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跛脚(bǒ)青冥(mín)孪生(nuán)莽莽榛榛(zhēn)
B.御聘(yù pìn)匿笑(nì)竦峙(sǒng zhì)啜泣(chuò)
C.滑稽(jī)赏赐(chì)莴苣(wō jù)波光鳞鳞(lín)
D.丫杈(chà)慷概(kāng kài)一霎间(chà)猝然长逝(cù)
2、横线上填字完成词语。(4分)
人听闻 径通幽 变本加 然长逝
获益 浅 心旷神 具体而 珠联 合3、理解性填空。(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有新事物寓于旧事物中的哲理的句子是:。
(2)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回答)
(3)香山居士踏青于钱塘湖畔,领略了“,”莺燕争春的美景。
(4)从李白 “,” 的感叹中,我们感受到他对友人的牵挂。
(5)曹孟德观看沧海,从,;,中我们感受到他的博大胸襟。
4、冰心的《 》《 》两部诗集中把 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4分)
5、古诗文中月亮有许多美称与雅号,你能写出两个吗?(1)
6、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8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子.②耒(lěi):农具
6、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兔走()②因释其耒()
③冀复得兔()④身为宋国笑()
7、翻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分)
8、这则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一种人?(2分)
(二)(10分)
⑴“伟伟,你的新伞呢?”我一跨进家门,妈妈劈头就问。“妈妈,珍珍的旧伞被大风刮破,淋湿了全身,到我们家路口时,我的新伞借给她了。”我轻描淡写地说。
⑵下午,珍珍来还伞,妈妈撑开伞东瞧西瞅,发现了芝麻粒儿大的一个小眼,立刻沉下脸,瞥了一眼珍珍,走到我跟前骂道:“死丫头,叫你爱惜点,爱惜点,你瞧瞧!”从那以后,珍珍再也不来我家做作业了。
⑶有一天,妈妈突然问我:“伟伟,你最近跟珍珍闹意见啦?”我不知妈妈这话的意思,没有回答。妈妈又说:“乖伟伟,听妈的话,今后,要跟珍珍好一点,请她常来玩,噢!”
⑷哦,妈妈已经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了,我真高兴!
⑸又有天放学后,我一跨进门槛儿,妈妈便拿起一把崭新的红尼龙折叠伞塞给我,说:“伟伟,给珍珍送去,她准喜欢。”
⑹我莫名其妙,迟疑地说:“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互送过东西。”
⑺“傻丫头,就是死心眼儿,她爸爸现在是副厂长了!你跟他女儿是好朋友,今后……”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生日,快给她送去!”
⑻哦,原来如此!妈妈过去是车间主任,而珍珍的爸爸是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却倒了过来。
⑼“快去快回,好孩子,妈妈在家给你煎荷包蛋,快呀!”
⑽我无可奈何地接过伞,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出了家门。
⑾“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量着这把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最后,我终于转回身,朝自己家走去……
9、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⑴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
1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将⑺段中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补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快给她送去!’”这句话表明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妈妈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1分)
14、联系全文,伟伟为什么没把伞给珍珍送去?(2分)
(三)九十九分的苦恼(10分)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寓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5、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2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
事情的起因是(),事情的经过是()(),事情的结果是()
16、文中划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2分)
17、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1分)
(1)于是就有(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走 冲 迈)进门来了。
18、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3分)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19、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2分)
答:
(四)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12分)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20、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2分)
21、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22、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23、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①措施:
②理由:
三、作文(4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也是明了的过程。
请以“我读懂了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二篇:苏教版初一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北师大初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2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黑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延宕(dàng)踌躇(chóu chú)颓(tuí)唐萦(yíng)系 B.龌龊(wò chuò)斑蝥(máo)殷(yān)红胆怯(quâ)C.轮廓(kuò)逞(chěng)强逾(yǔ)越天堑(qiàn)D.巉(chán)岩龟趺(fū)竣(jùn)工精湛(zhàn)2.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驰名:声名传播很远。B.凄然:《书》形容悲伤。
C.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D.踌躇:壮志满怀。
3.对句中画线部分进行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A.①偏正短语作主语②主谓短语作谓语 B.①并列短语作定语②偏正短语作宾语 C.①偏正短语作定语②主谓短语作宾语 D.①并列短语作主语②偏正短语作谓语。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的青年担负着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担。B.人们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勇于改革的青年企业家 C.狂风、乌云、大雨一齐从空中倾泻下来。
D.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我要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5.调整下列各句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将调整后的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1.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银灰色的大理石门柱。
2.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3.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4.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5.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微的闪闪金光。
6.柱距采用我国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四个次间又较窄。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6.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
B.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C.木莲藤和何首乌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D.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该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儿还要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志们相处的好呢? A.明喻夸张设问
B.夸张暗喻反问 C.明喻夸张反问
D.夸张暗喻设问 8.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解释和强调;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强烈的感情,声音不拖长。下边句中的破折号属于哪一种,选填序号:
1.何必这样问呢——到底更爱南方,还是北方?()2.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3.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4.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有很多作品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其中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故乡》、《社戏》。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C.《三颗枸杞豆》中的“我”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本人的一段真实经历。D.《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人物通讯。10.下列几句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
A.舞会还没结束,怎么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朋友请别着急,玩个开心。B.小强,真没想到还能看到你,你出的那场车祸至今都还让我心惊肉跳,你真是福大命大。C.老人家,您看上去快有70岁了吧,您要好好保重身体,在您这个年龄,随时都可能有个不测。
D.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但今晚我另有感兴趣的事,太抱歉了。
二、阅读《凡尔赛宫》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磷,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1.第①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交待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2.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主要交待凡尔赛宫的建筑年代、面积和建筑特点 B.凡尔赛宫所有面积加起来共211万平方米
C.凡尔赛宫建筑特点是气势磅磷,布局严密、协调 D.这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3.第③段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凡尔赛宫宏伟、壮观
B.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性 C.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
D.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建筑师孟沙尔的功绩
4.第③段中是怎样介绍镜廊的?结合内容作简要归纳。(不超过80字)5.第④段介绍法兰西式大花园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三、阅读记叙文(本题12分)难忘的那一课
①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
②我们的第一堂口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常给我们上课么?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甚笃,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痈,她是不会来了。
③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坐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的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唯有她左臂上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④是她,是吴青老师!
⑤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钦羡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提出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Can you promise(你们能承诺么)?”我们齐声回答,“I promise(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faithful诚实),”
⑥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入,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云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⑦介绍完课本,这堂课也临近尾声;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决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A)。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虔信(B),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⑧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C)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亲的精神么?
⑨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硬咱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随手关灯,下课。”
⑩吴青老师走远了,可是我们还是默默的坐在教室里,“做了很久很久。1.本文主人公是谁()(2分)
A.冰心
B.吴青
C.吴文藻
D.我
2.下列三句话应填到文中划线处的位置分别是(2分)(1)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宴()(2)人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3)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3.第三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2分)4.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1分)5.对“人走了,生活还要继续”这句话你怎样理解,(1分)
6.本文由10段组成,请你用双竖线将教学设计>文章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____________ 7.那一课为什么令人难忘?(2分)1.简笔勾勒,繁笔描写综合运用。2.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3.字数800字左右。参考题目:
《忘不了他〈她〉》《榜样》《我的好朋友》《最受我家欢迎的客人》《我了解了他〈她〉》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C 5.(3.5.1.4.6.2)
6.C 7.C 8.A.B.C.A 9.C 10.B
二、1.列数字,打比方,地理位置和重要地位 2.B 3.B
4.先总说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然后分别介绍镜廊的长、宽、高及它的作用,重点介绍17扇拱形窗门的特点和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最后写人漫步其中的感受。5.由内到外,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
三、1.B
2.(1)C(2)A(3)B 3.比喻,对吴青教授失去母亲的同情
4.吴青教授生动的授课。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5.辩证地看待死亡。
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吴青教授授课情景
7.不光从吴青教授那里学到知识,而且还看到了吴教授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初一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初一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一)试卷情况
本次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是60分钟。
试卷的内容涉及了初中七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既有知识性的内容要求,同时有能力型的要求,要求学生会使用地图,能使用地图说明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能看懂书上的经纬网地图、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六大板块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等,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例尺,能用地理知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要求学生能识记一些常见的地理符号。总之,这样对学生的考察比较完全,题目的形式有选择、填空、判断、读图、简答等。
本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题型分析
1、选择题,共20题40分
2、判断题,共5题5分
3、读图题,共4题50分
4、探究题,共1题5分
二、学生答卷中出错题目及原因
(一)、选择题:4、5、6、8、17题错误较多,其中4题属于比例尺题,课本上没有原题,但是此题也在课上重点提到过,所以要教师把重点抓住,反复练习、讲解; 5、6题是经纬网题,部分学生不会判断一点的经纬度和判断方向;8题是等高线地图的判读,部分学生不会判读地形;17题部分学生不理解民居特点。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错误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不够,另一方面是部分同学掌握不够扎实。
(二)、综合题:第26题(4)是本张试卷中错误最多的,此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同学看不懂图中所表示的意思,导致失分较多。
27题(4)、(5)做题情况非常不理想,学生不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28题(3)部分学生不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三)从答卷情况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很简单的问题讲过就能记住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但是从第4小题和8小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易考的知识点和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点点出来并再三强调。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未落实好,学生理解不够,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不待增强。
三、具体整改措施:
1、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时刻对中下学生的辅导。
3、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掌握基础理论,加强学生记忆能力训练。
4、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将素材变成问题,自问自答,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5、加强地图的教学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
第四篇:初一语文试卷
2010—2011学上学期初一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峰峦(luán)骸骨(hái)猛犸(mǎ)静谧(mì)....
B.喑哑(yīn)劫掠(jié)海域(yù)倏忽(shū)....
C.螽斯(zhōng)狩猎(shòu)连亘(ɡèn)禅院(chán)....
D.崩塌(bēng)潜行(qián)酷爱(kù)唾液(shuì)....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弥漫遥遥在望惊涛骇浪毫不犹豫
B.喧嚣德高望众历历在目津津有味
C.葱茏断腿残肢更胜一筹风定天清
D.贮蓄黯然缥缈绝处逢生惊慌失措
3、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B.云很低,变得很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4、选词填空()(2分)
(1)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__。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____天气的情况。
(3)那是一只蝈蝈正在___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A.探险推测啄B.冒险推测吃
C.冒险推算吃D.探险推算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 小心翼翼(谨慎、严肃)擎天撼地(举起)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B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见贤思齐(相同)小憩(休息)....
C慧心未泯(灭,丧失)获益匪浅(非、不)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D清冽(水清)竦峙(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措施)....
7、请你为学校草坪警示牌拟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要注意语言的得体)。(2分)
8、仿写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2分)
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仿句:拥有
二、阅读(共44分)
(一)课内阅读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
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
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
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
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
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
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9.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1分)
10.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分)
表达方式:
说明方法:
11.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12.这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一个例子。(2分)
平实说明:
生动说明:
13.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
达作用。(3分)
(二)课外阅读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
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
在掌握中”,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暑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
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
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
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100
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承担的是,帮助
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变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
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
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
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
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
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测”,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
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天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与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 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大功告成。
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研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98抗
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
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节
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199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
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
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
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
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
才能进步。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分)
说明的主要内容是(2分)
15.第一段开篇用了一个(1分)句,能否改成其他的句式?为什么?
谈一谈其中的理由(2分)
16.由第三段给“短期气候预测”下定义。(2分)
短期气候预测是
17.第四段运用说明方法。(2分)
18.第七段中回答了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的两大功绩(2分):
19.本文的说明顺序为(2分)
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哈尔滨
医大二院。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叫喊。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
孩子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
透明的海水。
②“你很疼吗?”女孩问。我点点头。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
琴回来,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
冲我微微一笑。温柔的琴声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十三四岁孩子拉的。拉完
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名字的组合,其实那
双蓝眼睛已经告诉了我。忽然卡雅闭住了双眼,靠在墙壁上。我问怎么了,她说
头疼,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夜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歌词早已记不
清了,只依稀记得曲谱。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就学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
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
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的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一点地为我擦,眼睛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的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子越来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终于她的右眼
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桃似的挂在脸上。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地守候在手术室外。卡雅被推出来
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鲜花放到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的心里好苦
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的同学来了,带来了她新学期的课本,他们说今天是卡雅的生
日。这消息被大家知道了,礼物摆满了桌子,其中许多是医务人员送的。我送给
卡雅一个新书包,又默默地为她包好书皮,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那天卡雅真
开心,同学们把她打扮得像公主一样,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
那双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子和红皮鞋,还抱着那
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
色的眼睛》。
20.第一自然段中“那双眼睛与众不同”中的与众不同是指:(2分)
从文中找出“与像透明的海水”照应的比喻句:(2分)
21.第二自然段中,“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打着节拍,用眼睛
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句中通过对人物的(1分)的描写,表现了女孩子(2分)的特点。
22.第三段中写到“那夜我睡不好了”,“我睡不好”的原因是(2分)
23.第四段中“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
在那一动不动。”句中的“又”不能删去的原因是(2分)
24.第五段中“我不想哭,可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我不
想哭”是因为(1分)
“可是泪水还是落下来”是因为(1分)
25.联系全文,写出“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中美丽的含义(4分)
①②
三.作文。(40分)
26.下列文题任选其一
题目(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告诉我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忠诚、真诚。
请以“真诚”为话题,结合自身经历,写出心中真实的感受。500字以上。
题目(2)以“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D
2、B
3、B
4、A
5、B6、D
7、略
8、略
(一)阅读9.第⑽句: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10.说明、描写;分类别、打比方 11.B 12.第五句;第九句 13.这两个词在句中都
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和“经常”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表达得很严密。
(二)(三)
14、短期气候预测,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含义、作用15。议论句,不,可引起读者兴趣和思考
16、略
17、举例说明
18、略19,逻辑。20.那双眼睛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
出晴朗夏夜
21.动作、神态 善解人意
22.得知卡雅脑子里长了个瘤。
23.上文写我换药时,卡雅曾跑来为我拉琴,从精神上减轻我的疼痛
24.心中想应该坚强,卡雅脑里的瘤子越来越大,25.眼睛美卡雅的心灵美
第五篇:初一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段考试卷
姓名班级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一霎时chà诀别jué可鄙bǐ花蕾léi
B抹布mā脸颊jiá攥紧zuàn匿笑nì
C纠纷jiū分歧zhī步履lǚ煎熬áo
D敷衍yǎn蹒跚pán嗅觉xiù怦怦pīng2、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2分)
A 分歧 铺垫 拆散 各得其所B 桑树渔塘祷告自做主张
C瘫痪 捶打 憔悴 翻来腹去D严历挨凑仗义形影不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蕉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C“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5、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C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分)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7、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一组是()(2分)
(1)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A.信服诀别事倍功半B.佩服诀别事半功倍
C.信服永别事倍功半D.佩服永别事半功倍
8、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2分)
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D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9、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金色花》主要写了”我”四次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情形,让读者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二、填空(10分)
1、,志在千里。(《龟虽寿》)
2、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
3、《过故人庄》中“。”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4、,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综合性学习:某班准备开展“理解亲情”的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下列活动。(6分)
(1)仿照示例,续写句子。(2分)
示例:父母的爱是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父母的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句子,选择其中一句谈谈你的感受。(2分)
①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②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③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选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爸妈生了我,就有责任把我抚养长大,我享受他们给予我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8分)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分)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6题(18分)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列哪个细节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3分)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C、“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这个家庭的关系是()(3分)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B、表现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C、母亲想看看荷塘美丽的景色。
3、结合语境,说说选文中第一段中加点的“生命”的两重含义。(4分)
4、阅读第三、四两段,说说“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什么要“变了主意”?(4分)
5、请说说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6-12题(共24分)
寻找圣人
①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
②贝里奇很为自己的下属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他帮助找到这份工作,让自己终于有了饭吃。
③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是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黑人说:“我是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养大,我很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饱以后还有余钱,我愿去拜访他。”
④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去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
⑤这位年轻的黑人是个虔诚的锡克教徒,很相信神的帮助,他谢过贝里奇就上路了。30
天的时间里,他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过草甸,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
⑥黑人小伙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贝里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我处处留意,直到山顶,我发现,除了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
⑦20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做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他的传奇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6、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风餐露宿:
②徘徊:
7、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圣人”与第③段中加点的“圣人”意思是否相同,并且说明理由。(4分)
8、第③段中加点的“笑”字反映了贝里奇怎样的心理?(3分)
9、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与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语句。(2分)
10、本文中作者刻画人物用了那些方法,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分析其作用。(6分)
11、读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12、你心中的圣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圣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