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生成的甄别与掌控论文
【摘 要】语文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动态生成已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堂生成是否有意义、有价值,能不能服务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孵化器和助推器,还需要教师依据是否紧扣目标、有没有语文味道、是不是适合学情、能不能现场操作等标准,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独具慧眼地甄别,当机立断地取舍,点石成金地调控。
【关键词】语文 师生 生成 甄别 掌控
近年来,在师生关系被重新定位,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成了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偏爱:上课追求即时生成,评课要看有无现场生成。然而,正像火可以带来温暖也能给人煎熬,土既能培育鲜花也会长出杂草一样,课堂生成能带来“难以预约的精彩”,但若是不合时宜或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覆水难收或离题万里的尴尬。
既然有利有弊,那就需要甄别与掌控。从哪些方面考察,从而决定取舍呢,进行调控呢?
首先,看是否紧扣目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预设弹性的、合理的目标,也应有能力瞄准目标的生成。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动态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的,但它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以课前预设的目标为基础,而非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因此,课堂生成的甄别与取舍也应以是否紧扣目标为标杆,服从并服务于目标,切不可旁逸斜出,随意而为。钱梦龙老师教《故乡》时,面对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一意外的问题,钱老师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的问题,宕开一笔。然后又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及时对课堂生成进行掌控,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又强化突出了教学目标。
另有一个课例:在学习《愚公移山》时,老师设计了“愚公愚还是不愚”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有一位学生提出:愚公完全可以一搬了之,不必经年累月,挖山不止,既耗时费力,又劳民伤财。结论是愚公很愚。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有说需要开凿隧道的,有提应该靠山吃山的。一时热闹非凡。然而,理解寓意这一目标却被抛到了一边,从而使得课堂走向随意和低效。
其次,看有没有语文味道。《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我们切不可忘记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就点明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我们在整合时应注意整合只是方法,整合的目的最后还应该落实到为我所用,为语文所用上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语文课堂生成的问题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常常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因此,有没有语文味道应是甄别与取舍的重要标准。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看第一节,“天上的明星现了”,我现在把“现了”换成“亮了”,行不行?一个同学用天文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认为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面对这一生成,洪老师没有放任学生继续从天文学角度展开讨论,而是对课堂生成作了转化和提升——洪老师高兴地说;好,能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因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而且既然称为“明星”,本来就是亮的嘛,这儿用“亮了”是重复。接着,他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处理使得语文课堂坚守了语文,散发出了浓浓的语文味道。有些课例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却留下败笔。例如有位老师执教《阿里山纪行》时,有位同学突然提到了台湾回归的话题。于是,老师干脆组织学生围绕“热爱祖国”、“热爱宝岛台湾”、“企盼和平统一”等话题展开讨论,政治味、历史味颇浓,就是缺少语文味、美学味。
此外,看是不是适合学情。以“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学生已成为语文课程的主动构建者。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心中有学生,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学生常常有自己的疑点和兴奋点,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并不密切,这时教师就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审时度势,及时地甄别与取舍,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以求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教《白杨礼赞》,开讲不久,一学生发问:“茅盾讲白杨怎么怎么好,我看不见得。楠木是贵重木材,白杨怎么比楠木好?”对于这一问题,一两句话难以说清,于老师说:“你继续学习下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存疑不答,巧妙地把学生分叉的思维又集中到课堂上。这是根据学情搁置生成问题的典范。
还有一个成功的案例: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句话:“他的家乡,是台洲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洲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些迂,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学生发问:“方孝孺是怎么一个人?”学生思维的链索断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难以理解这句话。于是教师就此介绍了方孝孺的轶事:当时燕王朱棣(明成祖)逼迫方孝孺起草称帝的诏书,方宁死不屈,大书“燕贼篡位”四个字。他一身正气走向刑场,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熟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报国兮血泪交流,从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牐犝飧黾蚨痰慕樯埽既接通了学生的思维链索,帮助学生理解柔石“硬气”的性格,同时又明确鲁迅为什么要用方孝孺来比柔石的原因,显然是适合学情的。
另外,看能不能现场操作。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学的是辛弃疾的《清平乐》。课上,老师补充介绍宋词的艺术成就,并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当时,课代表说出了李清照,可是在背诵李的《声声慢》时却卡了壳。老师接着背,却也背不下去了。于是,请同学稍等,然后匆匆回办公室取来资料,把这首词读完。老师的坦诚和执着令人敬佩,但对课堂的即时生成作如此处理却不可取。多亏在办公室找到了相关材料,若是须回家查找,恐怕得等到下课了。
课堂生成往往是无序并难以预见的,生成的问题也往往会超出师生的知识储备,须查找资料、上网搜索或请教名家,而这些又大多在课上无法做到。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暂且存疑,留待课外解决。如果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去做,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这样,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还能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惟其如此,类似的课堂生成才有效,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对课堂生成的甄别、取舍和有效调控,已成为考量语文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机智和驾驭能力重要内容。独具慧眼的甄别,当机立断的取舍,点石成金的调控,才能把“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基点落到实处。
第二篇: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随笔
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随笔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不上无准备的课,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在上课之前,我们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时,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要准,对学生学习中可能要碰到的问题估计要足,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走势要精心设计,这样的教学预设才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在教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感到自己对课文已烂熟于心,教学时自得得很。想不到在分析第二段景物描写时,有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在表现泥墙根一带有无限乐趣时,作者用‘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而不用‘油蛉们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感到课文中的句子应该改一改,这样句式也比较对称了。”这个句子原本备课时是准备引导学生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的,没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我迅速调整教学思路,启发大家想一想:从音乐美的角度看,课文中的句子和这位同学的改句,哪个更能写出昆虫的叫声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更能体现泥墙根一带趣味无限?学生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还是原文语句更具有表现力。虽然句式上感觉没有改句那么对称,但是一种代表了昆虫的单声部、一种代表了昆虫的和声,更能给人以美感和乐趣。
充分预设,就是要对课文的所有问题都理清了,文章精妙处统统悟透,胸有成竹才能从容不迫,引导学生合理生成。
课堂教学预设,对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障碍要有充分的估计,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童年的朋友》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作《童年》的节选,文中外祖母的形象也刻划得十分鲜明。但由于国别、时代以及阅历的限制,学生对我与外祖母的深厚情感比较难以理解,教学时,如果仅仅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能很难激起同学的情感共鸣。为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高尔基生平资料,了解高尔基的成长经历,这样大家对外祖母给童年高尔基的关心与照顾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入课文去思考外祖母这一形象,就能理解“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的内蕴了。
充分的预设,就是要充分考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能力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从而找到学生的“最近接受区”,促使他们以最便捷的路径迅速地消除这种间隙,以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最佳境界。课前预设,一定要注意把握文体特点,让各种文体异彩纷呈,让学生学不同的文体都能独有感悟。比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要透悟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你就得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把自己设计为徐志摩,让现实回到遥远的年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作者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康桥?说说你的感受并感情朗读。”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寂静的康桥”、“艳丽的康桥”、“梦幻的康桥”、“多情的康桥”、“娇羞的康桥”、“伤感的康桥”……根据文本进行分析阐述,通过朗读来表现。这样结合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生发的争论却形成互补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理解了诗人于一片微波柔情中飘洒的超凡脱俗的清澈灵秀之气和徐志摩独有的性灵美、生命情调。此时,学生逐渐进入诗的状态,他仿佛正置身于康河边,望着脉脉的流水,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因文而异,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内容的文章,这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积累尚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光凭书面语言文字的阅读或教师口头的语言介绍,很可能辞不达意或者有所挂漏,影响孩子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正确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比如《巍巍中山陵》这样的课文,没到过南京、没游过中山陵的孩子只从文字上去领略,那得到的印象是平面的、枯燥的,因此,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穿插一些介绍中山陵的音像资料,那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立体的、多维的、可感的,远比单凭文字信息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其它如《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宇宙里有些什么》等,都应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背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宽裕的发展空间。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创造优秀的条件。其实,语文学科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学科,要使这种“生机”得到充分张扬,必须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有一个充足的了解,从而能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课文优势,采用相应的课型,合理地推进课堂的走势,以求收到较佳的效果。《皇帝的新装》课文亮点很多,比如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语言材料的精美传神、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等,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可采用不同的课型:①诵读课型,通过听读、分组试读、分角色朗读、吟诵美读等方式,让学生理清故事、感受人物、体味语言、悟出情感等;②演读课型,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演读课文;③练读课型,先让学生研究课文的写作特色,然后再展开想象,为课文续写结尾。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洋溢情趣的课堂,只有师生在课堂上进入“心灵撞击”的境界,内蕴的情感和潜能才会充分地释放:视野会显得无限广袤,思维也显得空前活跃。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及时地抓住这样一些契机,不仅会延展课堂的时空、获得意外的惊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增益智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主体意识,增强自主信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一次有关细节描写的市级作文指导公开课,课前预设的流程为:出示有关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分析、引出细节描写的概念——明确本节写作训练目标——介绍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写作练习。为此。老师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了充分的准备。上课那天在大礼堂,来了许多听课教师,放眼一望,黑压压一片。学生们坐在前面,明显的显得紧张,难以进入正常的上课状态。怎么办?按预设走,还是利用现场资源及时生成?教师机智地选择了后者。他向同学们发问:“今天上课与平时上课你觉得有哪些不同?”学生们纷纷回答:“上课的地点不同,平时在教室,今天在大礼堂”;“听课的人数不同,平时只有同班同学,今天还有那么多老师听”;“上课的心理感受不同,平时上课很自在,今天上课很紧张”。老师又进一步发问“今天上课很紧张,怎样紧张?大家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心里很慌,扑通扑通直跳”“身上感到热,手心都出汗了。”“我感到很冷,腿一直打哆嗦”“我觉得有许多眼睛在背后盯着我”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情绪慢慢放松下来。老师及时引到学生明确,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紧张的运转状态,他们的智能火花就会时时迸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着意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
人无完人,教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以前这是令人不甚尴尬的事,然而现在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把这一不小心的错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或与预定目标巧妙对接;或坦承错误,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予以辨析并改错等,都能使师生从错误中共同走向进步。教师知错就改的精神、师生改错及发现真知的过程,都会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师生互动,应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的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他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使“非预设生成”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生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注意提问的目标性、整体性,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但是,如果问题的质量不高或提问不得法,不但起不到积极参与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讲《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教师设计了些相关问题: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体现在哪些地方?从文章中的哪些段落中能够体会到。本来这个问题;涉及得非常好,是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学生在听到问题时,纷纷进行了小组讨论,但是时间过于短暂,教师在三到五分钟后,就请学生来回答。只有几位同学能够大概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陷入了沉闷。在回答时,学生自于准备的时间过于短暂,不能够系统的表述。教师应给以适当的肯定,然后慢慢地将问题引向深入。但是,这位教师,只是简单地总结了几句,就进行到了下环节。让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缺少深入系统的认识。
针对这次的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操作,我的建议是:
1、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提问时,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应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应有层次性、阶段性。要考虑到大多数的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强,应设计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会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在发现学生有为难情绪时,应适当地调整提问的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为难情绪,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3、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有一个整体的总结,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第四篇:整合资源论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语文课堂文化
整合资源论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语文课堂文化 [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关键词] 整合资源 优化环境 生成文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的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灵活巧妙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科等资
源,丰富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开放性的课堂文化;优化师生动态环境资源,创设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如何理解“整合”这两个概念?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生本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个性发展,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各资源间的互动,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达到生本化。
一、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课本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精选了国内外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无论内容、形式都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精
彩的世界。如此丰厚的学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厚重的育人能量。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灵活、巧妙地运用,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读本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与川端康成的《春》、纪伯伦的《秋》及郁达夫的另一作品《北平的四季》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共性,分辨差异,再回顾朱自清的《春》,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对于渗透在情景之下的深厚情感,还能进行散文阅读知识的串联,形成阅读散文的系统知识。
增强教材的板块意识,挖掘教材体现的人文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来探讨主题,往往能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无形中落实了情感目标。如笔者在教学“必修五”“直面人生”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时,节选了《报任安书》和《渔夫》,板块建议的教学方式为“问题探讨”,两课的主题思想内容为探讨司马迁和屈原面对生存问题截然不同的选择:
司马迁隐忍苟活,只为创作经典著作《史记》;屈原政治失意,志向难酬,以自投汨罗江保持节操。
为更好地落实探讨生死抉择这个难题,布置学生课外探究题目(分组完成,二选一):
a.查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士面对此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分类整理,书面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谈认识、抒发感情、表明志向。
b.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假若司马迁与屈原在汨罗江边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结果,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a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人激情澎湃;选择b的学生,表演生动,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资源可以分解、也可以重组,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为学生着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之呈现厚实的课堂文化。
二、整合学科综合资源,呈现开放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提倡跨领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 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使语文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
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有许多空域,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空域,可以为各自学科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
原始艺术中,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都合乐,可以唱,具有音乐的节奏。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以她扣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情理交融的歌词,时时处处的拨动听者的心弦,触动听者的灵魂。因此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情感,塑造品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完成语文和音乐的相互渗透,以达到情感培养目标,如用音乐烘托、铺垫情感,渲染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来释放情感;甚至可以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充当时尚的“例子”,作为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素材。在教学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
演着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尤其是充满浓烈思想感情的感怀伤别之诗,师生情绪浓烈;在教学戏曲之时,往往与音乐课教师达成共识,将教材中互为补充的素材共享共学,如《长亭送别》、《雷雨》、《西厢记》、《牡丹亭》等;在教学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专题时,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教材,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等众多学生追捧的歌星的作品(不一定他们作词)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化典、想象等技巧,以此为素材,既吸引学生眼球,又高品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美术亦如此,不少诗歌与美文,都兼具画面感,将文字与画面整合,表达事半功倍。
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利用网络,丰富语文课堂的材料,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来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熟稔应用,就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充分地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如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只要教师善于整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擦出更灿烂的火花。
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本研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品质。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校坚持科技、传媒特色教育,开设了文化、科技、传媒特色校本课程,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整合语文课程和选修课、主题活动等实践,让学生走进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小说传奇、神话世界、外国文学、现代诗歌等经典作品,最大限度地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不仅能节约师生大量的时间,更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将语文的阅读与表达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动态环境资源,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
学生、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课堂环境,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有形的、无形的,但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预期却不能设定。只有整合,合理优化这些紧密相连的资源,才能使课堂灵动、活泼、个性又民主平等,生成理想的和谐课堂文化。
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并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和才能,这些潜在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要视为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文化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
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他们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也让个性各异的学生在这个生本化的课堂,进行各种观点碰撞,展现自我,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如15分钟早读课的高效应用:考虑到高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困难,笔者给学生重新安排了任务:轮流演讲,主题为“阅读经典,分享感悟”,要求学生个个参与,人人有事做。具体流程:学生课外阅读自选作品——演讲——其他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点评——学生听录音,写感受。学生在讲台上都能侃侃而谈,作品涉及古今中外,雅俗共赏,都比较真实而翔实的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有些甚至泛着些许深度的思考光辉,鼓动着其他同学去阅读他推荐的作品;学生间的点评有的很犀利,有的很平和,有从主题、构思、文笔着手评价的,也有从演讲的风度、语音上挑刺或赞扬的,评价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积极肯定的反思验证了此举的准确性。
语文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生独特的个性资源,就生成独特的课堂文化,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受到高度尊重,学习的兴趣如同生命,孜孜勃发,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成功,在自由的探索中张扬个性,弘扬崇高与练达,在自由的氛围中放飞梦想。
教师优化动态环境资源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主旨、艺术特色等具体特点,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营造一种可供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提炼。
相比有形的物理情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情绪。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
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沂水春风》这堂不朽的语文课至今仍令我们语文老师神往:师生围坐一起,和谐、畅快、轻松在谈论理想,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曾皙说:“暮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发表观点:“吾与点也。”何等诗意,何等惬意,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文化的极品,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吧。
四、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材料。当社会成了学习资源时,学习场所就可以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学习书本,举行“记者招待会”、采访活动、课本剧、讲座、电影、参观游览等活动方式等都可成为学习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创造多元的课堂文化。
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体验生活,积累语文课程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进行语文内容的情境整合,再现生活,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更有价值知识铺平道路;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使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我们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校本资源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材,让学生既增长见识,活学活用,又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不仅其人物成为重要的社会精神资源,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楷模,而且每则颁奖辞概括感动事迹精准,且颇具文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最佳学习资源,常取来反复琢磨、推敲,交与学生研究学习。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在整合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适用、适度原则,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尺度,以熟悉的教材和教学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应用于实践,呈现生本的课堂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3]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赵守拙.荆志强的“生本教育”社区[j].基础教育,2008,(5).
第五篇:关注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关注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摘要]语文教学的生成性课堂,是在整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崭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 尊重 新课程理念 生成性课堂
“动态”指事物运动的状态,“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在新课程改革中,“动态生成”有了更丰富的含义。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一次次精彩的教学活动。一个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例如,在课堂上师生正在学习第五册的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当信陵君面遇难题,只能去和赵国共生死时,他去向侯赢告别时,侯赢竟然只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下了逐客令。信陵君在路上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错,于是回来请教,得到一个计谋。这时老师巧借东风,联系现状说:“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往往是去抱怨、责备别人忘恩负义。而信陵君之所以被誉为战国四君子之首,是拥有宽容和自责,难能可贵啊!”学生大多颔首称是,有个别同学呈现出反省状。
当一起分析到侯赢说“我老矣,不能从,请数,北乡而自刎”时,一学生在底下说:“信陵君如此爱才,怎么这时却没有说一句劝阻的话,眼睁睁地看他去死呢?如此宽容之人却如此不尊重生命呢?”另一个学生马上大声附和:“对啊,有负‘仁而下士’的美名,我也很纳闷。”老师一听,很有想法,本想马上解释一下背景,可转念一想,先听学生们的想法吧,于是把问题抛回给大家。同学们很热烈地讨论起来:“忘了吧,或许时间太仓促了,樊哙不是说‘大行不顾细谨’吗?”“生命是细节吗?不是要‘以人为本’吗?”“文章省略了,也许说了,但侯赢非要这么做,也没办法,士为知己者死嘛”……然后老师及时归纳他们的发言,先肯定他们的独特思维,敢于质疑,然后谈侯赢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的原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讲完强调只是个人之见。
然后继续分析到信陵君用侯赢之计,杀了晋鄙,夺得军权时,学生马上又有新问题:“老师,这个算妙计吗?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如姬、侯赢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值得吗?”同学们又讨论开来,老师趁机问:“如果你是侯赢或信陵君,怎么设计一妙计?结合时代分析。”一学生说:“侯赢能对信陵君了如指掌,怎么不能对魏王了如指掌呢?直接让他去劝魏王出兵,是最好的办法。”马上有同学反驳:“侯赢只是信陵君的一个门客而已,没有发言权,当时等级森严啊!”……“还有信陵君该不该留在赵国,这是不是在逃避责任?”根据这些讨论,师生最后一起根据文本归纳出两人的性格……
本来这节文言文教学设定是比较枯燥的,但一个即兴发言把整个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师生用了一半多时间在讨论分析,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说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增强,尤其是在古代文学面前,敢于批判和思考,积极地鼓励学生的思维。老师也没有必要去拼命自圆其说,有些答案是多向的,有时坦然承认自己的观点愚钝反而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搬教案,那么再好的教学设计可能都会失去快乐。作为教师,面对课堂上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怎能孤芳自赏?作为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折射出的不同的思维火花,又岂能自顾自地在讲台上做尊者呢?
上课要备课,而且要精心备课,这是众所周知的。过去,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一旦教案定稿,教师便成竹在胸。在教学中教师也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教学参考书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绝不允许学生出“格”,其实,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然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应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课堂生成决不是随学生说去,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抓住对我们的教学有价值的,或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或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星光闪耀、高潮迭起!
在教学中要构建出课堂的“动态生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的动态生成,基于充分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但是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专门开辟一个栏目――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模式,这几种活动的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倡导“质疑――探究”学习,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如在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地独立思考学习,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流启发,共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课堂的动态生成,前提是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端上桌子的都是好菜”,习惯于分析作品中的成功之处,缺乏批判的眼光。教材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时代里,可以挖掘出许多新意。我们呼唤师生民主、平等,而往往忽略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教师“跪”着教书,学生便习惯了“跪”着学习。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课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在学生中树立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榜样,为利用这一生成资源铺平了道路。如在学到《报任安书》时,可让学生讨论“辱”的认识,“士可杀不可辱”和“忍辱负重”,孰更值得提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不要轻易否定或迅速抛出自己的观点。
三、动态生成的课堂,融于平等对话。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通力协作。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不论师生还是生生之间,为了达到对教学的理解和课程的进一步生成,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四、动态生成的课堂,着眼于敏锐的开发。
教师在课堂中发现亮点后,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对该生进行一番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课中,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抓住这个亮点,进行放大,让所有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学习这位同学,推敲课文中的语言,使所有同学都得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面对学生的“怪论”,不急于表态,而是把球踢回去,是非曲直由学生自己说。其实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求证的过程。学生的旁征博引,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状态吗?
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当学生在笑朱亥的“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时,教师不妨问他们笑什么,学生说袖子怎么装得下四十斤的铁椎。在笑声中点拨掌握了“袖”和“椎”的词性活用。老师可加入一句:“我笑后有想哭的冲动,可惜一位大将军,没有战死在疆场上,却死在同胞手中!”引起学生的思考。
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老师一进课堂,一定要时时想到“蹲下来”,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是灌输给学生一大堆看似人人皆知但却异常空洞的道理,以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接受。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出课文中为人为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与生活发生碰撞,激发出点点滴滴的火花,从而永久地烙在学生的心坎。这样的教育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在动态生成理念的指引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努力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