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人的眼中的谁的杂文随笔
常常处于混乱与纠结中。然而那些让我纠结和矛盾过的事情,在事后又常被自己遗忘,或者在事后发觉出当时的自己怎么这样地钻牛角尖、怎么这样地小肚鸡肠。
而我又常常想向别人做出类似“忏悔”的行为,比如直接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告诉他们我是个小肚鸡肠的人,然后说一句“心肠恶毒的坏女人说得就是我啊。”但他人常以为是玩笑,却不知我是真心。
因为我很容易因为“看法”和“印象”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个温柔、善良的乖孩子,就会潜意识中逼迫自己真的这样做。而我讨厌这样,大脑告诉我,这样限制了我的自由。
以前很喜欢看《吸血鬼日记》。前两季中,大萌(Damon)是个很坏的吸血鬼,他一点都不care别人的生命,不在乎亲情、友情,冷血、冷酷、坏。但再接着看下去,会越来越喜欢大萌。有一次,他和E聊天,“Damon,你为什么不让人知道你善良的一面?”
“我怕我表露出来后,你们就会用你们的善良来要求我。”
看吧,大萌真是个任性、别扭的孩子。他用冷漠伪装了自己,他只是想不受别人的约束,做自己,和活下去。
可是,现实和电视剧不一样,我们是人也不是吸血鬼。弱小的人类,弱小的我,不坚定的我呵。
我记得之前有次和朋友聊天,那天他问我那段时间究竟怎么了?我戏言,说是像在开吐槽大会,而后随便说了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其实相比烦恼他的事情,我的烦恼像是挠痒痒一样,让我自己都觉得无趣起来。X君突然来一句,“really你肯定很温柔很善良。”
我在这头哭笑不得。温柔?不,我脾气其实不好,以前会和爸妈生气。善良?不,上面刚说过了,我这个人爱钻牛角尖、小肚鸡肠,还喜欢用自己的所谓道德去要求别人。
他看错了。
我着实不愿做那个别人臆想中的“温柔善良者”。
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大萌的另一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当然是,他坏坏帅的样子啦。
第二篇:替别人着想杂文随笔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公共场所一个人随地乱丢垃圾,别人让她不要把刚扫干净的地面弄脏了,她回答说“我不丢垃圾,要清洁工干什么”,一副很理直气壮的样子。
清洁工是清扫大家不小心丢下的垃圾和自然产生的垃圾,不是专门扫人们故意丢下的垃圾。如果每个人都随地乱丢垃圾,满城的清洁工从早到晚地扫都不够用,最后害的还是大家。设那么多的绿色垃圾箱,就是让人们丢垃圾的。可很多人习惯了,就是不愿意多走几步丢进垃圾桶,总是习惯性的随地一丢。有些人在公共场所随意嗑瓜子之类的就更不应该了,看着满地的瓜子壳就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一些人的文明素质并没有提高多少。我们不说像日本那样垃圾都有专门的分类,至少尽量要把垃圾丢到垃圾桶。不仅城市清洁美观了,也减轻了别人的一些劳作。清洁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做,工作累工资又少,如果不是为了生计,一般人也不会做清洁工。我不太喜欢搞卫生,知道搞卫生很累,所以总是比较注意不要乱丢垃圾。如果不小心丢了或者必须要丢时,总有一点点歉意。心里想着他人,不只为了图个人痛快、省事,应该是一个人基本的素养,在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在工作中,领导下达一项任务时,要考虑下属对任务是不是理解清楚了,执行起来是不是有困难。如果领导不管下属是否真正理解任务,不管执行中遇到什么困难,只是强硬地要求限期完成,下属可能会把任务弄得一团糟,或者想尽一切办法拖延任务、推诿责任。反之,下属在执行领导布置的任务时,要考虑领导的难处和压力,尽量按质按量地完成好任务。有什么疑难和异常,要及时和领导沟通汇报。如果总是偷懒、不肯做、完不成任务,领导也没有再留人的必要。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丈夫要体谅妻子,妻子要体谅丈夫,父母要体谅小孩,小孩要体谅父母。每个人都不能做得尽善尽美,互相多提对方想一想,多替对方减轻一些负担或压力,多给对方一下赞美和支持,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社会,就是每一个人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关心他人。
第三篇:不给别人添麻烦杂文随笔
网上出现这样一则新闻:农民工怕弄脏银行地面脱鞋跪地取钱,自称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则新闻和农民工说的这句话给了不少人启发,是啊!其实一个人的修养与他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并没有关系。正如新闻下网友的评论:“所谓修养,说简单点,就是不给人添麻烦。”
想想从小到大,自己给身边人添了不知道多少麻烦。在家给父母、邻居添麻烦,在学校给老师、同学添麻烦,如今走入工作岗位,还在给很多人添麻烦。
去德克士吃东西,吃完后总是将一大堆垃圾留在桌上;去商场买东西,把商店里的东西翻了个遍;工作上,自己不愿意做的很多事情总是要推给同事……如此种种,回想在脑海中,不禁让我对自己大为失望。原来,平时自认为不可一世的自己,修养还远不及这名农民工。
当今社会,当今中国,如我这般,时常给身边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不自知者,恐怕也不在少数。否则在很多街区怎会随处可见垃圾;怎会出现某些外国景点标明“中国人禁止入内”的标语。
无独有偶,这位农民工的行为让我想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1973年冬,董老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中央批准董必武同志到广州休养。当时,董老正在患感冒,还住在医院里。同志们担心他坐火车长途旅行身体支持不了,再三劝他坐飞机去。董老详细地计算了坐飞机的费用,觉得浪费太大,就,坚持坐火车去。他还再三叮嘱:“人老了,不能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今后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
一句“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与农民工的“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两个故事和两个人物相得益彰。一位是开国元勋,一位是太平盛世的农民工,都体现出了他们心中最纯净的一面,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一面。
我们生活的社会不是某一个人的社会,也不是谁能够脱离的社会。而是一个相互依靠的社会,是一个各施其职、各尽所能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有谁能不给人添麻烦,总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为我们服务,我们也在为别人服务。这些,都是正常的工作生活。但是我们都应该又这样一个意识:决不给别人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不能给集体、社会添加麻烦。如此,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和谐。
诚然,这位农民工的鞋子不干净,走到哪儿都可能会将泥土留下。但是,这位农民工的心是干净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这个地方带来净美。
第四篇:谁将为我们哭泣杂文随笔
很多人问我:当代中国作家中,最喜欢谁?带“最”字的问题最难回答。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史铁生、周国平、王小波、余秋雨,因而也最喜欢。呜呼!其中两位已去天国。
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仙逝后,惊闻这一噩耗的周国平先生失声恸哭。“在这一瞬间,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世界荒凉了,我失去了人世间最好的兄弟。”他在博客中动情地写到。
关于“死”这个话题,在我读过的作品中,史铁生和周国平是提及最多的。前者在《病隙碎笔》中对人死后灵魂的有无做了思辨式的解读,后者在《守望的距离》中有一章叫《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从哲学的角度对死进行了深刻剖析。
史铁生擅长从灵肉和心魂的意义上阐述死亡的内涵。显然,他倾向于死后灵魂的存在。“说白了,作恶者更倾向于灵魂的无。死亡是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人世间并不像人们主张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见与这种美好的愿望恰恰相反。于是人们希望天堂和地狱存在,灵魂将被其一收拢,藉此实现我们的主张。“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就像艺术,在科学无言以对的时候,在神秘难以洞穿的方向,以及在法律照顾不周的地方,为自己填下美好的愿望,为自己提出善的要求,为自己许下诚的诺言。”读过这些文字,我感到的不仅是一位作家对死亡之神秘的披露,更感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嫉恶如仇,希望扬善惩恶的正义之心。
周国平擅长对死亡进行哲理性的思辨,他的论述旁征博引,援经据典,充满史诗般的古典意味,把死亡这个晦涩的话题一步步引向通达敞亮,让人觉得死和生同样具有正面的价值。“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欢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人活着是一种修行,从浮躁到淡定,从卑锁到坦荡,从怯懦到无畏,不就是一个从思考生的茫然到看透死的凛然的过程吗?周国平还主张人的临终关怀,主张死的尊严。有尊严的死去,就证明曾有尊严地活过。作为身有残疾的他的好友,史铁生一直恪守一个信念:一定要有尊严地活着!
周国平年长史铁生六岁,但他们有过一段相同的经历,就是在文革中都到偏远农村插过队。之后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周先生进了社科院哲学所搞哲学研究,史先生却进了街道工厂。他们都饱尝过苦难,对人生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和洞悉,因此他们关于人生种种命题的解读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是极佳的哲思读本。我可以想像这两颗高贵的头颅面对面对话的场景,他们可能高谈阔论,也可能沉默无语,但两颗心肯定有心电的交流。世上的确是知音难觅,他们互相找到对方,不仅是找到了文学上的朋友,而且找到了心灵上的伴侣。有人说,伟大的心都是孤独的,由此断定,他们获取了罕见的幸福。
“不是久患的肾病,而是突发的脑溢血,把铁生带走了。和死不期而遇,他会不会惊诧,会不会委屈?不会的。他早已无数次地与死洽谈,对死质疑。在那次谈话中,他告诉我,他想证明死是不可能的。当然,死是不可能的,他的高贵的灵魂就是证明,一定有天国。”所有喜欢史铁生的人,应该和周国平有同样的感受。我们希望在天国里,史先生仍然可以继续他对灵魂的探索。在那里,众多高贵的灵魂欢聚一堂,他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到心魂的真实面貌。那是一个祥云笼罩,阳光洁净的世界,但愿他好好享受,以补偿他在人世间的痛苦。
人总归有一死。像周先生和史先生这样把死亡的神秘伪装层层剥掉,认清了它的真正源归指向的人,生与死都是轻松淡定的。这个世界是喧嚣的浮躁的,滚滚红尘把世人裹挟其中,就像一个卑微的生命淹没在滔滔洪水中,谁能稳重自持?谁能明辨方向?谁能款渡如鱼?鲜矣!但总有一些智者不愿随波逐流,不愿甚嚣尘上,他们像一块块巨石安卧在水底,任凭风云激荡,暗流冲刷,“我自岿然不动”。他们心似千斤坠,魂如定海针,击水中流,泛起浪花点点,激起涛声阵阵,那才是最高亢的生命之歌!
死是所有人的结局。史铁生走了,周国平哭了,铁凝哭了,张海迪哭了,我们都哭了。一个高贵的灵魂才值得另一个高贵的灵魂为他哭泣。
当我们走的时候,谁将为我们哭泣?
第五篇:通过别人认识自己杂文随笔
老王作为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在对待自己父母的问题上,自我感觉还不错。他虽说在外地工作,但能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定期给父母寄保姆的费用,节假日也抽空回去看望父母,陪他们聊天、上街买菜、买早点、洗空调的过滤网等等。
尽管如此,老王的心里明白,如果说对父母的照应,还是在外地打工的小弟做得好一些。母亲头不舒服,小弟给她买了个按摩器,母亲每天上午下午各按摩一次,感觉还不错。父亲在当地买不到的药,小弟乘出差机会在广州药店寻找,买到后带回。父亲有一次住院,小弟让他媳妇请假回家照护。
一件事情,自己做得怎么样,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看出来的。
自己长得怎么样,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要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说。
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需要通过参照物来比较,来确定。
自己的水平是深是浅,只有通过与别人交流沟通,才能有所明白,有所感悟。
从认识的角度讲,人是很难认清自己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的视角,很难看到自己背后的事情;自己的立场,很难转换到他人的位置上去;自己的利益,总是本能地加以守护和争取;自己的情感,会产生自爱、自怜、自谅。这些都会约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形成不那么客观、全面、公正的自我认知。
尤其是取得了一些成功、形成了一定权威、握有话语权的人,更是难以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往往以过去的成功来肯定现在的做法,以自己认为的正确来排斥别人的观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见别人的长处,自我欣赏,自高自大。
看不清自己,容易产生自满、自卑情绪,或固步自封,或萎缩不前,或放任自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成为自我实现的障碍。
认识自己的途径很多,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通过别人的言论,了解自己的想法。听到别人议论王宝强婚变,自己可以想一想,对这件事情我是怎么想的,别人说的哪些观点我想到了,哪些没有想到;哪些观点我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比我想的深刻,哪些还不如我;如果我来说,会怎样讲?等等。通过别人的言论,比较自己的想法,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
通过别人的行为,了解自己的做法。同样做一件事,你这样做,他那样做,不同的地方就值得思考一下。傅园慧面对央视采访,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表情,逗乐国人,受到热捧。如果是自己,在情景规定的场合应该如何面对?是表情严肃,还是自然流露,还是别出心裁?不同的行为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对比一下自己,才会知道自己不同于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通过与别人的比较,了解自己的优劣。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赞美拼搏精神的,有归功技术功底的,有突出郎导作用的,还有归结为开放格局的。众说纷纭中,可以悄悄地问一下自己,别人说的这些我想到过没有?如果没有,是关注度不够,还是知识面不够,还是认识水平不够?有比较才有鉴别。自己的眼光、能力、认知、心态怎么样,与别人一比较就显出高下了。
老王与小弟一比较,便知道了自己对待父母与小弟的不同和差别。
在认识别人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己,似乎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