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虫》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5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青虫》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青虫》教学反思》。

第一篇:《大青虫》教学反思

这次我的艺术组的跟进式研讨活动,得到组内的老师热心的帮助,前一周五的教研组活动上组内老师就将我设计的教案展开讨论,听取了我的说课,老师们对这堂课的活动环节和材料准备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原先设计的是用4种材料:棉球印画、手指印画、用彩泥捏出大青虫、用瓶盖画圆片剪下拼贴等,路过、小小心愿、木歌林语提出瓶盖印圆再剪下拼贴时间过长,最好选择其它的材料。最后讨论用三种材料:手指印画、棉球印画和手工纸中的大青虫。结束环节艇艇远航提出了配上音乐(毛毛虫音乐)让孩子们根据音乐学一学大青虫扭动身体的动作,那些花儿建议活动过程要设计情境,让孩子们学得跟有趣。接下来几天我又对教案进行修改,还得到了家长游于斯的热心帮忙,看了我的教案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孩子们对大青虫不同形态的掌握可能有困难,可以用磁铁或实物投影摆出大青虫的造型,丰富学生对大青虫动态的把握与了解。

在试教时没有给孩子们观察大青虫不同动态的图片,所以孩子们印画出的大青虫形态单一,基本上都是身体直直的。七尾鱼提出了画范例,上面画上大青虫的几种动态,不需要画出大青虫的头部,就用简单的几个圆组合体现大青虫的几种动态。还有一个就是材料的选择上选用的手工制作大青虫这一方式时间还是很长。所以婉心明月、鱼儿提出手工制作效果很好,但是时间长,可以事先将大青虫一个个圆片剪下,在活动中就提供剪下的图形,只要进行拼贴。拼贴的背景纸选用黄色卡纸,也符合冬天的特点,黄色的草地,更突出大青虫。

周四第三节课是我的美术活动展示,效果较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中午的说课评课中,组内老师和西瓜豆豆给我的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也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出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1、在本次美术活动中,孩子的探索欲望很强,操作积极性很高,每种方法他们都很想试试,活动中,情绪非常好,脸上始终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从孩子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知道:他们已经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根据幼儿讲述的大青虫的动作用磁铁在黑板上摆出大青虫的动态这个方法比较好,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方式掌握大青虫的各种动态。

二、不足的方面:

1、操作时使用的圆片是用的手工材料大青虫,色彩比较好看,效果可能会较好。但是第一次试教时是让孩子们自己剪下再贴,时间很长,所以这次我就把手工材料上的圆片剪下让孩子们只要贴出大青虫的动态,选择圆片粘贴的孩子操作方法不明确,头和触角粘贴在哪个位置不知道,还有身体圆片怎么连不清楚。所以这个效果不好。我想还是自己用绿色纸剪出圆片再让孩子们进行拼贴并用油画棒添画上眼睛触角要简单一些,效果也会出得来。

2、第二环节试教的时候我先是自己讲解,示范的是棉球印画,示范完了提示幼儿说还可以请小手食指来帮忙,请了一个孩子上来示范手指印画,再让孩子们讨论画得怎样,哪里不好,引导他们说出一节一节的身体要连起来。试教完重新修改教案的时候是想着先让孩子讨论用手指怎么帮忙,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手指印画,引导孩子们通过看、说逐步掌握圆形连接的方法,再由教师讲评一下,哪里不够好的教师再亲自示范一次再强调一下印象会更深一些。但是今天上课时也并没有这么做,就直接自己开始讲解示范,所以虽然我今天操作前有提醒过孩子们身体一节一节要紧紧地连在一起,但是效果比不上叫个孩子上来示范要好。所以出现了有的幼儿没有把两个圆点结合在一起,画得比较凌乱,虽然在操作指导中也有个别提醒过,不过还有的没有改过来。

第二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一、教学效果: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地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得绘声绘色。”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成功之处: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找出“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拓展阅读《走月亮》《珍珠泉》《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三、不足之处: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课堂比较单调,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发言人数较少,课堂太安静。

四、改进措施:如果课可以重新来上我会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第三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的变化:

其一、课题有了变化,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识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大青树,就是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边疆特色。

其二、文中的个别句子有所删减调整,更加符合新教材的团结。如课文第一段中“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一句删去了“语言不同”,成为“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小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大方向指引的结果,正如我们的孩子们说的:“他们都在学校上学,肯定都说普通话,怎能语言不同呢?如果各自说自己的语言,怎么交流呢?”这不就是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吗?

其三、课后题目,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

1.朗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2.模仿说话: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场景说说。

课文内容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在试教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内容的细节变化和课后习题的变化,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变化的意图,理解总结表达方法,学习运用。因为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引,学生在模仿例文介绍自己的学校时,有话可说,语言也生动有趣多了。选择的场景也很广: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教学楼前……

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后资料袋中,阿昌族和所示图片不符。图片是纳西族,不是阿昌族。

2.德昂族和图片相符度存疑,不明确。

第四篇:《来画虫》教学反思

《来画虫》是一课艺术性和科学性综合的课程。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不光要会画一些虫子,还要了解一些昆虫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加入了科普性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一些小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整节课分为认识昆虫、观察昆虫、了解昆虫和绘画昆虫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堂开始我借由书本上《小青虫找妈妈》的故事做导入,利用谜语说出蜻蜓和螳螂的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昆虫的体貌特点。学生虽然能根据图片展示的说出昆虫的特征,但感觉这样设计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所以第二环节安排学生观察昆虫,进一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昆虫,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情绪。昆虫体形一般较小,平时不注意观察的话不容易发现其美感,多媒体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局部放大等方法,微观世界的独特之美展现在大家面前了,学生表现出来的惊叹足以表示出他们内心的兴奋和好奇。

昆虫身上的一些独特花纹又和图案美紧紧联系起来,很好的诠释了昆虫的形态美、花纹美和色彩美。学生很是新奇,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乘着学生兴趣大涨的势头,我加入了第三环节了解昆虫。选用竹节虫和独角仙为例,介绍了有趣的昆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让学生尝试找找昆虫的头胸腹。以此为突破口,为后面学生绘画昆虫做铺垫。在第四阶段绘画昆虫环节里,我先出示了三幅范画。分别以“拟人法、写实法、夸张法”三种方法表现出来,让学生采用更多元的绘画方法来表现。并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概括昆虫的头胸腹,让学生找准昆虫的形态特点。整节课环节紧凑,涉及面广。

《来画虫》这堂课让学生学到了昆虫的知识,同时学生们创作了一些很不错的昆虫画。虽然很稚嫩,但学生感受了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得到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创作。真正体现了美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基础教育,体现了新课改教学中提倡淡化各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第五篇:孟如作文:蚂蚁搬运大青虫的启示

蚂蚁搬运大青虫的启示

(孟如

五年级二班

戴庙镇中心小学)

在树下发现了一只快要死了的大青虫,我正要离开时,一只小蚂蚁爬了过来。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就蹲在旁边仔细观察起来。小蚂蚁试探着触了一下大青虫,也许是咬了它一口。只见大青虫抖动了一下,小蚂蚁迅速抽出身子,围着大青虫转了一圈,仿佛要测量一下这只庞然大物。然后,竟转身爬走了。

我正纳闷小蚂蚁怎么就这样爬走了时,却见刚才那只小蚂蚁又爬了回来,而且,带来了它的大蚁队。不一会儿,大青虫的身边聚集了成百上千的蚂蚁,黑压压一片,好像要打一场大仗似的。哦,我恍然大悟,它们是来搬运大青虫的。数不清的蚂蚁聚拢在大青虫身下,大青虫开始动了,一点一点地移向不远处的蚂蚁窝。其中,有一只负责指挥的小蚂蚁好像在喊着劳动的号子:“兄弟们,加油呀!”就这样,一只大青虫被一群蚂蚁当做猎物搬运回了家。

小蚂蚁的行为使我很震惊,我突然理解了以前学过的一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正如,我们国家的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正是我们这些如蚁的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呀!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为祖国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下载《大青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青虫》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出空间,相信孩子——剪纸活动《大青虫》的启发

    留出空间,相信孩子——剪纸活动《大青虫》的启发《大青虫》,一听这个名字,我就可以想象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的兴趣有多浓厚了。今天的剪纸游戏中,我们引导幼儿沿线剪出“大青虫”......

    《扭扭虫的舞蹈》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扭扭虫的舞蹈》教学反思 《扭扭虫的舞蹈》教学反思 细节描述:《扭扭虫的舞蹈》是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的一节音乐活动课。目标是让幼儿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

    大青耗读后感

    《青春》读后感 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卓越的创造力、坚强的意志、艳阳般的热情、毫不退缩的进取心以及舍弃安逸的冒险心,都是青春心态的表征。这就是......

    《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 第十二课《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三小学 王 丽 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故事,知道叶得泉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 2......

    节节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节节虫的身体特征。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掌握制作节节虫的方法与技巧。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旧利废的意识、卫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