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缸百姓故事
姜伯家的那口土缸开裂了。那缸原来是腌酸菜的菜缸,后来,姜伯的老伴去世了,晚辈不太吃酸菜,他牙齿也不好,于是改做了豆种缸。
他叫儿媳秋莲上街去买过一口同样大小的土缸。可是,秋莲跑了好几家商店都没有货,最后买回来一只又大又圆又白的塑料桶。姜伯见了很是生气。秋莲说:“爸,这桶又轻又便宜又好洗,有什么不好?再说,用的是我,你生气干吗?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市场上哪还有又笨又重又容易碎的土缸,早成文物了。”姜伯不信,虽然没有吭声,待天气晴朗,自个拄着拐杖去了镇里的小圩街。秋莲急了,忙打电话给在县博物馆上班的老公小姜。听说七十多岁的老爸去了圩街,小姜也是急得不行,马上赶了回来。
在圩街上,小姜找到了父亲,果真见他在商店里转悠。小姜牵着他的手说:“爸,你老回去吧,要买什么说一声,我帮你买不就得了,何劳你这么老远跑来街上,你别累坏了身子骨。”姜伯嘟嘟嚷嚷地说:“真奇怪了,过去这儿各种各样的缸都有卖,现在怎么绝迹了呢?”小姜说:“那种缸早过时了,如今时兴塑料桶,一样用,大家都改***惯了。”
姜伯无奈地回到家,儿子好言劝慰了一番,他仍固执地说:“儿呀,你去打听一下,这缸开裂了现在有没有新办法补修?花多少钱也得给我修理好。”小姜立马答应去请教行家。掏出手机“喂喂喂”了一通,小姜告诉父亲:“爸,可以修,一位泥工师傅说,用水泥拌浆糊住细缝,等干了就可以用。”姜伯格外高兴,立即吩咐儿子拌水泥浆。
小姜累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把那破缸修好。他叮嘱老婆:“等三天三夜后才可使用。老人恋旧,这口缸都用了三十多年了,听说还是当年我爸妈结婚时做的,如今年轻人的流行说法,这叫‘定情物’,你多关照他。”秋莲一听捂嘴笑了。
小姜料理了家事便要回县城,交代秋莲小心侍候老人。
三天过后,那口修好的缸可以使用了。秋莲一试,果然不漏水了。她高兴地唤来姜伯。姜伯过来一看,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秋莲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老人开心就好,破缸他喜欢就留着呗。”当日,她把旧缸放进了厢房。
次日,秋莲没有想到,姜伯又眉头紧锁。她很是不解,问:“爸,你老人家哪儿不舒服吗?”姜伯说:“没哪儿不舒服,就是那口缸……”他欲言又止。秋莲纳闷了,又问:“缸不是修好了吗,水都能装,蛮好嘛。”姜伯摇了摇头,长长叹着气,说:“儿媳,你不明白……”
秋莲一头雾水。
旧缸修好了,为讨老人开心,把它当宝物一样小心存放,本想让老人高兴,哪知,老人还是整天摇头叹气。气坏了身子怎么办?秋莲担心老人出事,又打电话叫老公回来。
小姜一进门,就去探望躺在床上的老爸。父子俩心贴心,姜伯这才把心头埋藏许久的往事,在儿子的追问下徐徐道了出来。
原来,姜伯与姜伯母结婚前,家里贫困,就只添了这么口缸而已。那时,姜伯跟师傅学烧缸,师傅有门绝活:烧音缸。他烧出的音缸,用手拍打缸的不同部位,就能发出“四季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当地人称为一奇。姜伯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师傅去世后他便成了方圆九百里掌握这一绝技的缸师。
不过,烧制音缸很苦,一点火便日夜不能熄灭;一天深夜,劳累的姜伯添柴烧缸窑时打了盹,不料,窑中爆出的火星引着了窑棚,一时棚内浓烟滚滚。大火中冲进来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她是姜伯请来煮饭的农家女。姑娘见姜伯困在火中,十分危急,竟发疯似的顶着火势奋不顾身地救人。姜伯被她拼命拖出来了,可是,她自己却倒在浓烟中……一场火烟把她呛晕了,喉咙也给呛坏了,从此,她说话总是一种低沉的破锣声。
“她就是你娘。你娘喜欢吃酸菜,她说,嫁妆就添口酸菜缸。我反反复复地调整缸壁的薄厚,试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烧出了这口好缸。”姜伯说,“这口缸的缸音,跟你娘的噪音特别相似!当时呀,你娘又好奇又兴奋,就这么我们成亲了……”姜伯忆起往事,老泪纵横,“前年你娘重病,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怕我会念叨她,就说,‘我死后,你想我,就拍拍这口缸,我就会出来跟你说话……’”
这可是姜家的最高机密,小姜头次听说。他相信这事的真实性,因为,他工作的博物馆里,就保存着一口宋时皇家的音缸。他陪着老爸掉泪。不过,现在,那旧缸已经修好,老爸又为何高兴不起来呢?
姜伯看出了儿子的心事,说:“那口缸你们是修好了,可是,昨晚半夜,我爬起来想听听你娘的‘声音’,可是,那声音一点也不像你娘的嗓音。唉,走音变调喽,你娘不要我了!”
小姜恍然:开裂的旧缸,缸音走调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对于父亲来说,他的情感世界却是塌了半边天——以往,想念逝去了的老伴,他半夜悄悄起来,溜进角屋,蹲在缸边,听到了熟悉的缸音还有一丝慰藉,如今是人去音散啊。小姜两眼湿润了……
东西用久总是要旧要破,小姜只得开导老爸,要他想开点,娘不在,还有他和两个姐姐陪伴他呀,还有小孙女与他亲热呀。说了半夜,姜伯的心情才慢慢好转。
话虽这样说,但小姜和秋莲心里总是结了个疙瘩。
那年冬天,姜伯病倒在了床上。
只有儿子、儿媳明白父亲的心病。怎么办?难道眼巴巴看着老爸在痛苦中挣扎而束手无策。他们心急如焚。
秋莲急中生智,她说:“既然缸音和缸壁的薄厚有关,我们试着把缸壁刮薄,如果能再发出一样的缸音,爸的病可能就会好起来。”一句话点拨了小姜,当晚,夫妻两人便悄悄来到厢房,一直试打、试刮到下半夜,果真找到了六个相似的缸音:“锵、当、咣——姜长刚。”这是姜伯的大名,“啦、工、几——老倌叽。”这是当地的方言,意为老头子。小姜一时兴起,狂喜得连连敲打。秋莲跳起来,说:“我去叫爸爸来听。”她刚一转身,陡然,“咣”的一声,她大惊,扭头一看,本就开裂的旧缸,在小姜狂喜时的无意敲打下,碎了!
夫妻俩呆愣许久。
好一会儿,失魂落魄的小姜才清醒过来,他泪流满面;秋莲见状,上去抱着老公呜呜痛哭。
这可怎么办?两人一时没了主意。
音缸失手敲碎了,只得面对现实。秋莲说:“爸明早发现这缸碎了,一定会伤心。你得想个法子。”小姜也知道这事的后果,好在他懂得粘合破碎文物的方法,他找来材料,一小块一小块地把水缸重新黏合。他明白,这口音缸没了影子,老爸在人世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碎缸总算粘好了。但小姜知道:这缸千万不能再挪动,要不,弄不好又会散架。为防万一,小姜打个土坑把缸深埋厢房的一角;细心的秋莲还用婆婆生前的旧衣缝了个布罩,把缸罩着。这样,或许能给老人一丝安慰。
天亮了,累了一夜的夫妻俩沉沉睡去。
睡梦中,小姜被九岁的女儿叫醒。女儿说:“爸爸,厢房那口缸里,有婆婆的画像和声音。”小姜诧异。夫妻俩忙来到厢房,只见一条条裂缝无意中连成一个长圆,淘气的女儿用粉笔画上了“婆婆的头像”。她还天真地把头探到缸口,学嘴学舌地喊:“姜老倌叽!”缸里传来回音:“姜老倌叽!”小姜、秋莲都吃了一惊:女儿怎么会这样喊叫?太没礼貌了!秋莲正要教训女儿,姜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拄着杖走了出来,发话了:“你们不要骂她。儿呀,昨晚你们受罪了,爸起来上厕所全看见了,难得你们一片孝心……”
秋莲眼一热,说:“爸,您的儿子、孙女都爱您老人家啊。”姜伯听着,双眼一亮。小姜顺势把老爸扶住,劝慰道:“爸,娘一直在我们身边守着呢。您听——”小姜一使眼色,女儿又对着缸口喊上了。姜伯脸上有了笑容:“是啊,你娘陪着我呢,我们一家老小要和和美美地过下去!”
熬过寒冷的冬季,春天到了,姜伯丢掉了拐杖,在孙女的搀扶下,走进了阳光下的田野。
姜伯不再孤独和寂寞,全家人都在陪着他。
第二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这个小孩,生来聪慧,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女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水缸装满了水,小女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有的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起来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大家很慌张。聪明的司马光正在努力的思考着,“我们都比水缸矮,又不能把他捞上来,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来就好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水倒出来呢?”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着。当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他高兴的想到,“我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啊”,随即他又想到,“万一砸到小伙伴怎么办呢?”.于是他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女孩终于得救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启示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三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这个小孩,生来聪慧,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起来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大家面面相觑,甚是慌张。聪明的司马光正在努力的思考着,“我们都比水缸矮,又不能把他捞上来,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来就好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水倒出来呢?”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着。当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他高兴的想到,“我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啊”,随即他又想到,“万一砸到小伙伴怎么办呢?”.于是他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启示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四篇:香港脚百姓故事
大三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对手,中文系登台演讲能跟我有一拼的唯独只有阿进一人,阿进团支部书记,而且两次演讲都跟我并列第一。辅导员说:“将来留校或者分配工作,演讲比赛成绩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那时候虽然读大学了,人还是比较天真,所以把辅导员的话听得很认真,阿进无形中就成了我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团支书),我很想收拾一下他可惜找不到机会。
学校大学生集体宿舍落成以后,总务处安排两人一间寝室,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跟阿进住一间寝室,原因很简单,就是阿进是香港脚,奇臭无比,闻着恶心,也不能让阿进一个人一间寝室,辅导员陈老师就找我谈话说:“你们俩住一间寝室最合适,水平相当,爱好相同,你又是学生会主席,总不能因为一些小事给学校造成麻烦吧?”
我对臭味更加敏感,闻了香港脚的臭味我吃不下睡不着,当然不想答应,可是架不住辅导员陈老师的思想工作,而且我觉得这也给我一个收拾他的机会,就勉强答应了。
阿进一搬进来,我就跟他约法三章:第一,晚上睡觉前必须用柠檬酸洗手液洗脚,驱除臭气,鞋袜晚上睡觉时放置在窗外;第二,每天早上往自己的鞋子里倒一些白酒,把学校附近山上的黄金叶摘几片夹在脚趾缝里,以减少臭味;第三,我如果忍不住拿你的香港脚开一个玩笑不允许发火。
阿进态度诚恳说:“你说的三条我保证做到,只是我本来就是山里的人,那里满山遍野都是黄金叶,我怎么不知道黄金叶有如此功效?”
我说:“你才读了几本书?生活知识丰富着呢,你哪能什么都知道?”阿进便不再言语,两个人在一个寝室住着很长一段时间也还相安无事。
有一天下午自习,既没有导师又没有辅导员,同学们各自找一些书看着,许是闲来无事,阿文凑过来问我:“大刘,你跟阿进住了一段时间,他的臭气没把你熏晕啊?”
我说:“阿进那是与时俱进,人还在山里脚已经进了香港,属于走在时代最前面的人,向他学习还来不及,哪里就能晕菜?”于是大家都笑了,并且阿进的外号——香港脚就在这一次玩笑中正式诞生了。阿进因为我有言在先,虽然极为不满,但终究没有生气。
不久,阿进物色了外语系一个女孩梅思思,那个女孩文静漂亮,因为想在外语系获得演讲名次,就让阿进帮着写演讲稿,再翻译成英语,一来二去就跟阿进挂上了。
那天,我正在寝室鼓捣一大推化学药品,梅思思突然进来了问我:“大哥,阿进在吗?”
我不经意地说:“你找香港脚呀?不知他臭到哪里去了。”梅思思也不回话扭头走了,晚上阿进回来就冲我发火:“大刘,你也太不够哥们了吧?怎么能当着女孩说我是香港脚?你不就是嫉妒我演讲稿比你写的好?太小心眼了吧!我忍你很久了,不要当我乡下人好欺负,我还跟你说,这件事我跟你没完!”
第二天辅导员陈老师就找我谈话:“团结同学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我跟说吗?我听说你给同学取外号,挑拨离间人家女朋友关系,这性质是很严重的!”
我说:“陈老师,你这有些小题大作吧?人家都不跟他同住一间寝室,我给您解决了难题,怎么能说我不团结同学呢?他自己有一双香港脚,同学们喜欢这么叫他,他自己也答应,怎么能说这个外号我给他取的呢?另外那个女孩来问我时我也是一时没留意随口一说,根本就没有有意为之,况且我正在为他研究洗脚的药水,估计以后他的香港脚就能得到彻底治疗。”
陈老师终于被我说服了,问我:“你研究的是什么药物?”
我说:“硫酸铜加高锰酸钾食盐纯碱溶液,把臭脚在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涂抹达克宁,再在脚趾缝里夹上黄金叶一次就能治愈香港脚。”
陈老师问:“真有这么神吗?我也是香港脚,久治不愈,其痒难耐,如果有效我一定好好感谢你!”
我说:“感谢那倒不必,为人做一点好事罢了。”
后来,阿进终于治好了他的香港脚,对于他那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感惭愧,对我说:“大刘,以后没人会再叫我香港脚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说:“阿进,你说反了吧?你现在是成是败呀?”
阿进一想,哈哈笑了,毕业以后我们谁都没有留校,不过阿进在社会上混得很好,如今已经是副处长了,每当说起那一段生活感慨不已。
第五篇:伤疤百姓故事
教室黑板边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有巴掌那么大,学校让后勤人员给补上。市级文明学校评估小组马上要到我校检查验收,学校又叫师傅用白色涂料把所有的教室粉刷一次。在雪白墙壁的映衬下,原先墙上的破洞却有点显眼,像一个伤疤。让师傅再粉刷一次,还是那个效果,只好不了了之。
就在大家紧张地准备迎检工作时,我们班墙壁破洞的位置上不知被谁用刀子给刮了,粉刷上去的涂料不见了,露出黑黑的一面。我很生气,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这种随意破坏公物的现象不马上制止,不正之风的势头就会上升。我不动声色,明察暗访了几天,却没有丝毫线索,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我揪出了“作恶”者。
那天,我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处让学生用“像”来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几句话后,我又指着墙上的破洞,让学生说在雪白的墙壁上这个破洞像什么,我想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有的说像眼睛,有的说像一朵花,有的说像癞皮狗身上的伤疤,还有的说像一粒老鼠屎掉进锅里……
同学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也丰富多彩,多数人的意思是说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个破洞是不好看的,我要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在我想对大家表扬一下时,一位同学又抢着回答了一句。
“老师,它像李小鸣手上的伤疤。”
全班哄堂大笑,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抬头望了一眼李小鸣同学,发现他脸色苍白,看人的眼神有些躲闪。
下课了,我把李小鸣请到办公室。他把手藏到背后,嘴里结结巴巴地说:“老、老师,墙壁上的破洞不是我刮的。”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更有底了。我轻轻的拉过他的手,然后卷起他的袖子,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整条手臂伤痕累累,已经暗淡下去疤痕盖着新的伤疤,有的伤疤上还渗出血水,那些覆在上面的疤不知被谁揭掉。拉着他的手我心痛得掉下了眼泪,连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是爸爸打的,爸爸要求我每次考试都要上90分,差一分就要打一下,上一次考试我只考了78分,爸爸就用鞭子打了我12下,说这样我才能长记性。我又问他墙上的破洞是怎么回事。他说,我讨厌伤疤,每次爸爸打我后,结了疤,我都会想办法把它揭掉,我不想让同学笑话我。我看到教室粉刷后的破洞像一个伤疤,就想用小刀把它刮掉,没想到却变成那个样子,其实我是想让我们的教室更好看一点。
我愤怒了,一边打电话给他的爸爸,让他马上来学校一趟,一边想办法安慰他,说老师知道他从来就是个好学生,老师不会怪他的。
他的爸爸诚惶诚恐地来到学校,我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了一顿,然后才从教室的破洞说到孩子身上的伤疤,暗示孩子再这样下去心理可能要出问题,接着又向他讲了如何教育孩子。整个谈话足足用了两个钟头。最后,他的爸爸感激涕零地向我保证,今后再也不打孩子了。
星期六,我自己花钱请来了泥瓦工,把整面墙壁翻新了一遍,墙上再也见不到那个疤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