前把作业先做好了!”
杨丁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教室,补那些昨天就该完成的作业了。
4、实战训练:
看到“请求”、“道歉”、“争执”、“解释”、“认错”„„你想到了哪一次对话?是和谁的对话?说了什么?说话时你们双方有什么样的表情?做了什么动作?你心里怎么想的?请你任选主题,进行对话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特征,对话提示语准确、形式多样,有生动具体地动作、神态、心理描写。(200字左右)
第三篇:昆阳镇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学会聆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明白音乐要用心来感受。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题,讨论“聆听”
1、读题。讨论:你听过音乐吗?在那些优美的旋律中,你听出过什么东西吗?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课文中的“我”是怎么聆听的?聆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出示课件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母亲教“我”听了哪些歌?
2、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逐层理解
学习第一部分:
1、“我”闭上双眼,凝神遐想,在想什么呢?默读1~10段。
2、电闪雷鸣的夜晚给“我”带了恐惧,这恐惧可以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找到这些词句,勾一勾,读一读。
3、后来,“我”不再恐惧,安然进入了梦乡,这是为什么?理解“要是……音乐会变成什么样啊!没有节奏,没有深度,没有灵魂。”“它会把你带到一个新奇的世界”等句子,体会作者从电闪雷鸣中如何听到竖琴的声音。
4、还有什么声音里也有音乐呢?学习11~12段。讨论:为什么说宇宙的万物中都蕴藏着音乐?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随着作者一起去感受聆听的喜悦。
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说说作者是怎么帮助小姑娘的。
2、读“召唤内心美好的东西”这句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品味课文,沉淀情感
1、小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段。
2、讨论:学习了课文,你对于“学会聆听”有什么新的见解?
五、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第四篇:《学会聆听》教学设计(定稿)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2016河北教招:《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通过最新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招时间分布比较分散,全年都有招聘,笔试科目一般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出发,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真正达到音乐带给人快乐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欣赏乐曲,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通过聆听对比,体会音乐要素在不同音乐作品中的不同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理解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视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通过一段视频剪辑引入课程,视频内容有大自然的鸟叫蝉鸣、大街上的汽车鸣笛、小河流水、流行歌曲和世界名曲。意通过这些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且无处不在。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美妙的音乐,但要学会正确有效的欣赏音乐。
师:通过这段视频你听到了什么?(生举手发言)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每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1.回顾音乐要素
首先,提问学生回忆知识,让学生自主动脑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巩固概念性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PPT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达到引导巩固的作用。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2.欣赏《草原放牧》
教师播放《草原小姐妹》选段《草原放牧》音频。播放音频之前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聆听乐曲,听完回答问题。
带问题听音乐:
(1)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2)你感受到的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3.教师讲解有关草原放牧选段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的品析音乐。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4.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草原放牧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播放完成后,学生尝试着哼唱旋律,试打拍子,体会两条主题旋律在那些音乐要素中有什么不同。通过练习和对比学生会发现第一主题的节奏感很强,速度快,欢快、有力、热烈的情绪,第二主题就偏重抒情,速度放缓,有内蒙古长调的色彩。
教师提问:那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教师总结: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①第一主题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这段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这一主题通过节奏、速度等配器上的一些改变使音乐趋向热烈、欢快。②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现实生活。这段是在对广阔无垠的草原的赞美,不仅描绘着草原人民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更是抒发内蒙古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5.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师播放《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整体感知乐曲的情绪,有一个整体的情绪初体验。播放乐曲之前抛出问题:作品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缓慢的哀歌)6.分别听赏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教师播放第一二主题,听完两个主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主题在旋律有什么特点?(悲伤,苦闷,彷徨)教师讲解该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乐曲 的内容,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所听到的悲伤的情绪是如何来的。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柴可夫斯基是俄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基本可以划分成两个时期。其创作前期正是俄国民主刚刚觉醒,反对农奴制斗争推向高潮,这时的作品风格是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创作后期的作品处于亚历山大三世残忍统治的黑暗年代,悲观主义的情绪强力影响着他,这时的作品是苦闷的彷徨的。而这部作品集中放映了后期的风格特点,是一首缓慢的哀歌,其中浸透着“安魂曲”一样的情绪。)7.再次播放音乐,并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发展变化。之后每小组抽代表,教师分段播放作品,小组代表边听边解说,主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三)巩固提高
最后分别完整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感觉的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发现不同风格情绪的作品通过各自的音乐要素体现出来,可见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通过聆听两首乐曲,知道了鉴赏音乐的方法是:(1)认真听乐曲,说出内心的感觉(2)利用学过的知识,从聆听乐曲中找到学过的知识,如音乐要素等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乐曲的含义;(3)唱一唱,拍一拍,身体力行,身体的体验活动是直观的感性的活动,能让自己很快的感受到乐曲的内在;(4)了解背景资料,用真实有效的背景资料充实空虚的情感,让单一的情绪体验更加的饱满有深度。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招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何聆听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同学们课下先自己欣赏一下《长江之歌》,并学唱。下节课,老师找同学先来进行歌曲的解说。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学会聆听》教学设计,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河北教师招聘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河北教师考试网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河北教师招聘真题邀请您一同刷题!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招考点大全
第五篇:学会聆听
学会聆听,学会沟通
李继清
案例:教师学会倾听
美国一位主持人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 “我要当飞机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观众这时笑得东倒西歪,可是孩子的两行热泪已经夺眶而出。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孩子的话透露出真挚的想法。
案例中的这位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仍保持着倾听者应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耐心,所以听到了小朋友最善良最清澈的心语
案例中的这位主持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仍保持着倾听者应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耐心,所以听到了小朋友最善良最清澈的心语。
如果为人者能够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内心想法,让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判断,那我们肯定也能听到学生的心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谈话方式;如果教师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他人,就容易接受一些错误信息,造成误会,给师生间的沟通带来困难。
卡耐基告诉我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你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只有耐心倾听,你才可以了解实情,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施教。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为人师者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更多的时候是没等学生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此外,在一般的教育性谈话中,教师往往难以忍受交谈过程中的片刻静默,学生的表述出现停顿时,教师可能会马上加以催促:“你说,快说啊!”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事实上,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你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阻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的交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搭建更好的师生交流的桥梁,我会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即使是再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表达了自己思想感受后,心理压力和情绪都会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和你深入讲,听的过程中要带着朋友般的和善与亲切,要能听出学生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适当的咨询,引导他向你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以便对他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指导,从而和学生有效沟通。
在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后,和学生发生误会的事情少了。通过倾听,我能够了解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些做法,教育教学工作也更有针对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