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风杂文随笔
1
多少年的生命节序,时断时续的像风筝与线轴在风中轻飘,从未真正意义的泯灭,困扰居然也极度壮观。
风,致力诸多的叛逆与肢解的思想碎片,无论飘到哪里,它都以一种安然的姿态回到生命的根部。
曾经在某个影子的包裹下,被寄到东来又寄到西,长长的线程有开始不知结局,这大概是我前半生或许最懵懂的一团乱棋,而棋子才是摇醒混沌的钢纤。
最初,奔向风,爱上风。
终果,撤离风,不在风里,这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命运行程。
回忆风一样的流浪,那山,那水,那按捺不住的情怀,洒满八千里的云月长路,与风再一起,疼过太阳的暖。
风吹那拉提草原,风漫博尔塔拉,风袭农庄与果园。
与风别离,怎知一份孤单?
与风回眸,怎知一份痛念,划过西域的幽蓝碧空。
许多年后,风依旧,思绪依旧上演一个蓝天白云,又怎么能够忘记你,风!
翻阅生命页数,风在动。
转眼间,牛羊满山坡,秀草也风情,花影凋零,终是风行日暖。
感叹岁月凉词,风俨然一种情绪,不管多少年,它都与你旖旎相依,不离不弃,迷连着彼此的生命秘籍而眷念。
第二篇:致青春杂文随笔
朋友们都开始各奔东西了。分道扬镳这个词总是让人太过忧伤,因为虽然知道后会有期,但是这个期,没人知道多久,再哪,怎么样。
想到第一次和每一个人的见面,让我觉得命运是真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彼此之间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缘分的线牵着。
比如,第一次考试,就是你坐在我的身后。比如,第一次半夜火警,就是你站在停车场。比如,第一次上课,就是你迟到了长发飘飘的走了近来。比如,第一次去你家就是你亲切的招呼我。比如,第一次打招呼,就是你和我对上了话。
好多的第一次,和好多注定的相逢。突然好想念曾经聚过的那么多的在各处的朋友,因为我知道没有他们,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相逢。现在的我,是我和你们所有相逢的总和。
这个城市,明天开始,就会陆陆续续的开始和很多人告别吧,每年都是如此,好多人来了走了,我们年轻时候的聚散离合,在这几年我想一定是高发时期。直到那天,我们终于遇到了对的人,生活在对的城市,为了爱的人工作为了爱的人安定,那个时候,或许当我们不用再承受聚散离合带来的光怪陆离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回想起当初的一切,一定会感激上苍,因为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应该发生的一切。
我感恩,这份人生的礼物。
我擅长的东西不多,唯一自己和别人都承认的也就是能把想说的组织成文字,表达出来。有时也许会给你们一份温暖的念想。
也许明天开始,我们会遇到其他人,会碰到其他的新鲜事,但没有今天的你们,那个和未来相遇的我们也就不存在了。缘分是很奇妙的,很多人好早就遇到了,但是总萍水相逢,但是有人却在记忆最深处,昭示着曾经拥有过的最美的青春。
我们的毕业,才是致青春。
今日一别,我们走了,但是这里的明年,后年,大后年,也许还是这样。
花依然开好,河依然流淌,春天依然会来,冬天依然会下雪。这样就足够了。
总有些什么,亘古不变。
第三篇:致父亲杂文随笔
父亲您好,中秋一别,已有一些时日,近来是否一切安好?
前几日,长治连续下了几场秋雨,感觉这个季节还没怎么过渡,就一下子掉进了冬天里了。
太原的天气,我大致查看了一下,也是阴多晴少,您可要注意身体啊,记得适时加衣。您走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就匆匆而别。我没有去车站相送,实在惭愧。那一天公司正好迎接上级检查,我没能脱出身来,还望您多多谅解。
父亲,知道吗,很久没有用写信的方式给您交流了,如今写来,不禁也有了些许的尴尬,并且在我心里有了一种娇情的感觉了。
记得,我上大学时,是1999年吧。去了河南的一个城市,您当时和母亲帮我拿着重重的行李,我们三个人乘着绿皮火车几经颠簸,走了八个多小时,才到了学校。那一次,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走出家门,走向远方,那一年我才18岁。如今依然记得那难忘的感觉:仿若一只断线的风筝,飘在了空中,没了任何依托。然而,我并不觉得那是一种清苦。如今,反倒认为那是一种人生里最甜蜜的记忆了。
那时候上学,手机还没普及起来,学校使用IC卡电话。在星期天9点以后,打长途电话便宜三毛钱。为了那三毛钱,我总是每逢星期天9点以后去学校的电话室里排着长队,给你们打电话。无论是雨天还是雪天,我们一家人在那个岁月,在电话里“煲粥”。那种感觉可是真正的好!
有时候,在电话里无法说的话,我就写在了信中。在当时,我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写一封信。您也许不晓得,那时候,我心里总有一个期望,就是每个月能收到您给我的回信。那时,你和母亲还很年轻,刚开始做客运工作,并且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大概是出了门的孩子总是要成长快一些吧。记得我有一封信把全家人都写哭了,我劝你们不要吵架,劝弟弟好好学习,并且向你们惭悔了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在您给我的回信中,说我长大了,字写的好了,虽是简单的几句赞扬,您却不知道,就因为那时您的鼓励,我的人生才得以改变了啊。我从一个不学无术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发奋读书的人,为我今天的创作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文字基础。
到如今,已快二十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您和母亲已是满头银发,而我也已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无情的时光啊,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把你们变老了。花甲之年的您,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您又一次走出家门,走进省城,走进了工地。我知道您的性子,劝是劝不住的,只要您身体健康,任由你去忙活吧。或许,生命总在忙碌中才能找到慰藉。只是天气渐寒,您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您看,金黄的秋叶正纷纷下落,寒冬也将随着来临。前几日给您打电话,您告诉我,十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是上下铺。还告诉我,包工头是咱们老家人,平时对您有所照料,就是打打杂工,做些跑腿的活计,看了这些,我方才安心下来。
父亲,您是个诚实的人,在外面不比家里,一定要留个心眼,注意身体,注意安全。我坚信,咱们全家人一起再拼搏几年,您有空了就去散步,做些喜欢的事。我们全家人就再也别分开了,好吧!
最后,愿您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写在2017年重阳节
第四篇:致女儿杂文随笔
孩子,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你的生日。妈妈想把一切美好的祝福都给你,可你远在异乡,我不能与你一起吹蜡烛许愿切蛋糕,不知道你今天有沒有吃长寿面,有沒有吃蛋糕?孩子,妈有话想对你说。
(1)学习很重要
虽说人不能唯分数论,但分数是敲门砖。分数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考量体现。分数之高低,不仅仅关乎懂不懂如何考试,还关系到会不会学习,会不会弥补自己的短项。分数,和财富一样,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坚持、上进、聪明的综合体现。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分数,很重要,要好好学习,终身学习。你跟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你走的慢。而在于,别人走的时候,你一直在看。如果你还没有实现你的梦想,还没有过上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现在就开始行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每一天,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2)守序自律意识
社会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所谓成长,就是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律和守则。妈妈希望你不循规蹈矩,但必须做个守秩序懂自律的人。
现在有一种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很多父母天然地理解,噢,释放天性,那就不管了,放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就有一些年轻人常说的口头禅“要你管,我喜欢。”无视公序良俗的率性而为不是释放天性,而是释放恶性。
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昼出夜伏的作息规律,社会关系的维系规律。一个优秀的人,都有很好的自律意识。对于人生,我比较相信自律的美好,而不相信放任自流的自由。
(3)抗挫商比情商更重
很多人鼓吹情商的重要性,和人相处得舒服,是最顶级的情商。而事实是,人不是人民币,怎么能做到让所有人喜欢呢?有一种所谓的高情商是八面玲珑,是圆滑。真正优秀的人,和人相处的时候,并不会让所有人觉得舒服。复旦女教授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不盲目崇拜,不假意讨好,不恶意伤害,便好。其实人更重要的是挫折商。所谓抗挫商,就是指人的抗打击能力。
从小学到高考,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就是一场持久战,能坚持并考上大学的,很多时候,靠得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抗挫商:坚持、勤奋,愈挫愈勇,一次次过关斩将。
《士兵突击》里,连长高诚对许三多说了一句话:“过日子,不就是问题叠着问题?”生活不是康庄大道,甚至不是丘陵,而是高山大海。没有抗御风涛的能力,一定会被拍死在路上。
妈妈告诉你:孩子,我们都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能熬过去的,都是肩上能扛住东西的人。
(4)会花钱比会挣钱重要。
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他们非常注重从小给孩子传递财富理理念。“你只有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把钱花在哪些地方,能发挥最大用处。”很多家庭的孩子,未必知道钱从哪里来,也不清楚家里的境况,于是,熊孩子豪掷几十万打赏主播的事情,常有发生。也有的孩子不能正视自己家境,盲目高消费,校园贷,花呗,借呗,这些透支我并不赞成。孩子,谢谢你一直很朴素,你沒要苹果手机,沒追星,沒要名牌鞋包,不知你是体谅我们财力有限,还是真的有个理真的一性的消费理念?
钱不是万能的:挣钱是为了自我满足,财富是自我实力和价值的体现,但绝不是生活的一切。怎么花钱,其实这也是价值观塑造的一部分。一个人愿意把钱花在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价值观。
孩子,你马上要毕业,走上社会,妈真的有种你刚学步时的心情,怕你摔跤,又不得不放手,只有俯身弯腰张开双臂偷偷跟在你身后准备随时保护你。最后妈想用杨绛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认真地年轻。
第五篇:风的味道杂文随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工作的大楼紧挨着一所中学,休息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着学校的操场。操场上的同学们不知疲倦的奔跑,玩着自创的游戏也乐此不疲。男生推着装篮球的车子就可以玩一个下午,女生则喜欢靠在球场的围栏边发呆。
一阵风吹来,带着喧闹的嘈杂的叫喊,风中的味道让我回想起我的中学时代,那时每当放学,我总喜欢迎着这样的风,深吸一口气,胸中就盈满了回家的喜悦。
那些风有味道吗?或许有,又或许没有,只是我已自然地将风的味道与我的记忆相连。望着厨房的窗台感受到的烟火气,下火车时扑面而来的家乡的空气,傍晚独自散步时晚风的气息,我执拗的将它们的味道记住,仿佛也将美好的时光一并留存,等待下一次轻风拂面的时候把记忆带回心里。
又到一年毕业季,看着小我一届的学妹拍摄毕业照,去年我拍照时的情景又清晰的浮现在眼里。那个时候的我虽有不舍,却还没有深刻的意识到我将失去什么。但是一年过去了,下班的时候我迎着同样的风,心里却再也无法涌出那样纯粹的喜悦。
离开学校意味着离开宁静的避风港,离开学术的殿堂,投入到忙碌的生活琐事中。你会发现可能一周你都读不完一本书,每天急匆匆的过去,剩下的只有茫茫然的惆怅。你的理想去哪了?我每天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很喜欢许巍歌里唱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但如果失去幻想和展望的能力,我们终将失去远方。而将自己的思维与眼界困守在一个地方,我们失去的将是鲜活的灵魂与思想。
我不想在二十年后成为今天我所不愿成为的人,为了让我思想的泉水绝不干涸,我要永无止境的,拼尽全力的,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