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反思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及种群数量增长的类型,二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章是教材首次向学生介绍有关生态学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的基础和前哨,而本节内容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较多而且较难。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应定位在让学生尝试去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理解有关专业术语,并用数学模型(数学公式和坐标曲线图)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语言力求形象生动,避免不适当的扩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策略
本节共2课时,第1课时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模型构建、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教学活动,第2课时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第1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
2、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即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对难以量化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要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促成学生及时地进行反思,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断地从评价和反馈中吸取营养。具体操作是:
(1)在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时,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填表并绘制坐标曲线图,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坐标曲线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赞许鼓励,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然后请部分同学对讲台上的同学所绘制的曲线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及时有效地修正学生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2)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比较种群的“J”型和“S”型曲线增长,弄清易混淆知识的异同点,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记忆,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一些反馈巩固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通过这样的回流作用,令评价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交汇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
3、教学过程建议
(1)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体验有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2)建构种群“J”型和“S”型增长曲线,对比掌握两种曲线。
(3)运用实例总结分析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时间够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节课着重是讨论前两个内容。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我是
从一种细菌的繁殖问题出发,与学生一起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启发学生用数学方法表达,归纳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并很自然地从一种细菌推广到其他生物的数量增长的方法。然后对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总结:观察对象--合理假设--数学表达--检验修正。从学生对细菌繁殖的分析中,又拿出生态学家高斯的培养草履虫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出两种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并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曲线不同?具体什么条件下就有“S”曲线?为什么有K值?学完了两个增长模型后,举例让学生思考两个海岛上引种得到的不同结果的原因,其中一个是环颈雉的引种,一个是绵羊的引种。让他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这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紧接着设计表格,让学生总结比较J型曲线、S型曲线的不同点,再次巩固。接下来通过对“我国30年间蝗虫数量变化”、“南半球鲸鱼捕获量在下降”这两个实例的分析,引出种群数量变化的另外两个类型:波动和下降。最后联系生活:通过对“城市鼠害的控制”“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这两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的探究,引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所以从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教学设计是很好的,符合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到教学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足之处就是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表述上有点混乱,要注意过渡自然,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
第二篇: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如何在《种群数量变化》中应用模型构建法
高二生物组 范秀娟
《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在高考大纲中考查级别是二级,就是除了学生能说出本节涉及的基本内容外,还要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不够精炼,表述上有点混乱,要注意过渡自然,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
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即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对难以量化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要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促成学生及时地进行反思,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断地从评价和反馈中吸取营养。具体操作是:
(1)在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时,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填表并绘制坐标曲线图,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坐标曲线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赞许鼓励,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然后请部分同学对讲台上的同学所绘制的曲线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及时有效地修正学生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2)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比较种群的“J”型和“S”型曲线增长,弄清易混淆知识的异同点,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记忆,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一些反馈巩固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通过这样的回流作用,令评价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交汇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
第三篇:《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精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识(完成“J”、“S”型曲线及相关知识)
质疑再探:
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及时编题,抢答者加分鼓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
五、教学反思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尽最大努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更好的完成知识迁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第四篇:种群数量的变动 教学设计定稿
《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
富 县 高 级 中 学
范 惠
霞 《种群数量的变动》教学设计
富县高级中学 范惠霞
一、课题名称: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
三、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种群的稳态与调节》、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动》。
二、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内容标准描述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图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种群数量的变动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由于课时所限,教材主要对种群的增长进行探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动的学习顺理成章。高二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方法,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是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四、教学目标:
1、说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数学知识获取数据并处理数据,尝试建构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和“S”型增长模型,并能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说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根据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种群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基于我校的实验条件,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没有用教材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而通过播放细菌增殖动图,推测培养液中细菌一定时间的数量变化数据和一定时间实测实验数据来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推测数据建构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并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实测实验数据建立种群的“S”型增长模型,培养学生提取数据,处理数据和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能力。
2、通过对种群增长模型的分析,领悟数学模型对揭示种群动态变动规律,研究种群稳态与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比较“J”型曲线和“S”型曲线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思考总结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导入:地球上的每种生物都有很大的生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殖潜力,如果这种潜力不受影响,生物新课。种群会在短期内达到惊人的数量。但大 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那 么,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影响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因 素有哪些?
一、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内容浅显易懂,培养
请学生阅读教材67页和68页第一学生自学能力。段,总结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两方面因素 并板书。
播放细菌增殖动图。
提示: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
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境,让学生感受活生分裂繁殖一代。
生的生命现象。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
知识进行演算、推出0-240分钟时间段内的数量,并填写在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模增长公式。
案表格中,推出增长的数学公式。
型研究生物问题的方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引导学生在学案坐标系1中画出细菌的种法 知识绘制坐标图。
群数量增长曲线。
初步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
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优缺点?
小结:在描述、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
二、建立种群增长模型
(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拓展学生思考的能力
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能力。
学生观察画出的细菌通过画出的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讲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授“J”型曲线,如教材第68页图2-1-4了解种群数量的指数和第69页图2-1-6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增长。
说明自然界确实有指数增长的情况。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泛滥及美国环颈雉数量增长的资料。
提出问题:在什么条件下种群会出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J”型增长曲线?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记录种群增长的引导学生分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J”型曲线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原因。
理想环境: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通过知识迁移,进一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即无环境阻力。
步加深对数学模型的介绍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出现的几理解。种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提出问题:教材68页分析讨论题2。
引导学生根据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引 导学生根据教材68页分析讨论题2建立 学生推导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一种指数函 一般表达式。
数)Nt=NOλ
我们知道自然界许多种群起始数量不一定是1,下一代不一定是上一代的2倍,而且繁殖速率要慢得多。
学生思考:有哪些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资源和空间上种从资源和空间上思考素制约着种群数量的群增长“J”型曲线能否一直保持下种群增长问题。增长?
去?
给出一组科学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实测的实验数据(见学案表格2),引导学生学生基于数学知识绘根据实验数据在学案坐标系2画出细菌制坐标图。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并观察曲线形状。讲解由于环境阻力的限制,实际种群数量不可能呈现一直增长下去的趋势,而是达到了一个最大值(K值)并稳定下来。
(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尝试分析“S”型曲线产生的原因 用生物学语言解释“S”型曲线(数学模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观察曲线的形状,分析有哪些因素制约考讨论”题3。
学生感悟
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讨论”题3。
由于环境阻力的限制,引导学生从理论型)。上分析“环境阻力”制约下的增长情况----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屏幕展示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再次深入分析引出K值的定义,并交代K值的意义。
讲解K值应用的实例。
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学生观察教材中澳大
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利亚塔斯尼岛上的绵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羊种群数量的动态波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动。讨论影响种群数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除了增长外,还有量波动的因素。
周期性波动、下降等。总结:
量的变化
培养学生比较和归纳
引导学生比较“J”型曲线和“S”型曲能力,把握学习方法线的区别和联系。
八、板书设计
一、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1、出生率和死亡率
2、迁入和迁出
二、建立种群增长模型
(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定义
2、模型假设
3、数学模型公式
(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定义
2、环境容纳量
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九.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本节课值得肯定之处:认真分析新课标与新教材,大胆取舍,合理整编了教材,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迁出,交给学生自学,教学重点放在构建种群增长模型。通过播放细菌增殖动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根据细菌在不同时间数量推测,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建构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并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真实实验数据建立种群的“S”型增长模型,培养学生提取数据,处理数据和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能力。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待改进之处: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模型建构过程耗时较长,导致后面关于“应用”的讨论略显仓促,学生展示的时间较短,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比较少。
要旨,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篇: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备课时有两个困扰:第一,教材一开始讲了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之后在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中也讲了时空差异,如果都讲,时间有限。第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虽然是在课后活动中实现,但在全文中都有所穿插。
总体感觉这节课内容多,案例多,知识相互穿插,如果按课本顺序讲,势必会很乱,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建立。于是我大胆地舍弃了书中所有案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全节只使用一个案例,即调查学生们的爷辈,父辈,我辈的亲兄弟姐妹的人数,总结出相同规律,用数据进行分析:
1.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概念,区别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
2.假设总人口变化不大,讨论思考从爷辈到父辈到我辈,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从而引出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3.思考从我辈到父辈到爷辈到祖先,出生率、死亡率如何变化?两者变化规律有何共同点,不同点?并转绘成图形。
4.由图形引出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分类依据。
5.看图形思考,人类社会何时由原始型进入传统型,并分析原因。从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规律
6.由图形思考,两类国家目前分别处于何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各自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政策如何制定? 7.通过一个案例贯穿全文,内容紧凑,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此案例引入时学生兴趣高涨,但从转绘图形后的分析开始,学生积极性有所下降。我想下次这样处理也许会好一点:图形由学生转绘好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由学生看书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另外人文地理的教学知识点往往散、碎、杂,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好方法,但是,使用真实案例比虚拟案例更有挑战性,也更有意义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如此,以后我要努力尝试。
白铜钢