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须三两句,欲言以还休杂文随笔
我本该提到更多的朋友,无关风月,可提起他们让我无言,索性就不提了,“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这种不能怕不是客观不能,也是主观无能为力了。把酒寄春风,却深知再也回不去了。博客也是如此,当年互通信件的朋友,当年互访互问,互相催文的朋友,也各自散落在天涯,这可真是伤神的很啊。
可我转念一想,一半在于选择,一半交给命运,我们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成为了自己要成为的人,所以渐行渐远,“何必三两句,欲言已还休”,除了陈年旧事再无话题,可旧事如陈年久焙,美虽美矣,一朝痛饮杯盏见底,缘分也就尽了,故而不舍,仿佛只要“最后一面”未见,便随时随地想见便能见到了,正如双亲尚在不言老一般,人的情感脆弱敏感,总要寻求寄托。
逃避可耻却有效。初中至今,我写了成吨的博文、日记,甚至还有未完结的各种小说,我的网盘里有卷毛君的聊天记录备份,还有许多波斯猫的梗的截图,见证了他几年来的头像变更,可我鲜少回头看了,留待晚年躺在摇椅里晒太阳,弹一曲浪淘沙或者夕阳红,当做佐酒菜。
回忆太多总要伤神,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离开小学,当我还在遥遥挂念塔中的时候,当我还在担忧着小学时的朋友将我忘记时,没有想过十年后,他们的确是将我忘记了,而初中的革命友情坚如磐石。
而离开初中,我和小高甚至都称不上特别熟悉。在去往淄博的大巴上偷拍他的睡照时,在逛超市时接起他语焉不详的电话时,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半夜咬着奶茶吸管在琴房和他打着电话探讨人生终极意义……
高二之前我没有认识巴掌脸,我不知道会有人这样无原则地点亮我的生活,我还在为初中的闺蜜在食堂约饭时没有送我就离开、为她有了新的好朋友而失落。当我在黄山脚下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同行的朋友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说我打个电话就好了,我可以坚信能令我开心起来的人,日常不经大脑地互相唠叨的人,也不需要太多。
大一下之前我没有认识夏叶姑娘,我过得很不好,整个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愤世嫉俗。那时候我不知道一个女生体内可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她仿佛永远不会疲倦,仿佛棱角永远都不会磨平,我爱她也嫉妒她。
但有一点儿和我之前熟识的朋友都不同,我不想成为她。我知道我不能,我也不想。这一点让我很开心,我仿佛终于长大了,终于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的了,我对她留言说
“你很像一两年前的我,年纪也恰巧合适。可衬托之下觉得自己变得太多,心中升起一种悲哀。看着你热情洋溢的宣言,心底有一句‘唉,可这才是生活嘛’如鲠在喉。另一些时候我怀疑,我才是更加理想主义的那一个,因为现实在眼前片片剥离,才干脆放弃在现实中寻找理想,干脆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彻头彻尾庸俗的人,试着融入集体,做个可爱的人…
你的活力和热情时常灼烧着我,我很喜欢你,可我大概并不能适应和你一起生活,我是说…朝夕相处的话(原谅我做这样的假设)。这样尚且不能的话,还有人可以么,更别提什么异性了。”
她说,“其实感情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超越感情的东西。深厚的友情也好、爱情也好,都是这样。不可能有一个人完全符合想象,完全天造地设。但想想看,若没有宽容和忍让,这世上配得到一份爱的人,并不会太多。”
我深以为然。
今天中午遭到重创,寝室四人,其中一对室友很明显地孤立了我,经另一个室友提点我非常震惊,他们对我积怨已久了,无非都是些琐事,觉得我打扰到了她们休息,我觉得十分荒谬委屈,即使我做的的确有许多不妥之处。我震惊难过之后,选择无视,以后多加注意吧,可我不想去修复关系了——像我曾经做的那样,略带讨好的——事实上是,总有一些点是我没注意到的,而我委屈了自己迁就她们的点又被视作理所应当,加之本来就志趣不合,积重难返了。
遇到那些人,被他们教会了成长,被他们深深地爱着,我已经何其幸运了,人要知足,我不该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我,不该奢望和所与人都做很好的朋友,那些吹散在风中的情谊,散了也就散了。
微博上关注了一个最近蛮火的写手,专职码字的,人很可爱,甚至可爱得可以和我相提并论了,看着几十万的粉丝和热闹的评论栏,我可以说是巨羡慕了。甚至我回复了她一条略超速的动态,一众粉丝接着回复我,点赞过百,每天登陆微博都有人关注我的X生活这事儿真是令人…难以言喻哈哈。这曾经就是我年少时的理想生活啊,而且她文笔平平,甚至比不上我啊,可她去做了。
可我已经迈向了另一条路,我想,我已经足够强大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昨天电话里向娘亲疯狂诉苦,学校没能评上双一流,下坡路是肯定要继续走着的了,我自己也感觉前途灰暗,压力巨大。我大二了,时间蹭蹭蹭地过,我还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徘徊纠结,活得束手束脚,为了一点儿绩点兢兢业业,又想水出可以写的简历,又想重视真才实学静心看书,这个世界的房价在飞涨,钱生钱才是来的最快的事儿,那些固有利益者滚着雪球,阶级流动越来越困难,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呢?
她自然是说,你都在想些什么啊,这不是你该想的事。
是的啊,我们这些可爱的小仙女,做好当下的,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剩下的都交给锦鲤吧。按照十几年以来的经验,我到新环境先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缅怀过去,伤春悲秋,第二年适应了,就可以投入到新的人和事中,Now it is the very time。
仓促结尾,滚去学习。最近大概都不会有时间写这么长的东西了,耗费了整半天的心神。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第二篇:欲说网恋杂文随笔
每天徜徉于一个个精彩的空间,感受着他们的伤与痛,爱与恨,钦羡于他们细腻委婉的自然流露,以及粗邝豪放的大胆直白,品味着他们的感伤与哀怨,享受着他们的喜悦与欢愉。因他们的感动而感动,为他们的悲情而忧愤。这些都仿佛是一次或震撼或启迪或警示的人生游历。不由得感叹网络在人与人情感交流方面的巨大魅力。在它面前那种广袤无垠的地域概念不复存在,人类情感的自由挥洒是那么畅快淋漓,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被轻而易举的拉近。然而,无拘无束的个性张扬似乎变得毫无节制,以至于推生出了魅力的顶级产物--魔力。网恋的出现就可见一斑。
生活本身就是五彩斑驳,光怪陆离,对立的两面无处不在。幸福与不幸,压抑与舒畅,始终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矛盾。无论你是城内还是城外,就婚姻与家庭来说,这是人类情感的密集博弈区。现实平台的局限性限制了你感情的宣泄力度,此时网络的无限延展性,给了你广阔的空间。得益于此,你可以任意舒展你的心性,甚至大放情怀,发泄你对生活的不满情绪,追求你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境界。痴女怨男一旦被电波击出火花,喷薄而出的情感山洪把一切桎梏荡涤的无影无踪。
人在追求幸福生活的时候,物质的追求永远比精神追求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因此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欲望也变得更加强烈。当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试想,当一句轻轻的问候,当一声深情地祝福流进你的心田,你怎能不为之一动;当一个甜蜜的表情,当一片温柔的体贴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怎能不为之一震。文字的魅力在倏忽间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也只有文字有这种优势。也许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个影视剧拍得再好,凡是读过原著的人,你再也提不起兴趣去看,视觉体验永远达不到文字所表达的意境。网恋的确立正是基于文字的魅力才得以生存,她只可能在两个陌生人之间产生。陌生而神秘的两端尽可发挥丰富的想象,极力把对方想象成自己心中美丽而圣洁的理想形象,再利用文字的魅力,尽力粉饰自己,以期向对方转递一种美好的信息。平时不便说的话,不能表达的情感,此时得以酣畅淋漓的宣泄。心理上巨大的满足和情感上毫无压抑的极度释放所带来的愉悦感,是现实中所没有的。这种极大的幸福感对于现实中不幸的男女来说,其诱惑力是惊人的。她使这些痴女怨男有了一个追梦的机会,虽然这种机会是虚无缥缈式的天堂般的美丽神话。即便是对于现实中幸福的人儿,此等诱惑也有极大的杀伤力。
如果这种美丽的传说仅仅停留在虚幻的天堂,那倒是人人都不妨去尝试一番。现代人快节奏的紧张生活把人的神经绷得太紧了,借此愉悦一把,体验一下新鲜刺激的心灵震颤,体味一下魂牵梦萦的浪漫感觉,哪怕是一段凄美哀婉的伤痛,也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接下来的一瞬,悲剧也就产生了。正是因为这种幸福感太美好太完美了,人们就把它从美丽的天堂请到了凡间,想真正拥有这份美丽。殊不知天堂虽美,却无风雨。天堂里培育出来的美丽之花,到了凄风苦雨的人间,便很快就会凋零。
人们对一种事物或一个人的认识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包括耳目鼻舌口的综合感知作用来达到的。有时还需要加上心灵的体会才能给出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的多侧面,多角度的总体信息。从而形成一个更丰满更立体的整体形象。现实中你的另一半或即将成为你另一半的人,通过你的长期综合的感知,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他(她)却是一个鲜活的真实体,是一种立体的感知。而你的虚拟世界里的精神恋人(姑且这么叫)则只是一幅美丽的平面画,对他们的感知是通过文字(有时也可通过视频或语音)意念,相比之下要片面的多。如果想和他(她)牵手相约,则还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也许经过人间的风雨洗礼,他(她)会让你失望,因为他(她)也是一个美丽与瑕疵共存的统一体,是网络赋予他(她)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现实中他们也许并不比你的另一半或即将成为你另一半的人强。
所以天堂里的美丽只能美丽在天堂,不能因为她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失去心理平衡。我们可以把她作为疲惫后愉悦身心的方法,并用心去对待她,以真诚去经营她,把她当作一个身在远方对你无欲无求的知己,遥相祝福,彼此支撑,共励共勉,互诉心语,感悟人生。分担你的痛苦,分享你的欢乐。这才是网恋存在的真正价值。切不可让她的这种魅力转化成了控制你的魔力,并因此使你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导致痛苦的悲剧。网恋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因素,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们大可不必把她当作洪水猛兽而远远逃遁,关键是认清其本质,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其所控而陷于不能自拔。更不能把她当作每天的必须,而一旦成为必需就会形成一种依恋,当这种依恋需要你割舍或抉择的时候,往往已经对双方造成了深度伤害。所以奉劝意志薄弱者切莫自寻烦恼。
第三篇:卖蛋者言杂文随笔
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念头就会不经意的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今早的情形大概就是这样,晨跑前煮鸡蛋的事一下子从脑海中跳出来。我从冰箱里拿出昨晚买的鸡蛋,洗好了蛋放到锅里,打着天然气,定好时间。蛋沉在锅底煮着,我只管在屋子里跑自己的步。
跑步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来昨晚丽水晚市上买蛋时卖蛋小贩说的一席话:“你挑的这盘鸡蛋是养殖场养的土鸡下的蛋,里面那两盘是散养的土鸡下的蛋,散养的鸡蛋黄比养殖场的鸡蛋黄红,吃起来也更香!”后来她又补充了一句‘平时没人问我都不跟人说的。’
小时候家里也养过鸡,每次母鸡在鸡窝里下完蛋‘咯咯哒’叫个不停的时候,家里人怕母鸡把刚下出来的蛋叨烂吃掉,又担心鸡窝太低出来进去的不得劲儿,都使着我这个家里年龄最小的个头也是最矮的去鸡窝里捡蛋。我把捡出来的鸡蛋放到一个塑料编织带编织的筐里就再也不管,到时只管张着嘴吃现成的熟蛋。
现在的鸡有吃蛆的、有吃虫子的,还有吃饲料的。那时凡是带院子的人家,大多数家里都会养鸡。有的鸡舍是用8号铁丝挝出来的,有的鸡舍是砖头砌起来的。鸡食是饲料和剩饭掺杂在一起的混合物,有时家里的大人也会使着小孩儿去山里抓蚱蜢和扁担沟回来喂鸡,那时对于鸡蛋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区分。我只知道鸡蛋是要新鲜的才好吃,唯一了解的挑蛋的方法是把鸡蛋放在手上摇晃,晃不动的鸡蛋新鲜,摇起来乱晃的鸡蛋是放了一段时间水分蒸发了的陈蛋。
“没问题,你尽管拿去吃,我的蛋都是新鲜的!”买蛋的摊主是个中年妇女,不知道她姓什么,可她推销蛋的口气典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那个王婆。
挑蛋的事已经好多年没干过了,家里没冰箱的年代,买回家的东西都是要放在外面的,新鲜无疑是最好的保鲜方法,所以鸡蛋要尽量挑新鲜的买。现在鸡蛋一买回家就放到冰箱里,很少有人买蛋时一个一个的摇着挑。
昨天买蛋时听摊主那么一说,我有些半信半疑的,当时拿起来一个蛋摇了摇,一摇,蛋壳里的液体晃晃荡荡的不停摇摆。可见不是太新鲜的蛋。有心想买自己挑的蛋,可又想吃那种黄中泛红的蛋,稍微犹豫了一下,我傻傻的分不清好坏,最后还是决定听听摊主的意见,花18块钱买了一盘所谓散养的土鸡蛋提回家里。
煮好的蛋捞出来在冷水里过了下凉,然出在剥着吃,一如往昔的操作手法。剥好的蛋黄没有辜负我的热望,黄中透红,可蛋清的容量却充分肯定了我挑蛋时的判断,两个蛋其中的一个一半是空的。起初看到这个蛋我还担心是假的,掰开了看,蛋白蛋黄自然分离,蛋是真的蛋,虽说不新鲜但吃着没问题。家人也在一旁说吃吧不是假的,没坏。不能说卖蛋的完全不讲诚信,至少她说了一半的真话:蛋黄的的确确是她说的黄中透红,另一半假话由实践证明我中了商家习以为常使用的套路——不新鲜。
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在买柑橘时碰到了一个坏的柑橘,由此在买柑和卖柑者之间的争议中写了《卖柑者言》。延续了百年甚至千年的经商理念被从古用到了今,有层出不穷的商家屡试不爽的演绎着同样的套路,这个卖鸡蛋的推销方法不是独家秘笈,却也让如我这样容易轻信的顾客不停地体验着被套路的感觉。商家乐此不疲的用,顾客也甘之如饴的受,说利益的多讲诚信的少,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自古深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呢”!
第四篇:摸了三条鱼杂文随笔
随机到的三个梗:十字路口。吃醋。刀。
看作一个人生命中的三个故事也行,或者同一世界观下的三个人,或者三个独立故事,都没有问题。
主角原型是我和男朋友。
瞎编的。
1.我眯眼看信号灯的颜色。
二十米外的灯柱被热空气扭曲成了购物广场上傻了吧唧的气球人,密密麻麻的发光二极管努力地把自己投射到行人的视网膜上。赤裸而滚烫的柏油路像一口冒着油烟气等待培根的平底锅,没有任何生物打算试探一下地面的温度。目力所及最近的绿色植物在五十米开外,就连知了声都微不可闻。
倒数三秒,我攥紧了车把。
当我意识到刚才自己被太阳晃了眼,信号灯的颜色是由浅变深而不是由深变浅的时候,一辆与信号灯同色的跑车离我还有不到两米。我看了一眼这辆车,仿佛有人喊了时停一样,我的脑子里飞速闪过了无数画面,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走马灯吧。我以为会有很多家人朋友的温馨美好瞬间,结果闪得最多的画面还是重度红绿色盲眼中绿灯变红的那一刻,交织着悔恨,不甘,痛苦,恐惧的那一刻。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恢复了意识,体感有一个小时,但是明明我还在骑着自行车,甚至毫发无伤地与红色跑车擦肩而过。我飞速闯完了这个红灯,从马路的另一侧回望。
一片羽毛即将落地。金色的,马上就要溶解在阳光里的,初生鸡仔那样毛茸茸的,软的,生命的力量饱胀到刺眼。它一接触地面就消散在空气里了。他又救了我一次。
“谢谢你。”
“这是我应该做的。”
2.我打开自己小破公寓的防盗门,肩膀上的小东西呼啦呼啦地飞到沙发上,收起翅膀恢复身形抱着靠枕不发一言。
“怎么突然生气了?”我把手里的包裹放到鞋柜上,关了门,然后坐到他身边。戳了戳他的脸蛋,顺手捏了捏,嗯,手感真好。他伸手拍掉了我不安分的爪子,转过身继续生闷气。
今天应该没干什么会惹恼他的事情啊?七点起的床,早饭午饭也好好吃了,到底他在生什么气?算了,守护天使的心思可真难猜。我站起身正打算去把包裹拆开,就感觉自己的手腕被拉住了,于是只好再顺势坐下来。“怎么了?”从刚才我在门卫那儿取快递开始这货就突然单方面和我冷战,也不缠着我吐槽我的同事了,也不评点路人的穿衣风格了,习惯了他絮絮叨叨的我耳边一下子安静下来还怪不适应的。“你不告诉我我真猜不到我又做错什么了啊。”
“你道歉!”他抱着靠垫死死盯着鞋柜上的包裹。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不该瞒着你偷偷买毛绒玩具的,回头先给你抱,好不好?”
他一扭头:“我才不要。丑了吧唧的。”
审美遭到质疑,我忍不住为自己辩护一下:“我在淘宝挑了半天的……”然后在他的瞪视下吞下了后半句“买家秀里的小姐姐们抱着巨可爱”。
估计是瞪累了,他又转头去看那个包裹。见他半天不说话,我清了清嗓子:“那我把它放书房去了啊,反正你也不去那儿——”
“也”字还没说完,他突然出声打断我的话:“它有什么好的。”
我为了说完自己的句子没听清他说了什么,就下意识回了个气音:“哈?”
“你是不是以后就抱着它睡觉了?就不要我了?”他越说越委屈,说完就变回小不点的样子,躲在沙发角里,用靠垫挡着自己,“你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摸我的翅膀了?”靠垫轻微地晃动了一会儿,一边晃还一边发出声音,“哼,它又没有羽毛,而且一点都不软,完全不好摸。”
“啊,我是买来垫腰的。”终于明白小东西在生什么气了,“书桌配的那把椅子一点都不符合人体工学,坐个一小时就腰酸背痛,所以买个软一点的东西垫一下。”见靠垫不晃了,我把它拿到单人沙发上,让尴尬害羞到僵硬的小家伙呼吸点新鲜空气。他还面对着沙发角落蜷着,展开翅膀遮住自己不让我看见,结果因为身高原因我正好能看见他红得滴血的耳朵尖。我站在沙发背后伸手戳了戳他的翅膀根,小家伙“嘭”的一下变回了185的大高个,面对沙发背跪坐着,脚背搭到了茶几上。他起身绕到我身边来一下子抱住了我,下巴搁在我背后闷闷地出声:“以后还是抱着我睡觉。”
我也回抱他,顺手撸把毛:“嗯,抱着你。”
3.每个人类生来就有一个守护天使,是只有自己看得到、接触得到的奇异魔法造物。有些是人形,有些是兽形,有些是器物,有些甚至形体都没有,只是一段意识。在有些世界里,人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存在,但在这里不是。每个人的守护天使会一路陪伴这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而一个人的死亡往往是在其守护天使消失之后发生的,比如隔壁老王就是在耗尽了自家天使的法力之后还不知悔改,一意孤行闯红灯,导致被车撞了,再比如隔壁楼那个小男孩从出生起就带着不治之症,他的天使是一把格外娇贵的小提琴,在他九岁那年碎成了无数木片,然后他也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再举个不是我们小区的例子,我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听说他的天使长得和他女神一模一样,她在一次意外之后化成了一堆沙子,自此他悲痛欲绝,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选择了自我了断。
我的守护天使虽然法力几乎为零,但是有一个特殊能力,就是能被我以外的人看到、摸到。虽然我对此有点不爽,但是他因此能光明正大地成为我的男朋友,这份骄傲一下子就把那点小小的不爽冲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第五篇:三块钱的信任的杂文随笔
俗世的暖,用心体会,总能遇到。
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做早饭,我只得出去买。走出小区,一心想赶乘公交,我急急地往一家早点铺走去。
早点铺设在沿街的地方,一只大炉子靠墙摆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正拿了大火钳子在壁炉里翻翻拣拣,炉子上方凸出来的铁皮边斜靠着十来个出炉的烧饼,零零散散地,或平躺,或侧卧。焦黄焦黄的外壳,鲜有一两处黑色的块状,八成是火候太旺所致,似姑娘脸上的黑痣,反而增添了几分韵致。
之前买过一次,我辨得出哪些是甜的,哪些是咸的。咸的烧饼是圆形的,当然因了纯手工的缘故,并不是中规中矩的圆,不规整的圆倒有了几分扑拙的美。上面布着点点葱花,翠绿翠绿的。甜的烧饼近似椭圆形,表面撒上了白色的芝麻,像夏夜天空中的繁星,密密匝匝的。
炉子边支着一个简易的案台,上面摆了几根黄澄澄的油条,整整齐齐地。炉子后方有个窗口,不时有人用长长的竹筷子夹出刚出锅的油条,靠在不锈钢的架子上晾着。翻拣烧饼的男人趁着空档再把油条钳到案台上,码放得整整齐齐。
彼时,炉子边围了几个人,有的看着炉子里的烧饼,有的跟男主人用方言聊着天。他一直笑眯眯地应着。我猜想,他们定是要等刚出炉的烧饼,那滋味更好,那香味更足,那口感更脆。我也想要那样的饼。
可是,我没有时间等,便跟中年男人说:“老板,要两个咸的,是三块吧?”他爽快地答:“是呢是呢。”随即取出一个干净的方便袋帮我装饼。没曾想,钱包竟然被落在家了。我抱歉地说:“老板,我忘带钱了,烧饼我先不要了。”老板却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明早来补上就行,烧饼先拿着吧。”“这咋能行呢?”我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大大方方地说:“不就俩烧饼么,我信得过你呢。明早给吧。”转身继续和面,做馅。我不好再推辞,拿了烧饼,道了谢,匆匆地往车站走去。
路边的梧桐树上,一片片新发的小叶儿,已经从鹅黄转为浅绿。阳光从梧桐树枝间倾泻下来,地上像布缀满了浅浅淡淡的花纹,影影绰绰的,煞是好看。我感受着这春日里清新的空气,感受到和蔼的烧饼铺老板赠予我的一份信任,心底感到无限的平和与安宁。
是啊,生活处处有温情,怀揣着这份俗世的暖,人也轻松,心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