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价×数量=总价教学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亲自到超市购买一种所需的物品,并且了解这种商品的价钱,以及购买了多少和一共用的钱数。课上,把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搜集到的这些细息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解答。由于这些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的兴趣极高,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让学生用40元钱,购买水果。”购买多少,购买几种,全由学生自己做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地机会和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维碰撞的讨论不多,对学生的评价还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还不能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
总之,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
婺源县高砂中心小学 胡文山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有没有独自去的(去过请举手)。?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去看看,去超市汲取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
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①(大屏幕出示):这是阳阳在超市购物时的小票,这张购物小票你能看懂吗?从这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中婺超市 单号:50—09680 机号 时间:2016—11—26 19:33 工号: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矿泉水
2元
4瓶
8元 笔 芯
15元
2盒
30元 鱿鱼丝
15.8元
2包
31.6元 凤 梨
12.8元
2Kg
25.6元 购买件数:9
应付总额:95.2元 付款金额:100元
找零:4.8元 ②学生交流
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如,阳阳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1)理解“单价”
①大家能够读懂购物小票,真聪明!不过,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谁能说说“单价是什么意思?”(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
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笔芯的单价是15元,表示一盒笔芯的价钱是15元。
鱿鱼丝的单价是(),表示每包鱿鱼丝是()元。
凤梨单价是(),表示一千克凤梨是()元。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大比拼,看谁说的又快又好。老师先说:“一个本子是3元,本子的单价是3元。”学生接着说„(至少5个学生说)
③巩固“单价” 【出示课件:判断单价】
(2)理解“数量”“总价”
①哪“数量”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阳阳矿泉水的数量是(),阳阳买笔芯的数量是(),阳阳鱿鱼丝的数量是(),阳阳凤梨的数量是(),谁能说说,“数量”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件数、个数或公斤数的多少称之为“数量)。
②“总价”又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阳阳矿泉水的总价是(),表示4瓶矿泉水的一共价钱;阳阳买笔芯的总价是(),阳阳鱿鱼丝的总价是(),阳阳凤梨的总价是()。
谁能说说,“总价”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总金额或总价钱)。
3、梳理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谁能看屏幕,把“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屏幕出示)看屏幕,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
单价为10元的网球,李老师买8个这样的网球,一共花了80元;
单价为4元的手帕,小红买5块这样的手帕,一共花了20元;
单价为8元的袜子,买3双这样的袜子,一共花了24元。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师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探索。请看大屏幕,这是课本52页的内容,大家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算一算,看谁能够接解决下面4个问题。
(大屏幕展示课本内容及问题)
(1)、说一说单价和数量各是多少?
(2)、你知道篮球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吗?
列出算式:()。
(3)、我们再来看看鱼的总价是怎么算的?
列出算式:()。
(4)、根据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讨论(3分钟),学生交流汇报。
3、梳理小结:用()〇()=总价。这样一个算式叫做数量关系式。
4、梳理小结:你来看一看这三个数量关系式: ①单价X数量 = 总价,②总价 ÷ 数量 =单价 ③总价 ÷ 单价 = 数量。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第一条乘法公式变化得出后面的两条除法公式。这三个关于价格的数量关系式,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看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2)买了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求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是()。
(4)10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分别可以看成是()和()。
2、说一说
(1)四(4)班买39套夏季校服,每套校服6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足球共花了480元,每个足球8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3)学校买3台录音机花了450元,平均每个台多少钱?
题目已知()和(),求(),数量关系式()
3、试一试
(1)买7个单价为58元的足球,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数量关系式: 算式:
(2)一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81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铅笔芯? 数量关系式: 算式:
(3)学校图书室买了6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用去10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 算式:
四、拓展延伸
(一)师:相信大家对解决这类问题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老师也相信你们。那你们能自己编一编这类数学问题吗?
说说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每支自动铅笔3元,老师买了36支。-----------------------(一共应付多少钱?)2、10本书共花费了200元。------(每本书多少元?)
3、学校花420元买字典,每本字典6元---------------------(买了多少本字典?)
(二)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包装,4元一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怎样买合算?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多思考。
六、板书设计:
单价
数量
总价
①单价X数量 = 总价,②总价 ÷ 数量 =单价
③总价 ÷ 单价 = 数量。
第三篇: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总价
课时目标:1能通过教学实力,自己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来。
2能从生活入手,自己编题。
教学重难点:能从教学实力入手,自己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投影片
板书设计:10枝假花每枝5角共花10*5=50角
50角=5元
30个气球每个3角共花30*3=90角
90角=9元
4袋瓜子每袋2元共花2*4=8元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好,为把本次的联欢会办好,你打算买些什么来布置一下现场呢?
生:自由发言。
师:相机板书学生举出的几个应用题。
生:学生相互配合,一生举例,另一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些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摇身一变,变成了一道道的应用题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认真思考问题,之后相互交流。
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来。相机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来。
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来回答问题。
师:在实际生活中,像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还很多,谁愿意多举些例子。
生:自由举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一人出题,另一人来回答。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到台前来扮演购买东西时的情景。
三:巩固复习
一师: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共同解决,打开投影片,指名读题并回答。
生:自由回答。
二师:出示填条件习题
生:自由回答问题
四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自由发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也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每人一课活动结束后,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次,每人一课总的反思如下: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了理念,新时代当中新人才的培养都决定了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敢于挑战教材,有选择的应用教材。在这一点上,各位教师作的都非常好,例如,刘小艳老师的开始部分是*跳绳、踢毽子的活动来引入的,在亲身实践活动之后即兴编的应用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巧妙的引入,使学生容易接受,这种亲身的感受,让学生主动探究。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运用到了教学当中,优点如下:1清洁2容量大3方便
(三)都基本遵循了三个大的环节,1创设情境2自主探究三复习巩固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们能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出,学生能在无意主义当中进入情境,在学生的切身感受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确实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最后的体会就是自身仍有很多不足,体现在:
(1)练习形式比较单一,总有放不开的感觉。
(2)教师本身的素质仍待提高。教学反思《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及反思)》一文
第四篇: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数量关系,比如说购物时会有买了多少件商品、付了多少钱之类的问题。下面的问题你会解答吗?(引出├4)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点名口答,列式,板书:
(1)80×3=240(元)
(2)10×4=40(元)
2.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小组探究,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总结的共同点,然后说明单价、数量、总价。板书如下:
每件商品的价钱 → 单价
买了多少 → 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 → 总价
4.你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想一想,议一议。教师总结并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5.巩固练习:
教材出示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你能举例说明吗?
小组内分别举例说明,组长和其他的组员进行评判。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1)小组内说一说。
(2)选代表汇报。
(3)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九”第3题。
提出一个己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单价数量总价优秀说课稿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韩洪小学:樊旭琴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4小节《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根本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我主要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根据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
采用引导探索、分析、推理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抓住三个量词的含义来分析题意。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共分为三个环节:
1、尝试探索。
2、巩固新知。
3、回顾总结。
下面我介绍一下每个环节主要的设计意图以及简单的过程。第一环节:尝试探索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步骤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2.揭示课题3.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教学时,先出示超市图,让学生把看到的物品的价格,从而引出这三个数量名称的含义。,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数学知识,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从而很自然地引到了第二阶段揭示了课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这是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教学这一层次时,我直接出示了课本例4情境图,让学生动脑筋根据刚才的讲解,同样采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三个相关数量关系式。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归纳,教师只需适当地点拨一下。第二环节: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我采取了铺垫式教学方法,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让学生自然地层层递进。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填空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购物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我设计的是课本52页做一做,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第三层次我设计了给应用题补问题的练习,说说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再独立计算。第三环节:回顾总结
这个环节通过一个课堂总结,问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熟记三者间的关系式并把这节课的心得说出来,让学生有利于教师了解他们还有那些不足,加以强化。
整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和结束都以学生为主,自由发言,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突出了教学实效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宗旨。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