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课时教案
1.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决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2-6的乘法口决和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
3.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机
4.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复习1-6的乘法口决:出示表,找规律.二、看谁算得又快又对.2×2 1×6 3×4 4×2 6+6 2×4 4×
1乘法的意义
三.看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四、做66第1题
五、复习填括号练习
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
3×2 4×4 3×6 2×2 6×5
3×4 6×6 2×4 2×6 1×6
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妈
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
3.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
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
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
4.口算
3×3 4×5 6×2 30-7
3+3 5×4 1×4 48-2
5.①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每只6元()?
②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共买多少只?
③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方小明和小光各有5张邮票,他们一共有几张邮票?
第二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二.教学过程:
(一)师: 温故而知心也。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旧梦。
(出示复习目标。)生:
读3点目标。
师 :本单元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 13课《钓鱼的启示 》
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课《落花生》
16课《珍珠鸟》
师: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不错。请问,这四篇课文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 : 生活中的启示。
(二)1.师:
那就让我们奔向广场,去找回启示。
师:
快速翻到62页,边找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边跟老师读: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垂头丧气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与众不同 络绎不绝
师: 请关上书,你们能将这些词语领会家吗? 生 :(在作业本上填写。)师 :(课件出示)生(对照检查)。
师: 让我们来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抽生回答)生:(齐读)
师: 你是如何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抽生回答)生:(齐读)。
2.师 : 哟,广场上卖花生的不少,我们就去品尝《落花生》吧。师: 谁写的《落花生》? 生 : 许地山
师: 对,那就请翻到67页资料袋,齐读
师: 能听写66页带生字的词语吗?(老师念,学生写,再交换批改)师: 请男生读第十段并对比填空。(位置 外表 印象)
3.师 :花生尝得差不多了,我们来欣赏《珍珠鸟》 生:(开火车读70页带二类生字的词语)师: 知道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 :(填空。读)
师(抽生读课文最后两段 抽生填空)
4.师 :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老师领大家去钓诱人的鱼儿。请翻到61页。齐读生字词。再听写
(诱饵 鱼鳃 告诫 沮丧)生 :(写在作业本上,互相批改)师 : 本课的主要内容(抽生填空,学生齐读)师 : 我们一起来熟悉三句话。出示PPT(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 第二,()。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理解:这句话中的“是与非”是指(),“实践”是说人们去(),我认为“实践起来却很难”是因为()师:
再来看看“我”的心情如何?
生:
(填空
得意
急切
乞求 依依不舍)
(三)师: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真棒。愿意完成一点作业吗?请背诵日积月累。世上无难事…… 生:(齐背诵日积月累)
(根据意思,选择性地填在作业本上)。
第三篇:第四单元复习
斑 羚 飞 渡(教 学 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4、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教前准备:
1、布置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比照阅读。
2、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文本,理解并记忆文本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3、通过片段赏析,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4、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准备阶段:(课前两分钟)
(大屏幕投出下面一段话,创设氛围)
有这样一种感情,她至清至纯,无私无畏;她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她经得起磨练,耐得住寂寞;她可以撼天动地,亦可以悄无声息,这种感情就叫做“爱”。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听过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出示课题及目标(大屏幕投影展示)
1.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3.片段赏析,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4.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学生默读)
三、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更用你的心来聆听老师的朗读。教师配乐朗读。朗读完毕停顿30秒,然后讲述:
同学们,这个故事太沉重了,沉重的让我们难以承受,沉重的令我们窒息。一群老斑羚,在生命的悬崖上,在生死的抉择中,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以生命做桥墩,心甘情愿的选择了死亡,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讲述过程中屏幕按顺序投出下列内容)
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彩虹 教师继续讲述
这一幅幅画面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震颤,更有深刻的反思,那么在这一幅幅画面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呢?
(估计同学们会比较集中的选择“斑羚飞渡”这一画面)
好吧,那么就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这幅画面上,再一次感受这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惨烈一幕吧!
四、研读赏析
学生各自大声朗读课文第9——14自然段,同时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出思考题目)
1、老斑羚是怎样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生存道路的?
2、斑羚飞渡中最令作者震撼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找出你认为写的最好,给你印象最深或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四人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学生自由发言5分钟)教师小结:
那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图画啊!“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则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老斑羚用悲壮慷慨的死亡升华了生命,诠释了崇高。他们的壮举,是伤心崖上的彩虹,是生命之虹,是精神之虹,是灵魂之虹,美丽、绚烂、久远„„他们的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纯洁的爱,那么面对着这么博大的爱„„
五、体验反思 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或许有些学生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引导点拨
同学们谈得很好,在动物世界中有真情、有奉献,我们人类汗颜之余,不免反思,当父母为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在这里我想再为同学们讲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002年2月23日,位于奥地利西南部阿尔卑斯山的费拉茨谷地发生了一起雪崩,一对正在滑雪的母女被大雪埋葬。当她们历尽艰辛爬出厚厚的雪堆时,却又面临着新的危机:由于她们都身穿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母女俩开始了艰难的自救,然而无济于事,他们的努力换来的是更严重的困难,她们昏迷了。当女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她起先还以为是梦,但医生告诉她这是现实,她昏迷在雪地里,被雪崩救援人员发现紧急送到了红十字医院。医生还不无沉痛地告诉她,真正救她的其实是她的母亲!救援人员在她母亲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块染满鲜血的锋利的岩石切片,救援人员正是因为看见了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才意识到下面有人。
医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女儿就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卑微的,甚至曾以母亲的卑微为羞耻,但是在这一瞬间,她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以一种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己动脉里流淌的鲜血为女儿指引了生命的方向!女儿终于心痛地明白,自己原来一直都拥有着一份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比血更浓的母爱!
同学们,故事中的这位母亲,不正像那群老斑羚一样吗?她为了女儿的生存,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从容的走向了死亡。生活中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相信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好吗?(2、3位学生讲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总结: 是啊,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故事,故事里时时刻刻都在演绎着生活的哲理,让我们从故事中学会感悟,从生活中学会经验吧。今天的作业是:
六、作业
1、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就本课中听到的故事写点体会,下节课课前两分钟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文章结构脉络上分析,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准备阶段:(课前两分钟)
(学生交流体会)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一群斑羚飞渡了伤心崖,体会了动物间那种令人震撼的悲壮与浓情,这节课我们仍将追随着斑羚们的足迹,进一步去感受、去体会,使我们心中的动物形象更加凄美、更加灿烂。
二、出示课时目标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文章结构脉络上分析,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
三、研读赏析
前面我们主要分析了文中的一段场面描写,其实文章给我们的震撼绝不止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来品味内容吧。(大屏幕投出下面内容)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3、文中出现了几次彩虹?每次出现有什么意义?(四人小组讨论5分钟,然后自由发言5分钟)教师小结: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伤心崖的情况,这一段内容的介绍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如果太宽,即使老斑羚作出牺牲,年轻的斑羚也不能获救;如果太窄,那么每只斑羚都可以飞渡,也就没有下文悲壮感人的情节发生了。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三、体验反思
本文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文章也赞扬了头羊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在顺利完成自救的过程之后,又从容赴死。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位置的机会。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五、拓展延伸
文章学完了,同学们的感触一定很深,想说的话一定很多,那就让我们把这些感触写出来吧。请以《生命——读〈斑羚飞渡〉有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附:
板书设计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
方式:踏板
跳跃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
场面:凄美
悲壮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结果:无悔
新生
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读与探究,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对文章相关语段的体味与感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教案注意了自然与生活的联系,在教授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生活故事和人文情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情感熏陶的目的。所以在教授本课内容中,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写出的读后感也很有内涵。可见,要想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师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课,常学常新,这样想不上好一节课都难。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一、板题示标
1、同学们,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已经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很多的本领。这节课,咱们就利用你们学过的知识进行一场“知识擂台”大比拼,好吗?好,给自己加一下油吧!
2、今天,老师要考察的就是第四单元的知识。看老师板书:(第四单元复习)当然,还要考察哪个小组坐姿和写字姿势最标准,这样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对第四单元的一类字、二类字和语文园地四的内容进行梳理复习,对一类字做到四会,对二类字的读音准确掌握。(2)运用多种形式反馈学习情况。(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要进行四场比赛,(一)先进行第一场比赛:比背诵课文。
1、复习《比一比》。a指名看图背诵
b齐背课文。
c回忆课文重点内容。这篇课文中有一对反义词,谁能说出,大—()多--()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反义词吗?大屏幕出示:前--()来--()左-()远--()高-()黑-()
d复习量词:一(头)牛 一(只)猫 一(只)鸟杏子 一(个)苹果 一(个)桃
一(只)鸭子 枣,你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量词? 2复习《自选市场》 a看图齐背课文
b回忆重点,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多,有((),还有()。3复习《菜园里》。a男女比赛背诵课文。
b菜园里的蔬菜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
一(堆)),有 一(颗)
(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
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4复习《日月明》 a指名背诵课文。
b本课中的这些字叫什么字?(会意字)说一说这节课的会意字。明 鲜 尘 尖 灭 男 休 看 林 森 从 众
它们都有哪些字组成?
师小节:课文及其重点同学们学的不错,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二)比一比我会认识的字。1 自由认读生词。2 同桌比赛认读。3 开火车读。
4 通过我会摘气球的游戏考察学生。
同学们我会认的字读的真棒。下面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三)比一比我会写的字,要做到四会。
1 一起书空我会写的字,并组词。2 指名书空组词。3 摘苹果的游戏巩固生字。
(四)第四场比赛,当堂练习。练习题见课件。1 学生自由练习。2 老师纠正。3 学生改正。
老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完成了这节的学习目标。
三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复习
比一比
自选商场
菜园里
日月明
第五篇:八年级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⒈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 ⒉梳理说明文阅读方法 ⒊把握说明文答题技巧。复习内容:
㈠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补充完整成语
翩.然()孕.育()繁衍.()蟾蜍..()脊.椎()遗骸.()褶.皱()劫.难()追溯.()藩.篱()归咎.()绮.丽()殷.红()()声匿迹()草连天 草长()飞()耳不闻 冰雪()化 风雪()途()临绝种 物()天择 天衣无()五彩斑()无动于()束手无()日()西山 气息()㈡说明文知识: ⑴说明文分类:
⑵说明顺序:
⑶说明结构:
⑷说明特征:
⑸说明语言:
㈢方法策略:
⒈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 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④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⑤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⑥引用说明:①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②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⒉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A、“×ד词好在哪里? 例如:“(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分析“在当时可算”一词的妙处。
★答题模式:
B、“××”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模式:
专项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一词好在哪里?(2分)
3.本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称
①对称,是自然界一种普遍而又奇妙有趣的现象。镶嵌天际的恒星、行星呈球状对称;小巧玲珑的雪花,精巧细腻的蜂巢呈平面对称;大多数花朵呈辐射对称;有中央叶脉的叶片呈左右对称,人和鸟兽虫鱼的五官、四肢左右无不对称。
②“对称”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的美感,但由此也造成变化少、不自由,限制了灵动和飞跃。曹雪芹是古代第一个对“对称”显得不安分的人。如他笔下的芳官,连戴耳环也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显得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事实上,正如古代有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仔细观察有中脉叶子的细微结构,两边叶脉的数量和分布、叶缘缺刻或锯齿的数目和分布都是不同的。绝大多数人的面部发育也不对称,66%的人左耳稍大于右耳,56%的人左眼略大,59%的人右半侧脸较大。人的躯干、四肢也不完全对称,左肓往往较高。75%的人右侧上肢较左侧长。人的两手的掌纹,不但细脉络不同,粗蚊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是相对的。实验研究证明,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清楚地看到,原生质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研究发现,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比起左右结构相等的化学物至少要快3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自然界的发展,正是一个对称性不断减少的过程。
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这就是瑰丽多姿的自然界。
1.第1自然段摆出自然界对称的主要类型有几种?正确的一项是()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造成生物界不对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3.“比起左右结构相等的化学物至少要快3倍”句中的“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