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静中的不平静杂文随笔
冬日暖阳,热茶书香,可以回忆的旧时光。
隔着大片的玻璃窗,我看到了温和不激烈的早晨的太阳,看到了微微摆动的梧桐树叶,还有马路上井然有序的车流和不紧不慢的三五人群。
一切都归于平静,整个的安静祥和。我仿佛看到一场热闹的午夜电影结束、观众离场,恍惚感觉经历了一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后,重现黎明曙光。
所有的平静都不是无缘无故,所有的淡定从容都不是与生俱来,庆幸的是我们都会曲折,然后去主动找寻属于心底的坚定和平静。
人生是一趟单向列车,前半程就这么被我走完了,有的遗憾还是留下了,有的珍惜的事和珍爱的人,终究还是失去了。能有什么办法呢,捂住胸口的伤痕,甩掉昨日的泥泞,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希望还是有的,崭新的生命的到来,重新的职业的开启,还有未来可以看到的闪着光亮的日子在轻轻招手,伤痛能忘的就忘了吧,忘不了的,也不能为难自己,摆在心底安静的角落,学着与它共存。
年少的时候可以放肆轻狂,目空一切地往前奔跑,所谓规则,那是成年人建立起来束缚自己和他人的。如今终于在撞的伤痕累累满心疲惫的时候,学会了迂回,学着熟悉规则,但是内心还是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为了妥协和投降,熟悉规则,是为了游刃有余地去应对,伺机而动地去挑战。
梵高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而我的期望就渺小很多,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与自己内心诚实的对话,然后在陷进俗世的泥潭里拔不出来的时候,依然可以找到继续向前的稳定的力量,就像梵高的画里,在太阳的光浪下独立行走的那个孩子。
如果不小心也拉了你一把,那我万分荣幸。
第二篇: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白岩松: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幸福在哪里(代序)
一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二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四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 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 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五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 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 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六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七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十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4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4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附:柴静写给白岩松 1 十年前,陈虻找我的时候,原话是说,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我当时还没想换工作,陈虻说你来我们年会玩玩吧,也见见大家。那年年会是白岩松主持的,象他书里写的,“以恶搞和折磨领导”为主题,我跟台长分一组,白问“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季节?” 台长按钮抢答“冬季”------大概他脑子闪现的都是系围巾的男女群雕。于是被大笑着羞辱一番,最后好象钱包也被抢掉了,一撒,天空中都是现金。我当时觉得,这个地方有点意思。晚上有同事打电话来,声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谈谈” 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搞得跟面试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因为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一晚上他就问了我两个问题,问“你喜欢谁的音乐?” 我好象说的是平克弗洛依德。他问“华人的呢?” “罗大佑” 就这两个,他没再问什么问题,只说了一句“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 2 我刚到连线,没有任何新闻经验,日子不好过。现在想起来,他当时是制片人,压力比谁都大,也不能对我拔苗助长,别人笑我的时候,他心里估计比谁都难受。有次我穿裙子到办公室,他叫我过去,说“回去把衣服换了” 当时我不理解他,后来明白他是怕我柔弱,怕我不能在这个腥烈的战场上生存。有一阵子我连结尾评论都不会写了,怎么写都通不过,领导等着审,我瞪着眼坐在桌前,他进来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串场词。我惭愧又感动,一直留着那张纸。他一直不安慰我,只有一次深夜,看我还坐在办公室剪片子,进来对我说了一句,“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后来我去了调查,跟他见面很少,几年中评论部分分合合,不过很多离开的人钥匙串上,都是挂着新闻评论部的小方铜牌,磨得精光铮亮。2008年会是我主持的,那个年会只剩下一个简单流程了,轮到岩松上台发言,他就说了几句话,其中一句是“我们忠诚的是新闻,不是任何领导” 底下坐的都是领导,悄然无声。这几年,他做时评,天天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有人说,说这些干嘛,就算没有风险,有什么意义。他在书里写到他的节目《新闻1十1》,“多简单的名字,1十1=2,谁都知道,但环境稍有改变,仅仅是有利可图,就会在一瞬间,让相当多的人脸不红心不跳地脱口而出1十1=3.” 所以他说的捍卫常识,其实是要用千斤之力来扭住的。他在书里说到喜欢曾国藩,没细说,我大概理解一点,因为想要有所建设的人,多半是象蔡元培说的锅里的小鱼,两边煎,哪方都不讨好,保守派觉得你冒进,激进派觉得你迂腐。唯有苦苦支撑。我没听他沮丧抱怨过,我遇到事的时候,他也不安慰,就在南院的传达室里放一个袋子,让人留给我,里面装着书,还有十几本杂志,都是艺术方面的。我理解他的意思,他希望什么都不要影响到生命的丰美。岩松妈妈七十多岁了,我有次见她,老人家看我一会儿,说,老看你节目,别让你妈担心。然后说,“我天天看电视,也替岩松揪着心。” 这话我听了心里挺难受,所以有时候也想劝劝他。他就一句话,“有人在前头,你们也好走些”他这本新书出版,托人转我一本,上面写“柴静:这一站,幸福”。我翻开扉页,上面印着仓央嘉措的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身为同事,看这书时最触动我的,是他满腔没有说出的话。他曾经以年青人的狂狷,写过《渴望年老》,今天他四十二岁,鬓角灰白,人生的重负真实地压在肩上。我们不多交谈,只每年秋天,新鲜的内蒙羊肉来了,他就叫上八九个老男人,在他家聚一次。有次喝了点儿酒,看台湾民歌三十年的演唱会。他喜欢胡德夫,一架钢琴,唱《匆匆》,“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他喃喃自语“我恨不能给他跪下”。我回头看到他泪光闪闪。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以他的资历,他本可以选择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没有后退,也没有拐弯,只是往前走去。
第三篇: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钱理群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
但“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的《那里走》一文。也许将《一封信》与《那里走》合起来,就可以较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朱自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内心反应。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正像教材“预习提示”里所引述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图画,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课本将朱自清描写充满“人生味”、生命活力的南方景色的《绿》与《荷塘月色》编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它们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两种人生境界,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我们在注意到朱自清这类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还必须看到,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同样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选自《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第四篇:作文平静
作文 教学札记——讲评八步骤
第一步:回顾作文要求。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要按《考试说明》中的作文列出几条“基础等级”的要求:(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第二步:概述作文状况。在评讲作文之前,我要浏览全班学生作文。在坚持及时的前提下,批阅原则有三条:1、大部“走马观花”;2、少部“下车伊始”;3、采集“百花酿蜜”。第三步:分类抽样作文。在浏览学生作文时,我已将学生作文分成四个等级。此时要求分组选派代表抽取四个等级的作文样本
第四步:学生自由点评。学生作文的目的不是孤芳自赏,主要是为了砥砺写作语言,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第五步:欣赏优秀例文。讲评中可采用对比的方法,为学生确定学习的榜样。
第六步:比较小结作文。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作文表现出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生活感悟。“比较”,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七步:学生互评作文。
第八步:学生完成后记。学生轮流批阅后,在发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语。学生改完别人的作文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别人给自己的批语,2009年06月06日作文教学札记——讲评步骤
(2009-06-06 14:06:32)
转载
标签:
杂谈
作文教学札记——讲评步骤
为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我尝试摸索出了作文评讲八步构建法,现将拙见一谈。
第一步:回顾作文要求。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要按《考试说明》中的作文列出几条“基础等级”的要求:(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这几点学生每次作文要求做到,这样学生作文训练有了目的,有了坡度,也就有了写作欲望,从而也有助于评讲作文有的放矢。回顾作文要求这一步。要求一名学生复述作文要求,另一名学生简明扼要地板书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补充或指正。
第二步:概述作文状况。在评讲作文之前,我要浏览全班学生作文。在坚持及时的前提下,批阅原则有三条:1、大部“走马观花”;2、少部“下车伊始”;3、采集“百花酿蜜”。这样做,既保证了及时批阅上百篇作文,又胸中全局,有的放矢地主导课堂。教师要善于发现全班共同的进步,在作文讲评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鼓励要照顾全面,不要总是表扬少数几个写的好的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的苦心和进步。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作文比较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众加以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下次写得更好。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能切实地帮助他找出问题,指点方法,纠正偏差,更上一层楼;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既要保护其自尊心,又要激发其自信心。
第三步:分类抽样作文。在浏览学生作文时,我已将学生作文分成四个等级。此时要求分组选派代表抽取四个等级的作文样本,这样避免了教师的有色眼睛,让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有可能成为点评的对象。四个等级的作文样本抽好以后,要交给作文本人朗读,供大家定位,鉴赏。实践告诉我:以面带点、以点促面、点面结合,是各个层次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第四步:学生自由点评。学生作文的目的不是孤芳自赏,主要是为了砥砺写作语言,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点评同学的作文需要学生拿出自己的眼光,学会互相欣赏,要上学生善于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句子写的生动,一个语段写的有哲理,一个观点有新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充
分发表意见,使学生品出其味道来,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按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本身是有非常强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而这种欲望的实现就是依靠博得他人的认可才能得到自我体认。常言道:人都希望多一点别人的夸奖。当然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足,也要客观的指出,但必须从善意出发,摆事实,讲道理,决不可挖苦、讽刺。把作文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评得多,改得多,便会在实践中摸索到一些作文的技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也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自由点评学生作文,既可以倾听吸纳同龄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合作,又可以在互动中提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积极自觉的实践活动。
第五步:欣赏优秀例文。讲评中可采用对比的方法,为学生确定学习的榜样。每次作文都有好多佳作,若学生抽取样本不是最好的,此时老师就推荐佳作让学生欣赏。如果学生没有突出的作文,我就事先找好范文,供学生品味。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强调了范文的重要性。多读范文,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作文教学中,大量优秀的范文无意会给缺乏作文信心的学生以帮助。我每次作文时有选择地读给学生,做到典型引路。在阅读当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进步。选读课外佳作,看似浪费时间,实则事半功倍。同时,大量的阅读学生的佳作,也刺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第六步:比较小结作文。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作文表现出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生活感悟。“比较”,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比较”,就是在思想上把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事物的共同点区别点以及其关系。心理学研究指出:有一定的标准才能进行比较。如果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比较;如果标准不明确,“比较”,也就不会有什么结果了。而每次作文要求就是学生作文比较的标准。通过四个等级的作文、优秀例文和自己作文比较,学生对优秀作文的标准达成了共识:1.思想深刻.2.内容丰富.3.有文采.4.有创新,这几点正是《考试说明》的发展等级。
第七步:学生互评作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评价一篇作文优劣的写作知识。互评作文既是一个阅读和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和反省的过程;既是一个合作、实践活动,又是一条取长补短,让评改双方作文迅速“升格”的捷径。学生互评作文时要注意:第一遍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第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第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要让学生写好眉批和总批。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
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鼓励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在学生批改过程中,教师巡回加强指导,既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繁杂的问题,又要及时指导好学生的批改。一篇文章互批完毕了,同学们可以在互批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学习,再寻到缺点的时候也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而且通过互评开阔了学生思维视野,加深了实际感受。切实达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达到了在互动中求真知的目的。正如陶先生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有了实践的真做,才会积累理论的真知灼见,进而才有美文的收获。
第八步:学生完成后记。学生轮流批阅后,在发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语。学生改完别人的作文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别人给自己的批语,有一个重新看待、重新认识自己作文的过程。这就是在评价、比较过程中,在眼界比较开阔、标准比较明确的前提下,来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掂量,从而写出后记,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这无疑是知识、能力提高升华的过程。
方法永远没有最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受其教学效益。八步构建法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使学生在作文评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也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我们肯去反思,肯去求索,增强推进课改的责任感,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改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那么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第五篇:平静反义词
平静
【读音】:[píng jìng]
【释义】:1.安宁;没有骚扰动荡。2.指(心情)平和安静。
【反义词】:混乱
平静造句
1.这座城市终于恢复了平静。
2.他的思想不是完全平静的。
3.最后,理智使她平静下来。
4.那场**一时又平静下来了。
5.阿莫斯平静地瞅了我一会儿。
6.那天风很小,海面平静如镜。
7.收音机里的声音温和而平静。
8.他心里感到清楚平静了。
9.他现在极其平静,十分舒坦。
10.等到激动情绪平静下来再说。
反义词造句
1.他和妻子在混乱中失散了。
2.物理学目前又是一片混乱。
3.在这期间,就会一片混乱。
4.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5.掀起了一片可怕的混乱闹声。
6.这个国家再度陷于混乱。
7.今天伦敦证券市场一片混乱。
8.电力不足使得城市一片混乱。
9.他一半喜爱西部生活的混乱。
10.他感到昏头昏脑,心绪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