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2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毫无疑问,当前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反思阶段。从反思的内容来看,涉及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作业评价等各个方面;从反思的对象来看,包括专家教授、一线教师等众多教育工作者;从反思的形式来看,涵盖随笔漫谈、案例评析、学术沙龙……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言万语反思谈”。

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式,一种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方式,反思是教育者对自己教育教学观念与实践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理解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教师需要反思,课程改革需要反思,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这一年多的反思热潮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良的倾向:有的人不遗余力地批判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中正确的做法鲜有肯定,有以偏盖全之嫌;有的人各种误区讲得头头是道,具体怎样解决却轻描淡写。笔者认为,有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也正是由于有这些问题才使得课改更具繁杂性、挑战性、艰巨性。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可这里面有个如何对待的态度问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进行辨证的反思

有些同志对课程改革的反思,在观念的认同上有偏差,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面肯定,不能正确地对待。譬如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前一阶段,大家都在反思: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不要发挥?应该怎样发挥?这本来是好事,说明课程改革愈来愈趋向理性。可有一部分老师就把这个反思和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立起来,认为学生的作用在当前的课改中强调得过了头,产生了课改要回到“老路”的想法。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并不是理念的问题,而是实践操作的问题。有时,学生课上“忙”得很,可他们的主体作用未必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机统一。偏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苏教版主编张庆老师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时,提到了一个观点:“有度”。我们的反思也要有个“度”!

二、进行独立的反思

反思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对共性问题的反思,更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说出自己的独立思考、独到见解。而当前课程改革的反思,似乎少了这特有的“味”,人云亦云,比比皆是。

如对课堂教学用语“喜欢……就……”的讨论,大多数老师慷慨陈词,认为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儿童中心论”,华而不实,要坚决摈弃。但也有个别同志提出,这种教学语言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慎重地用!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运用,因“文”而用。如果文本具有可比性,用“喜欢……就……”,可以帮助学生领悟作者观察、表达的匠心独运,进而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自我创新的能力,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效的。其次,要从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学生学情的实际出发,因“人”而用。再次,要因“时”而用,把握恰到好处的运用时机和保证充足有效的时间,“该出手时就出手”,要顾及学生现时的反应和教学情节的持续,不要生搬硬套,哗众取宠,从而引起大家对这类教学语言的反感。这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反思,怎能不使人的眼睛为之一亮呢?

三、进行系统的反思

目前,大家的反思差不多都谈到文本解读。为什么上课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许多人一言以蔽之:“没有正确理解文本。”至于“教师为什么不能正确理解文本”,“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理解文本”等一系列触及问题实质和解决策略的内容则很少反思,而由此想到新课程背景下,要重构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分享个性解读的生命过程”者更是寥寥无几。我想,课改实践中的反思不仅仅是震耳欲聋的一声“喊”,更应是确实可行的一点“做”。所以,我们的反思要具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立足现状,提出对策,才能发人深省,供人借鉴,具有理论参照和实践运用的双重价值,才会对一线的老师真正有帮助。

课程改革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着教育的本质和真义,是时代的召唤和几代人的理想。对课程改革的反思并不是反对,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定信念,在反思中大胆前行,为实现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审计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审计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摘要】《审计学》作为财会专业学生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更多偏重于实践,因此将此课程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导向,探索了课程改革方案,包括审计案例引入、分组讨论、审计软件应用、引进审计行业导师、改革考核方式的教学方法,实现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关键词】审计学 课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11-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全球化,企业的运营模式、经济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为了保持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环境和审计模式也发生了巨变,因此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人才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作为审计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载了审计行业未来的希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审计学》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实务工作相脱节,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以后也很难胜任审计工作,所以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理念,对《审计学》课程进行全面改革。

二、《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方式传统,考核模式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审计学》这门课程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借助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手段,给学生讲授审计理论知识;上课期间,均以老师为主导,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缺少实务案例讨论等课堂活动,此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审计学》课程失去兴趣。

《审计学》课程不仅教学方式传统,考核模式也较为落后,大多数高校仍然保持传统的期末闭卷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单一,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应用能力考核,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

2.师资团队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高校以年轻教师居多,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缺乏??计实务工作经验,然而《审计学》课程的专业术语较为抽象难懂,年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将审计的原理讲解透彻,将课堂教学与审计实务工作相联系,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感觉《审计学》课程枯燥难懂,从而影响授课效果。

3.实训室基地建设滞后

目前,多数高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的高校,投资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但均偏重于建设会计信息系统或者模拟综合实训,很少建设审计模拟实训室,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获得审计实践训练,无法锻炼学生的审计思维能力及实务操作能力,无法满足《审计学》课程从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应用的目的。

三、《审计学》课程改革建议

1.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在课程改革前,我们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调研,从雇主单位的角度,重新拟定授课方案。将课程名称由《审计学》变更为《审计学原理与实务》,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64学时,改革后本门课程分为理论、实务、信息化三部分,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行业共建为载体,以信息化为平台,重新梳理课堂讲授内容,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将教材理论进行结构与重构,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实务操作中学习审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

2.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梳理教学知识点,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基于审计工作流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架构,分为四大模块:审计业务承接、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并按照模块匹配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了解整体审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理解理论知识。

《审计学》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基于工作流程

教师在讲授每个知识点后,选取典型性的审计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案例来源可以从教材中筛选,也可以在网上查找最新审计舞弊案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针对性的讨论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路;也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一个小组就相当于一个审计项目组,指派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案例讨论,老师进行点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产学融合下,打造“双师”团队

《审计学》课程授课教师除在校老师以外,还邀请产学合作的会计事务所行业人士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可以以专题讲座或者培训的形式进行,其中课程中心老师主要负责讲授基本原理与技能,行业教师负责拓展实务中必备的审计技能以及丰富的实务案例,从而实现课程校企共建的目标。

同时,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课程中心老师到事务所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并将实践案例带入课堂,使课堂内容与行业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行业发展与行业需求,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同时,也可以推荐学生参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在学生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审计实务操作能力,也为后期为事务所输送优秀毕业生做好准备工作。

4.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建立审计模拟实训室,引进审计软件,使学生熟悉审计工作流程,掌握审计基本方法,消除课堂教学与实务工作之间的缝隙,配备审计软件的同时,提供至少两个以上公司的基础财务数据和资料,如:电子财务数据,报表、会计凭证、内部控制制度等。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按照审计软件操作步骤,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小组成员按照分工任务实施审计程序,小组成员合作编制审计报告,老师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

另外,可以借助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能力,充分做到将审计模拟实训室、实践实习基地相融合的目的。

在课堂管理及教学方面利用Tronclass平台,课前上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相关视频供学生学习,每节课配5-15分钟的微课视频和配套讲义,以及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上课期间老师再次讲解理论知识,之后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结果评判学生对原理知识的应用及掌握程度,课后在Tronclass平台设置提问专区,供学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提问,教师上传课后测验及作业,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原理知识,而且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课后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课堂上课内容主要为互动型教学,课后通过测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考察学生学习效果。

5.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打破原来的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二元化结构,实现平时测验、案例测试、项目考核、期末考核四维考核模式。其中,平时测验占比20%,由Tronclass系统进行评分,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案例分析占比30%,授课教师提供案例,由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作汇报分享,再由教师和学生互评,其中教师评价占70%,学生分组互评占30%;项目考核占比20%,在审计模拟实训室完成,借助审计软件,教师提供审计数据,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考核方式;期末试卷考核方式占30%,综合考评方式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效果

《审计学》课程改革以后,首先,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和有争议的问题转换成实务案例,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学校教学与事务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会计师事务所解决了人手紧张的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其次,建立实训中心,改进实验教学过程,引进鼎信诺审计软件,模拟整个审计业务流程,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审计软件为学生呈现审计学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获取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结合事务所审计工作流程,讲解审计业务循环过程中的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用学习情境模拟工作过程。

最后,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让老师和学生不分课上课下随时保持互动,老师设定指定题目,学生参与讨论,不仅提高学生学?效果,而且还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能够让《审计学》这门课程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目标,符合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1]史雅洁.《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作,2015(8): P155-157.[2]王玉凤,杨明俊,柳岚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学课程改革探究[J].经济管理者,2017(8): P419.[3]张超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会计教育,2016(5):P125-127.

第三篇:对音乐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音乐教育的工作者,终于盼来了音乐课程改革的春天,从内心感到温暖。其间,也有几次教材改革,但从音乐教学理念上转变还是第一次。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对这次转变的一些认识。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中指出:“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较育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难以跟上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教学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段话确实道出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点。

一、正确理解课堂纪律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始终不忘把学生的安分守纪放在第一位,学生稍有“活动”,教师便严加管制。这样的课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难以对音乐进行有效的感知,难以在音乐学习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课改精神,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课堂纪律,解放学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淡化技能训练

旧的课程标准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从歌谱入手,给同学们分析节拍、节奏、视唱、旋律,本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采用这种单纯、强迫性知识技能的传授方法,使学生边学边厌,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形成厌恶情绪。为此,本学期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调整。把重点放在音乐的感受上,让学生变成演员,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实验的结果非常成功。通过实践使我从中感悟到,以前总抱怨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却没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去考虑存在的问题,忽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目标 强调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让学习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知识。

三、注重个性发展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因此,尊重学生 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大形式下,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开拓思想,大胆创新。勇做一个成功的改革先锋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北京市航天中学 于晓欧

高三语文丰台区统一期末考试结束了,看着学生的答题和写的作文,我真是焦急万分。作文要求以“分享与分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学生大部分写了议论文,写朋友的很多,但考卷中,同学们洋洋洒洒800多字,却几乎没有一篇能打动我。

是学生的心灵变得麻木,还是捕捉不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看看高三学生的作文,其实无非多了一点华丽的辞藻,文中依然难寻一点点的感动。时下,离高考不到四个月。高中所有的语文课程已经结束,我们早已进入了复习。复习什么呢?按照所有的考试题型,逐一专项进行复习。针对考试题型,我们采取集中练习的方法:每个题型都要做一组题。两周来,我们仅仅做完字音、字形、实词部分的练习。学生感到很枯燥,老师也感到很乏味。据我了解,高三毕业后,如果让学生写篇不错的文章,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样的现状,我们能轻易地去埋怨学生吗?呜呼哀哉,我们语文教师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谈及三年高中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些学生往往会说只学会了做题。学科走到这步境地,我分析有两种原因: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家都能认识到,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其二,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基于此,我们该做怎样的努力呢?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改变呢?我想,首先要增加阅读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我们根本拿不出时间阅读,别说读书破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没有办法,阅读我们只好要求学生看一些《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至于一些名著根本无暇顾及。高一高二的假期要求同学们做的阅读现在几乎忘得差不多了,且读与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让学生们读一些这样的通俗的文章,试想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大作?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同时,阅读时一定要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而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写读书心得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现在有很多同学

尤其是理科班的同学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这和学生的功利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作文不可能不读不练就能写好的。他们希望老师能给他们点石成金的石头,但是高三的作文训练尤为重要。

高一高二的写作练习比起高三更显重要。我们常常说,写作要靠积累,其实积累途径只有两个,一是阅读材料的积累,再就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一日不练口生,一日不写手生。所以,我建议让学生每天都记日记,每周再记周记,这样不仅培养同学们观察思考的能力,还锻炼了同学们语言表达的能力。我想,长此以往,同学们的写作就不会文不通字不顺,或者辞不达意了。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语文组每年级每学期要举办一次诗歌擂台赛、成语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争取每个月都有语文活动,然后优秀者再参加校级的比赛。每一次比赛学校都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支持,给获奖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校出现一种“天天学语文,语文天天学”的良好局面。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写作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它关系着整个人生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同学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同学们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同学们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对此我们的思索还不止于此,希望高中语文教师积极投身于此问题的思考,寻求良策。

--救救孩子!

第五篇:课程改革的反思111

课程改革的反思

自从参加了洋思中学的课改学习后,我觉得受益匪浅,回来后我又把所学的课改理念运用到教学之中,结全我校的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认真的实验,觉得确实很有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也大了,现将我的近期收获及反思梳理如下:

(1)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自由探究、合作交流,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光是“教”,更多是“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使课堂上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教学上的“满堂灌”式正在逐步消除。课堂上,教与学的活动都比较活跃,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呈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得到提高,能力、素质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3)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学习观。教育教学理念是支配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在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学习观已经为广大教师认可、接受,并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为教师的认识。课堂教学的变化已经显示出这些新的理念开始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对洋思学校的新理念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认识,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潜能生。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开始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避免一些形式化的做法,追求切实的课改成绩,达到真实的课改目标。

(4)教师能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善学生学习方,提升学生学习水

平。我们大多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他考试有许多帮助,但同时在他们的头脑中也必然形成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会带给他未来生活很多负面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因为知识是会遗忘的,而学习的能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可以说课程改革的进程不能是一蹴而就,通过这次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上教师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发到问题,而且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要看到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课改中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下载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

    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 一、“破”后“立”还是“立”后“破”,怎样理解课程改革中创新的精神实质 接受访谈的中小学校领导在充分肯定新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对新课程的实施与......

    教学课程改革总结

    教学改革总结 2010年初,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做好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和统筹安排。这个大背景为技......

    课程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反思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习题中让学生自己......

    课程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反思大全15篇 课程教学反思1 《基础教育(试行)》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课程改革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课程改革,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制......

    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对政治课程的教学反思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对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反思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该《意见》对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