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时间:2019-05-15 12: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量之多、信息量之大、知识代谢频率之快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20世纪后期起,生命科学更是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试管婴儿”、“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令人瞩目的成就紧紧抓住了大众、教师、学生、家长对科学知识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学生拥有比任何年代的学生都多得多的知识和信息,但伴随而来的是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社会责任感差,各种恶习、陋习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与人文精神的滑坡密不可分。教师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忽视了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求,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学科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科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他们很多时间都花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上,生命学科又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联系,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措施

2.1生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课堂教学的一切现象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这是由生物学的学科特性决定的。如“人体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等等。形形色色的生物蕴含着大自然造物主的智慧,也蕴含着人类科学求真与人文求善的美好愿望。生物学是一门富含人文特性的科学,它所涉及并关注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生物的发生、发展与衰亡等关系,生与死、消与长的重大课题,更渗透着人类关心自己、他人、社会物质及精神领域的一些重大课题。环境污染、癌症、艾滋病.、SARS等等,与人类生活方式、精神世界紧密相连。如:胃癌就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长期食用热的食物,过热的粥、茶容易使胃膜受到损伤,使致癌几率增加。另一方面,过量食用植物纤维,容易损伤胃壁,但细嚼可以避免损伤胃壁,吃的过咸,常吃油煎熏烤食品,也会增加患胃病的几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绝不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如SARS的感染与防治。人们在试图尝遍天下野味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成的“绿色”教育。

2.2热爱生命意识。生物学是生命的科学,生物学教学的层面是对生命现实和生命过程的传授。46亿年前,当地球诞生后,没有任何生命,直到38亿年前,地球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生命出现后,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直至约300万年前才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最后出现了拥有高等智慧、高级情感的人。这体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同时,在茫茫宇宙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可见,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何等的珍贵和伟大。

2.3创设情景,引发激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以书为本,犹如一潭死水,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及生物科学最新进展,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视觉形成和眼球的结构时,视网膜内有许多色素细胞,使眼球内部形成一个暗室,而白化病人视网膜内缺少色素细胞,所以形成物像常常曝光,看不清晰物体。又如,讲小脑功能前,先分析:一位老人经常走路东摇西晃,不能准确拿到所取的东西,于是家人领他去看病,医生让他用手指自己的鼻子,结果老人的手在眼前晃来晃去,最后才指向鼻子,请你结合今天的课,读书分析,老人的病因在哪里。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为激发学生兴趣捕获最新生物信息。在讲生殖发育时,可向学生介绍克隆技术、试管婴儿、基因工程、DNA亲子鉴定、人类基因重组计划、神州五号的太空育种等等。

2.4实验教学,培养兴趣:初中生好奇、好动,对一些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预先让学生将天竺葵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实验时,将天竺葵叶片取下,去掉遮光的纸片,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此时酒精却变成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将变黄的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稍停片刻,再冲洗叶片,结果发现叶片见光部分变蓝,没见光部分没变蓝,这是为什么?通过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课堂结尾,调动兴趣: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教师应适时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如,在讲“血液”一节的结尾处可补充发问:某些教练在大赛前往往要对运动员采用“高原训练”,这是为什么?在讲皮肤时,可启发学生:你知道皮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感到很疼?在讲叶的结构及光合作用时,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兴趣,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注意落在地面上的树叶,是背面朝上的多?还是正面朝上的多?这是为什么?”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必须加强创新教育来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是连续、系统、全面性的,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新才能、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教育工作只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初探

澄(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

214001)

摘要

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要有人文的进步。如果只有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没有人文进步,人类将面临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在学校教育中,人文学科固然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生物学科在人文教育上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关键词

人文精神、自然界、社会、他人

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我们的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去了解的欲望;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与伙伴、成人的交往中学会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做事、做人。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要有人文的进步。如果只有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没有人文进步,人类将面临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

在学校教育中,人文学科固然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生物学科在人文教育上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生物学科作为21世纪的主导科学之一,与人类生存、健康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如能源缺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人口增长过快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与生物科学有关。其次,生物学科中包容的人文价值是厚重的,如生物科学家在研究生命科学中体现的卓越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对生物进化、生命本质的唯物辩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最朴素的生态道德等等,都是很好的生物科学所特有的人文教育教材。因此,生物教学在进行本体知识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具有广阔的天地。鉴于上述认识,笔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一、感受自然,保护自然

初中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已有一定的自主认识。学校新知识的教学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作为基础,运用实物、录象、演示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的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诱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探索,使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中体验并逐步构建新的认识。

义务教育的初中生物教材以“生物和生物圈”为起点,引领同学们走进生物的世界,就是希望培养同学们对生物圈——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关爱之情和不断探索的动力。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件,为同学们创设了一个愉悦的情境氛围。如在“认识生物”一课中,通过大量生命现象的课件展示,让学生感受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开头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十分熟悉的陆、水、空动物,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与生活环境之间巧妙的适应关系和各种形态之美;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通过演示亚洲的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动物课件,如白虎、猕猴、熊猫,甚至古老神话中的凤凰、独角兽、麒麟等,让学生突破原有的地域、时空,更广泛地感受生物界多姿多彩的风貌,领略自古以来人们对生物界更好的期盼。

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乐意探索自然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同学热爱自然,学会善待自然。生物资源虽然是一种再生性资源,但也绝对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我们江南水乡,同学们的感受是满目青山绿水,四季鸟语花香。但我国地域宽广,地区差异很大。我国的生物资源分布不均,加上盲目开发,利用不科学,因此生物资源实际上并不丰富。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根据人文精神的要求,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觉悟,培养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联系实际,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善待自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中,笔者就利用了大量多媒体素材,如保护藏羚羊题材的影片《可可西里》,展示偷猎者大肆猎杀藏羚羊,激发学生们对偷猎者的憎恨;flash影片《剩下的果实》中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索动物与人到底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Discovery系列中推土机瞬间推倒成片原始热带雨林的景象,引导学生们去联想、去思考,“一次性筷子”现象该“悬崖勒马”了。

此外,在生物教学中,如观察蚯蚓后,及时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中;观察家兔期间,让学生轮换带小兔子回家饲养等等,看似细枝末节,无不使学生们学会善待自然、善待生命。

二、关心他人,和谐奋进

21世纪是一个讲求个性的同时,又讲求合作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这个时代的每一项发明创造几乎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与他人合作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受到城市家庭生活模式的束缚,学生的独身子女优越感、孤傲性、自私性越来越明显,而这些是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有必要不断渗透关心他人,和谐奋进的理念,塑造学生全面、立体的人格。

首先,探究性学习本身就要求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去发现问题,在合作中去分析问题,在合作中去解决问题。沃森和克里克合作阐明了DNA的立体结构,这被欢呼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他们无疑为学生们树立了楷模。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如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课中,组织学生分组根据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过程,以具体对象(如文具盒、书本)代替物质,即兴表演物质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传递过程。角色扮演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如在分析“蝗虫的气门在头、胸、腹的哪一部分”问题时,学生们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在实验室里,学生们更是团结协作,使整个实验快捷省时,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其次,生物学中所包容的人文价值,无时无刻不在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新教材中增添了“科学家的故事”,如林奈、李时珍为采集标本,历尽艰辛,从未因困难和危险而退缩,引导着学生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达尔文不受外界影响,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引导着学生们要有怀疑精神,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社会,关注未来

21世纪,生物科学将更加迅速发展并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已是当今社会的特点之一,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定出了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相互关系,设置了专门的栏目,引导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就要关注社会,立志去创造未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注意挖掘这方面内容,如“细菌”一课中,针对日本某些政界人物至今不承认侵华罪行,出示了数张731部队以人为材料,进行武器研制的照片,引导学生要以史为鉴,以及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如在“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一课中结合不少学生爱吃小摊食品的情况,出示了一则“烤鸡翅毒倒一家人”的剪报,指导他们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一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适当联系社会问题,如金华毒火腿、毒桂圆等。

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与社会沟通与世界沟通,用自己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树立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观点,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总之,生物学科在人文教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开发有关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引导学生处理好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21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摘要:物理课程是十分典型的理工学科,然而,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仍然能够很好地渗透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接触到的物理知识点的难度与深度都在慢慢增加,很多教学内容中可以挖掘的素材也越来越丰富,因而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除了要保障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良好的理解与吸收外,也要有意识地深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物理;人文精神;审美教育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多合适的切入点。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的影响与启发。同时,教师要善于展开对教学素材的挖掘,要对其中的人文素材有更为灵活的应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也能为知识教学带来一些积极的辅助功效。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想要深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们了解到,很多物理教师自身在人文素养上相对是较为缺乏的。教师可能对于本学科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知,但是,说到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知识层面,很多教师在这些方面都有待提升。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有效的阅读以及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更多丰富的信息,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广泛涉猎人文科学领域,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为物理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阅读美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书籍,也可以学习音乐、美术等,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与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并且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更为得心应手。

二、知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首先,在知识教学中便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会觉得物理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间没有任何关系,会产生这种想法就充分说明教师对于教材的研究与挖掘不够深入。很多物理学知识内容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价值与美学要素,如果善于挖掘这些内容,这不仅是对于学生思维与认知的一种拓宽,也会带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与层面来领会这些知识。这将会为知识教学打开另一扇门,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物理课程的乐趣与价值,并且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体会。物理知识的美学价值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简洁美是物理学中最突出的一种美。例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公式F=ma,从外形上看非常简单明了,但其中所揭示的运动和力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却无比深厚。其次,对称性是物理学中的另一种美,在物理学中有非常多的体现。例如,从形式上来说,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之间的对称美;从公式上来说,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之间的对称美等。再次,物理学中所蕴含的还有和谐美。例如,物质、能量、动量三大守恒定律所体现的物质世界的统一与和谐;牛顿经典力学所体现的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与和谐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物理知识的审美要素的体现,这也是展开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很有价值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物理课堂上深化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三、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可以很好地渗透于物理学史的学习中,这也是丰富学生知识面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在展开很多具体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先给学生们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会给学生们讲述一些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史,让学生们在感受到过往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对于知识孜孜不倦追求的同时,自身也会受到鼓励。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述爱因斯坦的故事,向学生讲述爱因斯坦从奥林匹亚科学院得到的帮助,让学生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爱因斯坦对小提琴的热爱,以及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信仰,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音乐、哲学、宗教等人文科学的密切关系。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进而让学生形成好的价值体系。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有很多展开模式。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是能够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有价值的引导与启发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然也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些都会是对学生非常有价值的引导,并且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认知范畴。

参考文献:

[1]傅长吉,丛大川.“自然科学”“社会学科”“人文精神”辨[J].前沿,2011(17).

[2]黄静.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张莉.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学史教育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成长为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成长为自主、合作、进取、爱国、负责、创新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只掌握阅读技术而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呢?

一、教材是载体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最新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指导,在内容的选编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兼具,具有浓厚的语文学科的魅力。文章的题材空前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与作者。所选作品能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时,为了对课内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还编选了一套与之匹配的语文读本,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课堂是途经

语文课是使培养人文精神的最好媒介,我们要在学生心灵里撒上人文精神的种子。叶澜先生曾讲过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工具性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境况中来。高中语文新教材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教学戏剧,是对生活重新诠释和理解。议论文的学习让我们善辩。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探讨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与培养。

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教学苏轼的诗词散文诗,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教学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辉煌灿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古诗文是极其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它是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诗文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都是起极大的作用。教学不能一味老师一字一字地输送学生一句句地下咽,我们把理解内容精粹、语言艺术放在首位,那么古诗文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得到艺术的欣赏,美感的享受。为了扩大诗词的接触面,我们又为学生选定了每日一诗,在每天上课前,负责一诗的同学把诗抄到黑板上,然后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赏鉴,增强对诗词的感悟力,欣赏凝练语言的魅力。让同学透过一篇篇古诗文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看到的中华民族先辈睿智的思想,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与精神。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强。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的朦胧月夜下的荷塘静思图,融合了音乐美、绘画美、语言美等多种因素,一句话,美的感受给学生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的热情。走近鲁迅,感悟鲁迅人格的魅力。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培养思维方式的形象性,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这对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有益的,有利于精神财富的积淀,想像力的激活和创造力的培养。

阅读课,先是以所学课文为中心,然后延伸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建一个阅读的花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阅读的同时,语文的人文性又能更好延展。

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为充实,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借助人文精神的教育,我们将学会更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我们永远的未来。

三、拓展与专题,走向人文精神大世界

指导学生共同针对某一个阅读对象,进行拓展与专题阅读,阅读后的讨论交流。例如在“认识鲁迅”的课外阅读中,通过“范文式”阅读教学后,了解了鲁迅的求学经历,兄弟如何分道扬镳,与许广平的相爱,领导左联文化运动的艰难等,又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信等,再推荐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让他们去阅读理解,同时,又针对《收获》上“走近鲁迅”的大讨论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鲁迅有个感性与理性并有的认识,最后在期末举行“我所知道的鲁迅”讨论会,各自交流学习心得,求大同存小异,各有新的领悟,使这一较完整的阅读活动获得较为圆满的结果,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中,能获得较多的阅读的收获,成果以及阅读心理的愉悦和满足,这似可称为快乐阅读阶段,是自主自由阅读的开始,对学生终身教育很有好处。

第五篇:论文: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颍东区口孜镇汪庙初级中学 张红芳

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皖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汪庙初级中学 张红芳

摘要:全球工业化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挑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峻问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环保教育加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环保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环保的贡献,使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 增强 环保意识

在中学各学科中,生物课程内容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联系是最为密切的,中学生物课堂也是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重任。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小情,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中学生物教材的设计上也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 利用教材现有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保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八年级上

2345-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人文学科培养人的创造精神,让人获得崇高理想。而人文主义精神的习得和培养,主要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

    德育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刍议

    德育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刍议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刘华 摘要: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只重知识,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德育课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南京市竹山中学李照东 【摘要】 人文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而且宏扬着中......

    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在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在的培养 摘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_人教版新课标范文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要......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随着现代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物理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从教学思想、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