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

时间:2019-05-15 11: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

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

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1、构建生活化的初中语文课堂。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2、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老师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谁能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等,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分给以鼓励。总之,老师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是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组织、激励学生成立学习讨论小组,由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2、教学思路和教学艺术力求新颖。

(1)新颖的教学思路,就是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一是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的处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诸如写了哪些景、抓住什么特征写、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写等等,旨在使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进而达到初步掌握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的目的。这样使初一的同学比较直观地熟悉课文,并理解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二是找准教学“突破口”。如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以肃穆崇敬为“突破口”、教学《天净沙?秋思》是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长江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等。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新颖的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如《荔枝蜜》教学的导人,采用音像资料导人,运用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插播旁白进行解说,然后谈感性认识——提问: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发言后,教师导入课文学习——“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3、站在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立场去组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时,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用你自己的观点来探讨一下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答案:慷慨大方、重义轻财(事例: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事例:痛打郑屠、帮助金家父女);性急如火、心细如发(事例: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事例: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质问郑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斥骂郑屠“诈死”从容退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的渗透于现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在教学中渗透美学理论,《春》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春》是描绘的一种自然美;《斑羚飞渡》是歌颂的一种生命美;《驿路梨花》是赞扬的一种心灵美;《麦琪的礼物》是表达的一种爱情美;《菜园小记》是抒发的一种社会美……《背影》是品味无言的真爱;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细致分析、理解过程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

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途径培养,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能力,求异思维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提高。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要从教材和学生出发,恰当选用,因势利导,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思维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point Jiangjin West Lak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2008 Undergraduate Class Hu Tingting Abstract:Fost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The ability to innovate core is innovative thinking, so in language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in students education is imperative.So, how do students in language teach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hen? Mainly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wo major ways of teaching culture,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boldly questioning,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imagination.With these abilities,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will certainly be raised.However,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tudents, appropriate selection, make the best use,Stimulate the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Keywords: language education, innovative thinking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引言:未来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是网络生存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挖掘隐藏在每个人生上的智慧财富。”江泽民主席在接见中国科学院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怎样锻炼了我?通过质疑,学生不但能很快审准题意,而且能很快想好文章的内容,在确定好主题后,学生再次质疑,哪些材料可表现文章中心?其中,哪个材料更真实、更新颖、更细小。通过质疑,学生选好了本次作文的写作材料。接着,让学生再次质疑,采用什么方式开头和结尾?怎样安排文章详略?这次质疑,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便写作。

(二)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思考问题。不依常规,寻求问题的解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针对“乌鸦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水”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乌鸦可以找来一根空心草杆子当吸管,像人喝饮料一样就可以喝水。”“乌鸦可以把瓶子放斜,让水面升高,这样也可以喝到水„„学生们想出的方法不同,说明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又如教学《景阳风》一文时,让学生对武松打虎一事发表意见,学生们能各抒己见且振振有词。

求异思维在写作中主要表现在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因此,在这三环节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1.独特的主题。主题好比文章的灵魂,主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优劣,一个好的主题最重要具备独特性。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确定中心,要求他们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确立出与众不同的主题。如同学是拔河比赛这个材料,有的学生着重表现拔河比赛给同学们带来的快乐,有的同学重在揭示做事要讲究方法的道理,有的说明人心齐,泰山几移的道理。我认为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手温暖孩子冰冷而长满冻疮的小手。这样的材料既细小,又新颖、真实,写出来往往会更感动人。

3.巧妙的结构。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学生们总爱用总起开头,总结结尾的结构,给人千篇一律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我常常让学生精心地安排结构,将自然开头,总起开头,联想开头,环境描写开头等方法交换着使用,这样就避免了雷同现象。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丰富的想象就不可能能创新。著名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瓦特正是看到火炉上的水烧开了后展开联想,终于发明了蒸汽机,引起了工业技术革命性的变化。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想象力强,就可以将大脑中已民用工业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都非常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丰富想象力的训练。

1.将文变为图。如教学《鸟的天堂》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出“群鸟纷飞”的图画来。其中,一位同学所画的水粉画“群鸟纷飞”还获得镇绘画比赛一等奖。

2.将文配上曲。教学《匆匆》一文后,我让学生自己选一首曲子来配乐朗读,学生们纷纷行动,而且许多学生所选择的音乐与《匆匆》的意境非常吻合。因此,学生朗读时能读得入请入境,很有感情。

3.将文变为剧。教学《矛与盾》后,我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同学们能将买矛与盾者如何夸奖自己的矛和盾和遭到旁人提问时的那种容太都表演得淋漓尽致。

4.将文变为型。教学《詹天佑》一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选择材料做一个火车用两个火车头通过“人”形线路的模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是培养丰富想象力的最好途径。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1.想象法。有些课文结尾很含蓄,往往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针对这些课文,我们可以安排继续想象性练习。如教学《凡卡》一文后,让学生想象凡卡交信后的情景。其中一位同学写到:凡卡等呀等呀,始终不见爷爷的回信,也不见爷爷来接他,他担心爷爷出什么事了。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根据学生阶段性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对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创新思维训练应有所不同。

(二)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同时,应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它是以创新动机、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具有创新的动机、愿望。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活用内在的认知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学生探索疑难问题的兴趣,探讨课文优美意境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其次,应该活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希望自己能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进行创造表达。例如,口头演讲,辩论,书面作文赛,都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化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应活用赞赏和鼓励的艺术。学生创新艺术的激发,也依赖于外部动机的刺激,教师对创新思维成果的赞赏和鼓励,也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这个主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探索。参考文献:

⑴张怀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庆市教育学习指导委员会2000年7月 P40 ⑵王传柯《浅谈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庆市教育学习指导委员会2000年7月 P50 ⑶李慧纯《语文教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中国教育文联出版社2000年11月 P2284 ⑷詹玲《寓创造性思维于语文教学中》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2000年4月 P36 ⑸刘兰《寓创造性思维于教学中》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2000年4月 P36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三篇:探讨语文教学中创新潜能开发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成了各门学科的首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这一目标:一是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四是挖掘教材中的“创造点”。

【关键词】课堂氛围;创新思维;观察;创造点;创新潜能

1.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前提

1.1教室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应照本宣科。如在教学小说《孔乙己》时,小说的传统主题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文中的孔乙己是被同情的,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而当我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来看待孔乙己的?”学生各抒己见:他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是一个爱虚荣,死要面子的人;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人……

我不轻易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文中找理由,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给学生一个激烈争论的机会。在争论中,学生对这个人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1.2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分标准。对学生要求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

1.3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很多事情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教师应给于大胆的褒扬,积极地支持和鼓励。第四:在教学中教师要容忍不同的意见,支持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求异思维的训练中形成。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寓言《愚公移山》一课,多年的教学都是让学生懂得人定胜天,世上无难事这一道理。然而就有一位学生说:“愚公爷真蠢,与其祖祖辈辈挖山,不如让后代多学文化知识,发明炸药,先进工具什么的。”这不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吗?平日学习中,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提不同观点:如忠言未必逆耳,开卷未必有益……

古人云:因材施教。人鱼人之间的差异性使普遍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成为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

3.观察生活是创新的过程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条件,而想象是在敏锐观察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并在观察中利用大脑储存的信息,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可诱发创新思维的发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应该为学生打好精神底子的语文教师,我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一双慧眼吧,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几年来我和学生们一起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仔细观察、体味生活:一起去采访,搞社会调查,一起上网……让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日记作文,甚至写入考卷,把其中的人生哲理镌刻在心头。这既是引导学生探讨、帮助学生思考,作出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4.挖掘教材中“创造点”,是创新的关键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点,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创造点备好课,设计好教学方案,充分挖掘这些“创造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问学生:“船已到故乡的港口,为什么于勒不去找他的哥哥嫂嫂?由此可见于勒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联系小说前后的情节,针对这两个问题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倘若教师备课不深入,缺乏容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那么,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

第四篇:中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路论文(推荐)

第一篇:中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推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为第一要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对传统的凸显强制性特征教学方法的彻底摒弃,促使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着学生的“学”而转变。教师在择取教学方法时不再强调自我主宰意识,而是注重以启发、点化、引导以及唤醒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其自主学习的需求。此类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为核心指向的教学方法,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应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方法手段的创新,必将推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体系的变革。

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用价值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趋强烈,由此引发了学校培养目标体系的重组与变革。而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相对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于修正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其重要的社会职能涵盖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所有环节。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语文教学更是其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条件,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愈加凸显。因此,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体系构建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1.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与规范。传统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之所以教学效果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误导,致使教学观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受此影响,造成了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唯成绩论”思想泛滥,教学环境既凸显功利性,又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行为紧紧围绕着“60分万岁”这一狭隘的功利目标。因此,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首要环节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彻底摒弃“唯成绩论”的教学思想,树立起彰显“以人为本”内涵的教学观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变革,以便于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诗人的千古绝唱,勾勒出的是一种清幽静雅的意境,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体验与遐想。同理,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亦可以达成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功效,对学生的心境起到积极的洗涤与净化,使得学生能够在保持心态平和、情绪松弛的状态下,开展积极有效地自主学习活动。

2.实现地位互换,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以教学活动为媒介所建立起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理想化的实现。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关系的紧张。这种紧张的关系主要是指因师生间地位落差过大而难以形成彼此间平等的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因此,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对于教学方法的择取也彰显出明显的强制性,学生只能够进行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其自主意识受到严重的制约。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极易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以及语文教学的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基于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互换,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将是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前提[4]。其原因在于:首先,师生地位的互换,有效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地接受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引导与辅助,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师生地位的互换,有助于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择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得教学氛围进一步优化,师生间彼此尊重、信任与依赖的关系自然生成,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愈加通达。这种建立在彼此信任以及真挚情感基础上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达成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进而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给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必然需求,适应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必要手段。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强制性因素,注重对人文化元素的引入,将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成为点化、启示、引导、刺激以及唤醒等手段,来实现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机生成。这对于实现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的目标,推动与维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

第二篇:中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一、中职护理专业就业现状

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一些中职学校护理专业依然维持着原有的教学模式,而且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导致了学生毕业离校后面临着就业难的状况。从护理专业的就业市场来看,医院对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特别是近些年来,护理人才已经出现了紧缺的势头。这就意味着,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依然有很大的就业空间,那么中职学校就要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衔接,以有效地解决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定位,教学观念也要随着学生就业形势而有所改变,才能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要为学生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首先就对于自身的教育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准确地定位。目前对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专业理论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与护理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可见加强中职语文教育成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一个重要环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实践

1、语文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结合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所不同,中职的学生毕业离校后就要面临就业。虽然护理专业人才出现了缺口,但是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从专业本身而言,中职学生具有专业实践性的优势,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一专人才转向了综合性人才,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上就要转向实用性,即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外,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方向要逐渐向就业靠拢。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求职面试的情境,讲解求职信的撰写,设计场景让学生接受就业面试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倾向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以及预防保健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将该专业的就业面试场景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提高就业面试的熟练程度。

2、语文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护理专业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内容中融入护理专业知识,以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对于任何学科知识来讲,语文知识都是基础。那么摆脱单一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将其作为载体向护理专业内容转变,使语文知识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得以扩展。语文课堂教学将中心转向学生,教师设计课堂护理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护理角色中掌握语文教学内容。比如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的劝说,讲解保健知识等等,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运作技巧,并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以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中就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3、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生源复杂,这就给语文教学以难点。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实施语文教学,如果依然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准,引导运用多媒体多方面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弥补知识水平上所存在的不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将知识面无限扩大,让学生对于知识具有选择性,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运用多媒体辅助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可以将语文教学建立在护理专业的背景之下。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语文课堂知识融汇于其中,以使语文教学更为形象化、立体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市场经济阶段,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就要着力培养自身优势。中职语文教学是基础课教学,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以就业为导向,将语文教学与护理专业相结合,应用到专业教学实践当中,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

第三篇:中职校语文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一、东莞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原本是一门优美的艺术,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却普遍沦为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临摹”与“套用”,教法单

一、滞后。据悉,东莞很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授课存在“搬用”初、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现象,千篇一律的教师主导式“口授”教学,按部就班地讲解书中内容,完全脱离学生专业具体实际,教法单一,枯燥无聊。有些民办职校语文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忽视教学质量,某些担任多个班级授课任务的语文教师,无视各专业间迥然不同的知识需求,授课时一份教案,四遍复述。这种教法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严重滞后于专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违背了语文课程“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及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功能定位,阻碍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对接专业转型升级,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适应中职专业建设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突破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瓶颈,采取可行性策略,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管理者加强重视,突显语文重要性

要挽救中职语文学科边缘化趋势,首先需要市教育局、各中职学校管理者端正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建设,强化语文师资培养及语文教法培训,突显语文在中职学科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主管部门可组织召开中职语文教学研讨会,相互交流经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还可组织中职生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挑战赛等活动,旨在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而各中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民办中职学校管理者,更应及时抛弃“语文杂科论”、“语文无用论”的思想,重视本校语文教材建设及师资培养,完善对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加大经费投入,推动语文学科建设教科研活动,激发全校师生教、学语文的积极性,形成重语文、爱语文的良好风气,真正发挥语文对中职生人格修养及学习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2.精选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需要脱节,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千篇一律、枯燥无聊的困境。要突破语文教学与专业需求脱节的瓶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结合专业实际,精选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应深入了解授课专业的知识需求,进而对接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对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增删。对与该专业关系疏远,对未来就业作用甚微的偏难内容,可适当删减;而对那些与该专业知识需求结合紧密,对就业影响较大而教材中却只略微甚至未能涉及的内容,可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视情形而增补,以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需要。另一方面,还需加强语文教材建设。响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确保中职专业转型顺利进行,市教育局及各中职学校应倡导、组织专家及一线中职语文教师,立足各校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编选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切合专业实际的中职语文教材,如可按文科、工科的分类来编,还可在将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具体专业编选语文教材,力争做到语文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具体需求及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语文对中职生人格修养及职业技能的润化、滋养作用。

3.加强教研沟通,优化语文教学

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各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交流中总结实践教学经验,适应专业实际需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如东莞市中职教研室于2012年4月27日在黄水职业中学召开的“东莞市中职学校语文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会”,邀请全市各中职学校语文教师代表共聚一堂,交流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探讨改进语文教学的建议,对东莞中职语文课程建设意义重大。此外,各中职学校也应加强对语文教科研的重视,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强化奖励,带动语文教学质量提升,适应专业转型升级需要,推动学校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中职教育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东莞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东莞产业、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需要,结合东莞中职发展的现状,加快东莞中职专业建设从数量扩张向特色品牌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然。对接东莞专业建设转型的现实需要,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中职语文课程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及为中职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对推动东莞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

第五篇:论文---新课改中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1[定稿]

新课改中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

摘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新课改全面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开拓创新,推进教学改革,既要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还要与时俱进,学习新观念,接受新观念,用新观念审视以往经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新路子,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体验、实践,从而知识、能力、觉悟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 新课改 政治课 创新 教学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旨在与同行交流。

一、总结经验是基础

要开拓创新,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继承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发扬光大好的经验、做法,这是开拓创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政治教师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在教学园地辛勤地耕耘,既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又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思想政治课的宝贵财富,必须发扬光大。概括来说,我认为最基本的经验有如下两条。

(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对空洞说教。

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生动的事例来引出和论证有关的理论知识,而决不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成“寓深奥的道理于具体形象中,把功夫用在疏导上”的特点。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力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思想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加强政治课的实效性。政治课教学必须是充分说理的,一定要讲清概念、原理,同时,政治课教学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以空对空”,不能“两张皮”,一定要用启发、疏导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之惑。很多教师坚持把思想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强调充分发挥政治课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战斗力、说服力、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重视学生自学,引发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那种在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之前就进行的讲解,缺少针对性而又“咬文嚼字”的讲解,只能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我们每位政治教师要努力挖掘和利用教材所蕴藏着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利因素,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问题,同学间相互提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学中尝试解决,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巨大的探索时间与空间,防止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抑制和定势,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诱导学生想象,唤醒创新。

想象力是指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是创造发明中实在的因素。”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提出假设,进而创造出新形象,才会有灵感或“顿悟”的产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和思考,并在观察和思考中利用大脑中已储存的信息,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例如:在初三教材涉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时,就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你认为最美好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同学说:“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有的同学说:“远离战争,没有犯罪。”有的同学说:“地球月球一日还。”等等。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无疑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3、鼓励学生应用,培养创新。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迎接挑战,他们必然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呢?我以为应该多启发学生联系社会的热点问题,自己思想上的疑点问题,把它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

佳切入点,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样”“应该如何”,让学生在尝试应用中获得启发,获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转变观念是前提

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首先要与时俱进,学习新观念,接受新观念,用新观念审视以往经验,开拓未来,从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一句话,转变观念是开拓创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前提。

那么,新一轮课改的观念和以往课改的观念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有根本的不同。以往课改的观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为了考试。”因此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单一的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即选拔功能的教育,是选拔精英的教育。而新一轮课改的观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或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它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选拔的成功,让每一个个性健全发展的人能健康地接受社会选拔、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各种挑战。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观念,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又要结合当今实际,与时俱进,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我认为应强调的仍然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为主体,启发式的原则,但要赋予新的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以往在贯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内容上似乎有点“高、大、全”;在形式上为联系而联系,联系的事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脱离学生的实际,实质上是为考试而联系。新一轮课改强调这一原则,我认为应着重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特别要针对初中生现实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突出发展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使其能够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对社会事件和人生问题具有自己的见解,成为有主见的人。总之,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成长规律,联系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和需求,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可以采用“互换角色”、组织讨论、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情感交流和新知的发现,从而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双方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积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可以说,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直以来强调的教学原则。但启而不发是普遍的教学现象。要真正实行启发式教学,我认为要提倡开放式教学,要有个载体,即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在参与中、在活动中、在过程中去体验,从中才能有所启发,才能有所创新。这一过程,一般要经过三步。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进而要让学生在参与中、活动中、过程中去探索、研究、争论、分析问题,只要学生认真投入,就会有发现、有看法、有启发、有创见;最后学生将发现、看法、启发、创见升华,悟出道理,以至得出结论,这样就能学有所得。

总之,学生只有在观察、发现中才会有启发;只有在讨论、探究中才会有所启发;在升华中才会有所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参与、活动、过程、体验、实践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我想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载体,好好运用,启发式教学必有成效。

三、努力实践是核心

总结了经验,转变了观念,最后的问题就是要付诸于实践,不实践,不能开拓创新,不能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践是艰辛的,一旦成功又是喜悦的。只有经过酸咸苦辣的艰辛,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甜蜜。勇于实践,不怕艰辛,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新路子。在教学实践中,在 4

与教师们的研讨中,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三点:

1、大胆处理教材。

根据课标要求,大胆灵活使用教材;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抓住关键、重点知识,教学最基本、最基础、学生必须懂的知识,不求面面俱到。根据课标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求知欲望和需求,找好教学切入点。

2、重视教学方法。

教师要明确教学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懂得要“金子”还是要“点金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要煞费苦心地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这才是终身有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必须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元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及各校不同风格的校风,各班不同特点的班风以及学生的学风等等。教学多元化要求避免公式化,标准化的大统一,应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这无疑是有利于创新教育发展的,如果按照一种模式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是实施教学多元化的内在根据。为此,教师应把单一化的教学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新教法,如“四字教学法”“五字教学法”“五步教学法”以及“兴趣教学”“愉快教学”“案例教学”“换位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开放教学”等等。同时,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社区服务、参与重大节日庆祝活动、读好书、看好电影的活动,引导学生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小论文,开展小论文评比活动,等等。我认为这些在新一轮的课改中,仍然是有生命力,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我们必须很好地去总结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的有用的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前进、开拓创新的基础。

3、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有所得。有所得不在于多少,只要真有所得,哪怕一点点也是可贵的。只要学生觉得有点儿启发、有点儿收获,弄清某一点儿问题,学到点儿东西,这样的教学应当说是成功的。

四、教学民主是保证

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看待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思维活动程度。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自由平等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努力克服“师道尊严”的旧传统,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做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其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倾听学生意见和想法,保护并鼓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化解学生害怕出错的情绪,允许学生出错,给予学生重答、补充的机会。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思考和归纳,循循善诱地促使学生的观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采取简单的否定,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新奇念头,要给予赞扬和保护,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又张扬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其乐融融的民主教学气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这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想的论文(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一项综合性的练习内容,是学生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占......

    探究语文创新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教师、家长、学生都有背负着升学的重压,学生在传统教育的成才路上挪着沉重的步子,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其他方面的才能搁置一旁,成为死记硬背的机......

    语文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一、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因素(一)改革开放以来知识观的改变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便是生产力的思想使得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语文论文

    内容提要: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创新教法,敢破陈说,做出探索钻研的表率,精心训练,营造一种创新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通用版 一、摆正师生的课堂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复杂,很多知识都是常识性的......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创造性而教”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问......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拓展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