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反思
犛镂难芯啃匝习源于学习中的问题,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就会产生解决它的强烈愿望,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在问题设计上,我们既可以一文多题,也可以一文一题。比如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动怒的原因分析。大家围绕这个问题,结合课文,搜集材料,旁征博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终于找到了如下几点原因:其一,孔子治国的理念是“礼义教化”,他曾为此而周游列国,身体力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二,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及季氏伐附庸小国颛臾,是非常不满的;其三,孔子对冉有、季路既否认对季氏伐颛臾的赞同“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又为其侵犯行为寻找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两面派行为表示愤怒。一句话:孔子面对这种理念受阻,季氏无道,弟子不争气的状况必然要大动肝火。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而且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二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2.学习对话体驳论文的写法。
3.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部影片名字叫《祸起萧墙》,同学们看过没有?(稍停)同学们可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来自哪里?(稍停)来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多媒体展示)。
二、课文学习
(一)大家看教材,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课文题目下应该是署名孔子,可现在是署名《论语》,显然教材出了错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激烈讨论)
讨论后归纳:很正确,应该是署名《论语》,意思是选自论语。因为(多媒体展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明确这么几点:
(1)《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2)《论语》为语录体。(3)《论语》的内容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字词句学习。
学生朗读。之后正音(多媒体展示)。颛臾zhuán yú 社稷jì
之后讲析“是”做标志的宾语前置句“无乃尔是过与”;讲析重点字词“是”、“为”,相关例句为(多媒体展示):
(1)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2)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何以伐为
之后,请一名学生翻译第一段,翻译完毕,教师订正。2.内容分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冉有、季路都很有出息,在季氏那里做了官。现在,季氏要攻打颛臾,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现在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崩,山崩。析,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祸起萧墙——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比喻内部。只祸乱从内部发生。之后强调“疾”、“国”、“家”、“相”的意义(在强调“相”的意义时,和第二段中的“相”联系);指名翻译如下语句(多媒体展示),教师在翻译后和同学们一块订正。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内容分析
冉有在他老师孔子的步步紧逼式批评下,不得不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理由,这就是“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针对冉有所说,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多媒体展示)
对内:均、和、安 对外:修文德
如此,季氏何忧之有?可季氏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五)学生质疑,教师解惑。
同学们阅读一遍课文,教师巡回,解答疑惑。
(六)梳理本课所讲内容。
投影上面已经投影过的多义词、难句、成语、结构图,结合投影对本课所讲内容进行梳理。
三、布置作业
1.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运用本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
3.自选话题,运用本文学习的驳论方法,写一篇小驳论文。
第三篇:季氏将伐颛臾答案
学案
(一)答案
曾学过的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一、字音 lún zhuān jì sì dú rǎn xiá bì xiàng fū fú wãi wâi
二、2.是①助词,前置宾语的标志②代词,这
过 ①责备,动词
②过错,错误,名词
3.①状语后置句 ②宾语前置句 ③省略句 ④判断句 ⑤宾语前置句
三、(一)、①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二)、①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 ②指出二人没有尽辅佐之责。一是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二是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学案
(二)答案
二、3.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忧,动词活用为名词。来、安,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先批判冉有找托词,再提出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然后批评冉有违背了自己的这些原则,最后,指出季氏之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四、归纳总结: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1、反对攻打颛臾,说明孔子反对武力。
2、引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两个比喻,说明孔子提倡做事要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要自知、自醒。
3、批评冉有强词夺理,说明孔子提倡为人真诚
4、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说明,孔子提倡以国家为重
5、结尾指出季氏之忧在萧墙,说明孔子提倡要有忧患意识
五、成语: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七、课堂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1.A 2.B 3.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替 4.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③从,介 ④在,介 ⑤引出对象⑥在,介
5.B 6.D 【能力提高】 1.A.xǐng B.chuán
2.A.谋划,出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关于朗读的提示:
冉有三句话闪烁其辞,观点含糊,学生应该读出这种感觉。
孔子三次直呼其名“求”,次次各有特点。四次反问句式犹如急风暴雨,劈面打来,使得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第三段义正词严地批评冉有态度不端正,批评冉有、季路违背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慷慨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四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朗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这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的宣言。一个外国人如此崇拜中国的孔子到底是为什么?孔子的智慧又是什么?今天,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梳通课文 1.课文朗读。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①论语(lún)②颛臾(zhuānyú)③社稷(jì)④虎兕(sì)⑤ 出于柙(xiá)⑥焉用彼相矣(xiàng)⑦干戈(gē)⑧冉有(rǎn)⑨椟(dú)
3.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1)两个“于”字:见于孔子曰 有事于颛臾
古今异义词: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把(他)封为] ..词类活用:无乃尔是过与 [名作动,过错——责备] .省略句: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判断句:是社稷之臣也。
宾前句: A)无乃尔是过与? B)何以伐为?(2)一词多义:且尔言过矣 .句式:是谁之过与?
(3)古今区别:既来之,则安之。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成语:祸起萧墙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字词理解和翻译情况。1.结合《新新学案》中的“基础积累”题。2.学生朗读课文。
二、理解与诵读(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一)“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1.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2.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3.学生朗读。
(二)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1.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3.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4.学生朗读。
(三)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后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3.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4.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5.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6.学生朗读。
三、总结与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
2.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3.同学们,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完成“自主评价”题。
2.预习《寡人之于国也》,完成“自主预习”题。
第五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熟读、背诵全文。
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D.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
F.教学设想
1.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基础,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体现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论语》的语言比较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之”、“以”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
4.教参的编写者虽然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学生的熟读背诵上,但在本教案的安排中,学生为了尽可能自如地进行辩论,势必会将文中主要内容或语句记住;并且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有机了解,此后指导背诵,易如反掌,同时反复诵读,对增强语感极为有利。
5.本文拟用2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介绍作者及《论语》,指导学生自译全文,布置辩论题目并指导预习准备。
第2课时:组织辩论活动并总结;指导背诵全文。
G.预习安排 ◎(第一课时前)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并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冉(rǎn)有
颛臾(zhuān yú)
社稷(jì)
....焉用彼相(xiàng)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玉毁于椟(dú)中 ....固而近于费(bì)
萧墙(xiāo)..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思考:
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他的弟子们呢?
F.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师问:这几则关于“论学”的言论表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2.在简介孔子及《论语》后,教师指出:
根据注解提示,《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成败之处(此处为学生质疑孔子埋下伏笔)。
二、初解全文。
1.学生试读课文,教师正音。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注意:
(1)本文语言简短,难度不大,要求基本上能自行翻译,必要时允许四人小组轻声讨论。
(2)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3)真正困难的可以随时举手要求老师解疑。
(4)提示:注意文中的两种句式,即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注意文中“是”的不同用法,“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是”是提宾助.词,“是社稷之臣也”中的“是”是指示代词。.3.学生分段朗读译文,教师指正。4.指导理清课文的大致层次。
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辩论准备。
1.分发有关资料,布置辩论题目。(资料详见附件一)
课文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接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有人说孔子层层反驳,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冉有、季路自会服从;有人说孔子之说得势不得理,弟子们不一定会听。冉有、季路受了孔子的教育后将会怎样呢?
给出辩题(多媒体展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可结合一定的史料或其它理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示: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准备(也可自行另辟捷径)。(多媒体展示)(1)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成立吗?(2)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任吗?
(3)孔子安邦治国的原则适合于评判季孙氏将伐颛臾一事吗?
(4)你掌握有其它关于孔子和对本文进行评论的资料吗?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对《语文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利用。
2.学生自学材料,分析课文,逐步确立自己的立场。教师巡视指导,留意学生的倾向,并根据学生所持正方或反方观点的已有数量,有意引导使其势力均衡,同时默认部分学生持弃权态度。
3.初步分出辩论双方的阵营,设置弃权同学为评委。公布辩论活动的大致规则(多媒体展示):
(1)正反双方各推举一名陈辞辩手,一名总结辩手,其余同学都可作自由辩手。(2)正方先陈述己方观点,然后是反方陈述。双方陈述时限各为三分钟。(3)双方自由辩论,正方先发言。时限各为五分钟。(4)反方先总结,然后是正方总结。时限各为两分钟。
(5)评委同学判定胜出的一方,选出一名最佳辩手,需要集体讨论,民主投票,并推举一名点评员准备评判陈述。
要求辩论双方紧扣观点,论据充足,做到有理有礼有节;能基本脱稿辩论者可加分。
四、布置作业。
1. 课外补充准备并整理辩论材料。建议双方可以就各个问题分小组准备。2. 评委们每人粗拟一份关于辩题本身价值怎样的意见预析稿。3. 可以向我求助或聘请其他的老师作课外辅导员。
第二课时
(课前布置好教室的辩论活动场面)
一、辩论活动。
1.教师主持,再一次公布辩论规则。2.辩论过程(概括备录)。
(1)双方陈述观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外已自制好多媒体展示资料,一边演说,一边轮换操作。)
◎正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
首先,我方认为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孔子反对季孙氏伐颛臾的理由非常充足:
一、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二、颛臾已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三、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的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对国家和人民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是进步的。冉有和季路是“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经由孔子这般说理,自然知服。
其次,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用教育方法。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压住冉有和季路;然后引用名人成语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使冉有和季路无法辩解;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仁政”的政治原则,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孔子用正义之词来教育弟子,弟子焉能不服?
第三,从文中可知,冉有和季路明显地处于服从的地位。冉有、季路把季孙氏伐颛臾的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一是尊重老师,二是本无确定攻伐与否,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后再作定夺。受批评后,冉有、季路关于“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显得非常虚弱,接着冉有替季氏的开脱又显得闪烁其辞,自相矛盾,遭到了孔子的有力辩驳。既然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会听从教诲。
综上所说,我方认为冉有、季路会接受孔子的教诲,会将此番道理转说给季孙氏知晓,劝阻其讨伐颛臾。
◎反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我们把理由陈述如下:
第一,我们认为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讨伐颛臾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再说,鲁国国君在经历“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之后必然明白季康子的最终意图,季康子对鲁国国君会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犄角之势从而不利于自己的担心也并非多余。所以,采取讨伐颛臾的决断应是明智之举。冉有、季路辅佐季孙氏伐颛臾当然也是正确的做法;既然正确,何必软了耳朵更改立场呢?
第二,孔子的言论并不能站住脚。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不能成立。孔子所提的三条理由并不能阻拦季氏伐颛臾,因为这些不符合实情,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而这些已是历史。再者,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不要对季氏伐颛臾一事负责。孔子将季孙家族比作“盲人”、“虎兕”之“柙”、毁损“龟玉”之“椟”,把冉有、季路比作是“扶相”者、看守“柙”和“椟”的人,实是大大地贬低了季孙氏的能力和为人,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这样就破坏了公正评判的法则。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虽然孔子提出“均、和、安”的主张,但“安之”的前提是“来之”,根本上不能解放人民,只能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改良主义;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显然不切合实际。不要说季氏根本不予理睬,就是冉有、季路也不会傻乎乎地拿这个理论去劝说季氏。
第三,冉有、季路虽然在文中显得很被动,但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作为弟子,毕竟难负师恩,且又是老师让他们去从政的,把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告诉老师,只是一种礼节而已。冉有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但他后来又替季氏开脱,显然表明他是赞成季氏伐颛臾一事的,前者之所以这样辩说是为了委婉地应付老师而已。骨子里既然早有了自己的主意,面上便懒得多说。所以,他们是不会真正听从孔子的。
由此可见,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的,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
(2)双方自由辩论。(由于辩论激烈,论争纷纭,此处只是概括录列双方所用的部分观点和材料。另有部分准备好的投影资料见附录二。)◎正方:
a 请问对方辩友,尧、舜、禹三代禅让之事可否算英明之举?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的治国方针是否是周朝的强国之策?既然这些有利于社会发展,为何不能借鉴?孔子的政治主张正是汲取了历史的精华,怎么能说是过时了呢?
b孔子的主张没有被各国诸侯采纳并不能说明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而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论语·颜渊》记录季康子多次向孔子“问政”,可见他有信服孔子之处。熟悉孔子和季康子的冉有、季路自然知道此事,当然会把孔子的言论传与季康子听,从而劝阻其讨伐颛臾。
c孔子主张用礼仪治国,而非法治或武力。他的弟子乐于接受他的这种观点,其中就有季路。“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方”即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d对方辩友认为冉有、季路的被动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显然是臆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这样描绘:“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子路》中子路当面反驳孔子说:“是这样吗?您真是迂腐啊,名分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季路是个率直自信的人,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他肯定会辩驳孔子。而文中的季路一声不吭,说明他默认孔子的教诲。
e对方辩友先说孔子“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并不强,这正好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即冉有、季路需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对方辩友后又说“骨子里早有了自己的主意”,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已超出了孔子的判断,前后矛盾。事实上,冉有在《论语·雍也》中自我评价说“力不足也”,更说明他还需要受恩师的教诲。
f对方辩友说了,孔子从事教育,是让他的学生能去各国从政,继续推行它的政治主张。而子路是位忠诚的继承者,他在《论语·微子》中有言论记录:“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路做官,就是奉行孔子主张的“大义”。
g孔子在言论时显得慷慨激昂,是因为在原则面前当仁不让,具有难能可贵的人格精神。冉有口是心非,遮遮掩掩,人格卑微。卑微在伟大面前,能不服吗?
◎反方: a孔子的“礼治”主张盲目。《论语·学而》记录:“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周礼岂能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b孔子的主张被各国诸侯采纳了吗?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辛苦奔波毫无所获,说明孔子的言论也影响不了季康子。
c冉有和孔子的师徒关系很不好,冉有有不会听从孔子的可能。《论语·先进》中记录:“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同时也说明孔子与季氏的关系紧张,季氏又怎会听从孔子的言论?冉有、季路又怎会用孔子的言论去劝阻季氏呢?
d冉有、季路并没有继承孔子关于 “礼治”的主张,因此不会受其太大的影响。冉有曾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说他不能胜任礼乐教化之事。而孔子有这样评价季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见季路也没有用心去接受孔子的教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e子路不言,是因为他知道孔子的理论行不通的,他在出仕之前就说过:“不仕无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f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是因为他教诲人的时候胸有成竹。而文中对冉有的称呼省去了表示舒缓而亲切语调的“也”,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显然是色厉内荏,只靠气势压人,不足以服人。
(3)双方总结陈辞。(因内容取决于辩论双方的临场发挥,允许辩手随机应变,教师不作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度,故此处省略具体内容。)(4)A评委评定。
B点评员点评(结合辩论过程及已拟预评稿作简要评论)。要点如下: a论题的结论意义不大,但要论证所选定的结论则必须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人物的思想、个性等,即要立足于读懂本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论辩。
b辩论双方准备充分,材料丰富,阅读面广;论证时能紧扣观点,据理力争;正方立足课文内容,反方强调历史事实;双方善抓对方漏洞,同时力固己方观点。
c自由辩论时双方争论激烈,但过程都缺乏系统性和推理的连贯性,如所引用的资料显得零碎,不过终究给人以不少启示。C教师公布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名单。表示祝贺。
3.教师总结简评。
辩论场面激烈活跃,非常精彩。活动不注重结果如何,而在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熟悉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并能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查询相关资料,结合了《读本》,并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拓展,初步学会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所以,同学们的准备和活动是成功的。
二、诵读全文。
1. 结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有声色地朗读全文。(利用多媒体轻放古典音乐《平沙落雁》)
2. 对照课文练习一或联系辩论过程,背诵全文。(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背诵。)
3. 课堂抽查背诵情况。
三、布置作业。
1.翻译下面短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和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2.请以“我眼中的孔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行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写作时限为两星期。附录一
《季氏将伐颛臾》补充资料
1.谈话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另附: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证。鲁庄公有弟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郈氏斗鸡生隙,引起冲突,昭公大概对季孙氏的跋扈不满,故站在郈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失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与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大败,并杀郈昭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周谷城《中国通史》)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五年(前531),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
昭公企图翦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郭沫若《中国史稿》)
2.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炼,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3.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治国和为政之道。孔子主张,以道德和礼法治理国家,通过教育和感化引导百姓。为政者要努力学习,学思并重,事实就是,言行如一;要贫而不怨,富而不骄;要忠君而不欺君,敢于犯颜直谏;要恪守孝道,言行谨慎,为人师表,从而影响他人,达到天下大治。作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要本着“仁”的思想取信于民,减少赋税,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等级的尊严,并且要做到正直无私,避免杀戮。(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其具体内容。(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4.课文旁注
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直呼其名,如“回也”、“求也”、“冉也”、“赐也”„„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
5.当代作家评论
鲍鹏山语:孔子驾着他的马车,虽然经常奔波于野外,但总是直通城市,直通诸侯的官邸的。孔子是没落贵族中流落到市井中去的、不谙世情、一片天真的子弟,他有着贵族的爱好与教养:音乐、艺术、射、御、《书》、《诗》、《易》„„但他不得不在市井中厮混,并建立了对下层人民有利的“仁者爱人”思想,但骨子里仍是盼着回到他祖辈曾在的圈子里去。他叹息,流泪,凄凉,严肃,恭敬,„„可以这样想象他:在深夜里,飙风四起,风声鹤唳,四野一片漆黑,他从他的复辟梦中醒过来,极不甘心地用那苍老的双手,小心地围拢一枚烛光,使它不致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