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名字叫狐狸随笔
我的名字叫狐狸
“哎呀,这件衣服是小鱼儿的衣服,怎样被扔进水里了?肯定是小白狐干的?”倒霉熊拎起水池里的一件方格子衬衫,漫不经心地嚷嚷着,眼珠子咕噜咕噜转。
“嗯,肯定是他干的,狐狸最狡猾了,还爱恶作剧!”跳跳鼠一看,也随声附和着。
小白兔,小鼹鼠看见了,也悄悄地开始议论起来。[由整理]
长颈鹿、高冷猫开始自作主张地去找小白狐,要问个明白。
“小马老师,我是被冤枉的。我根本就没有碰过这件衣服!凭什么说这是我干的?我们狐狸为什么总是被冤枉!”小白狐气冲冲地跑进办公室。
“嗯,你说得有道理,我们的文化里就对狐狸有偏见,这是不对的,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来到教室里,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狐狸尾巴——藏不住!你快招了吧!”小蜜蜂嗡嗡嗡地叫着。
“狐狸总是干坏事,昨日我们刚听完《倒霉的狐狸》,狐狸总是爱恶作剧。”小蜗牛瞪大明晃晃的大眼睛,摇头晃脑地说。
“胡说,《动物百科》里都说了,我们狐狸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故事书里的狐狸也不总是坏的,《狐狸的宴会》里不就说了大家对狐狸有误会吗?”小白狐振振有词地说。
“嗯,小白狐说得有道理,《狐狸爸爸鸭儿子》里,狐狸爸爸就个性可爱,个性温暖!”小企鹅使劲点点头。
“对,大家不能有偏见!我看到是小鱼儿自己放进水池里的!”小白鸽看了一眼小鱼儿,斩钉截铁地说。
小鱼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见自己的衣服掉在地上了,好像很脏,就想放在水池里泡一泡、洗一洗,嗯——但之后又急着出去玩了......”
“哦!原先是这样!”大家都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向小白狐走去。
“对不起,我们误会你了!”
“没关系,谁让我的名字叫狐狸呢!”
大家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篇:我的名字叫你好杂文随笔
我居住在墨尔本,但不懂英语。遇到邻居,直接用汉语打招呼:“你好!”久而久之,每个人都会说“你好”了。
居民区里的小孩子,傍晚出门,从不玩躲猫猫,爱骑车,蹬滑板,踢足球。不惹事。但自从知道“你好”就是那个中国人——我——之后,每天都会聊发童年狂,跟在身后,愉快地不停地喊“你好”“你好”。喊了几个星期,失去新鲜感,自行放弃。
本以为事情过去了。但没有。不过孩子丢下的把戏,由成年人接了过去。他们远远看见我,也喊“你好”;不是问好,而是称呼。有的人,为了检验自己的中文水平,在收到伙伴提示后,先急忙朝天喊出“你好”,才定神查看我的方位。我若不理,他们会叽咕商量一阵,调整发音后,再次试探。其实第一次发音最接近标准,越调整,越怪异。我就只好接招了,否则好好一句中国话,会调整到连中国人也听不懂。我接招,也是只问候“你好!”话音刚落,他们会面面相觑,同时大笑。是得意他们能说中国话了,因为我听懂了。
其实我一直有点同情澳洲当地人。他们不好穿;一辈子也没啥好吃的。
以前我家的一个租客,又一个租客,再一个租客,都是白人,但家不在墨尔本。三个人先后承租,甚至没有见过面。而吃的却完全一样:一个土豆(泥),一块牛排(或几块鸡肉,或半边鱼肉,或两根烤肠……),几片面包,一盘沙拉(生菜叶、碎番茄、水果,拌各种酱),半瓶牛奶。每天!白人就吃这些东西长大的呵,变老的呵,一辈子没吃过炒菜。确实可怜。
这么一想,我应答老外的积极性,就有了空前提高,出现几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样子。目前,每次,只要我出门,居民区里就会掀起汉语热,只会喊“你好!”“你好”既成了我的名字,也包含了其本来的意思。感觉这样也很好!
第三篇:我的名字叫教师
我的名字叫教师
我每天穿梭于美丽的桂子山上,出入于各个课堂,学习教学技能。手里握着华中师范大学的校牌,心里怀揣着一个美丽而又朴实的梦想。如果要问我叫什么,那么,我的名字就叫教师。对,没错,人民教师。
那年的盛夏,面对着全国上百所高校,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师范,而面对师范,我又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不为别的,就为了实现自己心中那个生长了十几年的梦想,那个想要想要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的梦想,那个想要为人师表的平凡的梦想。为此,我来到了享誉盛名的桂子山,在这里,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并肩一起为这同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梦想奋斗着。
我想要成为教师,因而我想说我的名字叫教师。我以成为朴实的人民教师为梦想,这个梦想是我人生奋斗的导航灯,它让我的人生之路更加目标明确。我以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为动力,这个梦想是我直面挫折的坚强后盾,它让我在困境中能够勇往直前。我以成为正直的人民教师为标尺,这个梦想是我为人处世的标尺,它让我做人要真,处世要正。教师,教师,它是我的梦想,是我的名字,是我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的名字叫教师,一位这样的教师,每天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燃烧激情,能够参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酸甜苦涩。一位这样的教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伏案备课,为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学的更加的轻松。一位这样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亦师亦友,能让学生说真话,肯让学生说这话的教师。一位这样的教师,于己,无愧于心,于学生,平等以待,于家长,真诚以对。我的名字叫教师,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彰显人民教师的高尚风范;我的所思所想,都应该对得起祖国园丁这个光荣的称号。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坚实深后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熟练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 是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因而,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也不敢忘记紧随时代的脚步,学习各项现代化技能。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物质繁华都对教师充满着诱惑。而我们,名叫教师的我们,一向都以清平作为自己生活的格调,以简单作为工作的色彩,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坚定自己甘于平淡的决心,而且更应该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所有在繁华面前意欲摇晃的年青一代。的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的名字叫教师,所以我们工作的平淡,我们生活的清平,能够抵挡得了物质的冲击,能够抗拒得了繁华的诱惑。
我们的名字叫教师,我们平凡但不卑微,因为我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知识在浇灌着祖国的下一代花朵。我们平凡并且甘于平凡,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能够汲取到最不平凡的力量。而我们也将释放给社会最不平凡的光芒,因为我们的名字叫教师。
第四篇:我的名字叫雷锋
学校:江华县大路铺镇中心校六(加)班 作者: 杨 珍 电话:*** 指导老师:蔡德英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晴
我们的名字叫雷锋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沿着他的足迹奋勇向前。
今天,我和小伙伴到同学家,太阳好像也为我们高兴似的,发出金色的光芒。
那路全是泥巴路,难走得很!还好这几天没下雨,不然,那真是寸步难行了。走了十几分钟,我们到了水泥路上。刚走上来,一辆板车就从我们身边经过。
拉车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爷爷,推车的是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奶奶。这让我想起了雷锋叔叔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走了一段路,突然一个陡坡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虽然才十几岁,两手空空,要爬上这个陡坡,感觉也是挺累的。可是,旁边这两个老人,年纪大暂且不说,还拉着那“千斤重”的板车呀!这个坡,他们能上去吗?
我们看了看老人,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朝着老人的方向奔去。
“老爷爷,老奶奶,我们帮你们推吧!”
两位老人笑呵呵地说:“好啊,好啊!”
我们来到板车后面,和老奶奶一齐推了起来!“1、2、3,推!”一声声口号响起来。
“滴答,滴答„„。”我们的汗水滴落在地。个个咬紧牙关,满脸通红,迈着一步步艰难的步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板车推上了这个大坡。
停下来,我们松开了紧闭的牙,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只感觉双手有些疼痛。
“小同学,你们累了吧!”老奶奶问到,“你们叫什么名字啊?”。我们又一次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名字叫雷——锋——!”
老爷爷感叹道:“做了好事却不留名,你们真是现代的活雷锋啊!” 听着两位老人的啧啧称赞,我们脸上笑开了一朵花,心里更是如吃了蜂蜜一般甜。望望天空,太阳公公也笑盈盈地看着我们,好像对着我们竖起大拇指呢!
其实,我们只是举手之劳,做了一点点好事,和雷锋比起来差远了!我想,如果我们身边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那该多么美好啊!
第五篇:我的名字叫与狼共舞
我的名字叫“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美国,1990)
编剧:凯文·科斯特纳、麦可·布莱克(音)
导演:凯文·科斯特纳(同时也是男一号)
类型:剧情、西部、冒险
时长:236分钟(导演剪辑版)
这是一部相对来说的老片了。刚开始看时,好奇的是为什么叫“与狼共舞”。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一名军官(邓巴)阴差阳错立了功,被嘉奖并允许他可自行选择驻守地,邓巴选择了去一个非常偏僻的旷野草原上的小站(赛德维克哨所)。到达该地后,他在那里寂寞的平淡的生活着,等待着援军部队的到来,在漫长的时日里,用日志记录着一切。邓巴与一只同样孤独的狼交上了朋友,与狼一起围着火堆跳舞;和印第安人接触后,他慢慢的融入了当地一支印第安(苏族)部落的生活,成为了其中一员;他苏族的朋友看见他与狼一起跳舞,于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与狼共舞。当他决心彻底和苏族部落一起生活,随之迁徙时,为防止援军部队会根据日志找到他们,于是决定回小站带上日志一起离开。援军部队此时早已到达小站,正好发现了穿着苏族部落服饰赶回来的邓巴,于是邓巴被抓,被毒打,当被审问:你为何穿成这样?你叛变了国家!希望你带我们去将印第安野人一网打尽,将功赎罪时,邓巴用苏族语毅然决然说道:我的名字叫与狼共舞,我不会带你们去,我不屑与你们说什么。在邓巴被押回营地的途中,苏族勇士们救回了邓巴。最后邓巴为了不连累苏族部落,毅然带上自己的妻子离开了苏族部落,临走时,邓巴的苏族朋友风中散发,站在山坡上大喊:与狼共舞······与狼共舞······与狼共舞······而援军仍然在四处追寻印第安人的踪迹。故事至此完。
无奈的战争和山寨英雄
影片一开始,血腥的画面即映入眼帘。邓巴躺在手术台上,腿受伤严重,医生说需截肢,但累得睁不开眼没法手术,先喝杯咖啡休息下。可恶,血腥的画面后马上说吃东西或接鲜美食物的画面。鲜血淋淋肉末酱泥般的画面在让你反胃的感觉未平时,突然来杯香气扑鼻美味四溢的咖啡,或者来盘肥美可口的烤鸡腿······这着实让人感到可恶。但正好用这种对比手法表现出军医们的习以为常,以及战争中血肉横飞的家常便饭。同时将残酷的战争场面更为接近真实地展现出来。
看着无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手术器械,以及屋外个个缺胳膊少腿的士兵们,邓巴不想失去自己的腿,于是拾起满是血的长靴咬牙穿起,重入阵前,和战友聊了聊便骑马冲了出去。这段画面中,硝烟弥漫战火阑珊,在一块农场上,双方死气沉沉的对峙着。士兵们没精打采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毫无目的。此时影片中的音乐给人忧伤、哭泣、悲鸣、无奈的感受,战争的无奈的情绪肆意流淌。对话中,邓巴问战友这儿怎么样,战友有点好笑、无奈地回答:这儿怎么样?呵,你可把我问住了······都是按兵不动,真他妈的死气沉沉的一天······我他妈的真不想成为第一个上阵的炮灰,他们会跟我们打硬仗的,人人都知道塔克人个个都是硬汉子。对于士兵们来说,这里没有高昂的士气,没有激荡的豪情,只有这无奈的战争!也难怪在如此萎靡不振的战争中,一个因有意求死却无意立功的中尉,在敌营前转悠一圈后便赫然成了英雄。士兵们不愿意打,军官们不愿意
打······但这是历史的车轮,谁又有办法!
邓巴在对方的阵地前兜了一圈,穿过无数枪林弹雨,除了被打掉一个肩章,他居然毫发无损,继续在对方阵地前放手迎枪狂奔。没想到邓巴方军队士气大增,士兵们纷纷举枪冲出来,战胜了对方。邓巴成了英雄,上将说“这位军官应该受到特别的照顾”,于是他可以在完全康复后,选择自己想去的驻地。整个这一过程,邓巴只是一心求死而已。他是因为不想失去自己的腿,所以他在得救时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别据掉我的腿”,怕失去腿而选择自杀要腿不要命的邓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我想影片也不是在告诉观众这是英雄,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山寨英雄,独白中说“人生真是变幻莫测,我本意求死,现在却成了英雄”。这只是凯文·科斯特纳给邓巴的踏上旅途前往哨所小站“赛德维克”的缘由吗?不是,因为到后面山寨英雄终究变成了真正的英雄,因为印地安各部落之间的战争和北方军南方军之间的战争都同样属于战争!
细节的魅力
邓巴和可爱的农夫上路了,一路上是苍茫茫的旷野。此时的背景音乐激昂、苍劲、豪迈旷远、宏伟壮丽。让人不禁想邓巴会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美丽大草原?印第安人纵横的原野?充满残兵败将的落魄军营?总之,猜测着邓巴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危险,因为他的战友们都为他的选择惊讶不已,事实上赛德维克就是一座被弃守的哨所。影片一直吸引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故事的下一幕。
一路上邓巴很少说话,倒是农夫话多,不过过半是对着自己的牲口喊的,常常吆喝着马匹喊着它们的名字,跟唱滑稽歌曲似的,另一半则是塞满食物的时候;偶尔跟邓巴说上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甚至是黄段子,很是开心潇洒自由自在,相当可爱的农夫。邓巴称他为“那是我所见过的最俗不可耐的家伙”。在邓巴和农夫到达赛德维克的这一段,是节奏相对舒缓的一段,也是我莫名很喜欢的一段。这其中有两点使我印象深刻,一是在途中二人发现了一堆白骨,邓巴蹲在跟前手拿着一根箭,一脸严肃的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而农夫却淫笑着凑过来说道“东边有人说干嘛她不写信,呸,你这个蠢货”,然后转身离开哼起歌来。我想话的意思应该是:你这个蠢蛋,想妹子连命都不要啊!上别人地盘来不是找死啊,干嘛不写信,蠢货。这在将小人物农夫的性格自然展现出来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出片中各阵营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矛盾跟地盘有着斩不断的关系。这又使得我不免为主人公邓巴接下来的命运担忧。二是关于农夫的屁股的事,在一天早晨,邓巴早早地醒来,而农夫还在呼呼大睡,邓巴几次都没叫醒,最终用东西戳了农夫的屁股将他戳醒,农夫醒来说“这样我的屁股上会留下疤痕的”,这又会不免让人发笑,一个邋遢得不行的人却很在意自己的屁股会否留下疤痕,而不是在意疼痛。
由此我想到《疯狂的石头》里也有类似的细节,三宝跟包世宏被反锁在房间里,为尽快出门去庙里保护石头,于是三宝穿条裤衩翻窗户出去开门,楼下正搓麻将的大妈无意间看到穿条裤衩趴在窗户上的三宝,一脸愤怒没好气道“流氓”;还有黑皮一伙,正在房间里商量计划,老大道哥坐在床上对着小板比比划划呢,隔壁房间老是发出敲击声打断道哥的话,道哥刚开始还是忍着,毕竟是老大嘛,老大肚里能装船,但隔壁依然敲声不断,最终还震落了墙上的小板,道哥终于发火道“什么素质什么素质?”,还有道哥老婆被小谢睡了后,道哥打电话报警,结果没人管,道哥破口骂道“这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王法”。为非作歹的小偷也讲素质,也骂天下还有没有王法;而保护石头的“好人”三宝却又被骂成流氓,这些细节让人忍俊不禁。有时想想,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会被不同地看成是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好人好事常常会和坏人坏事在特定的情况下互转,如此的细节多么有哲学玩味呵!
农夫屁股的事到这还没算完。在将邓巴送达目的地后,农夫独自赶马返回去,在歇息的时候,印第安人发现了他。农夫被印第安人杀死,死法是屁股中箭而死。像片中农夫这样一个小人物,导演也并没有随意安排他出场离场用过后就算玩完,而是同样丰满地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爱惜屁股的他,结果到死也没保住干净的屁股,最终还是留下了疤痕,这大有“事与愿违,天不遂人愿”之感,至此,农夫作为“很傻很天真很开心”的无辜人们,却也无法逃脱成为这历史车轮下无奈纷争之牺牲品的悲惨命运,整个形象以最简易的手法被完整的塑造了出来。农夫的死,让邓巴接下来的境地更加尴尬,他因此彻底与前线失去了联系,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这进一步增强了我担忧主人公邓巴命运的心理,同时也调节了节奏,推动着剧情合乎逻辑的向前发展。
我想这便是细节的魅力。
必然的战争和真正的英雄
影片到此,想必邓巴在赛德维克和印第安部落终究将会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邓巴在赛德维克由开始的不习惯,到最后适应那里的生活,并没有费多大的事。整理屋子,安放物资,清理水塘,部署周遭,天清云淡风和日丽,生活似乎很美好,只是有点寂寞,不过在寂寞中写日志是邓巴的一大乐趣,一只野狼也渐渐走进了邓巴孤独的世界。一切都在平淡如水轻若微风的日子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某天,苏族圣人踢鸟闯进邓巴的住处,企图偷马的踢鸟被突然出现的邓巴吓跑。邓巴为此加强戒备,以防印第安人偷袭。
邓巴平静美好的生活,我总不忍心看到被打破,却又渴望知道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事情,总想象这该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一个人对一个部落。
可事情总不会如你想象的那样进行,接下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苏族人的生活场面一一展现,讲理懂礼、生活井然有序、尊老爱幼的苏族部落风貌告诉观众,印第安土著人并不是野蛮的强盗、小偷。邓巴在与苏族人短暂接触后,决定主动前往其部落拜访。在途中救下了因丈夫战死而轻身自杀的握拳而立,并将其带回了苏族部落,虽然邓巴在交还了握拳而立后便离开了,并没有和苏族人有成功的交流,但这无疑为以后的成功交流打下了基础。果然,踢鸟带上族人勇士回访邓巴,邓巴用咖啡喝糖招待了他们,并通过“野牛”一词初步有了简单沟通,踢鸟也回赠邓巴野牛皮毛。邓巴的思想开始转变,日志中写道“终于找到了同伴,真开心,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快乐”。邓巴再次来到苏族人部落里,受到了踢鸟的热情接待。通过握拳而立的翻译,邓巴和苏族人的有效沟通正是建立。握拳而立原本是白人,在很小的时候家人被印第安某部落的人杀害,漏网的握拳而立被苏族人踢鸟所救。此时的邓巴和苏族人基本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但邓巴自己内心里还在犹豫不定优柔寡断,似乎对援军部队是否赞成自己这样与印第安人交往存有疑虑。
在影片后面的大部分时间里,邓巴彻底地融入了苏族人的生活,还和握拳而立产生感情接了婚。这期间集中表现了三次战争。一次是和野牛的战争,野牛是印第安苏族等部落的主要食物,其皮毛等是重要的过冬物资。邓巴在某天晚上被路过的野牛群强大的震动力震醒,邓巴连夜前往苏族部落通知族人。后邓巴和踢
鸟一行人一起捕猎野牛,捕猎过程中还救下差点被野牛撞击的更多微笑,因此邓巴更加的受到了苏族人们的爱戴。在庆祝晚会上,邓巴和风中散发互换了衣物,并且正式成为了相互信赖的朋友。邓巴已经融入了苏族部落的生活。
第二次战争就比较残酷了,是苏族人和尼克族人之间的战争。踢鸟告诉邓巴这场战争你可以不用去,但邓巴坚持要去,邓巴告诉自己这没有选择,因为他选择了苏族。这场战争让邓巴彻底的变成了苏族人中的一员,至此,邓巴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正如他自己的独白“我很难说清此时的心情,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战斗,和丑陋的政治目的无关,也和领土、财富争端或者救人无关,人们为了保卫食物储备而战。这样伴随我们度过整个冬季,为了保护妇女和孩子的生命······爱那些仅离开几英尺远的人······石牛很失败······但甚至,连老年人也记不起······这样单方面的胜利。我渐渐开始以新的方式来看待它,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从未真正地认识过邓巴是谁,或许名字本身毫无意义,但当我听到我的苏族名字,一次次被唤起······我才第一次真正知道我是谁”。经过这次战争,邓巴真正成为了苏族人眼中的英雄。也因为这次战争,邓巴毅然决定跟苏族人生活在一起,随之迁徙。在此,因为战争而忘却了战争。虽然也还有更为残酷的艰难的战争在未来等着,但都与丑陋无关。此时此刻,邓巴与苏族人和谐和睦共存的生活,不忍心看到被打破!
最后的一次战争,才是使邓巴成为真正的英雄的战争。如文章开头:
当邓巴决心彻底和苏族部落一起生活,随之迁徙时,为防止援军部队会根据日志找到他们,于是决定回小站带上日志一起离开。援军部队此时早已到达小站,正好发现了穿着苏族部落服饰赶回来的邓巴,于是邓巴被抓,被毒打,当被审问:你为何穿成这样?你叛变了国家!希望你带我们去将印第安野人一网打尽,将功赎罪时,邓巴用苏族语毅然决然说道:我的名字叫与狼共舞,我不会带你们去,我不屑与你们说什么。在邓巴被押回营地的途中,苏族勇士们救回了邓巴。最后邓巴为了不连累苏族部落,毅然带上自己的妻子离开了苏族部落,临走时,邓巴的苏族朋友风中散发,站在山坡上大喊:与狼共舞······与狼共舞······与狼共舞······而援军仍然在四处追寻印第安人的踪迹。故事至此完。
可想而知,邓巴因为穿着印第安人的服饰而不可原谅,两种文明间竟然如此不可沟通。没有沟通的机会和可能吗?之前邓巴和苏族人之间的沟通靠的是握拳而立,现在,邓巴和握拳而立双双离开了苏族部落,还有让两个文明歇下来沟通的可能吗?
结局是13年后,印第安人和政府达成协议,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存土地。我们的真正的英雄邓巴呢,何去何从已不得而知。但我们至今记得——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前,两个不同文明间曾经有过成功的沟通和共存!
答案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