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放下杂文随笔
我们是10月4日去的无锡。其实原本是打算和同事一起去黄山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最终选择了无锡。选择无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出于自己对于佛教的喜欢。
所以,灵山大佛自然就成了我们在无锡最重要的一个行程。
到了灵山脚下,导游将我们带到了祥符寺。这是一个很小的寺庙,看不出香火很旺的痕迹。导游说这曾经是一个千年古寺,由唐玄奘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指派自己的大弟子窥基在这里做了第一任方丈,并开创了佛教八大门派之一的法相宗。只可惜,如此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一座古寺,在战争年间却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1994年,后人在原址重新建造。当然,导游带我们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感受中国千年的佛文化,而是专程带我们来这里请香的。导游说只有这里的请愿香才是经过高僧开过光的,非常灵验。
因为此行的目的非常单纯,就仅仅是为了来看看大佛,而非许愿,所以我们并没有理会导游的鼓动,坚持没有去寺里请香。但心里多少有些感慨,曾经的千年古刹,虽然被重新修建,但却早已没有了往年的辉煌,竟已沦落成了专门供游人请香的地方,并需要与旅游业互动来带动人气了。
其实,不仅是祥符寺,现在很多的寺庙都在经济的影响下而增加了许多的商业气息,人们甚至把僧人也作为了一种职业,而不再是诚挚的修行者,佛教似乎也变得不再纯粹了。
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还是对于佛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寻遍中国的大小名寺,包括一些小乘佛教的寺庙,去见识一下不同的佛文化。
当然也曾去过为数不多的几座寺庙,最喜欢的还是宿州皇藏裕的里的一座不太出名的寺庙,可惜名字我已记不起了。那也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庙宇里还有一颗1000多年的大桂花树。我们是去年9月去的,正值桂花开时,阵阵幽香扑鼻,再加上寺庙里游人及香客不多,显得格外的幽静,不由得让人的心也变得宁静了。
在寺庙里游览时,看见一个功德碑,知道他们正在募集善款来重修在文革期间被摧毁的一些建筑,所以便不由的也小慷慨了一下,捐出了不多的一小笔善款,表达一下自己对于中国佛文化的敬意。而僧人则送我一个开过光的护身符及几本佛学方面的经书作为回报。
其实,自己之前在网上也看过一些关于佛教的故事及文章,并买过一些佛学方面的书籍,每当心境浮躁时,都会翻出这些书籍来阅读,希望自己也能够有一些感悟,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尤其喜欢佛经里说的那句:放下才能得到解脱。人因为欲望而烦恼,只有放下无谓的欲望才能变得宁静而致远。
所以,要学会放下,一切随缘。
第二篇:放下经典杂文随笔
旅行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女生,在空荡的绿皮车箱里只有这么一个谈话的对象,于是有一句没一句地谈,直到说到这么一句,我才突然感兴趣起来。
“你要去那里旅行?那里有古老的树吗?”
“古老的树?不知道,大约是有的,为什么?你在找古老的树吗?”
“古老的树之间会留下讯息,我在找一棵树留下的讯息。”
“像储存在什么记忆体里的讯息吗?”
“嗯……也许可以这样说,树和树之间其实可以交流,通过一道光一脉水流,但并不是每棵树都可以交流。”
“像人一样呢。”
“人的生命太短,树却不一样,如果没有人类干涉,树可以活很长,活到自然死亡的树才是幸福的。”
“你在旅行中寻找幸福的树吗?”
“现在应该没有真正幸福的树了,实际上有了人类以后,幸福的植物和动物都变得罕见了,而且人类自己也不幸福。”
“残念,的确是这样的,那,你是在旅行里寻找幸福吗?”
“我不过是在人间修行而已,我选修的科目不大有人做得到,于是我想试试。”
“你选修的是什么科目?”她看上去就像个大三的学生,可是说出来的话却像个一本正经的神仙。
“我选修的是‘放下’,”她停下来看了看我,皱了一下眉,“虽然我也不是第一次和人类说这个,你却一点意外都没有,真奇怪,人类进化了。”
“我还是有点意外的,不过我对你选的科目很感兴趣这样。”
“就是……”她看着我的眼睛,她是在选择我可以听的懂的方式解释吗?其实没有必要,我也不是太能听的进去。
“就是,你想要一件东西,但必须放弃它,才能得到。我要做到的,就是‘放下’,只要放下了这件事,我就算修行成功一次。”
“你成功了多少次呢?”
“……”
她到最后也没告诉我。
“那你每次做到放下要多长时间呢?”
“不一定,视我对这件事这件事物的重视程度,对某件事越重视,放下它越不易,能够做到放下所得到的修行分就越高。”
“有人做修行分标准评估吗?”
“有,那个人叫公道。”
“哦,公道自在人心的‘公道’吗?”
“你认识他吗?我不相信人类认识他,人类也不认识‘公平’,尽管经常听人提到公平,但那都不是真正的公平。”
“你为什么在寻找古老的树呢?”我决定把话题再拉回现实世界。
“是为了放下。”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和一棵树有关。”
“一棵树。”
“选修‘放下’是我自愿的,也没有人规定要用多长时间去完成,但,我希望能很快修满分数,晋升到下一个阶段的,只是……”
“只是,只是为了一棵树?”
“是的,我之前,为了‘放下’,我真的放弃了很多我在乎过的事情,随着时间的过去,我的朋友,我的住所,我的一切,都可以慢慢地被我放下,甚至,我已经不再仔细地修饰自己。”她看上去也就是个普通的女学生,清汤挂面,毫不出色,但对比起那些浓妆艳抹之辈,也算是清新到底。
“有一次,因为一场暴雨,我躲在它的树洞里,免于被淋湿。我意外地发现,我可以对它倾谈,于是无话不说,直到雨住了,天空露出彩虹,我都没有停下来。我这才知道,我的那些故事,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这样完整地倾诉过,如果不是和这棵树说话,我也不知道原来我一直还记得那些我以为早就放下了的一切。我这时才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之前以为做得到的‘放下’,都是自欺欺人的。”
“你是说,”我忍不住打断她,“你是说树会说话?”
“我可以和树说话,但你应该不可以。”她平静看着我,就像说“我的医保可以报销做假牙的费用,但你不可以”这件事一样。我耸耸肩。
“树会提问吗?”我忍不住又问。
“当然会,树和你一样,都会好奇,都会问问题,因为树自己不会走,它所能经历的只有周遭的一切,虽然它可以问空气和水,但是如果它自己不想知道,空气和水也不会多事告诉它。”
“树见到我也很高兴,它也有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对世界好奇过了,你知道,每天都是差不多的鸟类经过,讲差不多的八卦,拉差不多的屎,久而久之就乏味了。”她说到树就开心起来,那种带着遗憾的开心,我看到有点不忍心。因为失去了才会寻找的吧,我大约可见接下来的结局。
“后来我依然去修行,依然去认识世界和对它们告别,我有做到真正的放下,一旦遇到放不下的,就千里迢迢也要去找到这颗树,对它说话,它有时只是听不说话,我也觉得很安心。就这样过去很久,我觉得太依赖它也是不对的,因为依赖是‘放下’的最大障碍,一旦某个习惯被养成,‘放下’这件事就变得异常困难。”
“我试着不去找它,可是不管是几年,几十年,一百年,我鬼使神差地都会转悠到那棵树身边去,我有一次问它,‘你是不是用了法力告诉了我你的存在,让我想念你?’它默不作声,事实上是我心内一直有它的位置,自己却不肯承认,如果我心中没有这棵树,它无论怎么用空气和水传达给我都是没有用的。但是它就是不解释,我一次也没知道答案。”
“后来呢?”
“后来?建筑越来越多,树林被清空,它也不能幸免。当我终于又绕了世界一圈,人类又经历了几场战争以后,我去到那棵树那里,它已经不在了,我相信它什么也没剩下,因为那个位置被地铁轨道所取代,地下的根脉早就被腾空换净,我在那里默默地等待着,也没有感应到任何一丁点儿它的讯息,所以我才出来寻找,差不多古老的树,是不是也知道一些关于它的事情。”
“你觉得你会放下这件事吗?”
“我也不知道。”她的眼里露出悲哀来,我于心不忍,觉得此时不应该再提问了。
“其实修行这件事也没有很重要啊不是吗?修行是没有尽头的,修满这一届的学分,可能要选一个新的题目继续修下去。”
“那,修行分的高低不是会决定某些级别吗?”我在心里划分了一下神仙的级别,但我不知道面前的女生是不是神仙,万一他们的名称不是神仙,我贸贸然说出来就显得很生分,于是只好忍着好奇。
“有是有的,但是即使级别很高,也还是在修行中,他们会监督我们的修行,像‘公道’这个词,它已经不仅仅是个词,它也是个衡量,它是个修行到很高的一个标准。”
“那,那你以后会成为‘放下’这个词吗?”
她没有回答我,我也没有再问下去了。
第三篇:放下执着杂文随笔
多年前我曾经参与了一场捐助网友的事件。我涉及的环节本来很简单,不过就是帮对方找好医生,让她过来求治而已。因为当时她已经去过医院,西医无效,只能求治于中医。按照约定,她将上火车前给我电话或者短信,我就确定明天一早去接她。结果临上车前并没有收到她的消息,而是在傍晚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她来不了了,被骗子骗光了钱。
这件事情似乎很简单。
然而事情走向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她的单纯直接,如同一头小兽一般的冲撞对抗,网络上最开始给她捐款的网友开始了铺天盖地的质疑被骗的真实性。我当时试图站出来为她说法,出于担心别人人肉我的想法,而用了朋友给我的马甲发言。这个马甲很快被人揪出种种“不靠谱”,我在其后百言莫辩,这是我当时个人所经受到的最大网络风暴,我试图证明我自己的身份,陡然发现在那些逻辑和论证之下似乎我的身份也真是破绽百出,那段时间心力交瘁,夜不能眠,无法理解自己的善意怎么最后就扭曲成了一出骗局?
最后我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式,关掉那页网页,不再参与争论辩论,继续推进我自己的事情。我依然找来老师和师兄处方开药甚至前去探望那位姑娘。网络上的质疑依然存在,但是跟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密切关联?跟人争论是能争取募捐到点钱还是能将她的病扭转啊?
那姑娘最后还是病重难返,最终去世。然而至少在她生前,我想我做到了我所能做的。而打嘴仗是最没有价值的那种吧。
那次网络事件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次,从那次起,我决心改变早年自己毫无机心的性格,将事态控制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再轻易承诺超越自己能力的行为。
假如将现实生活看成是第一世界,那么网络社会就是第二世界,有很多人在第二世界敞开心扉而往往受到伤害,这很正常。虽然它是第二世界,然而所有的情感都还有,并非如同庄生梦蝶一般。常规意义上蝴蝶与庄生思维方式不一致,所以两境不能同语。而现实与网络虽然是两个似乎有区别的世界,在其境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依然一致,那么爱别离、求不得等人生八苦在网络中依然浮现,只是可能表现的程度不一而已。假如对这点认识不清,那自然会有我投之以琼瑶,你投掷以手榴的感叹。
最近兴起的注销潮流以及广播之间的信息错杂,其实没有太大必要,适度放下,抽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拉杂说了那么多,可见我自己真是老了。
第四篇:放下杂文随笔
今年我高三,分分合合的爱情确实影响了自己。但是我爱他。哪怕他每一次吵架对我毫无尊严的谩骂。我也会因为他后来的解释而原谅。因为错总是在我……是我不不理解他的心。而伤害他……
或许生活中的事已经多得像老姑娘的裹脚布。不想回忆那么多。
只是我记得,那时候我们的快乐是真的。你对我的宠溺和爱也是真的。只是遍体鳞伤后,我也不愿意再去求情……哪怕我知道你并不是真的想分开。可是我真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你说你麻木了,哪怕我回过神来求你也没用了。
可是,那么多年了。我又何然不麻木。感情是相互的。你难受我又何尝开心。我恨你但我也爱你……
你肯定也会觉得这一次,我没有哭哭啼啼的求你和好,是我真的放下了。我哭了,只是电话那头我忍住了。我没有说话,一直在流泪。你觉得,我没有做到你要求,是我对别人心存想法。我内心对那个人从来没有想法。不管以后现在。我知道你的担心,换作是我也同样。
分开了,你会继续忙你的工作。继续对着别人重复着你对我说的话。同样为别人生气伤心……循环着我们的事情。又或许你会更加成熟对待另一个她。另一个她也或许会爱我更善待你。更加懂你。
但是我想说的……只是,我或许没有那么好。对你的爱我也不会表达。在你眼里我或许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每一次,我都担心你会后悔。我怕我时间久了,或许就不会答应你了。每次我都耐心等你,想好。你说我好,我说好的人很多呢。但是向日葵的故事我没忘。你说你不想一直找找找,最后放弃了我这颗好的。每一次我也告诉自己,下一次你这样我就真的不回头了。可是我总是自己骗自己……
抱歉了。这一次或许我不会再等你了。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可是我真的好爱你。只是不能在一起了。
我是你用一颗蜜糖就能换回来的姑娘。也是你十座金山都换不回来的姑娘。
第五篇:学会放下
如何学会“放下”
发布时间:2011-02-26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故事网
人生的一切烦恼,归根到底就是在生活中没有学会放下,使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添加压力。所以说“放下”,不仅是一种解脱的心态,更是一种清醒的智慧。不管境遇如何,请放下昨日的辉煌,放下昔日的苦难,放下所有束缚你的包袱。放下了,你就会有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重负顿释的轻松,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
人往往拥有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我们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结果自然没有人能做得到。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欲壑难填。”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着对金钱、美女、权利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它犹如滔滔江水,在人们内心深处澎湃,因小失大的事情,使自己遗憾终身,正因为有这样喜贪的毛病,反而失去了太多,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学会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对于放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放下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处事时,该放就放,该断就断,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种随其自然的心态,人生总是在取舍之间,面对不同的选择,应该学会放下,学会满足,这是智者的心态,是成功的阶梯。人只有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才能迈出洒脱的一步,活出自我的风采。
忧虑来自内心,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自身。人生路上会遭遇到许多不幸,挫折,失败,打击,痛苦,孤独等,当你放下这一切时,心灵就会得到解脱,该放不放,必是大患。同时放下不等于放弃,只有懂得衡量事物间的利弊得失,不过于强求自己,不过于委屈自己。一味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会迷失自我,也会徒增烦恼。可见放下是为了更好地选择。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知如何放下。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而烦恼,带着烦恼去忙碌,必然会因为分心和消极情绪而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事实上,我们担忧的问题通常并不会像我们担忧的那样发生或带来不利影响。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这些困扰着自己呢?何不放下,全心地投入到生活与工作中,不为这些因素影响呢?
佛教中所说的“放下”,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而是说究竟要什么,要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利奥•罗斯顿说过:“你的身躯很庞大,但是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追逐、多余的幻想只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而人生苦短,必须学会放下,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乐。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要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还自己一片纯净的天空。修习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无法修习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佛教有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两手各拿了一大朵花前来献佛,佛陀大声地对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听从指教,将左手拿的那个花朵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将右手的花朵也放下了,佛陀又说:“放下!”这个婆罗门无奈地回答:“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放下了,为何还要我放下?”佛陀听了他的话说:“我的本意并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朵,而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只有当你将这些都放下时,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我们应该保留生命中最纯粹、最有价值的部分,放弃累赘,调整心态,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当今社会,想要找一个理想的职位并不容易,除了与整个客观环境有关外,也与许多求职者心态不稳有关,即好高骛远、自命清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满腹牢骚,虚度了许多好时光,人生短短数十年,转眼即逝,一旦选准了目标就要追求。但是,当目标不适合自己时,应果断豁达地放弃,懂得以理性来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够柳暗花明。懂得放下执着,才能获得新生力量,才会赢得更多的回报。放下是另一种方式的拥有,学会了放下,就是成全了自己的幸福。曾有人说:“世事愚人,追逐功名迷本性。云山忘我,抛开得失现天真。”
其实禅宗里有很多公案,都是讲教人放下的例子:如禅宗二祖慧可,为断臂求法,请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这就是教他把心放下,所以慧可才开悟。另一个是当年六祖慧能受传五祖衣钵向南去后被慧明等弟子追赶,当慧明要抢回衣钵时,才醒悟到不是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这时六祖才出来为他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叫他抛弃人我,把善恶念头都放下,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其实,人世纷繁,法事俗务,名利地位,私心欲念,声色犬马,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什么都抓在手里,其实是累赘。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资济世,或甘于淡泊,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勇于并舍得“放下”;他们在“放下”的同时,其实已获得了意外的幸福,这种幸福或许是无形的,却是隽永的,更高层次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么,就是人的欲望,贪,嗔,痴,如果能放下这些念头就能成就佛果。
一般来说,心胸狭窄的人总是喜欢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宽容或原谅别人。有时乘人之危,抓住别人的把柄不放,洋洋自得。其实,将个人的恩怨放下,宽容别人,不难为别人是一种美德。但有些人并不注重这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提升人们之间互助亲善关系,使社会形成一种宽厚、达观的向善风气,小人就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少一些,当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人的一生,要历经千万门坎,打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人为的障碍,我们会经常碰壁,或不得不伏地而行。因此,要学会低头,不逞匹夫之勇,胳膊拧不过大腿,该低头时就低头,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这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中不可缺少的风度,同时,这也更是一种修养。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有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学会低头示弱,说得俗点,也就是该低头时就要低头。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低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要知道,敢于碰硬,被视为有“骨气”。若一味地有“骨气”,到头来,不但会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被“门框”撞得头破血流,元气大伤,有些人会因此而一败涂地。正如我们去旅游时穿过山洞时该低头就低头,该弯腰就弯腰,低头更好走路,弯下腰来避免磕碰,走得过去又一胜境,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境界。
我们都是常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管昨天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成为历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不要沉溺于过去,把过去的一切都放下,卸下心头的包袱,才能更好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