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论文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本文着力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以及能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思想性人文素养
《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笔者以为,科学素养是阳光,产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素养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充满人文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的轨道,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强烈的共鸣。
一、以情激情,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语文读本》编委之一的商友敬在《南方周末》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挑剔语文》的文章,在该文中,商先生开明宗义地指出:“语境是外部的生存环境,就像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存在一个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的课程)。一个孩子若在菜市场长大的,他就充满了菜市场的语文;若在医院长大的,他就充满了带有药味的语文。”他认为,语文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学生生存在典范的、优美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环境中,以有秩序的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语文来立人。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活力的教师,有了情感,才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悟情。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通过表现自己的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用情景导人、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抓住学生心弦。例如我在讲《祝福》这篇课文时,一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祥林嫂的图片,一边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整个教室都弥漫着哀婉凄凉的旋律,加之以沉痛的叙述,慢慢道出她悲惨可叹的一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对人物的理解。情境的创造,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了情感的波澜,使之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我用充满悲情而又沉重的语言朗读了课文,整节课师生都沉浸在荡气回肠的“人文”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体现了人文精神。
二、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人文积淀
高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的都是一些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这些人文精华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感悟。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我在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时,学生们不时为文中母子的真情潸然泪下。讲完课,我让学生讲述曾被父母的爱所感动的、烙印在他们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讲述者和倾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三、书信式评语,展现人文之美
作文,应该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所以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渗透人文精神。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在作文评语中,改变在应试教育中已形成的一套刻板的作文评语模式,诸如句子通顺、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等,而是采用第二人称谈心的形式写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评语中充满人文性。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成长的烦恼》,班里的陈×同学在作文中表露出自己从小父母早丧,我看了她的作文后,写了这样的评语:“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失去双亲后的痛苦和无助,令人心酸。你小小的年纪,竟承受着如此沉重的的不幸,但你并没有意志消沉,怨天尤人。老师坚信,你柔弱的双肩定能担起生活的重担,风雨过后定会是彩虹,我相信你,也祝福你!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把我当作朋友,让我们一起分担,好吗?”采用这种评语方式后,学生作文中少了假大空,多了真实和鲜明的个性,学生们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知心朋友,都愿把自己的困惑、压力、看法倾诉在文中。
四、突出人文性核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有“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如孔子学说就是以“仁”感化心灵,以“礼”规范言行。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某老师上的《晏子使楚》一课。她以“规圆矩方”导入新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主题越来越鲜明、深刻,最后,归总到“每个人都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于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度。最后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像一部大剧的徐徐落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更带不走人类那永恒的声音……”,老师用自己深情的歌声把学生、把课堂,也把听课的老师带入了时空的隧道,在绕梁的余音中体会人类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尊重”。
突出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并不是要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我们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熏陶、感染、感化,在夯实基础、培养智慧的同时让思想性深入学生的心灵,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对人文精神的展现让我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人性之美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让每一个学生都因为自己的生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林润生著发表于2005年1月[总第269期]《小学语文教学》
2、《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王崧舟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3、《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就会造成企业运营管理的失范,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一、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所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容。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是全方位的沟通。其二是外沟通。通过信息传递使外界更直接、更真实、更可靠了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无论是内沟通还是外沟通,都需要人文精神作平台。缺乏人文精神平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根基,无法给企业提供长成参天大树的源动力,即重科技、轻人文,重利益、轻道德,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导致缺乏社会诚信,使企业缺乏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社会环境。
缺乏人文内涵使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流于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千人一面,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达到应有功效。而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在人文平台上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成败。企业理念的立意要高,这个高的基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平台。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员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
(二)提供充满人性化的产品。让公众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这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涉及多方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提高美誉度、赢得良好的口碑,企业要与外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尤其是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要让以人为本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通过组织设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决策。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文化氛围,对于迅速激发员工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
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
(五)谋求人与事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还有生存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设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做到人与事的和谐配置,人与事的共同发展,让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在企业大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这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不能让原则窒息活力,而是应该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潜移默化,沉淀到企业的每个人的血液中才能有效。
(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员工队伍建设中去是人文精神培育的群众基础。员工队伍的培训不应仅着眼于企业所在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应着眼于培育“自信、健康、上进、宽容”的人。要将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在人文平台上,使其具备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颗热诚的心,热爱祖国,关爱他人,追求自信、从容、稳健、生生不息、越飞越高的生命状态。这个平台的核心主线是“有质量的热诚”。对自己工作热诚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从容自信地进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质量的热诚意味着有感染力,有智慧,成熟而有弹性。这种热诚是一种力量的积聚,智慧资源的积聚,是树立企业希望、理想与探索、超越精神的人文平台。
(二)重新认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根本方式,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人的结合体”,“它是通过人的纽带而不一定是以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成功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一套大力强调人的作用的哲学”。企业应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出色意味着创新,只有真诚地以干好工作为己任,才会有出色的表现。(改为:重新认识企业的本质)
(三)选择效益原则和人性原则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准确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组织基础和管理基础。欧美企业在二战后的几十年理性主义管理中,陷入了效率与人性的重重矛盾之中。日本创造了二者较好统一的企业组织,形成了强烈的组织归属和团队意识,也是社会统一、国势繁荣的巨大源泉。日美企业不同组织形式的形成,其根本在于文化认识的区别。因此,企业应针对成立时间不长的实际情况,在企业组织方面要及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文化、管理哲学和企业战略体系,为企业的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语言就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重要工具,语言可以使我们了解对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用生动有道理的语言去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的行动。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万事德为先,德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要忽视德育教育的作用,下面我就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使语文的教学语言变得更加生动
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重要工具,语言可以使我们了解对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用生动有道理的语言去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的行动。如果教师的语言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就会因此受到教师的语言的感染,其思想品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和俗语,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激励他们去勤奋好学,积极向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闪烁着智慧的语言,供学生思考、体味,达到一个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
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大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
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财富,那就是其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德育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找出具有更多有价值的德育方面的材料。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像山那样的思考》一文的内容特别耐人寻味,这篇课文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保护教育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大自然中山、鹿、狼之间所产生的微妙的关系,阐述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要保护自然和保护生态平衡。正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山生活在对鹿的恐惧之中,如同鹿生活在对狼的恐惧中一样,它们二者都感觉自己不安全,看似十分安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凶险。头脑聪明的人类能够战胜大自然,但有时也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山那样去思考,违背自然规律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这些。
三、语文教师让德育的芳香洋溢在学生的读书之中,开阔学生的心胸
我们知道,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读书是一个特别有效的途径。大文学家鲁迅曾经这样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以后,才能酿出蜂蜜来。如果只叮在一处,所得的就非常有限了。”在学习之余,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大大地增加。如在学完《离太阳最近的树》后,教师让学生用文中红柳的坚忍不拔精神,来塑造他们自己勤奋刻苦和不怕困难的品质。教师可以用真实、具体的课外读物丰富和充实课堂中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智慧,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我们在让学生写作文时,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在写作时不要凭空想象,要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收集素材,不说假话和空话,平凡见真知,教育学生写文章和做真人是一样的,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这样的道德思想引领下,才能成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不能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德育教育,要让我们的每一句教学语言都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思想积极进步、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高伟.把道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J].中职政治教学参考,2005(Z2).[2]邱鸣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德育论坛,2002(14):15-16.[3]周立群.语文德育新理念[J].教坛纵横,2001(16):44-45.
第四篇:师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一、师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要求
1.奉献教育事业
面对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有新的教育教学的要求。奉献教育事业是每个教师热爱教育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积极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能够把精力和心血献给语文教育教学,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拥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才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其他技能所不能相比的。
2.做到言传身教
老师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最直接的影响者,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和素质都不是很成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自身的言语举止、道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纪守法以及相关的待人接物等方面,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这个重点,对学生只是进行单纯的知识的教育,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对学生的德育和智育进行同步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竞争。
4.探索创新教学
前面谈到过老师对学生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话,这对学生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精通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时刻了解并掌握最新知识的更新情况。
二、师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形成学生的正确人格
语文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老师。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修养进行一定的教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根据初中生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想都不是很成熟的情况,语文老师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中最直接的道德学习对象。因此,语文老师正确的、积极的人格魅力是能影响学生的,并且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人格魅力是有助于学生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的。
2.能够培养新型人才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是不断创新的主力军,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文化知识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而这一要求的主要实施者就落在了教师的肩上,语文教师要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出发,不断接受了解最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不要仅仅局限在语文教学领域,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语文中的语言也是最基本的交流介质,所以,语文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带领者,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语文教师在平时对自身的思想道德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都是比较优秀的,是不同于其他老师的语言表达,所以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地进行学习,是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
总而言之,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在德智方面都不是很成熟的阶段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给学生最好的师德榜样。
第五篇:情景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一、情景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部分道具创设性营造环境气氛,或虚拟场景再现,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育重在理解性学习与基础知识储备,情景教学的应用对语文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课堂效能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指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而且学生课堂学习成效高,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好。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情景教学多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小学生们更乐于在课堂上交流总结,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游戏的趣味性也可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使课堂中的知识学习更加高效。另外,情景教学可以通过音乐等媒介,生动地表现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诗歌散文时,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下朗诵一遍,简单介绍一下该作品的内容情感,然后鼓励同学们积极朗诵,给他们配上音乐,让他们在抒情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散文、诗歌等独特的文学魅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课堂更高效。
三、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运用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可以把握好高新技术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尺度了。接受基础教育的儿童一般注意力都很不集中,而且思维活跃,所以,在课堂上运用音响画面和光线等形式可以更好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创设形象多彩的阅读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里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如,在对《鸭子骑车记》的学习过程中,故事中的主人公和大森林等情境都可以用动态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一下子把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使儿童的心理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紧扣心弦,牢牢将儿童的心理和注意力集中在阅读的主题上,激发他们猜想接下来的故事,将文章内容更具形象化表达出来。
四、培养了儿童的联想能力
在对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不必引入非常复杂的概念,尽量将知识变得越简单越直观越好。如在一篇文章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就某个话题引入其他的知识点,当然这种引入最好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这就可以让孩子们以课堂为重心,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视野,举一反三增强提高联想能力。拿阅读《“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来说,可以将“红领巾”的表现和幼儿们在课下的表现相结合,让他们明白既要在课堂上表现好,也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守文明懂礼貌的乖孩子,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生活中的行为,这就初步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五、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运用思维扩散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和情境进行合理的想象,关注角色的命运,让小学生们真正将自己深入到角色中去。在课堂上可设置游戏环节进行故事续写和故事评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有的小学生想象不合理,但还是要以鼓励和赞美性的语言为主,不要提前给儿童设置标准答案或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儿童的思想中去,通过阅读情境的设置,可以提高孩子的创造性,让他们不囿于标准答案,在课堂实践中让孩子们掌握主动权,让他们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更加愉快成长和学习。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和促进智力的开发,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时代在迅速地向前发展,如何将小学基础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是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这条路上,只有不断思考和探索,才能使情景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