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静是一种博大人生哲理
有一位做生意的挚友对我说,他对朋友是十分真挚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如果朋友把他卖掉了,他站在一边看着朋友得意洋洋地在数钱——那是出卖他的钱,他也会笑的,因为朋友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
我听了很吃惊,我说出卖你的人并不是朋友,伤害一位如此善良的心灵是应该天诛地灭的。朋友又急 忙接过话头说:“你不要这样说了,既然我看中他是我的朋友,我是不愿意让他天诛地灭的,因为朋友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朋友的幸福才是我的幸福。”
对于这位朋友,他良好的心态让我羡慕,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他总是满面春风,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从不急躁,也不会发怒。记得有一次,我对他痛说不幸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他听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说我是一位多情的文人,还说凭我的才情和诉说的动人故事,完全能够写出一篇鲜活丰富的长篇小说。听了他的话,不仅对他刮目相看,沮丧的心情也因此好了许多,再也没有了对他诉苦的冲动和冤气。
朋友其实是一位生存的高手,他在生意场上能够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信息,也能够从朋友圈中找到他生活的最佳位置。有人说他是朋友圈中的快乐使者,也有人说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温柔侠客。而我却说:他是一位心态平静的大师——做生意是一种快乐,交朋友是一种纯粹,连喝酒也有敢于放倒自己的大气、侠义、肝胆……
前不久他带太太一起去国外度假,同时也做一笔很大的买卖。他说要去三个月,所以把他精美别墅的钥匙给了我,让我两天去他家一趟,照顾一下家里的花草,还让我带走一只波斯猫和一条名贵的东方神犬——藏獒。临走前,他第一次用严肃的口气对我说,热爱动物和花草是一个人修养深厚的标志,如果我不能完成他的使命,他会对我很失望的。我自然拍着胸脯大声表白:“让花草更鲜美,让猫狗更快乐!”
朋友走后,我认真地履行诺言,然而没有几天我就烦透了花草猫狗。于是我把猫狗转给别人看管,去别墅也越来越少——去了也是随便地浇浇水,偶尔把一些名贵花草放在室外享受阳光恩赐。有一天狂风大作雷电轰鸣,我突然想起放在外面的名贵花草。当我赶到别墅时,许多花草已经成了残花败叶了。更让我不安的是,让别人照顾的猫跑了,那条名贵的藏獒因为得了病也奄奄一息。
挚友回来时,我满脸沮丧地望着他,我说很渴望听到他的指责,可是他却神态平静地说:“当初我养花草猫狗,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生气,我也希望你不必内疚——这样我才会真正高兴的。”听了这一句话,我的内心更加难过,然而我望着笑逐颜开的他,心想他真是一位心态平静的大师,我等凡夫俗子无法抵达他那种高深莫测的博大境界。
第二篇:心静是一种境界人生哲理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
当然,人是不能只静不动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
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错了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今后会更加远离一切热闹,包括媒体的热闹和学界的热闹(我把后者看作前者的一个类别),在安静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问题想明白。其实,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好了,祝世界继续热闹。
我的确感到,读书、写作以及享受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它直接来自所做的事情对你的吸引力。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说,我的“定力”来自我的幸运。
第三篇:人生哲理文章:工作是一种信念
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巍峨的山岳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刚参加工作时,许多好心的长辈常常对我教诲:一个人想爬到高峰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和牺牲。对此,我牢记在心。时间长了,工作久了,见多识广了,渐渐明白了这一教诲的奥妙。许多爬向工作高峰的人,他们都在努力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因为,他们真正喜爱工作,热爱生活。后来我悟出一条道理:喜爱工作,热爱生活,就能成功。
我十分珍爱我的编辑工作,我从没有把她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差事,因而也从未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她令我着迷,令我沉醉。每当游离在编辑工作之时,沉迷于繁文缛节当中,那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之情之景,常常使人得到无限的快乐。不喜爱编辑工作的人,没有当过编辑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陶醉的心情。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聪明但好高鹜远,富有野心却缺乏务实精神。他们对工作过分挑剔,对升迁加薪过分关注。在需求多元化的欲望驱动下,他们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朝三暮四,不断跳槽,不断寻找着新的单位和新的工作。殊不知,一个单位要的是准时上班,按时工作,并对单位格外忠心,格外负责,对工作格外热心,格外努力,能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寻找自身价值的人。因此,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不管野心有多大,你必须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才能实现你的愿望。一旦你起了步,继续前进就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越要立刻去做,努力去干,如果你等的时间太久了,就会变得更加困难,更加无从下手。这一点,就像我过去当兵打枪一样,你瞄准的时间越长,击中目标的机会就越渺茫。
说到工作升迁加薪,它们只是工作的副产品。我想,做好我该做的事,出色的完成我该完成的工作,理想的升迁和合理的加薪必然会随之而来。在这些未来临之前,需要你长久的耐心,否则,它们会姗姗来迟的。这里,我想说的是工作的最高报酬,不在于升迁和加薪,不在于我们获得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因此成为什么。现实工作当中,大多数人拼命地工作着决不是只为了升迁和加薪,使我们长年累月工作得以维持下去的东西比只知升迁和加薪的期望更为高尚。我们在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我们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工作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也让我感触颇多。这则寓言说,有三个石匠,都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做什么?其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另一个可能会说: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劳很高,我上有老,下有小。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在他嘴里经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第三个人可能会说: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很有意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反之就大不一样,工作就是这样。工作是一种人生特权,这种特权能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存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并奠定着我们的幸福,但我们必须热爱它,工作才能给予最大的恩惠,获得最大硕果。
因此,我说,工作是快乐,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乐。我想,大家势必都已体会到了这一点。
良心做人,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民间早有做人要讲良心的说法。人们有了些磨擦矛盾,得理的一方总会讲为人要讲良心。若对方嘴硬不服软,得理的一方还会痛骂一句: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可见,民间早把良心视为做人的根本,视不讲良心的人连猪狗都不如。良心做人,对公职人员简单的讲,就是所做的事要对得起国家发给你的薪水!形象的说要对得起国家每月发给你四五十袋一工具车的面粉!良心做人,实质上是做人要讲道德,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这种道德,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延续着风俗习惯的路径,体现着理想信念的力量。这种道德,简言之,就是要有仁爱之心、奋斗之志、和谐之向。良心做人,包括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矫饰,戒虚假;在对人对己的态度上,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前人后一个样。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做人的问题更加突出。但不管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良心做人这条原则不能变。否则,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盛行,必然造成秩序混乱、风气败坏。这样,事业就难以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
尽心做事,是对每个人在行为上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着事物的不同结果。尽心做事,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远离浮躁,其目的是为了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升级晋档、科学发展虽然是一项新的工作,但其工作内涵和本质永远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人之所以能进步,在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种奋斗,是头上冒着热气、额上流着热汗的辛勤劳作,不是坐而论道、海阔天空地夸夸其谈;是面对顺境不大意,遇到逆境不丧气的风格风骨,不是有了成绩趾高气扬,出了问题一落千丈的作风做派;是日日耕耘力作、月月总结精进、年年似水长流的不懈精神,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太阳照进屋还不出窝的懒散作风。一句话,做人在勤,勤在力干,干在持久,从而使铁树开花、铁棒成针。所以尽心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行为才能够避免浅尝辄止、忽冷忽热,防止出现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尽心做事,唯有不让机会因我而贻误,不让职能因我而弱化,不让业绩因我而受损,不让荣誉因我而丢失!
专心工作,就是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其他事忙多了,用在工作上的心思就必然会减少。作为党员干部,拿国家俸禄,代人民掌权,替百姓办事,没有理由不用全心、尽全力干好工作。尤其是在当前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多、困难大,更应当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用心,才能精通政务,掌握规律,干好事业。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征途上,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大好舞台,我们唯有专心工作,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才无愧于党员、无愧于干部这一称谓!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是新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的是新辙,缺的是经验,少的是借鉴。特别是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更需要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有一个由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必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用心,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要做出一定实绩,没有心血、精力和智慧的持续投入是不行的。有多少投入才能有多少产出,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虚不得,假不得。虚心假意、三心二意,不但干不好工作,也做不成任何事情。专心工作,就是要开拓创新,高点定位,注重策划的超前性。执简御繁,扭住重点带动全局。狼性执行,切实提高工作落实力。围绕大策划、小活动的原则,迅速反应,迟早必办之事第一时刻办,讲究工作方法,苦干、实干加巧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心做人、尽心做事、专心工作,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目前,各级党员干部正在以百倍的精力投身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让我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豁达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人生哲理
有的人一辈子悲悲戚戚、郁郁寡欢:房子不如人家的大——不爽,车子不如人家的好——不快,官职没有人家高——不服……
可有的人一辈子痛痛快快、高高兴兴,却也不见得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什么原因?关键在于心境的豁达。
人成天被名利缠得死死的,得与失算来算去,耍小聪明、使小心眼,小肚鸡肠,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人一辈子免不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受一点委屈、遇一点挫折,就怨声载道、心灰意冷;有一点矛盾、一点冲突,就恩恩怨怨、甚至伺机报复,心里哪还有阳光?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幸福和快乐。
豁达之人,宽宏大度,胸无芥蒂,吐纳百川。这样的人,最能讲大局、讲谅解、讲友谊、讲信任,能以豁达的态度,从容地对待一切。这样的人不会搞权力之争、利益之争,不会为闲言碎语所左右,不会为误解委屈记小账;有了成绩会想着他人,出现过失会主动承担。因此,这样的人能拥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心境豁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才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这样的人,心大、心宽、有豪气,知道积极开拓人生,也懂得达观、放弃。
豁达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做人胸怀,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豁达的人生境界值得赞赏,拥有豁达心境的人也会生活得最坦荡最快乐。
第五篇:宽容是一种高度人生哲理(本站推荐)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面对自己利益受到侵犯时,有些人恶语相对,有些人笑而化之。两种处理方式,折射的却是不同的处世境界,孔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的,也不要施加于人。如厌烦别人的行为,那你也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对人宽容,需要有一份豁达的心境。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光阴,人与人的交往如河流之水,运动不停。所以,一个人一旦涉世,就不免或多或少地要与外界存在利益冲突。孔子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又说:“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的就是在面对不如意事时,要抱宽容之心待人。唯有常抱宽容之心,不去追究一些生活中的非原则问题,才可以将白己从人际关系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将有限的精力投诸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时下,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和谐文化,崇尚和谐氛围。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和谐,与社会中的每个人以多少和谐的思想来考虑问题、处理矛盾有很大的关系。于人宽容,礼让三分,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提出的儒家思想,仔细推敲,竟然和今天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不谋而合。宽容,不仅仅于已有利,更是现在社会的潮流,大势所趋。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宽容不是丧失原则、姑息纵容。当某些利益涉及到为人为事的根本时,据理力争乃为常情。但如果是一些生活的琐事,我们便抱着理解和体谅别人的做法,少顶一句、回避一句、自嘲一句,往往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何乐不为?包容,实际是将自己的境界定位于攻击方之上,摆脱了琐事带给我们的额外负累,使我们可以腾出更大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为人不计较,可开阔胸襟;宽容待人,和谐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