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零变成一或者更多美文
那年中考,遇到体育考试改革,我们初三的学生全部需要接受体育测试,且要计入中考总分。而我是一个不喜欢体育的女孩子,跑圈运动中,常常娇滴滴的、慢悠悠的,还自以为这样子一定能让同学们更喜欢我。可是,体育要考试,成绩要被计入总分啊,老师替我惋惜,因为我的文化成绩很好,爸爸妈妈也是如此认为的。这时我自己也有点着急,毕竟也算“学霸”级别的人了,要是败在体育上多难受啊。
一天,爸爸从学校借回一个铅球,还带回了一本杂志,他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让我读一读。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让零变成一或者更多”这句话。爸爸跟我说:“铅球是你最薄弱的项目,跳远和50米短跑都还过得去,那我们就让零变成一或者更多,每天坚持练习几次,慢慢增加练习的次数,零会变成一,一又会变成二,然后變成更多。”
我信了爸爸的话,决定开始行动。
第二天开始,放学回家后,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铅球去爸爸为我打造的临时操场练习。
每一次练习,爸爸都会为我记下数据,他还会把我一个星期的练习成绩做成数据图。通过数据图,我们惊喜地发现,虽然一个星期的数据变化不大,但是当我看到图示上的数据一天比一天好那么一点点,就好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般,心里攒足了劲儿开启下一次的练习。
那段时间,我练完铅球后练习跳远,标记每次跳了多远是我特高兴的事情,因为标记的瞬间我能感觉到微小的进步,虽然有的时候也有退步,但是我坚持每日练习后就发现,进步的次数更多。最后,我的体育测试成绩当然也是棒棒的。
先让零变成一,再变成更多,你我都可以!
第二篇:零美文随笔
总有一种东西,你还没来得及轻抚它,便发现,它已经不在了……
那就是“窗外的风”。
总有一种东西,你还没来得及抓住它,便发现,它已经离去了…….那就是“时间”。
窗外吹进一丝凉风,思绪恍如隔世,这一刻的天空和那天,多么的相像啊。
你还记得的吧?
如果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又是开始,那么这不知名的时间,存在哪里?
是否….每时每刻都是开始,也是结束?
如果是,那么这一点是否就是“零”。它,既是开始,又是结束。
你明白了么?
这一刻,就是结束,这一刻,也是开始。
我是不是该和过去说再见了?
风,是你带来了时间么?还是说,你是来带走时间的?
对不起,我不想说话了……
真的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这一次的再见,或许再也不会见了吧。
第三篇:朽木变成金美文
在人们眼中,朽木是无用和被放弃的对象。可英国木艺大师詹姆斯,居然把朽木雕刻成一匹匹奔腾的骏马。
詹姆斯从小就对木头有独特的喜爱,为了学习木艺,年少的他只身来到瑞士,拜一位著名的木艺大师为师。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畔发现很多朽木。它们奇形怪状,具有一种别样的美,詹姆斯当即决定把这些朽木带回去。从此,收集朽木成了他的习惯。詹姆斯相信,只要肯用心,这些朽木创造的价值可以比一般木材还要大。
近20年后,受中国农历新年马年的启发,詹姆斯决定用朽木雕刻一群骏马,让它们矗立在大海边。马的创作过程是惊人费劲的,金属框架提供了动物的骨骼,而全木雕则需要数百件朽木进行雕塑的再创作。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每匹马雕塑都超出了两匹真实马的重量。
又过了10年,詹姆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朽木作品——骏马奔腾。这些木雕作品一经推出,就震撼了世人。丰富无比的想象力,扎实的基础功底,独具匠心的造型和堪称一绝的打磨技艺,让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出无限生机。
曾经无人问津的朽木,一经詹姆斯的点染,身价就暴增百倍,甚至万倍不止。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差的木料,只有用不用心的匠人。只要专心投入,持之以恒,意想不到的奇迹就有可能发生。
第四篇:让人民感受更多公平
尊敬的党组织:
90后的王朗,从农村老家来到大城市打工,一晃就是6年。尽管城市越来越包容,王朗还是有不少无奈:商品房买不起,保障房轮不上,以后生了小孩,上学也是问题。“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怀揣都市梦想的王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反复提到的这句话,说出了王朗们的心声。
共享发展成果,人们期待更多实惠、更多公平。改革开放35年,我们告别了物质的匮乏,共享了发展的成果。收入更多了,保障更全了,生活更好了。在享受“更多”成果的同时,人们对“更公平”有了新的期待和诉求。
城里的好学校就那么几个,家长们想方设法择校,没择上的就会觉得不公平;就业压力那么大,有的单位只挑男生,女生就会觉得不公平;大伙收入都在涨,可有的人涨得太快太不合理,涨得慢的就会觉得不公平;每个人都会老去,但养老的前景大不一样,前景差的就会觉得不公平;大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好,小城市、小医院看病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
这些年,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实分好蛋糕,我们下了很大工夫。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都在努力缩小。但是,与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距离。
让人民感受更多公平,要将民生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始终是解决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公平的总钥匙。民生领域的许多不公平,往往由公共服务不均等、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反映社会呼声、回应群众期盼,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三中全会做出了全新部署: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就业歧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改,使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健全。正可谓,民生改善无止境,民生改革无终点。
让人民感受更多公平,要把民生底线筑得更牢。民生的底线是什么?是多数人的基本需求,是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民生领域的公平是什么,100个人恐怕有100个答案。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有个基本答案,那就是民生底线要筑牢。只有把底线筑得牢牢的,把基本需求、基本保障安排得妥妥的,才能实现民生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让人民感受更多公平,要使民生事业更可持续。居家过日子要量入而出,改善民生也要和经济发展互为循环。最低工资标准提得越高,职工自然越满意。但是太高了,对企业又不太公平。企业成本吃不消,经济发展受影响,反过来也影响职工收入。民生领域的公平,离不开国情考量、离不开发展阶段的考量。
如果有一天,王朗的家乡小城,有着和大城市相仿的基本公共服务,他的都市梦是不是有了更多选择?他的公平感是不是更容易得到满足?这一天的到来,取决于党和政府切切实实的改革,也取决于每一个人扎扎实实的奋斗。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
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
------我市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现有2.6万名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89%,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市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主线,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综合考核跃居济宁市第二名,被评为“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着眼长远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兖发[2011]6号)、《兖州市残疾人优惠扶持办法》(兖政发[2011]6号)、《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兖政发
[2012]9号)等7个文件,将残疾人事业全面纳入了市委、市政府民生事业的总体规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普惠加特惠”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措施,残疾人工作开始从单纯的生活救助向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入拓展,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精心打造“阳光助学”工程,残疾人教育工作全省领先。残疾人在享受我市从学前到高中全免费教育普惠政策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全员、全程、全覆盖救助。根据市政府出台的《兖州市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专学生学费补助办法》和《兖州市残疾 1
人优惠扶持办法》,大中专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可以领取1000-2000元学费补助,低保残疾人家庭的大中专学生也可领取500-1000元不等的学费补助;对0-6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的生活补贴,对中小学残疾学生、低保残疾人家庭的中小学生每人每年给予800元的生活补贴。两年来,共为429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学费补助38.68万元,人民网、大众网、齐鲁晚报、山东政务信息(第68期)、济宁政务信息(第46期)对此进行了报道,此项工作今年将在全济宁市推广。
着力提标扩面,积极创建全省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一是初步建立了市、镇、村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依托医疗机构成立了六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设立了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肢体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以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了10处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以村(居)规范化卫生室为依托建立了60处济宁市级规范化的残疾人康复站,统一配备了康复器材,对180名康复员进行了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康复服务能力,让广大残疾人免费得到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二是大力实施一系列免费康复救助工程,为427名贫困精神病人提供了免费住院或者服药救助、为62人次0-6岁贫困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72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344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实施康复训练、为79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和矫形器。2012年,我市将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还将创建省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市,免费为100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面越来越广,救助标准越来越高。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力推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人人实现就业。一是以强化培训促进就业,着力加强与就业岗位对接的定单式培训和稳定就业的定岗培训,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向的600多名残疾人免费提供计算机、缝纫等职业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了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二是以建立扶贫基地拉动就业,培育了1处省级和5处兖州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对安置10-15人以上的基地每年给予2-5万元的扶持资金,带动80多名残疾人就业。三是以开展“共享阳光”自主创业工程激励就业,为40多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1千-1万元资金支持或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四是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举办了5场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280名残疾人找到就业岗位。五是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扶持发展5家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678人;以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按比列安置15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普惠加特惠,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对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分类施保,每人每月增加10元低保金。市政府出台了《兖州市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办法》,为享受低保的626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补贴金额位居济宁市最高。帮助残疾人普遍加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市财政为1553名重度残疾人、低保残疾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给予全额补助。对260名贫困或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托养,发放托养补贴15.6万元;
依托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挂牌成立了兖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对50名有暴力倾向、无监护人的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机构托养,维护了学校周边及居住地周边环境的安全,受到残疾人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实施贫困残疾人“温馨安居工程”,为203户困难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为601名独生子女的残疾父母每年发放960元救助金。为83名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32万元,2012年补贴金额将由原来的200元提高到260元。建立10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免费为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每年春节、助残日等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300多人次,累计发放慰问品(金)60多万元;开展政协委员爱心捐赠活动,向贫困残疾人捐赠了200辆轮椅、100付拐杖、100台助听器、100台助视器。2012年我市还将在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千名党员结对助残温暖行”活动,帮助15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工作,建立1处市级和3处镇(街)残疾人托养机构;建立低保残疾人边缘户、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家庭救助制度,让残疾人享有更多实惠,让残疾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联系方式:兖州市残联宣传科 金瑞舟
***341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