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心湖散文
我的学校有一片湖泊,占地面积不大,却是学校景致最好的地方。我非常喜欢在湖边散步,因为一直不曾留意到这片湖泊的名字,我私自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它静心湖。
静心湖四周栽满了柳树,柳枝细长,轻轻垂落于水面。柳树后面围着一圈儿花圃,中间是一条人工堆砌的鹅卵石小道。湖泊左上方还有一座人工小岛,岛上种着一排排桃树。
春天时,桃花妖娆盛放,姿态万千,整个粉红小岛在绿意盎然的世界里脱颖而出,这一片漂亮的景色吸引了许多同学前来与桃花留影合照。
我对于美的事物自然心怀喜爱,但我对这片湖泊更是情有独钟。每当我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我总是寻一处有水的地方散心,我听着叮叮咚咚地流水声响,烦闷似乎与这流水一同流向了远方,我的心情得以归于宁静。学校只此一处有水,湖水平静,全无流水声,但观赏这一片湖水也有精心凝神的效果,故而我给它起了静心湖这个名字。
清晨之时,湖边鲜少有人迹,微风吹拂着湖面,带起一片片涟漪。偶尔有水鸟快速飞来,轻触一下水面又远飞而去。湖畔坐着一青年,青年手捧一本书,眼睛看向湖面。他神情专注,只一味的盯着湖水看,忽而他又看向了湖泊周围。他像是一个湖泊卫士,每天早晨都要巡视一下静心湖。而后,青年才正儿八经的拿起书慢慢品读。这个青年就是我。
在安静的清晨自己独自一人坐在湖畔,我并不感到孤独。我享受宁静,宁静可以致远,宁静让我的思考更加顺畅与深邃。只是好的地方大家都情有独钟,太阳升起的时候,湖畔已经坐了很多来晨读的学生。郎朗读书声飘扬在学校的角落,辛勤的学习就着晨曦快乐的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我仿佛回到了高中晨读的时代,悦耳的读书声敲开了回忆往昔的大门,多好啊,朗朗的读书声!
静心湖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是黄昏时候,太阳即将下山,远远望去,余晖将柳条染成了橘黄色,一棵棵黄色的柳树,它们骄傲的挺立着,像是皇帝的卫士。湖畔的台阶上坐满了情侣,他们相互依偎而做,一起享受着黄昏时候悠闲的时光。天空布满了晚霞,这是一副不规则的油彩画,画面浓妆重抹,气势磅礴。晚霞倒映在水面上,它慷慨地把自身所有的色彩映射给水面,似乎也要为静心湖画一副彩缤纷的油画。如果再飞来几只鸿雁那该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亲身见证诗人描写地奇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静心湖陪伴我度过了最后的读书的岁月,它寄予着我在学校的美好回忆。静心湖青春永葆,而我也终将因为它的回忆而永远年轻。
第二篇:静心赏荷散文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又到了赏荷时节,昨天傍晚和女儿去了北山的映心湖,欣赏了一年一度的莲荷盛放。
荷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着菡萏、芙蓉、莲花、泽芝、芙蕖、水芸等几十个芳名,素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称,历来备受国人的宠爱。她生于万倾碧波之中,出于七月流火炎夏之时。油绿阔叶似碧玉圆盘,纤细根茎似绿翠圆柱,粉红娇花似天仙美人的俊秀面庞。有水有莲,能使人在七月流火的酷暑之际倍感清凉、清幽与清新。虽是酷暑难奈之季,却有流涟不断的游客,每天来光顾和欣赏她那俏美的身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她写下了太多的赞美佳句与诗章,久传不衰。李白的“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白居易的“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李商隐的“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数不胜数。
赏荷在一天不同的时辰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当午的阳光下赏荷,会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触;在皎洁的月光里赏荷,自然又有“凌波轻弄锦焦浮”的感觉;在徐徐的轻风中赏荷,你会嗅到“风来香气远”的芳香;在轻柔的细雨后赏荷,会看到“荷盘敲雨珠千颗”的娇润……无论何时,无论自然界如何莫测变幻,荷花总能展示出她最优美的画卷,使欣赏她的人心旷神怡。
在晚风的搀扶下,我和女儿轻划小舟于在荷花盛开的映心湖中。只见那朵朵盛放的亭亭玉立的各色荷花,片片圆润油绿的莲叶,在黄昏逆光的勾勒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那俊逸飘渺、独领风骚的绿荷,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值盛放之中。莲叶如玉珠滚滚,别有情韵。荷流轻逐香波,花吐似雾莲蓬,艳丽娇柔妩媚,恰犹如碧波仙子轻移步于莲池的绿波之中。向远处眺望,荷叶翻滚如青浪,莲花羞掩似红云;收起远眺的眼帘,向近处观看,叶如圆伞状,有的浮于水面,有的凌于碧波之上,相互簇拥,朵朵绽开在绿叶丛中。清风徐徐,片片流霞,朵朵争艳,泛舟于映心湖上,恍若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已经习惯于北方冰雪世界的人们,在这样暂短的盛夏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荷花,对北方的我们来说,已经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种特殊恩宠了,让我们在这北国也能享受一番南国的情调。在吉林北山的映心湖赏荷,虽不如“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也逊色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大明湖。但这里映心湖那满湖荷花飘香千里,它与潋滟的映心湖光、叠翠的俏美山色交相辉映,让赏荷的人们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置身于美妙的碧波仙境之内的感觉。此刻,在我的心目中,北山的映心湖是赏荷的最佳去处。
人们赏荷的同时,也在食荷、品荷。在这北国的小城,可以充分领略古老荷文化的艺术芬芳。这里的全荷宴是非常有名的,在赏荷之余,你可以品尝到“荷花素燕丸”的清香、“荷花素烧狮子头”的浓郁、“柠檬藕片”醇厚、“冰糖莲子”的清爽。这些美食全部采用鲜荷的相关部分加工而成,让你一品青莲荷花的清爽恬淡。赏荷与品荷,让你流涟于荷的圣洁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
静心赏荷,憩息在荷塘树荫下。倾心品荷,逐足于美食的清静寓所。赏荷与品荷的同时,流涟于古筝的悠扬与缠绵中,是一桩赏心乐事。曲声悠扬加之余音袅袅的昆曲念白,那“良晨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的清唱和檀板笛声,让你感觉此时宛若身在天籁,让静心赏荷与倾心品荷的人们顿生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慨与遐意!
第三篇:静心而又优美的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静心而又优美的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静心而又优美的散文
1窗外小雨兀自清宁着,漫天都是她的欢声笑语。冷不丁的一阵凉风吹来,将一小片雨雾包裹其中,站在窗沿,无论是脸上还是心上,都真真是盛夏的一抹清凉。我喜爱雨,喜爱她的肆无忌惮的表情,她的出场一定要有整个世界近乎所有事物的陪衬不可。你若是立在一片空旷的地方,她当真会将你整个的席卷了,让你淋漓的感受那份豪野的天外之气。她也会贴在你的心口、耳边,一遍一遍的跟你絮叨着那些揉碎人心的句子,好像那些句子就出自你的内心深处,她只是替你说出、讲出,然后就纷飞于世界。
与夏相撞,是一份热烈的感情。有时是狂欢、有时是暴嘶,有时又不那么能让人接受,但偏偏你又得一一承受,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与小雨相撞,你便用力的去回想,上一次是某年几月的事情了,你在小雨中站立什么都不顾的样子,忘乎所以,因为全然是想解脱,因为全然是真喜欢。夏天的雨,足够让你将往事都挥在空气中,任你一一的回忆、或是去拾捡,总之最后仍然是近乎忘记。世界是最令人纠结、最令人烦躁的情感情绪,唯有忘记,才能消除精神上的苦痛,从而身体也会得到似有似无的裨益。
喜欢夏的人,也一定喜欢荷。荷池开满莲花,各个都媚生百态。佛有: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若有人能静下心来,看一池莲花的形态,便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出:一池一人间,一莲一人生。呵,荷池若一个人间的烘炉,将所有的酸甜苦辣、爱憎别离,都填然在一起,然后孕养,然后便生出了一朵一朵的青莲。世上没有相同的形体,池中也没有相同的莲花。每一个莲花的姿态、形体都各不相同,仔细看去,不就像蜿蜒在红尘路上,如蚁般的人吗?每一朵莲,从出生到退减到衰老到死去,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吗?若有人也能像我这样静心看去,一定也能发现,有一朵极像自己的莲在那儿孑孑独立着,冷眼于莲丛中。
人生有两种有意义的事情: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遇见心中所诩期满的人时,排练好了开场、演习好了落幕,当踏上戏台的第一步的时候,却发现中间的一段经历,怎么都无法去填充。当决定自己要去远行时,整理好了行囊、打探好了路程,当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却发现目的地竟遥遥无期。无论怎样,你做好了决定,付出了行动,似是万事俱备、似是连东风都不差,可当你开始踏出履行你决定的第一步起,又忽生了胆怯,迟迟不前进,直至退缩。那种阻碍,来源于内心深处,唯一解决的办法,只有拼命的成长。
爱夏天的雨,爱夏天的风,爱夏天的相遇,爱夏天整个世界的不顾。一篇文章从起始的小雨纷纷,趋于平静,也暗点着此时此刻眼前的景象。夏季,像是一种人的归宿。为凡尘中的点滴,为了俗世中的烟火,而做出的一种逃避。放下所有心中的束缚,在雨落时,暗合雨中的静谧,听雨呢喃你心底的真心话,纷飞在空气的不是苦涩,而是满心满心的喜悦。
静心而又优美的散文2
中国文化是圆润的,环环相扣,相互融合,故此有了“大家”之说。这和西方文化有着绝然的不同。不过,即便如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环境影响还是在某些方面注定了区域之间文化的差异。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北方的《诗经》,虽然它的诞生是周朝政府想知晓百姓的所思所想,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文化潮流掌握民心所向,故此里面的《雅》和《颂》为周朝士大夫所做,有唱歌朝廷的,也有借古讽今,为政治而服务。但较为好的作品还是由采诗官在民间收集,由于以四言为主,平仄有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熟记,故此流传至今。
诗经的直白流畅,为北方文学奠定了浓厚的文化风格。后来南方涌现出一种流行的文学《楚辞》,这以屈原宋玉作品为主的文学题材,由于在音律上仄声和入声较为多,读来有些拗口,故此熟记的人不多。不过,它在形式和情感方面对后代影响最大。其中骚体诗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追求成为后代词人的影子,特别是香草美人和悲秋的运用,悄然成为诗词里的语码。离骚因为句法的扩展,逐渐发展为赋,成为散文的根源。楚歌体(九歌)因为前四后三的形式则成为后代七言诗的起源。
南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都是从俗到雅的提升,注定了南北文学者的文风不同,凡是学古典文学的人都感觉南北文化对人的性格和情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南方人学诗词比北方人较为有天赋,特别是情感方面,南方
人细腻含蓄,婉约有致。在音律方面,闽南区域的人较为准确,因为方言至今还保留有入声,在诗词创作时,就轻松很多,一般不会出现格律错误。
不过,在这里,我只是想说说词。
随社会需求而应运而生的燕乐文学,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诗相比,词的诞生和定位让人感觉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却不能阻挡它发展和流行的趋势。都说诗庄词媚,因为诗和文以教化为目的,点到为主,不能说太多。词以倾诉为目的,为喜欢的曲子填写,通过歌女的演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词以坦诚为主,无需遮掩。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人文素质的提升,人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的需求。儒家文化倡导的修炼是灵与肉美好的奶酪,属于精神上的图腾,而凡夫俗子作为一个生命载体,在生活里还是有自己的需求。比如爱情和事业。虽然五代后蜀广政三年出现的《花间集》是为诗人文士聚会时助兴而作,让他们在宴席上可以随性而起,跟随歌女同唱同舞,让被人隐藏的爱情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公众场合。即便是作为笑谈和嬉戏,但后来,词里的男女爱情逐渐被人看到了类似屈原“美人迟暮”的宣泄,这样的意识和定位让词有了沉淀和分量。
对词的另一种解读,使得词不仅仅有情感,还有了志向。
第四篇:春湖遐想散文
常说昆明四季如春,而如今的皖北竟成了春如四季,像极我此时颇为不平的心情,糟糕得就像一团麻,胜似“斩不断、理还乱”的浮躁。于是,便丢下周围的琐事,去到那域湖边,荡起久违的闲情,拨动已封的雅致。
这湖上的芦苇倒是青翠得很,起伏的丛丛芦花,如同征战的将士,正迎风蜿蜒而近。水面将天空洗成深蓝,团簇着朵朵白云,托起漫漫鸭群,悠哉悠哉的沉浮嬉戏。环游至芦苇荡边,惊起了一滩鸥鹭,如箭般冲上云霄,留下低声片片。它们却又不忍离去,肆意着翩翩起舞,盘旋在徐徐微风之上,缓缓而落。时而驻立泽边,临波短叹;时而腾空一跃,踏澜无痕。朦胧的粼光之色,看得叫人心醉。趁兴正浓,转身顺着观景台回到岸边,一阵清风撩起两旁翠柳新芽,好似姑娘低垂的长辫,欲照还休的样子,漾起了心中的羞涩。
呵!好一幅卷帘看山水,霞光遮碧魂的画卷。三月的桃红早已不再,四月的新绿历经纷纷细雨,正在脱胎换骨。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安静起来。日光从枝叶中透了进来,毫不吝啬地洒在石子路边,青草添上金色,正昂头嗷嗷待哺。花儿也藏在绿中,披上紫衣,系着红裙,逗着蝶儿你逐我赶,不相上下。恰在此时,一树绯红中闪出个少女,轻盈嬉笑,追蝶而至。她俯下身去,未及触捏,蝶儿曼舞飘逸,不知所踪。她一声轻叹,微拭额上玉珠,转去了别处。我望着渐渐模糊的身影,竟勾起了一段往日的回忆。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的天湛蓝,那时的花艳红,那时的山碧绿,那时的日子总过得太慢。也是这般的小路,也是如此的女孩,我叫停了她的步伐,细问轻答几句,换来一颦一笑。她燕语呢喃,落落大方,笑容像花一样自然流露,回眸似水一样清澈见底。她一诺千金,帮助了我,陌生从此热了温度,变得熟悉。于是,我经常徘徊在那条小路之间,偶尔相遇几回,目光交织中,无须多语,仅对视一笑,归去畅怀遐思足矣。然而,事事终不能尽如人意,女孩在春尽夏至时节,渐渐淡出了我的轻狂少年世界,再也未曾见面。如今,她或是嫁到远处,也应有了子女,如我一样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这样也好,在心灵深处永远留下一抹春色,来减轻我内心的狂躁。
想到这里,我继续踱步向前,心情越发开阔起来。懒坐在青石上,仰望着天空,时时有鸟群经过,或停或留,冲着我吹笛弄箫。两旁的树撑起了伞,将天空勾勒出一泻千里的瀑布,无声无息。竟然还有这样的景致,以前为什么就没能细细品读出来呢?我咳嗽了一声,在这静静的树丛下面,发了一会呆。这时,被一阵喧闹吵醒,只见几个绿化老工,边拿着工具干活,边说着话来了。我猜想他(她)们一定是附近的农民,被请到这里帮工,娴熟的技艺使本来杂乱的灌丛,被修剪得像诗一样对仗,像方正一样整齐。我想那工具一定很沉,在他们手里却轻得像笔,描绘着自然画卷。偷听他们的话,朴实得如淡水一杯,不过是家庭琐碎,一提到孙子孙女,个个争先恐后的打趣,笑容舒展开了沧桑。突然,有人叫道:“你们看,这花开得真大,真好看。”那是一簇杜鹃。我想,一位老妇居然也有赏花的情境。只见她擦了擦汗,笑吟吟地来回看着、护着,仿佛再不看就会马上消失似的。
我也走近细瞧,老妇看了我一眼,生怕我不识草木,忙介绍:“小伙子,这个叫映山红。有大用处哩!能当药活血治风湿。”她冲着我笑了笑,我也冲着她笑了笑。一草一木,皆有灵性,难怪春意盎然,一派生机。花草之美,不光在于其形状以及颜色,更在于它能洞悉自然生命,借来佛性普度众生。他们笑着走开了,我独自朝前走去。两排路灯之间,弯着一架拱桥,桥下一畔池水,里面长出几处水葱来,开出了花。一粒粒橘色透出白须,就像挂着的小灯笼,嵌在其中,风一吹过,色彩斑斓。据说,水葱亦是利排消肿的良药,别看其貌不扬,但功效不容小觑。
接着,感觉水葱下面似有动静,想是引来鱼儿前来戏耍。我因此竟动了垂钓的心思,叵耐没有鱼竿,便一个人静静的打坐在桥边,与水中的鱼儿比试心性。我想,若真的钓,自己大概是能钓得几条上来。鱼儿毕竟是贪吃的,这或是它们存活与死亡的途径。鱼儿也都是傻的,傻得只知来回觅食,不曾会有什么憧憬。但,它们是否可悲呢?未必,我猜想它们一定很快乐。因为无论是生或死,它们都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进行着。
我的心情突然明亮起来。曾经年少的点点滴滴,一经筛出便能沁人心脾,感受的是一份美好;那位老妇一辈子辛劳,一簇争妍便能心满意足,感受的是一份快乐;杜鹃花和水葱,在季节中不断更替,却能延续生命,感受的是一份价值;鱼儿的一生,重复着游荡,感受的是一份简单;还有,僧人以及斋客们,摒弃了繁华,清苦修行,感受的是一份清净。至于逝去的亲人们,于天之上,渡得轮回。怕是最能体会到,生于人间,无非快乐、简单与放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天是什么?古人早有诗会意。春天是一份回忆,是一份笑容,是一颗悸动的心。真后悔!没能融化在初春的第一抹阳光里,没能在春风轻扬月夜里泛舟对饮,没能在人面桃花处相映而红。只好初夏虽已至,明年再约春!
第五篇:飞雪淋漓湖散文
真的是天公作美。
想去淋漓湖看雪景。清晨还爽朗的天,感觉有点暖洋洋的,咋看也不像天气预报说有雪的样子。正嫌老天爷也跟人学得不讲诚信了,天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到达岭西的时候,地上已经白了。站在公路上,看对面的房屋层层叠叠,白雪皑皑,往日的红瓦房变成了一面白镜子,也算得上是另一种风致了。
雪花,慢慢的飘着,不大不小,恰到好处。若是下得太大,大雪眯眼,山间小路就很难通行,如果太小,则略显小气,也就尽失浪漫之态了。
地上,不算湿,也不算滑,因为雪花突然而至,地面并不泥泞,正适合雪中漫步。没想到,今天的雪,竟是如此善解人意。
经过村中老井,井口冒着热气。这是冬暖夏凉的井水。村中老妇珍惜热水,总是来到井口,打上一筲井水,用温暖的井水浣洗衣衫。
井旁的小路,曲折弯弯,一头连着村子,一头伸向麦田。小苗从雪层里探出头来,看着沿小路行进的驴们。或许它们也奇怪,下雪天不呆在家里,跑到山里干什么?
驴子就在峡谷的小路上穿行。峡谷是淋漓沟。冬天,淋漓沟的水,藏在了沟底。沟底的石块掩盖着水,水结成了冰,冰面是皑皑的白雪,冰下是潺潺的水声。循着水声,驴群跟着往前走,终点就是淋漓湖。
回头望望,远山一片迷蒙,树丛也一片迷蒙。山像皴染的朦胧,树是细笔的勾勒。山和树,构成了一幅浸淫着悠悠古意的宋元山水画。
沟底的平柳树,树干上落满一层薄雪,上侧雪白,下面深褐色,成了拍摄的好题材。山腰的灌木丛,树叶干枯,却不落,远望仿佛蝴蝶飞落树枝。小叶像是板栗,大的是簸箩叶。我就想起过年的时候,娘蒸年糕,总是将簸箩叶当作笼布,垫在年糕底下,既清香又实用。如今,雪花落在枯叶上,又像是白色的棉蕾在绽放。
山垭两旁的山石,突兀着,层摞着,上面一层薄薄的雪,银光闪闪。盘踞谷底的巨大磐石,则成了驴友嬉戏的场所,站在上面抛雪球,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峡谷里,片片芦苇,虽然枯萎,秸秆却变成了淡红色,配着白色的芦花,雪花被覆其上,更加晶莹玉立。
沿着沟底不断前行,水声越来越小,峡谷越来越开阔,最后陡然开朗。前面,白色的湖面展现在眼前。这就是淋漓湖了。
从静静的湖面望开去,远处两山耸峙,让湖面变得狭窄,山与湖交相辉映,犹如三峡夔门的风光。
驴群急不可耐地冲到湖面上。湖面上覆盖着一层白雪,雪下是厚厚的冰层。驴子纷纷滑倒。这毫不妨碍大家的热情。一场雪战打响了。两个美丽的小姑娘成了引爆快乐的小精灵。拘谨的大人,也放开了手脚,双手攥紧雪球,扔向远处的同伴。击中了,雪球绽开,炸出笑语一片。我想,这或许就是人们喜欢户外、放松心灵的原因吧。
我拨开雪层,只见冰面透明,里面的树叶和黄沙清晰可见,深处的小鱼依然慢悠悠的摇头摆尾。让人不禁感叹,这是怎样的一幅水下美画面!
驴群的到来,并未打破淋漓湖的宁静。湖面静静地躺着,与白雪轻轻私语。湖中的小山,被雪映得雾蒙蒙一片,山顶小亭若隐若现,神秘又安祥。
浅水哗哗,深流默默。如果说,春天的淋漓湖春水荡漾,夏天的湖热情奔放,秋天的湖含情脉脉,那冬天的淋漓湖就是一位安静的女神了。
有这位女神陪伴着,不觉就到了中午。美景总是与美食相伴。这里就有著名的博山“四四席”。
当地有俗语:要想吃好饭,围着博山转。博山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鲁菜就是在博山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四四席”正是博山菜的精华所在。
“四四席”既指上菜的程序,又有独特的菜品。从程序来说,就是四个菜作为一组上。从菜品看,有四水果、四点心,四凉菜、四热菜,四大件、四行件等。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博山菜的传统代表——豆腐箱、酥鱼锅、炸春卷等。
豆腐箱是博山独有的菜肴。先把切成方块的豆腐油炸,抠空做成箱子形状,再将调好的馅子填进去,然后浇上勾好的芡上席。如此精细制作,当然好吃,加上开箱献宝的寓意,深受食客喜爱。
酥锅,其它地方也做。可根据个人口味或放鱼或不放鱼。但博山酥锅必须有鱼,所以叫做酥鱼锅。
炸春卷则必须放香椿芽。有了椿芽才能出味道。现在有了塑料大棚,能够随时吃到嫩椿芽。但在过去,冬天是很难得到鲜椿芽的。博山人就将香椿枝条泡在罐头瓶里,置于火炉旁边,到了春节就能养出鲜嫩的椿芽了。
所以,当一桌博山“四四席”摆上来时,大家先是纷纷拍照,然后风卷残云,大快朵颐。略感遗憾的是,最后没有品尝博山“咂鱼汤”——因为吃得太饱了!
也好,留下这点想头,下次再来吧!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